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御和减轻雷电灾害预警应急预案

合集下载

煤矿雷电应急预案

煤矿雷电应急预案

一、编制目的为有效预防和应对煤矿雷电灾害,保障煤矿生产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雷电灾害造成的损失,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矿所有区域,包括矿井、矿区、办公区等,适用于所有可能遭受雷电袭击的场所和设备。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应急预案领导小组- 组长:矿长- 副组长:安全矿长、机电矿长- 成员:各部门负责人、专业技术人员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和指挥雷电灾害应急工作,制定应急预案,监督实施,确保应急措施落实到位。

2. 应急救援指挥部- 总指挥:矿长- 副总指挥:安全矿长、机电矿长负责具体指挥应急救援行动,协调各部门、各单位开展应急救援工作。

3. 应急物资保障组- 负责应急物资的采购、储存、分发和管理。

4. 信息联络组- 负责及时收集、汇总、上报雷电灾害信息,确保信息畅通。

四、应急预案内容1. 预警与预防- 建立雷电灾害预警系统,实时监测雷电活动,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 加强雷电灾害科普宣传,提高员工防雷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 定期检查防雷设施,确保其完好有效。

2. 应急响应- 雷电预警发布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各应急小组迅速到位。

- 对重点区域、重要设备进行防雷检查,发现安全隐患立即排除。

- 对井下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撤离,确保人员安全。

- 组织应急救援队伍进行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3. 应急处置- 雷电袭击发生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各应急小组迅速到位。

- 对受伤人员进行现场急救,并及时送往医院治疗。

- 查明事故原因,采取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 对受损设备进行抢修,尽快恢复生产。

4. 后期处置- 组织事故调查,查明事故原因,追究相关责任。

- 总结经验教训,完善应急预案,提高防雷减灾能力。

- 对受损设施进行修复,确保生产安全。

五、保障措施1. 经费保障:设立防雷减灾专项经费,确保应急物资储备和应急演练需要。

2. 物资保障:储备必要的防雷设备、应急救援物资和药品。

3. 技术保障:建立雷电监测预警系统,提高预警准确性。

施工防雷电应急预案

施工防雷电应急预案

一、目的和意义为了预防和减少雷电灾害对施工现场造成的影响,确保施工人员生命财产安全,降低经济损失,提高施工安全水平,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施工现场在雷雨季节期间发生的雷电灾害预防和应急处置。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预防领导小组(1)组长:项目经理(2)副组长:项目副经理、安全员(3)成员:各施工班组负责人预防领导小组负责制定防雷电措施,监督实施,组织应急演练,对雷电灾害进行应急处置。

2. 应急救援小组(1)组长:安全员(2)副组长:各施工班组负责人(3)成员:现场施工人员、安全员、医务人员应急救援小组负责现场应急处置,协助撤离人员,救治受伤人员,确保现场安全。

四、防雷电措施1. 施工现场防雷设施检查(1)定期检查施工现场的防雷设施,确保其完好有效。

(2)施工期间,对施工现场的防雷设施进行巡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 雷电预警(1)密切关注气象预报,提前做好防雷电准备。

(2)当气象部门发布雷电预警时,立即采取应急措施。

3. 施工现场管理(1)加强施工现场管理,确保施工人员遵守防雷电规定。

(2)禁止在雷电天气进行高空作业、焊接作业等易燃易爆作业。

4. 人员疏散(1)在雷电天气来临前,组织施工人员撤离施工现场。

(2)在雷电天气期间,确保施工人员远离高大建筑物、树木、广告牌等易受雷击的物体。

五、应急处置1. 雷电灾害发生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应急救援小组迅速展开救援工作。

2. 组织施工人员撤离施工现场,确保人员安全。

3. 对受伤人员进行救治,必要时送往医院。

4. 对现场进行清理,消除安全隐患。

5. 向相关部门报告事故情况,配合调查处理。

六、应急演练1. 定期组织防雷电应急演练,提高施工人员应急处置能力。

2. 演练内容包括:防雷电知识宣传、现场应急处置、人员疏散等。

3. 演练结束后,总结经验,完善应急预案。

七、附则1. 本预案由项目经理负责组织实施。

2.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如有未尽事宜,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订。

