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南水北调管道工程的地质问题及建议
浅析南水北调中线穿黄河盾构隧洞施工应注意的地质问题

5结语
在穿黄工程河段,曾先后研究过5条线路,各线路工程地质条件基本相似,存在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 相同。不存在有害气体等其他影响盾构施工的因素。 盾构机诞生以来,其施工的安全性、对各种地层的适应性、处理各种复杂地质问题的有效性已在国内 外诸多隧洞施工中得到验证。针对穿黄工程中的上述地质问题,选用合适的机型可以解决不均匀地层中的
方解石70%~80 oA,石英、长石粉砂粒20%~30%
9
流纹岩 石英砂岩 石英砂岩 角闪 安山岩
75
基质80%~85%,斑晶(石英10%,钾长石6 oA,斜长石4%) 石英90%,微量长石、岩屑,硅质胶结物10% 石英85%,长石3%,硅质胶结物10%~15% 斑晶55%(角闪石15%,中长石40%),基质45%(斜长石微晶15%,针状 角闪石+绿泥石5%,碳酸盐5%,玻璃质15%)
20~70 安山岩
YZK3 2
石英砂岩 长石砂岩
50~80
3
50
4
长石砂岩 长石石英
15
磁铁矿1%
25
5
砂岩
ZK79 6
石英80%,长石15%,钙质胶结物5% 石英95%,微量长石和硅质胶结物 石英、长石粉砂粒65%,黏土矿物(高岭石和水云母)35%,微量钙质胶结
物
石英砂岩
20
7
粉砂岩
30
8
灰岩
25
3.2
第三系基岩裂隙水
基岩孔隙裂隙水赋存于第三系胶结不良的砂岩、砂砾岩中,因黏土岩阻隔作用而表现为多层含水层,
并因胶结程度的差异而表现出富水程度及透水性的变化。该含水层水量较丰富,其补给、排泄均为地下径 流,是目前南岸邙山一带供水的主要取水层。胶结砂岩与粉砂岩单位吸水量为0.01t0.08L/min,具弱透 水性;松散砂岩具中等一强透水性,渗透系数为i×10~cm/s。孔隙水压力观测表明,砂岩中的地下水位 较第四系砂层中的潜水位低约5m。
南水北调

我国南水北调工程带来的环境问题摘要:南水北调工程的根本目标是改善和修复北方地区的生态环境,而在南水北调工程实施过程中,由于环境条件的改变造成了各种各样的环境问题,本文以南水北调中线河北省到北京段为例简要介绍该工程带来的环境地质问题以及其对策。
关键词:南水北调;环境问题;对策;地质条件引言历经50载论证的南水北调工程已于2002年正式开工,按照规划,工程建成后,东线、中线、西线将与长江、淮河、黄河、海河相互连接,构成中国水资源“四横三纵、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新的中华“水网”,长江、黄河儿女不仅可以同饮一江水,工程带来的巨大效益也将实现“南北双赢”,然而,巨大的工程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
南水北调工程形成了分别从长江下游、中游和上游调水的东线、中线和西线三条调水线路。
东线工程:为从长江下游江苏省扬州江都抽引长江水,利用京杭大运河及与其平行的河道逐级提水北上,并连接起调蓄作用的洪泽湖、骆马湖、南四湖、东平湖。
出东平湖后分两路输水,一路向北,经隧洞穿黄河,流经山东、河北至天津;中线工程:从长江中游北岸支流汉江加坝扩容后的丹江口水库引水,跨越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可基本自流到北京、天津。
西线工程:在长江上游通天河、支流雅砻江和大渡河上游筑坝建库,开凿穿过长江与黄河的分水岭巴颜喀拉山的输水隧洞,调长江水入黄河上游,补充黄河水资源的不足,主要解决涉及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等黄河上中游地区和渭河关中平原的缺水问题。
南水北调工程在不同地区造成了各不相同的环境问题,而在南水北调中线河北省到北京段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北省北段南起邢台市临城,沿太行山东麓,在京广铁路和107国道西侧蜿蜒北上,如此巨大的带状引水工程将会带来渠道渗漏、浸没、塌岸、塌陷、滑坡、冻融、地震液化、黄土状土湿陷、土地盐渍等一系列环境地质问题。
1 环境地质条件1.1 地形地貌渠段内地貌形态大体可分为四段:临城至赞皇为丘陵夹岗地;赞皇至唐县为山前倾斜平原夹丘陵;唐县至易县为丘陵夹岗地;易县至涿州市为山前倾斜平原夹丘陵。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施工地质工作探讨

o f g r e a t s i g n i f i c a n c e t o e n s u r e t h e s mo o t h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o f t h e p r o j e c t .F r o m t h e a s p e c t s o f t h e i n s t i t u t i o n a l f r a me w o r k ,t h e q u a l i t y o f p e r s o n n e l ,
A b s t r a c t :Ge o l o g i c a l w o r k i s a n i mp o r t a n t p a r t o f t h e p r o j e c t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t h r o u g h o u t t h e wh o l e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p r o c e s s .Th e S o u t h - No r t h Wa t e r Tr a n s f e r P r o j e c t i n v o l v e s ma n y c r o s s i n g b u i l d i n g s a n d e n c o u n t e r s a v a r i e t y o f e n g i n e e r i n g g e o l o g i c a l p r o b l e m, d o i n g w e l l s i t e g e o l o g i c a l wo r k i s
浅谈南水北调工程征地遗留问题存在的原因和建议

