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家常小菜之我家的小菜
橄榄菜的制作

下面详细介绍如何 制作地道的橄榄菜
1
材料准备
2 芥菜:1000克
4 食用油:适量
1 橄榄:500克
3 盐:适量
2
第一步:准备橄榄
选取新鲜、饱满的橄 榄,洗净去核。然后 ,用冷水浸泡30分钟 ,去除涩味。接着, 将橄榄放入开水中焯 烫一下,再次洗净后 沥干水分备用
制作过程
制作过程
第二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准备芥菜
6
总结
橄榄菜作为潮汕地 区的特色美食,不 仅口感独特、风味 醇厚,还承载着丰
富的文化内涵
通过了解和掌握其 制作工艺,我们可 以更好地品味这一
美食的魅力
同时,探索其搭配 和用途,也能为我 们的餐桌增添更多
层次的美味体验
在品尝橄榄菜的过程 中,我们不仅品味到 了美食的美妙滋味, 还感受到了潮汕地区
希望这篇文章能 让你更深入地了 解和欣赏这一地
橄榄菜的搭配
橄榄菜的食用与搭配
橄榄菜炒饭:橄榄菜独特的味道和炒饭的香滑相得 益彰,为家常便饭增添一抹别样的风味 橄榄菜炒豆芽:豆芽的爽脆与橄榄菜的醇香相互衬 托,是素食者的佳选 橄榄菜蒸鱼:鱼的鲜嫩与橄榄菜的清香相互融合, 为海鲜爱好者提供新的味觉体验 橄榄菜炖肉:肉的醇厚与橄榄菜的清爽相互补充, 使整道菜肴更加和谐 橄榄菜拌面:面条的滑爽与橄榄菜的醇香相辅相成 ,为面食爱好者提供新的选择
制作过程
第四步:储存橄榄菜
将炒制好的橄榄菜放入干净的容器中,密封 保存。储存于阴凉通风处,可保存数月之久 。每次食用时,用干净、干燥的勺子取出适 量即可
3
注意事项
4
橄榄菜的食用与搭配
橄榄菜的食用
橄榄菜因其独特的口感和风味, 常常作为佐餐小菜出现在潮汕人 的餐桌上。无论是搭配白粥还是 米饭,橄榄菜都能增添一份清爽 的滋味。特别是对于那些喜欢重 口味的人来说,橄榄菜能够起到 很好的中和作用,使整个餐桌的 口味更加均衡
潮州家常菜

潮汕橄榄茶简介潮汕种植橄榄历史悠久。
明代的《澄海县志》有载:“物产有橄榄,实小而尖者为佳。
”潮阳三棱橄榄品种尤其优良,果色金黄青绿,清甘爽口,齿颊留香。
潮汕古代缺医少药,诸多医家也用青橄榄入药。
如中医偏方的“青龙白虎汤”就是取用橄榄五粒、白萝卜二百克,煮汤饮服,对防治“流行性感冒”有疗效。
主料橄榄12粒配料绿茶适量耗时准备时间10分钟内制作时间10-20分钟1将潮汕橄榄洗净。
2用菜刀将潮汕橄榄砍成两半。
3放入煮锅,加适量的清水。
4盖锅盖,大火煮开。
5转中火煮10分钟,熄火。
6在茶壶里加入绿茶、橄榄汁,浸泡3分钟后就可冲出食用。
潮汕沙茶酱炒田螺注意事项脾胃虚寒者忌食。
买回置清水养,更换几次清水使除去泥砂洗净后晾干水,田螺尾店家已先敲掉啦。
蒜头去皮。
将适量的潮汕沙茶酱放入碗中。
倒入适量的特抽。
加入适量的食盐、味精。
拌匀成调味汁。
热油锅放入蒜头爆香。
倒入调味汁,煮滚。
放入田螺,炒匀。
盖好中火焖煮15分钟。
炒匀,即可关火。
上碟后就可美美享用啦(*^__^*) 嘻嘻……简介沙茶酱按产地不同,有福建、潮汕和进口之分,其中潮汕沙茶酱是以花生、芝麻、辣椒、葱、蒜、南姜等30多种原料精制而成,其香味较福建沙茶酱更为浓郁,可做炒、焗、焖、蒸等烹调方法制作的很多菜品。
主料田螺392g配料油适量盐适量特抽适量味精适量蒜头适量潮汕沙茶酱适量耗时准备2小时以上制作10-20分钟芋头粥简介【芋头粥】是今天我的午餐哦,真是香呐,这时看着它,口水依然在嘴里打滚哦O(∩_∩)O 哈哈~~~芋头含有丰富的黏液皂素及多种微量元素,可帮助机体纠正微量元素缺乏导致的生理异常,同时能增进食欲,帮助消化,故中医认为芋艿可补中益气。
主料芋头160g 粳米36g 配料油适量 海鲜粉适量葱珠朥(汕头话)适量 耗时准备时间10分钟内 制作时间半小时-1小时食材:芋头。
食材:粳米。
将粳米洗净,浸泡2小时左右。
将芋头洗净,去皮。
切去头尾,再切块。
砂锅洗净,将浸泡的米和水倒入砂锅中。
潮汕菜谱家常菜做法有哪些?