防雷应急预案

防雷应急预案

防雷应急预案一、背景介绍。

雷电天气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可能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带来严重威胁。

为了有效应对雷电天气,减少损失,保障人员安全,制定防雷应急预案至关重要。

二、应急预案内容。

1. 预防措施。

在雷电天气来临之前,要提前做好预防措施,如检查建筑物的避雷设施是否完好,及时修复损坏的避雷设施。

在室外工作或活动时,要尽量避开高大的树木、金属物体等,寻找安全的避雷场所躲避。

2. 应急响应。

一旦雷电天气来临,要立即采取行动,将人员转移到安全的地方,避免在室外暴露在雷电天气中。

如果在室内,要关闭门窗,避免雷电直接击中或引发火灾。

如果在车辆上,要停车并迅速离开车辆,找到安全的避雷场所躲避。

3. 救援措施。

一旦发生雷电事故,要立即报警并展开救援行动。

对于受伤的人员,要及时进行急救,并将其送往医院进行治疗。

4. 事后处理。

雷电天气过后,要及时检查建筑物、设施和设备的损坏情况,做好修复和维护工作。

对于受灾地区的人员,要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援助,帮助他们尽快恢复正常生活。

三、应急预案执行。

应急预案的执行由专门的应急小组负责,包括预警、响应、救援和事后处理等环节。

应急小组成员要定期进行应急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效率。

四、应急预案修订。

应急预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定期修订和更新,确保其适应性和有效性。

五、总结。

防雷应急预案是保障人员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的重要措施,只有加强预防、及时响应和有效救援,才能最大程度地减少雷电灾害带来的损失。

希望通过不断完善和执行防雷应急预案,能够提高人们在雷电天气中的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

煤矿防雷应急预案

煤矿防雷应急预案

一、编制依据为有效预防和减轻雷电灾害对煤矿安全生产的影响,确保矿工生命财产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我矿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矿范围内可能发生的雷电灾害应急响应和处理工作。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煤矿防雷减灾应急指挥部(1)指挥长:矿长(2)副指挥长:生产副矿长、安全副矿长(3)成员:各部门负责人、安全员、技术人员等2. 应急指挥部职责(1)组织制定、修订和完善防雷减灾应急预案。

(2)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全体员工的防雷减灾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3)接到雷电预警信息后,及时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开展防雷减灾工作。

(4)协调各部门开展防雷减灾工作,确保应急预案的顺利实施。

(5)对雷电灾害事故进行调查处理,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完善防雷减灾工作。

四、预警信息及响应1. 预警信息(1)气象部门发布雷电黄色预警信息。

(2)矿属各单位、部门发现雷电活动迹象。

2. 响应(1)接到预警信息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相关人员开展工作。

(2)停止户外作业,引导矿工进入安全场所。

(3)加强对防雷设施设备的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使用。

(4)加强对矿井通风、排水、供电等系统的监控,确保其正常运行。

(5)加强对易燃易爆物品的管理,防止火灾事故的发生。

五、应急处置1. 立即切断矿井通风、排水、供电等系统,确保矿井安全。

2. 撤离井下作业人员,确保其生命安全。

3. 对受雷击影响的设施设备进行抢修,确保其尽快恢复正常运行。

4. 对受雷击影响区域进行排查,防止次生灾害的发生。

5. 对事故现场进行保护,配合有关部门开展事故调查。

六、应急保障1. 保障应急物资:备足防雷设施设备、应急照明、通讯设备等。

2. 保障应急资金:设立专项应急资金,确保应急工作的顺利开展。

3. 保障应急队伍:组建一支专业应急队伍,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七、总结与评估1. 雷电灾害应急结束后,应急指挥部组织对应急预案执行情况进行总结评估。

电厂雷电灾难应急预案

电厂雷电灾难应急预案

一、预案编制目的为有效预防和应对电厂雷电灾害,最大限度地减少雷电灾害对电厂安全生产和人员生命财产的影响,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电厂范围内因雷电灾害引发的各种突发事件,包括直接雷击、接触雷击、旁侧闪烙和跨步电压等。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雷电灾害应急指挥部成立雷电灾害应急指挥部,负责电厂雷电灾害的应急指挥、协调和决策。

