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盗版影响的寡头垄断市场信息产品定价
寡头垄断市场异质产品定价问题仿真研究――以电信产业为例

寡头垄断市场异质产品定价问题仿真研究——以电信产业为例任韬王文举1摘要:目前我国存在许多提供同类不同质产品的寡头垄断型产业,其产品定价问题一直是学术界和公众关心的焦点。
本文使用经济仿真的理论与方法,利用Swarm 为工具,建立了仿真模型,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
得到了应当鼓励多种异质产品进行竞争,以提高社会福利的结论。
关键词:寡头垄断,经济仿真,Swarm一、引言目前在我国产业结构中,存在着诸如电信、电力、能源等寡头垄断型产业,这类产业的产品提供商通常提供的是同类不同质的产品,并利用价格手段进行竞争。
由于所提供产品间具有较强的替代性,同时具备不同的质量或功能,考虑到消费者对于产品的质量或功能具有不同的偏好,所以其选择行为也就具有了一定的多样性。
研究在这样一种市场环境中寡头厂商的定价行为,新产品进入市场时价格均衡的变化,对于行业政策的制定,企业行为的规制有着重要意义。
特别是2006年电信产业面临着3G 技术的冲击,电信产品的价格变化成为了关注的焦点,这就使得本文的研究内容更具备现实意义。
利用计算机仿真的手段研究经济问题,是近十年来在国际上的一个新兴的课题。
作为对经济仿真的一种尝试,本文将这一方法应用到对我国实际经济问题的研究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在接下来的内容里,首先介绍了模型的建立过程;继而对模型的结果进行了观察和分析;在最后结合模型结果和现实经济环境的除了本文的结论。
二、模型的建立 1作者简介:任韬 (1978—,男,北京市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博士研究生。
王文举 (1965—,男,吉林省东丰县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
基于所研究产业的寡头垄断特征,因此我们可以利用伯川德价格博弈模型1及其仿真模型(任韬,2003 )2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
在我国,寡头垄断产业的定价普遍受到政府监管,因此其自主定价权是不充分的。
但是本模型暂时忽略了政府监管的因素,研究在完全市场化的条件下市场的运行情况。
垄断寡头市场定义

编辑本段价格决定
各寡头不存在勾结: 1)价格领先制:价格决策往往由大企业作出。 决定价格的大企业通常被称为价格领袖者,或支配性企业; 而小企业则如同完全竞争企业一样,是价格接受者。 包括: 支配型价格领袖(本行业规模最大企业) 效率型价格领袖(本行业成本最低、效率最高的企业) 晴雨表型价格领袖(能优先掌握市场变化的企业) 各寡头不存在勾结: 2)成本加成: 按一定的百分比在平均成本上加利润。 例某产品的平均成本为100元,利润率为10%,则价格定为110元。 寡头之间存在勾结: 3)卡特尔厂商之间签定正式的协定来控制产量,分享市场和维持价格。
编辑本段主要特点
1.厂商极少。市场上的厂商只有一个以上的少数几个(当厂商为两个时,叫双头垄断),每个厂商在市场中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其产品价格具有相当的影响力。 2.相互依存。任一厂商进行决策时,必须把竞争者的反应考虑在内,因而既不是价格的制定者,更不是价 寡头垄断市场
格的接受者,而是价格的寻求者。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 3.产品同质或异质。产品没有差别,彼此依存的程度很高,叫纯粹寡头,存在于钢铁、尼龙、水泥等产业;产品有差别,彼此依存关系较低,叫差别寡头,存在于汽车、重型机械、石油产品、电气用具、香烟等产业。 4.进出不易。其他厂商进入相当困难,甚至极其困难。因为不仅在规模、资金、信誉、市场、原料、专利等方面,其他厂商难以与原有厂商匹敌,而且由于原有厂商相互依存,休戚相关,其他厂商不仅难以进入,也难以退出。 寡头垄断市场结构有一点与垄断竞争相类似,即它既包含垄断因素,也包含竞争因素。但相对而言,它更接近于垄断的市场结构,因为少数几个企业在市场中占有很大的份额,使这些企业具有相当强的垄断势力。寡头垄断企业的产品可以是同质的,也可以是有差别的。前者有时被称为纯粹寡头垄断,后者则被称为有差别的寡头垄断。 寡头垄断的市场存在明显的进入障碍。这是少数企业能够占据绝大部分市场份额的必要条件,也可以说是寡头垄断市场结构存在的原因。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因素是这 些行业存在较明显的规模经济性。如果这些行业中要容纳大量企业,则每家企业都将因生产规模过小而造成很高的平均成本。规模经济性使得大规模生产占有强大的优势,大公司不断壮大,小公司无法生存,最终形成少数企业激烈竞争的局面。对试图进入这些行业的企业来说,除非一开始就能形成较大的生产规模,并能占据比 较可观的市场份额,否则过高的平均成本将使其无法与原有的企业相匹敌。
寡头垄断市场价格博弈模型复杂性及其应用