浅谈南水北调工程征地遗留问题存在的原因和建议摘要:随着南水北调工程全线开展,涉及的征地范围愈来愈大,征地遗留问题导致的阻工事件也层出不穷,本文深入分析了南水北调工程征地遗留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并针对征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南水北调工程;征地遗留问题;原因;建议Abstract: With the all-around development ofthe South-to-North Water Diversion Project(SNWDP),the scope of land requisitionbecomes more and more big ,the remaining issues of land requisition caused by the resistance workers also endless,this paper deeply analyses the main reasonsof SNWDPland acquisition problems,aiming at the existing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land requisition andput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Key words: South-to-North Water Diversion Project;Land acquisition problems;Reasons;Suggestions一、概述南水北调工程作为缓解北方地区缺水的战略性民生工程,自2003年开工以来,在社会各方的支持下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特别是京石段应急供水工程已经开始通水运营,综合效益逐步显现。
但是,由于南水北调工程具有跨流域和地区、线路长、周期长、涉及面广等特点,所以征地遗留问题始终困扰着南水北调工程建设。
随着南水北调工程全线开展,涉及的征地范围愈来愈大,征地遗留问题导致的阻工事件也层出不穷。
浅谈南水北调管道工程的地质问题及建议

浅谈南水北调管道工程的地质问题及建议李哲;王力娜;李俊峰【期刊名称】《价值工程》【年(卷),期】2013(32)3【摘要】This paper analyzes the topography and geomorphology, time cause, regional structure, hydrogeological conditions of field area of pipeline engineering, and emphatically introduces the main engineering geological problems that the pipeline engineering involves and puts forward reasonable suggestions.%本文分析了管道工程场区的地形地貌、时代成因、区域构造、水文地质条件,并着重介绍了管道工程所涉及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及提出合理化建议.【总页数】2页(P49-50)【作者】李哲;王力娜;李俊峰【作者单位】河北水文工程地质勘察院,石家庄050021;中核第四研究设计工程有限公司,石家庄050021;河北水文工程地质勘察院,石家庄05002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81【相关文献】1.浅谈新疆且末县沙漠地区引水渠道工程地质问题及处理建议 [J], 买买提·色买提;2.浅谈新疆且末县沙漠地区引水渠道工程地质问题及处理建议 [J], 买买提·色买提;3.长距离管道工程的主要岩溶工程地质问题 [J], 牟春梅4.覆盖型岩溶区地下输水管道工程地质问题处理 [J], 夏志强;赵国军5.输油管道工程地质问题及其防治措施 [J], 曹捷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南水北调工程施工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和解决方案

浅谈南水北调工程施工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和解决方案摘要:南水北调工程作为我国一项历史性的重大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其工程庞大程度史无前例,工程战线长、跨渠桥梁多、途经区域地质结构复杂,因此其无论是在工程规划,还是在施工建设中都难免存在着诸多问题,而其中安全问题在整个南水北调工程施工中显得尤为突出和重要,因此我们要从施工规划、工程施工材料使用及建筑施工管理等多方面进行严格控制,从源头到过程将安全隐患扼杀在萌芽中。
关键词:南水北调;概述;安全问题;解决方案abstract: the south-to-north water diversion project as a historic major water conservancy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its unprecedented engineering is of long engineering distance, numerous cross-drainage bridges, via complicated regional geological structure, so there has numerous problems existing in project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and the security issue is particularly obvious in the whole project. therefore, the strict control should be conducted in construction planning, material using, and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so as to control the hidden risks from the whole process.key words: south-to-north water diversion project; overview; security issues; solution中图分类号: tv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1.引言:近年来,随着我国对于水利工程建设投入的不断加大,各地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纷纷上马,而相关的安全问题也随之日益突显,现在工程主抓的就是质量和安全问题。
