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秋季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2018年秋苏教版三年级上册(2018)第5单元达标测试卷课件
【苏教版】(新版)2018年秋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

12 庐山的云雾教材分析本文是一篇写景的文章,作者以优美明快的语言,比喻联想等手法,描绘了庐山云雾千姿百态、奇丽多变的景象,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庐山、对祖国山河深深的热爱之情。
全文共四个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总写变幻无常的云雾给庐山增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
第二、三自然段分别采用总分的构段方式,具体描写了庐山云雾的千姿百态和瞬息万变的特点。
第二自然段按山头—山腰—山谷—山峰的顺序,以丰富的想象、恰当的比喻,形象地写出飘浮于庐山不同方位的云雾的独特姿态。
第三自然段作者展开丰富的联想,以“一缕轻烟”、“一泻千里的九天银河”、“四蹄生风的白马”和“漂浮在北冰洋上的一座冰山”着力刻画出云雾变化之多;用“刚刚还……转眼间就变成了……明明是……还没等你……又变成了……”等词句,强调庐山云雾的变幻之快。
最后用“……”含蓄地表明庐山云雾“瞬息万变”。
第四自然段写人们对云遮雾绕的庐山的喜爱与流连。
全文层次分明,景物特点鲜明,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
同时,文章语言优美,情景交融,为丰富学生语言积累与情感体验提供了很好的凭借。
教学建议1.读书指导(1)初读感知课前可引导学生从多种途径搜集有关庐山风景的资料,为学习课文、深化体验作准备。
初读,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读通课文,结合语境及生活经验理解部分词语。
在初读过程中,引导学生边读边想,弄清每个自然段的意思,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精读感悟。
学习本文,重点引导学生围绕“庐山云雾的特点”这一中心,抓住文中重点的词句,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感悟庐山云雾千姿百态和瞬息万变的美;通过边读边思,体会第二、三自然段是运用怎样的方法写出庐山云雾的奇丽的。
师生可共同搜集一些有关庐山云雾的图片资料,通过看图,想象,朗读,以及让学生自己练说等方式,帮助学生形象地感受云雾的美。
学习第一自然段,抓住“变幻无常、腾云驾雾、飘飘欲仙”等词句,指导学生看图,读文,想象,让学生仿佛置身与其中,体会庐山云雾无处不在又要变幻无常,飘忽不定的神秘感。
18年新苏教版三上语文第1-4单元教案(含练习与习作)

1、阅读课文,感受到新中国少年儿童生活的丰富多彩,幸福美满。
2、学会课文中的10个生字,理解环绕、飘荡、凉爽、尽情等词义、并区别运用映与应、漂与飘等字的形义。
3、读懂诗句,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课文中的红领巾谁指什么。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
重点:读懂诗句,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课文中的红领巾谁指什么?
教学内容
培养良好的习惯(五)
教时图,使学生了解正确书写钢笔字的方法,训练正确的书写方法,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2、通过观察,并联系三年级的实际情况,指导学生如何完成作业。
教学重难点
了解写钢笔字与如何完成作业的基本要求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及设计理念
三、读文悟情。
1.生读文,师巡视。
2.读了故事,是不是又有了新的感受了?生交流。
3.你们都有了自己的感受,课文中的哪些句子给了你这样的感受,一边默读课文,一边画出这些句子,试着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 。
4.交流:谁想第一个把自己的感受和大家分享?
15岁那年,他就离开家乡,来到京城长安,不觉已经两年了。
1.从这句话中,你感受到的是什么?
看海面倒映白塔
四周绿树红墙
感我们愉快歌唱
问幸福生活谁安排
教学反思
授课人:授课时间:年月日(星期)
教学内容
每逢佳节倍思亲
教时数
2
总第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借助课文内容,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身居外地在重阳佳节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尊重学生个性感悟,并通过学生的个性感悟,使学生对诗、文的理解更多元化,从而达到读文悟情的目的。
2018秋苏教版部编三年级语文上册全册课时练含答案

