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分析基础》课程复习要点

合集下载

电路分析基本知识点

电路分析基本知识点

电路分析基本知识点电路分析是电子工程学的基础内容,它主要涉及电流、电压、电阻和功率等基本概念和定律。

在电路分析中,我们研究和解决各种电路中的问题,包括电流分布、电压分布、功率损耗、电阻等。

1.电流定律:电路中的电流定律包括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和欧姆定律。

-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irchhoff's Current Law, KCL):在任意节点处,进入节点的电流等于离开节点的电流总和。

- 欧姆定律(Ohm's Law):电路中通过两点的电流与这两点之间的电压成正比,比例常数为电阻。

2.电压定律:电路中的电压定律包括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和欧姆定律。

-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Kirchhoff's Voltage Law, KVL):电路中沿着任意闭合回路所经过的电压总和等于零。

- 欧姆定律(Ohm's Law):电路中通过两点的电流与这两点之间的电压成正比,比例常数为电阻。

3.串联和并联电路:-串联电路:在串联电路中,电流只有一条路径可以流过,电压在各个元件之间分配。

串联电路中的电阻等效为各个电阻之和。

-并联电路:在并联电路中,电压相同,但电流会分流通过不同的元件。

并联电路中的电阻等效为各个电阻的倒数之和的倒数。

4.雷诺定理:雷诺定理是用来计算电路中耦合电阻的定理。

耦合电阻指的是由于电阻元件之间发生热交换而导致的电阻值的变化。

雷诺定理的表达式为:R=R_0(1+αT),其中R_0是参考温度下的电阻值,α是电阻的温度系数,T是温度变化。

5.理想电压源和理想电流源:理想电压源在电路中提供一个固定的电压,电流大小不确定;理想电流源提供一个固定的电流,电压大小不确定。

这两种理想源可以被用来简化电路分析。

6.超节点法:超节点法(Supernode Method)用于解决包含理想电流源的电路问题。

通过将电流源所在的节点和与之相连的电压变量节点合并为一个“超节点”,可以减少未知量的个数,简化计算。

电路分析教程知识点总结

电路分析教程知识点总结

电路分析教程知识点总结一、电路基本概念1. 电路的基本概念电路是由电阻、电容、电感和能源等基本元件组成的网络。

根据元件的不同连接方式,电路可以分为串联电路、并联电路和混合电路。

电路分析的基本任务是求解电路中各元件的电压和电流,以及网络的功率和能量等特性参数。

2. 电路的基本定律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和基尔霍夫第二定律是电路分析的基本定律,它们是电路分析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论基础。

掌握这些定律对于电路分析是至关重要的,同时也是电子学和电气工程的基础。

3. 电路分析的基本方法电路分析的基本方法包括节点分析法、单独支路电流法、叠加法、戴维宁定理等。

每种方法都有其特点和适用范围,熟练掌握这些方法是进行电路分析的必备技能。

二、基本定律1. 欧姆定律欧姆定律是电路分析的基本定律,它描述了电阻的电流与电压之间的关系。

欧姆定律可以用数学公式表达为:U=IR,其中U为电压,I为电流,R为电阻。

2. 基尔霍夫定律基尔霍夫定律是电路分析的另一个基本定律,它描述了电路中节点电流的守恒定律。

基尔霍夫定律可以用数学公式表达为:ΣI=0,即电流在任何节点都是守恒的。

3. 基尔霍夫第二定律基尔霍夫第二定律是电路分析的另一个基本定律,它描述了电路中回路电压的守恒定律。

基尔霍夫第二定律可以用数学公式表达为:ΣU=0,即回路电压的代数和为零。

三、基本方法1. 节点分析法节点分析法是电路分析的一种常用方法,它基于基尔霍夫定律,将电路中的节点视为未知数,通过节点电流的守恒定律建立节点电压方程,然后求解电路中各节点的电压。

2. 单独支路电流法单独支路电流法是电路分析的另一种常用方法,它基于欧姆定律,将支路电流视为未知数,通过支路电流的守恒定律建立支路电压方程,然后求解电路中各支路的电流。

3. 叠加法叠加法是电路分析的一种通用方法,它基于线性电路定理,将电路中各种电源或激励分别作用,求解各种情况下的响应,然后将各种情况下的响应进行叠加,得到整个电路的响应。