潮汕菜谱家常菜做法有哪些?关于《潮汕菜谱家常菜做法有哪些?》,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针对喜爱潮汕菜的盆友而言,今日她们有那般福气了,由于今天我将向她们详细介绍,广东潮汕菜谱家常菜的作法。
潮汕菜是盛行全球的中国名菜,海货为主要材料,以清、淡、巧、雅获得用户评价。
之后呢今日我们将详细介绍三个广东潮汕菜谱家常菜的作法。
一、菜心炒素鸡主料:菜心12两(约480克),素鸡2只,姜1片,蒜肉2粒,油2汤勺。
配料:调味品:香油1汤勺,色拉油、白胡椒粉各少量,糖、盐各1/3汤匙,上汤1/2杯。
芡料:水淀粉2/3汤匙,水2汤勺。
做法:1、菜心取嫩一部分,切约10公分长,清洗控干水。
2、素鸡切稍厚片。
3、蒜肉去衣,清洗剁碎茸。
4、把适当的水及姜1片烧滚,学会放下适当油及盐,下菜心焯熟,控干水,排到碟上。
5、烧开镬,下油2汤勺,学会放下素鸡略煎,下蒜茸炒出香味,添加调味品煮滚,再煮一会儿,埋芡,取下放到菜心中。
二、菠萝蜜炆鸡主料:带骨鸡脯肉12两(约480克),圆葱丝1只量,瓶装菠萝蜜4大面积,红提干1汤勺,青、尖椒粒各少量。
配料:调味品:酱油1汤勺,酒、水淀粉各1/2汤勺,糖、白胡椒粉各少量,水2汤勺。
料汁料:水、菠萝汁各1/2杯,糖、盐各少量。
料汁料:水淀粉1汤勺,沸水3/2汤勺。
做法:1、鸡用调味品翻拌,泡油征用。
2、菠萝蜜片切片,用一汤匙滚油与蓝莓干和青红椒、圆葱同炒,放进黑椒鸡块,倒进料汁料,盖上,用温火炆约十分鐘至鸡熟,用料汁料埋芡既成。
三、夹层玻璃酥鸡主料:鸡脯肉300克、韭菜粒15克、肥猪肉粒15克、荸荠粒15克、小麦面粉75克、生鸡蛋2个、鸡精5克、香肠末5克、绍兴酒、食盐、白胡椒粉、色拉油各少量、花生油1000克(耗150克)。
做法:1、将鸡脯肉用刀割薄,先用绍兴酒腌过后蒙在盘里备用。
2、将韭菜粒、白肉粒、荸荠粒、香肠末、小麦面粉、鸡精、白胡椒粉盛在碗中,用筷子搅拌后酿在鸡脯肉上边,用力铺平(薄厚要匀称)。
潮州精制凉菜

潮州精制凉菜一、潮汕蚝烙这是用薯粉生蚝鸡蛋做成的美食。
采用优质雪粉,甚至连猪油都要用本地猪的鬃头肉煎出来的猪油,制作的每一步骤十分考究。
刚出锅时热气腾腾,香气扑鼻,而这时是品尝的最佳时刻!吃起来鲜美酥香,酥而不硬,脆而不软。
二、牛杂粿条这就是用粿条和牛杂煮成的汤粿条了。
牛杂不像其他地方,潮汕的牛杂有:牛肉丸、牛筋丸、牛百叶、牛心、牛肠、牛筋。
只要是牛身上可以吃的都有。
加上一小碟沙茶酱和辣椒酱,就是一个道可口的粿条汤,是潮汕人早餐与夜宵的不二之选。
三、潮汕牛肉丸牛肉丸制作原料主要有牛肉、淀粉等,也是广东有名的小食,讲究手工制作,口感爽脆,可分为牛肉丸、牛筋丸两种,其中牛肉丸肉质较为细嫩,牛筋丸则是在牛肉丸里加进一些嫩筋以提升嚼劲。
改革开放以来,牛肉丸成为潮汕特色美食美名远扬,其中尤以用料上等口味正宗的——垄美斋牛肉丸著称。
吃牛肉丸有不少人蘸辣椒酱,不过还是蘸本地特产沙茶酱最为地道。
牛肉丸还可烤着吃,烧烤时把牛肉丸剖成两半,抹上酱料和蜂蜜烤熟即可开吃,味道鲜美,口感爽脆。
