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 八年级美术 上 册 第4课用画笔触摸细节
[配套K12]八年级美术上册 4 用画笔触摸细节教案 湘美版
![[配套K12]八年级美术上册 4 用画笔触摸细节教案 湘美版](https://img.taocdn.com/s3/m/6a8b5dbfb9d528ea81c779f9.png)
教具
学具准备
教具:教材,静物图片。
学具:教材、2b铅笔。
课堂教学活动设计
教学程序
教学过程
媒体运用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欣赏分析列宾的油画《查波罗什人复信给苏丹王》,列宾是十九世纪后期伟大的俄罗斯批判现实主义绘画大师。列宾在充分观察和深刻理解生活的基础上,以其丰富、鲜明的艺术语言创作了大量的历史画、肖像画,他的画作如此之多、展示当时俄罗斯社会生活如此广阔和全面,是任何一个画家都无法与之比拟的。解释素描、速写、线描画的关系。
2、渗透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分裂国家法》第四条、第五条。
3、板书课题《用画笔触摸细节》。
媒体课件播放《查波罗什人复信给苏丹王》作业与来自课堂评
价
线条有秩序又有变化,表现出对象的特征。画面构图方法及物体前后关系的表现。表现出物体特点,注意线条的变化与精细的描写。培养学生的欣赏评述能力及合作学习能力。
板
书
画笔触摸细节
课题
4、用画笔触摸细节
授课时间
课型
造型·表现
课时
第1课时
授课班级
内容设计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
能力目标
通过学习发现静物线的美感。
渗透《反分裂国家法》
方法与
过程目标
学习写生用线进行精细描写的方法。
情感与
态度目标
培养合作探究意识。培养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及正确的观察习惯。
本课
重点
难点
分析
重点:掌握抓住物象的特征用线进行精细的描写的方法。
设
计
4、用画笔触摸细节
构图丰满
线条丰富
刻画精细
湘教版八年级美术上册第4课《用画笔触摸细节》说课稿

第4课《用画笔触摸细节》说课稿说教材:本课是湘版美术八年级(上)第四课,旨在使学生了解以线条表现物像细节在绘画中的的重要性,并初步尝试用充满表现力的线条表现物象,激发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细节,勇于表现的精神。
说学情:八年级学生已经有一定美术欣赏能力,但对观察作品细节,从细节入手,用较专业的术语鉴赏作品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说教学目标:1、能通过观察作品细节,感知作品主题。
能用文字表述对画面细节的认识与感受。
2、培养对美术作品正确的观察习惯。
3、感受艺术作品的魅力,体验作品中特定细节对于体现作品特定情感主题的价值,学习艺术家关注细节的品质,更好的享受生活、热爱生活。
说重点难点:重点:能够通过观察作品细节,感知作品主题。
难点:体验特定细节对于体现作品特定情感主题的价值。
教具学具准备:教具:教材,多媒体课件学具:教材、范画、钢笔、笔记本说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呈现具有细节描绘的即兴作品及照片,欣赏并思考:今天的美术课堂老师先和同学们来分享我的即兴画作,请同学们用心去观察!(出示课件1)1、这些事物大家熟悉吗?2、老师画的是什么?3:你是怎么知道的?4、同学们想不想画一画呢?5、我们试一试吧!可以选取这张画面中你喜欢的一种蔬菜尝试画一画。
要求:时间为3分钟(计时器)6、展示作品成功:老师发现这几位同学敢于表现,试图表现出不同蔬菜的特点。
不成功:但是看样子大部分同学表现有难度啊!同学们能找出是图片中哪一种蔬菜吗?为什么笑呢?说明虽然表现出了蔬菜的特征,但是没有细节表现,所以我们看不出来到底画的是哪一种蔬菜。
本节课让我们一起向大师学习,走进《用画笔触摸细节》(板书课题)二、学习新课:㈠初步感受,向大师学习:欣赏画作《查波罗什人复信给苏丹王》1、请同学们欣赏《查波罗什人复信给苏丹王》这幅油画,思考:①画面上画了什么?他们在做什么?生:一群人。
