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

合集下载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全集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全集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全集要提高教学质量,减轻学生过多的课业负担,就必须着重抓好微观教学过程的教学设计方案工作。

教案的类型教案是教师在一节课内的教学活动方案,是进行课堂教学的依据。

下面我为大家整理了关于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全集,供大家参考。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全集1一、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学习课文按时间顺序描写的方法。

3.学习本文作者的观察方法,按时间顺序写一种果实的成熟过程。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二、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同学们,你们见过石榴吗?吃过石榴吗?对石榴有哪些了解,谁来说一说?二、自学指导:要求:1.听老师范读课文,思考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2.学生轻读课文,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注意字形。

三、自学检查。

1.重音要读准:枣庄郁郁葱葱喇叭子儿玛瑙2.指名按自然段朗读课文,说说每个自然段说了什么,课文按什么顺序写的?3.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春天叶夏天花秋天果四、指导精读:1.学习第一自然段:⑴齐读第一自然段:⑵教师教师枣庄⑶驰名中外是什么意思?令家乡声名远扬的是什么?为什么这么说?⑷教师小结:家乡的石榴声名远扬,这是作者爱家乡的原因。

2.学习第2自然段。

⑴指名读第2自然段,思考下面问题:①这一段写了那两个季节?石榴有说什么特点?②作者用哪些词来写叶子,花的?体会郁郁葱葱的意思。

彷佛一个个活泼的小喇叭说明了什么?这样打比方合适吗?⑵朗读第2自然段,体会作者的写作顺序。

五、作业:1.抄写课后的词语。

2.仿写句子。

例:石榴花彷佛是一个个小喇叭,正鼓着劲儿吹。

六、板书:石榴春天叶________夏天花________秋天果________第二课时一、听写生字:二、继续精读课文1.指名朗读第3自然段,回答下面练习:这一自然段主要写(春、夏、秋)季石榴(叶子、花、果实)的生长情况。

2.默读思考:课文从哪些方面写石榴的果实的?有什么变化?画出表现石榴果实特点的词语。

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第一课:我有一个家教学目标- 通过研究本课,让学生了解到家是一个温馨、快乐的地方。

- 学会正确书写生字“家”字。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对家的美好感受和认同。

- 学会正确书写汉字。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幻灯片或图片展示家庭的场景图片,引导学生讨论并描述家的特点和家人关系。

2. 示范与讲解:教师用黑板书展示“家”字的写法,并示范正确的书写方法和笔画顺序。

3. 合作练:学生分组进行搭配活动,互相练正确书写“家”字。

4. 巩固训练: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写下自己家人的名字,并用“家”字造句。

5. 综合评价:教师布置小测验,测试学生对“家”字的理解和书写能力。

教学资源- 幻灯片或家庭场景图片- 黑板、粉笔- 学生练纸、作业本- 小测验题目教学评价- 学生参与度:评估学生在讨论、练和测验环节的积极参与程度。

- 书写准确度:评估学生书写“家”字的准确度和规范程度。

第二课:小葫芦教学目标- 通过研究本课,让学生了解到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

- 研究并掌握课文中的核心词汇和句型。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对春天的认知和感受。

- 研究和理解课文中的词汇和句型。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春天的音乐和展示春天的图片,激发学生对春天的兴趣,引导他们谈论春天的特点。

2. 预指导:教师通过幻灯片或黑板梳理并讲解课文中的核心词汇和句型,引导学生预并理解课文。

3. 阅读训练:学生分组朗读课文,教师纠正发音和语调错误,并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4. 合作实践:学生分组进行情景模拟,表演课文中的对话和场景,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