2018秋苏教版部编三年级语文上册全册课时练含答案第1课第一课时练习1.抄写下列词语。
(1)推开迎着环绕荡起(2)吹来倒映飘荡歌唱2.照样子,写词语。
例:山水——山山水水干净——( )大小——( )高兴——( )清楚——( )明白——( )说笑——( )3.将本课生字中左右结构的字找出来。
环爽洒悄爱排荡桨愉参考答案:1.略2.干净——(干干净净)大小——(大大小小)高兴——(高高兴兴)清楚——(清清楚楚)明白——(明明白白)说笑——(说说笑笑)3.环洒悄排愉第1课第二课时练习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一读,连一连。
纯洁的友谊愉快地讲解美好的春风认真地奔跑亲切的心灵飞快地写字温暖的关怀耐心地歌唱3.按课文内容填空。
(1)海面着美丽的白塔,四周着绿树红墙。
(2)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 吹来了。
参考答案:1.略2.3.(1)海面倒映着美丽的白塔,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墙。
(2)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
第1课第三课时练习1.加偏旁组字,再组词。
()()()()()()俞肖不()()()()()()2.连线。
我在家里看书小鱼在小小的船里游鸟儿在河里飞爸爸在天上坐3.把词语排列成句子,并加上标点符号写下来。
(1)轻轻在小船儿飘荡飘荡(2)愉快悄悄地鱼儿听我们歌唱4.你会填吗?( )+( )=粒 ( )+( )=(间)( )+( )=环 ( )+( )=(仔)( )+( )=辛 ( )+( )=(把)( )+( )=桨 ( )+( )=(歌)( )+( )=香 ( )+( )=(唱)5.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元旦联(lián)欢会上,小林给大家出了一个字谜:“周家有,李家无。
嘴上有,手上无。
”小伟站起来说:“我猜这个字是——哥有弟没有,高有低没有,河有山没有,吃有穿没有。
”小明不等小伟说完,就笑着说:“这个字是——右边有,左边无。
后面有,前面无。
凉了有,热了无。
”(1)这个字是( )。
(2)从短文中找出意思相反的词,看谁找得多。
2018年最新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第三单元)

《8哪吒闹海》第(1 )课时
兴风作浪:刮起大风,掀起大浪。
《8哪吒闹海》胡作非为:装做坏事。
⑷朗读生字词。
三、读课文。
思考:按哪吒闹海的原因、经过、结果这一顺序,把课文分成三部分。
第一部分:(1)写哪吒闹海的原因。
第二部分:(2〜4)写哪吒闹海的经过。
第三部分:(5)写哪吒闹海的结果。
四、写字指导;
霸、晃:上下结构,上窄下宽
五、作业
1•有感情的朗读全文。
2.完成描红练习。
本节小结
板书
设计
教学反思
第(2)课时
《8哪吒闹海》
《9寓言二则》第(1 )课时
教学反思
第(2 )课时
《9寓言二则》
《10成语故事》第(1 )课时
本节小结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2 )课时
《10成语故事》
《习作3 》
第(1 )课时
《习作3 》
第(2 )课时
《练习3 》
第(1 )课时
《练习3 》
第(2 )课时
1、再看图,总结一下漫画的特点,你能用自己的话表述
吗?
2、根据回答,教师总结
3.老师与学生同看漫画,分享少年时的快乐。
个别交流。
4.集体交流一、两幅可笑的或印象深刻的漫画。
(投影展示)
四、课堂小结。
本节小结
板书
设计
教学反思。
2018学年苏教版语文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学期伴你学参考答案

