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科学上册测试卷及答案

合集下载

教科版科学小学三年级上册练习试题及答案(全册)

教科版科学小学三年级上册练习试题及答案(全册)

教科版科学三上1.1水到哪里去了判断题1. 地面上的水洼经过一段时间不见了是蒸发现象。

()2. 透明的塑料盒倒扣在地面上,塑料盒上面出现水珠是蒸发现象。

()3. 煮火锅的时候,锅里的水越来越少是凝结现象。

()4. 冬天密闭的教室窗户上出现小水珠是凝结现象。

()单项选择题5.下列关于水的描述错误的是()A.水有固定的体积B.水是白色的C.水是透明的6.下列关于水蒸气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水蒸气是一种气体B.水蒸气是无色的C.水蒸气有固定的体积7.下列关于水和水蒸气的描述正确的是()A.水和水蒸气都可以被我们看见B.水蒸气就是我们看到的“白气”C.水蒸气是无色无味的8.下列不属于蒸发现象的是()A.湿布擦黑板,黑板变干了B.洗过的手变干了C.冰融化成水9.水和水蒸气的相同点是()A.都看得见B.都摸得着C.无固定形状10.对有无覆盖薄膜的杯子中水位变化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覆盖薄膜的水杯中水位下降较多B.水位下降是因为水蒸发了C.没有薄膜的水杯中水位下降较少答案解析:1. T解析:蒸发是指水变成水蒸气;凝结是指水蒸气变成水。

地面上的水洼经过一段时间不见了是蒸发。

2. F解析:透明的塑料盒倒扣在地面上,塑料盒上面出现水珠是凝结3. F解析:煮火锅的时候,锅里的水越来越少是蒸发4.T解析:冬天密闭的教室窗户上出现小水珠是凝结。

5. B解析:水是无色的。

6.C解析:水蒸气没有固定的体积。

7. A解析:水可以被我们看见,水蒸气不能;水蒸气是无色透明的,不是我们看到的“白气”。

8.C解析:冰融化成水是融化,不是蒸发现象。

9.C解析:水和水蒸气都没有固定的形状,水蒸气看不见摸不着。

10. B解析:覆盖薄膜的水杯中水位下降较水,没有薄膜的水杯中水位下降较多,水位下降是因为水蒸发了。

教科版科学三上1.2.1水沸腾了1.人体的正常体温是()左右。

A.27℃B.37℃C.47℃2.下列关于酒精灯使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用灯帽来盖灭酒精灯B.用嘴来吹灭酒精灯C.用火柴给酒精灯点火3.在做水沸腾的实验中,不会用到的实验仪器是()A.酒精灯B.量筒C.烧杯4.使用温度计时,正确的读数方式是()A.平视B.俯视C.仰视5.使用酒精灯不小心着火了,正确的处理方法是()A.用嘴吹灭火焰B.往火焰上浇水C.用湿抹布或沙土扑火6.从不同角度读取温度计时,读数会出现偏差,仰视读数会()。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及参考答案(达标题)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及参考答案(达标题)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把少量下列物质放入水中,搅拌后,看不到了的是()。

A.食用油B.食盐C.面粉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天气一直不变B.不同地区,天气可能不一样C.同一地区的天气不能发生变化3.下列物质的变化,性质相同的一组是()。

A.水变成水蒸气蜡烛燃烧冒黑烟B.将易拉罐压扁将将火柴折断 C.燃放烟花将雪融化4.水、石块和空气三种物体中,能占据空间的是()。

A.水B.石块C.空气D.以上全是5.把一团纸塞进杯子的底部,然后将杯子倒立竖直扣入水中,()。

A.纸团不会湿B.纸团会湿C.以上都不对6.我们用注射器抽取空气,然后用手指堵住管口,用力压活塞()。

A.活塞能够压到底B.活塞不能够往下压C.能够向下压一部分7.小明把打入30筒空气后的皮球放入简易天平的左边小桶中,再在右边小桶中放入绿豆,直到平衡;然后取出皮球,放掉空气,再把皮球放入左边小桶。