生:在庆祝战斗的胜利师:你是怎么知道的?---日常用品、武器②所以大家都在笑,是这样吗?③他们为什么笑?同学们猜一猜:师:其实这幅作品背后隐藏着一个故事,课前老师让同学们利用网络去搜集这幅作品的相关资料,哪位同学愿意分享一下。
八年级美术上册 4 用画笔触摸细节课件1 湘美版

查波罗什人复信给苏丹 王
查波罗什人是16—18世纪时期的俄国哥萨克人在乌克兰 的组织,他们大多是从地主奴役下逃 出来的农奴,有常备军
两万多人,勇敢善战,杀富济贫,顽强不屈。土耳其苏丹王 曾写信规 劝他们归顺于土耳其帝国,这些哥萨克勇士们热爱
自己的• 祖国这幅决画不所归描降绘,的正于是是写他回们信就时的拟情一景封,信人给们用苏嘲丹笑王挖。苦土耳其王
的语言,逗得众人大笑不止 。画中所有的人都在笑,但是由于画中人 物地位、出身、个性不同,笑的姿态和神情也各不 相同,可以说是一
幅人类笑的百科全书。画家为了创作这幅作品,走访了查波罗什人生 活过的地方,不仅研究他们的史料,还画了许 多具有民族文化特征的
道具和饰物,借以展现俄罗斯民族的伟大精神和文明传统。列宾在画 面前景突出描绘两个背向观众的人物,在他们的背后和腰间配有许多 小道具,这种精微的配 物既反映查波罗什人热爱生活富有生活情趣, 也深刻包含一个哲理,即俄罗斯的哥萨克人有 着自己的文化传统,画 中每个人都有自己鲜明的个性特征,整体地向世人展现一个民族的精 神形象——他们是不可征服的。列宾在谈到这幅画的构思时曾说过: “我们的查波罗什人使我高兴的地方就是自由,他们创 造了平等的兄
作品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有些细节是作品的“灵魂”,没有了它,
作品就会失去精神力度,艺术感染力也会 趋于平淡。
学习活动一
• 观察《西藏女孩》,尝试分析作者 在任务动态、环境、道具等方面着 力 描绘了哪些细节,这些细节使 你感受到了什么?你喜欢这幅作品 吗?写篇短文表述自己的认识。
画家艾轩笔下的西藏女孩
弟友谊来保卫自己的信仰和人格的最高品格。这些小股民族的勇士们 具有强大的精神力量,不仅保卫欧洲抵御东方的掠夺者,而且倾情地 哈哈取笑东罗什人写信给苏丹王》
八年级上册《用画笔触摸细节》第一课时教案新湘版

八年级上册《用画笔触摸细节》第一课时教案新湘版八年级上册《用画笔触摸细节》第一课时教案新湘版总课时第08课时年月日课题第4课用画笔触摸细节共2课时第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学习发现静物线的美感。
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习写生用线进行精细描写的方法。
情感与态度目标:培养合作探究意识,培养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及正确的观察习惯。
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抓住物象的特征用线进行精细的描写的方法。
难点:如何用线精细地表现物象的特征。
教法学法自主欣赏、讲解、尝试表现教师教学活动设计学生学习活动设计一、导入新课:1、欣赏分析列宾的油画《查波罗什人复信给苏丹王》。
列宾是十九世纪后期伟大的俄罗斯批判现实主义绘画大师。
列宾在充分观察和深刻理解生活的基础上,以其丰富、鲜明的艺术语言创作了大量的历史画、肖像画,他的画作如此之多、展示当时俄罗斯社会生活如此广阔和全面,是任何一个画家都无法与之比拟的。
2、解释素描、速写、线描画的关系。
二、讲授新课:1、欣赏《x藏女孩》:这幅画给你什么感受?你从这幅画中看到了什么?这幅画的线条有什么特点?表达了画家怎样的感情?归纳:构图丰满、线条丰富、刻画精细。
2、欣赏精细的描写其他作品:(1)通过这些精细地描写,你注意到那些细节?(2)这些细节用什么样的线条来表现?为什么用这样的线条呢?你能给它换另一种形式的线条吗?(3)示范两种线条的组织形式,请学生再画出几种。
(4)能否对物体的细节使用想象中的线条?3、引导学生欣赏《血衣》。
4、欣赏《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三、学生作业:写出《x藏女孩》的鉴赏短文。