模型开始考虑时间和环境变化的影响,研究动态性和时变性在寡头垄断市场价格博弈中的 作用和影响。
异质性和不完全信息
模型开始考虑参与者的异质性和不完全信息,研究这些因素对寡头垄断市场价格博弈结果 和稳定性的影响。
挑战与困难
求解困难
由于寡头垄断市场价格博弈模型的复杂性和非线性,求解模型变得非常困难,需要采用复杂的数学方法和计算技术。
寡头垄断市场价格博弈模型 复杂性及其应用
汇报人: 2023-11-30
目录
• 寡头垄断市场概述 • 价格博弈模型的基本理论 • 寡头垄断市场价格博弈模型的复杂性 • 寡头垄断市场价格博弈模型的应用 • 寡头垄断市场价格博弈模型的发展趋势和
挑战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研究展望与未来发展
01 寡头垄断市场概 述
寡头垄断市场的定义
04 寡头垄断市场价 格博弈模型的应 用
在企业策略中的应用
01
预测竞争对手的反应
通过分析竞争对手在价格博弈中的历史行为和反应,企业可以预测对手
在特定情况下的可能反应,从而制定更为精确的竞争策略。
02
制定有效的价格策略
企业可以利用寡头垄断市场价格博弈模型分析市场需求、竞争对手的策
略以及自身在市场中的地位,从而制定更为科学和有效的价格策略。
模型中博弈方的互动关系
博弈方的策略选择
在寡头垄断市场中,每个企业都会根据其他企业的策略选择自己的最优策略。 这种互动关系使得模型变得复杂,因为每个企业的最优策略不仅取决于自己的 生产成本和市场条件,还取决于其他企业的策略选择。
非线性关系
在寡头垄断市场中,企业之间的策略选择通常是非线性的。也就是说,一个企 业的策略改变可能会对其他企业产生非线性的影响,这进一步增加了模型的复 杂性。
寡头垄断企业限制性定价策略研究

寡头垄断企业限制性定价策略研究
价格竞争是寡头垄断企业竞争的核心,限制性定价策略作为一种企业合作策略性行为,旨在通过在位厂商的当前价格策略来影响潜在厂商对进入市场后利润水平的预期,从而影响潜在厂商的进入决策。
限制性定价策略研究经历了三个阶段:静态限制性定价、动态限制性定价和不完全信息条件下的限制性定价。
虽然最新的不完全信息条件下的限制性定价模型更加接近现实情况,但是大多数已有的研究仅限于对该理论的均衡存在性进行说明,后续的研究虽然进一步指出了均衡存在的多重性,但是对于如何实现均衡结果的进一步“精炼”并没有进一步的研究。
本文以Milgrom-Roberts模型为基础,建立了在位企业在产量区间内满足利润最大化目标的最优产量选择模型,并进行了一般性的数理分析和模拟计算,提出了对Milgrom-Roberts模型的结论进一步“精炼”一般方法。
研究表明:第一,不完全信息条件下不同成本类型的在位厂商阻止潜在竞争厂商进入的策略均衡可以在一个产量区间内存在。
第二,由于潜在的进入威胁,在位厂商要想成功实施限制性定价策略,其最优产量只能大于或等于垄断产量,而利润只能小于或等于垄断利润。
第三,在位厂商实施限制性定价策略并不一定以利润的损失为代价,因为不论在位厂商的成本类型如何,当垄断产量位于相应的均衡产量区间内的时候,生产垄断产量既能够实现垄断利润,也能够阻止潜在进入厂商的进入;只有当垄断产量小于相应的均衡产量区间左端点的时候,在位厂商才需要生产比垄断产量更多的最优产量,才能够阻止潜在进入厂商的进入。
第四,限制性定价策略实际上形成了在位厂商生产最优产量、潜在竞争厂商不进入的唯一策略均衡;。
寡头垄断市场的显著特点分析

寡头垄断市场的显著特点分析引言概述:寡头垄断市场是一种市场结构,其中少数几家大型企业垄断了市场份额,并且能够对市场价格和供应产生重大影响。
本文将探讨寡头垄断市场的显著特点,并分析其对市场和消费者的影响。
正文内容:1. 市场份额集中度高1.1 寡头垄断市场的第一个显著特点是市场份额集中度高。
在这种市场结构中,少数几家大型企业控制着大部分市场份额,而其他竞争对手则相对较小。
这种集中度高的市场结构使得寡头企业能够对市场价格和供应进行操控。
1.2 寡头垄断市场的市场份额集中度高,导致市场竞争程度降低。
寡头企业之间的竞争相对较小,这可能导致缺乏创新和产品多样性,从而限制了消费者的选择。
2. 价格操纵能力强2.1 寡头垄断市场的第二个显著特点是价格操纵能力强。
由于寡头企业控制着市场份额的大部分,他们能够通过协商或其他手段来操纵市场价格。
他们可以通过联合行动或者垄断定价来提高产品价格,从而获取更高的利润。
2.2 寡头企业通过价格操纵能力强,可能会导致消费者面临高价格和低质量的产品。
由于市场上缺乏竞争,企业没有动力提供高质量的产品或降低价格。
这给消费者带来了不利影响,限制了他们的购买力和选择。
3. 准入壁垒高3.1 寡头垄断市场的第三个显著特点是准入壁垒高。
由于寡头企业在市场上的垄断地位,其他企业很难进入市场并与他们竞争。
这可能是由于技术壁垒、资金要求或其他限制。
高准入壁垒限制了市场上的竞争,使得寡头企业更加稳固其垄断地位。
3.2 高准入壁垒可能导致创新的减少。
由于竞争对手的准入困难,寡头企业可能没有足够的动力去进行创新和改进。
这可能会限制市场的进步和消费者的福利。
4. 垄断利润高4.1 寡头垄断市场的第四个显著特点是垄断利润高。
由于寡头企业在市场上的垄断地位,他们能够以较高的价格销售产品,并获得更高的利润。
这使得寡头企业能够投入更多资源进行研发和市场扩展,从而进一步巩固其垄断地位。