四、卤鹅鹅的烹制方法各地不同。
广州喜欢烧制,而闽南、海丰陆丰以“清煮”为主;潮汕一带,则突出传统卤制特色。
潮汕出名特产良种鹅——狮头鹅,以酱油、冰糖、桂皮、砂仁、豆蔻、八角、南姜、加饭酒、蒜头、香菇等卤制而成。
故卤狮头鹅在潮汕已有很长的历史。
将熟卤鹅放在砧板上切成厚片,淋上卤汁,加上芫荽上席,配上蒜泥醋的味碟即可上桌,吃起来很鲜香。
五、潮汕肠粉潮汕的肠粉呈现白色,口感香糯,酱料多为耗油花生酱,配菜各式各样。
潮汕肠粉与广州布拉肠虽相似但却又大有不同,潮汕地区的肠粉结合了本地的口味,经过长时间的尝试改良从而造就了新的特色风味;这也是一道潮汕地区具有代表性美食。
六、潮汕粿汁在潮汕街上,随处可见卖粿汁的小食摊,叫一碗热腾腾好像粿条般滑口的粿片,淋上浅棕色的卤汁,再点些卤猪肠、卤肉、卤蛋、豆干或菜尾等,这就是粿汁了。
潮汕粿汁色白汤稠,口感嫩滑,入口即化,主要以卤汤为入味,散上菜脯粒,咸香可口。
潮州菜——精选推荐

潮州菜发展历史据史料记载,潮州菜可追溯到汉。
盛唐之后,受中原烹饪技艺的影潮州菜(图2)响,发展很快。
唐代韩愈临潮时,对潮菜美味赞叹说:"章举马甲柱,所以怪⽬呈。
其余数⼗种,莫不可叹"。
⾄明末清初,潮州菜进⼊⿍盛时期,潮州城内名店林⽴,名师辈出,名菜纷呈。
近代,由于潮籍海外华侨的往来,潮州菜博采海内外名⾷之精华,菜式更加丰富多彩,质量精益求精。
时⾄今⽇,潮州菜已经发展成为独具岭南⽂化特⾊、驰名海内外的我国名菜之⼀。
在中国乃⾄世界烹饪⽂化中占据重要的位置。
潮菜在2004年荣获第五届全国烹饪技术⽐赛团体⾦奖,连续三次被官⽅指定作为中国饮⾷⽂化唯⼀代表参与世博会。
2014年⼊选中国国际⼴播电台"2014中国城市榜--全球⽹民推荐的最中国美⾷城市"。
经典菜品潮式"打冷"常见潮州菜冻红蟹、鱼饭、⽣腌咸虾蛄、还有"卤鹅",都是潮州特⾊菜,在潮汕⼈的家常菜当中,有四种是肯定有的,潮式卤⽔、潮式⽣腌、潮式⼩炒,还有被称为潮式"打冷"。
什么叫做潮州"打冷",就是把新鲜海鲜蒸熟,等凉冻后沾⾹蒜油或⾖酱(揭阳普宁做的尤为出名)吃,风味别致,没有腥味,反⽽格外鲜美。
这种做法由先前渔民于⽆意间发现的,从⽽流传了下来。
厚菇芥菜厚菇芥菜厚菇芥菜是⼀道传统的潮汕菜,⽤呈圆形状似包菜的包⼼⼤芥菜来做,据说这种芥菜原产于潮汕地区,我在深圳看到有些超市甚⾄直接将其标为潮州芥菜。
冬季是包⼼芥菜收获的季节,潮汕⼈会⼤量地⽤它来腌制咸菜,咸菜可是潮汕⼈⽣活中必不可缺的,下粥、⼊菜都离不开它。
麒麟鲍⽚"麒麟鲍⽚"是借鉴传统潮州菜"⽣炊麒麟鱼"⽽创新出来的新派潮菜,但⽐之更加⾼档,⽆论在⾊、⾹、味、型上,都更上⼀个档次。
归参熬猪腰党参味⽢性平,可健脾补肺,益⽓养⾎,⽣津⽌渴;当归味⽢⾟,性温,可补⾎活⾎,调经⽌痛,润肠通便。
潮汕特色菜私房菜菜谱

潮汕特色菜私房菜菜谱【潮汕特色菜私房菜菜谱】潮汕地区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资源,培育出了许多独具特色的菜肴。
潮汕特色菜,作为中国传统美食中的一支重要翘楚,以其口味鲜美、做工精细、色香味俱佳而著称。
