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第十六课 中国民间美术
高中美术鉴赏 第16课 中国民间美术

玩具
3、布玩具:用布做外壳的软雕塑,多为动物造型,上面饰有布贴花、挑花、绣 花或手绘花,造型憨态可掬,稚拙可爱。
PART ONE
民间美术的具体代表形式
1、剪纸 2、年画 3、刺绣 4、玩具 5、民间雕塑
剪纸
剪纸是我国最普遍最单纯的民间美术,又叫刻纸,窗花或剪画,区别在创作时有的用剪子有的用刻 刀。剪纸是一种镂空艺术,其载体可以是纸张、金银箔、树皮、树叶、布、皮革等片状材料。戏剧 人物、戏剧故事、花鸟虫鱼、禽兽龙麟以及各种风俗等方面的选题,是剪纸的主要内容。
湘绣:是在吸收苏 绣和其它刺绣的优 长处发展而来的。 湘绣使用不同颜色 的线相互掺和,逐 渐变化,色彩丰富 饱满,色调和谐。 湘绣的图案借鉴了 中国画的长处,所 绣内容多为山水、 人物、走兽等,尤 其是湘绣的狮、虎 题材,形象逼真, 栩栩如生。
刺绣
粤绣:构图饱满,繁而不乱,装饰性强,色 彩浓郁鲜艳,绣制平整光滑。粤绣的题材广 泛,多为百鸟朝阳、龙凤等图案。
刺绣
中国有四大名绣,分别是苏绣、湘绣、粤绣、蜀绣。刺绣的应用很广泛,主要用于服装,鞋 帽,枕头,帐帘,及钱包、香包等。民间刺绣常以剪纸作为底样,造型质朴大方,色彩上采用原 色对比,平面色块的运用使色彩过渡有跳跃感,显得鲜亮而富有喜庆气氛。
苏绣: 自古 便以 精细 素雅 著称, 其构 图简 练, 主题 突出, 技巧 精湛。
《
苏
恭
北
贺
寺
新
塔
禧
》
》
年画
苏州桃花坞年画《上海火车站》:
①画面表现的是什么情景? ②这幅年画是运用什么样的表现手法刻画人物和环境的? ③这幅年画寓意的思想内容是什么?
年画
这是一幅反映清朝末年民国初期,上海火车站情景的风俗画,画面围绕着火车站这一特定 的环境,展示了不同身份人物的各种活动;这幅画中人物活动明确,场面热闹。人物的衣着浓 重、鲜明。背景不着颜色,但借用树木、阳伞、人物,点明了夏日炎炎的热闹气氛;这幅画通 过表现热闹、新颖的火车站——以在当时十分新鲜的事物为内容,表达了人们在辞旧迎新之时, 除了求吉利之外,也多喜换新画样、新内容,向往新事物,歌颂新事物的心理;整个画面采用 散布的构图手法,产生一种平铺直叙的观赏效果。在表现手法上运用了变形(如洋房子、火车 等),增加了趣味性、装饰性。
第16课美在民间永不朽中国民间美术主

1、年 画
天津杨柳青年画
苏州的桃花坞年画
年画四大产地:
山东杨家埠、河南朱仙镇、天津杨柳青、 桃花坞年画
制作过程
【天 津 杨 柳 青】
构图丰满,线条工整,色彩鲜艳,追求细腻工致的 绘画效果,人物形象俊俏传神,色彩协调明快;
【江 苏 桃 花 坞】
构图丰富,色调艳丽,装饰性强,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具有朴实、稚拙、简练、 丰富的民间美术特色,绘制精丽,线条洗练,典雅明洁。
湖南的湘绣
广东的粤绣
在色彩运用上采用对比色,比如:大红大绿、大黑大蓝等做底. 所绣的物品多采用淡雅的颜色,从而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效果!
