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笔记
妇产科学习笔记

妇产科学习笔记
一、女性生殖系统解剖
1、大阴唇皮下为疏松结缔组织和脂肪组织,含丰富的血管、淋巴管和神经,外阴受伤后已形成血肿。
2、阴道前壁长7-9cm与膀胱和尿道相邻,后壁长10-12cm与直肠相邻,阴道穹窿后穹窿最深,与盆腔最低的直肠子宫凹陷紧密相邻,临床上可经此穿刺或引流。
有不舒服记得找医生,千万不要小不舒服酿成大问题
3、成年子宫重约50克,长7-8cm、宽4-5cm、厚2-3cm,容积约5ml。
4、子宫峡部为宫体与宫颈形成的最狭窄部分,其上端因解剖上狭窄,称为解剖学内口,其下端因在此处子宫内膜转变为宫颈黏膜,称为组织学内口,子宫峡部在非孕期长约1cm,妊娠末期可达7-10cm,形成子宫下段,成为软产道的一部分。
妇产科精简笔记

妇产科精简笔记(共34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妇产科1.疾病:最典型临床表现、诊断方法(确诊方法)、简单治疗2.难点:解剖和生理、产程处理、妇科肿瘤、内分泌。
3.女性生殖器官:内生殖器和外生殖器。
外生殖器:首先是阴部,阴部上边有阴毛,呈倒三角形。
男性呈菱形。
其次是大阴唇、小阴唇、阴道前庭1)大阴唇:外边是皮肤,里边是软粘膜。
考点:富含丰富的血管。
骑跨伤,容易形成血肿。
2)小阴唇:大阴唇里边很薄的一层粘膜3)阴道前庭:它是一个菱形的区域,包括上边的尿道口,下边的阴道口。
阴道口和小阴唇之间有个开口,叫前庭大腺开口,也叫巴士腺开口,位于小阴唇和处女膜之间的一个沟里面。
内生殖器:阴道、子宫、输卵管、卵巢。
1)阴道:有前壁、后壁,前壁短后壁长。
2)阴道把宫颈包起来了,形成一个圈,称穹窿。
穹窿:前穹窿、后穹窿、侧穹窿。
后穹窿深,后穹窿的上方叫子宫直肠凹陷,腹腔有血穿刺,如果从腹腔抽不出来,可以从后穹窿穿刺,在宫外孕时用到。
3)阴道壁:有丰富的弹力纤维,而且上皮为鳞状上皮,很结实,同时富含大量血管。
女性阴道呈酸性,有自净作用,。
阴道里面含有乳酸杆菌,使阴道呈酸性环境,起保护作用。
解剖位置1、子宫:子宫颈、子宫体、子宫底、子宫角。
1)子宫颈:我们把子宫称倒置的梨形,幼年时(把长,梨小),宫颈比宫体为2:1.到生育年龄:为1:2 老年的时候,宫体萎缩,变为1:1。
2)宫颈和宫体连接部位,很狭窄,称子宫峡部,有1cm,上口:解剖学内口(姐姐),下口:组织学内口。
3)宫体分三层:内膜、肌层、浆膜。
功能层,每个月周期性脱落、基底层,是储备。
2、韧带:1)圆韧带,起自两侧子宫角,向下牵拉终止于大阴唇,使子宫呈前屈前倾位。
2)阔韧带:子宫前边是膀胱、后边是直肠,限制子宫向两侧倾斜。
有层膜,从前面盖住膀胱,翻过来盖住子宫,再翻过来盖住子宫,再翻过来盖住直肠,于是形成两凹陷,膀胱凹陷、直肠凹陷。
妇科读书笔记

妇产科护理学学习笔记第二章女性生殖系统解剖与生理1.阴道穹窿顶端与子宫直肠陷凹(腹腔最低部分)贴接——>>陷凹有积液时经经阴道后穹窿进行穿刺或引流2.子宫颈:解剖学内口、峡部、组织学内口、宫颈阴道上部、宫颈阴道部宫颈外口柱、鳞上皮交界,好发宫颈癌3.子宫分层:浆膜层肌层——内环外纵,中含血管,收缩止血粘膜层=功能层(周期性脱落)+基底层4.子宫韧带:阔韧带(中央)圆韧带、宫骶韧带(前屈)主韧带(宫颈)5.输卵管:间质部、峡部、壶腹部(受精)、伞部6.盆腔静脉感染易于蔓延:生殖器官周围静脉丛7.内生殖器官主要受交感、副交感神经神经支配——>>截瘫产妇顺利分娩8.骶结节韧带、骶棘韧带9.假(大)骨盆、真(小)骨盆10.真骨盆标记:骶骨岬、坐骨棘、耻骨弓11.