2018学年苏教版语文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学期伴你学参考答案1.《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我挑战】4.《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我举头望着明月,低头思念故乡。
5.《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我想要窥视千里目,于是便登上更高的楼层。
6.《静夜思》我躺在床上,看见窗外明月,疑似地上的霜。
我抬头仰望着明月,低头想起故乡。
7.《登鹳雀楼》白天的阳光照耀着山峦,黄河水源源不断地流入大海。
我想要看遍千里山河,于是我登上了高高的鹳雀楼。
我拓展】8.《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
我抬头看着明月,心中思念故乡。
故乡的亲人是否也在看着同一轮明月呢?9.《登鹳雀楼》白日的阳光照耀着山峦,黄河水源源不断地流入大海。
我登上高高的鹳雀楼,俯瞰着千里山河,心中感慨万千。
一、倒映壮岩石形态各异,波涛奉聪明,阳光骄阳似火。
改写:在阳光骄阳似火的天气中,岩石形态各异,在波涛中显得格外壮观,倒映在水中,使景色更加美丽。
二、自己已经得到奖状,手握船桨,愉快地划着船,输赢消息悄悄传来。
改写:我已经获得了奖状,手握船桨,愉快地划着船。
输赢的消息传来,但并没有影响我们的心情。
三、骄阳似火,汗水湿透衣衫,但是花红柳绿,湖光山色连绵不断。
改写:虽然骄阳似火,汗水湿透了衣衫,但是眼前的景色却是花红柳绿,湖光山色连绵不断,让人感到心旷神怡。
四、1.低(底)2.样(漾)3.犯(泛)4.衣(依)5.XXX (幸)改写:1.低(指高度低)2.样(指水面的波纹)3.犯(指水流泛滥)4.衣(指衣服)5.辛(指吃辣或辛辣的味道)五、1.我们在水中尽情欢乐,享受着幸福的生活,这一切都是谁为我们安排的?我们在水中轻轻飘荡,迎面吹来凉爽的风。
2.真正理解一个词语的意思,不仅要查有字的词典,还要学会查身边的“无字词典”。
3.太阳和土地之间,为生活的大树输送营养,使它们葱翠茂盛。
2018秋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案

8 哪吒闹海一自学生字交流预习情况。
1.着重提示字音、字形。
(1)读准字音混:“混”在“混天绫”中的读音是“hún”,另一个读音是“hùn”,组词为“混合”。
“兴”在文中“兴风作浪”的读音是“xīng”,另一个读音是“xìng”,组词是“高兴”。
即:读音是“jí”,不是“jì”。
另外读准平舌音“澡、罪”,翘舌音“称、治、扔”等。
(2)注意字形霸:注意上面是个“⻗”,不是“雨”。
晃:上下结构,上窄下宽,下面是个“儿”,最后一笔是竖弯钩。
扔:“扔”字右边是“乃”,不是“及”,最后一笔是撇。
2.查词典,解释词语。
随即:表示紧接着前一动作或情况之后立即发生,相当于“随后就”。
火焰:火苗。
胡作非为:毫无顾忌地做坏事。
兴风作浪:刮起大风,掀起波浪。
机灵:聪明伶俐;机智。
摇晃:摇摆。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1.轻声读课文,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在不明白的地方做上记号。
(4)找出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主要人物。
2.写出每一个自然段的大意。
第一自然段:哪吒决心治治龙王父子,为老百姓出气。
第二自然段:哪吒带着法宝跳到海里,龙王派夜叉查看。
第三自然段:哪吒打死了夜叉。
第四自然段:哪吒打败了三太子。
第五自然段:老百姓过上了太平日子。
三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了解故事起因1.自读课文,画出描写故事起因的句子。
2.组织学生研读。
东海龙王父子称霸一方,经常兴风作浪,害得人们不敢下海捕鱼。
(1)用“因为……所以……”表达句子。
(2)想象“兴风作浪”的情景,东海龙王父子是怎样进行破坏活动的?如掀大浪打翻小船等。
(3)哪吒要治龙王父子说明了什么?说明哪吒有很强的正义感,同情关爱老百姓。
他是一个很善良、很勇敢的孩子。
3.指导朗读。
1.继续学习课文,体会小主人公的精神。
2.分析句子。
幻灯片。
一复习生字、新词二导入新课解题:《哪吒闹海》题目中有一个描写动作的词语,是“闹”字,围绕这个字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呢?(1)为什么闹?(上节课已解决)(2)怎么闹?(3)闹的结果是什么?三复习上节课学的内容为什么闹?东海龙王父子做坏事祸害老百姓,哪吒决心治一治他们,这是他闹东海的原因。
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2018秋)练习3课件