电路分析知识点总结大全

电路分析知识点总结大全

电路分析知识点总结大全一、电路分析的基础知识1. 电路基本元件在电路分析中,最基本的电路元件包括电阻、电容和电感。

这些元件分别用来阻碍电流、储存电荷和储存能量。

此外,还有理想电源、电压源、电流源等理想元件。

2. 电路参数在电路分析中,常用的电路参数包括电压、电流、电阻、电导、电容、电感、功率等。

3. 电路定理在电路分析中,常用的电路定理包括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戴维南-诺顿定理、叠加原理等。

4. 电路图在电路分析中,常用的电路图包括电路的标准符号、线路图和接线图。

二、直流电路的分析1. 基本电路的分析方法直流电路的分析主要包括基尔霍夫定律、欧姆定律、戴维南-诺顿定理和叠加定理等。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求得电流、电压、功率等参数。

2. 串并联电路的分析串联电路的分析主要是利用欧姆定律和基尔霍夫定律,计算总电阻、电流分布和电压分布等;并联电路的分析也是利用欧姆定律和基尔霍夫定律,计算总电阻、电流分布和电压分布等。

3. 戴维南-诺顿定理的应用戴维南-诺顿定理可以将复杂电路转化为简单的等效电路,从而方便计算电路的各项参数。

4. 叠加定理的应用叠加定理通过将电路分解为多个独立的部分,分别计算每个部分对电压、电流的贡献,最后叠加得到最终结果。

三、交流电路的分析1. 交流电路的基本知识交流电路的基本知识包括交流电源、交流电压、交流电流、交流电阻、交流电抗等。

2. 交流电路的复数表示法在交流电路分析中,常使用复数表示法来分析电压、电流和阻抗等参数。

3. 交流电路的频率响应交流电路的频率响应表征了电路对不同频率信号的响应情况,通过频率响应可以分析电路的频率特性。

4. 交流电路的功率分析在交流电路中,功率的计算可以通过功率因数、有功功率和视在功率来分析电路的功率特性。

四、数字电路的分析1. 逻辑门的分析逻辑门是数字电路的基本元件,常见的逻辑门有与门、或门、非门、异或门等,通过逻辑门的组合可以实现各种逻辑运算。

2. 数字电路的布尔代数分析布尔代数是对逻辑门进行分析的基本方法,通过布尔代数可以推导出逻辑门的真值表和逻辑表达式。

(完整版)电路分析基础知识点概要(仅供参考)

(完整版)电路分析基础知识点概要(仅供参考)

电路分析基础知识点概要请同学们注意:复习时不需要做很多题,但是在做题时,一定要把相关的知识点联系起来进行整理复习,参看以下内容:1、书上的例题2、课件上的例题3、各章布置的作业题4、测试题第1、2、3章电阻电路分析1、功率P的计算、功率守恒:一个完整电路,电源提供的功率和电阻吸收的功率相等关联参考方向:ui=P-P=;非关联参考方向:ui<P吸收功率0P提供(产生)功率>注意:若计算出功率P=-20W,则可以说,吸收-20W功率,或提供20W功率2、网孔分析法的应用:理论依据---KVL和支路的VCR关系1)标出网孔电流的变量符号和参考方向,且参考方向一致;2)按标准形式列写方程:自电阻为正,互电阻为负;等式右边是顺着网孔方向电压(包括电压源、电流源、受控源提供的电压)升的代数和。

3)特殊情况:①有电流源支路:电流源处于网孔边界:设网孔电流=±电流源值电流源处于网孔之间:增设电流源的端电压u并增补方程②有受控源支路:受控源暂时当独立电源对待,要添加控制量的辅助方程3、节点分析法的应用:理论依据---KCL和支路的伏安关系1)选择参考节点,对其余的独立节点编号;2)按标准形式列写方程:自电导为正,互电导为负;等式右边是流入节点的电流(包括电流源、电压源、受控源提供的电流)的代数和。

3)特殊情况:①与电流源串联的电阻不参与电导的组成;②有电压源支路:位于独立节点与参考节点之间:设节点电压=±电压源值位于两个独立节点之间:增设流过电压源的电流i 并增补方程③有受控源支路:受控源暂时当独立电源对待,要添加控制量的辅助方程4、求取无源单口网络的输入电阻i R (注:含受控源,外施电源法,端口处电压与电流关联参考方向时,iu R i =) 5、叠加原理的应用当一个独立电源单独作用时,其它的独立电源应置零,即:独立电压源用短路代替,独立电流源用开路代替;但受控源要保留。

注意:每个独立源单独作用时,要画出相应的电路图;计算功率时用叠加后的电压或电流变量求取。

电路分析基础(总复习)

