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七校联合体】2017届高三第三次联考文综历史试卷(附答案)
【广东省七校联合体】2017届高三第三次联考文综历史试卷

广东省七校联合体2017届高三第三次联考文综历史试卷第Ⅰ卷(共35小题,140分)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有人认为中国古代政治从宗周时代的“礼仪政治”到大秦帝国时代的郡县制、官僚制和法律控制手段,无疑体现了政治形态的一种“现代化”趋势。
这里“现代化”的内涵是()A.国家管理制度化B.从人治到法治C.礼仪与政治分离D.为民主政治奠基25.在中国,“县”作为一种行政区划,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市”作为行政区划,发轫于广州,不到100年。
1921年2月15日,《广州市暂行条例》公布实施,广州市政厅成立,这是中国历史上首次将“市”作为行政区划。
上述材料表明:()A.县代表着农业社会的管理方式已不适应新的形势B.广州的政治经济地位优势明显C.中国地方行政区划出现了新的变化D.标志着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26.据史料记载:来自萨拉米的外邦人赫拉克利德斯,因其在公元前330-329年雅典粮食危机中的善举,成为雅典人的“恩人”而被授予“特权外邦人”身份;银行家帕西昂和佛尔米昂因对雅典城邦的杰出贡献而被授予雅典公民权。
这表明:()A.这段史料不真实,因为外邦人不可能获得雅典公民权B.外邦人通过一定的方式可以获得雅典城邦的认同C.外邦人可以通过参与雅典人的政治生活而融入雅典城邦D.雅典外邦人必须与公民共同履行城邦的某些义务27.被称为“茶圣”的唐朝人陆羽在他写的《茶经》中说:“若邢瓷类银,越瓷类玉,邢不如越,一也。
若邢瓷类雪,则越瓷类冰,邢不如越,二也。
邢瓷白而茶色丹,越瓷青而茶色绿,邢不如越,三也。
”据此,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唐朝时瓷器已经形成青、白两大系列B.陆羽推崇越州青瓷做茶具C.瓷制茶具成为茶道的重要组成部分D.唐朝时期白瓷开始出现28.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早在《周礼》一书中,已有“中秋”一词的记载。
《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这个节日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
广东省七校联合体2017届高三第三次联考文综政治试题+Word版含答案

七校联合体2017届高三第三次联考试卷文科综合政治试题第Ⅰ卷(共35小题,140分)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下图反映的是某种商品的价格和数量的关系,E点为供需价格平衡状态。
不考虑其他因素,可推断出下列结论()图3 某种商品的价格和数量的关系A. 当价格处于P0时,该商品生产者既不赚钱也不亏本B. 当价格处于P2 时,生产者亏本,应实行最低保护价政策C. 当价格由P0向P2变化时,该商品的替代品的需求量会增加D. 当价格由P0向P1变化时,该商品的互补品的需求量会减少13.降低企业杠杆率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举措。
2016年10月10日,国务院印发《关于积极稳妥降低企业杠杆率的意见》,要求有序开展市场化银行债权转股权,帮助发展前景良好但遇到暂时困难的优质企业渡过难关。
这一要求()①有利于拓宽国有企业的融资渠道,扩大国有企业控股权②积极发展股权融资,形成合理的融资结构③能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更好发挥其主导作用④通过银行直接将债权转为股权,帮助国有企业降本增效A. ①②B. ②③C. ①③D. ②④14.近年来,我国的财政政策在扩大内需和支持结构性改革方面发挥了作用,2016年我国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支持结构性改革并适度扩大总需求。
下列选项中对我国积极财政政策能发挥上述作用的传导路径理解正确的是()①经济建设支出增加-社会总供给增加-企业生产规模扩大-国家经济稳定增长②降低创新型企业税收标准-企业税负减轻-研发投入增加-产品从低端迈向中高端③提高高耗能企业贷款利率-企业融资成本提高-盈利空间压缩-落后产能被淘汰④加大公共服务支出-公共产品总需求增加-公共产品生产规模扩大-满足公共需要A. ①③B. ①④C. ②④D. ②③15.当地时间2017年1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瑞士达沃斯发表主旨演讲说:搞保护主义如同把自己关入黑屋子,看似躲过了风吹雨打,但也隔绝了阳光和空气。
广东省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文综历史试题