总指挥:电厂总经理副总指挥:安全总监、生产总监成员:各部门负责人、技术专家、应急救援人员等。

2. 雷电灾害应急办公室负责应急指挥部日常工作,协调各部门开展雷电灾害应急工作。

主任:安全总监成员:安全部、生产部、设备部等部门人员。

3. 各部门职责(1)安全部:负责雷电灾害应急预案的宣传、培训和演练;组织应急物资储备;负责雷电灾害事故的调查处理。

(2)生产部:负责生产设备的防雷接地;组织防雷设施检查;落实防雷安全措施。

(3)设备部:负责设备防雷改造和升级;组织防雷设备维护保养。

(4)运维部门:负责运维设备的防雷接地;组织防雷设施检查;落实防雷安全措施。

四、预警及预防措施1. 预警(1)密切关注气象部门发布的雷电预警信息,及时掌握雷电活动情况。

(2)加强与其他部门的沟通,确保预警信息传递畅通。

2. 预防措施(1)加强防雷设施建设,确保防雷接地系统完善。

(2)对易受雷击的设备、建筑物、油库等采取防雷措施。

(3)定期检查防雷设施,确保其正常运行。

(4)加强雷电灾害安全教育,提高员工防雷意识。

五、应急响应1. 初步响应(1)发现雷电灾害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通知相关人员。

(2)根据灾害情况,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如停止作业、切断电源等。

2. 全面响应(1)应急指挥部召开会议,研究制定应急响应方案。

(2)各部门按照应急响应方案,组织应急救援队伍,开展救援工作。

(3)加强信息报送,及时掌握灾害情况。

(4)根据灾害情况,适时调整应急响应措施。

六、应急结束1. 灾害得到有效控制,现场安全得到保障,应急指挥部决定结束应急响应。

防雷应急预案

防雷应急预案

防雷应急预案一、背景介绍。

雷电天气是一种自然天气现象,可能对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严重危害。

为了有效应对雷电天气带来的风险,制定防雷应急预案,对于减少损失、保障人员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二、应急预案内容。

1. 预警机制。

建立完善的雷电预警机制,及时获取天气预报信息,对可能出现雷电天气的地区进行预警,提醒人们做好防范措施。

2. 安全疏散。

在雷电天气来临之前,及时组织人员进行安全疏散,避免在露天场所或高空地带停留,确保人员安全。

3. 防护设施。

加强对建筑物、设备的防雷设施检查和维护,确保其完好有效,减少雷击损失。

4. 应急救援。

建立健全的雷电天气应急救援队伍,提前做好应急救援准备工作,一旦发生意外事件,能够及时有效地进行救援。

5. 公众宣传。

通过各种媒体渠道,加强对雷电天气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雷电天气的认识和防范意识,降低事故发生率。

6. 应急演练。

定期组织雷电天气应急演练,提高相关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确保在发生意外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应对。

三、应急预案执行。

1. 确认天气预警信息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通知相关部门和人员做好应急准备工作。

2. 按照预案要求,组织人员进行安全疏散和防护设施检查和维护。

3. 在雷电天气来临时,加强对可能受影响区域的监测和巡查,确保人员安全。

4. 一旦发生意外事件,立即启动应急救援,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救援工作。

5. 事后及时总结经验,完善应急预案,提高应对能力。

四、应急预案总结。

防雷应急预案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对于减少雷电天气带来的损失、保障人员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加强预警机制、安全疏散、防护设施、应急救援、公众宣传和应急演练,才能有效应对雷电天气带来的风险,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

希望各相关部门和人员能够严格执行应急预案,确保人员生命财产的安全。

防雷应急处置预案

防雷应急处置预案

一、总则为有效预防和应对雷电灾害,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降低雷电灾害造成的损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地区所有可能遭受雷电灾害的企事业单位、社区、学校、公共场所等,以及所有可能因雷电灾害引发事故的场所。

