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EM企业升级影响因素及模式研究3
中国OEM代工模式的影响要素分析及转型研究

中国OEM代工模式的影响要素分析及转型研究【摘要】中国的OEM代工模式在全球制造业中占据重要地位,对中国经济和产业发展有着深远影响。
本文首先从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入手,探讨了中国OEM代工模式的概念和发展历程,分析了其影响要素和转型研究。
通过对产业升级路径的探讨,揭示了中国OEM代工模式的发展趋势和未来挑战。
结论部分对影响要素进行综合分析,并提出了转型策略建议,展望了未来发展趋势。
本文旨在深入解析中国OEM代工模式的影响要素,为中国制造业实现转型升级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参考。
【关键词】中国、OEM代工模式、影响要素、转型研究、产业升级、转型策略、未来发展趋势1. 引言1.1 研究背景中国OEM代工模式起源于上世纪70年代,在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下得到快速发展。
作为国际贸易中一种重要的生产方式,OEM代工是指国外企业将自有品牌产品的设计、工程、采购、生产、销售等一系列环节委托给国外的代工企业进行生产加工。
中国作为世界工厂,长期以来一直承接着大量的OEM代工订单。
随着国际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以及国内外环境变化的影响,中国的OEM代工模式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对中国OEM代工模式的影响要素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对于探索转型升级的途径具有重要意义。
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OEM代工模式的发展受到了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包括市场需求变化、技术创新、人力资源成本、政策环境等。
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影响着OEM代工模式的发展路径和转型方向。
对中国OEM代工模式的影响要素进行系统分析,可以为相关企业提供合理的发展策略和决策支持,推动中国制造业向智能制造、品牌制造的转型升级。
1.2 研究意义中国OEM代工模式的研究意义在于深入探讨这一生产模式的影响要素和转型路径,有助于揭示中国制造业发展的内在逻辑和规律。
分析中国OEM代工模式的影响要素可以帮助企业了解市场需求、技术创新、成本管理等因素对代工模式的影响,从而更好地把握市场机遇和挑战。
中国OEM企业升级路径及组织转变研究

产品技术升级 ; 二是按客户要 求设计 、 开发 产品 , 自己的品牌 以 实行定制营销 , 强化基于客户 的关系管理 。 我国大陆的一些知名 O M企业正处于 O M与 O M相结合 的过 渡模 式 , E E D 比较有代表 性 的有 国美 、 国光 电器等 , O M 发展 到 E 、 M 而 E MS D S的代表企 业有广达 、 创伟 力等。
不同类 别的企业在全球价值链 中的产品附加值不 同。中国
O M企业之所 以需要升 级 , E 就是 希望找到适合 自己的路 线从而 摆脱 O M 这种低价值链模 式而达 到产 品附加 值更高 的其 它价 E
值链模式 中。
( ) 一 相关概念 1 O M。 r ia E u m n nfc r g( 始设 备 制造) . E O g l q i e t uat n 原 i n p Ma u i 。
品牌 、 渠道建设及 市场开拓上去 。 3 D 。 ei n fc r gSri ( 计 制 造服 务 )它 较 . MS D s Mauati e c 设 n g un ve 。
由 图 2可 以看 出 O M制 造 业 产 品 附加 值 最低 , MS和 E D O M产 品附加值 最高 。而企业 的本质 就是追 求高 的产 品附加 B 值 ,所 以 O M企业 只要条件成熟便 会转型 到 E E MS或者 O M。 B
服 务
品研发 、 设计 与定 位 、 材料采 购 、 原 半成 品成 品生产 、 组
非制造型企业
部分产 品定位和设计 、 营销
2 0 ・3 0 8 2 经济论坛 7 5
■■■—■ 市场经纬・ A K T M R E
委托方提供 的设备 和技术从事技术创新 活动 ,实现设备改造和
中国OEM代工模式的影响要素分析及转型研究

中国OEM代工模式的影响要素分析及转型研究1. 引言1.1 背景介绍中国OEM代工模式的兴起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和国际市场的开放,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选择在中国设立生产基地,将生产外包给中国工厂进行代工。