广东省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文综历史试题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2题;共24分)1. (2分) (2017高三上·黄陵月考) 冯天瑜主编的《中华文化史》中提出,中华传统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表现为“以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为两翼的百家争鸣的私学文化”。
春秋战国学派中,体现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的分别有()A . 墨家、儒家B . 法家、道家C . 儒家、法家D . 道家、儒家2. (2分) (2016高一上·华容月考) 有当代学者评论道:它“具有两重性又长期代表中央分驭各地,所握权力大而不专,七百年来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影响既深且巨。
”这里的“它”指()A . 郡B . 封国C . 行省D . 内3. (2分) (2018高二上·桂林期中) 英国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1561一1624年)曾在《新工具》一书中提到:“印刷术、火药、指南针这三种发明已经在世界范围内把事物的全部面貌和情况都改变了。
”培根意在说明这些发明()A . 提供了认识世界的新视角B . 决定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C . 是西方近代史的开端D . 促进了西欧社会转型4. (2分)(2017·大连模拟) 淸雍正元年,明令以银两支付官俸:“米毎石,自五钱至一两;豆毎石,自五钱至九钱七分;草每束,自三厘至九厘二毫不等。
均照从前额定各地方价值,折给官兵,自行采买。
”之后,用银两支付俸给的范围扩大了。
据此可推知()A . 官员腐政可以得到有效控制B . 货币按税己取代了实物斌税C . 社会经济发展推动俸禄改革D . 为强化集权充扣地方的军费5. (2分)史学界认为,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其根本依据在于()A . 洋务运动开中国近代教育改革之先河B . 洋务运动建立了中国第一支近代海军C . 洋务运动把西方先进生产力引入中国D . 洋务运动建立了中国近代第一个常设外交机构6. (2分) (2019高一下·北仑期中) 1915年,福建省按民国政府《教育纲要》的规定增设《读经》课,《修身》课则增加了封建道德的内容。
2017年5月2017届高三第三次全国大联考(新课标Ⅰ卷)历史卷(考试版)

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第1页(共4页) 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第2页(共4页)绝密★启用前|学科网试题命制中心2017年第三次全国大联考【新课标Ⅰ卷】文科综合历史(考试时间:5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陈红映在《先秦诸子起源新探》中说,先秦学术思想发展的途径,大致是由国家官吏掌握的学术思想,经过畴人(精通天文历法的学者)、缙绅的传诵与集结而成六经,再传而为私人百家。
据此可知作者认为A .诸子百家同根同源B .儒学思想深刻影响了百家思想C .诸子百家相互融合D .古代思想都有学术下移的规律25.秦律对官府铁器的供应和使用都有具体的规定,如果铁器损失,必须根据情况分别处理。
秦律规定对偷盗耕牛的人必须判罪,并规定厩苑所饲养的牛必须达到一定的繁殖率,完不成任务的要受处罚。
这些规定 A .促使秦律形成了完整体系 B .推动了精耕细作的深化 C .推动了秦代冶金业的发展 D .说明铁犁牛耕技术普及26.唐代科举分为常举和制举。
常举每年举行考试,科目主要是明经、进士、明法等,应考者有两个来源,一为生徒,即由各级各类学校保送者;二为乡贡,即经州县考试选拔的自学者。
制举是为了搜罗非常人才而临时设置的考试,所设科目有贤良方正、直言极谏、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等。
一般士人和官吏都可应考,录取者优予官职或提升。
这说明唐代科举制A .保证了人才选拔的公正性B .进一步扩大了统治基础C .体现了严格的等级差异D .沉重打击了贵族特权27.市镇与城不同,作为商业中心,市镇联系的对象是四周的乡民。
广东省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文综历史

广东省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文综历史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12题;共24分)1. (2分)恩格斯指出:国家一种“特殊的公共权力,构成这种权力的,不仅有武装的人,而且还有物质的附属物,如监狱和各种强制机关。
”中国古代社会的“特殊公共权力”的特征是A . 外儒内法B . 皇权加强、相权削弱C . 对地方的监督不断加强D . 实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2. (2分) (2017高二下·南溪期中) 朝鲜古代史上著名的政治家郑道传在评论中国古代某项政治制度时说“私门塞而公道开,浮华斥而真儒出”。