在潮汕地区的私房菜中,更是融入了家常烹饪的精髓和独特的家乡味道。
下面以潮汕特色菜私房菜为主题,介绍几道地道的潮汕私房菜谱。
一、红烧牛肉面材料:牛肉500克、面条适量、姜末适量、大葱适量、料酒适量、生抽适量、老抽适量、盐适量、白糖适量、鸡精适量、清水适量、菜心适量。
做法:1.将牛肉切成薄片,用适量料酒腌制片刻,姜末和葱段备用。
2.将适量油烧热,下入红烧牛肉片翻炒至变色。
3.加入适量生抽、老抽,翻炒均匀。
4.加入适量清水,加盖炖煮片刻,直到牛肉变得软烂。
5.煮面并捞起,装在大碗中,加入红烧牛肉汤,撒上葱末、姜末,放入煮熟的菜心,即可食用。
二、潮汕蒸鱼材料:新鲜鲈鱼1尾、葱段适量、姜片适量、料酒适量、盐适量、生抽适量、香菜适量。
做法:1.将鲈鱼清洗干净,从鱼腹中切开,去内脏,冲洗干净。
2.将适量料酒、盐撒在鱼身内外,放置片刻,入味。
3.将鱼身外涂抹少量生抽。
4.准备一个碟子,将葱段、姜片铺底,将处理好的鱼放在上面。
5.蒸锅加水烧开,放入鱼,大火蒸约15分钟,至鱼肉变白。
6.蒸熟的鱼放在盘中,撒上香菜,加热的热油,淋在鱼身上即可。
三、潮式臭豆腐材料:豆腐1块、臭豆腐酱适量、辣椒片适量、蒜末适量、酱油适量、盐适量、香菜适量。
做法:1.将豆腐切成小方块,放入开水锅中焯水片刻。
2.将豆腐块捞起,沥水备用。
3.在适量的油锅中烧热,下入辣椒片和蒜末炒香。
4.加入臭豆腐酱炒匀。
5.将豆腐块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盐、酱油,翻炒均匀。
6.炒好的臭豆腐放入盘中,撒上香菜即可食用。
四、潮汕卤猪头肉材料:猪头肉1个、姜片适量、料酒适量、盐适量、八角适量、香叶适量、酱油适量、冰糖适量、料包适量。
做法:1.将猪头肉清洗干净,切成适量大小的块。
厨房美食菜谱:潮汕粿肉拌西兰花的做法

厨房美食菜谱:潮汕粿肉拌西兰花的做法
俗语说:“食在潮汕”,足见潮汕美食的着名。
它以其清、淡的风格,独树一帜,闻名遐远。
我们潮汕有别具一格的食俗,例如日常特别喜爱吃粥、有以大米粉制作的名目繁多的粿品、喜爱以腌制品为主的佐餐小菜(咸菜、菜脯)以及制作精致的特色小食(蚝烙、肉丸等)。
就像潮汕粿肉,它是潮汕好媳妇烹饪必备的手艺,也是衡量一个潮汕媳妇贤惠与否的一个重要条件。
每次回汕头,总喜欢买一两条粿肉带回苏州享受,搭配一些蔬菜,的确是道蛮下饭的家常菜。
食材
主料:
潮汕粿肉
西兰花
橄榄油适量
鱼露适量
蒜末适量
步骤
1.食材:潮汕粿肉和西兰花。
2.粿肉洗净,切片。
3.西兰花用淡盐水浸泡20分钟,择洗干净,切朵;梗去皮,切片。
4.然后焯烫一下。
5.热锅,倒入适量的橄榄油。
6.放入粿肉。
7.煎至双面金黄。
8.盛出放入盘子待用。
9.原锅放入适量的蒜末,倒入适量的橄榄油爆香。
10.放入西兰花。
11.倒入适量的鱼露调味。
12.熄火盛出,放入盘子,放上粿肉。
小贴士:西兰花的烹饪加工原则是先焯水,加热时间不宜长保持翠绿,这样才能保持其营养,口味也好。
最易上手的六道潮州家常菜

最易上手的六道潮州家常菜潮菜重视原汁原味,讲究清淡甘和。