黄
绢
长
寿
绣
龙
汉 湖 南 长 沙 出 土
凤 虎 纹 绣 罗 战 长寿绣降红国色绢
汉
4、脸 谱
京剧脸谱
脸谱的描述都是民间神灵和鬼怪的形象,表达了劳动人民 祈求风调雨顺、祈福驱邪的愿望!
鸳鸯-- 夫妻恩爱 石榴,葡萄--- 多子
民
间
美
金玉满堂
术
谐音: 喜上眉梢
欣
连年有余
马上封侯
赏
符号:
万字不断头
盘长
古钱
方胜 如意头
民间美术的种类: 剪纸、年画、刺绣、你还能说出哪些?
二、民间美术的种类
年画类 剪纸类 刺绣类 玩具类 风筝类 皮影类 泥塑类 脸谱类 服饰类
请观察右 边的图片, 描述画面的 内容?再说 一说,家乡 春节时有什 么风俗?
其他还有河北武强、山东潍县、山西临汾、陕西 汉中和凤翔、四川绵竹和梁平 、湖南邵阳、广东 佛山、福建漳州等
请比 较左边 三幅剪 纸有何 不同?
单色剪纸:亦称“黑白剪纸”。指一种颜色的剪纸。有红、 绿、褐、黑、白等。是流行最广,数量最多的一种剪纸。 一般来说,美化室内环境以及烘托喜庆气氛的单色剪纸, 多以红色为主,用于刺绣的则系白色。单色剪纸虚实对比 强烈,黑白明快醒目,作风单纯大方,感染力强。
人美版第16课美在民间永不朽——中国民间美术

4.印染花布
印染的应用
二立体造型
• 布制品 • 泥塑 • 石雕 • 砖刻 • 竹木雕 • 面塑
布玩具
把儿童的形态精神与 动物形象相融合,使布玩 具憨态可掬、稚拙可爱。
布玩具
虎头鱼尾
河 南 淮 阳 泥 玩 具
河北泥模
泥玩具
陕西凤翔泥塑 虎头挂片
兔儿爷(北京)
《兔儿爷》起源约在明末。 明人纪坤(约一六三六年 前后在世)的《花王阁剩 稿》:“京中秋节多以泥 抟兔形,衣冠踞坐如人状, 儿女祀而拜之。”到了清 代,兔儿爷的功能已由祭 月转变为儿童的中秋节玩 具。制作也日趋精致,有 扮成武将头戴盔甲、身披 戢袍的、也有背插纸旗或 纸伞、或坐或立的。坐则 有麒麟虎豹等等。也有扮 成兔首人身之商贩,或是 剃头师父、或是缝鞋、卖 馄饨、茶汤的,不一而足。
蜀绣,是以四川成都为中心的一种历史悠久、传统的地方 刺绣系列,在西汉时已有记载,那时叫作“川绣”。它以彩丝 和软缎为主要原料,技艺严谨精密,构图简洁,讲究针法,针 脚整齐,虚实合度,变化丰富。针法以套针为主,并有斜滚针、 旋针等新技法,增强绣品立体感,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绣制
品多为被面、枕套、衣服及画屏。
色彩富丽明快,富 于装饰性;构图繁 密而不乱,针法多 变。
湘绣,是以湖南 长沙为中心的刺绣品 总称。它是在湖南民 间刺绣工艺的基础上, 吸收了苏绣和粤绣的 精华发展而成的。特 点是劈丝细而胜于发 丝,无毛而有绒面, 故擅长绣绒面花纹, 真实感强,又称“羊 毛绒绣”,特别是绣 狮虎等形象,威武雄 健。其中尤以虎类作 品最为多见。
春节 年画、剪纸、春联、
元宵节 庆贺元宵节的花灯、纸扎
端午节
端午节悬挂的天师符,钟馗像、 及龙舟彩船
中秋节 荷花灯、中秋节的月饼花馍
R第十六课 中国民间美术

芙蓉鲤鱼
熊猫打滚
文 君 听 琴
熊 猫 戏 竹
粤 绣
•
粤绣分为绒绣、线绣和金银线绣三种。 品种包括戏服、厅堂装饰、联帐、采眉、 挂屏和各种 日用绣品。其针步均匀,纹 理分明,处处见针,针针整齐。无论何 种绣品,在图案和色彩上都具有构图饱 满,图案均齐对称,装饰性强;色彩对 比强烈,富丽堂皇,鲜艳夺目,富有江 南 四季如春,繁花似锦的地方特色。 粤绣题材广泛,以百鸟朝阳,龙凤、博 古类最多。