该政治制度是()A . 郡县制B . 世官制C . 察举制D . 科举制3. (2分) (2017高二下·武威期末) 据不完全统计,从1689年到1839年,清朝官方正式记载的涉外司法诉讼约有39起,这些案件多数由中国政府依照本国法律审理,但外国人自审案件也有11起。
这说明当时()A . 外国已攫取在华领事裁判权B . 统治者缺乏近代司法主权观念C . 中国的涉外法律较西方先进D . 涉外司法诉讼以贸易纠纷为主4. (2分)从秦代到清代,在各种形式的土地制度中,占主导地位的是A . 君主土地私有制B . 贵族土地私有制C . 自耕农土地私有制D . 地主土地私有制5. (2分)(2016·惠州模拟) 麦迪森数据显示清代中国的人均产值略少于印度,清末民初则开始追赶,1936年中国已经比印度要高出26.3%。
这一变化反映了当时中国()A . 稳固政局中的社会经济进步B . 乱世中的现代化步伐C . 外患消弭中的良好发展机遇D . 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6. (2分) 1911年12月日本《朝日新闻》刊登的一封信写到,“一旦共和政府建立起来,人民的捐税负担会比现在更重。
甚至就这一点而言,共和政府也不可能统治中国。
中国面临的最重要问题是如何筹措外债使国家免于破产。
广东省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联考文综历史试卷

广东省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联考文综历史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12题;共24分)1. (2分) (2019高二下·包头期中) 有人认为中国古代政治从宗周时代的“礼仪政治”到大秦帝国时代的郡县制、官僚制和法律控制手段,无疑体现了政治形态的一种“现代化”趋势。
这里“现代化”的内涵是()A . 国家管理制度化B . 从人治到法治C . 礼仪与政治分离D . 为民主政治奠基2. (2分) (2017高二下·北京期中) 唐人王维所画《伏生授经图》形象生动地反映了学者伏生(公元前260年——公元前161年)受聘官府讲经的场景。
伏生所授之“经”应为()A . 法家学说B . 儒家著作C . 佛教典籍D . 道教经书3. (2分)(2017·肇庆模拟) 《后汉书·宦官列传》记载:“中兴之初,宦者悉用阉人,不复杂调他士……自明帝之后,迄乎延平,委用渐大,而其员稍增…… 手握王爵,口含天宪,非复掖庭永巷之职,闺牖房闼之任也。
”这种现象实质是()A . 宦官专权乱政B . 皇权与相权斗争C . 皇权遭到削弱D . 皇权至上的产物4. (2分)造成古代中国封建社会“有力者无田可耕,有田者无力可耕”现象的根本原因是A . 贵族、官僚及豪强霸占良田B . 封建土地制度的存在C . 政府采取不抑制兼并的政策D . 地权和劳动者的分离5. (2分) (2019高二下·祁县期中)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
……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其核心思想是()A . 西学为体,中学为用B . 以西方科技取代纲常名教C .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D . 以纲常名教抵制西方科技6. (2分) (2018高三上·鸡西期中) 1904年,清政府颁布了《商人通例》和《公司律》。
广东省高三上学期文综历史第三次调研考试试卷

广东省高三上学期文综历史第三次调研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2题;共24分)1. (2分)观察下图,从图一到图二的变化中,得出的结论最准确的是()A . 分封制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B . 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是一个漫长的过程C . 君主专制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D . 中央政府对地方的控制得以加强2. (2分)“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称赞司马相如卓文君“善择佳偶”,公然称赞武则天是杰出的女政治家。
李贽的这些言论说明其思想特点是①反对正统②抨击神权③离经叛道④男尊女卑A . ①③B . ②③C . ①③④D . ①②③④3. (2分)(2016·淮南模拟) 王夫之认为“治有治之理,乱有乱之理,存有存之理,亡有亡之理”;“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占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岂非理而能然哉?”这表明他()A . 强调郡县制存在有其必然性B . 通过理学解释治乱兴衰C . 意识到郡县制改革的迫切性D . 利用盛衰论谴告统治者4. (2分)某电视剧出现了“一个因私自出海与外国做生意的人被惩处”的场景,我们可断定()A . 属于编导自己的杜撰B . 可能出现在清代初年C . 执行了“重农抑商”政策D . 早在秦朝就已出现,不足为奇5. (2分) (2019高二下·玉田期中) 1856年,英法联军进通北京前,清政府与联军代表进行通州谈判,接受了联军提出的所有不平等条款,但在礼节问题上寸步不让,在联军代表拒绝了见皇帝时必须跪拜的要求后,清政府遂扣押39名联军代表作为人质。