“清”是保持原味和营养素。
“淡”是加配料和调味后,使“淡而不斋,淡而有味”。
“甘”是甘甜、鲜美、香滑、适口。
“和”是用辅料菜和酱碟调和。
许多在家庭餐桌上经常出现的菜潮菜重视原汁原味,讲究清淡甘和。
“清”是保持原味和营养素。
“淡”是加配料和调味后,使“淡而不斋,淡而有味”。
“甘”是甘甜、鲜美、香滑、适口。
“和”是用辅料菜和酱碟调和。
许多在家庭餐桌上经常出现的菜肴都是以最简易的方法烹制出最鲜甜的味道。
同时,烹饪潮州菜时许多潮州特色的食材也能为菜式增色不少。
而这些食材,现如今也不仅限于潮汕地区,在广东主要大城市的许多市场也是可以买得到的。
冻蟹1、冻蟹潮州冻蟹”是广东潮州菜中一种当地人叫“打冷(潮州音发‘琅Lang’的音)”食法的组成部分,对于“打冷”,很多人都不明其意,出处也无从深入讫考,曾经问过潮州人也没有问到明白,但大概有两种解释,一种是这类食品都是将新鲜海鲜蒸熟、 煮或煮熟后晾冻(或者凉冷)之后沾香蒜油而食,“打冷”大概指这些凉冷的食物而言;此外,“琅”在潮州话音中与“人”的意思同音,他们常用“自己琅(自己人)”为口头禅而得名,“潮州人”在潮州话中发音为“潮州琅”,“打冷”(打琅)也大概是自己琅一起聚餐吃潮州特色菜的意思。
用料:花蟹调料:蒜蓉、红辣椒、白醋做法:1. 新鲜花蟹,不用拆绳,将花蟹蟹壳表面擦洗干净之后备用。
2. 先用锅煮水,水开之后放入菊花泡开,然后放入花蟹,慢火浸熟花蟹。
3. 取出花蟹马上浸入有冰粒的冰水中,至蟹肉冰透即成。
4. 使用少量花生油涂抹蟹壳表面,使其精亮有色,然后吊挂晾干。
吃的时候斩件切块即可。
5. 调料:蒜蓉、红辣椒切碎,然后倒入白醋之中备用即可。
珍珠花菜猪血汤珍珠花菜2、“液态肉”养血之玉——珍珠花菜猪血汤材料:珍珠花菜、猪血(血红、血豆腐)、猪丝做法:1、猪血(血红、血豆腐)泡洗干净、珍珠花菜摘其嫩叶洗净。
肉丝洗净待用;2、将砂锅置火上,往锅里放入猪血(血红、血豆腐),开中火烧至水开,投入肉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潮汕家常小菜之我家的小菜第一篇掩制,生拌类1为什么写这篇文呢?由于网上搜索的潮汕小菜总是那么几类菜馆中的,家常的小菜反而太少,或根本就搜不到。
不敢说本文写的小菜是正宗的潮汕做法,毕竟潮汕地大物博,一个菜式的做法潮阳和汕头都会有微妙的区别,但就味道而言,那是大体不偏离潮汕口味的,而且主菜绝对是地道的潮汕原料。
在此感谢家人给我写这篇文的灵感,因为这篇文中的菜都源自家中,很家常,不繁复,这正是潮菜的本来面目,潮菜可以高级到在国菜中例为钻石级,也可以简单到只是加盐而已,但都精妙绝伦,这是潮菜的境界。
有不足之处大家多多交流指正!2掩拌类潮汕的早餐离不开粥,潮汕的粥不像广州浓得化不开,而是清淡中透出粥汤的清洌香气,米还是米,只是已软化在汤的怀抱。
轻清的上升为上面簿簿的暗(潮音),浓厚的下沉为锅底的糜,两者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既有老子宇宙观中的自然哲学,又包含着无限的柔情蜜意。