5. 综合评价:教师布置练题,测试学生对课文中词汇和句型的掌握程度。

教学资源- 春天的音乐- 春天的图片- 幻灯片或黑板- 学生练纸、作业本- 练题目教学评价- 学生参与度:评估学生在讨论、阅读、实践和练环节的积极参与程度。

- 词汇掌握程度:评估学生对课文中核心词汇的理解和记忆能力。

...(继续编写后续课程教案)。

2018-2019学年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2018-2019学年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学情简析:
三年级的学生,刚刚由低年级升入中年级。开始学习第一组课文,首先考虑的是衔接问题,这一组是低年级和中年级两个年级语文教学的接口处。除了识字还是教学的重点外,还要求学生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初步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要逐步完成由低年级向中年级教学的过渡。
本单元篇幅短小,文字精美,读来朗朗上口,对于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大有裨益。
从学生的长远发展来看,识字、写字和课文的朗读是教学重点。难点是词语的积累运用、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发现、探究、解决问题,培养朗读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其中《让我们荡起双桨》、《古诗两首》要求会背诵。
2.会认、读本单元53个生字及生字组成的新词,其中37个生字及新词要求会写。
第一单元
教材简析:
本单元是由《让我们荡起双桨》、《学会查“无字词典”》、《古诗两首》和《做一片美的叶子》四篇课文,一篇习作,一个练习组成,纵观这单元的内容,会发现它们都呈现了一个共同的主题——生活。《让我们荡起双桨》、《古诗两首》中流露出的是对生活的赞美,《学会查“无字词典”》、《做一片美的叶子》则是对生活的所思、所感和所得,而习作也是要求写生活中的所见、所闻及产生的想法。
4.初步了解“文房四宝”(笔墨纸砚)的有关知识,懂得如何使用和爱护毛笔,培养正确地使用、爱护毛笔和注意整洁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学习正确的执笔方法,正确使用、爱护毛笔和注意整洁的良好习惯。
教学难点:
训练正确的执笔和书写姿势,并养成习惯。
教学媒体:
教师准备:课件钢笔墨水文房四宝
学生准备:文房四宝
课时安排:2课时
3.学会理解古诗的基本方法,如:连词成句、结合插图理解、查阅资料等,体会古诗的语言特点,了解古诗所蕴涵的思想感情。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教案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拉萨的天空》教案、说课稿及教学反思]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教案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拉萨的天空》教案、说课稿及教学反思]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教案[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拉萨的天空》教案、说课稿及教学反思]《拉萨的天空》教学设计设计理念教学的本质是对话。

本教学设计旨在引领学生反复触摸文本语言,披文入境潜心会文,实现教学的和谐互动,使阅读教学过程呈现为一种动态性的、生成性的对话过程,从而使学生的语文能力和审美情趣在整个对话的过程中得以培养与提升。

学习目标1、在音乐、图片的帮助下,初读课文,感知美,学生对拉萨的天空建立起感性认识。

2、学生集体精读、赏读中积累语汇,获得言语美感3、在体验与感悟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发起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感情。

一、背景知识的了解,为学语文做铺垫1、课件出示:中国地图谈话:小朋友们看,这是什么呀?那我们一起在地图上找个地方吧!来找西藏自治区~~~再找西藏自治区的首府拉萨。

2、现在我们一起走进拉萨,去欣赏那里别具风情的迷人风光!(课件出示:拉萨简介,以及一些拉萨的图片)出示图片时,师述:瞧,这是著名的八廓街,它是藏族传统的转经之路。

这是位于拉萨市中心的大昭寺,规模宏大。

纳米错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咸水湖,海拔4718米。

哲蚌寺,西藏最大的寺庙。

罗布林卡俗称拉萨的颐和园,在拉萨的西郊。

藏王陵位于拉萨市东南,方圆达3公里,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最后一幅是布达拉宫,它是西藏最宝贵的宗教和文化宝库,它已经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它是当今世界上海拔最高,规模最大的宫殿式建筑群,海拔3700多米,占地总面积36万余平方米。

二、揭题明题,整体感知全文1、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仰望拉萨与别处不同的天空。

揭题,齐读课题。

2、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呢?学生质疑3、那么大家闭上眼睛,跟着老师一起神游拉萨,去领略它与众不同的天空。

范读课文。

4、谁能说说拉萨的天空怎么与众不同呢?出示填空:()的天空三、精读课文,体会美(一)学习第1段。

1、书上是怎样写拉萨的天空的?(出示句子:那里的天空总是那么湛蓝、透亮,好像用清水洗过的蓝宝石一样。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学教案优秀5篇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学教案优秀5篇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学教案优秀5篇精心整理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学教案,希望这份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学教案优秀5篇能够帮助大家,给予大家在写作上的思路。

更多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学教案资料,在搜索框搜索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学教案篇1《小读者》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小姑娘把杂志当作朋友,对朋友的错误“及时帮助他改正”的真诚态度。