这时小明发现简易天平()。

A.左边的小桶往下沉B.右边的小桶往下沉C.仍保持平衡8.关于体温计、气温计和水温计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都运用了液柱热胀冷缩的的原理B.测量温度时可以随意使用 C.三种温度计的作用不同9.观测风向可以用().A.雨量器B.风向标C.温度计10.相同体积的热空气和冷空气相比,()。

A.热空气重B.冷空气重C.一样重二.填空题(共10题,共34分)1.制作()是我们长时间坚持观察记录天气的好方式。

2.当水的温度下到()℃就始结,水结后的体积会()。

3.天气总是在不断地变化,有时(),有时()。

4.降水量可以通过()来测量。

5.空气总是在循环运动的,空气的流动形成()。

6.水是液态,冰是()的水,水蒸气是()的水。

7.生活中处处都有()的存在。

8.用手触摸冰块,温度()填[“很高”或“很低”],比较()[填“光滑”或“粗糙”]。

9.风向是风吹()的方向,通常用()个方位来描述。

教科版科学小学三年级上册练习试题及答案(全册)

教科版科学小学三年级上册练习试题及答案(全册)

教科版科学小学三年级上册练习试题及答案(全册)教科版科学三上1.1水到哪里去了判断题1. 地面上的水洼经过一段时间不见了是蒸发现象。

()2. 透明的塑料盒倒扣在地面上,塑料盒上面出现水珠是蒸发现象。

()3. 煮火锅的时候,锅里的水越来越少是凝结现象。

()4. 冬天密闭的教室窗户上出现小水珠是凝结现象。

()单项选择题5.下列关于水的描述错误的是()A.水有固定的体积B.水是白色的C.水是透明的6.下列关于水蒸气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水蒸气是一种气体B.水蒸气是无色的C.水蒸气有固定的体积7.下列关于水和水蒸气的描述正确的是()A.水和水蒸气都可以被我们看见B.水蒸气就是我们看到的“白气”C.水蒸气是无色无味的8.下列不属于蒸发现象的是()A.湿布擦黑板,黑板变干了B.洗过的手变干了C.冰融化成水9.水和水蒸气的相同点是()A.都看得见B.都摸得着C.无固定形状10.对有无覆盖薄膜的杯子中水位变化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覆盖薄膜的水杯中水位下降较多B.水位下降是因为水蒸发了C.没有薄膜的水杯中水位下降较少答案解析:1. T解析:蒸发是指水变成水蒸气;凝结是指水蒸气变成水。

地面上的水洼经过一段时间不见了是蒸发。

2. F解析:透明的塑料盒倒扣在地面上,塑料盒上面出现水珠是凝结3. F解析:煮火锅的时候,锅里的水越来越少是蒸发4.T解析:冬天密闭的教室窗户上出现小水珠是凝结。

5. B解析:水是无色的。

6.C解析:水蒸气没有固定的体积。

7. A解析:水可以被我们看见,水蒸气不能;水蒸气是无色透明的,不是我们看到的“白气”。

8.C解析:冰融化成水是融化,不是蒸发现象。

9.C解析:水和水蒸气都没有固定的形状,水蒸气看不见摸不着。

10. B解析:覆盖薄膜的水杯中水位下降较水,没有薄膜的水杯中水位下降较多,水位下降是因为水蒸发了。

教科版科学三上1.2.1水沸腾了1.人体的正常体温是()左右。

A.27℃B.37℃C.47℃2.下列关于酒精灯使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用灯帽来盖灭酒精灯B.用嘴来吹灭酒精灯C.用火柴给酒精灯点火3.在做水沸腾的实验中,不会用到的实验仪器是()A.酒精灯B.量筒C.烧杯4.使用温度计时,正确的读数方式是()A.平视B.俯视C.仰视5.使用酒精灯不小心着火了,正确的处理方法是()A.用嘴吹灭火焰B.往火焰上浇水C.用湿抹布或沙土扑火6.从不同角度读取温度计时,读数会出现偏差,仰视读数会()。

新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含答案(基础题)

新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含答案(基础题)