电路分析基础(总复习)

u" 6Ω 1A
(b)电压源单独作用时
(c)电流源单独作用时
u = u’ + u”

先对电路(a),利用节点法列方程得
18V u 6Ω 1A
1 1 u 18 1 3 6 3
(a)两激励源共同作用时
解得 u = 10(V)
再对电路(a)利用网孔法列方程得
(3 6)i1 61 18
2Ωi 2
解得:
i1 1A ux 12V
题18图
p产 6i1 6 (1) 6W
例2 如图电路,用网孔法求电压u。
0.1u
解 : 本例中含受控源(VCCS),处理方法
是:先将受控源看成独立电源。这样, 该电路就有两个电流源,并且流经其上
i1
6V
2Ω 12V
的网孔电流均只有一个;故该电流源所 在网孔电流已知,就不必再列它们的网 孔方程了。如图中所标网孔电流,可知:
9A
1A 1Ω i2
i1 = 9 – ua/1


解得:
ua = 8V, ub = 4V, i1 = 1A
i2 = ub /2 = 2(A)
(b)
小结:对受控源首先将它看成独立电源;列方程后,对每个受控
源再补一个方程将其控制量用节点电压表示。
4. 单口网络等效电阻的求解
i
uN
若N中除电阻外,还包括受控源,常用端口加电
源的办法(称为外施电源法)来求等效电阻:加电压 源u,求电流i;或加电流源i,求电压u(注意:必须设 其端口电压u与电流 i为关联参考方向),则定义电路 N的等效电阻为
Req

u i
例 求图示电路ab端的等效电阻Rab。

电路分析基础 总复习

电路分析基础 总复习

《电路分析基础》总复习第一章基本知识及基本定律1.电压、电流定义;真实方向,参考方向;关联与非关联参考;吸收功率计算=p ui吸(关联),=-p ui吸(非关联);吸收功率正负的含义。

2. 理想电压源和理想电流源特性。

KCL及KVL及其应用。

单口网络端口V AR列写。

3. 受控源特性。

受控源与独立源的区别。

3. 两类约束关系为拓扑结构约束(KVL,KCL)和元件特性约束。

二者相互独立:拓扑结构约束与元件特性无关,元件特性约束与拓扑结构无关。

第二章等效变换分析法1. 单口网络等效条件:端口伏安关系相同。

等效指对外电路等效,对内部一般不等效。

2. 额定电压、额定电流、额定功率概念;电阻串、并联等效、分压分流公式、电阻功率计算,纯电阻网络等效电阻求取。

3. 含源单口网络等效化简法。

包括:○1实际电源两种模型(串联模型和并联模型)之间的等效变换,○2与理想电压源直接并联的二端网络(元件)对外视为不起作用;○3与理想电流源直接串联的二端网络(元件)对外视为不起作用。

4、单口网络等效电阻求取方法。

(1)外加激励法求等效电阻i i iU R I =。

(内部独立源先置零:电压源视为短路,电流源视为开路,受控源不置零)(2)开路短路法:oc o scU R I = 5. *电源转移法、 T~π变换(此部分了解)第三章 线性网络一般分析法及网络定理1. 独立节点数和独立回路数:n 个节点b 条支路的连通电路,可以建立的独立的KCL 方程数目为n -1个,独立回路的KVL 方程数目为b-(n -1)个。