生殖系统的临近器官(1)尿道:阴道前,耻骨联合后(2)膀胱:子宫与耻骨联合之间(3)输尿管:穿于阔韧带,与子宫动脉交叉(4)直肠:前为子宫和阴道(5)阑尾:①随妊娠月份增加而向外上方移位;②患阑尾炎时可累及子宫附件12.妇女分期:新生儿期——儿童期——青春期——性成熟期(生育期)——围绝经期——老年期13.月经的临床表现:①11-18岁;②21-35天(28天);③30-50ml(超80过多)14.垂体分泌:①促卵泡素(fsh);②促黄体生成素(lh)15.雌激素与孕激素的生理作用16.调节激素的周期性变化特点(1)促卵泡素(fsh):排卵前24h低峰式分泌,持续24h左右持续下降(2)促黄体生成素(lh):排卵前24h陡峰式分泌,持续24h骤降(3)雌激素(e):两个高峰(①排卵前;②排卵后7-8天,黄体成熟)(4)孕激素(p):排卵后7-8天,黄体成熟达到高峰17.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1)增殖期(d5-14,卵巢卵泡期):(2)分泌期(d15-28),卵巢黄体期:(3)月经期(d1-4) 18.子宫颈的变化(1)随雌激素水平增高,宫颈粘液分泌增多、变稀薄透明、利于精子通行(2)涂片羊齿植物叶状结晶:月经周期d6-7出现,排卵前最典型第三章病史采集与检查第四章妊娠期妇女的护理1.受精与着床(1)受精:①部位(输卵管峡部与壶腹部连接处);②时间(排卵后12h内,过程24h)(2)受精卵的输送与发育:①桑葚胚(受精后3日,16细胞);②晚期囊胚(受精后5-6日)(3)着床:受精后6-7日开始,11-12日结束(4)蜕膜形成:蜕膜=底蜕膜+包蜕膜+真蜕膜2.胎儿附属物:胎盘,胎膜,脐带,羊水(1)胎盘=羊膜+叶状绒毛膜(固定绒毛、游离绒毛)+底蜕膜(绒毛间隙充满母血,两套血液循环系统),足月胎儿体重1/6 (2)胎膜=绒毛膜+羊膜(3)脐带:30-70cm(均55cm),1条脐静脉2条脐动脉(4)羊水:1000——1500ml①使胚胎自由活动、防止胎体粘连、防止胎儿受损、利于胎儿体液平衡②减少胎动给母体的不适、临产时使压力均匀分布、临产后前羊水囊扩张宫颈口及阴道、破膜后冲洗并减少感染3.胎盘的功能(1)气体交换(2)营养物质供应(3)排出胎儿代谢产物(4)防御功能(5)合成功能*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受精后10日左右可测得,诊断早孕敏感方法之一篇二:妇产科学习笔记妇产科学习笔记一、女性生殖系统解剖1、大阴唇皮下为疏松结缔组织和脂肪组织,含丰富的血管、淋巴管和神经,外阴受伤后已形成血肿。
妇产科学复习重点笔记

第一节骨盆一、骨盆的类型:分四种类型(一)女型(gynecoid type):入口呈横椭圆形,入口横径>前后径,耻骨弓较宽,两侧坐骨棘间径≥10cm。
最常见,为女性正常骨盆.(二)扁平型(platypelloid type):入口前后径短而横径长,呈扁椭圆形。
骶骨直向后翘或深弧形,骨盆浅,较常见。
(三)类人猿型(anthropoid type):入口呈长椭圆形,入口、中骨盆和出口横径均较短,前后径长.两侧壁稍内聚,坐骨棘较突出,骶骨向后倾斜,故骨盆前部较窄而后部较宽。
骶骨较直,骨盆深。
较少见。
(四)男型(android type):骨盆入口呈三角形,两侧壁内聚,坐骨棘突出,耻骨弓窄,坐骨切迹窄呈高弓形,骶骨较直而前倾,出口后矢状径较短。
骨盆呈漏斗形,常造成难产。
临床上所见多混合型骨盆。
骨盆的形态、大小与种族差异以及生长发育还受遗传、营养和激素的影响。
二、骨盆平面和径线(一)骨盆入口平面呈横椭圆形前:耻骨联合上缘两侧:髂耻缘后:骶岬上缘4条径线。