新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小红用简易雨量器收集了24小时的降水,水的高度是16毫米,用量筒测得水共有60毫升,这一天的降水量应该记录为()。

A.16毫米B.38毫米C.60毫升2.正确测量水温的方法有()。

A.手拿温度计的下端B.将温度计下端浸入水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和壁C.读数时温度计离开水面3.观测风向可以用().A.雨量器B.风向标C.温度计4.用打气筒搜集空气后要立即把口扎紧,这因为空气容易()。

A.爆炸B.结冰C.泄漏5.将圆筒里的水和油分别倒到长方体盒子里,它们都呈长方体,这说明()。

A.水比油流动快B.水和油没有固定的形状C.水和油的形状相同6.用同一支温度计分别测0℃的水和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的水温度高B.冰水混合物温度高C.二者温度相同7.下面的容器中,适合作雨量器的是()。

A.不透明圆柱体B.透明圆柱体C.透明圆锥体8.大自然中的风是由()形成的。

A.雷电B.太阳C.冷热不同的空气流动9.下列各组物质都能溶解在水中的是()。

A.味精、沙子B.碱、洗手液C.面粉、砂糖10.加快溶解的方法不包括()。

A.搅拌B.加热C.冰镇二.填空题(共10题,共28分)1.在研究“水的温度是否能加快*果糖溶解”的实验中,请选出你认为正确的做法。

()A.两杯水样多B.两杯水都是60℃C.一杯水60℃,一杯水20℃D.两块水果糖样大E.一块完整,一块弄成粉末状F. 两块水果糖同时放入水中G.两杯液体都不搅拌H.杯液体搅拌,一杯液体不搅拌2.用()冲咖啡可以使咖啡快速溶解。

3.()是指一个地方在某一短时间里的冷暖、阴晴、雨雪以及风等()情况。

4.把一团纸巾粘在杯子的底部,然后将杯子竖直倒扣入水中,纸巾没被水浸湿,这个实验说明空气可以()。

5.水变成水蒸气后()。

6.冰是()的水,有一定的()和()。

7.雨过天晴,地面上的水会慢慢变干,这是()现象。

科学三年级上册试题及答案

科学三年级上册试题及答案

科学三年级上册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植物生长需要哪些基本条件?A. 土壤、水分、阳光B. 土壤、水分、空气C. 土壤、阳光、空气D. 水分、阳光、空气2. 以下哪个不是动物的特征?A. 需要营养B. 能够呼吸C. 能够生长和繁殖D. 不能自由移动3. 地球的形状是?A. 平面B. 圆形C. 椭圆形D. 不规则形状4. 人体最大的器官是什么?A. 心脏B. 肝脏C. 皮肤D. 大脑5. 下列哪个是植物的器官?A. 根B. 叶C. 花D. 所有选项都是6. 以下哪个是光合作用的产物?A. 氧气B. 水C. 葡萄糖D. 所有选项都是7. 植物的种子由哪些部分组成?A. 种皮和胚B. 胚乳和胚C. 种皮、胚乳和胚D. 只有胚8. 以下哪个是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A. 生物B. 非生物C. 生物和非生物D. 只有生物9. 以下哪个不是化石燃料?A. 煤B. 石油C. 天然气D. 太阳能10. 以下哪个是生物多样性的体现?A. 同一物种的不同个体B. 不同物种的个体C. 同一物种的相同个体D. 不同物种的相同个体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植物的根主要作用是_________和_________。

2. 动物的呼吸作用需要_________。

3. 地球的自转周期是_________。

4. 人体需要的六大营养素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水。

5. 光合作用主要发生在植物的___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 请简述植物的光合作用过程。

2. 请解释生态系统中食物链的概念。

四、实验题(每题5分,共10分)1. 描述如何使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

2. 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来证明植物需要阳光进行光合作用。

五、论述题(每题15分,共15分)1. 论述为什么保护生物多样性对人类社会至关重要。

答案:一、选择题1. B2. D3. C4. C5. D6. C7. C8. C9. D 10. B二、填空题1. 吸收水分和无机盐;固定植物体2. 氧气3. 24小时4. 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无机盐5. 叶绿体三、简答题1. 光合作用是植物利用叶绿体中的叶绿素,在光照条件下,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葡萄糖和氧气的过程。

