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实验教学计划
高中人教版化学实验课教案

高中人教版化学实验课教案
一、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使学生能够了解溶解度的概念,掌握不同物质在溶剂中的溶解度,并探究影响溶解度的因素。
二、实验器材与试剂:
1. 实验器材:称量瓶、玻璃棒、三颈烧瓶、烧杯、酒精灯、称量器等。
2. 实验试剂:石蜡、碘酒、二氧化硫、冰醋酸、石蜡、酒精等。
三、实验步骤:
1. 将取适量石蜡放入冰醋酸中,用玻璃棒搅拌均匀,观察石蜡的溶解情况。
2. 将取适量碘酒放入三颈烧瓶中,用烧杯预热加热,观察碘酒在加热下的溶解情况。
3. 将取适量二氧化硫放入烧瓶中,用酒精灯加热,观察二氧化硫的溶解情况。
4. 记录各实验物质的溶解度以及溶解速度。
5. 总结不同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及溶解速度。
四、实验注意事项:
1. 实验中要注意安全,避免接触有毒或危险化学品。
2. 实验结束后要做好实验器材的清洗和归还。
3. 在实验过程中要保持实验环境整洁,避免事故发生。
五、实验效果评价:
1. 学生是否了解了溶解度的概念并能够正确运用。
2. 学生是否能够准确观察并记录不同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情况。
3. 学生是否掌握了影响溶解度的因素,并能够从实验结果中总结经验。
六、思考问题:
1. 为什么在加热下物质的溶解度会增加?
2. 溶解度与溶解速度之间有何关联?
3. 在实际生活中哪些情况会影响物质的溶解度?
通过本实验,学生可以深入了解溶解度的概念及其实验方法,并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分析能力。
高中化学实验课教学教案

高中化学实验课教学教案
教案名称:酸碱中和反应实验
教学目标:
1. 了解酸碱中和反应的基本概念;
2. 学会观察、记录实验现象;
3. 掌握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方法;
4. 提高实验操作能力。
教学内容:
1. 酸碱中和反应的概念;
2. 实验器材和试剂的准备;
3. 实验步骤;
4. 实验现象及化学方程式。
教学过程:
1. 酸碱中和反应的概念介绍(10分钟):讲解酸碱中和反应的定义、特点及重要性,引导学生了解酸碱中和反应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实验器材和试剂的准备(10分钟):向学生展示实验器材和试剂,讲解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3. 实验步骤(30分钟):
(1)将盛有酸性溶液的试剂瓶标记为“A”,碱性溶液的试剂瓶标记为“B”;
(2)取两个试管,分别加入适量的“A”和“B”溶液;
(3)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下来。
4. 实验现象及化学方程式(10分钟):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现象编写化学方程式,讲解反应过程及产物的生成。
讲解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提醒他们注意安全规范,如穿戴实验服、戴护目镜等。
实验结束后,让学生整理实验数据,撰写实验报告,总结实验过程及结果。
教学评价:
通过本次实验教学,学生能够掌握酸碱中和反应的基本概念和实验方法,提高了他们的实验操作能力。
同时,通过实验观察和记录,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和记录能力。
高中的各种化学实验教案

高中的各种化学实验教案
一、实验目的
通过本实验,让学生了解酸碱中和反应的特点,掌握酸碱中和反应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二、实验原理
当一种酸和一种碱按化学计量比混合,会发生酸碱中和反应,生成相对中性的水和盐。
三、实验材料
1. 盐酸
2. 碳酸钠
3. 酚酞指示剂
4. 蒸馏水
5. 试管
6. 移液管
四、实验步骤
1. 取一只试管,加入适量的盐酸。
2. 在另一只试管中加入适量的碳酸钠。
3. 分别加入一滴酚酞指示剂。
4. 使用移液管将碳酸钠溶液滴入盐酸溶液中。
5. 观察溶液变化,并记录下实验现象。
五、实验结果
1. 当碳酸钠溶液滴入盐酸溶液中时,溶液会产生气泡,放出二氧化碳气体,并生成氯化钠和水。
2. 酚酞指示剂会从无色变为粉红色,表明反应产生的溶液呈弱碱性。
六、实验总结
通过本实验,学生可以清楚地了解酸碱中和反应的特点和原理。
同时,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观察能力。
七、实验注意事项
1. 实验过程中要小心操作化学试剂,避免发生意外。
2. 实验结束后要及时清理实验器材,并按要求处理废弃物。
以上为酸碱中和实验的相关教案范本,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化学实验教学计划