(1)入口前后径(真结合径):耻骨联合上缘中点至骶岬上缘正中间的距离,正常值平均11cm。
(2)入口横径:两侧髂耻缘间的最大距离,正常值平均13cm。
考乐网,医师考试专业网站(3)入口斜径:骶髂关节至对侧髂耻隆突间的距离为斜径,正常平均12.75cm.左右各一。
(二)中骨盆平面为骨盆最小平面.前方为耻骨联合下缘,两侧为坐骨棘,后方为骶骨下端.2条径线。
(1)中骨盆前后径:耻骨联合下缘中点通过两侧坐骨棘连线中点至骶骨下端间的距离,正常值平均11.5cm。
(2)中骨盆横径:(坐骨棘间径)。
两坐骨棘间的距离,正常值平均10cm。
(三)骨盆出口平面由两个不同平面的三角形所组成。
底边:坐骨结节间径。
前三角平面顶端为耻骨联合下缘,两侧为耻骨降支。
后三角平面顶端为骶尾关节,两侧为骶结节韧带。
本文来自于〈考乐网。
出口平面有4条径线:(1)出口前后径:耻骨联合下缘至骶尾关节间的距离,正常值平均11。
妇产科学笔记(完美版)

名词解释1.月经初潮:青春早期各激素水平开始有规律性波动,直到雌激素水平达到一定高度而下降时,引起子宫撤退性出血即月经初潮。
2.卵巢周期:从青春期开始到绝经前,卵巢在形态和功能上发生周期性变化称卵巢周期。
3.卵泡闭锁:卵巢的绝大部分卵泡不能发育成熟,它们在卵泡发育的各阶段逐渐退化,退化的卵泡称为闭锁卵泡,这个过程称为卵泡闭锁。
4.生长卵泡:卵泡基底膜附近的梭形细胞形成两层卵泡膜,即卵泡内膜与卵泡外膜,这时的卵泡称生长卵泡。
5.排卵:卵细胞和它周围的细胞一起被排出的过程称排卵。
6.下丘脑-垂体-卵巢轴(性腺轴):正常情况下,下丘脑-垂体-卵巢三者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以维持动态平衡,这是月经周期的主要调节机构,称为下丘脑-垂体-卵巢轴。
7.顶体反应:当精子与卵子相遇,精子顶体外膜破裂,释放出顶体酶,称顶体反应。
8.假性糜烂:由于宫颈鳞柱状上皮交接部外移,宫颈表面出现糜烂面,称假性糜烂9.胎儿-胎盘单位:妊娠期甾体激素的合成由胎儿胎盘共同完成,称为胎儿-胎盘单位10.胎盘血管合体膜:为胎盘内进行物质交换的部位,是由合体滋养细胞、合体滋养细胞基底膜、绒毛间隙、毛细血管基底膜和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五层组成的薄膜。
11.高危儿:a.孕龄<37周或≥42周;b.出生体重<2500g;c.小于孕龄儿或大于孕龄儿d.出生后一分钟内Apgar评分0-3分;e.产时感染f.高危妊娠产妇的新生儿g.手术产儿h.新生儿的兄姐有严重的新生儿病史或新生儿期死亡等12.胎势:胎儿在子宫内的姿势。
13.纵产势:胎体纵轴与母体纵轴平行14.斜产势:胎体纵轴与母体纵轴交叉呈角度15.横产势:胎体纵轴与母体纵轴垂直16:早期妊娠:妇女于妊娠早期出现头晕、乏力、嗜睡、流泪、食欲不振或厌油腻、恶心、呕吐等现象17: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孕晚期,孕妇若较长时间取仰卧姿势,由于增大的子宫压迫下腔静脉,使回心雪量及心搏出量减少,出现的低血压状态。
18.胎儿生物物理监测:是综合胎儿监护及B超所示的某些生理活动,以判断胎儿有无急性或慢性缺氧的一种监护方法,包括无激惹试验(NST)20分钟,胎儿呼吸运动(FBM)30分钟,胎动,肌张力(FT),羊水量(AFV)19.分娩:妊娠满28周及以后的胎儿及其附属物从临产发动直至从母体全部娩出的过程。
妇科笔记

一.生殖器官的发育,促性腺激素作用使卵巢增大,卵泡开始发育和分泌雌激素。
