小学六年级语文期末考试双向细目表
六年级上册语文双向细目表

六年级上册语文双向细目表
题序
考查内容及题目描述
认知层次
题型
取材
分值
基础部分(选择题)
1
读词语,选择正确读音(多音字,容易读错的生字)
识记
选择
课本
4
2
判断(笔画\句意\课文内容等)
识记、运用
选择
课内外
4
3
找出错别字
识记
选择
课本
2
4
选择正确解释(一字多义,一词多义)
识记、运用
选择
课内外
3
5
朗读的情感
理解、运用
选择
课内
4
基础部分(填空题)
6
看拼音写词语
识记
填空
课本
8
7
按要求写句子(句式变换:改病句\反问句\转述句\关联词等)
理解、运用
填空
课内
8
8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识记
填空
课本
4
9
生活语文(标点符号)
理解运用
填空
课外
2
阅读
10
信息提取,词意理解(填空、词义)
识记
填空
课本、生活
21
段意概括
理解
填空
人物描写手法
理解运用
填空
关键句的理解(修辞、文意理解)
理解创造
填空
点评写法(开放式答题)
理解创造
填空
习作
结合单元主题;结合生活、活动、阅读。1、叙事清楚完整,中心明确;2、结构清晰,语句通顺;3、书写工整、不写错别字。
理解创造
写话
生2、重点在阅读和习作。
完整版)语文各年级双向细目表

完整版)语文各年级双向细目表研究用笔画查字法,能熟练查字典。
喜欢研究汉字,掌握一定的识字方法,并能通过各种途径主动识字。
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能用生字组词、扩词;形近字组词;照样子组词。
喜欢阅读,能阅读一些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等,感受阅读的乐趣。
研究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正确背诵指定的课文和阅读材料,学会选择佳句佳段正确背诵。
初步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了解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认识一些简单的句式,能照样子说句子。
认识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课外阅读总量在2万左右,并阅读中学会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背诵课标推荐的《静夜思》、《赋得古原草送别》、《绝句》三首古诗。
对写话有兴趣,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
能用一、二个句子,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像中的事物,写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续编故事;根据表达需要,研究使用逗号、句号、感叹号。
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注:口语交际和综合性研究两部分内容相对宽泛,详见课程标准的学段目标和教材的具体要求。
喜欢研究汉字,掌握各种识字方法,能独立识字并正确区分同音字、形近字和音近字。
能按照笔顺规则用硬笔书写汉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并养成良好的写字姿势和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能够组词,包括生字组词、形近字组词和照样子组词,并正确读写本册要求积累的词语和成语,掌握一些构词规律,对常用的意思浅显的词语进行运用。
能在语境中辨析多义字、近义词的异同,正确搭配词语,写近义词和反义词。
喜欢阅读,能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等,并按照要求积累成语、对联、诗句、谚语等。
研究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研究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并能正确背诵指定的课文和“语文园地·读读背背”的内容,学会选择课文中的佳句佳段正确背诵。
部编版六上册语文试题 双向细目表

√
√
√ √ √ √ √ √ √ √ √
√ √
学科素养指向 思维提升与发展 审美鉴赏和创造
信度系数 文化传承和理解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分值
1 1 1 1 1 1 1 1 1 1 1 8 4 5 3 3 2 5 5 1 3 3 3 4
4 30 5 99
识记 √ √
√ √ √
√
√ √ √
√ √ √
理解
√ √ √ √ √ √ √ √
√ √ √ √
能力要求
分析、综 合
应用
√ √
√
√
√
√
√
√
√
√
√
√
√
√
√
√
√
欣赏、评价
√ √ √ √
语言文字建构与应用 √ √ √
题号
单选1 单选2 单选3 单选4 单选5 单选6 单选7 单选8 单选9 单选10 单选11 二 三-1234 三-5678 三-9 四-1 四-2 四-3 五 六-12-1 六-12-2 六-34-3 六-34-4 六-56-5
六-56-6 作文30分 作文卷面分
知识点
字音辨析 字形辨析 朗读断句、理解 理解文本的内容和主题思想 词语搭配 关联词应用 综合性学习-古诗分类 病句辨析 综合性学习-古诗大意 描写方法辨析 描写方法辨析 看拼音写词语 诗文名句默写 诗文名句默写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 课文诵读默写 文言词语理解 课文内容理解、成语理解 整本书阅读能力 阅读-检索描写方法 阅读-理解推想词义 阅读-理解概括内容 阅读-运用依据情境补白 阅读-评鉴人物形象 阅读-对观点批判提出自己的想法、 呈现证据(基于形式与内容) 综合表达能力 卷面书写能力
2019年小学六年级语文试卷双向细目表