2. 节点电位分析法(1)基本情况: n s s=G U I (2)含受控源时:先当独立源看待按常规法列方程,再补充控制量与节点电位关系。

(3)含无伴理想电压源时:法一:引入无伴电压源支路电流x I ;补充该支路两节点电位约束关系法二:以无伴电压源一端为参考节点,另一端电位直接可得。

3. 回路(网孔)电流分析法(1)基本情况: l ss =RI U(2)含受控源时:先当独立源看待按常规法列方程,再补充控制量与回路电流关系。

电路分析基础专升本知识点归纳

电路分析基础专升本知识点归纳

电路分析基础专升本知识点归纳电路分析是电子工程和电气工程领域的基础学科之一,对于专升本的学生来说,掌握电路分析的基础知识至关重要。

以下是电路分析基础的一些重要知识点归纳:电路的基本概念- 电路:由电源、电阻、电容、电感等元件组成的闭合回路。

- 电压:两点间的电势差。

- 电流: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

基本电路元件- 电阻:阻碍电流流动的元件,其阻值与材料、尺寸和温度有关。

- 电容:存储电荷的元件,其容量与极板面积、极板间距和介质有关。

- 电感:存储磁能的元件,其电感值与线圈匝数、线圈形状和材料有关。

基本电路定律- 欧姆定律:V = IR,描述了电压、电流和电阻之间的关系。

-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任何节点的电流之和为零。

-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KVL):任何闭合回路的电压之和为零。

电路分析方法- 节点电压法:通过求解电路中节点的电压来分析电路。

- 网孔电流法:通过求解电路中网孔的电流来分析电路。

- 超定电路分析:使用叠加定理、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等方法来分析复杂电路。

交流电路分析- 正弦波形的描述:使用幅度、频率、相位等参数。

- 阻抗:交流电路中电阻、电容和电感的总和。

- 功率:有效功率、视在功率和无功功率的概念。

频率响应分析- 频率响应:电路对不同频率信号的响应特性。

- 波特图:展示电路增益和相位随频率变化的图表。

电路的稳定性和瞬态响应- 稳定性:电路在给定输入下能否达到稳定状态。

- 瞬态响应:电路在突然变化的输入下的行为。

模拟信号处理- 滤波器:低通、高通、带通和带阻滤波器的设计和应用。

- 放大器:运算放大器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结束语电路分析是理解现代电子系统的基础,对于专升本学生来说,不仅要掌握理论知识,还要通过实践来加深理解。

希望以上的知识点归纳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应用电路分析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电路分析基础知识点

电路分析基础知识点

电路的组成
01
02
03
电源
提供电能,如电池、发电机等 。
负载
消耗电能,如灯泡、电机等。
导线
连接电源和负载,传输电能。
04
开关
控制电路的通断。
电路的状态
开路
电路中无电流流过。
通路
电路中电流正常流动,负载正常工作。
短路
电路中电流过大,可能造成严重后果。
02
CATALOGUE
电路元件
电阻
总结词
电阻是电路中常用的元件,用于限制 电流的流动。
电路分析基础知识 点
目录
• 电路分析的基本概念 • 电路元件 • 电路分析方法 • 交流电路分析 • 电路定理 • 电路的过渡过程
01
CATALOGUE
电路分析的基本概念
定义与特点
定义
电路分析是研究电路中电流、电 压以及功率等物理量分布和变化 规律的科学。
特点
基于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等 基本原理,通过数学模型对电路 进行描述和预测。
要点二
响应类型
根据时间常数的不同,一阶电路的响应可以分为指数响应 、震荡响应和暂态响应等类型。
二阶电路的响应
阻尼比和自然频率
二阶电路的响应与阻尼比和自然频率有关,阻尼比决定 了响应的振荡程度,自然频率决定了响应的速度。
响应类型
根据阻尼比的不同,二阶电路的响应可以分为欠阻尼、 临界阻尼和过阻尼等类型,每种类型都有其独特的响应 特性。
03
CATALOGUE
电路分析方法
欧姆定律
总结词
欧姆定律是电路分析中最基本的定律之一,它描述了电路中 电压、电流和电阻之间的关系。
详细描述
欧姆定律指出,在纯电阻电路中,流过电阻的电流(I)与电 阻两端的电压(V)成正比,与电阻(R)成反比。数学表达 式为 V=IR,其中电压V、电流I和电阻R都是矢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响应= 稳态分量) 瞬态分量) 全响应=(稳态分量)+(瞬态分量)
f (t) = f (∞) + A e