这一模式不仅带动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也推动了中国制造业的国际化进程。
随着全球市场的变化和中国经济结构的调整,中国OEM代工模式也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挑战和变革。
本文旨在通过对中国OEM代工模式的发展历史、影响因素、转型路径、实践案例和全球市场竞争状况的分析,探讨其未来发展趋势和面临的挑战,为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提供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意义中国OEM代工模式的研究意义在于深入探讨这一模式对中国制造业和全球产业链的影响,了解其发展历程及未来趋势。
通过分析影响因素和转型路径,可以为相关企业提供指导和借鉴,帮助它们更好地应对市场竞争和挑战。
实践案例分析将进一步加深对这一模式的理解,展示成功的经验和教训。
全球市场竞争状况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市场动态,制定更有效的战略。
结合未来发展趋势和面临的挑战,提出相应的建议和解决方案,为中国OEM代工模式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通过研究这一话题,可以为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和经济持续增长。
2. 正文2.1 中国OEM代工模式的发展历史分析中国OEM代工模式起源于上世纪80年代初。
当时,国内企业在技术和资金方面比较薄弱,为了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开始选择将生产外包给工厂进行代工。
随着中国加入WTO和全球化进程的加速推进,OEM代工模式逐渐成为国内外企业的合作选择。
在90年代末和21世纪初,中国OEM代工模式迅速发展,逐渐形成了一定规模和产业链。
国内外企业纷纷与中国代工厂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中国OEM代工模式不仅为国内企业提供了发展机遇,也为国际企业进入中国市场提供了便利。
随着中国实力的不断增强和技术水平的提高,中国OEM代工模式也在不断升级和转型。
代工业(OEM企业)如何发展

代工业的发展之路说到代工行业,每个人的第一印象就是“Made in China”,中国已经是代工业的代名词了。
日常生活中各式各样的电子产品,例如:你现在手上正在使用的NOKIA手机,小朋友正在玩的SONY游戏机PSP与PS3,最新最潮的Mac Book Air 笔记本、打印机、计算机、家电产品,虽然它们都是欧美日品牌,但无一不是经由中国厂商代工制造。
第一节代工行业的现状一、代工行业陷入困境在电子产品的市场需求强劲增长的带动下,电子产品整体出货量连年快速成长,但在产业一片欣欣向荣之际,业绩成长却掩盖不住产品单价不断下降,毛利不断下滑的残酷事实。
这样的情节不断在中国代工产业重复上演,不管是手机、主板、扫描仪、显示器……各种产品都无法逃避这样的残酷现实。
常常有人谑称这样的环境变迁是代工业逃避不了的宿命。
以笔记本代工厂商为例,国际大厂不断增加对台厂商下单的比重,两岸笔记本出货量高达全球总数的九成,在全球供应链环节上扮演极重要的角色。
而笔记本代工第一大厂广达,虽然在短短几年内受益于过去几年换机热潮与笔记本低价化的影响,出货量成倍增长,但对其毛利率却没有带来实质的帮助:广达的毛利率由2001年的12.7%一路下滑到2007年不到3.5%的新低点,在大家都不看好的情况下,广达的股价也不断创新低,2008年4月中旬,其股价仅有45元,这与1999年挂牌后投资人一片看好的情况下所创下的850元历史高价有天壤之别。
然而这不只是在广达一家厂商中发生,而是整个笔记本代工厂商,甚至是整个代工产业所共同面临的困境。
代工制造产业的毛利低已经是众所皆知的事实,那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这样的结果?要分析这样的现况不得不由整个代工业的背景开始探讨。
大陆与台湾在高科技产业的发展上具有明显的后进追赶特征,也就是由于缺乏尖端科技的落后特性,两岸厂商主要借由代工成熟产品进入高科技产业,以OEM(原始设备制造商,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ing)或ODM(原始设计制造商,Original Design Manufacturing)为主要的业务形态,运用充裕的劳动力提供国际市场上所需的产品制造、委托组装等代工服务,从而占据全世界产业链的独特位置,并借由扩大规模(up-scaling)创造利润空间,再专注于累积计划执行、生产工程以及细部设计的技术,以逐渐建立后起者的优势。
