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患者自行调节输液滴速的原因调查及护理干预

合集下载

自行调节输液滴数对患者危害及护理干预

自行调节输液滴数对患者危害及护理干预

自行调节输液滴数对患者危害及护理干预目的:对输液患者在输液过程中自行调节输液滴数的危害及其干预措施进行探讨。

方法:使患者严格按照其年龄、病情、输液总量以及用药的性质等进行正确的输液,并且对其进行输液知识的宣传以及进行适当的干预。

结果:通过使用一定的干预措施,使患者认识到正确输液的重要性,从而自觉地遵循医嘱,避免随意调节输液滴数的情况发生。

结论:对输液患者进行输液知识的宣传以及进行适当的干预,可以使患者自觉遵守输液程序,有效地解决了患者自行调节输液滴数的问题,使得医疗风险显著的降低。

【关键字】输液速度;危害;护理干预静脉输液为临床常见治疗手段,需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病情、输液总量以及用药的性质等因素来确定最终的输液速度。

临床上一般要求成年人的输液速度控制在40~60滴/分钟,而儿童以及老年人的输液速度应控制在20~40滴/分钟。

如果不按要求,使得输液过快则有可能导致局部的疼痛、急性心力衰竭、药物中毒以及肺水肿等副作用。

相反,若是过慢则会影响药物的疗效使得治疗计划被打乱,因此,适宜输液速度对于患者的治疗是相当重要的。

尽管如此,在临床上还存在着患者自行调节输液速度的现象,不但会使治疗效果降低,而且甚至还会危害到患者的生命健康[1]。

对患者加强输液相关知识的宣传及进行适当的护理干预是必要的。

现将对患者自行调节输液速度的危害及护理干预总结如下。

1 患者自行调节输液速度常见原因对输液过程中发生患者自行调节输液速度的情况,医方和患者都负有一定的责任。

患者原因主要是不了解药物性质,想尽快的结束治疗;而对于医院,则是因为疏于管理、责任心不强等[2]。

1.1患者原因:①缺乏药物知识。

医药科学迅猛发展,新药不断在临床上出现以及应用,伴随着药物知识的不断更新完善。

但是患者多是非专业人员,对于药物的各种信息不甚了解,只是认为输液速度对于治疗没有影响,从而导致自行调节输液速度现象的时有发生。

②对于治疗时间安排不满意。

在输液过程中,很多患者急于进行其他检查、想要大小便、长时间的输液导致疲惫或者是忙于工作等原因,迫切希望尽快结束输液,常导致自行调节输液速度现象的发生。

静脉输液病人滴速的调查分析及对策

静脉输液病人滴速的调查分析及对策

静脉输液病人滴速的调查分析及对策
黄丽群
【期刊名称】《广西医学》
【年(卷),期】2008(30)8
【摘要】静脉输液是临床常用的基础护理操作,操作中任何环节的疏忽都有可能
导致各种不良反应的发生,甚至引起医疗护理纠纷。

文献报告,静脉输液是发生护患纠纷最多的治疗环节。

本文就在我院接受静脉输液病人的输液滴速进行随机抽查,分析并提出对策。

【总页数】2页(P1207-1208)
【作者】黄丽群
【作者单位】广西田阳县人民医院,田阳县,5336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72.9
【相关文献】
1.社区门诊输液病人服务需求调查分析及护理对策 [J], 景亚美
2.门诊静脉输液病人健康需求调查及对策 [J], 王凤娥;何丽英
3.静脉输液滴速不规范原因调查分析及对策 [J], 徐美芳
4.门诊输液病人健康教育需求调查分析及对策 [J], 黄凤;苟建红;等
5.长期静脉输液病人血管损伤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J], 陈运芬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输液速度过快事件的原因分析与调整措施

输液速度过快事件的原因分析与调整措施

输液速度过快事件的原因分析与调整措施
背景
输液是临床护理中常见的治疗方法,但输液速度过快可能导致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和并发症。