4.2 垄断利润高可能导致资源分配不均。
垄断和寡头垄断市场的特点和影响

垄断和寡头垄断市场的特点和影响在市场竞争理论中,垄断和寡头垄断是两种市场结构形式。
垄断市场指在某一特定行业内只有一个供应商或者少数几个供应商主导市场,而寡头垄断市场则是指某一行业内只有少数几个供应商竞争,且这些供应商对市场具有较高的控制力。
本文将重点探讨垄断和寡头垄断市场的特点和影响。
一、垄断市场的特点和影响1. 垄断市场的特点垄断市场的最主要特点就是市场上只有一个供应商,或者少数几个供应商独占市场。
由于市场上没有竞争对手,这些供应商通常能够通过限制供给数量和提高产品价格来实现高额利润。
此外,垄断市场还具有以下几个特点:a. 产品或服务的差异化程度较低。
因为市场上缺乏竞争,供应商没有动力去改进产品质量或者创新,从而导致市场上同类型产品差异性较小。
b. 进入市场的障碍高。
垄断市场往往存在着法律、技术、资金等方面的障碍,这使得其他企业很难进入该市场,使得供应商能够在市场上长期掌握垄断地位。
c. 价格和利润的稳定性高。
垄断市场的供应商通常能够通过控制供给数量和价格来稳定市场,保持较高的利润水平。
2. 垄断市场的影响垄断市场对经济和消费者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下面是几个主要的方面:a. 价格上涨和供给减少。
由于垄断供应商具有市场控制力,他们可以根据自身利益定价,导致产品价格上涨。
同时,垄断企业会通过限制供给数量来维持高价,从而使得消费者的选择受到限制。
b. 垄断利润的增加。
垄断市场通常具有较高的利润水平,供应商能够通过提高产品价格获取巨额利润。
然而,这样的利润并不转化为社会福利,而是集中在少数供应商手中。
c. 技术进步缓慢。
在垄断市场中,由于供应商面临的竞争压力较小,他们缺乏改进产品质量和进行技术创新的动力,从而导致技术进步缓慢。
d. 社会资源分配不均衡。
垄断市场的存在会导致资源的不均衡分配,高利润会主要集中在垄断供应商手中,而其他企业和消费者则相对较弱势。
二、寡头垄断市场的特点和影响1. 寡头垄断市场的特点寡头垄断市场与垄断市场类似,但区别在于市场上只有少数几个供应商竞争,且这些供应商对市场拥有相对较高的控制力。
寡头垄断市场的显著特点分析

寡头垄断市场的显著特点分析寡头垄断市场是一种市场结构,其中惟独少数几家公司掌握着市场的主导地位。
这些公司通常是行业中最大的几家企业,它们通过控制市场供应量和价格来影响市场的竞争情况。
在这种市场结构下,寡头企业之间存在着相互竞争和合作的复杂关系,这对市场的运作和消费者的福利产生了重要影响。
寡头垄断市场的显著特点如下:1. 市场集中度高:寡头垄断市场中,市场份额集中在少数几家企业手中。
这些企业通常是行业中最大、最有实力的企业,它们通过掌握市场份额来控制市场的供应和价格。
2. 产品差异化:寡头垄断市场中的企业通常通过产品差异化来区分自己的产品与竞争对手的产品。
这种差异化可以体现在产品质量、功能、品牌形象等方面,以吸引消费者的选择。
3. 价格控制能力强:寡头垄断市场中的企业通过控制市场供应量和价格来影响市场的竞争情况。
由于市场集中度高,这些企业可以通过协调行动来控制市场价格,实现利润最大化。
4. 有限的进入壁垒:寡头垄断市场中,由于市场份额集中在少数几家企业手中,新进入者往往面临较高的进入壁垒。
这些壁垒可以是资金、技术、品牌等方面的限制,使得新进入者难以与现有企业竞争。
5. 企业间存在复杂的竞争和合作关系:寡头垄断市场中的企业之间既存在竞争关系,又存在合作关系。
它们通过竞争来争夺市场份额和利润,同时也通过合作来实现共同利益,如价格协议、市场分割等。
6. 消费者选择受限:由于寡头垄断市场中企业的市场份额较大,消费者的选择受到限制。
消费者可能只能在少数几家企业提供的产品中进行选择,而无法享受到充分的市场竞争带来的福利。
7. 价格歧视现象:寡头垄断市场中的企业可能会对不同的消费者或者市场采取不同的定价策略,实施价格歧视。
这种价格歧视可以根据不同的市场需求、消费者收入水平等因素进行调整,以最大化企业的利润。
综上所述,寡头垄断市场具有市场集中度高、产品差异化、价格控制能力强、有限的进入壁垒、复杂的竞争和合作关系、消费者选择受限以及价格歧视等显著特点。
寡头垄断市场的显著特点分析

寡头垄断市场的显著特点分析寡头垄断市场是一种市场结构,其中只有少数几家公司占据主导地位,它们对市场的价格和供应具有较大的控制权。
在这种市场结构下,寡头垄断者通常能够对产品定价,并且由于其市场份额较大,他们能够影响市场的竞争格局。
以下是寡头垄断市场的一些显著特点:1. 市场份额集中:寡头垄断市场中,只有少数几家公司掌握着市场的大部分份额。
这些公司通常是市场上最大和最有影响力的企业。
由于市场份额集中,这些寡头垄断者能够对市场价格和供应产生较大的影响。
例如,假设某个市场上只有三家公司,分别占据市场份额的40%,30%和20%,那么这个市场就可以被认为是一个寡头垄断市场。
2. 产品差异化:在寡头垄断市场中,寡头垄断者通常通过产品差异化来区分自己的产品与竞争对手的产品。
他们通过提供独特的产品特性或品牌形象来吸引消费者,并在市场上建立起竞争壁垒。
例如,汽车行业是一个寡头垄断市场,不同的汽车制造商通过设计和技术创新来区分自己的产品,吸引不同类型的消费者。
3. 价格控制:寡头垄断者在市场上具有一定的定价权。