三年级上册科学试卷【含答案】

三年级上册科学试卷【含答案】

三年级上册科学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种物质在空气中不可燃?A. 氢气B. 二氧化碳C. 氧气D. 甲烷2. 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以下哪种条件?A. 阳光B. 水分C. 二氧化碳D. 所有以上条件3. 下列哪种动物属于哺乳动物?A. 鲨鱼B. 青蛙C. 老虎D. 鹦鹉4. 地球上最大的生物圈是什么?A. 森林生态系统B. 海洋生态系统C. 草原生态系统D. 城市生态系统5. 下列哪种能源属于可再生能源?A. 石油B. 天然气C. 太阳能D. 煤炭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地球围绕太阳转的周期是一年。

()2. 鸟类和哺乳动物都是温血动物。

()3. 光速比声速慢。

()4. 食物链中生产者总是植物。

()5. 水的化学式是H2O。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光合作用中,植物将水和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和______。

2. 地球上有三个主要的岩石类型:沉积岩、岩浆岩和______。

3. 生态系统中,分解者帮助将死亡的生物体转化为______。

4. 人体内最大的器官是______。

5. 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产生的。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

2. 描述植物根的主要功能。

3. 解释什么是温室效应。

4. 简述食物链的基本概念。

5. 解释为什么天空是蓝色的。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如果一个物体以每小时10公里的速度行驶,那么它需要多少时间才能行驶20公里?2. 某种植物生长需要光照8小时,如果你每天给它光照12小时,会发生什么?3. 如果一个水池的水温从10°C上升到15°C,这对水中的鱼类有什么影响?4. 一个人站在镜子前2米处,镜子里的像距离镜面是多少米?5. 如果一个化学反应的速率增加一倍,反应时间会怎样变化?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分析为什么在夏天,城市比乡村更热。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试卷【含答案】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试卷【含答案】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种动物属于哺乳动物?A. 青蛙B. 老虎C. 鳄鱼D. 鸟类2. 植物的光合作用发生在哪个部位?A. 根B. 叶子C. 花D. 果实3. 下列哪种物质在水中溶解能力最强?A. 糖B. 盐C. 沙子D. 油4. 地球围绕太阳转一圈需要多长时间?A. 一天B. 一周C. 一月D. 一年5. 下列哪种材料是导电的?A. 木头B. 塑料C. 金属D. 玻璃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水在0℃时会结冰。

()2. 植物进行呼吸作用时需要吸收氧气。

()3. 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都有细胞核。

()4. 食物链中,生产者是指动物。

()5. 地球是太阳系中的第八颗行星。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光合作用是植物利用光能将水和二氧化碳转化为______和氧气。

2. 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______。

3. 地球的自转产生了______和昼夜更替。

4. 生态系统中,______和分解者共同维持生态平衡。

5. 水的沸点是______℃。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动植物细胞的区别。

2. 什么是光合作用?它对生物有什么意义?3. 简述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概念及其产生的现象。

4. 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是什么?5. 简述物质的三种状态及其特点。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小明在实验室中测量了一杯水的温度,初始温度为20℃,经过加热后温度上升了15℃。

请问加热后水的温度是多少℃?2. 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为2cm、3cm、4cm,求该长方体的体积。

3. 小华家的花园里种了5棵苹果树,每棵树结了20个苹果。

请问小华家一共收获了几个苹果?4. 一辆汽车以60km/h的速度行驶了2小时,请问汽车行驶了多少公里?5. 一个等边三角形的边长为6cm,求该三角形的周长。

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请分析为什么地球上有四季变化。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附参考答案(基础题)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附参考答案(基础题)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在冰箱里的水慢慢结冰了,是因为()。