宫体占子宫全长的2/3(儿童期宫颈较长,约占子宫全长的2/3,绝经后妇女宫体:宫颈=1:1)。
现在食品添加雌激素太多导致儿童性早熟,所以小孩行子宫检查时,如看到卵泡内径大于0.4cm,要报一个切面探及几个卵泡。
始基子宫(痕迹子宫):子宫长径≤2cm幼稚子宫:子宫长径3cm左右二.卵巢功能:①产生卵子及排卵②产生性激素。
每月发育一批卵泡,其中一般只有一个优势卵泡可以完全成熟并排卵,其余卵泡自行退化(一般监测排卵就是看有无优势卵泡及其生长,一般在月经周期第11天开始进行监测检测同时还要看内膜分期,排卵前内膜三线征清楚,为A期,排卵后三线征模糊,为B期)。
三.月经周期:(妇科B超检查是妇女的病史还是很重要的,可以问下月经情况)1.卵泡生长期(月经周期规律,卵泡期或月经中期前看见的囊性结构,小于3cm的一般都是卵泡或优势卵泡,属于正常结构)。
2.排卵期,优势卵泡达到一定大小,在雌激素等作用下被排出(若排卵期后看见卵巢上囊性结构,内径大于3cm,可能是未排出的卵泡形成了滤泡囊肿,滤泡囊肿可在下一个月经周期消失)。
3.黄体期,排卵后,卵泡腔塌陷,形成黄体或黄体血肿(两者性质大同小意,一般看着比较实的体积小的报黄体,体积稍大的囊实回声不均的报黄体血肿,大多数黄体血肿随着月经周期都会慢慢消失,有的黄体血肿声像图改变与巧囊很像,不确定的时候可报黄体血肿与巧囊待鉴别,建议患者2月后再次复查,如两月后还在,可能为巧囊,如消失,则可能是黄体血肿)。
若未怀孕,黄体在排卵后9-10天可消失,若怀孕,则变成黄体囊肿(大多于怀孕后一段时间消失,如黄体囊肿太大,可能是因为HCG太高导致)。
4.月经期,黄体功能衰退后月经来潮,此时卵巢中又有一批新的卵泡发育,开始新的周期。
四.子宫内膜周期变化①增殖期(月经周期5-14天)②分泌期(月经周期15-28天)1.宫内膜月经前超过1.4cm,提示宫内膜增厚,超过1.6cm,提示宫内膜过厚,月经期超过0.6-0.8cm报厚,绝经后内膜超过0.5cm报可见宫内膜。
妇产科笔记总结报告范文(3篇)

第1篇一、前言妇产科是医院中非常重要的科室之一,负责妇女和儿童的保健、诊断和治疗。
作为一名妇产科医生,我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重大。
在日常工作中,我不断积累和总结经验,以提高自己的医疗水平。
以下是我对妇产科笔记的总结报告。
二、笔记内容概述1. 产科(1)孕期保健:了解孕期妇女的生理、心理变化,指导孕妇进行孕期检查、营养、运动等。
(2)分娩过程:熟悉各种分娩方式,如顺产、剖宫产等,掌握分娩过程中的护理要点。
(3)新生儿护理:了解新生儿生理特点,掌握新生儿护理技巧,提高新生儿成活率。
2. 妇科(1)妇科疾病诊断:掌握妇科常见疾病的诊断方法,如阴道炎、子宫肌瘤、宫颈癌等。
(2)妇科手术:熟悉妇科手术操作流程,提高手术成功率。
(3)妇科护理:了解妇科患者的心理需求,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
三、经验与教训1. 经验(1)注重细节:在接诊患者时,注重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确保诊断准确。
(2)团结协作:与同事保持良好沟通,共同解决临床问题。
(3)不断学习:关注国内外医学动态,提高自己的医疗水平。
2. 教训(1)病史询问不全面:在接诊患者时,要详细询问病史,避免漏诊。
(2)手术操作不规范:在手术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确保手术安全。
(3)沟通不畅:与患者及家属保持良好沟通,提高患者满意度。