南水北调工程施工难度总结

南水北调工程是我国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跨流域水资源调配工程,其施工难度之大,前所未有。
从规划到实施,从设计到施工,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挑战。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总结南水北调工程施工的难度。
一、地质条件复杂南水北调工程穿越的地域广阔,地质条件极为复杂。
沿线地区地层结构多变,地质构造复杂,地下水位高,地质病害频发。
这给隧道开挖、衬砌施工和地质灾害防治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此外,工程沿线还存在大量的长大隧道、高精度控制测量和高压涌水等问题,使得地质条件成为制约工程进度和质量的关键因素。
二、工程技术难度高南水北调工程涉及到的工程技术难题众多。
首先,工程隧道开挖断面大,施工通风、排水、衬砌结构设计等方面技术要求高。
其次,长距离隧道施工中的高精度控制测量和姿态控制技术是国内外尚未完全解决的技术难题。
此外,高压涌水处理、软弱地层加固、岩爆防治等技术问题也是工程实施中的关键技术问题。
三、施工环境恶劣南水北调工程施工环境复杂,施工条件恶劣。
隧道沿线地区气候多变,极端天气频繁,给施工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同时,隧道内部高温、高湿、有毒、有害气体等问题也严重影响了施工人员的作业安全和身心健康。
四、工程规模庞大,投资巨大南水北调工程规模庞大,投资巨大。
工程全长194.7公里,是世界上最大的长距离有压引调水隧洞。
工程静态总投资达到551.58亿元,是世界上投资最大的水资源调配工程。
如此庞大的工程规模和投资,对工程的管理、资金的筹集和使用都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五、环保要求高南水北调工程是一项涉及到水资源保护和生态环境恢复的重要工程。
在施工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对沿线生态环境的影响,严格控制施工过程中的污染排放,确保工程建设的环保要求得到满足。
这无疑给工程施工增加了额外的难度。
综上所述,南水北调工程施工难度极大,面临着地质条件复杂、工程技术难度高、施工环境恶劣、工程规模庞大、投资巨大和环保要求高等多重挑战。
然而,我国政府和施工单位凭借着卓越的工程技术和管理水平,克服了重重困难,取得了显著的施工成果。
南水北调配套输水管道地质问题及处理措施探讨

南水北调配套输水管道地质问题及处理措施探讨作者:张帅来源:《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4年第04期摘要:本文对主要工程地质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措施。
关键词:南水北调;地质问题;处理措施南水北调工程是一项宏伟的跨流域调水工程,工程实施后将极大地缓解北方地区水资源紧缺状况。
中线总干渠工程将于2013年竣工,2014年通水。
工程是南水北调工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连接中线总干渠和受水区地表水厂的纽带作用.2 工程地质条件2.1 地层岩性工程区地表出露与钻探揭露的地层有:人工堆积物(rQ)、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al+plQ4)、第四系全新统冲积层(alQ4)、第四系上更新统坡洪积层(dl+plQ3)、太古界阜平群漫山组岩石地层(Arm)。
平管段底板埋深2.5~4.5m,管底以下持力层包括如下6类。
(1)壤土。
冲洪积成因,棕黄色,稍湿,可塑,局部硬塑,分布广泛,层位比较稳定。
一般具中等压缩性,属弱透水层,局部具高压缩性,微透水性,承载力建议值135~140kPa。
(2)黄土状壤土。
主要分布于涞水、保定市区、顺平县、白洋淀补水等线路上游山前地基段,土质均匀,厚度一般大于5m,粉粒含量较高,弱透水性,中等压缩性。
取样试验结果多具湿陷性,湿陷程度轻微~中等,湿水后地基稳定性变差,承载力建议值130~135kPa。
(3)砂壤土。
主要分布于涞高干管、涿州、徐水、定州、定州电厂等线路,厚度一般小于4m,层位变化较大,粉粒及砂粒含量较高,中密,中等压缩性,弱透水性,局部为中等透水,承载力建议值140~145kPa。
(4)粉质粘土。
主要分布于曲阳、雄县、安新等线路,灰黄色或深灰色,冲洪积或湖沼相成因,粘粒含量高,稍湿~湿,可塑~软塑,多具高压缩性,弱~微透水性,地基稳定性较差,承载力建议值115~130kPa。
(5)砂土。
分布广泛,多见于定州、安国、徐水、望都、涞高干管、涿州等线路,冲积成因,揭露厚度1.0~7.0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南水北调管道工程的地质问题及建议摘要:本文分析了管道工程场区的地形地貌、时代成因、区域构造、水文地质条件,并着重介绍了管道工程所涉及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及提出合理化建议。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topography and geomorphology, time cause, regional structure,hydrogeological conditions of field area of pipeline engineering, and emphatically introduces the main engineering geological problems that the pipeline engineering involves and puts forward reasonable suggestions.