t
τ
《电路分析基础》多媒体课件 电路分析基础》
电子信息研究室
− t
f (t) = f (∞) +[ f (0+ ) − f (∞)]e
①f(0+):待求响应的初始值 : ②f(∞):待求响应的稳态值 : ③τ:电路的时间常数 :
一、基本概念
1. 理想电路元件、电路模型 理想电路元件、 2. 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 电压、 3.电路元件的电功率(注意电源和负载的判断方法) 3.电路元件的电功率 注意电源和负载的判断方法) 电路元件的电功率( 判断方法: 判断方法: 若电压和电流的 实际方向相同, 实际方向相同, 根据功率的正负判断; ①根据功率的正负判断; 根据电压和电流的实际方向判断。则为负载; ②根据电压和电流的实际方向判断。则为负载;若电 压和电流的实际 方向相反, 方向相反,则为 4. 独立源和受控源 电源。 电源。
【注意】 注意】 ①自导、互导和电流源注入电流的正负号! 自导、互导和电流源注入电流的正负号! ②若电路中含有无伴电压源,则可选无伴电压源的一 若电路中含有无伴电压源, 端为参考结点且无伴电压源另一端所在结点的结点电压方 程用无伴电压源的电压来表示。 程用无伴电压源的电压来表示。 若电路中有受控源,则可将其暂作为独立源处理。 ③若电路中有受控源,则可将其暂作为独立源处理。
《电路分析基础》多媒体课件 电路分析基础》
电子信息研究室
G un1 +G un2 +G un3 +L G −1)un(n−1) = iS11 + 1(n 11 12 13 G21un1 +G22un2 +G23un3 +L G2(n−1)un(n−1) = iS22 +
Gn−1)1un1 +Gn−2)2un2 +Gn−1)3un3 +L G -1)u(n-1)(n−1) = iS(n-1)(n-1) + (n ( ( (
《电路分析基础》多媒体课件 电路分析基础》
电子信息研究室
电路分析基础 复习要点
《电路分析基础》多媒体课件 电路分析基础》
电子信息研究室
第一章~ 第一章~第五章小结
第一章—第五章主要讨论了电阻电路的基本概念、 第一章—第五章主要讨论了电阻电路的基本概念、基 本定律、 本定律、基本定理和基本的分析方法。
《电路分析基础》多媒体课件 电路分析基础》
电子信息研究室