因此,对输液速度进行合理控制非常重要。

原因分析
1. 输液设备故障:输液泵或滴定器的故障可能导致输液流速不稳定,速度过快。

2. 护士技术不熟练:护士对于输液速度控制的知识不足,操作不规范,可能导致输液速度过快。

3. 患者体质差异:不同的患者对输液速度的耐受性存在差异,有些患者敏感,速度过快可能导致不良反应。

调整措施
1. 加强设备维护:定期检查输液泵和滴定器的工作状况,确保其稳定运行,避免因设备故障导致输液速度过快。

2. 护士培训与规范操作:加强对护士的培训,提高其对输液速度控制的理解和操作技巧,确保按照临床操作规程进行输液。

3. 制定个性化输液方案:根据患者的体质和病情特点,制定针对性的输液方案,确保输液速度的安全控制。

结论
输液速度过快事件的发生可能涉及设备故障、护士技术不熟练和患者体质差异等因素。

为了减少患者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我们应加强设备维护、护士培训和制定个性化输液方案等调整措施,以确保输液速度的合理控制。

以上为输液速度过快事件的原因分析与调整措施。

希望能对相关工作提供帮助。

门诊输液病人滴速依从性及相关因素的调查

门诊输液病人滴速依从性及相关因素的调查
严 重 后果 或 因滴 速过 慢 , 降低 了药 物 的 疗效 。 因此 , 本 研究 对 2 0 1 1 年6 月1 日~ 2 0 1 1 年1 2 月1 日来本 院 门诊 输 液 室 输 液 的 患者 作 了 有 关 输 液滴 速 依 从 性及 其 相 关 影 响 因素 的 问卷 调 查 , 现 将 有 关 情 况 报 告如 下 。 1 资料 与 方 法 1 . I 一般 资料 本 研 究 采 用 整 群抽 样 法选 择 2 0 1 1 年6 月1 日 2 0 1 1
的良好园所环境 、 家庭环境 。 共 同做好幼儿个人卫生特别是饮食 卫生工作 , 养成 良好的卫生和生活习惯 , 确保幼儿的卫生健康。 2 . 6疾病防控健康知识讲座的实用性和指导意义 的评价情况 , 见
表5 。




表5 讲座 的实用性 和指导意 义的评价情 况
例( %)
l 曹忠, 陈宋义, 王智泉, 等. 南通市消灭脊髓灰质炎的社会动 员与
儿童2 0 - 4 0 ̄ d m i n , 年老体弱 、 婴幼儿 、 心肺 疾患病人输液 速度宜 工作单位 : 2 0 0 1 3 7 上海
曹凤 : 通 讯 作 者
上海市第七人 民医院
叶燕丽 : 女, 本科 , 主管护师 收稿 日期 : 2 0 1 2 — 0 5 — 0 9
年1 2 月1 日来本院输液 的病人5 0 0 例, 其 中男2 6 0 例, 女2 4 0 例, 年龄
防 医学论 坛。 2 0 1 1 . 1 2 : 1 1 0 7 1 1 0 8 .
( 本文编辑: 曹思军

叶)

1 6 2 一
TOD AY NUR S E,  ̄b ma r y, 2 01 3, No . 2

患者自调输液速度的原因分析及防范对策

患者自调输液速度的原因分析及防范对策

患者自调输液速度的原因分析及防范对策作者:贾会波许阿凤来源:《中国医药导报》2008年第17期[摘要] 临床工作中发现有的患者自行调节输液速度,通过问卷调查,发现护患药物知识缺乏、患者治疗时间安排不科学、护士责任心不强占主要原因。

针对原因,我们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以杜绝及预防患者自调输液速度现象的发生。

[关键词] 患者;自调;输液速度;防范[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6(b)-138-02静脉输液是临床护理工作中最常见的一种治疗手段。

它能将药物通过静脉血管内给药,使药物在体内快速吸收。

在输液过程中,其速度根据患者年龄、病情、输液总量、目的和药性等多方面确定[1]。

一般要求,成年人输液速度在40~60滴/min,儿童、老人速度不宜超过20~40滴/min,患有心脏病特别是心功能不全或肺部疾病患者,输液速度过快易引起急性心衰或肺水肿[2];过慢会影响药物疗效及治疗计划的进行,因此适宜的输液速度对治疗很重要。

但在临床工作中发现有的患者自行调节输液速度,通过问卷调查,发现护患药物知识缺乏、患者治疗时间安排不科学、护士责任心不强占主要原因。

针对原因,我们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杜绝及预防患者自调输液速度现象的发生,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1临床资料对400名静脉输液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其中男218名,女182名,年龄10~89岁,用药种类2~6种,输液总量250~3 000 ml,输液用时1~16 h。