四、未来展望1. 深入学习妇产科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临床诊疗水平。
2. 加强与国内外同行的交流与合作,拓宽视野。
3. 关注妇产科新技术、新进展,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4. 积极参与科研项目,为妇产科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总之,作为一名妇产科医生,我要不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为妇女和儿童的健康保驾护航。
第2篇一、前言妇产科是医院中一个重要的科室,负责妇女和儿童的医疗保健工作。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在妇产科实习期间,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现将实习期间的所见、所学、所感总结如下。
二、实习情况1. 住院病人情况在妇产科实习期间,我共参与护理住院病人500余人次,其中孕产妇300余人次,新生儿200余人次。
妇产科护理学 知识点总结(重点笔记+知识点总结)

妇产科护理学知识点总结(重点笔记+知识点总结)一、产褥期母体的变化1. 子宫复旧:子宫逐渐恢复到孕前状态的过程。
2. 子宫内膜再生:胎盘娩出后,基底部的结缔组织逐渐再生新的结缔组织,约需6周恢复至接近未孕时的状态。
3. 盆底组织恢复:分娩过程中,盆底肌肉和筋膜过度伸展,弹性降低,需逐渐恢复。
4. 循环系统、血液系统恢复:产后3日内,血容量逐渐恢复至未孕状态。
5. 消化系统恢复:产后消化功能逐渐恢复正常。
6. 泌尿系统恢复:产后膀胱张力逐渐恢复,尿量增加。
7. 乳房变化:产后开始分泌乳汁。
二、产褥期妇女的护理1. 观察生命体征:每日测量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注意观察恶露的量、色、味及性状。
2. 保持外阴清洁:每日擦洗外阴,防止感染。
3. 协助产妇哺乳:指导产妇正确哺乳,保持乳房清洁。
4. 做好心理护理:给予产妇安慰和支持,缓解产后的焦虑和抑郁情绪。
5. 预防并发症:注意观察产后出血、产褥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及时采取措施预防和治疗。
三、胎儿的发育过程及特点1. 胚胎期:受精卵着床后发育成胚胎,约2周左右形成心血管系统、神经管及胚胎体。
2. 胎儿期:从第3周末至第8周末,胚胎发育成胎儿,各器官系统逐渐发育完善。
3. 新生儿期:出生后的第1周至第28天,新生儿适应新环境,逐渐适应外界环境。
四、妊娠期妇女的护理1. 饮食护理:指导孕妇合理饮食,保证营养均衡。
2. 运动护理:指导孕妇适当运动,增强体质。
3. 心理护理:关注孕妇的情绪变化,给予心理支持。
4. 预防并发症:注意观察妊娠期高血压、糖尿病等并发症的发生,及时采取措施预防和治疗。
5. 分娩准备:指导孕妇做好分娩准备,包括物品准备、心理准备等。
五、妇科疾病的护理1. 妇科炎症的护理:包括阴道炎、宫颈炎、盆腔炎等疾病的护理,注意保持外阴清洁,遵医嘱使用药物。
2. 生殖器官肿瘤的护理:包括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等疾病的护理,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及时采取措施治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绪论细目一中医妇科学定义及范围定义;范围;熟悉中医妇科学的特点。