早晨虽是一天最重要的一餐,但也是最无胃口的一餐,这时候睡眼舒松,懒得动,胃中空空而也,但又无食欲,是很需要有点润滑肠胃的食物的。
潮汕粥最适合早餐了,一碗热粥下肚既可润胃,又有提高食欲的功效。
只喝粥显得单调无味,这时一小点下粥小菜是必不可少的,有了这一点小菜做点缀,一顿简单的早餐,变得有趣而又饱肚。
潮汕不是有一句俗语叫:“吃三粒豆豉就要上西天”(出自井都古埕)吗,意思是只一点菜就能下粥吃饱,吃得又快活了又有尊严了。
下面就一个一个介绍,首先,是掩拌类的小菜,这也是潮汕下粥的首选小菜。
3咸簿壳关于咸簿壳的记忆,老一代是印象深刻的,试想当时的社会,穷困得粥汤都无得喝,要想吃得菜啊肉啊有多难可想而知。
而简简单单的几颗咸簿壳却能使在苦难中的人们粥变得香,下得多,好更拼搏的工作,潮汕的许多富人是这样发民展起来的,当然这是后话。
现在吃咸簿壳的少了,在掩制类的壳贝中算是最无地位的,价钱也最便宜,吃起来太咸,又有一种特别奇怪的口感留在嘴里久久不能消失,大多数人接受不了这种口味。
但在我们家这是最受欢迎的掩制壳类,咸簿壳正像现在的艺术家(比如曾轶可,哈哈)喜欢的喜欢得不得了,厌的又讨厌得要命。
簿壳本身是有一股独有的海壳类清香的,在以前的社会生活贫穷,吃掩制的壳类,往往只是加粗盐,放上一段日子就吃了。
吃起来也算适口。
现在有条件了,一般掩积的壳类,都是加点豉油,加点蒜头,加点红辣椒等,有这些配料一下,海腥味去了,也能起到杀菌的作用,味道增香了许多。
当然不是说就加这些配料掩簿壳就好了,其实掩簿壳是需要一点小小的技巧的。
用同一配料两个掩出来有时是天差地别。
一般是这样的,买来的簿壳(本身是加粗盐的),一颗颗摘下来,去净壳身上的淀。
不用泡清水,一泡全坏了,我敢保不出几天簿壳就会发出臭味,而一般簿壳是要保存十来天才会真正香的。
把干净的簿壳入空筛中,用冷开水迅速冲去簿壳的外表的盐份。
掠干干净净毫无水分,才可掩积。
这时需要下点本钱了,为了馋嘴,这是很值的,簿壳放钵里,倒入鼓油,直至掩没簿壳,入蒜头,放辣椒个,放点芜须,(第二天要捞掉,不然会烂,辣椒也一样)密封钵口,掩积几天就好了。
一斤簿壳大慨要半支酱油,算起来配料是比主料值钱的。
没有钵的,用玻璃瓶也好,千万不要用铁器装,会痒化了,影响到食物的原味。
掩到十来天的簿壳几乎是没有那种奇怪味留在嘴里的,这时的簿壳最咸香可口,配料的香味完全融入肉中,肉质鲜嫩咸中带香。
想不下几碗粥都难。
不过有人还是喜欢簿壳那种奇怪口味的,那么早上掩晚上吃就好了,一样的香,只是怪味太重,洗都洗不掉。
2咸计计(潮音)实际上就是潮汕咸虾酱,这种虾酱与超市卖的是完全不一样的。
计有很多种,一般分为三类,一,虾计,二,苦腥计,三,淡水计(名字说不上了,待会会介绍)虾计是最正宗的,其它计的做法一般参照虾计。
虾计是做为潮汕配料用的,但在以前人们是拿来下菜的,因为便宜而且极咸,只需一小匙就能供一家人吃一餐了。
潮汕的计实为全中国,甚至全世界下得最咸的一个菜,因为一斤原料下的盐也是一斤或以上,而且这些盐不会洗了的,是和计融为一体的,这样掩制出来的原料吃进嘴里真不知是吃盐还是吃菜了。