由于市场份额集中,寡头垄断者可以通过调整产品价格来影响市场的供求关系。
他们可以利用这种定价权来最大化利润,但也可能会面临反垄断法规的限制。
例如,某个寡头垄断者可以通过提高产品价格来获得更高的利润,因为消费者在市场上没有太多替代选择。
4. 限制竞争:寡头垄断市场中的寡头垄断者通常会采取一些措施来限制竞争。
他们可能通过垄断供应链、控制关键资源或采取其他策略来阻碍新进入者的进入市场。
例如,某个寡头垄断者可以与供应商签订长期合同,以确保其他竞争对手无法获得同样的资源供应。
5. 利润较高:由于寡头垄断者在市场上具有较大的市场份额和定价权,他们通常能够实现较高的利润率。
他们可以通过定价策略和成本控制来最大化利润。
例如,某个寡头垄断者可以通过提高产品价格和降低生产成本来实现较高的利润率。
6. 有限的替代品选择:在寡头垄断市场中,由于寡头垄断者的市场份额较大,消费者的替代品选择通常较为有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1卷㊀第1期2019年1月㊀科㊀技㊀与㊀管㊀理Science ̄TechnologyandManagement㊀Vol 21No 1Jan.ꎬ2019㊀㊀㊀㊀㊀㊀市场营销㊀㊀文章编号:1008-7133(2019)01-0068-08考虑盗版影响的寡头垄断市场信息产品定价王㊀松ꎬ㊀丁㊀霞ꎬ㊀李㊀芳(山东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ꎬ山东㊀青岛㊀266590)摘㊀要:通过对经典的Hotelling模型进行改进ꎬ建立双寡头垄断市场中存在盗版时信息产品厂商的竞争定价模型ꎬ求解得到最优定价及最优收益的解析解ꎮ然后进行数值分析ꎬ讨论盗版获取成本㊁网络效应㊁盗版产品效用折扣与正版厂商定价㊁收益以及市场需求之间的变化关系ꎬ并探讨了市场中一方盗版获取成本变动对竞争对手经营决策的影响ꎮ结果表明:厂商最优定价和收益随着盗版获取成本的增加而增大ꎬ但随着网络效应和盗版产品效用折扣的增大呈现递减趋势ꎻ盗版获取成本和盗版产品效用折扣的提高会降低产品的市场需求ꎬ但在既定的盗版获取成本下ꎬ网络效应的存在会扩大厂商的市场需求ꎻ市场中两方厂商共同提高消费者盗版获取成本是实现两者最大收益的最佳选择ꎮ关㊀键㊀词:产品定价ꎻ信息产品ꎻHotelling模型ꎻ寡头垄断ꎻ盗版影响DOI:10.16315/j.stm.2019.01.014中图分类号:F272 3文献标志码:APricingofinformationproductsinoligopolymarketconsideringtheimpactofpiracyWANGSongꎬ㊀DINGXiaꎬ㊀LIFang(SchoolofEconomicsandManagementꎬShandong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ꎬQingdao266590ꎬChina)Abstract:ByimprovingtheclassicHotellingmodelꎬthispaperestablishedthecompetitivepricingmodelofinfor ̄mationproductmanufacturersinduopolymarketwiththepresenceofpiracyꎬandtheanalyticalsolutionofoptimalpricingandoptimalprofitwereobtained.Afterthatꎬanumericalanalysiswasconducted.Therelationshipbetweenpiracyacquisitioncostsꎬnetworkeffectsꎬutilitydiscountsonpiratedproductsandthepricingꎬrevenueꎬandmarketdemandofgenuinevendorswereanalyzed.Atthesametimeꎬitdiscussedtheinfluenceofoneparty sattitudeto ̄wardspiracyontheother sbusinessdecision ̄makinginthecompetitivemarket.Theresultsshowthattheoptimalpriceandprofitsoffirmsimprovewiththeincreaseofpiracyacquisitioncostsꎬanddecreasewiththeincreaseofnetworkeffectsandutilitydiscountsonpiratedproducts.Theincreaseofpiracyacquisitioncostsandutilitydis ̄countsonpiratedproductswillreduceproductmarketdemandꎬbutintheestablishedcostofpiracyacquisitionꎬtheexistenceofnetworkeffectswillexpandthemarketdemand.Inadditionꎬtwogenuinemanufacturersboycottingpi ̄racytoincreaseconsumerpiracyacquisitioncostscanachievemorerevenue.Keywords:productpricingꎻinformationproductsꎻHotellingmodelꎻoligopolyꎻpiracyeffect收稿日期:2018-09-25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603151)ꎻ山东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18CGLJ38)ꎻ山东科技大学科研创新团队支持计划(2015TDJH103)作者简介:王㊀松(1980 )ꎬ男ꎬ副教授ꎬ博士ꎬ硕士生导师ꎻ丁㊀霞(1994 )ꎬ女ꎬ硕士研究生ꎻ李㊀芳(1980 )ꎬ女ꎬ讲师ꎬ博士.