❋交际示范
一天,两只小狗碰到 了一起。它们都觉得自己 比对方高大,其中一只小 狗大声说:“我就是比你 高大,不相信你就去照照镜子。”另一只小狗也大声 地说:“照就照!”两只小狗都被对方激怒了,谁也 不甘示弱,然后头也不回地朝着相反方向大步走去。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子前。它们 找到的都是哈哈镜,往左 走的小狗找到的是会放大 的哈哈镜,看到镜子中的自己,它感到十分高 兴——自己竟然那么高大!往右走的小狗找到的 是会缩小的哈哈镜,看到镜子中的自己,它感到 十分伤心——自己竟然那么小!
练习3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
读读下面的词语,带点的字可要留心哟。 读后再查字典,看自己读得对不对。
xǐnɡ là zhònɡ
发人深省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丢三落四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百发百中
fā
jiàn cēn cī
亲密无间
参差不齐
弹无虚发
读读下面这句话,带点的字还有另外的读 音。你能用另外的读音再各组一个词语吗?不 知道的可以查查字典。 东海龙王父子称霸一方,经常兴风作浪,
杯弓蛇影:汉·应劭《风俗通义》载:古有 某人到朋友家做客,朋友请喝酒。某人饮酒 时忽见杯中有蛇的影子,大吃一惊。回家后 顿觉腹痛,茶饭不思。家人疑之,到朋友家 探问,方知其杯中蛇影其实是壁上之悬弓, 回去说明后,某人始悟,病亦好了。后来用 此成语比喻疑神疑鬼,妄自惊慌。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后来,这两只小 狗又碰到了一起。照 放大哈哈镜的小狗开 心地抽着雪茄,昂首 挺胸,迈着大步向前走。而照缩小哈哈镜的 小狗,浑身发抖,夹着尾巴悄悄地离开了。
三年级上册语文书2018年江苏凤凰教育电子版

三年级上册语文书2018年江苏凤凰教育电子版1、1荀子是继孔孟之后最著名的道家学者,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家。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2、下列选项中加着重号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撑着zhǎng 彷徨páng 凄清qī雨巷xiàngB、彳亍chù凄婉wǎn 颓圮pǐ迷茫méngC、河畔pàn 荡漾yàng 青荇xìng 长篙gāo(正确答案)D、斑斓lán 沉淀dìng 似的sì泥古nì3、“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出处是()。
[单选题] *荀子淮南子(正确答案)晏子春秋史记4、下列句子中加括号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近日,国务院大督查第二批核查问责不作为情况又公之于众,不断加大的问责力度让为官不为者(如坐针毡),推动着工作的真落实,让群众真正受益。
B.新华中学举行中考前誓师大会,庄严的国旗下,十六个教学班方阵棋布操场,声震山河,(气冲斗牛),引得栅栏外的路人纷纷驻足,交首称赞。
C.公园路夜市熙熙攘攘,一派繁荣的景象,街头作画、架子鼓表演、手工编织……各种摊位(摩肩接踵),夜市摆摊重新兴起,给城市带来了久违的烟火气息。
(正确答案)D.第二届世界传统武术节的最后一天,体育馆内人头攒动,记者在现场听到最多的一句话,是老外朋友们(翻来覆去)的那句经典老话——“中国功夫,Great!”5、下列对《红楼梦》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单选题] *A.“湘江水逝楚云飞”,是贾探春的判词。
(正确答案)B.《红楼梦》第五十二回中“勇晴雯病补孔雀裘”,“孔雀裘”是贾母送给贾宝玉的。
C.贾宝玉的通灵宝玉正面文字是“莫失莫忘,仙寿恒昌”。
D.贾府的“四春”分别是:孤独的贾元春、懦弱的贾迎春、精明的贾探春、孤僻的贾惜春,取“原应叹息”之意。
6、1荀子《劝学》中“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强调了整天空想不如片刻学习收获大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