小学六年级语文试卷双向细目表
能级:A-知识、B-领会(理解)、C-运用、D-分析或综合、E-评价。
2、难度。
通俗地说,就是得分率(P),即用被试在某题目上的平均分得除以该题目的满分,也可以用被试高分组在特定题目上的得分率和低分组在相同题目上的得分率之和除以二作为题难度(高分组、低分组人数比例各占总人数的27%,其得分率分别为H、L表示),即P=(H+L)/2
整个测验所有题目的难度第数分布在0.30至0.70之间,并且整个测验的难度系数在0.5左右时,可使测验对被试有较大的鉴别力,而且可以使测验分数接近正态分布。
3、区分度。
是题目区别被试水平能力的程度(D)。
通俗地说,区分度就是高水平被试在测验题目上能得高分,而低水平被试只能得低分,那么测验题目区分被试水平的能力就强,如果没有什么差别,区分能力就弱。
区分度的值域范围在-1.00至+1.00之间。
通常D为正值,称作积极区分;D 为负值,称作消极区分;D为0,称作无区分作用。
具有积极区分作用的基础上,其D值越大,区分的效果越好。
年小学语文测试卷双向细目表

本次考试时间:性质:范围:
[说明]1、本次考试涵盖四个部分:
基础知识(分)
阅读2部分(分),其中课内阅读(分)、课外阅读(分)
口语交际(分),写作( 分) 写字( 分)
能力拓展(加分)
2、试卷编制说明——各能力点所涉及的题目要求:
(1)记忆:主要是教材所涉及到的字词。
(2)理解:包含词语、句子、文章内容的理解。
(3)积累:主要是学过课文的词语或词汇类型。
(4)应用:各种形式的应用、语言表达,主要是句子。
(5)分析:根据阅读材料(或选择阅读材料)做一定的分析说明。
(6)评价:体现学生的价值判断.
(7) 综合:是全面考查学生语言理解、判断、评价等方面的能力,同时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做一定的表达。
六年级语文下册双向细目表 (1)

第一单元
课题:1、文言文两则课时:两课时
序号
教学内容
能力层级
课标要求
检测
方式
是否
识记
理解
分析
鉴赏
表达
重
点
难
点
1
根据课后注释疏通全文,了解故事内容。
√
能借助词典理解词语的意思,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语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
说话
写话
√
2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能借助词典理解词语的意思,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语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
说话
写话
√
课题:《3、桃花心木》课时:两课时
序号
教学内容
能力层级
课标要求
检测
方式
是否
识记
理解
分析
鉴赏
表达
重
点
难
点
1
字词:1秧、萎、番、锻、雅、勃
√
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
2、默写
√
2
阅读1:诵读全文
√
☆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朗读
√
3
阅读2:课文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
√
☆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问答
√
4
阅读3:凡卡的学徒生活是怎样的?联系上下文,关注课文中人物的命运,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
√
联系相关语段,了解凡卡悲惨的学徒生活,体会他极度痛苦的心情
1、朗读
阅读3:抓住重点句段,联系实际生活,领悟文章蕴含的道理
六年级语文试卷双向细目表