结果发现在输液过程中,患者自调输液速度者有165名,因患者药物知识缺乏76例,患者治疗时间安排不科学51例,护士药物知识缺乏21例,护士责任心不强17例;造成一般不良反应的有34例,引起急性心衰者2例,影响药物疗效及治疗计划进行的有36例。

2原因分析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即患者方面和护士方面。

患者原因最多见为药物知识缺乏(占46%)和治疗时间安排不科学(占31%);护士原因为药物知识缺乏(占13%),责任心不强(占10%)。

门诊静脉输液的合理护理干预措施及效果观察

门诊静脉输液的合理护理干预措施及效果观察
充分冲管,避免漏接或错接、输错药等不良事件的发生。 穿
刺时,尽量一次成功,做到力度适中、动作标准,以减轻患者
受到的痛苦。 ④环境护理:营造温湿度适宜、通风良好、干净
整洁的输液室环境,保证就诊的有序,以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和满意度。
( 三) 观察指标
组间对比不良事件( 渗液、输错药、漏接或错接) 发生率、
率、患者满意度。 结果:研究组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统计学对比有差异( P<0.05) 。 结论:合
理护理干预措施可以减少门诊静脉输液不良事件的发生并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关键词:门诊;静脉输液;合理护理干预措施;应用效果
一、 引言
门诊输液室是患者最为集中的场所,前来静脉输液的患
完毕后不要立刻离开,在观察一段时间后若患者未出现不良
反应表现,再允许患者离开。
2. 研究组给予合理护理干预
①健康宣教:在患者抵达输液室后热情接待患者,给予
其帮助,在输液前了解其病史、用药史,并将药物不良反应和
输液相关知识讲解给患者,使其了解输液注意事项,以便患
者在面对不良反应和意外事件时能够冷静对待,不要过度惊
物配伍禁忌和冲管等操作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风险,通过一
次性穿刺成功减轻患者的痛苦,这些措施可以最大程度上提
高静脉输液质量,保证静脉输液的顺利进行。
五、 结语
合理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给门诊静脉输液带来非常积
极的影响,门诊应积极推行,以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患
者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徐薇.对接受静脉输液治疗的患者进行优质护理的
可知,对照组不仅不良事件发生率高于采取合理护理干预措
施的研究组(28% vs4% ),其护理满意度也低于研究组( 80%

输液滴速调节原则

输液滴速调节原则

输液滴速调节原则1.根据医嘱调节:输液滴速应根据医嘱进行调节,严格按照医嘱执行,不得擅自调整。

医嘱中通常会标明滴速(滴/分)和输液时间。

2.考虑患者年龄:儿童、老年人和体质虚弱的患者通常需要较慢的滴速,以减少不适或不良反应的发生。

3.考虑药物特性:不同药物的滴速要求不同。

有些药物需要较慢的滴速以便更好地吸收和发挥作用,如激素类药物;有些药物需要较快的滴速以便迅速起效,如快速静脉输液的抗生素。

4.考虑患者情况:患者的肝肾功能、循环状态等对滴速的调节也会有影响。

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通常需要减慢滴速,以免药物在体内积累过多。

循环不稳定的患者可能需要加快滴速以维持血流。

5.定期观察:输液过程中应定期观察患者的临床状况和药物反应,及时调整滴速。

如果出现过敏反应、不良反应或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输液并报告医生。

6.考虑输液容器:滴速的调节还需要根据输液容器的特性进行。

常用输液容器有玻璃瓶、软包装和塑料瓶等,不同容器的滴速不同。

使用滴速调节器进行控制时,要根据输液设置器上的刻度和容器的标识来调整滴速。

7.定量滴速调节:为了准确控制滴速,可以使用定量滴速装置或滴速计进行调节。

微量滴定器或滴计每分钟滴数为60滴,可以通过调整挂液高度或滴数刻度来调节滴速。

8.控制输液压力:输液滴速的调节还涉及到控制输液压力。

输液时,合理的输液高度和压力可以保证输液稳定和滴速准确,防止滴速波动。

9.频繁护理观察:对于病情较重或需要特殊护理的患者,应加强滴速观察,定期检查滴速和输液是否正常进行,以及握管和输液装置是否存在异常。

10.注意输液速度过快或过慢的风险:滴速过快可能导致药物过量,增加不良反应的风险;滴速过慢则可能延长治疗时间,影响治疗效果。

因此,护士在调节滴速时要根据患者的临床情况和药物要求,遵循科学、安全和有效的原则,以保证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