细目二中医妇科学发展简史要点:各历史时期中医妇科主要著作;最早设妇科专篇的医著是A.《黄帝内经》B.《金匮要略》C.《脉经》D.《千金要方》E.《景岳全书》[答疑编号2615010101]【正确答案】B妇科第一张方剂,四乌贼骨一藘茹丸出自哪本书()A.薛己《女科撮要》B.张景岳《妇人规》C.《内经·素问·腹中论》D.万全《广嗣纪要》E.《金匮要略》[答疑编号2615010102]【正确答案】C妇产科独立分科于()A.秦汉时期B.隋唐时期C.两宋时期D.金元时期E.明清时期[答疑编号2615010103]【正确答案】C第二单元女性生殖器官细目一外生殖器要点:1.毛际的位置2.阴户的位置及功能解剖位置:指阴道口。
又称廷孔、四边。
功能:①是防御外邪入侵的第一道门户。
②是排月经、泌带下、排恶露之出口。
③是合阴阳之入口。
④又是娩出胎儿、胎盘之产门。
细目二内生殖器要点:1.阴道的位置及功能阴道,又称子肠。
“阴道”一词最早就是中医学中的固有解剖名称,且解剖位置与西医学一致。
解剖位置:是阴户连接子宫的通道,位于子宫与阴户之间。
阴道的功能:①娩出胎儿,②排出月经、带下、恶露的通道,③是合阴阳,④禁闭子精,防御外邪的处所。
2.胞宫的含义胞宫,又名女子胞、子处、子宫、子脏、血室、胞室等。
胞宫是女性的重要内生殖器官,关于它的记载最早见于《内经》。
胞宫的位置《类经附翼》说:子宫“居直肠之前,膀胱之后”,它位于带脉以下,小腹正中,前邻膀胱,后有直肠,下口连接阴道。
胞宫的形态最早记载见于《格致余论》,中医学的子宫形态除了包括子宫的实体之外,还包括两侧的附件(输卵管、卵巢)。
3.胞宫的功能胞宫的功能《内经》称女子胞为“奇恒之腑”,说明了它的功能不同于一般的脏腑。
脏是藏而不泻,腑是泻而不藏,而胞宫是亦泻亦藏,藏泻有时。
它行经、蓄经、育胎、分娩,藏泻分明,各依其时,充分体现了胞宫功能的特殊性。
胞宫所表现出来的功能,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一部分,是脏腑、经络、气血作用的结果。
4.子门的位置及功能子门,又名子户。
子门是指子宫颈口的部位。
子门的功能:预防外邪入侵的第二道关口;子门是主持排出月经和娩出胎儿的关口。
习题胞宫的主要生理功能是A.主月经B.主带下C.主孕育胎儿D.主月经和孕育胎儿E.主经、带、胎、产[答疑编号2615010104]【正确答案】E【习题】下列哪一项是指西医解剖学的子宫颈口部位()A.小肠B.子门C.玉门D.龙门E.胞门[答疑编号2615010105]【正确答案】B第三单元女性生殖生理一、女性一生各期的生理特点二、月经的生理三、带下生理四、妊娠生理五、临产与产后细目一女性一生各期的生理特点要点:1.新生儿期新生儿期的界定:从出生至生后28天。
特点:乳房隆起或泌乳(性腺和胎盘分泌的性激素的影响)。
阴道出血(雌激素水平迅速下降所致)。
2.儿童期(涵盖了儿科学的婴儿期、幼儿期、学龄前期、学龄期)界定:新生儿期之后至12岁,称儿童期,又分儿童前期和儿童后期。
前期的特点:身体持续增长和发育,但是生殖器官幼稚。
后期的特点:第二性征开始发育。
3.青春期界定:从月经初潮至生殖器官逐渐发育成熟的时期。
WHO规定青春期是10~19岁。
特点:①全身发育,身高、体形已渐发育成女性特有的体形。
②内外生殖器官发育渐趋成熟,第二性征发育,呈现女性特有体态。
③月经来潮是青春期开始的一个重要标志。
④具有生育能力,但生殖系统功能上不完善。