这些事件()A . 体现出清政府军事外交失据B . 折射出晚清近代民族意识淡薄C . 加快了中国殖民地化的进程D . 成为西方列强瓜分中国的借6. (2分)小明的曾祖父在解放前是个资本家,他经常给小明讲解放前的创业经历,下列经历可能的是①甲午战争前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条件有所改善,创办一家棉纺织企业,发展情况较好②一战期间,发展势头强劲③20世纪20年代初,遇到很大困难,经营艰难④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十年内发展比较顺利⑤抗战胜利后,经营条件明显好转A . ①②③④⑤B . ②③④⑤C . ①②④⑤D . ①②③④7. (2分)(2019·荆门模拟) 1939年,上党地区各抗日根据地实行税收改革:取消富户捐。
广东省高三三诊考试文综-历史试卷

广东省高三三诊考试文综-历史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2题;共24分)1. (2分) (2017高一下·大石桥开学考) 郑国渠的兴修是在()A . 秦汉时期B . 战国时期C . 隋唐时期D . 宋元时期2. (2分) (2017高三上·黑龙江期末) 东汉王充在《论衡》中说:“萧何入秦,收拾文书(国家档案文献),汉所以能制九州者,文书之力也。
”其意在说明,西汉成功地实现对全国的统治,是因为汉初()A . 继承了崇尚儒家的政策B . 实行了秦朝的基本制度C . 完全依赖文书发挥功能D . 官吏熟知秦朝典章制度3. (2分)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思想受到哪两种思想的挑战A . 佛教、基督教B . 程朱理学、心学C . 佛教、道教D . 道教、心学4. (2分) (2019高二下·祁县期中) 下表是中国古代主要朝代丞相(宰相、副相)的人数统计。
对此解释合理的是()A . 中国古代宰相权力持续削弱B . 唐宋时期宰相增多威胁皇权C . 宰相人数变化反映君主专制加强D . 明代宰相人数减少行政效率提高5. (2分) (2018高一下·江苏期中) 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计划进行一次中国近代历史图片展。
与下列一组图片适合的主题应是()A . 封建小农经济的逐渐解体B . 洋务企业的产生和发展C .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D .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6. (2分) (2018高二下·定远开学考) 早期维新派代表人物王韬曾说:“其时罢兵议款,互市通商,海寓晏安,相习无事,而内外诸大臣,皆深以言西事为讳,徒事粉饰,弥缝苟且于目前。
”这表明鸦片战争之后()A . 社会上层未能警醒B . 中国社会和平繁荣C . 国人开始向西方学习D . 士大夫醉生梦死7. (2分)(2017·南京会考) “第十一条: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得以总员五分四以上之出席,出席员四分三以上之可决弹劾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东省七校联合体2017届高三第三次联考文综历史试卷第Ⅰ卷(共35小题,140分)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有人认为中国古代政治从宗周时代的“礼仪政治”到大秦帝国时代的郡县制、官僚制和法律控制手段,无疑体现了政治形态的一种“现代化”趋势。
这里“现代化”的内涵是()A.国家管理制度化B.从人治到法治C.礼仪与政治分离D.为民主政治奠基25.在中国,“县”作为一种行政区划,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市”作为行政区划,发轫于广州,不到100年。
1921年2月15日,《广州市暂行条例》公布实施,广州市政厅成立,这是中国历史上首次将“市”作为行政区划。
上述材料表明:()A.县代表着农业社会的管理方式已不适应新的形势B.广州的政治经济地位优势明显C.中国地方行政区划出现了新的变化D.标志着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26.据史料记载:来自萨拉米的外邦人赫拉克利德斯,因其在公元前330-329年雅典粮食危机中的善举,成为雅典人的“恩人”而被授予“特权外邦人”身份;银行家帕西昂和佛尔米昂因对雅典城邦的杰出贡献而被授予雅典公民权。
这表明:()A.这段史料不真实,因为外邦人不可能获得雅典公民权B.外邦人通过一定的方式可以获得雅典城邦的认同C.外邦人可以通过参与雅典人的政治生活而融入雅典城邦D.雅典外邦人必须与公民共同履行城邦的某些义务27.被称为“茶圣”的唐朝人陆羽在他写的《茶经》中说:“若邢瓷类银,越瓷类玉,邢不如越,一也。
若邢瓷类雪,则越瓷类冰,邢不如越,二也。
邢瓷白而茶色丹,越瓷青而茶色绿,邢不如越,三也。