四、创作表现布置作业:用熟悉的工具描绘你认为富于生活气息的场景,尽量表现你观察到的细节。
欣赏、分析讨论,谈自己的认识和看法。
1、欣赏《x藏女孩》,表达自己的认识和看法。
2、回忆:在用线条作画时,应该注意什么。
分析用什么样的线条,如何组织,才能更精细的表现物象?3、分析细节有哪些。
4、分析人物动态、环境等方面的细节描写。
初中美术《用画笔触摸细节》教案+试讲稿+说课稿

教材部分02教案部分《用画笔触摸细节》教案湖南美术出版社,初中美术八年级上册,第4课一、课题用画笔触摸细节二、课时新授课三、课型1课时四、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细节在绘画中的作用,掌握用线条、色彩表现细节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欣赏作品、探究细节表现方法的过程,提升观察、合作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感目标:体验用线条、色彩描绘物品带来的乐趣,敢于欣赏和表现,产生对美术学习的浓厚兴趣,养成善于观察、勤于动脑的学习习惯和生活态度。
五、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学会用线条、色彩表现作品细节。
教学难点:如何用线条、色彩表现物品的形态、质感。
六、教学方法讲授法、欣赏法、展示法。
七、教具准备教科书、多媒体课件、树叶、树干。
八、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教师借助“找细节”游戏,让同学们发现教室中的细节,顺势导入课题。
(二)讲授新知1.初步感知教师请学生结合课本欣赏《查波罗什人复信苏丹王》、《伏尔加河上的纤夫》等作品,提出问题“画面中有哪些细节?有什么作用呢?”学生思考后回答。
教师总结:在刻画人物的时候可以抓住人物的表情、动作来表现细节,同时细节刻画更能体现出画面主体内容。
2.深入探究教师请学生欣赏多媒体上展示的作品图片,观看的的同时思考:“这些作品是用哪些造型元素表现细节呢?”学生同桌讨论后回答。
教师总结:细节的表现方法有线条和色彩,两者有效结合起来可以让画面更加丰富。
接着教师在多媒体上展示其他班同学的优秀绘画作品,并让学生以小组观察哪副作品画面细节最突出?学生小组讨论后回答。
教师总结:带有明暗关系的物品体积感更强,将线条和色彩结合在一起更容易表现出画面的细节。
(三)教师示范教师播放课前录制绘画果篮的视频,并讲解绘画步骤,首先用线条勾勒出篮子和水果轮廓,其次用线条表现出空间、明暗关系,最后填充色彩。
(四)学生练习教师在教师布置静物,请学生以静物为主题,用线条、色彩抓住细节来描绘画面。
学生练习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
八年级美术上册第4课用画笔触摸细节教案1湘美版

八年级美术上册第4课用画笔触摸细节教案1湘美版1教学目标1、能通过观察作品细节,感知作品主题。
能用文字表叙对画面细节价值的认识与感受。
2、培养对美术作品正确的观察习惯。
3、感受艺术作品的魅力,体验作品特定细节对于体现作品特定情感主题的价值,学习艺术家关注细节的品质更好的享受生活热爱生活2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已经有一定美术欣赏能力,但对观察作品细节,从细节入手,以较专业的术语鉴赏优秀作品还有很多学习空间。
3重点难点重点:能够通过观察作品细节,感知作品主题。
难点:体验特定细节对于体现作品特定情感主题的价值。
4教学过程4.1 第一学时4.1.1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创设情境激趣导入~激趣导入: 1、看一看,在这幅图中你发现了几匹马呢? 2、展示列宾作品《查波罗什人复信给苏丹王》请同学们细心观察这幅作品。
设问:作品中你喜欢的细节是什么,简要说说你喜欢的原因。
下面我们一起进入今天的课题《用画笔触摸细节》(板书课题)活动2【讲授】欣赏理解作品细节设问:老师给大家在这幅作品中选取了一些近点局部,你能从这些细节中看出查波罗什人的英雄气概吗? (出示课件,展示作品局部)对应引导学生重点关注作品中人物特定的动态、表情、服装、武器、日常用品等描绘,是如何突出人物特定性格的。