温特主义模式下我国OEM企业发展路径研究的开题报告

温特主义模式下我国OEM企业发展路径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及意义OEM(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er)是指一个公司专门生产为其他公司提供产品的原始设备。
OEM企业在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其中我国的OEM企业已经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技术进步的推进和消费者行为的变化,OEM企业在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和增强品牌影响力等方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如何在当前的“温特主义”模式下实现OEM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温特主义模式是指在消费者需求百花齐放的大背景下,企业通过不断创新和优化,以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从而赢得市场份额。
这一模式在我国已经比较成熟,许多企业已经在实践中进行了探索。
然而,在OEM企业中,这一模式的应用还需要更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因此,本文旨在通过研究温特主义模式下我国OEM企业的发展路径,探讨如何有效应对消费者的需求和市场变化,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生存能力。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本研究主要研究温特主义模式下我国OEM企业的发展路径,包括如下内容:1. 温特主义模式在OEM企业中的应用。
探讨OEM企业在温特主义模式下如何识别和满足消费者需求,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增强品牌影响力,从而赢得市场份额。
2. 基于温特主义模式的OEM企业发展路径探究。
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证研究,深入探讨温特主义模式在OEM企业中的应用和实施路径,包括市场推广、产品组合优化、供应链管理、人才培养等方面。
3. 如何提高OEM企业的竞争力和生存能力。
从企业内部的运营和管理、外部环境的变化以及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等方面,探讨如何提高OEM企业的竞争力和生存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本研究采用实证研究方法,通过问卷调查、文献综述、案例研究等方式,收集相关数据和信息,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
三、预期成果通过本研究的实证研究和探讨,预期可以获得以下成果:1. 探讨温特主义模式在OEM企业中的应用和实施路径,为OEM企业提供实践指导和启示。
我国OEM企业升级的动态分析框架与实证研究

一
63—
O M 企 业 升 级 的 压 力 ,-  ̄ 企 业 应 卢 而 倒 ,大 量 员 工 失 业 ,全 球 价 值 链 低 端 的 O M 企 业 在 面 临 外 部 环 E - t t E 境 动 荡 时 所 表 现 出 来 的低 风 险 承 受 力 令 人 堪 忧 。然 而 有 些 转 型 升 级 成 功 的 企 业 提 前 做 好 了准 备 ,走 在 同 类 企 业 的 前 列 ,因 而 能 够 在 危 机 中 生 存 下 来 ,甚 至 逆 势 成 长 。
① 这 些研 究 包括 : 王海 燕 、周 元 《新 型 贴牌 ” 与 自主创 新》 中 国软 科 学》 2 0 “ ,《 0 7年 第 9期 ; 原 长 弘 、 李敬 姿 、 方
坤 《 贴牌 生产 还 是 自主 创 新 :一 个 理 论 分 析 》 ,《 系统 管 理 报 》2 0 0 8年 第 1 期 ;胡 军 《 三 角 O M 企 业 持 续 成 长 的路 : ! 珠 E 径 选 择— — 基 于 全球 价值 链 外 包体 系的视 角 》 中 国 工 业 经 济 》2 0 ,《 0 5年 第 8 。 期
范 围 内采取 适 合 自己 的升 级 路 径 , 并通 过 企 业 升 级 实现 企 业 利 润 与 能 力 的 提 升 ,从 而在 新 的起 点 为 下 一 次 升 级 做 准备 ,保 持 企业 的持 续发 展 。 f 键 词1 EM 关 O 企 业 升 级 影 响 因 素 升 级 路 径 升 级 效 果
OEM方法之三怎样成为出色的OEM厂商