”据此,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唐朝时瓷器已经形成青、白两大系列B.陆羽推崇越州青瓷做茶具C.瓷制茶具成为茶道的重要组成部分D.唐朝时期白瓷开始出现28.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早在《周礼》一书中,已有“中秋”一词的记载。
《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这个节日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
这说明()A.中秋节源于西周礼制B.中秋节始于唐朝,盛行于宋C.中秋节的形成有一个漫长的过程D.自宋以后中秋节已与元旦齐名29.据时人记载:“虽有永不加赋之祖训(指康熙五十一年(公元1712年)曾颁布命令,规定自康熙五十年后‘滋生人丁,永不加赋’),而官吏相沿,巧设名目,十年以来,田赋之暗于旧者,已不啻二三倍。
”据此推测应发生在()A.洋务运动时期B.戊戌变法时期C.清末新政时期D.民国初年30.下表为华资企业增长表(据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编制)。
这主要说明()A.第一次世大战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近代企业的发展B.近代企业在经济中开始占据主导地位C.近代民主革命转入新的发展阶段已具备了一定的条件D.中华民国的成立是中国近代企业发展的主要原因31.历史学家陈旭麓指出:“新民主主义思想和理论以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目标接续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未竞的事业,又以无产阶级的领导取代资产阶级的领导,表现了新旧革命的嬗变,同时,它赋予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革命以社会主义的未来前途。
”材料主要阐明()A.新旧民主主义革命具有一致性B.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区别C.新民主主义是社会主义的必要准备D.社会主义是新民主主义的必然趋势32.从1938年起,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抗击侵华日军的比例是:1938年59%,1939年62%,1940年58%,1941年75%,1942年63%,1943年58%,1944年64%,1945年69%。
以上数据说明:()A.敌后战场逐渐成为抗日战争的主战场B.敌后游击战成为全面抗日战争的主要作战方式C.国民党正面战场抗战已无足较重D.日本侵略者始终以共产党军队为主要作战对象33.法国学者维吉尔•比诺(Virgil Pinot)称:“当人们翻阅18世纪法国思想家、经济学家撰写的作品、游记或报刊文章时,会惊讶地发现中国的名字是如此频繁地出现,激起了那么多的赞誉之词。
仅以此而论,中国似乎就比英国更受欢迎。
”这主要因为()A.18世纪法国,启蒙哲人们对中国儒家文明更感兴趣B.儒家文化提供了现实中难得见到的“自由”“平等”精神C.启蒙思想家为了反对封建专制故意曲解儒家思想D.当时的中国儒家思想比英国的启蒙思想更有活力34.西奥多·罗斯福(1901-1908年任总统)说,“我们正面临着财产对人类福利的新看法……有人错误地认为,一切人权同利润相比都是次要的。
现在,这样的人必须给那些维护人类福利的人民让步了。
每个人拥有的财产都要服从社会的整体权利,按公共福利的要求来规定使用到什么程度。
”在此西奥多·罗斯福主要强调()A.垄断是国家祸害的根源B.人权比利润更重要C.削除两极分化,追求社会和谐D.把公共福利置于个人财产,即发展之上35.二战后期英国首相丘吉尔和苏联领导人斯大林曾在某次国际会议上划分了对某些国家的战后控制权。
此表透露的正确信息是()A.苏联与英国企图避开美国瓜分东欧B.冷战事实上在二战后期已经开始C.苏联与英国势力相当D.带有明显的大国强权色彩第Ⅱ卷(共160分)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第36题~第41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42题~第46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40.(25材料一:1820~1949——材料二:18世纪从英国发端的工业革命,使西方城市的初始形态——城邦与城堡——开始从政治管理中心和军事防卫堡垒,转向以工厂生产和贸易交换为主体形态的经济中心。
在第一次产业革命的推动下,1851年英国的城市化水平就超过了50%,率先进入成熟的城市化阶段。
法国、德国、加拿大等国家也相继启动了城市化进程。
19世纪40年代到20世纪50年代,第二次产业革命在美、德、法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兴起,使得重化工业取代纺织等轻工业而成为主导产业……当然,西方国家工业化带来的城市化进程,也不可避免地衍生出了“城市病”。
——摘编自周跃辉《西方城市化的三个阶段》(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城市化的特点并其影响因素。
