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花阴 李清照
《醉花阴》原文及译文

《醉花阴》原文及译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演讲致辞、合同协议、条据文书、策划方案、总结报告、简历模板、心得体会、工作材料、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es, contracts, agreements,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summary reports, resume templates, experience, work materials,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the model essay!《醉花阴》原文及译文李清照《醉花阴》原文及译文《醉花阴》用黄花比喻人的憔悴,以瘦暗示相思之深,含蓄深沉,言有尽而意无穷,历来广为传诵。
李清照《醉花阴》的意思及赏析

李清照《醉花阴》的意思及赏析醉花一陰一李清照薄雾浓云愁永昼1,瑞脑2销金兽。
佳节又重一陽一,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3把酒黄昏后,有暗香4盈袖。
莫道不销一魂5,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1永昼:漫长的白天。
2瑞脑:一种香料,俗称冰片。
3东篱:泛指采菊之地,取自陶渊明《饮酒》诗:“采菊东篱下”。
4暗香:这里指菊花的幽香。
5销一魂:形容极度忧愁、悲伤。
心中的忧愁被满天的稀薄的雾气和浓密的云层笼罩着,持续了一整天,呆在屋里看着铜香炉里的香料一点点烧完。
又到重一陽一佳节了,天气突然转凉,夜里凉意透过纱帐让人受寒。
在采菊的地方饮酒一直到黄昏以后,没想到淡淡的菊香飘满了双袖。
千万不要说这样不会消损神魂,晚来风急,瑟瑟西风把珠帘卷起,闺中的少一妇比黄花更显消瘦。
【愁思之美】李清照因写出“莫道不销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三句词,使《醉花一陰一》成为千古绝唱。
这首词虽然是写对丈夫的思念,但却创造出一个寂寥、凄清、愁美的境界,词中“销一魂”两字极喻相思之愁的深厚。
“帘卷西风”即“西风卷帘”暗含凄冷之意。
句中先以“销一魂”点出因思念而神伤,再以“西风”渲染愁思之景,最后落笔结出一个“瘦”字。
词人巧妙地将思念之愁与菊花作比较,更显消瘦,可见愁思程度。
【赏析】在这首《醉花一陰一》里,词人同样是写对丈夫的思念之情,但是纵观全词却没有出现思亲的语句。
词中,词人采用了叙事的方式,表达出思亲的深沉和愁苦。
比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历来以花喻人瘦的诗词很多,宋无名氏《如梦令》中有“人与绿杨俱瘦”,宋程垓《摊破一江一城子》中有“人瘦也,比梅花、瘦几分?”,秦观《水龙吟》中有“天还知道,和天也瘦。
”等等。
但是它们都不及李清照词句绝妙。
试分析李清照的词句妙在哪里?【启示】李清照的这首词,是在一种伤感、凄清的心境下所作,所以句句沾满了作者那时那刻的情绪,有一句话叫“物皆著我之色彩”,意思是说如果一个人用愁苦的心情来看待周围的一切,无不涂上一层愁苦的感一情一色彩。
[李清照醉花阴赏析]醉花阴李清照
![[李清照醉花阴赏析]醉花阴李清照](https://img.taocdn.com/s3/m/e2efa387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b4.png)