2、学习课文的生字新词。

3、根据段意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4、摘录描写人物神态的句子。

教时安排:2教时教学过程:一、审题。

1、板书课题。

2、小读者是谁?课文写了这位小读者的意见什么事?二、初读课文。

1、运用已学的方法认读课文中的生字新词。

2、读课文,思考:“良师益友”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千千万万的小读者“也是我们的良师益友”?三、学习课文第一段和最后一段。

1、在这两段中“我”的心情有什么变化?2、什么是“良师益友”?这段话中“他们”是指谁?“我们”又指谁?3、小结:课文的开头和结尾都描写了作者的心情,但两者是截然不同的,是什么引起作者心情的变化呢?四、学习课文第二段。

1、从哪些地方可看出小姑娘是“我”的良师益友?2、小姑娘为什么敢于向编辑提意见?3、感情朗读第二段。

4、归纳第二段段意。

五、归纳主要内容。

1、回忆归纳主要内容的方法。

课题扩展法; 抓重点段的方法; 段意归并法。

2、确定归纳方法,并说明理由。

3、归纳主要内容。

六、摘录描写人物神态的句子。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学教案篇2《班长的苦恼》教学要求:1、认识两个生字,积累“苦恼、绝交、屋顶、掀掉、过错、影子、静悄悄”等词语。

2、正确、流畅、有节奏地朗读课文。

3、运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理解课文中的词句。

4、懂得同学之间应该团结、平等,小干部要公正、无私地处理问题。

教学重点:正确、流畅、有节奏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懂得同学之间应该团结、平等,小干部要公正、无私地处理问题。

教学具准备:黑板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诗歌引入。

2023年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

2023年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

2023年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编写教案要依据教学大纲和教科书。

从学生实际状况动身,细心设计。

一般要符合以下要求:明确地制订教学目的,详细规定传授基础学问、培育基本技能、发展实力以及思想政治教化的任务,合理地组织教材,便于学生理解并驾驭系统的学问。

下面我给大家带来关于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便利大家学习。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1《山村的早晨》教学目标:1.相识本课生字新词,读准生字,积累词汇。

2.指导学生理解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内容,体会诗的意境,通过教学培育学生酷爱山村,酷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诗意,感悟语言,体会情感,透过形象生动的诗句体会山村早晨的祥和安静。

教法:以读代讲法、引导点拨法、指导朗读法学法:朗读理解法、合作探究法、自学法、教具打算:挂图、生字卡、课件教学时间: 2课时第一课时主要内容:辅导学生读懂课文,体会文章的中心思想,读准课文里的生字新词。

一、谈话沟通,激趣导入。

1.同学们,你们喜爱早晨吗?(老师板书课题)大家要特殊留意一下“晨”字的写法,可以跟着我一起来写这个字。

2.在你的心目中,山村的早晨是什么样的呢?(学生简要说自己心中对早晨的印象)齐读课题。

3.让我们一起来观赏一下山村的早晨。

(播放课件,在轻松的音乐声中,引导学生来观赏漂亮的山村画面。

)4.当我看到这些画面的时候,不由得想起了古代诗人邵雍曾经写的一首诗,名字叫《山村》,大家还记得吗?让我们一起来背诵一下,(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_十枝花)。

5.那么现代诗人盖尚铎笔下的山村的早晨又是怎样一番景象呢?6.揭示课题,山村的早晨是漂亮的,迷漫的,今日我们来学习一篇课文:13.山村的早晨7.山村的早晨实在是太美了!让我们带着这种美的感受再来读一遍课题。

学生质疑。

二、初读课文,提出要求,感知语言。

1.自由读课文,请同学们仔细读课文,把字音读精确,把句子读通顺,难读的地方可以多读几遍。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全集(83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全集(83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全集第一课课文《小猴子和小熊猫》一、教学目标1.能够认读生词:“猴子”、“熊猫”。

2.能够正确朗读课文。

3.能够用简单的句子描述小猴子和小熊猫的特点。

二、教学准备1.教材: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

2.多媒体设备。

三、教学过程1.课前导入–抓住学生注意力,通过引入“动物”话题,调动学生对动物的兴趣和认知。

–出示图片,让学生猜一猜:“小猴子”、“小熊猫”是什么动物?并引导学生回答。

2.新课呈现–出示课文《小猴子和小熊猫》的标题和图片,并提问:“你们猜一猜,这篇课文会讲些什么?”–通过学生的猜测,进行简单的预测,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3.课文学习–按照逐段呈现的方式,朗读课文,并强调重点词汇和句子。

