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CSA标准电暖器型式试验作业指导书

合集下载

型式试验作业指导书

型式试验作业指导书

型式试验作业指导书
型式试验作业指导书
1.目的
验证最终产品与产品图及相关标准的符合性,确保产品质量符合要求。

2.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公司产品的型式检验。

3.定义和术语
无。

4.职责
质保部有责任及权力使本作业指导书付诸实施。

5.工作流程和内容
5.1下列情况之一,应进行型式检验:
5.1.1新产品或老产品易地生产批量投产鉴定;
5.1.2正式生产后,如结构、材料、工艺有较大改变而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
5.1.3 成批或大量生产的产品每2年不少于一次;
5.1.4 停产一年发上,恢复生产时;
5.1.5 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结果有较大差异时;
5.1.6 国家监督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要求时。

5.2 进行型式检验的产品,应从出厂检验合格的能够覆盖整个加工工艺的产品中随机抽取。

5.3实验员按照各种产品的型式检验项目、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进行检验,并填写《试验报告》。

5.5 产品的型式检验必须全部合格。

如有一项不合格时,允许重新抽取加倍数量的产品,对该不合格项目进行复检。

如仍不合格,则代表的产品为不合格。

6.记录
6.1《试验报告》
7.附件:
7.1线束和螺旋电缆类产品的《型式检验项目及技术要求》
7.2握手阀类产品的《型式检验项目及技术要求》
7.3螺旋电缆类产品的《型式检验项目及技术要求》
8.相关文件
8.1 QC/T 29106-2004《汽车用低压电线束技术条件》8.2 SAE J318-2003《汽车气制动管接头》。

取暖器型式试验测试中心作业指导书汇总

取暖器型式试验测试中心作业指导书汇总
11.7
使加热器工作直至达到稳定状态为止。
11.8
温度不应超过规定值
保护装置不应动作,密封剂不应流出
试验后样机应能正常工作,各部件无变形和损坏
8
13.1
13.工作温度下的电气强度和泄漏电流
在工作温度下,器具的泄漏电流不应过大,而且它的电气强度应是足够的
——
13.2
II类器具
≤0.25mA
0类、0I类和III类器具
22.9
器具的结构应使得诸如绝缘、内部布线、绕组、整流子和滑环之类的部件不暴露于油、油脂或类似的物质
22.11
对带电部件或接触运动部件提供必要防护等级的不可拆卸零件,应以可靠的方式固定,且应承受住在正常使用中出现的机械应力
22.12
手柄、旋钮、手把、操纵杆和类似的部件,如果松动可引起危险的话,则应以可靠的方式固定
测试中心作业指导书
编号
Q/BEM5008-2007
版本号
A
名称:取暖器型式试验(除油汀外)
共9页第1页
引用标准
EN60335-1-2002 EN60335-2-30-2003
序号
标准
条款
检测项目及检测要求
检测仪器设备和方法
1
4
4.检测中的一般说明
本报告的实验依据根据标准的规定进行,例如:环境温度范围、电流性质、实验顺序、最不利条件,附件的安装等
22.13
在正常使用中握持手柄时,操作者不可触到那些温升超过对仅短时握持手柄所规定的值的零件
22.14
器具不应有在正常使用或用户维护期间能对用户造成危险的粗糙或锐利的棱边,除非它对器具或附件的功能来说是必须的
22.15
柔性软线的贮线钩或类似物应平整和圆滑

UL测试指导书

UL测试指导书

热测试1.2.Loctite315(导热胶),Loctite7387(催化剂),Loctite416(固定用白胶),Loctite 7452(催化剂)。

3.热电偶的焊点要求:测试点处是2条线唯一的接触点4.热测试需要的仪器:data logger,功率分析仪,扭力扳手,加载需要的设备等5.热测试环境的要求:5.1实验室温湿度满足要求,湿度小于70%,在测试开始之前记录下来5.2对于最高温度的测试,一般是在常温下测试,然后折算5.3在常温下测试时,需要测量变频器的环境温度,一般是测4个点,变频器前面,2侧各一个点,距离样机0.9m到1.8m;出风口20cm处一个点5.4最终的环境温度取测试的后1/4时间的平均温度6.判断温度平衡的标准:取3次温升读数,时间间隔为整个测试时间的1/12,且大于10min,读数的差值小于1度,就可以判定温度平衡了。