关键词:管道;沉降变形;腐蚀性;边坡稳定性;液化;湿陷;冲刷
key words: pipe;settlement deformation;corrosivity;slope stability;liquefied;saturated yielding;scour 中图分类号:tu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03-0049-02
0 引言
随着国家加快水利改革发展,推进水利现代化建设政策的出台,水利工程良性运行机制基本形成,水利投入稳定增长,机制进一步完善,随之而来的大型水利工程也越来越多,就此我结合南水北调配套工程邢清干渠浅谈下大型水利管道工程的地质问题及建议。
邢清干渠是南水北调中线河北省配套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点为中线总干渠的赞善分水口,终点到清河水厂和南宫群英水库,受水区为邢台市的11个县市13个供水目标(分别是:沙河市3个,南和县、任县、平乡县、巨鹿县、南宫市、新河县、广宗县、威县、清河县、临西县)。
干渠穿越较大河道、渠道19条次,穿铁路3条次,穿越高速公路、国道、省道等18条次,需建调压池1座、分水口门9座。
干渠工程及设计拟布置的各类建筑物场地进行工程地质勘察,其目的是通过地质测绘、物探、钻探、原位测试、取样试验,查明干渠沿线及建筑物场地的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提出土层物理力学指标,对主要工程地质问题进行评价,并提出处理意见。
1 地质概况
邢清干渠输水管线自西向东穿越不同地貌单元。
京广铁路以西为山前丘陵及向平原过渡区,管线位于沙河高漫滩地貌区,地形起伏变化大。
京广铁路以东为平原地貌,地势比较平坦,大致以南和县三召村为界,以西为洪积冲积倾斜平原、以东为冲积平原。
总体地势自西向东及东北方向倾斜。
管线通过地区第四纪地层沉积厚度400~500m,其中全新世地层厚20~50m。
在勘探深度范围内揭露的地层均为第四系松散堆积物,主要地层时代有:下更新统冰水积及湖积(fgl+lq1)、中更新统冰碛(glq2)、上更新统冲积及河湖积(al+lq3)、上更新统冲洪积(al+plq3)、全新统冲积及河湖积(al+lq4)、全新统冲洪积
(al+plq4)、全新统冲积(alq4)等。
区段位于ⅰ级构造单元的中朝准地台(ⅰ2),ⅱ级构造单元的山西断隆(ⅱ■■)和华北断坳(ⅱ■■),ⅲ级构造单元的太行拱断束(ⅲ■■)、和临清台陷(ⅲ■■),横向穿越ⅳ级构造单元的武安凹断束(ⅳ■■)、南和断凸(ⅳ■■)、巨鹿断凸(ⅳ■■)、广宗断凸(ⅳ■■)、南宫断凹(ⅳ■■)。
渠段沿线附近的断裂多为隐伏断裂,边界控制性断裂以走向nne和nww向为主。
主要断裂为邢台-邯郸大断裂、紫山东断裂、紫山西断裂、曲陌断裂、无级-衡水断裂、新河断裂及沧东断裂。
邢台-邯郸大断裂:走向nne,倾向se,倾角70°,长150km,为正断层。
与干渠高角度交叉在107国道东侧,最新活动时代在第四纪晚期,历史上无发生5级以上地震的记载,但仍有发生中强地震的可能。
紫山西断裂:走向nne,倾向nw,倾角75°,长度70km,为正断层。
在干渠引水口赞善分水闸场区以西5km处南北向通过,最新活动时代在第四纪的早-中期。
紫山东断裂:走向nne,倾向se,倾角72°,长度72km,为正断层。
与干渠高角度交叉在沙河市西侧,最新活动时代在中更新世。
曲陌断裂:走向nw290°,倾向ne,倾角70°~80°,为正断层。
与干渠相交于沙河市东北,最新活动时代在中更新世早期。
无级-衡水断裂:总体走向北西50°,倾向ne,倾角39°~55°,为正断层,长度大于150km。
在本渠尾以东25km南北向通过,新生代以来活动。
新河断裂:总体走向北东,倾向nw,为正断层,长度70km。
在管线西北约40km平
行通过,新生代以来活动。
沧东断裂:总体走向北东30°,倾向se高角度正断层,长度大于500km。
在管线东南约45km平行通过,主要活动时代为中、新生代。
工程区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一年四季分明。
春季蒸发量大,降雨稀少;夏季炎热,降雨量集中;秋季晴朗气爽,降雨稀少;冬季寒冷少雨雪,多北风。
干渠沿线多年平均气温12.7~13.6℃。
月平均最高气温31.3~32.6℃,出现在6月;月平均最低气温-6.3~-9.3℃,出现在1月。