(15分)(2)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近代中国与西方城市化进程的不同点。
(10分)41.(12分)历史学家萧功秦认为:现代化的过程需要一种政治载体,那么什么样的政治载体适合于推进中国的现代化呢?从历史事实中我们可以这样归纳,由于中国是一个后发展国家,有效的推行现代化的政治载体,必须具有三个条件:第一在推行现代化的起步阶段,应该具有一种权威主导的力量。
这种力量具有对社会的整合能力,对资源的动员能力、命令贯彻能力,对发展过程的可控性。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开明的政府主导型的权威政治是现代化的一个必要条件。
第二应该有市场经济的现代化导向性。
对外部世界应该具有开放性,充分地调动社会成员的经济主动性。
只有个人的主观活力的充分调动,才能够显示出宏观社会整体上的活力。
第三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发展环境,不断地进行自我更新。
它必须具有灵活的制度创新能力,通过及时的制度创新,克服现代化发展过程当中的各种问题,避免在现代化过程中陷入各种险境。
贯穿在这一百四十年中的大概有六种模式,我们可以用六个人的名字来代表:慈禧模式、孙中山模式、袁世凯模式、蒋介石模式、毛泽东模式、邓小平模式。
运用中国近现代史所学知识,充分提取材料信息,围绕“政治载体与现代化”为主题,提出观点并进行论证。
(要求:可以选择一种或多种政治模式,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44.阅读下列材料:(改革)材料一魏主曰:“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
此间用开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
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
”——《魏书》材料二北魏时一位皇帝决心把都城迁到洛阳,但迁都的决定遭到许多鲜卑贵族的反对。
于是,公元493年,这位皇帝以南征为名,亲率二十万大军南下。
一路上秋雨连绵,道路泥泞,长途跋涉的鲜卑贵族和官兵们疲惫不堪,到洛阳后不愿意继续前进了,于是这位皇帝趁机说,行军中途,怎么可以无功而返?如果不愿意继续南征,可以先定在此,以后再做南征的打算!于是宣布定都洛阳,次年正式迁都,……南朝官员陈庆之出使北魏,目睹了洛阳经济、文化兴盛的景象后,感慨地说“以前以为长江以北都是落后的‘异族’风气,现在才知道中原地区礼仪兴盛,人才济济,难以言传。
”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魏孝文帝迁都的原因。
(8分)(2)孝文帝迁都有什么历史影响?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7分)45.阅读下列材料:(战争与和平)阿尔弗雷德·塞耶·马汉(AlfreDT.Mahan,1840~1914)是美国近代军事学家、海军战略家。
他以史学家的明鉴,系统地研究了人类海上战争,1890年起总结出版了《海权对历史的影响:1660~1783》等一系列著述,创立了海权论学说。
马汉明确地把“海权”定义为“使用海洋和控制海洋”,认为任何一个国家成为强国,必须控制海洋,尤其要控制具有战略意义的海峡、通道;为了争取和保持制海权,必须拥有强大的海上实力,即强大的海军舰队和商业船队,以及能控制战略要地的海军基地;进而阐明了“海权是国家强大和繁荣的中心环节”。
海权论一经提出,就立即成为许多国家发展海洋事业、促进国家现代化的重要“催化剂”。
其中,美国是海权论的最大受益国,二战前逐渐取代了英国的海洋霸主;德国、日本在海权论影响下,制定了国家现代化发展战略,迅速崛起,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彻底失败。
——摘编自程前光《马汉的海权论及对二战前世界历史进程的影响》等请回答:(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马汉核心观点,简析马汉海权论产生于19世纪木20世纪初的美国的原因,(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并指明马汉观点的实质,谈谈你从“海权论对世界历史进程的影响”中得到的认识。
(7分)46.以阅读下列材料:(人物)以前史书尤其是教科书,给陈炯明的历史结论是“军阀”、“勾结英帝国主义”、“背叛孙中山”。
一九七九年版《辞海》有他的专门条目,全文是:“陈炯明(一八七五——一九三三)广东军阀。
字竞存,广东海丰人。
清末秀才出身。
一九一一年参加辛亥革命,被推为广东副都督,后任都督。
一九一三年国民党讨袁失败时下台。
一九一七年,任援闽粤军总司令。
一九二零年驱逐桂系军阀莫荣新,任广东省长兼粤军总司令。
一九二二年六月,勾结英帝国主义和直系军阀,背叛孙中山。
一九二三年被粤军许崇智击败,率部退守东江。
一九二五年所部被广东革命军消灭。
一九三三年在香港病死。
”历史上真实的陈炯明是:早年参加同盟会,黄花岗之役为先锋(敢死)队第四队队长,武昌起义后,率师进占惠州,为广东独立(任副都督)作出重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