7.输入输出线及其安装7.1配电柜到变频器,变频器到电机的线缆,至少1.2m7.2导线的线径根据该导线流过电流的125%,根据表格40.3来确定,如果计算的结果位于表格40.3的2个线号之间,那么用小的那个线号,细的线会导致更高的温升7.3输入和输出线径经常会不一致,根据各自的电流来选择电缆7.4现场接线端子要使用正确的扭矩,一般是根据用户手册的要求,如果用户手册没有要求,那么就尽量拧紧端子,并记录下来该扭矩值8.电压和电流8.1测试时要保证输入,输出电流不低于额定值,即用户手册上宣称的数值;为了达到这个电流,可能要降低输入电压和输出频率,这都是允许的,在测试时要记录下来8.2要确保辅助电路和相关的外部电路都加满载,使整机的各个部分都处于满载状态9.测试过程9.1先确认整机工作正常9.2根据热电偶的布点方案粘好所有的热电偶,并通过数据采集器连接到电脑9.3在整机上电之前要确保所有的热电偶的检测正常,环境温度符合要求9.4测试开始的时候要记录输入电压,电流,频率,输入端子的扭矩,输出电压,电流,端子的扭矩,辅助电路的负载和电机的参数等;还要记录有多个供应商的器件在此次测试用到的器件;安装方式,运行模式等datasheet 要求的内容9.5热稳定以后,再记录一组电流电压值9.6测试完成以后做一组耐压测试10.选点的原则:找最热的点,背风的耐压测试1.需要用到的测试仪器:耐压测试仪,秒表2.主要有3个测试项目完成后需要做耐压测试,包括:温升测试,输入缺相,风机堵转测试3.Note 1包括:L1, L2, L3,U, V, W,母线端子,制动端子;Note 2包括:PE, 隔离的二次电路,控制板,插卡,I/O电路Note 3包括:用户继电器(220V),辅助电路(大于42.4V的)4.测试电压的计算:5.1 UL508C 64A4.2CSA4.3IEC61800-5-15.2.3.2.25.测试方法6.1 记录环境温湿度,确保满足要求6.2 一般测试是对Node 1 - Node 2,Node 1 – Node 3,Node 2 – Node 36.3 用秒表计时异常测试1.测试环境的搭建1.1输入电压要不低于额定电压1.2输出带电机,根据对测试项目的影响考虑是否满载1.3确保实验室温湿度满足要求1.4整机要包棉花,或者在金属罩子外面包棉花2.需要用到的测试仪器:棉花,金属网罩,万用表,功率分析仪,示波器,电流测试探头,扭力扳手,接触器3.输入侧的保险or空开的要求:Branch circuit的保护器件,UL248的fuse或者UL489的breakerUL508C里面建议根据输入电流的4倍来选fuse,实际上一般用的是1-1.25倍输入电流的fuse,会在用户手册中推荐给用户4.接地线异常测试中,外壳对L2不用接线图如下:如果是open type,加个1.5倍尺寸的金属罩子,外面包棉花如果是close type,直接在机壳外面包棉花5.判定标准:5.1以下达到一个即可结束测试a.达到热稳定b.保护装置动作,fuse或者circuit breakerc.变频器内部有器件损坏d.Solid state circuitry动作5.2如果下面的情况都没有发生,即可认为测试通过a.棉花上面没有明显的着火迹象或者打火痕迹b.接地线没有断开c.完成该异常测试以后能够通过耐压测试6.输入缺相测试步骤6.1记录环境温湿度,样品编号6.2记录输入电压,频率6.3运行中缺相,记录等待时间和故障现象6.4缺相后运行,记录等待时间和故障现象6.5清除故障后,整机再次上电,确认能否正常工作6.6如果整机没做缺相保护,也要做这个测试,记录运行时间,负载情况,输入输出的所有信息7.电容放电测试步骤这项测试一般跟跟其他项目一起做,下电的时候顺便做一下即可7.1记录环境温湿度,样品编号7.2记录输入电压频率7.3记录母线电容的总容量, 串联/2,并联×27.4记录整机掉电一分钟后母线电压值7.5记录母线电压跌到50V需要的时间8.风机堵转测试如果有多个风扇,先堵一个进行测试,然后以每次多堵一个的方式进行多次测试,使被堵住的风扇个数从一增加到全部。