三、组织机构1. 成立防雷应急处置指挥部指挥部由政府相关部门、企事业单位负责人、专业技术人员等组成,负责雷电灾害应急处置工作的统一领导和指挥。

2. 下设工作小组(1)信息收集与预警小组:负责收集雷电灾害预警信息,及时发布预警。

(2)应急处置小组:负责组织应急救援、物资保障、人员疏散等工作。

(3)医疗救护小组:负责现场医疗救护和伤员转运。

(4)交通保障小组:负责保障应急救援车辆和人员通行。

(5)宣传报道小组:负责宣传雷电灾害防范知识和应急处置信息。

四、应急处置流程1. 预警阶段(1)信息收集与预警小组收到雷电灾害预警信息后,立即向指挥部报告。

(2)指挥部根据预警信息,启动应急预案,并通知各工作小组。

(3)各工作小组根据预案要求,做好应急处置准备工作。

2. 应急处置阶段(1)应急处置小组根据雷电灾害情况,采取以下措施:1)组织人员疏散,确保人员安全。

2)切断易燃易爆物品的电源,防止火灾事故发生。

3)对可能遭受雷击的建筑物、设备进行检查,消除安全隐患。

4)采取必要措施,防止次生灾害发生。

(2)医疗救护小组对受伤人员实施现场救治,并组织伤员转运。

(3)交通保障小组保障应急救援车辆和人员通行。

(4)宣传报道小组及时发布应急处置信息,引导公众正确应对雷电灾害。

3. 善后处理阶段(1)应急处置结束后,指挥部组织相关部门对受灾情况进行调查评估。

(2)对受灾群众提供必要的救助和支持。

(3)总结经验教训,完善应急预案。

五、应急物资保障1. 应急物资储备(1)防雷设备:避雷针、接地装置、防雷器等。

(2)应急救援设备:救援车辆、急救药品、通讯设备等。

雷电黄色预警灾害事故应急预案

雷电黄色预警灾害事故应急预案

一、预案背景雷电黄色预警是指气象部门发布的一种气象预警信号,提示在预警区域内可能出现雷电活动,并可能引发雷电灾害事故。

为有效预防和应对雷电灾害,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标1. 及时发布雷电黄色预警信息,提高公众防范意识。

2. 做好雷电灾害事故的应急响应,减少灾害损失。

3. 加强应急队伍建设,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三、组织机构1. 成立雷电黄色预警灾害事故应急指挥部,负责组织、协调、指挥和监督雷电黄色预警灾害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

2. 应急指挥部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信息收集、宣传报道、物资保障等。

3. 各相关部门和单位为应急指挥部成员,负责具体工作。

四、预警发布与响应1. 预警发布(1)气象部门发布雷电黄色预警后,应急指挥部应及时通知相关部门和单位。

(2)通过广播、电视、网络、手机短信等渠道向公众发布预警信息。

2. 响应等级根据雷电黄色预警的严重程度,将应急响应分为三个等级:(1)一级响应:雷电活动强烈,可能引发重大灾害事故。

(2)二级响应:雷电活动较强,可能引发较大灾害事故。

(3)三级响应:雷电活动一般,可能引发一般灾害事故。

3. 响应措施(1)一级响应1)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各部门和单位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2)加强值班值守,密切关注雷电活动动态。

3)对重点区域、重点设施进行安全检查,确保安全。

4)做好抢险救援准备,随时应对突发情况。

(2)二级响应1)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各部门和单位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2)加强值班值守,密切关注雷电活动动态。

3)对重点区域、重点设施进行安全检查,确保安全。

4)做好抢险救援准备,随时应对突发情况。

(3)三级响应1)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各部门和单位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2)加强值班值守,密切关注雷电活动动态。

3)对重点区域、重点设施进行安全检查,确保安全。

五、应急处置1. 人员疏散(1)对可能受到雷电灾害的居民区、学校、医院等场所进行疏散。

(2)对高空作业、水上作业、交通出行等人员及时转移至安全地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防御和减轻雷电灾害预警应急预案
防御和减轻雷电灾害预警应急预案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难免会出现一些事故,为了避免事情愈演愈烈,预先制定应急预案是必不可少的。