㊀㊀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ꎬ许多传统的实体产品可以借助数字化形式进行生产和销售ꎬ最为常见的是书籍㊁音像制品以及软件产品ꎬVarian[1]将这类可以被数字化的产品统称为信息产品ꎮ信息产品拓展了厂商的分销渠道ꎬ扩大了市场的空间分布ꎬ但其高固定成本㊁低边际成本㊁易复制㊁易共享等特点ꎬ使得企业面临更大的盗版威胁ꎬ文件分享社区等的存在更是助长了盗版产品的流通ꎮ同时ꎬ信息产品所具有的网络效应也增加了反盗版的难度[2]ꎮ张鹏等[3]对网络文化产品消费情况的调查数据显示当前盗版消费偏好较为明显ꎬ出现这种现象的最主要原因之一是消费者对于正版产品价格的不满意ꎬ由此给了盗版可乘之机ꎬ导致盗版产品愈加泛滥ꎮ因而如何通过价格机制应对盗版带来的影响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ꎬ研究盗版影响下信息产品的定价问题对于信息产品厂商的经营决策有着重要意义ꎮ信息产品定价问题一直备受关注ꎬ有学者研究了信息产品定价的影响因素㊁定位竞争㊁价格博弈等ꎬ考虑不同情形给出了若干定价策略[4-5]ꎮ随着信息产品获取渠道的多样化ꎬ有研究开始关注盗版对信息产品的影响[6-7]ꎬ但现有研究多关注厂商线上线下销售同一产品仅线上产品存在盗版的情形ꎬ或者只有一个垄断厂商的市场结构下应对盗版的问题ꎬ而在实际信息产品领域ꎬ其规模经济性特征明显ꎬ一定时期的发展后多会呈现出市场份额被几家大企业占据的局面ꎬ如:办公软件 Microsoftof ̄fice和WPS㊁移动社交软件 微信㊁QQ与微博等ꎬ且各家的产品往往均存在盗版ꎮ同时ꎬ消费者主体偏好的异质性使其对同样产品的喜好程度差异很大ꎬ反映到盗版产品上ꎬ消费者对盗版产品的质量效用感知差别很大ꎮ另外ꎬ由于厂商对其产品的保护力度不同ꎬ使得消费者对相应盗版的易获取性程度感知也存在差异ꎬ这些都将对厂商的定价策略产生较大的影响ꎮ基于此ꎬ本文以寡头垄断市场下的信息产品为研究对象ꎬ从盗版获取成本和盗版产品效用折扣的角度考察盗版的影响ꎬ建立基于盗版影响的竞争定价模型ꎬ探讨信息产品的寡头厂商定价问题ꎬ以期为厂商经营提供有益的参考ꎮ目前关于信息产品盗版问题的研究主要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将盗版厂商看作市场的组成部分ꎬ研究正版厂商与盗版厂商之间的竞争博弈以及政府的监管政策等问题ꎮ其中ꎬ邓流生等分析了网络因素影响下正版厂商与盗版厂商的定价决策以及政府的反盗版政策ꎮ刘安民等[8]从自销和代销两种销售模式并存的角度出发ꎬ讨论了正版厂商㊁盗版厂商以及代理商之间的定价博弈ꎬ认为正版与盗版产品之间差异越大越有利于厂商获利ꎮ张旭梅等[9]基于消费者效用ꎬ探讨了政府监管力度对厂商定价及质量选择的影响ꎬ发现政府加强监管能激发正版厂商的研发投入ꎬ提高盗版产品价格ꎬ降低盗版厂商利润ꎮ邓流生等[10]在盗版与正版同质同价的假设条件下ꎬ研究了正版厂商与政府在反盗版问题上的博弈ꎬ结果表明两者在反盗版力量上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ꎬ主动采取措施防止盗版对正版厂商来说总是有利ꎮChanga等[11]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拓展ꎬ假设盗版与正版质量存在差异ꎬ消费者通过搜寻盗版链接能下载到免费的盗版产品ꎬ以此为基础分析了正版厂商与提供盗版产品的P2P网站之间的价格质量竞争ꎮ另一类的研究是将盗版的存在看作市场的环境因素ꎬ研究盗版对厂商的定价㊁产品质量㊁利润㊁创新动力以及社会福利的影响ꎮConner等[12]讨论了存在网络效应的单一寡头垄断市场中软件盗版对厂商利润的影响ꎬ研究发现在较强的网络效应下ꎬ盗版的存在有利于厂商获利ꎮJain等[13]在假定消费者对质量偏好一致的情况下ꎬ得出了盗版会降低垄断厂商在质量上投资的积极性的结论ꎮLahiri等[14]认为反盗版成本较低时ꎬ厂商更愿意投入更多资金在监管上ꎬ而不是提高产品质量ꎻ当反盗版成本较高时ꎬ则正好相反ꎮ郑昶等[15]借助Hotelling模型ꎬ研究了单一垄断和双寡头竞争两种市场情形下盗版对厂商定价㊁利润及创新动力的影响以及政府知识产权保护策略的选择ꎬ他们虽然考虑消费者偏好的不同ꎬ但是没有考虑网络效应ꎮ郭强等考虑了网络效应对消费者效用的作用ꎬ分析了存在网络盗版时ꎬ网络音乐厂商与传统音乐厂商的定价策略ꎬ通过有无网络效应条件下均衡解的对比分析发现ꎬ有网络效应时ꎬ两个厂商的价格均上升ꎬ网络音乐厂商的利润会增加ꎬ传统音乐厂商则不一定ꎮ赵映雪等[16]从正版产品质量内生和外生两种情况出发ꎬ研究存在盗版下网络外部性因素对信息产品最优定价策略的影响ꎬ发现较大的网络外部性会降低正版厂商的收益ꎬ但该研究仅考虑了市场存在单一垄断厂商的情形ꎬ忽视了竞争的存在ꎮ综合以上文献可以看到ꎬ当前已有研究结合网络效应㊁消费者偏好㊁销售模式等因素ꎬ运用博弈等方法探讨了盗版对信息产品定价策略的影响ꎬ但大都不考虑竞争或仅考虑竞争中只有一个参与方的产品存在盗版情况ꎮ与已有研究不同ꎬ本文将盗版看作市场的环境影响因素ꎬ结合现实情境ꎬ分析在一个双寡头垄断市场中ꎬ参与厂商面临盗版威胁和对手竞争的 