[李清照醉花阴赏析]醉花阴李清照醉花阴李清照篇一:醉花阴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朝代:宋代作者:李清照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鉴赏:这首词是作者婚后所作,抒发的是重阳佳节思念丈夫的心情。
传说李清照将此词寄给赵明诚后,惹得明诚比试之心大起,遂三夜未眼,作词数阕,然终未胜过清照的这首《醉花阴》。
此词在艺术上的一个特点是“物皆著我之色彩”,从天气到瑞脑金兽、玉枕纱厨、帘外菊花,词人用她愁苦的心情来看这一切,无不涂上一层愁苦的感情色彩。
在结构上自起句至“有暗香盈袖”,都是铺叙笔法;而把节日离索的刻挚深情留在结拍,使它如高峰突起。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成为全篇最精彩之笔。
以花木之“瘦”,比人之瘦,诗词中不乏类似的句子,这是因为正是“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三句,才共同创造出一个凄清寂寥的深秋怀人的境界。
“莫道不消魂”,直承“东篱把酒”以“人拟黄花”的比喻,与全词的整体形象相结合。
“帘卷西风”一句,更直接为“人比黄花瘦”句作环境气氛的渲染,使人想象出一幅画面:重阳佳节佳人独对西风中的瘦菊。
有了时令与环境气氛的烘托,“人比黄花瘦”才有了更深厚的寄托,此句也才能为千古传诵的佳句。
此词的另一个特点是含蓄。
唐司空图认为含蓄的主要特征是:“不著一字,尽得风流。
语不涉及,若不堪忧。
”(《诗品·含蓄》)从字面上看,这首《醉花阴》没有写离别之苦,相思之情,但仔细寻味,它的每个字都浸透了这一点。
从她不时去看香炉里的瑞脑燃烧了多少(也即时间过去了多少)的细节中,读者可以感到她简直是度日如年。
白天好不容易挨过去了,晚上更加难捱。
李清照不直接写“每逢佳节倍思亲”,而是写失眠,写一直到半夜都没有睡着。
看来她不只是身体感到凉,主要的还是内心感到凉。
于是她对赵明诚那苦苦思念之情便从字里行间洋溢而出。
李清照醉花阴原文及翻译

李清照醉花阴原文及翻译
李清照的《醉花阴》原文为:
《醉花阴》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
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
泪痕红浥鲛绡透。
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翻译:
红色柔软的手,黄色瑞酒,满整个城市绿色柳树把城墙围住。
东
风变得恶劣,爱情渐渐稀薄,思念在心里萦绕,离别已然几年。
错过,错过,错过。
春天像往常一样,人们变得萎缩瘦弱,泪水染红丝绸薄纱,桃花掉落尘土,闲置的池塘和阁楼,山岳原本有信书今日无法寄托。
李清照《醉花阴》 原文翻译及赏析

李清照《醉花阴》原文翻译及赏析李清照《醉花阴》原文翻译及赏析醉花阴原文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醉花阴翻译
稀薄的雾气浓密的云层掠起烦愁直到白昼,龙脑的香料早已烧完了在炉金兽。
美好的节日又到重阳,洁白的瓷枕,轻纱笼罩的床厨,昨日半夜的凉气刚刚浸透。
在东篱饮酒直饮到黄昏以后,淡淡的黄菊清香飘满双袖。
别说不会消损神魂,珠帘卷起是由于被受西风,闺中少妇比黄花更加消瘦。
醉花阴赏析
这首词是作者早期和丈夫赵明诚分别之后所写,它通过悲秋伤别来抒写词人的寂寞与相思情怀。
早年,李清照过的是美满的爱情生活与家庭生活。
作为闺阁中的妇女,由于遭受封建社会的种种束缚,她们的活动范围有限,生活阅历也受到重重约束,即使象李清照这样上层知识妇女,也毫无例外。
因此,相对说来,他们对爱情的要求就比一般男子要求更高些,体验也更细腻一些。
所以,当作者与丈夫分别之后,面对.单调的生活,便禁不住要借惜春悲秋来抒写自己的离愁别恨了。
这首词,就是这种心情的反映。