应急预案应该怎么编制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防御和减轻雷电灾害预警应急预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1 总则
1.1 为防御和减轻雷电灾害造成的损失,维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防雷减灾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镇坪县人民政府制定的《镇坪县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精神,制定本预案。

1.2 本预案所指的雷电灾害是指:因直击雷、雷电感应、雷电波侵入,且造成严重人员伤亡、重大财产损失或社会影响的气象灾害。

1.3 凡在本县行政区域内的雷电灾害应急救援工作,均应遵守本预案的规定。

1.4 雷电灾害防御和应急处理工作,实行“统一规划、归口管理、分工协作”的原则,坚持“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

1.4.1 在县人民政府统一领导下,分工负责、综合协调,共同做好雷电灾害应急救援工作。

1.4.2 坚持预防为主、防灾与救灾并举,做好灾前预警、灾中应急、灾后重建工作。

1.4.3 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有义务通过各种途径向当地政府及气象主管部门报告雷电灾情,保护灾害现场,参与雷电灾害应急救援工作。

2 组织机构
2.1 县政府设立重大雷击事故应急处理领导小组,负责对全县重大雷击事故应处理的统一领导、统一指挥。

组长由分管副县长担任,成员由县气象、安监、发展计划、经贸、教育、公安、财政、民政、交通、城建、卫生、林业、电力、广电、消防等部门及各镇乡组成,负责全县雷电灾害防御和应急救援的指挥和协调。

2.2 应急处理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的主要职责是:
县气象局:负责雷电灾害的监测、预警、调查、鉴定和评估等工作。

县安监局:参与事故调查,协助调查取证,提出处理意见。

县公安局:负责雷电灾害地区的社会治安工作,做好现场警戒、人员疏散、道路交通管制等工作。

县民政局:组织核查灾害损失情况,管理分配监督救灾款物,组织实施救灾捐赠工作。

县财政局:负责应急资金的落实。

县交通局:保障抢险人员和物资的运输,及时修复遭破坏的交通设施。

县卫生局:组织急救队伍到事故现场抢救伤员,及时做好灾后的卫生防疫工作。

县广电局:及时播发雷电灾害的预测预报、警报等信息,对灾害情况进行及时客观报道。

县消防大队:负责火灾的扑灭,参与伤员的’抢救、转移及事故现场的保护和调查等工作。

县经贸、建设、供电、质监、教育、旅游、电信等部门:做好或协助做好本系统的防雷减灾和雷电灾害的应急救援工作。

各乡镇:要建立相应组织,做好辖区内的雷电灾害防御和雷灾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及时上报雷灾情况,做好辖区内雷电灾害的善后工作。

3 雷电灾害的监测、预警与分级
3.1 县人民政府应当加强雷电灾害预警支持系统和雷电定位系统的基础设施建设,确保雷电灾害应急救援工作顺利进行。

3.1.1 建立和完善雷电定位、雷暴天气监测、分析处理、信息传输发布为主体的雷电灾害预警支持系统,提高雷电灾害预警能力。

3.1.2 建立和完善气象防灾减灾综合信息平台,实现雷电灾害信息资源共享。

3.1.3 建立雷电灾害应急救援组织指挥机构,提高雷电灾害应急救援处置能力。

3.2 县气象部门应加强对雷电的监测和研究,不断提高雷电的预测能力,及时提供预报、实况和雷电灾害情况。

强雷暴天气警报信息实行县气象主管机构所属气象台统一发布制度,符合雷电
灾害预警标准的,由县气象局主要领导负责签发报送上级气象主管机构和县人民政府。

雷季前,防雷装置使用单位或者业主要组织并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检测机构做好各种防雷设施的定期安全检测,确保符合防雷安全规定。

3.3 接到县气象局的强雷暴天气警报信息后,县人民政府应立即组织相关部门进行会审。

对属于可能发生雷电灾害的情况,及时进行预防工作部署。

各相关部门应按照各自职责做好启动雷电灾害应急救援预案的准备工作,确保预案实施。

3.4 根据雷电灾害事故的人员伤亡、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的不同,分为四级。

3.4.1 特大雷电灾害事故。

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为特大雷电灾害事故:一次雷电灾害造成死亡10人以上的;一次雷电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上的。