精华版]型式试验作业指导书.doc

精华版]型式试验作业指导书.doc

型式试验作业指导书
1. 目的
验证最终产品与产品图及相关标准的符合性,确保产品质最符合要求。

2. 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公司产品的型式检验。

3. 定义和术语
无。

4. 职责
质保部有责任及权力使木作业指导书付诸实施。

5. 工作流程和内容
5.1下列情况之一,应进行型式检验:
5.1.1新产品或老产品易地生产批量投产鉴定;
5.1.2正式生产后,如结构、材料、工艺冇较大改变而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
5.1.3成批或大量生产的产品每2年不少于一次;
5.1.4停产一年发上,恢复生产时;
5.1.5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结果有较大差异时;
5.1.6国家监督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要求时。

5.2进行型式检验的产品,应从出厂检验合格的能够覆盖整个加工工艺的产品中随机抽取。

5.3实验员按照各种产品的型式检验项口、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进行检验,并填写《试验报告》。

5.5产品的型式检验必须全部合格。

如有一项不合格时,允许重新抽取加倍数量的产品,对该不合格项目进行复检。

如仍不合格,则代表的产品为不合格。

6. 记录
6. 1《试验报告》
7・附件:
7. 1线束和螺旋电缆类产品的《型式检验项口及技术要求》
7. 2握手阀类产品的《型式检验项目及技术要求》
7・3螺旋电缆类产品的《型式检验项目及技术要求》
7.4
7.5
8.相关文件
8. 1 QC/T 29106-2004《汽车用低压电线束技术条件》。

CSA常规测试作业指导书

CSA常规测试作业指导书
BTU=47.53*m/t
式中:
BTU:炉具热负荷,单位:BTU/ hr
47.53:系数,单位:BTU/g
m:测试时间内的耗气量,单位:g
t:测试时间,单位:hr
b、体积流量法:在实验室环境下,炉具在常压(2.74kPa)、最大流量状态使用丙烷气燃烧5min后开始计时,分别记录5L、10L、15L、20L流量所消耗的时间,依公式计算,取平均值:
(5)离焰测试
要求:炉头不产生离焰、爆燃等异常现象为合格。
测试方法:a.增压,高态流量使用天然气燃烧15分钟,对燃烧过程进行观察,确认是否有离焰并记录结果。
b.盖住炉具的75%烧烤面,增压,高态流量燃烧15分钟,对燃烧过程进行观察,确认是否有离焰并记录结果。
(6)对炉具进行正常的操作时,包括点燃,调节,关闭炉火,炉头均不应出现过大的噪音。
b.用薄铁片盖住炉具的75%烧烤面积,常压(2.74kPa),最大流量燃烧5分钟后收集第四个废气样本,记录CO和CO2浓度值。
以上收集的四次废气样本数据的计算结果均需满足标准要求。
计算方法:CO含量=CO浓度(%)÷CO2浓度(%)×气体系数
气体系数:丙烷: 13.7丁烷: 14
注意事项:a.被盖住的75%面积是指烧烤面的四周,(以下测试中的此类要求均等同)。
XXXX有限公司
作业指导书
文件编号
COP02
版本号
A0
第1页
共1页
状态
文件名称
ANSI Z21.58:2008性能测试作业指导书
一、适用范围:适用于CSA认证范围的燃气烧烤炉性能测试。
二、引用标准:ANSI Z21.58a-2008 CSA1.6a-2008标准。
三、测试内容:

热水器检测作业指导书

热水器检测作业指导书

热水器检测作业指导书标题:热水器检测作业指导书引言概述:热水器是家庭生活中常用的家电之一,为了保障用户的安全和使用体验,定期对热水器进行检测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热水器检测的作业指导书,帮助用户正确进行热水器检测工作。