极端最低气温-23.5℃,极端最高气温42.7℃。
无霜期约200天,封冻期在11月~第二年3月。
最大风速15~19m/s,多为北风或西北风,多年平均降雨量480~570mm,多年平均蒸发量1680~2159mm。
降水量在年内、年际中变化较大,年内70%~80%
降水量集中于7~9月份。
2 管线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及建议
2.1 沉降变形管道沿线地层类型较多,岩性变化较大,压缩性差异较大,应重视变形及不均匀变形对工程的影响,并考虑相应的地基处理措施。
2.2 水、土的腐蚀性通过对地表水、地下水进行水质分析,判定水对混凝土、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及钢结构的腐蚀性。
京广铁路上游选矿厂日益增多,受其弃水入渗的影响,下游地下水硫酸盐含量有逐渐增高趋势,应引起重视,对穿河道、渠道位置管道采取相应防护处理措施。
通过易溶盐试验结果判定土对混凝土、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及钢结构的腐蚀性。
根据物探测电阻率的方法判定管线
土对钢结构的腐蚀性。
建议沿线对中与强腐蚀地段的管道进行相应防护处理。
2.3 临时边坡稳定性管线由卵石为主组成的边坡、由砂性土为主组成的边坡、呈砂性土粘性土多层结构的边坡,且部分管线有地下水影响,稳定性较差或差;管线穿越河道、渠道,基坑挖深较大,边坡多呈砂性土与粘性土多层结构,且部分建筑物受地下水影响,稳定性较差或差。
应重视临时边坡的稳定性问题。
建议放缓边坡或采取支护措施。
2.4 饱和砂土震动液化管线位于沙河市、南和县、平乡县、广宗县、南宫市区段地震基本烈度ⅶ度区,分布有全新世饱和砂土及少粘性土,需进行液化判定,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50487-2008)附录p土的液化判别条件,初判上述砂土及少粘性土层属可液化层范围。
采用标准贯入击数对15m深度范围内、现状饱和砂土及少粘性土层进行复判,对液化地段建议考虑饱和砂土及少粘性土液化对工程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2.5 地下水、地表水影响沿线分布有地表水的地段,施工需进行导流。
地下水高于建基面地段,应考虑基坑排水问题。
建议施工选择在低水位期,以减小地表水、地下水对开挖的影响。
2.6 湿陷性依据《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50025-2004)要求,场地应先判定是否为非自重湿陷性场地,结合自重湿陷系数δzs,自重湿陷量的计算值△zs,应自天然地面(当挖、填方的厚度和面积较大时,应自设计地面)算起,至其下非湿陷性黄土层的
顶面止,其中自重湿陷系数δzs值小于0.015的土层不累计。
当自重湿陷量不大于70mm为非自重湿陷性场地。
当湿陷量≤300时,湿陷性等级为ⅰ(轻微),湿陷量>300时,湿陷性等级为ⅱ(中等)。
湿陷性黄土地基常选择垫层法和挤密法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
根据湿陷性实验判定湿陷性土层分布地段及分布厚度,同时确定管道挖深,若湿陷性土层位于管底上部地层,对管道工程影响较小。
2.7 河道冲刷管线穿越多条河流,管道埋深应考虑冲刷影响。
确定穿越河、渠位置浅层土的平均粒径、液性指数。
3 天然建筑材料
河北平原中东部缺少天然砂砾料。
邢清干渠沿线总体砂砾料用量大,但因为线路长,具体到某一县市,砂砾料用量并不大,可在地方建筑材料市场解决。
建议砂砾料在当地市场采购,但质量应满足相关规程规范要求。
对于符合技术要求可用于回填的工程开挖土,应进行压实(或振密)处理,相关指标应参照击实试验成果指标。
4 结语
本工程通过对各种地质问题的阐述,得到了对类似情况的处理经验,为类似工程的勘探设计提供了良好的借鉴。
参考文献:
[1]王慧敏,朱九龙,胡震云,陶晓艳.基于供应链管理的南水北调水资源配置与调度[j].海河水利,2004(03).
[2]陶晓燕,朱九龙,严家明.供应链管理与南水北调水资源的
优化配置[j].人民黄河,2006(06).
[3]陶晓燕.基于供应链管理的水资源多级库存控制研究[j].人民黄河,20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