下列哪项不是女性青春期的生理特点A.第二性征出现B.月经来潮C.生殖器官为幼稚型D.体形渐渐发育成为女性特有体形E.具有生育能力[答疑编号2615010106]【正确答案】C4.性成熟期,也称生育期。
界定:一般从18岁左右开始,历时30年。
中医从三七至七七。
特点:①生殖功能经历由成熟—旺盛—开始衰退的过程。
②女性乳房发育成熟。
③孕期乳房充分发育,以适应产后哺乳。
习题性成熟期一般自A.14岁左右开始B.16岁左右开始C.18岁左右开始D.19岁左右开始E.21岁左右开始[答疑编号2615010107]【正确答案】C5.围绝经期中医称“七七“之年,经断前后或绝经前后。
一般称更年期。
包括绝经前期、绝经期、绝经后期三阶段。
绝经期:年龄一般在44~54岁之间(80%)。
绝经通常是指女性生命中最后一次月经后,停经达到1年以上者,最后1次月经称绝经。
绝经后期:是指绝经后至生殖功能完全消失,行将步入老年期。
肾气渐虚,冲任二脉虚衰,天癸将竭,生殖器官和乳房逐渐萎缩。
6.老年期界定:一般指60岁以后的妇女。
②气虚,天癸竭,生殖器官萎缩,骨质疏松易发骨折。
②心脑功能减退,全身功能处于衰退期。
细目二月经的生理1.月经的生理现象(1)月经初潮:女性第一次月经来潮称初潮。
年龄一般为13~15岁,平均14岁,即二七。
(2)月经周期:月经有月节律的周期性,出血的第一天为月经周期的开始,两次月经第一天之间的间隔时间称为一个月经周期,一般28~30天。
(3)经期:月经持续时间,正常经期为3~7天,多数3~5天。
(4)月经的量、色、质经量50~80ml,色暗红,质量不稀不稠,不凝固,无血块、无特殊臭气。
行经前全身表现:乳房略胀,小腹略坠,腰微酸,情绪易于激动。
绝经:妇女一生最后一次行经后,停经1年以上,称为绝经。
(5)附:特殊的月经现象①并月:身体无病,但月经定期2个月来潮一次。
②居经:或称季经,身体无病,但月经定期3个月来潮一次。
③避年:身体无病,但月经1年行经1次。
④暗经:终生不潮但却能受孕者。
⑤激经:又称盛胎或垢胎,受孕初期仍能按月经周期有少量出血而无损于胎儿者。
习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一次经血总量为50~80mlB.月经周期28~30天C.经期为3~7天D.初潮约14岁E.经血无臭味,夹少量血块[答疑编号2615010108]【正确答案】E身体无病而月经2个月来潮1次者称()A.季经B.并月C.漏胎D.垢胎E.避年[答疑编号2615010109]【正确答案】B2.月经产生的机理(脏腑、天癸、气血、经络)(1)脏腑与月经五脏贮藏和化生精气,肾藏精,肝藏血,脾为气血生化之源,心主血,肺主气,气为血之帅。
五脏在月经产生当中各司其职,但与月经产生密切相关的是肾、肝、脾。
(2)天癸与月经天癸,男女都有,是肾中精气充盛到一定程度时体内出现的具有促进人体生长、发育、生殖的一种精微物质。
天癸主宰月经的潮与止。
(3)气血与月经月经的主要成分是血,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
血是月经的物质基础,而气能生血、行血、摄血。
气血调和,经候如常。
(4)经络与月经与妇女月经有关的经络有奇经八脉当中的冲、任、督、带。
其中冲、任、督均起源于胞中,“一源而三歧’,冲为十二经之海,为血海;任为阴脉之海,主胞胎;督脉为阳脉之海,与任脉交于龈交穴,阴阳相合,维持人体阴阳脉气的平衡,维持了胞宫行经和孕育的正常功能。
带脉约束纵行的诸经,通过与任、督、冲三脉交会,间接下系胞宫,维持胞宫的正常生理功能。
(5)胞宫与月经胞宫是化生月经和受孕育胎的内生殖器官。