–引导学生跟读、朗读,并纠正发音错误。

–向学生提问:“小猴子的特点是什么?小熊猫呢?请举个例子。

”鼓励学生用简单的句子进行回答。

4.练习巩固–分发练习册,让学生完成相关练习。

–针对生字进行认读练习,并反复强调课文中的关键词汇。

5.小结–回顾本课的学习内容,重点强调课文中的重要知识点。

–提醒学生认真复习,做好课后作业。

6.课后拓展–提供一些相关的游戏、歌曲等资源,鼓励学生自主拓展课外知识。

–布置课后作业。

第二课课文《小兔子和小狐狸》一、教学目标1.能够读懂课文,理解其中的故事情节。

2.能够正确朗读课文,并模仿语音语调。

3.能够用简单的句子描述小兔子和小狐狸的特点。

二、教学准备1.教材: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

三、教学过程1.课前导入–复习前一节课的内容,通过问答的方式回顾小猴子和小熊猫的特点。

2.新课呈现–出示课文《小兔子和小狐狸》的标题和图片,并提问:“你们猜一猜,这篇课文会讲些什么?”–通过学生的猜测,进行简单的预测,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3.课文学习–按照逐段呈现的方式,朗读课文,并强调重点词汇和句子。

–引导学生跟读、朗读,并纠正发音错误。

–向学生提问:“小兔子的特点是什么?小狐狸呢?请举个例子。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全册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全册

第五册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对本学期教学目标的基本要求:1、学习习惯。

(1)继续培养勤于朗读背诵,乐于课外阅读的习惯。

(2)继续培养认真完成作业和查字典的习惯。

(3)掌握写钢笔字和毛笔字的正确姿势和方法,并养成习惯。

2、汉语拼音。

(1)继续巩固汉语拼音,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学习普通话。

(2)认识隔音符号。

3、识字写字。

(1)能准确认读420个生字;能按笔顺正确默写生字251个。

(2)练习用钢笔、毛笔写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

4、口语交际。

(1)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别人说的一段话和一件简单的事,能转述基本内容,能讲述课文所写的故事。

(2)能在看图或观察事物后,用普通话说几句意思完整、连贯的话。

(3)能当众说话,愿意与别人进行口语交际,做到语句比较通顺,态度大方,有礼貌。

5、阅读。

(1)继续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背诵指定的课文。

能复述课文。

会分角色朗读课文。

(2)继续学习默读课文,能不出声,不指读,一边读一边想。

(3)能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的意思;能凭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境,知道课文的大意。

(4)能借助字典学习生字词,初读课文,提出问题。

6、习作。

(1)学习有顺序地比较细致地观察图画和事物,写出内容比较具体的短文。

(2)能修改有明显错误的句子;能理顺次序错乱的句子。

(3)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叹号、冒号和引号。

对本册教材内容及编写的分析:本册课本主要由“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五)”、“课文”、“习作”和“练习”组成。

全册课本安排了8个单元。

每单元安排“课文”3-4篇,共26篇。

每单元安排“习作”1篇,共8篇。

每单元安排“练习”1个,共8个。

本册教材所编选的26篇课文内容丰富,体裁多样,为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练好语文基本功,潜移默化地接受思想教育,提供了充裕的材料。