从字面上看,作者并未直接抒写独居的痛苦与相思之情,但这种感情在词里却无往而不在。
李清照醉花阴

李清照醉花阴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宋代李清照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作品。
这首词是作者婚后所作,通过描述作者重阳节把酒赏菊的情景,烘托了一种凄凉寂寥的氛围,表达了作者思念丈夫的孤独与寂寞的心情。
上片咏节令,写别愁;下片写赏菊情景。
作者在自然景物的描写中,加入自己浓重的感情色彩,使客观环境和人物内心的情绪融和交织。
尤其是结尾三句,用黄花比喻人的憔悴,以瘦暗示相思之深,含蓄深沉,言有尽而意无穷,历来广为传诵。
词句注释醉花阴:词牌名,又名“九日”,双调小令,仄韵格,五十二字,上下阕各五句三仄韵。
云:一作“雰”,一作“阴”。
愁永昼:愁难排遣觉得白天太长。
永昼,漫长的白天。
瑞脑:一种薰香名。
又称龙脑,即冰片。
消金兽:香炉里香料逐渐燃尽。
消,一作“销”,一作“喷”。
金兽,兽形的铜香炉。
重阳:农历九月九日为重阳节。
《周易》以“九”为阳数,日月皆值阳数,并且相重,故名。
这是个古老的节日。
南朝梁庾肩吾《九日侍宴乐游苑应令诗》:“朔气绕相风,献寿重阳节。
”纱厨:即防蚊蝇的纱帐。
宋周邦彦《浣溪沙》:“薄薄纱厨望似空,簟纹如水浸芙蓉。
”厨,一作“窗”。
凉:一作“秋”。
东篱:泛指采菊之地。
东晋陶渊明《饮酒》:“采菊东篱下,悠悠见南山。
”为古今艳称之名句,故“东篱”亦成为诗人惯用之咏菊典故。
暗香:这里指菊花的幽香。
盈袖:满袖。
《古诗十九首·庭中有奇树》:“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这里用其意。
销魂:形容极度忧愁、悲伤。
南朝江淹《别赋》:“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
”销,一作“消”。
帘卷西风:秋风吹动帘子。
西风,秋风。
比:一作“似”。
黄花:指菊花。
《礼记·月令》:“鞠有黄华”。
鞠,本用菊。
唐王绩《九月九日》:“忽见黄花吐,方知素节回。
醉花阴原文-李清照

醉花阴原文-李清照这首词是作者婚后所作,抒发的是重阳佳节思念丈夫的心情。
全诗如下: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橱通:厨)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人比一作:人似;销通:消)【注释】凉:《全芳备祖》等作“秋”。
东篱:泛指采菊之地。
《饮酒诗》:“采菊东篱下,悠悠见南山。
”为古今艳称之名句,故“东篱”亦成为诗人惯用之咏菊典故。
唐无可《菊》:“东篱摇落后,密艳被寒吹。
夹雨惊新拆,经霜忽尽开。
”暗香:这里指菊花的幽香。
《十九首·庭中有奇树》:“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这里用其意。
消魂:形容极度忧愁、悲伤。
消:一作“销”。
西风:秋风。
比:《花草粹编》等作“似”。
黄花:指菊花。
《礼记·月令》:“鞠有黄华”。
鞠,本用菊。
唐王绩《九月九日》:“忽见黄花吐,方知素节回。
”【译文】薄雾弥漫,云层浓密,日子过得愁烦,龙脑香在金兽香炉中缭袅。
又到了重阳佳节,卧在玉枕纱帐中,半夜的凉气刚将全身浸透。
在东篱边饮酒直到黄昏以后,淡淡的黄菊清香溢满双袖。
莫要说清秋不让人伤神,西风卷起珠帘,帘内的人儿比那黄花更加消瘦。
【评解】这是一首著名的重阳词。
作者在自然景物的描写中,加入自己浓重的感情色彩,使客观环境和人物内心的情绪融和交织。
用黄花比喻人的.憔悴;以瘦暗示相思之深。
上片咏节令,“半夜凉初透”句,尖新在一“透”字。
下片“帘卷西风”两句,千古艳传。