活动3【活动】自主作品探究分析试一试:观察《钢水·汗水》,尝试分析作者在人物动态、表情、服饰、环境等方面着力描绘了哪些细节,这些细节使你感受到了什么。
教师展示《钢水·汗水》图片,引导学生独立观察画面中的细节,尝试通过深入分析画面,口头表达自己对作品喜好理由的认识。
(教师归纳、补充学生的看法,通过评价的介入,帮助学生体验如何分析与表达的要点)活动4【练习】学习活动一:正式撰写鉴赏短文出示《一个教师的工作台》,尝试分析作者着力描绘了那些细节,这些细节使你感受到了什么。
用文字表达你的感受与分析,撰写一篇你喜欢的作品局部的鉴赏短文。
(教师出示作品的同时,展示其中一些物品描绘的局部细节,帮助学生仔细观察与体验分析作品)活动5【作业】作业评述教师主动收集并展示部分学生的短文,对其中比较精彩的文字段落进行重点评述分析。
八年级上册《用画笔触摸细节》第一课时教案新湘版

八年级上册《用画笔触摸细节》第一课时教案新湘版八年级上册《用画笔触摸细节》第一课时教案新湘版总课时第08课时年月日课题第4课用画笔触摸细节共2课时第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学习发现静物线的美感。
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习写生用线进行精细描写的方法。
情感与态度目标:培养合作探究意识,培养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及正确的观察习惯。
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抓住物象的特征用线进行精细的描写的方法。
难点:如何用线精细地表现物象的特征。
教法学法自主欣赏、讲解、尝试表现教师教学活动设计学生学习活动设计一、导入新课:1、欣赏分析列宾的油画《查波罗什人复信给苏丹王》。
列宾是十九世纪后期伟大的俄罗斯批判现实主义绘画大师。
列宾在充分观察和深刻理解生活的基础上,以其丰富、鲜明的艺术语言创作了大量的历史画、肖像画,他的画作如此之多、展示当时俄罗斯社会生活如此广阔和全面,是任何一个画家都无法与之比拟的。
2、解释素描、速写、线描画的关系。
二、讲授新课:1、欣赏《西藏女孩》:这幅画给你什么感受?你从这幅画中看到了什么?这幅画的线条有什么特点?表达了画家怎样的感情?归纳:构图丰满、线条丰富、刻画精细。
2、欣赏精细的描写其他作品:(1)通过这些精细地描写,你注意到那些细节?(2)这些细节用什么样的线条来表现?为什么用这样的线条呢?你能给它换另一种形式的线条吗?(3)示范两种线条的组织形式,请学生再画出几种。
(4)能否对物体的细节使用想象中的线条?3、引导学生欣赏《血衣》。
4、欣赏《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三、学生作业:写出《西藏女孩》的鉴赏短文。
四、创作表现布置作业:用熟悉的工具描绘你认为富于生活气息的场景,尽量表现你观察到的细节。
欣赏、分析讨论,谈自己的认识和看法。
1、欣赏《西藏女孩》,表达自己的认识和看法。
2、回忆:在用线条作画时,应该注意什么。
分析用什么样的线条,如何组织,才能更精细的表现物象?3、分析细节有哪些。
4、分析人物动态、环境等方面的细节描写。
湘教版八年级上册第4课用画笔触摸细节(第一课时)

《血衣》
母亲手持血衣
控诉地主的典型情节和瞬间,形象地向观众 表明,身受三座大山压榨的奴隶,已经站立 起来了。她那向后扭转的体态,是一个明确 的表情,一种肢体语言,饱含辛酸与仇根。 而血衣本身正是历史的铁证,是对封建阶级 的无情揭露
《血衣》
双目失明的母亲
手持字据的老汉
残废者
《血衣》
学习内容-具象艺术的特点
《开国大典》 董希文
《教皇英诺森十世》 委拉斯凯兹
《马拉之死》 达维特
《查波罗什人复信给苏丹王》-列宾
列宾 /1844—1930年
俄罗斯巡回展览画派的代表人物
俄国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上半期最 伟大的画家,他以其无比丰富的创 作和卓越的表现技巧,把俄罗斯现 实主义绘画艺术发展到高峰。
《血衣》
王式廓 /1911—1973年
字子容,山东人;当代革命现实主义画家和 人民美术教育家。