OEM方法之三:怎样成为出色的OEM厂商对品牌厂商来说,其生存点在于是否具备完善的市场营销体系、持续的市场创新能力等等;而对OEM 厂商来说,由于其具有资金密集、技术密集、劳动力密集的特性,投资、客户基础、在生产工艺与质量控制等方面的经验积累就成为最关键的要素。
企业想成为一个出色的OEM 厂商,则要认真研究自身情况,找出自己的相对优势――首先,企业必须具备足够大的产能,能够为众多品牌生产、加工所需产品。
如果一个品牌的生产量就占到企业产能的大半,企业的命运也就受制于这个品牌了,一旦有什么变化,企业往往会遭受灭顶之灾。
只有每个品牌的生产量均只占企业产能的10%~20%,才能算是正常。
其次,要有先进的自动化的制造工艺,因为这决定了产品的质量和成本。
再次,要有现代化的管理模式,企业结构合理,运作高效,具备强有力的成本控制能力。
最后,也是极为重要的一点是,必须具备一定的技术实力。
很多OEM 厂商认为,现在竞争客户,价格不再是最重要的因素,而技术水平和实力,已变成他们能否与品牌厂商平等“对话”的关键所在。
所以,众多OEM厂商开始在国外设立研发机构,以随时跟踪和把握最新技术。
此外,在内部管理方面,企业也要不断加强和规范,主要应做好四点:第一,规范的经营管理体系,这主要体现在对质量的控制能力上;第二,有高效、迅捷的采购渠道,降低产品成本;第三,要有好的研发能力;第四,要有高质、高效的生产线和优秀的售后服务。
涉足OEM可谓“七分馅饼三分陷阱”,无论是定做方还是生产方都能获得各自的那份利益,与此同时又都面临着一定的风险。
站在定做方(发包方)的角度,风险主要表现为:1.法律风险。
国外名牌的定牌协议往往有厚厚的一本,从设备到工艺,从标准到质量,从配件到整机,从价格到市场,从服务到维修,从交货周期到配件供应年限,从付款到交货,从检测到验收,都作了十分完善严格的要求。
而国内企业为了产品尽快上市,希望一蹴而成,OEM合同往往过于简单,这种状况容易导致许多纠纷,出现矛盾后难以调解(比如产品品种、质量、售后服务、安全、交货期等)。
我国企业升级路径的现实选择:OEM阶段内升级

一
些企业 意识到 O M 的弊端 而主 动 出击 , 又 没有 考 虑 到企业 的实 际 能力 , 目冲动 E 但 盲
的 O M企 业寥 寥无几 。 E
地做 品牌 、 做市 场 , 最终 导致企业 陷入骑 虎 难下 的困境 。整 体 而 言 , 国能够 成 功升 级 我 近年 来 , 内一 些 学 者 开 始 关 注 和研 究 O M企 业 升 级 的 困境 与 路 径 问题 。 黄 国 E 如
我 国企 业 升 级 路 径 的现 实选 择 : O 阶 段 内升 级 E M
I 聂正安, 钟素芳
l广东商学院 工商管理学院, ( 广东 广州502) 130
摘 要 : 统 O M 生 产模 式 的 内生 劣 势 使 得 提 升 产 品附 加 值 、 进 O M 企 业 升 级 成 为 迫 切 需 传 E 促 E
( 0 7 以海 鸥 卫 浴 和 成 霖 股 份 为 例 , 20 ) 比较 分 析
了 O M 企业 分 别 以 O M 和 O M 为 导 向 的 升 级 E D B
ga ig , rdn ) 即企 业 通 过 引进 更 先 进 的 生 产 线 , 比竞
争 对手 更快 地推 出新 产 品 或改 进 老 产 品来 增 加 产 品 的附加值 ; 3 功 能 升级 (u c o a u gaig , () fnt nl prdn ) i
即企业 获得 新 的功 能 或 放 弃 现 有 的 功 能 , 以增 加
其业 务 的总 体 技 巧 内容 , 比如 从 生 产 环 节 向设 计
和 营销 等 利 润 丰 厚 的环 节 跨 越 , O M 到 O M 从 E D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文题目:OEM企业升级影响因素及模式研究专业:国际贸易学硕士生:姚进蕾指导教师:许罗丹教授摘要近三十年,OEM模式是许多发展中国家坚持并推崇的生产模式,在中国OEM模式也得到了充足的发展,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生产基地,OEM成为许多中国企业的立业之本,引起了国内学者的广泛关注与讨论。
但是随着国家经济进入以“升级”为主流的时代,OEM利润微薄、处于价值链弱势等弊端的不断出现,十分有必要研究如何实现“中国制造”向自创品牌、自主研发的产业链高端升级。
然而,由于国外OEM企业较少,因此针对OEM企业升级的理论与研究并不多,而国内学者对于OEM本身就存在着褒贬不一的态度,专门针对OEM企业升级的研究虽常有出现,但并未形成系统的理论框架,观点较分散。
因此,本论文试图探讨中国OEM企业升级的影响因素具体有哪些,企业到底是升级至价值链上游ODM,或者是价值链下游OBM,还是继续坚持OEM,模式如何选择。
本论文通过对以往关于OEM企业升级的相关文献的分析与总结,提出了影响OEM升级的因素分为企业内部因素和企业外部因素,其中内部因素包括资本、技术知识水平等,外部因素包括国家政策环境、国际市场环境等。
然后利用全球价值链原理推出了OEM升级的有效模式主要有生产升级、设计升级与品牌升级。