其生理由肾、天癸、气血、冲任调节,并主司子宫藏泻,胞宫周期性变化主要表现为子宫的周期性出血。
习题与月经产生没有直接关系的脏腑是A.肾B.肺C.胆D.脾E.胃[答疑编号2615010110]【正确答案】C关于天癸说法不正确的是()A.男女均有B.促进人体生长发育的物质C.先有天癸后有月经D.受后天水谷精微的滋养E.即月经[答疑编号2615010111]【正确答案】E下列哪项不是“天癸”臻熟的条件A.肾气充盛B.脾气健旺C.年已18岁D.精血充实E.肾阴充盛[答疑编号2615010112]【正确答案】C3.月经周期节律月经有行经期、经后期、经间期、经前期四个不同时期的生理节律,形成月经周期。
行经期经后期经间期周期第14~15天,也称氤氲之时,或称“的候”、“真机”时期。
经前期细目三带下生理要点:1.带下的生理现象及作用健康女性阴道排出的一种阴液,色白或无色透明,其性黏而不稠,其量适中,无特殊臭气,津津常润,是正常生理现象,称生理性带下,俗称白带。
(1)带下属津液。
(2)带下有周期性月节律。
(3)带下量随妊娠期增多。
(4)带下淖泽胞宫、阴道。
在月经前后、经间期,带下的量稍有增多。
经间期带下质清,晶莹而透明,具韧性可拉长。
2.带下产生与调节的机理带下的产生是脏腑、津液、经络协调作用于胞宫的结果。
(1)脏腑与带下(2)津液与带下(3)经络与带下(4)胞宫与带下习题下列关于生理性带下的描述,错误的是A.色白或无色透明B.质地粘稠C.其量适中D.无特殊气味E.从阴道内排出的一种阴液[答疑编号2615010113]【正确答案】B细目四妊娠生理要点:1.受孕机理女子发育成熟后,月经按期来潮,就有了孕育的功能。
受孕的机理在于肾气亢盛,天癸成熟,冲任二脉通盛,男女之精适时相合,便可构成胎孕,妊娠后经十月怀胎,则“瓜熟蒂落”,足月分娩。
2.妊娠的生理现象(1)月经停闭:生育期的妇女,月经一贯正常而突然停闭,首应考虑怀孕。
(2)脉滑:妊娠后出现脉滑,是中医候胎重要依据之一。
(3)妊娠反应:孕后常出现胃纳不香、饱胀不思饮食、恶心欲吐、择食的早孕反应。
3个月内逐渐适应或消失。
(4)子宫增大:早孕40多天,可扪及子宫增大变软,子宫颈紫蓝色质软。
非孕时子宫容量为5ml,至妊娠足月约5000ml,增加1000倍。
子宫重量,非孕时50g,至足月妊娠约1000g,增加20倍。
(5)乳房变化:乳房自孕早期开始增大、发胀。
乳头增大变黑,易勃起。
乳晕加大变黑,乳晕外周有散在褐色小结节状隆起。
妊娠4~5个月,挤压乳头可分泌少量乳汁。
(6)下腹膨隆:妊娠3个月以后,可于下腹部手测子宫底高度以了解胎之长养。
每次妊娠一般一胎,若一孕二胎者称“双胎”或“骈胎”,一孕三胎称“品胎”。
3.预产期的计算方法现代推算的公式是:从末次月经的第1天算起,月数加9(或减3)日数加7(阴历则加14)。
下列关于妊娠哪项是错误的()A.月经停止来潮B.常有恶心、呕吐等早孕反应C.脉象滑疾流利D.孕四五月后可挤出少量乳汁E.一般孕三个月后出现早孕反应[答疑编号2615010114]【正确答案】E预产期的计算是从()A.末次月经结束之日B.受孕前月排卵期算起C.末次性生活算起D.末次月经第十四天算起E.末次月经来潮第一天算起[答疑编号2615010115]【正确答案】E细目五临产与产后要点:1.临产调护的六字真言;临产、试胎及弄胎的概念(1)六字真言:亟斋居士《达生篇》总结临产调护六字要诀,即“睡、忍痛、慢临盆”。
(2)临产:是分娩的开始。
临产信号:见红、阵痛、破水。
(3)试胎:妊娠8、9个月时,或腹中痛,痛定仍如常者,称之试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