A.水凝固了B.水蒸发了C.水遇热了2.100毫升的水大约能溶解()的食盐。

A.20克B.35克C.100克3.水果糖放入不同温度的水中,溶解得最快的是()。

A.10℃B.100℃C.50℃4.有一种物质,它能占据空间,能流动,没有固定的形状,易压缩,重量较轻,它是()。

A.水B.空气C.石头5.给饮料瓶灌水时,常常让瓶子倾斜着,给倾斜的饮料瓶灌水是因为()。

A.手里拿着方便B.防止灌入的水再流出去C.瓶子中的空气容易流出去,水才容易灌进来6.()指的是一个地方在某一段时间里大气的冷暖、阴晴雨雪以及风等情况。

A.气象B.气候C.天气7.如果要想尽快冲一杯糖水,应该用()。

A.热水B.冷水C.冰水8.常温下,比较小苏打和食盐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样强B.小苏打强C.食盐强9.()的单位用毫米表示。

A.温度B.重量C.降雨量10.水通常会在什么温度时开始结冰()。

A.0℃B.100℃C.50℃二.填空题(共10题,共40分)1.在空中、地下和水中都有()的踪迹。

2.气象预报通常以5℃~11℃这样的形式预报一天的气温,其中5℃是指一天(24小时)内的()气温,11℃是指()气温。

3.由北向南吹的风叫()风。

4.()、()、()等是我们常遇到的天气。

5.木头是()、水是()、空气是()。

我们的周围到处都有()。

6.用来证明空气有质量的物质有()、()、()。

7.沙子会流动,沙子属于()(填“液体”或“固体”)。

8.科学家研究表明当环境温度(),冰开始融化9.动植物需要(),()可以帮助火柴燃烧。

10.我们可以用()的方法分离沙子和水,可以用()的方法分离食盐和水。

三.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1.做泥塑或面塑时仅仅状态发生了变化。

()2.云是由小水滴和冰晶组成的。

()3.只要点燃蜡烛,就会形成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听障班科学测试题
姓名:得分:
一、填空
1、()是科学家探究的基本方法之一。

2、蚯蚓喜欢生活在()、()的环境中。

3、一个完整的凤仙花的身体包括( )、( )、( )、( )、( )、( )。

5、在水中会下沉的物体也要受到()。

二、判断
1、空气有一定的体积,也有一定的形状。

()
2、纸飞翼的翼面越大,下降得就越慢。

()
3、肉类食品中含维生素比较多。

()
4、转基因的西红柿比我们常见的普通西红柿容易腐烂。

()
5、强强认为保持健康不仅是要求身体的健康,还要注意心理的健康。

()
6、大的马铃薯在水中会沉下去,小的马铃薯在水上会浮上来。

()
三、选择题
1、下列自然土壤中最肥沃的是()
①砂土②红壤③黑土
2、在我们体内约占体重大半的是什么物质,我们的生理活动都离不开它。

()
①维生素②蛋白质③水
四、标出身体各部分的名称。

五、连线题。

眼睛分辨出物体的冷热、轻重、粗细
手听清声音的大小、高低、强弱
耳朵看见物体的大小、形状、颜色、远近
舌头闻出物体的气味
鼻子尝出食物的味道
六、用感官观察水。

观察到的水有什么特点?
水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简答题。

1、我们周围有哪些动物和植物?
2、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浮力?
答案
一、填空
1 观察2阴暗、潮湿3根、茎、叶、花、果实、种子4浮力河床升高、
湖泊变浅、土壤肥力衰减、旱涝频繁5浮力6水量多、水位高、水流快
7 100份97份3份2份1份
二、判断题
1、×
2、√
3、×
4、×
5、√
6、×
三、选择题
1、③
2、③
四、简答题(30分)
1、我们周围有哪些动物和植物?
答:动物:猪、狗、牛、羊、马、蚂蚁、蜗牛、蝴蝶、蜜蜂、猫------
植物:树类、花类、草类--------
2、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浮力?
答:轮船、游泳圈、救生衣、煮饺子等在水中受到水的浮力
3、狂风吹得人睁不开眼,沙尘暴更是不得了,有什么办法可以让这些风减弱下来,变成我们喜欢的风。

植树种草,绿化荒山,禁止乱砍滥伐,保护土壤,保护环境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