利用新经济增长理论对资本与技术知识水平两大核心因素的影响做了经济学分析,由此得到了OEM企业升级的模式选择。
在此基础上,通过面板实证分析结果,验证和修正了之前的理论模型。
本论文的研究结论,对于正确分析影响OEM企业升级的相关因素和升级模式的选择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关键词:OEM影响因素企业升级模式新经济增长理论Title: Research on the OEM Enterprises’ Upgradin g Influencing factors andPatternsMajor: International TradingName: YAO JinleiSupervisor: Professor XU LuodanABSTRACTOEM, for the last 30 years, has been a good pattern which is being persisted and appreciated by many developing countries. OEM has brought about the economists and the academic scholars’ widespread attenti on and discussion. However, as the weakness of OEM has began to appear gradually. It is necessary for the OEM enterprises to upgrade to ODM or OBM. Therefore, research on how to realize the change from “made in china” to“own brand in china” become s very important.With analyzing and summarizing the relating literatures about OEM enterprises’ upgrading, the paper puts forward that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OEM enterprises’ upgrading include internal factors, such as capital and technological knowledge etc, and external environment factors , such as the domestic’s politic surroundings and the international marketing environment etc. by using the global value chain theory, this paper conc ludes the effective patterns of OEM enterprises’ upgrading, that is, manufacturing upgrading, design upgrading and brand upgrading.The capital and the technological knowledge which are two critical influencing factors in OEM are been analyzing through The New Growth Theory Model. Then, Panel is applied in the process of data analysis, according to the result of data analysis, the research conclusions have been drawn and research model has been adjusted.This paper has its significant and guiding value for rightly analyzing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effective patterns of OEM enterprises’ upgrading.Key Words: OEM Enterprises’ upgrading patternsInfluencing factors New Growth Theory Model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目录 ......................................................................................................................... I II 第一章绪论 . (1)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2 