年画起源于古代的门神画,而门神 画早在尧舜时期就出现。 另一说:始于唐代。沿至宋代才普 遍流行,但仍以张贴门神为多,故年画 可以包括门神在内。
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民间艺术,和春联一样, 起源于“门神”。 明初年间,曾在甘肃发现两种宋朝的年画:一 幅就是《四美图》;另一幅是灶王爷和关圣帝 君。两幅画上都盖有“平阳姬家雕郎”的店铺 字样,足见在宋时人物年画已具规模。 明万历年间最流行的彩色套印的木刻福绿 寿三星图、天官赐福图等,刻工颇精致,迄今 仍为民间所师法。还有实用的历画,如:春牛、 灶马、芒神等。及至明末崇祯间,天津杨柳青 的年画极为驰名,图画内容也愈见丰富。 清代人才辈出,年画的题材更加广泛,除 了人物、花卉、山水等艺术作品外,还有“老 鼠嫁女”、“王婆骂鸡”等讽喻画,以及用歇 后语构成的连环图画,予人以一种幽默感。印 制方面亦有各种各样,有木板、有石印、有胶 版、有国画、有水彩、有图案、有单线平涂。 有炭彩、有仿古、有创作,甚至有翻印西洋画 的,例如姑苏年画中之“西洋之剧场”就是。
在艺术风格上,杨柳青年画构图丰满,线条工整,色彩鲜艳,在人物的 头部、脸部等重要部位,多以金色晕染,自成一格。
天津杨柳青年画《连年有余》
美 人 类
门神类
风情类
第16课 中国民间美术

第16课美在民间————中国民间美术一、教材分析1.教学目的① 认识民间美术是中国美术的重要部分,有众多门类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② 认识民间美术中宝贵的艺术创作经验,对专业美术创作有重要借鉴价值。
③ 民间美术中包含着多民族的艺术创造,应重视民间美术作品的收藏与研究。
2.内容结构① 剪纸的多种样式(窗花、门笺、刺绣花样等),丰富的表现手法。
② 以杨柳青、桃花坞、潍县等地为代表的民间木版年画在题材、构图、色彩等方面的丰富经验。
③泥塑中的案头陈设品与泥玩具。
④相关链接:民间戏剧、民间文学。
3.重点和难点中国民间美术在历史发展中,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思想体系和创作经验的积累。
学生容易从专业美术角度挑剔民间美术的不足,在教学中需要通过对具体作品的分析,帮助学生理解民间美术作品中所包含的丰富的精神内涵、民俗生活内容和植根于民族文化深处的审美理想。
二、教学过程1.认识中国民间美术(教师展示一把剪刀和一张彩纸,演示剪纸导入课题)人民群众创作的、用以美化环境、丰富民间风俗活动和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及流行的美术。
民间美术贯穿于人民生活和精神世界的各个领域,直接反映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和审美趣味,显示出他们的聪明智慧和艺术才能。
⑪中国民间美术分类(教师引导学生回忆、交流对已知民间美术的种类)民间美术品种极为丰富,既有供玩赏用的造型艺术,又有衣食住行中以实用为主的工艺品,又与民俗、宗教及其他民间文艺存在密切关系,形成多种分类法:① 绘画:包括版画、年画、建筑彩画、壁画、漆画、灯笼画、扇面画等。
② 雕塑:包括彩塑(寺观彩塑、小型泥人)、建筑石雕、金属铸雕、木雕、砖刻、面塑、琉璃建筑饰件等。