护理干预提高输液滴速正确率

护理干预提高输液滴速正确率

护理干预提高输液滴速正确率摘要:目的通过开展品管圈,提高静脉输液实际滴速与输液卡填写滴速的准确率。

方法按照QCC十大步骤,运用QC七大手法对静脉输液实际滴速与输液卡签写不相符进行现状调查,收集数据536例,经过数据整理,原因分析,对策制定、实施,检讨和效果确认及标准化。

结果经过护理干预,输液滴速的正确率由58.9%提高至71.2%,实际滴速与填写滴速的相符性明显提高,病人的输液安全得到保证,药效至最大化,减轻了护士工作量。

关键词:护理干预;输液滴速;正确率“患者第一”的核心价值观是医疗服务的重中之重,它不仅是态度上更应该是行动上的表现[1],护理质量高低直接影响着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2]。

从6个科室选择圈员成立名为“滴滴圈”的品管圈,对全院20个临床科室的输液滴速正确性收集资料,找出要因和真因,制定对策并实施,对实施后的结果进行二次资料收集分析,正确率明显提高。

保障了患者用药安全,提高了药物疗效,减轻了护士工作量。

现将实施情况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2016年10月根据工作性质的关联性成立了由内外妇儿科和不同年资的护士、护士长组成的品管圈。

以民主投票的方式产生了活动主题,10月至2017年3月分两次共收集资料910例,所有病人无神经精神系统疾病。

年龄12~78岁,平均年龄58.9岁。

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231例,占25.4%;高中或中专478例,占52.5%;大专及以上201例,占22.1%。

2 方法2.1 收集资料者由于圈员的选择具有代表性,内、外科各选择一人,妇科、儿科和门诊输液量日均上百的急诊科各一人,高年资和中间力量的护士长选择一人。

各圈员在本诊疗系统内收集资料,圈长在除此以外的所有科室收集资料,以保证资料的地毯式覆盖。

2.2 收集对象入住2日以上的住院患者,患者已接受入院宣教和药物宣教,可减少自行调节滴速的概率。

2.3查检表的内容制定查检表,内容包括科别、姓名、性别、年龄、诊断、用药、实际滴速、填写滴速、填写者的工作年限、学历、钢针或留置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 医生告知 。调查 发现 , 老年 患者 心脏 负 荷量 小 , 上厕 所频繁 , 容易导致 输液 外渗增 加静 脉穿 刺次数 , 因此选 用药 物溶媒时一般应相对减少液体量 , 药物浓缩 后输液滴 速应该 相应减慢 , 很 多患者口头告知病人输液 大致 的总时间 , 使其 主 动配合输注 。 2 . 护理人员输液 宣教 。部 分患 者在输 液前 没有 告 知不 能 自行调节滴速 , 为了提前 结束 输液就 自行调节滴 速。针对
速的重要性和 自行调节 的危害 。 3 . 最快 滴速限制 。使用 5 . 5号头 皮针 限制 输 液最快 滴 速。针对劝 阻无效或者 依从 性差 的人群 采取 更换 输液针 头 措 施减少因过快滴注造成的可能危害 。
( 四) 统计 学 处 理 。

资料与方法
( 一) 一般 资料 。 分别选取 我院 2 0 1 4年 7月 6日- 7月 1 2日期 间门诊输 液 患者 ( 对照组 ) 和2 0 1 4年 8月 3日一 8月 9日期 间门诊 输液 患 者( 观察组 ) 为研究对象 , 两组患者各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见表 1 ) 。
意度等指标 。
( 三) 干预措施。
护士在为患者进行静 脉输 液治疗时 , 不应 ( 下转封 三)
圈高 等 医 学 教 育
二、 结 果
( 岁, ± s ) 男 女 中学及以下 大中专 本科及以上
( 一) 自行 调 节 滴速 的 原 因汇 总 。
本期 门诊共 有输 液患者 3 7 8例 , 其 中 自行调节 滴速 的患 者5 9例 , 发放调查 问卷 5 9份 , 收回5 7份 , 患 者 自行 调节 滴
中 国 高 等 医学 教 育
2 0 1 5年
第 4期