文献综述 (2)第二章企业升级的因素分析以及升级模式研究 (10)2.1 OEM企业升级因素分析 (10)2.2 OEM企业升级模式研究 (14)第三章OEM企业升级的经济学分析 (17)3.1 前提假设 (17)3.2 模型推导 (18)3.3 升级模式理论推导 (20)第四章实证分析 (25)4.1 指标设计 (25)4.2 基本模型 (26)4.3 模型实证 (26)第五章富士康案例分析 (30)5.1 富士康简介 (30)5.2 升级影响因素分析 (30)5.3 企业升级模式 (35)第六章结论与展望 (37)6.1 研究的结论 (37)6.2 不足与展望 (38)参考文献 (40)致谢 (43)第一章绪论1.1研究背景及意义1.1.1研究背景OEM,俗称“贴牌生产”,是发达国家知名企业在经济全球化的情况下,利用发展中国家的成本、人力资源等优势,进行外包生产,从而得到利润最大化而产生的。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NIKE”的鞋上印着“Made in China”,这就是我们所熟知的OEM。
中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拥有劳动力成本、原材料供货价格等方面的优势,而且由于我国企业资金比较有限,加之以前的资源闲赋,选择OEM模式成为中国企业参与国际贸易的最佳之选,OEM便以雨后春笋般的速度在中国发展起来。
目前,我国服装、玩具、家电、IT等行业的企业从事OEM业务的占了绝大部分比例。
在近三十年的发展当中,中国己被誉为“世界工厂”。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OEM下代工模式的弊端日益显现,中国OEM企业普遍缺少核心技术,发明专利和驰名品牌,在订单大、财力雄厚的跨国采购商面前明显缺乏讨价还价的能力,批量订购、低价买断和“技术、资本、渠道在外,生产在内”的生产模式使中国OEM企业处于相当被动的局面。
首先,由于目前东南亚地区的发展,其人力资源相对于中国大陆地区更为丰富,成本更加的低廉,再加上欧美日等发达国家为主的贸易国家和地区开始对国际分工和产业布局进行新的调整,在这双重影响下,越来越多的知名企业开始将他们的外包业务由中国转向东南亚其他各国。
其次,现在人民币升值等财政政策的实施和人力成本优势的丧失,使得我国的OEM企业处于非常尴尬的境地,如何转变受托加工下技术、品牌、渠道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实现企业的升级,是中国OEM企业发展需要迫切关注的问题。
最后,随着新一轮世界金融危机的爆发,全球经济陷入衰退,导致中国OEM企业的处境更加困难,许多企业因为资金链断裂而不得不倒闭。
而且OEM企业进行自主升级的很多,有的进行设计升级,却由于技术创新的力度不够而被迫重返OEM;有的从OEM向自有品牌转型,却由于资金的不足陷入了破产的边缘,最近打开报纸或电视,经常可以看到“中国OEM企业陷入升级困境”的报道。
而中央决策层密集赴沿海调研,更是加深了人们对于企业基本面的关注。
看到这些报到,笔者不禁然想到,究竟何种模式才是适合OEM 企业的升级模式呢?这使得研究OEM企业升级的升级因素和升级模式成为必要。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目的:从中国OEM企业的发展历史和现状出发,以发展的角度看待OEM企业所遇到的困境,研究影响OEM企业升级的因素及其重要程度,分析OEM升级的各种模式,努力探究不同阶段OEM企业升级的不同模式。
研究意义:研究中国OEM企业的发展是当前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如何对OEM企业的升级做出选择,国内外的相关理论研究相对较少,全球价值链对OEM企业升级的研究基本还停留在理论框架层次。
本文将引入新经济增长理论来说明企业升级影响因素如何决定着企业的升级步骤和程度,深入分析了OEM 企业升级的各影响因素,通过案例分析增加了科学性,并利用实证数据分析来证明这一结论。
本选题研究不仅拓展了全球价值链理论,还为企业的升级道路选择提供了参考。
1.2 文献综述本节将对涉及OEM与OEM企业升级的相关理论和国内外的研究文献进行研究与综述,从而为论文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1.2.1 理论研究研究OEM企业的升级,首先要明确何为OEM、ODM、OBM,然后运用企业产业升级理论与新经济增长理论进行分析。
(1)OEM、ODM、OBM概念定义OEM,是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ing的缩写,是一种由品牌公司提供产品设计,规范和质量标准甚至指定的零部件,而由合制造商(Contract manufacturer)提供制造环节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