③ 玩具:包括泥玩具、陶瓷玩具、布玩具、竹制玩具、铁制玩具、纸玩具、蜡玩具及综合材料所制玩具等。
④ 染织刺绣:包括蜡染、印花布、土布、织锦、刺绣、挑花、补花等。
⑤服饰:包括民族服装、儿童服装、嫁衣、绣花荷包、鞋垫、首饰、绒花绢花等。
⑥ 家具器皿:包括日用陶器、日用瓷器、木器、竹器、漆器、铜器及革制品、车马具等带有装饰及艺术价值者等。
第16课中国民间美术

二 民间美术造型特点
(一)以大为美,以全为美
美,从羊从大 大音稀声 大象无形 大器晚成
(二) 色彩艳丽
民 间 美 术 欣 赏
(三) 有很 强的 实用 性
(四)有很强的象征性,寓意性
喻意:
桃--- 长寿 石榴,葡萄--- 多子 牡丹--- 富贵 鸳鸯-- 夫妻恩爱 如意头 马上封侯
谐 音:
第十六课
美在民间永不朽
中国民间美术欣赏
什么是民间美术,民间美术的特性?
• 1,民间美术是相对于专业而言,它的创作基本上是以 农民为主从事物质生产的劳动人民。 • 2,是广大劳动人民为满足自身精神生活的需要而创作 的,并在他们自己当中应用和广泛流传的。 • 3,它与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并有很强的集体程式性 特征,带有浓厚的民族性地方性特色,它与宗教、风俗 有密切的关系。
喜花
门笺
木刻版画
刺绣
印染花布
民 间 绘 画
二立体造型
竹木雕 布制品 石雕 泥塑 砖刻 陶瓷 面塑
三综合造型
风筝 皮影
灯彩
活动玩具 游艺活动
游艺活动
社火
灯彩
我们课本又是怎样划分民间美术的艺术样
式的?有哪些种类?
思考与活动
(一)浅层:对吉祥幸福的渴求
驱灾 避邪
钟 馗
民间美术中用五毒来驱鬼避邪,它们是蟾蜍 蝎子蛇壁虎和 蜈蚣
壁虎 蜈蚣 蛇 蟾蜍
蝎子
门彩又名红门 签上面写着吉利 话如日进斗金万两黄金等
纳福 迎祥
民 间 美 术 欣 赏
多福 多寿 多子
如 蛇 盘 兔 必 定 富 福 寿 双 全 等
民间 美术 有很 多象 征吉 祥的 图案
高中《美术鉴赏》第十六课 美在民间永不朽--中国民间美术

美
在民间
民间美术
从历史上看,是相对于华丽的宫 廷美术和含蓄文人士大夫美术而言的。
从现代来看,民间美术则是相对 专业院校美术而言的。
民间美术
思考: 民间美术不是专业美术,是不是
就不够水准呢?
根植于民—形式多样—内涵丰富 母形文化
民间美术的特点
1、热情夸张,象征寓 意,反映劳动人民的思想 情感和美的观念。
民间美术的特点
2、风格质朴率真,随 意大方,集审美性与实 用性一体。
虎头鞋、袜底、竹篮
民间美术的特点
3、就地取材,因材施 艺,集壮观与朴素于一 体。
小结:民间美术的特点
1、热情夸张,象征寓意 2、质朴率真,随意大方 3、就地取材,因材施艺
探究学习
探究学习
体验学习
(折、画、剪)
剪纸的艺术特点
民间剪纸是表意性的,讲究构图的整体性、 形象概括简练、虚实对比鲜明、线条规整流畅、 色彩对比强烈 。
北方剪纸:粗犷豪放,造型简练 南方剪纸:构图繁茂,精巧秀美
单 色 剪 纸
蛇 盘 兔
剪花娘子--库淑兰,陕西旬邑县人 (1920—2004)ຫໍສະໝຸດ 剪纸实践:折、画、剪(装饰美)
体验学习
民俗文化是她赖以生存的土壤,保 护和传承民间美术更应该保护我们的民 俗文化。
高中《美术鉴赏》第十六课 美在民间永不朽--中国民间美术
年 画
剪 纸
永 川 兴 龙 湖 手 绘
永 川 龙
盘
竹 茶 几
扎 染
这些作品采用了什么材料和表现形式?