不惟句意秀颖,且以“东篱”、“暗香”,为“黄花”预作照应,有水到渠成之妙。
【集评】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此语亦妇人所难到也。
伊士珍《瑯嬛记》:易安作此词,明诚叹绝,苦思求胜之,乃忘寝食三日夜,得十五阕,杂易安作以示陆德夫。
德夫玩之再三,曰:只有“莫道不消魂”三句绝佳。
柴虎臣《古今词论》:语情则红雨飞愁,黄花比瘦,可谓雅畅。
李清照醉花阴原文及赏析

李清照醉花阴原文及赏析李清照的《醉花阴》是一首被广泛传诵的词作,以其婉约浪漫的风格和深情绵绵的意境,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
下面将对《醉花阴》的原文进行赏析,并探讨其中的文化内涵和艺术特点。
《醉花阴》原文如下:铅华洗尽,溶尽鹅黄。
凭欄悒寄,应苦惚中啼酸。
不管春风犹细雨,只疑烟柳晚妆悔,回眉应笑丹。
残花无语,中庭月色,到晓还醉,真个无人省问。
惟有长情未老,留得记取,偏有味于人微茫。
《醉花阴》以醉花阴作为描写的对象,通过对阴暗中醉花的描绘,表达了主人公在爱情的纠葛中所感受到的情绪。
作品开篇就采用了铅华洗尽、溶尽鹅黄的形容词来描绘花朵的颜色,给人一种苍白、凄凉的感觉。
接着描述凭栏郁闷地寄情思,犹豫不决地苦苦纠结。
这种表现手法让人感受到主人公内心的痛苦和无奈。
词中还融入了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如春风细雨、烟柳晚妆等,这些景物不仅为整个词增添了一丝恬静和温柔的氛围,同时也反衬出主人公内心的不安和痛苦,让读者更加深入地感受到她的情感。
在描写时光流转的同时,李清照也将其与情感的变迁相结合,通过残花无语、中庭月色等景物描写,将主人公在感情失落之后的孤独和寂寞表现得淋漓尽致。
作品中还出现了一个扣人心弦的情节,即人们都没有注意到主人公的内心痛苦,这种失望和无助的心境,进一步凸显了主人公的孤独和无助。
最后,词中也表达了主人公对长情的向往和渴望,以及对人微茫的沉思。
这种情感表达使得整篇词更加具有思想性和感染力。
经过对《醉花阴》的原文赏析,我们可以看到李清照以婉约浪漫的语言,刻画了主人公在爱情悲欢离合中的矛盾与纠结。
通过描绘醉花阴以及自然景物,她巧妙地表达了主人公内心的情感变迁和对人生的思考,使读者产生共鸣。
这首词不仅给人以美的享受,还给人以更深层次的思考和启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诵读,感受“愁”。
读对节奏 读出语调 读出感情
《醉花阴》视频朗读.mp4
二、思读,体会“愁”。
1、这首词分上、下阙,请同学们结合“注释”,用 简洁生动的语言分别描述词句的意思。
参考:上阕:薄薄的雾,浓浓的云,令人终日愁 闷,兽形金香炉里瑞脑香早已燃尽。又到了九九 重阳佳节,枕着玉枕睡在纱帐里,半夜里感到凉 气透人。 下阕:在东篱饮酒直饮到黄昏以后,有菊花的清 香飘满双袖。别说忧愁不会消损神魂,西风吹起 窗前的帘子,闺中少妇比黄花更加消瘦。
离别之情,相思之苦,借秋风、黄花表现得
深挚动人。赵明诚读后叹赏不已,发誓要写一首
词超过妻子。他闭门谢客,冥思苦想三昼夜,填
词50首,把这首词混杂其中,请朋友品评。朋友 反复吟咏,说只有三句最好:“莫道不消魂,帘
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 词句注释
• ⑴醉花阴:词牌名,又名“九日” 。 • ⑵云:一作“雰”,一作“阴”。愁永昼:愁难排遣觉得白
( 学生讨论交流)
参考示例: 永:即“长”。时近重阳,已白日渐短,作者却以为 长,可见百无聊赖之感,寂寞孤独之深。 又:佳节又至,而人依旧天各一方,可见离别时间之 长,令人不堪忍受。 凉:既是身体感受,也是内心寒冷。 销魂:直抒胸臆,点明刻骨相思。
4、下片写菊,但全篇却不见一 “菊”字。你在哪些地方可以感受 到“菊之味”?