计是夏季后制作的最好,这时的虾苗最胖美少壳,掩出来的计鲜名无壳,入口能化。
虾苗要牙签大小的那种,太大的制作易坏,壳太硬影响口感,太小的制出来壳多,影响口感,只有这么大的才适当。
捞好的虾苗,在笪上滴干水分,这时千万不要洗,特别是怕淡水,一碰到淡水基本上就制作不成了,这是潮汕掩菜的一个特色,能保持原味而又不破坏食物性质。
水分沥干后,虾苗放钵中,倒入对半的盐,用洗干净无水分的手拌衡,然后放在烈日下暴晒,到晚上就收回,等凉了就密封起来,第二太阳出来了就又要出来暴晒,这样暴晒三天,就可以收起来密封保存了。
暴晒这点与其它生掩久存的食物是完全相反的,本来大多掩制品是以在阴凉的环境中才能保存长久中,而咸计可以算是一个特别。
因为咸计是需要一点发酵才会更香淳的,暴晒能起到这个作用。
咸计在暴晒的过程中要用手翻衡,才不易在这过程中变质。
这样制作出来的咸计理论上可以保存上百年千年,就像上好的酒一样,越久味道越香。
本人就吃过用五十年的咸计炒出来的菜,那味道真是香起无法形容,就像一瓶出土的上好老酒,这样的香已有点近似鸦壳。
中国人做菜是有独家秘密的,这秘密一般是鸦。
壳,四川正宗的腊肉是下鸦。
壳的,陕西羊肉汤也有,潮汕卤水更是必不可少,这只是已暴光的一个饮食界的事实,而更多的秘密还是不为人所知的。
咸计也是潮汕卤水的一个秘密,当然是几十年的上好咸计,下在卤汤中能起到增鲜作用,和大地鱼,蛤蚧有同样的作用,而又另有一股特有的异香。
苦初计实际上就是用苦初鱼苗按虾计的制作方法作出来的,其它的一些鱼苗也可以作计,制法大同小异,苦初计是比较香,而且成本也很低的一种。
有人觉得苦初计比虾计香,这是个人口味问题吧,两者在味道上是有少许差别的。
淡水计一般认为不是虾苗或鱼苗制作的,而是另一种淡水里的浮游生物,有人说是水鸡蛆(小蝌蚪),但据考证那是不可能的。
淡水计的原料和虾苗十分相似,只是更小,淡黄白色的。
乍一看都会认为是虾苗。
现在没有再看见这种淡水计了,据上辈的一个老人说,那些做计的有是另一种水鸡蛆,是某种大头蚊的蛆,这个说法还是比较可信的,因为据他们说当时捉这种原料是在水边用手捞的,而且那些东西好像是不好会动的,试想一下如果是虾苗鱼苗又怎会不动,而看样子也绝不是鱼苗虾苗。
生掩蛆吃,听起来很恐怖,而事实上并不会有什么问题,这其中自有其奥妙,在以前人的抵抗力好是一点,另一点是炮制的方法。
详细的制作方法,本人也不得而知,与咸虾计是有点区别的。
民以食为天,在饥荒的年代,人们反而能用简单甚至不能吃的东西,制出美味特别的食物,这点是现在三餐无忧的我们所做不到的。
也恰好是从饥荒中食物才显得珍贵,人类饮食智慧能得到最好的发挥。
5海仔海仔是一种半咸淡水的小贝壳,长大的能有茶壶大,而作用掩积的海仔一般是小硬币大小,深绿色,壳顶部黑色。
在潮汕的江河入口多不胜数,以前是在岸边就能摸到的,现在江河受到污染,大多生活在水底的沙下。
只有半咸淡的海仔是适合掩的,纯淡水的虽然肥美,但味道不正,纯咸水的又瘦而无肉。
掩海仔与别的贝壳不同的是配料上,一般是酱油,蒜头,辣椒个,芜须,等,海仔也这几种配料,只是芜须应换为芹菜,酱油要少下,加一适量的潮汕鱼露,掩海仔是突出个鲜,因为海仔本身味较淡。