一、什么是民间美术
中国民间 美术
民间美术
是我国人民在生产劳动、社会生 活中发生、发展,流传了几千年的美 术品种。
第16课 中国民间美术

美在民间永垂不朽
第16课 中国民间美术
高一美术鉴赏(人美版) 四川省甘孜州康南民族高级中学 艺体教研室 郑缘林
一、如何界定民间美术?
民间美术是广大农村劳动人民为满足自身 精神生活的需要而创作、并在他们自己当 中应用和广泛流传的美术作品。 古代:宫廷美术、文人士大夫美术 现代:职业、专业艺术家的美术。 特征:集体程式性、民族性、地方特色 在一些民俗活动中,它体现了劳动人民的 思想感情、思想愿望、性格特征、审美观 念。
每逢农历新年,我国广大农村就呈现出一派喜庆 欢乐的气氛。腊月廿三到廿七日,家家户户清扫、 粉刷房屋庭院,人们为除旧迎新在门上贴挂笺和 迎 宝 对联,妇女们把新剪好的大红春花贴入窗格,把 木版年画贴在室内、灶房、仓库、水井、马厩, 春 地 把土地爷的神像贴在神龛上,把门神贴在院门上 接同时,在热闹的集市、庙会上民间艺人摆地 财 …… 摊出售窗花、门笺、对联、年画、六神像等,还 福 源 有多种泥塑、木雕“耍货”、糖人、面人等也都 千 逐 上市,为了期盼过年的孩子们增添了节日的乐趣。 秋 日 这些在年节上出现的艺术造型都属于民间美术的 范畴。 盛 增
5.民间雕塑 (1)石雕、砖刻 (2)木雕 (3)泥人 (4)面塑
苏 州 核 雕
新民镇守口村朝阳寺石雕 双鱼糕板(局部)
宗 常 山 石 牌 楼 石 雕
陕 西 凤 翔 泥 塑
陕西合阳县花馍
三、民间美术的艺术语言 有什么特征?
寓意性、象征性
刘 海 戏 金 蟾
喜 鹊 闹 梅
四、如何理解民间美术的艺术语言?