题项
题 目
题号
知识点
考 试 水 平
题型
取材
难度
分值
基础
积累
理解
运用
习作
基础知识
26
看拼音写汉字
1
生字新词。
√
√
客观
课内
较易
10
辨析字音
2
正确辨析生字中易错的读音。
√
√
客观
课内
较易
6
组成新字组词填空
3
在具体语言环境下,运用词语的能力。
√
√
√
客观
课内
较易
4
查字典,填空
4
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词语的意思,并运用。
√
√
√
客观
课内、外
较易
4
成语填空
5
成语积累
√
客观
课内
较易
4
积累
运用23
古诗词积累应用
1
对课本古诗中名句、成语的积累。
√
√
√
客观
课内、外
中等
10
按要求写句子
2
理解重点词语
√
√
客观
课内、外
中等
10
口语交际
3
正确表达能力
√
主观
课外
中等
3
短文(课外阅读 23分)
1
加点字注音
√
√
客观
课外
较难
5
2
按要求改写句子
√
√
客观
课外
较易
2
3
文意理解与把握
√
小学六年级毕业班语文命题双向细目表

5 写应用文 或填空
√ 包括:日记;留言条;写信和信封;请假条;借条、收条和领条。
习作
习作 合计
21 习作
30 写作 100
按“40分钟能完成不少于400字”的要求命题。文体:以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为主要文 体,内容具体,感情真实。兼顾读书笔记和常见应用文。命一个题目,可以是命题作文或半命 √ 题作文,可以是材料(话题)作文,贴近学生实际,易于动笔,乐于表达,让学生表达出真情 实感。习作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根据表达需要,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
√
26课《月光曲》第九自然段;P.101古诗《春夜喜雨》。六下册:第1课 文言文《学弈》《两小 儿辩日》;第2课《匆匆》;第12课《为人民服务》;P.144至153古诗词10首。要求:必须按照
课文原文填写。
诗句范围:教科书一至六年级12册中的51首+教科书中未学的课标推荐背诵的75首中的45首。
√ √ √ 名言警句范围:1.课文;2.12个《回顾•拓展》中的“日积月累”和古诗词的简单运用;3.综合
小学语文六年级命题双向细目表
题项
题号 题目
1 2 3 第一部分 4 选择题 5 6 7 8
书写展示 9
积累运用 (一)按要求
填空
加点字读音 错别字 加点字理解 词语运用 四大名著人物、情节 课外书屋作品内容 语言表达特点 文章表达理解
书写、抄写
10 拼读音节写词语
11 查字典
积累运用 (二)根据积
累填空
选择 选择
识理分运评
记解析用价
命题说明
√√√√√
√
以六年级上下册教科书内容为主。包括:“字词音形义、常见句式、按课文内容填空、积累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年6月
知识内容
考试要求
难度
题型
分值
知识单元及
能力的测试
知识点
条目序号
识记
理解
简单运用
基础识
【规范美观书写汉字,读准字音;理解常用词语、成语、关联词在具体语境中的运用;常见古诗文的运用与具体语境结合,注重学以致用的能力】
1、写字
2、汉语拼音
3、字词
4、句子
5、积累运用
问答
问答
问答
问答
3
3
2
2
4
2
习作与表达
【能恰当运用语言文字、文从字顺、比较具体地表达真情实感的能力】
口语交际
自选作文
1、记实作文
2、想象作文
10
★
中
高
口语交际
3
2
11
★
中
写作题
30
统计:
共8大题
6
9
6
低45%中47%高
8%
基础知识45分
阅读感悟25分
习作30分
1
★
低
书写
2
2
★
低
读拼音写词语
8
3
★
低
选择
4
4
★
低
填字成词
3
5
★
中
排序
5
6
★
低
填空
6
7
★
★
低
高
句式训练
8
4
阅读感悟
【重视对词句的理解、品悟,表达方法的领悟,联系实际谈阅读体会】
1、课内阅读片段
2、课外阅读
8
★
★
★
★
★
低
低
低
低
中
中
填空
填空
填空
找出句子
问答
标点
2
1
1
1
2
2
9
★
★
★
★
★
★
低
中
低
中
低
高
选择
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