双重压力 下信息产品的定价问题ꎮ本文引入差异化盗版获取成本㊁网络效应㊁盗版产品效用96第1期王㊀松等:考虑盗版影响的寡头垄断市场信息产品定价折扣等要素ꎬ基于改进的Hotelling模型ꎬ对厂商如何制定最优定价实现收益最大化的问题进行研究ꎬ希望通过本研究为正版厂商的经营决策提供有益的参考ꎮ1㊀问题描述与模型假设基于前文阐述ꎬ假定市场为双寡头垄断市场ꎬ在经典Hotelling模型[17]和加入网络效应的扩展Ho ̄telling模型[18]的基础上考虑盗版的影响ꎬ建立新的模型并进行定价分析ꎮ正版厂商A和B提供同质化的信息产品ꎬ两家厂商在市场中展开定价竞争ꎻ并且两家厂商的产品均存在盗版ꎬ消费者可以通过网络获得对应的盗版产品ꎬ以此避开正常购买渠道ꎮ盗版产品的获取成本㊁盗版产品的基本效用等都会对最终的产品定价和消费者选择产生影响ꎮ模型假设如下:1)两家厂商分别位于Hotelling模型中长度为1的 线性城市 的两端ꎬ厂商A位于城市左端x=0处ꎬ厂商B位于城市右端x=1处ꎬ消费者均匀分布在这条长度为1的 线性城市 上ꎬ如图1所示ꎮ图1㊀市场分布㊀㊀2)市场上的消费者总数为1ꎬ两家厂商提供的产品给消费者带来的基本效用均为vꎬ体现了单位产品的内在质量价值ꎬ并且假设v足够大从而使市场能够被完全覆盖ꎮ消费者对两家厂商盗版产品的基本效用评价值为θvꎬ其中ꎬθ(0<θ<1)为盗版产品效用折扣系数ꎬ用以反映盗版产品对正版产品基本效用的折扣比例ꎮ3)由于不同厂商对自家产品可能采取不同程度的保护策略ꎬ导致消费者在盗版产品的获取难度上存在差异ꎮ对于知识产权保护较好的产品ꎬ要想找到相应的盗版可能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ꎬ而那些保护力度较弱的产品ꎬ则可能很容易获取ꎻ因此ꎬ本文引入消费者在网络上获取厂商A和厂商B盗版产品的成本ꎬ即盗版获取成本ꎬ分别记为CA和CBꎮ但是ꎬ无论盗版获取难易ꎬ时间和精力的消耗都会降低消费者效用ꎮ此外ꎬ消费者偏好具有差异性ꎬ其偏好程度用x表示ꎬ当消费者购买的产品与自身期望不符的时候会产生效用损失ꎬ相当于一种负效用或成本[19]ꎮ选择厂商A产品的消费者的效用损失为txꎬ选择厂商B产品的消费者的效用损失为t(1-x)[20]ꎬ其中t为单位效用损失[21]ꎮ4)本文将信息产品的开发成本看作是一种沉没成本ꎬ独立于产品的质量且对厂商的最优决策没有影响ꎬ故将其假设为零ꎮ由于信息产品的再生产成本很低ꎬ近乎为零ꎻ因此ꎬ本文不考虑信息产品的边际成本ꎬ即假设边际成本为零[22]ꎮ5)网络效应是信息产品的一个重要属性ꎬ消费者使用某种产品的价值随着使用产品人数的增加而增加ꎬ即信息产品具有的网络效应产生的价值会给消费者带来额外效用ꎬ记消费者从使用一单位产品中所获得的额外效用为γQi(i=AꎬB)ꎬγ为网络效应强度ꎬQi为厂商i的市场占有量ꎮ本文所用到的主要符号ꎬ如表1所示ꎮ表1㊀本文主要符号及意义符号㊀㊀㊀意义v产品的基本效用t单位效用损失θ盗版产品效用折扣γ网络效应强度Pi厂商i所提供产品的价格πi厂商i的收益Qi厂商i的市场占有量Di厂商i的市场需求Ci厂商i盗版获取成本2㊀模型构建2.1㊀消费者效用函数消费者总是期望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做出能实现效用最大化的选择ꎬ最终产品选择取决于其获得的效用ꎮ消费者使用单位产品所获得的净效用ꎬ也就是消费者剩余ꎬ表现为消费者获得单位产品的总效用减去获取单位产品的总成本ꎮ在本文中ꎬ消费者获得单位产品的总效用由产品本身内在的质量价值(基本效用)和产品的网络效应增加的价值(额外效用)两部分构成ꎬ消费者获取单位产品的总成本也由两部分构成ꎬ对于正版产品来说ꎬ有产品价格和效用损失两部分ꎬ对于盗版产品来说ꎬ有盗版成本和效用损失两部分ꎮ消费者会根据其获得的净效用在(厂商A的盗版产品ꎻ购买厂商A的产品ꎻ厂商B的盗版产品ꎻ购买厂商B的产品)4种方案中进行选择ꎮ在这种情形下ꎬ双寡头垄断市场上的消费者被划分成四部分ꎬ0到x1上的消费者选择厂商A的盗版产品ꎬx1到xm上的消费者选择购买厂商A的产品ꎬxm到x2上的消费者选择购买厂商B的产品ꎬx207㊀科㊀技㊀与㊀管㊀理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第21卷㊀到1上的消费者选择厂商B的盗版产品ꎮ其中ꎬx1ꎬxmꎬx2为3个偏好无差异点ꎬx1代表处于这一点的消费者选择厂商A的盗版产品和购买厂商A的产品所获得效用是相等的ꎬxm代表处于这一点的消费者购买厂商A的产品和购买厂商B的产品所获得效用是相等的ꎬx2代表处于这一点的消费者选择厂商B的盗版产品和购买厂商B的产品所获得效用是相等的ꎮ基于此ꎬ可以得到消费者在4种不同选择下的效用函数:UA=v-tx+γQA-PAꎻ(1)UAP=θv-tx+γQA