日唐 朝 秦兴 叔起 宝的 门 神
早期门神—神茶
月唐 朝 尉兴 迟起 恭的 门 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芙蓉鲤鱼
熊猫打滚
文 君 听 琴
熊 猫 戏 竹
粤 绣
•
粤绣分为绒绣、线绣和金银线绣三种。 品种包括戏服、厅堂装饰、联帐、采眉、 挂屏和各种 日用绣品。其针步均匀,纹 理分明,处处见针,针针整齐。无论何 种绣品,在图案和色彩上都具有构图饱 满,图案均齐对称,装饰性强;色彩对 比强烈,富丽堂皇,鲜艳夺目,富有江 南 四季如春,繁花似锦的地方特色。 粤绣题材广泛,以百鸟朝阳,龙凤、博 古类最多。
在艺术风格上,杨柳青年画构图丰满,线条工整,色彩鲜艳,在人物的 头部、脸部等重要部位,多以金色晕染,自成一格。
天津杨柳青年画《连年有余》
美 人 类
门神类
风情类
戏曲类
娃娃类
兴起于明代, 全发展初期受到 杨柳青年画的影 响,清代达到鼎 盛期,年画体裁 广泛,想象丰富, 重用原色,线条 粗犷,风格纯朴。 重喜庆、浓彩、 实用,多反映理 想、风俗和日常 生活,构图完整 匀称,造型粗壮 朴实,线条简练 流畅,具有浓厚 的民间风味、乡 土气息和节日氛 围。
分数加油站
• 1.剪纸在民间艺术中的地位如何? • 2.安塞剪纸中我们可按照内容分为 几种?分别是什么? • 3.列举剪纸的题材?(3个以上哦)
刺 绣
刺绣,又名“针绣”, 俗称“绣花”.是用绣针穿引 彩线,按预先设计好的花纹 和色彩,在绣料上刺缀运针, 以绣出图样。
江苏 (苏绣) 湖南 (湘绣) 广东 (粤绣) 四川 (蜀绣)
• 湘绣之所绣的 虎,虎毛刚劲 而坚硬,力贯 毫端,充分表பைடு நூலகம்现了虎的雄健 和百兽之王的 威武。
蜀 绣
• 蜀绣集中于四川成都。蜀绣在晋代被称蜀 中之宝。蜀绣以软缎和彩丝为主要原料,用晕 针、切针、拉针、沙针、汕针等100种针法,充 分发挥了手绣的特长,形成了具有浓厚的地方 风格.蜀绣另一大特色是有技艺高超的男性绣工。 蜀绣针法严谨,车拧细微,片线光亮,色彩淡 雅,擅长制作虫鱼、花鸟、山水、人物等精品, 以鲤鱼、熊猫等富有地方特色的绣品为其代表 作。蜀绣精品双面绣“芙蓉鲤鱼”“竹林马鸡” 被评为国家级珍品,由中国工艺美术博物馆作 为国宝收藏。
年画
年画是中国民间在年节之际,用来迎 新春、祈丰年的一种民间艺术品,也是广 大民众用来美化环境、反映社会生活、表 达心理愿望的一种极为普及的艺术样式。 年画的流行非常广泛, 全国除新疆、内 蒙、青海等地外,都有年画生产作坊。
年画是中国画的一种。是我国特有 的一种绘画体裁。大都用于新年时张帖, 装饰环境,含有祝福新年吉祥喜庆之意, 故名年画。 历史上,民间对年画有着多种称 呼:例如“纸画”, “画贴”, “画 片”,直到清朝道光年间,文人李光庭 在文章中写到:“扫舍之后,便贴年画, 稚子之戏耳。”年画由此定名。
《高中美术鉴赏》第十六课
中国民间艺术永不朽
授课教师:房尚昆
本节课我们将和同学们一起领略中国的民间 艺术,一起来感受中国民间艺术的博大精深与绚 丽多彩的世界。
精巧的剪纸 心灵手巧的刺绣 喜庆的年画 充满乡土气息的玩具
剪纸艺术
剪纸是中国一种非常古老的民 间艺术。现已发现最早的剪纸艺术 的实物是1500年前北朝时期的遗物。 这些剪纸作品的技艺已经相当成熟。
流 有 帘 花 、 等 。 节 材 羊 用 榴
三 底 虎 礼
是 样 娃 仪
用 的 等 的
于 , 图 ,
制 多 案 有
作 双 ; 财
刺 石 四 神
绣 榴 是 爷
、 、 用 、
布 双 于 灶
玩 桃 迷 王