每篇课文篇幅短小,语言规范,便于对学生进行朗读、背诵、复述、口语交际等训练。

插图则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其形象思维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小结:弄清这些部首是查字典的依据。
将卡片发至学生手中,教师指导学生在起始笔画中寻找部首。 3、练习
学生在自己书上连线,然后找一学生到黑板上连线,及时纠正并进行矫正训练。
三、作业:
1、写第三课的笔顺 2、找出第三课生字的部首 第二课时 一、教学第三题:
1、审题
学生认读题目。 教师帮助学生弄清题目要求。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三、细读课文第三段: 引导看图。 图上画的谁和谁?他们在什么地方干什么?⑵这幅图和课文的那一自然段对应? 细读第三自然段: 自由轻声读课文。
用波浪线画出外公的话。 理解外公的话。
指名读句子。 (第一句) 看图,读课文,说说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稻子很可爱。
金黄、沉甸甸、黄澄澄 学习第二句、
重点指导反复朗读,在读准字音得基础上积累和巩固词句。
二、教学第四题:指导书写七、大
女 永并纠正不正确的姿势。
三、作业 第三课时
一、教学第五题:
1、审题:
指名读题
教师谈话,帮助学生弄清本题学习要求。 2、指导: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学生自由读 8 条成语。不认识的字可以查字典或问老师。 教师范读。 学生自由读,并说出 8 个成语的大概意思。如: 孜孜以求:勤奋努力的样子。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不满足于已有的成就,继续努力以取得更好的成绩。
2.检查自学情况。 指名说出本文共有几个自然段 ; ②指名试读每个自然段。
指导:提醒学生注意下面字音:识、似、穗、勤、品; 指导长句子划分;
让学生说说每个自然段的意思。Ⅰ……Ⅱ……Ⅲ…… 三、细读课文
1.细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指名读课文。 讨论: 我的外公是怎样的一个人? 为什么我一有空就去外公家? 满肚子学问是什么意思? 过渡:外公满肚子学问该不要学习了吧! (下面再来学习第二段就会知道) 小结:(让学生自己讲) ?? 四、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仿照句子,正确搭配词语。 例子 辛勤培育辛勤 _________ 辛勤 __________
3、练习 自由读 同桌互背。
二、教学第六题
1、审题。 指导学生弄清题目要求。
2、指导。 学生借助拼音自读。 指名试读
教师范读。 教师结合插图讲解意思。 (第一句主要是讲习很重要的一点是要有恒心,铁棒可以磨成 针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第二句讲的是再穷也不放弃学习。 第三句讲的是学习是无止境的, 要 永不停步。)
4.小结。 5.指导朗读,启发朗读。 三、细读第 9 段 :
1.指名读: 2.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
3.讨论: 为什么查 "无字词典 "更重要。
怎样查 "无字词典 "? 四、作业:
1、练读课文; 2、完成书后三、四题;
3、用 " 骄阳似火 " 写一句话。 板书:
2 学会查 "无字词典 "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教师再次范读。 3、练习: 学生自由练读,注意纠正字音。 指名读。 练习背诵。
4、反馈。 检查朗读。
指名背诵。
第四课时 一、教学第七题
课前准备教学挂图或投影片。
1、审题。 教师谈话,揭示话题:学会劝阻。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学生自读题目下面的一段话。
2、指导。 指导观察四幅图,了解发生了什么事。
板书:
1.让我们荡起双桨
倒映
环绕
(欣赏)
自然
迎、洒、望、听
(歌唱)热爱

问 谁安排
(感情)
祖国
2、 学会查 " 无字词典 " 一、教学要求:
1. 学会本课 16 个生字,其中 6 个生字只识不写。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得朗读课文。
3. 理解 "骄阳似火 " 、" 惊涛拍岸 "的意思,知道 " 无字词典 " 的意思。
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二、范读课文,学习课文中的生字。
是首都北京的游览胜地, 全
1、指导看图。 ①水面上有哪些人?哪些景物?他们在干什么?西周有哪些美丽的景物? ②范读课文。 ③ 学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④ 学习课文的部分生字。
三、学习课文第一小节。
1.知识学生读课文,联系句子理解 " 环绕 "、 "飘荡 " 、 "凉爽 "等词义。
①根据挂图,指导背诵。相机板书
第一小节: " 倒映 " 、" 环绕 "(欣赏美景)用轻声和赞美的语气读。
②第二小节 "迎、洒、望、听 "用高兴和自豪的语气朗读。
③第三小节 "问、谁安排 "用感激的语气朗读。
④同桌互背练习。 四、歌曲欣赏《让我们荡起双桨》
播放歌曲、闭眼想象,孩子在北海公园,夕阳下游玩的欢乐情景。 五、作业:
1 口头扩词: 荡( )( )( )推( ) ( ) ( )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课( )( )( )墙( ) ( ) ( )
2 区别助词:
谁(
)狼(
)消(
)西