-CAxꎻ(2)UB=v-t(1-x)+γQB-PBꎻ(3)UBP=θv-t(1-x)+γQB-CB(1-x)ꎮ(4)上式中ꎬQA=xmꎬQB=1-xmꎮ式(1)表示购买厂商A单位产品的消费者所获得的净效用ꎻ式(2)表示选择厂商A单位盗版产品的消费者所获得的净效用ꎻ式(3)表示购买厂商B单位产品的消费者所获得的净效用ꎻ式(4)表示选择厂商B单位盗版产品的消费者所获得的净效用ꎮ2.2㊀厂商收益函数盗版产品的存在增大了厂商产品的市场占有量ꎬ但是不能给厂商带来直接收益ꎬ只有消费者选择购买正版产品ꎬ才构成厂商的有效需求ꎬ因此厂商A的市场需求DA=xm-x1ꎬ厂商B的市场需求DB=x2-xmꎬ厂商的收益函数如下:MaxπA=PADAꎻ(5)s.t.0<x1<xm<x2<1MaxπB=PBDBꎻ(6)s.t.0<x1<xm<x2<1式(5)表示厂商A的收益函数ꎬ式(6)表示厂商B的收益函数ꎮ其中ꎬ限制条件0<x1<xm<x2<1保证两个厂商的需求均大于零ꎮ3㊀模型求解根据消费者效用函数ꎬ令UA=UAPꎬUA=UBꎬUB=UBPꎬ求解得到三个偏好无差异点:x1=PA+T1CAꎻxm=12+PB-PA2Tꎻx2=1-PB+T1CBꎮ其中ꎬT=t-γꎬT1=v(θ-1).将上述结果代入DAꎬDB得到其各自的表达式:DA=TCA+CA(PB-PA)-2T(PA+T1)2TCAꎻDB=TCB-CB(PB-PA)-2T(PB+T1)2TCBꎮ以收益最大化为目标求解两家厂商产品的最优定价ꎮ分别以式(5)㊁式(6)对PA和PB求偏导并令其偏导数等于零得到一个方程组:∂πA∂PA=12+PB-2PA2T-2PA+T1CA=0ꎻ(7)∂πB∂PB=12+PA-2PB2T-2PB+T1CB=0ꎮ(8)联立方程(7)和(8)求解得:P∗A=T(3CACB-2CAT1+4TCA-4CBT1-8TT1)3CACB+8TCB+8TCA+16T2ꎻ(9)P∗B=T(3CACB-4CAT1-2CBT1-8TT1+4TCB)3CACB+8TCB+8TCA+16T2ꎮ(10)将P∗A㊁P∗B代入DA㊁DB可得D∗A㊁D∗Bꎬ由此可得到2个厂商各自的最大收益πA∗ꎬπB∗ꎮ分析厂商A㊁B的最优定价P∗A㊁P∗B可以看出ꎬ在存在网络效应且有盗版产品影响的情况下ꎬ厂商的最优定价不仅受到产品基本效用v㊁消费者偏好的影响ꎬ还与盗版产品获取成本Ci㊁盗版产品效用折扣θ㊁网络效应强度γ相关ꎮ由于引入多个变量后ꎬ本文所得到的解析解相对繁琐ꎬ接下来通过数值模拟方法对结果进行分析ꎮ4㊀数值分析厂商A和厂商B提供的是同质化的产品ꎬ变化趋势类似ꎻ因此ꎬ本文仅以厂商A为例进行具体分析ꎬ数据的选取满足收益函数最大化条件和0<x1<xm<x2<1的限制条件ꎮ4.1㊀盗版获取成本㊁网络效应强度的影响首先分析盗版获取成本和网络效应强度对厂商A的定价㊁收益㊁市场需求的影响ꎮ假设厂商A所提供产品的基本效用v=5ꎬ单位效用损失t=1ꎬ盗版产品的效用折扣系数θ=0.95ꎬ厂商B盗版产品获取成本CB=4ꎬ数值模拟结果ꎬ如图2所示ꎮ图2(a)和图2(b)分别展示了厂商A最优产品定价P∗A㊁收益πA∗与盗版获取成本CA及网络效应强度γ的关系ꎮ可知厂商A产品的最优定价P∗A和厂商收益π∗A随着其盗版获取成本CA的提高而增大ꎬ但在既定的盗版获取成本下ꎬ随着网络效应强度γ的增大ꎬ厂商最优定价和收益都呈递减的趋势ꎬ这与之前学者研究中所得出的结论有所不同ꎮ分析其原因ꎬ本文所研究的市场结构与之前的17第1期王㊀松等:考虑盗版影响的寡头垄断市场信息产品定价研究有区别ꎮ盗版获取成本的增大往往意味着厂商为保护产品知识产权投入更多人力物力财力进行反盗版工作ꎬ其经营成本随之增加ꎬ厂商需要通过提高价格的方式来弥补这部分费用ꎬ产品的最优定价会因此而提高ꎬ在这种提高的幅度高于需求因素变动时ꎬ厂商收益也随之提升ꎮ同时ꎬ网络效应强度γ一般是产品口碑㊁网络影响力的体现ꎬγ值越大意味着在同等市场规模下ꎬ消费者通过产品获得的额外效用更大ꎬ在相同的盗版获取成本下ꎬ一般会诱使更多的盗版厂商提供盗版产品ꎮ同时ꎬ在信息传递与共享更加便捷的今天ꎬ产品的网络效应强度越大ꎬ消费者之间共享资源产生二级盗版的可能性将随之增加ꎬ这在一定程度上相当于拉低了盗版的获取成本ꎬ所以ꎬ相应的厂商的定价和收益会随之降低ꎮ图2 盗版获取成本㊁网络效应强度对厂商定价㊁收益㊁市场需求的影响㊀㊀图2(c)说明了厂商A市场需求D∗A与盗版获取成本CA和网络效应强度γ的关系ꎮ随着盗版获取成本CA的增大ꎬ厂商A的市场需求D∗A呈下降趋势ꎻ在既定的盗版获取成本下ꎬ网络效应强度γ越大ꎬ厂商A的市场需求D∗A越高ꎮ由于盗版获取成本的增大会使厂商的最优定价随之提高ꎬ成本和价格的提高会使一部分不具有刚性需求的消费者放弃购买或者转向选择替代产品ꎬ特别是在提供同质产品的双寡头垄断市场且都存在盗版的情况下ꎬ会驱使一部分消费者选择厂商B的产品或者盗版ꎬ厂商A的市场需求总体会出现下降趋势ꎮ但在既定的盗版获取成本下ꎬ网络效应强度γ越大意味着产品的市场基础更大ꎬ具有刚性需求的人数比例也更大一些ꎬ在无法获取盗版的情况下ꎬ部分消费者更倾向于继续选择本厂商的正版产品ꎬ因而厂商A的需求相对较高ꎮ可见ꎬ较大的网络效应强度对增强消费者正版需求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ꎮ图2(d)反映厂商A盗版产品的市场需求与盗版获取成本及网络效应强度的关系ꎮ随着盗版获取成本的增加ꎬ厂商A盗版产品的市场需