具 、 信 爷。
蔚县剪纸
蔚县剪纸题材广泛,意寓深长,生活气息浓 郁。无论是反映人们对吉祥幸福的祁纳还是 来源于劳动人民喜闻乐见的历史故事、民间 传说及人物;无论是北方特有的文化背景和 民俗风情的再现,还是用于四时节令、婚寿 礼仪等庆典,都体现了民间艺人高超的智慧 和丰富的想象力。加上疏密有致的造型设计、 细致入微的精湛刀工、绚丽鲜艳的独特点染, 每一件作品都十分生动、有味、耐看。
【木板年画】 杨家埠素以生产木板年画面著称,与天津的 杨柳青。苏州的桃花坞并称为我国民间的三大画 市。杨家埠的木板年画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 据传起源于明朝嘉靖年间,到清朝康熙,雍正时 已相当发达。全村出现了永盛、公茂、吉盛、万 顺、广盛泰等十几个字号的画店。到清朝咸丰、 光绪年间,发展到作坊百家。画种过千。家家雕 木刻版,户户描绘丹青。
除了上述南北两大年画中心之外,四川的绵竹市也 产年画;但只行销于四川内和西南若干地区。
广东佛山年画
最后便是广东佛山的年画了。佛山原是南海县一个大镇,其年 画销路的最鼎盛时期,是在清末民切之间,以农村为主要销场,包 括广东、广西全境,和福建、湖南、贵州一部分地区,并远至南洋 群岛。但至我国对日抗战以前,即逐渐衰落,这原因有四: ①是佛山的商业地位被广州取而代之; ②是石印代替了传统的棕刷木版拂印的古老方法; ③是民智渐开、带有浓厚迷信色彩的神像画,不能适应大众需 要; ④是农村经济衰退,购买力薄弱了。
安塞剪纸
陕 传 窗 花 鞋 内 美 很 猪 于 西 的 花 、 花 容 化 多 狗 婚 省 剪 、 窑 、 分 环 , 、 娶 延 纸 门 顶 牌 几 境 如 狮 装 安 。 画 花 牌 种 , 飞 子 饰 北 其 、 、 花 , 吉 禽 老 洞 部 形 炕 桌 、 一 祥 、 虎 房 安 式 围 裙 围 是 如 花 等 的 塞 很 花 花 肚 用 意 草 ; , 一 多 、 、 花 于 的 、 二 多 带 , 挂 枕 等 春 题 牛 是 石
剪纸在民间艺术中流传最广、数 量最大、样式最多,与民间风俗习惯、 社会生活关系最为密切。剪纸的题材 十分广泛,有历史故事、神话传说、 鸟兽虫鱼、山水树木、花草蔬果、戏 曲故事等。由于地域、经济、民俗、 民族等因素的不同中国剪纸形成了多 元化的艺术风格和特点。
剪纸的分类
剪纸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分成很多类。 我们按照地方分为:邳 县 剪 纸, 高 密 剪 纸,佛 山 剪 纸,台 江 剪 纸,滦 州 布 影,安 塞 剪 纸, 陇 东 剪 纸,浮 山 剪 纸,高 密 剪 纸,佛 山 剪 纸,滨 州 剪 纸, 蔚 县 剪 纸,南 京 剪 纸。
• 据史书记载,蔚县剪纸始于清朝道光 年间,迄今已有一百五十多年的历史。 蔚县剪纸深深地扎根在劳动人民之中。 它的作者多是农民,他们自画、自刻、 自染,用灵巧的双手营造了一方充满 活力的剪纸世界,把生活的周围装点 成了一个生机盎然、万物争荣的艺术 天地。蔚县剪纸以其特有的趣味性、 装饰性在全国种类繁多的民间剪纸中 独具一格,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
年画制作过程 大抵经过画稿、构线、木刻、制版、印刷、人工彩绘、装裱等 几道工序。