一、检查外观和安装1.1 确保热水器外壳完好无损,无明显变形或破损。

1.2 检查热水器的安装是否牢固,无松动或倾斜现象。

1.3 确保热水器周围无堆积物,保持通风畅通。

二、检查电源和电路2.1 检查热水器的电源线是否完好,无破损或老化现象。

2.2 检查热水器的插座是否接触良好,无松动或漏电现象。

2.3 确保热水器的电路安全可靠,无短路或过载情况。

三、检查加热系统3.1 检查热水器的加热元件是否正常工作,无断路或短路现象。

3.2 检查热水器的加热温度是否正常,无过热或过冷情况。

3.3 确保热水器的加热系统清洁无污垢,保持加热效果良好。

四、检查安全防护装置4.1 检查热水器的漏电保护装置是否正常工作,无失效或故障。

4.2 检查热水器的过热保护装置是否有效,能及时断电保护用户安全。

4.3 确保热水器的安全防护装置定期维护和检测,确保安全可靠。

五、检查排气系统5.1 检查热水器的排气口是否通畅,无堵塞或积灰现象。

5.2 检查热水器的排气管道是否正常,无漏气或破损情况。

5.3 确保热水器的排气系统正常工作,排放烟气清洁无异味。

结论:通过本文的作业指导书,用户可以正确地进行热水器的检测工作,确保热水器的安全和正常使用。

定期检测热水器是保障家庭安全的重要措施,希望用户能够重视并按照指导书进行操作。

电加热管(恒温加热器)测试作业指导书

电加热管(恒温加热器)测试作业指导书
并能承受 1500V/1min 的耐压试验。
应无松动现象和可见损伤.
将表面防锈金属件进行试验,应无腐蚀现象。
端子和螺钉不能脱落。
试验后电热管的无损伤,功率衰减率不大于 5%。
置于温度为 43℃, 湿度为 RH93% 的恒温箱中 48 小时。
环境实验 箱
调节输入电压使电热管组件在充分发热的条件下输入功率 达到额定功率的 1。27 倍,通电 1h,冷却 0.5h 到室温,必
采用耐压测试仪进行测量,漏电流设定值 2mA,绝缘承受 1500V/1min,50Hz 交流正弦波电压;试验电压施加在电源的
输入端与易触及的所有金属部件之间。
绝缘耐压 测试仪
IL=Ⅱ AQL=2.5
A
采用耐压测试仪进行测量,漏电流设定值 2mA,绝缘承受
1250VAC/1min,频率为 50HZ 的正弦波电压。试验电压施加 在带电部件和易触及的金属部件或用金属箔覆盖的非金属
跌三次(三个方向各一次)。 将电热管组件通以额定电压,连续工作时间达 3500±24h,
计算其衰减功率。 额定输入功率衰减率按下式计算:
P = (P1-P2) / P1 ×100% 式中:
P—功率衰减率, %; P1—试验前的功率值,W; P2-试验后的功率值,W;
变频电源/ 隔离变压
器 推拉力计
环境实验 箱
绝缘耐压 测试仪
IL=Ⅱ AQL=2.5
A
部件之间。
在电源的任一极与易触及的金属部件或紧贴在绝缘材料
8 ★泄漏电流
应不超过 0.3mA。
表面的金属箔(金属箔面积不应超过 200mm×100mm)之间进 泄漏电流 IL=Ⅱ 行,对电热管施加 1.06 倍额定电压、频率,热稳定后测量泄 测试仪 AQL=2。5

热水器检测作业指导书

热水器检测作业指导书

热水器检测作业指导书引言概述:热水器作为家庭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设备之一,其安全性和正常运行状态对于用户的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为了确保热水器的正常运行和用户的安全,进行热水器检测是必要的。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份热水器检测作业指导书,旨在帮助检测人员准确、全面地进行热水器检测工作。