1973年4月,接受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油 画《血衣》的创作任务,二十几天中,每 天带病工作十三四个小时,因劳累过度手 握画笔倒在油画架旁。
《血衣》
《血衣》
作品取材于土地革命斗地主的场景,画面抓住一位悲痛欲绝的妇女,正举起 血衣的瞬间。描绘了激愤的人海与起伏的山峦。在沉郁浑厚的黑白色调中汇
歌颂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土改运动的历史功绩,描绘了农民群众向地主阶级猛 烈进攻的战斗姿态,显示出亿万觉醒了的奴隶不可阻挡地向解放路.上迅跑的
钢铁意志。是反映中国农民政治觉醒的作品。
艾轩作品
学习活动
表述自己的认识
观 察 《 西 藏 女 孩 》- 艾 轩 , 尝 试 分析作者在人物动态、环境、道 具等方面着力描绘了哪些细节, 这些细节使你感受到了什么?你 喜欢这幅作品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触摸细节
列宾 /1844—1930年
俄国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上半期最伟大的画家,他以 其无比丰富的创作和卓越的表现技巧,把俄罗斯现实 主义绘画艺术发展到高峰。
俄罗斯巡回展览画派的代表人物
善于揭露专制制度,表现社会各阶层人民生活和人物心理刻画等绘画 内容的发掘上,被公认为批判现实主义的泰斗。
代表作
参军
井冈山会师
血衣
作品取材于土地革命斗地主的场景,画面抓住一位悲痛欲绝的妇女,正举起血衣的瞬间。 描绘了激愤的人海与起伏的山峦。在沉郁浑厚的黑白色调中汇成了震撼人心的控诉。
1950年开始构思,到73年去世前还在为这件作品 搜集形象与色彩素材,历时23年,是中国美术创 作史上历时最长而终未实现画家本来愿望的作品
土生土长的 查波罗什人
年轻的神学学 校出来的学生
掉完了牙齿 的老头
头包伤布而沉 默寡言的战士
穿得漂亮的 纨绔子弟
皱缩着脸的 干瘦老人
《血衣》
王式廓 /1911—1973年
字子容,山东人;当代革命现实主义画家和人民美术 教育家。
1973年4月,接受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油画《血 衣》的创作任务,二十几天中,每天带病工作十 三四个小时,因劳累过度手握画笔倒在油画架旁。
代表作
伏尔加河上 的纤夫
索菲亚公主
伊凡雷帝 杀子
查波罗什 人复信给 苏丹王
《查波罗什人复信给苏丹王》
查波罗什人是16至18世纪时期俄国哥萨克在乌克兰的自治组织。它由武装的移民所组 成,其中主要是从地主那里逃亡至查波罗什来的农奴。
画家以集体拟信这个场面,来展现各个人物的不 同姿态、形状、性格和表情。它是一幅人物众多, 特征鲜明又饶有绘画趣味的查波罗什人物谱。
左侧光着上身的查波罗什人,据说名 叫塔拉斯·布尔巴,是果戈理著名历史 题材小说中的主人公,一位有崇高气 质的哥萨克英雄。列宾为这个人物形 象,曾搜集了许多生动的生活资料,
以强调这个老人好说俏皮话的性
格,此外,他还是个牌迷。
在中景中间,站在桌子后面的八字胡 老人,正用手指向后方点点,表示要 在信中给他们(土耳其苏丹)“撒上 点胡椒面”。
画中所有的人都在笑,但是由于画中人物地位、出身、个性不同,笑的姿态和神情也各 不 相同,可以说是一幅人类笑的百科全书。
开怀 大笑
会心 微笑
轻蔑 的笑
挖苦 的笑
讽刺 的笑
幽默 的笑
戏谑 的笑
嘲弄 的笑
画面前景突出描绘两个背向观者的人 物,在他们的背后和腰间配有许多小 道具和饰物,这种精微的配物既反映 查波罗什人热爱生活富有生活情趣, 也深刻包含一个哲理,即俄罗斯的哥 萨克人有着自己的文化传统
环境
道具
细节使作品的“灵魂” 没有了它,作品就会失去 精神力度,艺术感染力也
会趋于平淡
授课完毕 感谢聆听
母亲手持血衣控诉地主的典型情节和 瞬间,形象地向观众表明,身受三座 大山压榨的奴隶,已经站立起来了。 她那向后扭转的体态,是一个明确的 表情,一种肢体语言,饱含辛酸与仇 根。而血衣本身正是历史的铁证,是 对封建阶级的无情揭露
双目失明 的母亲
手持字据 的老汉
残废者
青年民兵
撰写鉴赏短文
人物 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