推(
)浪(
) 悄(
)洒 (

3 添上合适的词语:
美丽的(

愉快的(

凉爽的 (

尽情的 (

第三课时
一、指名读课文。
二、齐读课文。
三、指导背诵 .
"我 " 要用知识来
三、总结课文
1、指名学生读课文 2、思考: 外公在屋内和我的谈话,对我有什么教育(吸取知识充实自己) 四、作业:
1、读读写写下列词语 2、组词: 工()只()以()空()识()似()
3、扩词: 勤( )(
)( )微( )( )( )
4、造句: 注视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练习一 一、教学要求:
2.想象、看图、画面有些什么?
3.出示句子。
" 水面上………… " "小船………… "
" 四周………… "
"我们………… "
4.提问,这一小节主要写了哪些景物。
小船、白塔、绿树、红墙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从课文中找出来。 四、作业: 1.描红: 2.根据拼音写出词语: 3.将下列的字加上偏旁部首,组成词语: 4、熟读课文第一小段。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 指名背诵第一段: 2 默写生字: 二、 学习课文第二段: 1.指名学生朗读第二段。 ① 提问 这一段又描写哪些景物?(阳光、小鱼) ② 课文中 " 红领巾迎着太阳 "一句中的 "红领巾 "指的是什么?(少年儿童,少先队员) ③比较 "映 " 与 "应 "、 " 漂 " 与" 飘" 字的音、行、义。
充满敬意充满 _________ 充满 _________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抽读生字卡片。 读下面的字,把不正确的读音划去。 二、细读课文: 细读第二自然段。 自由练读第二自然段 思考:我去外公家看了什么?听了什么?(有波浪线画出看到的,用横线画出听到的) 理解重点句子。 你觉得外公是怎样一个人?从哪儿看出来? 板书:厚厚的、圈圈点点、密密麻麻 从上面词语可以看出什么? 指导读第四句: 理解 " 沧海一粟 "。(形容非常渺小) 这句话把什么比作沧海,把什么比作一粟。这样比说明了什么? 指导朗读第二自然段。 读重点句子,看看有几层意思? 认真读,练习背诵。
讨论:
爸爸听了聪聪的回答 "笑了笑 "表示满意吗?
如果是你应怎样回答?
爸爸的解释和聪聪的解释有什么不同

" 无字词典 " 指什么? 教师范读 2-5 段,同桌练习对话,自由读。
3.细读 6-8 自然段。
同学自读 6-8 自然段。 读后讨论:
爸爸和聪聪来到大海边看到了什么? 这时爸爸想起了什么?
聪聪为什么大笑起来? 指导看图 2 ,说说词语的意思。
4.设疑:
" 无字词典 "指什么? 怎样查 "无字词典 "?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轻声读课文。要求 :读准字音,标出自然段序号,读通每句话。
2.指名试读课文。 3.学习生字词。
无字词典 惊涛拍岸
山崩地裂 岩石
旅游 理解
解释
烈日当空
意味深长 聪明
骄阳似火 不断
4.练读生字词,理解词语。
5.识记词语,描红。 四、作业:
" 红领巾 "" 谁 " 指什么。
练习有感情朗读课文并背诵,并通过想象说出诗歌描绘的情景。 三、教学课时: 3 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诗,题目是《让我们荡起双桨》 们少年儿童 在公园划船的欢乐情景。
作者乔羽(乔羽作词)写的是我
2.介绍北海: 在北京故宫西北侧, 是我国现存最完整的古代园林之一,
第三句。
" 不炫耀 " 是什么意思(不在别人面前显示自己的优点和成绩。 的稻谷
)思考外公为什么是那么可爱
a、稻谷可爱低头弯腰吸取养分充实自己 b、不炫耀自己(品质好)颗粒饱满回报农民。
c、我们应该怎样来回报父母回报社会呢?(吸收知识充实自己) 小结:
外公借稻子用 " 颗粒饱满 " 的稻穗去回报农民伯伯的辛勤劳动培育作比,教育 充实自己,将来报效祖国。
1、按笔顺正确描红。 2、认识部首,再找出和部首对应的汉字并连线。 3、按课文内容填空。 4、在田字格正确描红、仿影、描写。 5、熟记 8 条成语。 6、朗读,背诵《新三字经》节选。 7、练习在不同场合,用适当的语言劝阻不安全、不文明、不卫生的行为。 8、学写毛笔字。 二、教学时数: 4 课时 三、教学程序: 第一课时 一、教学第一题: 1、审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