3.4.2 重大雷电灾害事故。

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为重大雷电灾害事故:一次雷电灾害事故造成死亡3—9人的;一次雷电灾害事故造成重伤10人以上的;一次雷电灾害事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上,500万元以下。

3.4.3 较大雷电灾害事故。

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为较大雷电灾害事故:一次雷电灾害事故造成死亡1—2人的;一次雷电灾害事故造成重伤3—9人;一次雷电灾害事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

3.4.4 一般雷电灾害事故。

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为一般雷电灾害事故:一次雷电灾害事故造成重伤1—2人;一次雷电灾害事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0万元以下。

4 应急救援预案的启动和应急处置
4.1 当出现下列情形时,启动本预案:
4.1.1 国务院、省、市、县气象主管机构发布雷暴预警,县政府确认可能发生重大雷灾事故;
4.1.2 县政府确认已经发生重、特大雷灾事故。

4.2 县政府确认可能发生重、特大雷电灾害事故时,启动以下应急处理程序:县气象台根据《镇坪县气象局重大气象灾害性应急预案》发布预警信息;县人民政府立即召开防雷减灾工作领导小组会议进行分析部署;各单位和群众接收到预警信息后,迅速做好防御工作。

4.3 县政府确认已经发生重、特大雷电灾害事故时,启动以下应急处理程序: 4.3.1 事故发生单位应立即向所在乡镇、县防雷减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县政府报告,并在第一时间赶到事故现场,在组织自救的同时严格保护事故现场;目击群众有义务通过公众报灾电话和其他途径迅速报告,反映灾情。

4.3.2 县防雷减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接到事故报告后,应立即组织有关人员赶赴现场,实地了解雷电灾害事故的发生时间、地点、性质、灾情程度,迅速作出判断,及时反馈情况,必要时应先行处置,并迅速通知相关的应急救援职能单位。

4.3.3 成立事故处理现场指挥部,指挥部指挥长由赶赴现场最高党政领导担任,对抢险救灾事故处理实行统一指挥,协调相关单位的抢险救援行动。

及时实施消防、医疗救护、人员疏散、交通管制、治安保卫、抢险抢修、物资供给等应急对策。

参加抢险救援工作的有关单位,在事故应急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实施救援,不得拖延、推诿,要采取有效措施,减少事故损失,防止事故蔓延扩大。

5 救援预案终止和报告
5.1 雷电灾害应急救援预案终止,由县防雷减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提出建议,报县政府批准后,向社会公布。

5.2 雷电灾害事故的报告和新闻报道。

5.2.1 较大以上雷电灾害事故,事故发生单位应在事故发生后1小时内报告当地人民政府和县防雷减灾领导小组办公室;一般雷电灾害事故应在事故发生后4小时内报告当地人民政府或县防雷减灾领导小组办公室。

5.2.3重、特大雷电灾害事故的新闻必须经县防雷减灾领导小组核实后,按镇坪县人民政府《镇坪县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规定进行报道。

5.3 善后处置。

善后处置由当地乡镇人民政府负责,县有关部门共同做好灾民安置和救济款物的发放工作,确保灾民的基本生活保障。

5.4 乡镇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对受灾情况、恢复重建能力进行评估,制定灾后重建恢复计划,并组织实施。

5.5 县气象主管机构负责组织雷电灾害调查、鉴定、评估,评估结果及时报上级气象主管机构和县人民政府。

6 附则
6.1 雷电灾害事故中的奖励与责任追究。

6.1.1 对在防雷减灾、救灾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按照规定给予表彰和奖励;对因参与雷电灾害应急工作致病、致残、死亡的人员,按照规定予以补助和抚恤。

6.1.2 发生雷电灾害后,相关部门谎报灾情或知情不报、或拒不履行本预案规定的应急处置职责、拒不配合和阻碍灾情收集救助工作,致使国家利益和人民生命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由本级人民政府责令其改正,给予行政处分;情节严重的,应对其主要负责人或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以及其他责任人员追究法律责任。

6.2 本预案由县防雷减灾办公室负责解释。

6.3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防御和减轻雷电灾害预警应急预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