求呈现先升后降的倒U型结构ꎮ盗版获取成本的增加ꎬ会推高厂商定价ꎬ但是在盗版获取成本相对较低的情况下ꎬ盗版成本增加给消费者带来的效用的减少低于产品价格提高导致效用减少的幅度ꎬ此时消费者会放弃购买进而选择盗版ꎬ这就是为什么前期盗版获取成本增加ꎬ盗版市场需求也随之增加ꎮ而随着盗版获取成本持续提高ꎬ盗版的获取难度增大ꎬ这时消费者购买正版产品获得的效用更大ꎬ消费者放弃盗版ꎬ选27㊀科㊀技㊀与㊀管㊀理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第21卷㊀择从正常渠道购买ꎬ盗版市场需求便开始下降ꎮ与图2(c)对应ꎬ在既定盗版获取成本下ꎬ网络效应强度越高ꎬ盗版市场需求量越低ꎬ体现了网络效应对盗版市场一定的抵制作用ꎮ4.2㊀盗版获取成本㊁盗版产品效用折扣的影响消费者对盗版产品基本效用的评价值是影响消费者使用盗版产品效用的重要因素ꎬ也是影响消费者最终选择哪类产品的关键ꎮ本模型引入了盗版产品效用折扣这一变量ꎬ折扣系数越大ꎬ表示盗版与正版产品质量越接近ꎮ本文在既定的网络效应强度下ꎬ分析盗版获取成本㊁盗版产品效用折扣系数的变化对厂商的最优定价㊁收益和市场需求的影响ꎮ假设厂商A所提供产品的基本效用v=2ꎬ单位效用损失t=5ꎬ网络效应强度γ=0.1ꎬ厂商B盗版产品获取成本CB=8ꎮ模拟结果ꎬ如图3所示ꎮ由图3(a)和图3(b)可知ꎬ在不同折扣水平θ下ꎬ厂商的最优定价P∗A和收益π∗A都会随盗版获取成本CA的增加而增加ꎬ但在既定的盗版获取成本下ꎬ折扣系数θ越高ꎬ厂商的最优定价和收益越低ꎮ当盗版产品的基本效用与正版产品差异有限时ꎬ消费者更倾向于选择总成本更低的盗版产品ꎬ正版产品定价越高ꎬ这种趋势越明显ꎬ厂商只有通过降低价格来获取相应的收益ꎮ图3(c)和图3(d)体现了在不同的折扣系数θ下ꎬ正版产品和盗版产品的市场需求与盗版获取成本之间的关系ꎮ在既定盗版成本下ꎬ折扣系数θ越大ꎬ正版产品的需求越小ꎬ盗版产品的市场需求越大ꎬ厂商的最优定价被迫拉低ꎬ这与图3中的(a)和(b)的趋势吻合ꎮ图3 盗版产品效用折扣㊁盗版获取成本对厂商定价㊁收益㊁市场需求影响4.3㊀竞争对手盗版获取成本变动的影响厂商A应对盗版的经营策略除考虑自身条件以外ꎬ竞争对手的策略选择也至关重要ꎻ因此ꎬ本部分考虑在双寡头垄断市场下ꎬ厂商B的版权保护策略发生变化对厂商A需求和收益的影响ꎮ现假定v=5ꎬt=1ꎬθ=0.95ꎬγ=0.1ꎬ厂商B的盗版获取成本为CBꎬ考虑不同的CB取值下ꎬ对厂商A盗版获取成本CA㊁最优价格等影响ꎬ模拟结果如图4所示ꎮ由图4可知ꎬ当CB保持不变时ꎬ厂商A盗版获取成本CA与厂商最优定价㊁收益和市场需求的关系与图3保持一致ꎻ在厂商A盗版获取成本CA保持某一特定值时ꎬ随着CB值的增大ꎬ厂商A的最优定价㊁收益和市场需求都随之增大ꎻ而且由图4(a)和(b)可以看出ꎬ当厂商A和厂商B都提高其盗版37第1期王㊀松等:考虑盗版影响的寡头垄断市场信息产品定价获取成本ꎬ即CA和CB都增大时ꎬ厂商A的最优定价和收益都高于CB增大而CA保持不变时的情况ꎮ另外ꎬ由图4(d)可以看到ꎬ在既定的CA水平下ꎬ随着CB的增加ꎬ厂商A盗版产品的市场需求会随之增加ꎬ厂商B的一部分消费者转向选择厂商A的盗版产品ꎬ但随着厂商A的盗版获取成本的增加ꎬ最终盗版需求下降ꎮ综合这几种情况ꎬ说明两家厂商都加强防盗技术研发ꎬ同时提高消费者的盗版获取成本CA和CBꎬ共同抵制盗版ꎬ是实现双赢的最佳途径ꎮ图4㊀盗版获取成本变化对厂商A定价㊁收益㊁市场需求的影响5㊀管理启示1)盗版获取成本方面的影响ꎮ在既定的市场占有量基础上ꎬ厂商会尝试通过增强盗版获取成本ꎬ减少盗版的使用从而获取更多的收益ꎮ但过高的盗版获取成本ꎬ推高产品总体成本的同时ꎬ会对厂商产品的市场需求量产生负向的影响ꎬ特别是存在同质化替代产品的情况下ꎬ容易产生较大的消费人群流失ꎬ在网络化群体 从众效应 明显的情况下ꎬ对厂商长期发展不利ꎬ这也是盗版产品比较猖獗的原因所在ꎮ网络效应强度会对正版产品需求有正向促进作用ꎻ因此ꎬ当前厂商可以在保持一定盗版获取难度㊁稳定成本的基础上ꎬ通过低于最优定价的低价策略吸引用户使用ꎬ保证一定的消费群体和使用粘性ꎬ塑造较好的网络口碑ꎬ才能取得较好实际效果ꎮ2)盗版产品效用方面的影响ꎮ盗版产品效用折扣系数越高ꎬ表示盗版产品与正版产品带给消费者的基本效用的差异性越小ꎬ消费者越会倾向于选择盗版产品ꎬ从而拉低产品最优定价和厂商收益ꎬ使正版的产品市场需求减少㊁盗版产品的市场需求增大ꎻ因此ꎬ有效的削弱消费者使用盗版产品的效用是提高厂商收益的重要途径ꎮ除增大在线资源的获取途径难度外ꎬ适度增强产品的盗录㊁盗用的管理ꎬ并积极借助网络宣传正版产品的品牌形象ꎬ通过各种方式降低消费者使用盗版产品的感知效用ꎬ对厂商市场需求和最终收益都能起到较好的促进作用ꎮ3)厂商间竞争作用下的影响ꎮ在双寡头垄断市场上ꎬ厂商间的经营决策相互影响较大ꎮ在本文的研究中ꎬ两家厂商同时增加防盗版技术的研发投入ꎬ提高消费者的盗版获取成本ꎬ获取的收益要高于单个厂商增强防范盗版或者两家企业都采取保持现状策略时的收益ꎻ因此ꎬ厂商之间应该加强合作与交流ꎬ包括技术的研发㊁防盗技术的使用等ꎬ形成 反盗版联盟 ꎬ联合防范抵制盗版ꎬ从而实现双赢或多赢ꎮ47㊀科㊀技㊀与㊀管㊀理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第21卷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