一、外观检测1.1 外壳检查:检查热水器外壳是否完整,是否有明显的破损、变形或裂纹。

同时,还需检查外壳表面是否有明显的锈蚀、腐蚀或漆面剥落等现象。

1.2 控制面板检查:检查热水器控制面板是否正常运行,按键是否灵敏,显示屏是否清晰可见。

同时,还需检查控制面板上的指示灯是否正常亮起或闪烁。

1.3 连接线路检查:检查热水器的电源线、水管和燃气管道等连接线路是否齐全、牢固,是否有明显的磨损、老化或松动现象。

二、功能检测2.1 加热功能检测:打开热水器,选择适当的加热模式,观察热水器是否能正常加热水,水温是否能达到设定温度。

同时,还需检查热水器的加热时间和恢复时间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2.2 安全保护功能检测:检查热水器的过热保护、漏电保护和燃气泄漏保护等安全保护功能是否正常工作。

可通过模拟故障或触发保护装置来检测其响应时间和保护效果。

2.3 水流量检测:检查热水器的水流量是否正常,是否存在堵塞或漏水等问题。

可通过测量水流速度和观察水流情况来评估热水器的水流量。

三、燃烧系统检测3.1 燃气供应检测:检查热水器的燃气供应是否正常,燃气阀门是否打开,燃气管道是否有漏气现象。

同时,还需检查燃气压力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3.2 点火系统检测:检查热水器的点火系统是否正常工作,点火电极是否清洁、灵敏,点火火花是否正常产生。