1 41 ・

门诊 患者 自行 调 节 输 液 滴 速 的原 因调 查 及 护理 干预
喻早 云 , 陈 宁, 胡丽娟
( 杭 州 市 老年 病 医院 , 浙江 杭州 3 1 0 0 2 2 )
[ 摘要 ] 目的: 调查 门诊输液 患者擅 自调 节滴速 的原 因并探讨 干预措 施 。方法 : 对发 现擅 自调 节滴速 的患者展 开 问卷调查 , 了解调 节滴速 的原 因, 并制定针对性 的干预措施 , 观察干预措施 对减 少患者调 节滴速 行为的作用和对用 药安全 以及护理工作质量 的影响 。结果 : 对擅 自调节滴速 的 5 9名 患者问卷 调查后发 现 , 医学知识缺乏、 护 患沟通不到位等是造成 患者调 节滴速的主要 原 因。采取 医师告知 、 护理宣教 、 更换 针头等 干预措施后 患者私 自调节滴速的发生率从干预前 的 1 5 . 1 % 降至 干预后 的 1 . 5 %, 不 良反应 发生率从 干预前 的7 . 4 %到干预后的 1 . 2 %, 患者满意度从干预前 的 6 9 . 3 %上升 至干预后 的 9 5 . 6 % 。结论 : 加 强 医师告 知、 护理 干预 和采取合适的输液针头能降低 患者私 自调 节滴速 的发 生率, 提 高用 药安全性和护理 满意度 。
门诊输液室是 医院门诊 的一个窗 口, 病 人多 、 流动性大 ,
并且病情 各异 , 护理对 象多 , 工作 量大 , 尤其是 中小 医院 , 门
诊输 液室更是护理工作 的主要任务 , 输 液工作 的好坏直接 影 响到门诊治疗效果 , 是保 证患 者得到 有效 治疗 的基础 , 是 提
高患者满意度的主要指标之一 。据统计¨ ] , 目前 门诊输液 患
者擅 自调节滴 注速度现象 比较普遍 , 安全 隐患较大 。本研 究 在观察 和访谈 获取 门诊 患者 自行调 节输 液滴速 原 因的基 础 上, 采取针对性 的干 预措施 , 有 效 的降低 了不 良反应 的发 生
率, 提高 了用药安全和护理满意度 。

这种情况每位患者输液 前调 好滴 速后加 强护 士宣 教强调 滴
[ 关键词 ] 输液 ; 滴速 ; 干预 ; 用药安全 [ 中图分类号 ] R 4 7 [ 文献标识 码] A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2 — 1 7 0 1 . 2 0 1 5 . 0 4 . 0 7 6 [ 文章编号] 1 0 0 2 . 1 7 0 1 ( 2 0 1 5 ) 0 4 - 0 1 4 1 0 - 2
实行 自行调节输 液干预措施后 , 患 者 自行调 节滴速 的发
生率 、 药物不 良反应发生率均 明显降低 ( P<0 . 0 5 ) , 患者的满
意度显著提高 ( P< 0 . 0 5 ) ( 见表 3 ) 。
三、 讨 论
应的发生率 、 私 自调节滴 速 的发生 率 , 患 者对 护理工 作 的满
( 二) 方法。
速 的原 因如 下( 见表 2 ) 。
( 二) 干预 前 后 自行 调 节 滴速 发 生 率 、 药物 不 良反 应发 生 率、 患者 满 意 度 的 变化 。
对2 0 1 4年 7月 6日- 7月 1 2日期间私 自调节滴速 的门诊 患者开展 问卷调查 , 了解 自行 调节 滴速 的原 因 , 针 对发 现 的 原 因采取针对性 的干预措施 , 干预后抽查 2 0 1 4年 8月 3日一 8 月 9日期间门诊输液患者 , 比较 两个 阶段患 者输液时 不 良反
使用 S P S S 2 0 . 0对数据进行 统计分 析 , 计量 资料采用 均
数 ± 标 准差( ±s ) 表示 , 组 间比较采用 t 检验或秩和检验 , 对
表1 两组患者一般 资料 的比较( n )

例 数

于计数 资料 则采用卡方检验 , P=0 . 0 5为检测 标准 , P< 0 . 0 5 为差异 具有 统计 学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