Sk
表述2 表述2:
∑u =∑u

k k
∑R i = ∑u
【符号规定】若ik的参考方向与回路的的绕行方向相 符号规定】 前取“ 相反取“ 同,则Rkik前取“+”号,相反取“-”号;若uSk的参考 方向与回路的的绕行方向相同, 前取“ 方向与回路的的绕行方向相同,则uSk前取“-”号,相 反取“ 反取“+”号。 适合场合:回路。 适合场合:回路。 求电压的方法: 求电压的方法: ①定义法(根据电压的定义直接求) 定义法(根据电压的定义直接求)
4. 结点电压法 (n-1)个独立结点电路的结点电压方程: 1)个独立结点电路的结点电压方程 个独立结点电路的结点电压方程:
《电路分析基础》多媒体课件 电路分析基础》
电子信息研究室
5. 叠加定理法 6. 戴维宁定理法
部分习题解答
1.图 所示电路的输入电阻R 1.图1所示电路的输入电阻 in= 。
R in
1 un1 − 4 un2 = 4 代入数据得 ⇒un2 − 1 u + 3 u =1 4 n1 4 n2 un2 2.9 故 I4 = A=1.45A = R 2 4
图3
= 2.9V
《电路分析基础》多媒体课件 电路分析基础》
电子信息研究室
4.图 示电路起同相加法运算作用。 4.图4示电路起同相加法运算作用。若R3=2R1=0.5R2, 的关系式。 试求输出电压u 与输入电压u 试求输出电压 o与输入电压 1和u2的关系式。 R 1 【解】 u− = u O R +R 1 2
图2
答案: 答案: (c)
《电路分析基础》多媒体课件 电路分析基础》
电子信息研究室
3.图3所示电路中,若R1=R4=2Ω,R2=R3=4Ω, 所示电路中, =2Ω, =4Ω, Us1=6V, Us3=4V,Is=2A。试求 4。 , , 。试求I 【解】用结点电压法解
1 1 1 1 US1 US3 + + + un1 − un2 = R R R R R R 2 3 3 1 3 1 1 1 U 1 + un2 = IS − S3 − R un1 + R R R 4 3 3 3
《电路分析基础》多媒体课件 电路分析基础》
电子信息研究室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3. 回路电流法(适用于平面图和非平面图) 回路电流法(适用于平面图和非平面图)
L+ R i L i LR Lu L + R L+ i =L L L L Ri
l1 l1 l2 l2 l3 l3 ll ll Sll
R il1 + R il 2 + R il 3 L R l ill = u + 1 11 12 13 S11 R il1 + R il 2 + R il 3 L R l ill = u 22 + 2 21 22 23 S
R R 1 2 u = (u +u2) O 1 R +R 2(R + R ) 1 2 1 2
uo=2(u1+u2)
《电路分析基础》多媒体课件 电路分析基础》
电子信息研究室
第六章 一阶电路小结
一、基本概念
1. 一阶电路 2. 过渡过程 零输入响应、 3. 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和全响应
时域分析法( 二、分析方法——时域分析法(经典法) 分析方法 时域分析法 经典法) 三、电路计算
《电路分析基础》多媒体课件 电路分析基础》
电子信息研究室
5. 等效变换:指“对外”等效 等效变换: 对外” 6. 一端口的输入电阻 注意:端口内只能含有线性电阻和受控源, 注意:端口内只能含有线性电阻和受控源,不能含有 独立源。 独立源。 7. 图的概念(路径、连通图、树、树支和连支、独立 图的概念(路径、连通图、 树支和连支、 结点和独立回路、基本回路组) 结点和独立回路、基本回路组) 8. 虚短和虚断
u iS =Gu = S S R
【注意】iS的方向为由uS的负极指向正极。 注意】 的负极指向正极。
《电路分析基础》多媒体课件 电路分析基础》
电子信息研究室
9. 负载电阻获得最大功率的条件 R=Req
五、分析和计算复杂电路的方法
1. 电源的等效变换法 注意:若电路中有受控源, 注意:若电路中有受控源,则控制量所在的支路不能 参与变换。 参与变换。 2. 支路电流法 注意:①若电路中有无伴电流源,则包含无伴电流源 注意: 若电路中有无伴电流源, 支路的回路KVL方程不必列写。 支路的回路KVL方程不必列写。 方程不必列写 ②若电路中有受控源,则可将其暂作为独立源处理。 若电路中有受控源,则可将其暂作为独立源处理。
图1
答案: 答案:
R +(1−µ)R 1 2
《电路分析基础》多媒体课件 电路分析基础》
电子信息研究室
如图2所示电路,( 2.如图2所示电路,( )。 发出功率。 (a)电压源和电流源均为电源 ,发出功率。 电压源和电流源均为负载,吸收功率。 (b)电压源和电流源均为负载,吸收功率。 (c)电流源为电源,发出功率;电压源为负载,吸收 电流源为电源,发出功率;电压源为负载, 功率。 功率。 电流源为负载,吸收功率;电压源为电源, (d)电流源为负载,吸收功率;电压源为电源,发出 功率。 功率。
《电路分析基础》多媒体课件 电路分析基础》
电子信息研究室
四、几个基本关系式
1. 电阻元件 的关系: ①u和i的关系: u=Ri(u、i取关联参考方向) Ri( 取关联参考方向) ②电阻所消耗的电能
W = ∫ Ri 2 (ξ)d(ξ)
t
2. 电容元件 的关系: ①u和i的关系:
t0
du i =C 取关联参考方向) (u、i取关联参考方向) dt ②电容储存电场能
《电路分析基础》多媒体课件 电路分析基础》
电子信息研究室
7. 输入电阻的求法 ①只含有电阻不含有受控源的一端口 既有电阻又有受控源的一端口(外加电源法) ②既有电阻又有受控源的一端口(外加电源法) u u S R = 或 R = in in iS i 8. 两种电源模型的等效变换
iS u = = RiS S G
1 2 W = Cu C 2
《电路分析基础》多媒体课件 电路分析基础》
电子信息研究室
3. 电感元件 的关系: ①u和i的关系:
di u = L (u、i取关联参考方向) 取关联参考方向) dt
②电感储存磁场能
1 2 W = Li L 2
4. 两电阻串联的分压公式
R 1 u1 = u R +R 1 2 R 2 u2 = u R +R 1 2
《电路分析基础》多媒体课件 电路分析基础》
电子信息研究室
三、基本定理
1. 叠加定理 注意】 激励:专指独立电源; 【注意】①激励:专指独立电源; 应将受控源包含在各分电路中。 ②应将受控源包含在各分电路中。 2. 齐性定理 u R = oc eq 3. 替代定理 isc 4. 戴维宁定理和诺顿定理
《电路分析基础》多媒体课件 电路分析基础》
电子信息研究室
(1)根据待求电压的参考方向确定出求待求电压的 路径方向(路径的起点为待求电压的参考正极性, 路径方向(路径的起点为待求电压的参考正极性,终点为 参考负极性), 参考负极性), 标出路径中各支路电压或电流的参考方向( (2)标出路径中各支路电压或电流的参考方向(习惯 电压和电流取关联参考方向); 上,电压和电流取关联参考方向); (3)求待求电压(待求电压等于各支路电压降的代 求待求电压( 数和)。(若支路电压或电流与路径方向相同, )。(若支路电压或电流与路径方向相同 数和)。(若支路电压或电流与路径方向相同,则支路电 压前取正号;反之,则取负号。) 压前取正号;反之,则取负号。) ②KVL法 KVL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