同时,还需检查点火系统的火焰探测装置是否敏感、可靠。

3.3 燃烧效果检测:观察热水器的燃烧效果,检查燃烧器是否燃烧充分、火焰是否稳定,是否有明显的黄焰、蓝焰不明或火焰跳跃等现象。

四、安全性检测4.1 排气系统检测:检查热水器的排气系统是否正常,烟囱是否通畅,烟囱排烟是否顺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过视检和测量来确定是否合格
便携式电暖器必须具有一根从电源线进入电暖器到达连接插头正面的点算起延展长度不小于1.8米且不大于2.4米的电源线。
通过视检来确定是否合格
16.11
电源线进入外壳的地方提供应变释放以便电源线的机械应变不会传递到接线端、接头和内部电路。
要有线夹和类似装置,通过视检来确定是否合格
用符合标准规定的铁球进行测试,测试时用卷尺量出合适的高度,铁球从指定高度自由落下。
16.1
挂墙式或挂天花板式加热器的质量不应超过50磅(22.7公斤)。
通过质量测试来确定是否合格
16.4
使用PVC电源软线的加热器,电源线可接触的任何加热器表面上的温度不得超过121度
通过温升测试来确定是否合格
电源线与插头应符合下表
1. 凹进到整个电器外罩内,
2. 不能通过可能的方法强迫停留在复位位置。如用胶带粘住按钮或把按钮嵌入到通过的开孔内。
3. 在 “元件支撑冲击试验”和 “跌落试验”期间,没有堵塞在复位位置
用游标卡尺测量
7.9
外壳表面带有插座的电暖器,其表面如果是钢板制作的,其厚度不能小于0.81毫米;如果是非铁金属制作的,其厚度不能小于1.14毫米;如果是非金属制作的,其厚度不能小于2.25毫米,除非其能提供足够的机械强度。
用游标卡尺测量
8.3
外罩开孔应能防止无意识接触未绝缘的带电部件或膜衣导线,可能引发触电风险。
通过视检来确定是否合格
外壳的组成和装配必须能够保证其:
——具有所需的足够的强度和刚性来承受可以遭受的野蛮操作,同时外壳的变形和所产生的部件间距减少、松动和移位等不会增加发生火灾和事故的危险;
——为带电部件的意外接触提供保护。
7.7
作为便携式电暖器的外壳的一部分的反射器,如果是钢板制作的,其厚度不能小于0.53毫米;如果是铜制作的,其厚度不能小于0.85毫米;如果是铝制作的,其厚度不能小于0.92毫米。
加热器的最大电流额定值 (安培)
插头接线为锡焊型、铜焊或熔焊型
电源线尺寸AWG
仅插头接线卷曲
电源线类型: S, SJ, SJO, SJT, SJTO, SO, SP, SPT, SRDT, ST, STO, SV, SVO, SVT, SVTO
电源线类型: HPD, HPN, HS, HSJ, HSJO, HSD
通过视检来确定是否合格
18.2.7
绝缘导线穿过整体外罩内金属板墙壁的孔,应配有光滑圆形的套管或配有导线可能依靠的光滑圆形的表面,避免磨损绝缘体
通过视检来确定是否合格
18.3.1
所有接插和连接应具有机械牢固性,以提供良好的电气接触。如果焊接破坏或松弛可能导致火灾或触电风险,则在焊接之前,该焊接接线要有机械连接。
用Figure 10.4内所示的探头进行测试
1
10.2.1
金属部件的表面必须得到所需的保护,防止锈皮、剥落或其它锈蚀效应。
通过视检来确定是否合格
对于运行时表面温度高于280℃ (536℃))的面板型加热器应加装护罩。
通过视检和测试来确定是否合格
12.1
室内电暖器须放置在0℃±2℃的环境里3小时,(室外电暖器须放置在-35℃±2℃的环境里3小时)然后对塑料外壳施加 6.8J的冲击力量,铁球质量为0.535kg,冲击高度为1.3m,每一处薄弱的表面用铁球冲击一次,但是每一处冲击必须在三台样机上进行。
1
16.12
要有防止软线通过软线入口被推到加热器外罩内的装置。如果发生这样的错位可能对软线造成机械损伤或使软线承受的温度比使用的温度高,或可能把间距(如到金属压力释放夹具的间接)降低到最低可接受值以下。
通过视检来确定是否合格
18.2.6
布线要避免接触锐利的边缘包括螺丝、毛刺、飞边、运动部件、或可能磨损导体上绝缘体的其它物质。
通过视检来确定是否合格
18.3.4
将绞股内部布线连接到束线螺丝上时,要防止松弛的导线绞股接触到与导线的极性经常不同的其它带电部件,以及非载流传导部件。为此,可使用压力端子连接器、焊接接线片、卷曲的孔眼、把所有股线焊在一起或其它相当的手段。
通过视检来确定是否合格
28.1
对配有手动复位控制的复位装置的加热器其复位装置应该:
使用Figure 8.3内所示的探头进行测试或用游标卡尺测量.
8.4
铰链探头不可触及到可直接接近的电机的带电部件
使用Figure 8.4内所示的探头进行测试
8.7
所有测试探棒可用于孔道允许的任何深度,使用的推力为4.4N
通过视检来确定是否合格
8.10
用户不用工具就可移动的外罩部件不应当假设能够防止触电风险。即使使用按照UL1278,Clause 64.5内规定的标记警告标记,也不视为可有效预防触电风险。
18
16
14
8
10.4
14.4
10
13
18
10
15
20
通过视检和测量来确定是否合格
插头的电流额定值不得低于加热器电流额定值的125%,除非15安培插头适用的加热器额定值不超过1500W/120V,或3000W/240V,及20安培插头适用的加热器额定值不超过2000W/120V,或4000W/240V
通过视检来确定是否合格
9.3
风扇叶片的探头通过护罩内的任何开孔用1磅(4.4N)的力插入时,不会接触风扇叶片部分
用Figure 9.1内所示的探头进行测试
10.1.3
除风扇型加热器和加热元件的温度不高于280℃的空气加热器之外的加热器,直立圆锥形试验计以任何方式伸入护罩的开孔时,先伸入顶点,不应触及到带电部件、加热元件及其它高温部件
用Figure 10.1内所示的探头进行测试
允许条式探头向下垂直伸入的开孔,孔道的形状和尺寸应能有效防止以任何方式插入三角形探头触及到加热元件及其它高温部件。
用Figure 10.3内所示的探头进行测试
护罩的显著垂直面内的开孔,如果其尺寸或形状允许垂直取向的杆式探头以任何水平方向伸入,则其面积不超过3-1/4平方英寸(2,100 mm2)。
UL、CSA标准电暖器型式试验作业指导书
修订
日期
修订
单号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修订内容摘要
页次
版次
修订
审核
批准
2011/03/30
/
系统文件新制定
4
A/0
/
/
/
更多免费资料下载请进: 好好学习社区
批准:
审核:
编制:
UL、CSA标准电暖器型式试验作业指导书
UL1278
1
结构检查
7.1
所有的电暖器的带电部件都必须使用非易燃抗吸湿性材料的外壳进行防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