• 平阳木板年画 源于宋朝平阳(古临汾)的木板年画艺术在 元、明、清时期得到广泛发展。取材于当地的习 俗和传说故事,木板画的内容主要是些花、鸟、 鱼和历史人物。采用夸张生动的描写手法和鲜明 的颜色,画面充满当地的风味,反映了当地人民 健康、勇敢、浪漫的性格。平阳年画根据不同的 用途有不同的种类。有的悬挂在卧室,有的贴在 门窗上,有的则用来装饰厨房或桌子。 • 【雕版年画】 • 【扑灰年画】 • 我国民间年画中的一个古老画种,始见于明 代成化年间(1465-1487年),盛行于清代。主要产 地在高密北乡姜庄、夏庄一带30多个村庄。
湘 绣
• 湘绣起源于民间刺绣,已有2000多年历史。 湘绣艺术特色,主要表现为形象生动、逼真,质 感强烈,它是以画稿为蓝本,“以针代笔”, “以线晕色”,在刻意追求画稿原貌的基础上, 进行艺术再创造。故其独特技艺,尽在“施针用 线”之中。湘绣针法多变,以掺针为主,凭借针 法的特殊表现力和绣线的光泽作用,使绣制出来 的物象,不但保存着画稿原有的笔墨神韵,而且 通过刺绣工艺,增添了物象的真实性和立体感, 起到了一般绘画所不及的艺术效果。
●
四川绵竹年画
● 朱仙镇木版年画
● ● ● ● 武强年画 佛山年画 凤翔木板年画 东丰台木版年画
年画的出产地,一向分成两大中心:北方是在 天津杨柳青和山东潍县的寒亭;南方是在苏州桃花 坞和广东的佛山。他们的产量和制作,都各有明朗 的风格,而且市场的范围也很大。这因为,年画在 很长时期以来,一直就是民间所创造、所喜爱的美 术作品。虽则年画在宋代已经具有了雏型的规模; 但它的真正形成则在明代,资格最老的要算天津杨 柳青的产品。 ● 天津杨柳青 ● 山东潍坊杨家埠(寒亭) ● 江苏苏州桃花坊 ● 广东佛山
木雕
石雕
玉雕
泥塑
我收藏的宝贝一瞥
谢谢
杨家埠年画
苏州桃花坞年画
天津杨柳青年画
桃花坞木板年画是中国江南主要 的民间木板年画,源于宋代的雕版印 刷工艺,由绣像图演变而来,到明代 发展成为民间艺术流派,清代雍正、 乾隆年间为鼎盛时期。主要有门画、 中画和屏条等形式,在色彩上,有桃 红、大红、蓝、紫、绿、淡墨、柠檬 黄等诸色。在艺术风格上,桃花坞年 画构图丰富,色调艳丽,装饰性强, 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在人物塑造、 刀法及设色上,具有朴实、稚拙、简 练、丰富的民间美术特色,故数百年 来一直畅销于海内外,欧洲许多国家 的博物馆及艺术馆都有收藏。
年画起源于古代的门神画,而门神 画早在尧舜时期就出现。 另一说:始于唐代。沿至宋代才普 遍流行,但仍以张贴门神为多,故年画 可以包括门神在内。
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民间艺术,和春联一样, 起源于“门神”。 明初年间,曾在甘肃发现两种宋朝的年画:一 幅就是《四美图》;另一幅是灶王爷和关圣帝 君。两幅画上都盖有“平阳姬家雕郎”的店铺 字样,足见在宋时人物年画已具规模。 明万历年间最流行的彩色套印的木刻福绿 寿三星图、天官赐福图等,刻工颇精致,迄今 仍为民间所师法。还有实用的历画,如:春牛、 灶马、芒神等。及至明末崇祯间,天津杨柳青 的年画极为驰名,图画内容也愈见丰富。 清代人才辈出,年画的题材更加广泛,除 了人物、花卉、山水等艺术作品外,还有“老 鼠嫁女”、“王婆骂鸡”等讽喻画,以及用歇 后语构成的连环图画,予人以一种幽默感。印 制方面亦有各种各样,有木板、有石印、有胶 版、有国画、有水彩、有图案、有单线平涂。 有炭彩、有仿古、有创作,甚至有翻印西洋画 的,例如姑苏年画中之“西洋之剧场”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