天太长。永昼,漫长的白天。
• ⑶瑞脑:一种薰香名。又称龙脑,即冰片。消金兽:香炉里 香料逐渐燃尽。消,一作“销”,一作“喷”。金兽,兽形 的铜香炉。
• ⑷纱厨:即防蚊蝇的纱帐。宋周邦彦《浣溪沙》:“薄薄纱 厨望似空,簟纹如水浸芙蓉。”厨,一作“窗”。
• ⑸东篱:泛指采菊之地。东晋陶渊明《饮酒》:“采菊东篱 下,悠悠见南山。”为古今艳称之名句,故“东篱”亦成为 诗人惯用之咏菊典故。
“东篱” ——“采菊东篱下”诗意 “酒”——菊花酒 “暗香”——菊花的香气 “黄花”——菊花
5、故事引出,赏析“ 莫道不消魂,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以“黄花”自喻,让人联想起少妇 因思夫而憔悴的面容,即含蓄又富有美 感,同时,黄花傲霜的美质,更能烘托 出词人高洁的情怀,意韵丰富。而“瘦” 呼应上阕的“愁”,浑然一体.含蓄地表 达了词人的离思之苦,给人以余韵绵绵、 美不胜收之感。
四、品读,赏悟“愁”。
1、词中哪个字体现了对丈夫的浓烈 的相思之情?
愁
2、作者用哪些物象和画面来表达这种愁 情别绪?
薄雾、浓云、香炉、玉枕、 纱橱、西风、黄花……
3、古人写诗作词,讲究炼字,在节骨眼处炼得好,
使全篇主旨凸现,情感彰显,一语传神。这便是我 们常说的“诗眼”或“词眼”。请从文中找出你认 为用的好的词?说说你的理由。
六、小结,升华“愁”
全词开篇点“愁”,结句言“瘦”。 “愁”是“瘦”的原因,“瘦”是“愁”的 结果。贯穿全词的愁绪因“瘦”而得到了最 集中最形象的体现。创设出了“情深深,愁 浓浓” 的情境。十分真实地表达了女词人 重阳佳节独守空闺,思念丈夫的寂寞与孤独 的愁绪。
七、扩读,丰盈“愁”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 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 是旧时相识。
• ⑹暗香:这里指菊花的幽香。盈袖:满袖 • ⑺销魂:形容极度忧愁、悲伤。南朝江淹《别赋》:“黯然
销魂者,惟别而已矣。”销,一作“消”。 • ⑻帘卷西风:秋风吹动帘子。西风,秋风。 • ⑼比:一作“似”。黄花:指菊花。《礼记·月令》:“鞠有
黄华”。鞠,本用菊。唐王绩《九月九日》:“忽见黄花吐,
教学目标
李清照是婉约派代表词人, 创“词,别是一家”之说,其词 被称为“易安体”,有词集《漱 玉集》,被认为是中国古代第一 位女词人,亦称“一代词宗”。
写作背景
这首词是前期的怀人 之作。婚后不久,丈夫赵 明诚便离乡在外任知州, 深闺寂寞,她深深思念着 远行的丈夫。这年,时逢 重阳节,人逢佳节倍思亲, 便写了这首词寄给赵明诚。
醉花阴
李清照
醉橱兽薄
花,。雾
---- < > 节 又 重 阳 ,
浓 云 愁 永 昼 ,
玉瑞
枕 纱
脑 消 金
醉 花 阴(李清照)
•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 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 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 黄花瘦。
•
•
(诵读声沉稳庄重而又饱含深情)。
七、周六作业
1、背诵李清照词《声声慢》+搜集写愁的十 首诗词。
2、课外阅读:梁衡《乱世中的美神》,加 深对李清照的了解,
并小练笔:读后感, 不少于200字。 (周六晚22:30前上交 作业打卡)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 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 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 个愁字了得!
作品通过描写残秋所见、所闻、所感,
抒发自己因国破家亡、天涯沦落而产生的 孤寂落寞、悲凉愁苦的心绪。
结束语
梁衡说,李清照是乱世中的美神。清照之 美,美在其清新哀婉的诗词,美在其真挚动人 的情感,美在其冠绝一时的才情,让我们怀着 对李清照的深深敬意,再次深情朗读这首词, 来结束我们今天的课。
1、有感情朗读课文,抓住词的意象, 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把握词的意境,理解“愁”的内 涵,体会融情于景的特点。
李清照:宋代词人,自号易安居 士,李清照通晓诗、词、散文、 书法、绘画、音乐,而以词的成 就为最高。词风以靖康之难为界 形成鲜明对照。前期的词多写闺 情相思,表现自然风光和别思离 愁;后期的词变凄凉悲痛,多抒发 伤时念旧、怀乡漂泊的情感,也 寄托强烈的亡国之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