(注:上文说的计,与鱼露是不同的两种的配料,而许多会认为鱼露与计是同一物,鱼露是不能做为下粥菜的,计可以。
计一般可以和蛋像菜脯蛋一样煎,几个蛋只需半小匙计,不少盐,煎出来的计蛋比菜脯蛋更是香,计可以做的菜还很多,有时也能代替鱼露炒芥兰菜,炒出来的菜是一绝,比鱼露香很多。
)掩海仔,海仔是要经过粗加工的,不然掩不入味,掩入味了也不能入口。
一般是用开水烫开,用冷开水冲凉,然后才下配料,配料掩没原料,拌一拌,过一会儿就能即吃了,过了二三天,基本上就不能吃,除非放冰箱。
6其它壳类鱼类由于潮汕能用于掩拌的壳类实在太多,在此只介绍几种有代表性的,其它就不详述了。
蛏仔:蛏仔一般潮汕人叫料昭,而实际上,蛏仔与料昭是完全不同的两种壳类,蛏仔小而鲜美,料昭大点壳顶的头方位会偏在一边,蛏仔的壳顶头是居中点的。
料昭也没有蛏仔鲜美,两种的制作方法是一样的。
都是酱油,辣椒个,蒜头,等。
许多像这种掩制方法的壳类,如红肉脯等,就不做介绍了。
个指:也即深海寄居蟹,鲜红色,身有披软毛,软件动物,以肥大肉饱满者为佳。
寄居蟹不少见,但要收集到一斤二斤还是比较难的,这种东西上不得市集,出海的捞到后不是随手一扔就是当做其它卖不到钱的小鱼一样等待做饲养的下场。
这是一个很的错误,其实个指的肉是非常甜美的,没吃过的不知道,那种鲜美是其它鱼虾蟹类难以比及的,煮出来的汤不用下味精,也鲜得有点叫人吃不消。
它的表皮簿得像纸,肉又饱得像虫,整个样子就像一条红色的毛毛虫。
煮来吃口感太甜,虽然味美,但易腻口。
还是用来掩最好。
有心的渔人,会在每次网中收集几只,等到收集了好几次,才有一斤左右。
不用洗,直接用海盐干掩,边干掩边在船板上晒太阳,这时个指还是活的,不用理它,等晒到盐份变水分流走了,再下粗盐掩,再晒。
这样几次后,收集起船板上的个指。
不用水洗,直接放入钵中,下酱油,放几个蒜头,有九层塔的放点九层塔,密封保存。
几天后才能吃,味道极咸,却也清香异常,咸中还带鲜甜,半点海腥味也无,入口是非常清香爽口的,这也是个指与其它掩海鲜不同的地方,突出个清字。
拌生蚝:拌生蚝也和拌蛴一样,拌就是要即吃。
醋是必不可少的,杀菌的同时还能去腥增鲜。
鲜汕人拌海鲜用醋但却不吃醋,一般的拌制方法是用醋拌一遍原料,醋倒掉弃而不用。
这方法适应于拌蛴,拌蚝等,拌好后再加酱油等配料。
这时候吃就会爽口许多,又不会有醋的酸味。
拌蚝选的是小个的,吃起来不会有种怪怪的口感,女人会比较怕这个。
拌与掩是不同的两种生吃食物的粗加工方法,拌一般是即吃,配料宜下得多点,易杀菌,生香也快。
掩是需要时间酝酿的,配料不宜下得多,也不要下得杂,容易串味,而且有些配料在掩制的过程中会很快变质,所以按照适当的方法下料,掩出来的菜丝毫不逊于拌的。
像蛴,虾蛄等都是既可以拌吃,也可以掩吃的海鲜,注意方法是很重要的。
河蟹只能掩,蚝只能拌,吃起来觉有特色。
这篇到此结束,有想到再补充,至于青菜类的,别篇另述。
(未完待续,长篇连载……下篇海鱼类,明天献上并付图片加以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