化学实验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
化学实验是化学课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巩固理论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因此,本教学计划旨在通过化学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提高他们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素养,使学生能够深入理解化学知识,提高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和热情。
二、教学内容。
1. 化学实验教学的基本原则。
2. 化学实验教学的方法与手段。
3. 化学实验教学的安全与环保。
4. 化学实验教学的案例分析。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加深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
2. 教学难点,如何有效地进行化学实验教学,如何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素养。
四、教学方法。
1. 案例教学法,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化学实验的重要性和方法。
2. 互动教学法,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3. 实验操作法,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亲自参与化学实验,提高他们的实验操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
1. 教师引导学生了解化学实验教学的基本原则和重要性。
2. 学生通过案例分析,深入理解化学实验教学的方法与手段。
3. 教师指导学生了解化学实验教学的安全与环保知识,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
4.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参与化学实验,提高实验操作能力。
5. 教师对学生的实验操作进行指导和评价,引导学生总结实验经验。
六、教学评价。
1. 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素养的提高情况。
2. 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和热情是否得到提高。
3. 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程度是否有所加深。
七、教学反思。
通过对本次化学实验教学的总结和反思,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化学实验的方法和技能,更好地理解化学知识,为将来的学习和科研打下坚实的基础。
八、教学心得。
化学实验教学是一项重要的教学工作,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为学生的综合素质提供更好的保障。
化学实验教学计划(精选6篇)

化学实验教学计划(精选6篇)化学实验教学计划(精选6篇)时间过得可真快,从来都不等人,我们将带着新的期许奔赴下一个挑战,现在的你想必不是在做教学计划,就是在准备做教学计划吧。
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教学计划而烦恼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化学实验教学计划(精选6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化学实验教学计划1实验室工作是一个繁琐的工作,每学期初制定初步工作计划,根据教师的教学进度表制定这一学期的分组实验和演示实验的安排表。
利用时间认真钻研教材,明确教材中的每一个实验目的和要求、所用仪器、操作步骤,虚心向同行学习,及时总结改进实验,研究实验成败的原因。
认真阅读实验杂志,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不断扩展自己的视野,积累经验。
根据大纲要求,能开足全部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配合学校对学生加强素质教育,健全《仪器赔偿制度》、《学生实验守则》、《安全卫生制度》等。
培养学生严警认真的实验态度,热爱学校、爱护公物的思想品德。
面向全校学生开放实验室,使学生在实验室里充分施展其才能的空间,促使他们动手、动脑、活跃思维,并努力创造条件,使同学们课外的科研性实验,小制作等顺利开展。
实验会考前全面开放实验室,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进行辅导。
在初三全体任课教师的共同努力下,高标准的通过了实验会考。
认真学习现代教育教学技术,并运用于实验教学与实验管理上。
各类台帐资料齐全,并每天填写实验日志,记录一天工作情况。
订阅实验教学参考资料,并向学生开放查阅。
定期对学生进行实验考核,发挥教学示范作用,指导其他学校开展实验教学。
年初,通阅教材中所有实验,估计全年所有实验所需药品及仪器的名称数量,加以统计,参考现有库存量,写出订购清单。
当购置药品收到时,及时开列清单,送交总务处,并分类入帐,妥善存放。
进一步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和实验室利用率。
在本学期的工作中,为了提高学生化学实验能力,充分利用好现有的实验仪器、设备及药品,搞好化学实验教学,而努力为教学一线服务,本学期具体工作如下:1、树立为教学服务意识,协助任课教师搞好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
高中学校化学实验教案

高中学校化学实验教案一、引言化学实验作为一门既有理论又有实践的科学学科,对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探究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高中学校的化学教案应该注重实验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使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知识的启迪和实验技能的提高。
二、确定实验目标为了达到教学效果,化学实验教案首先需要明确实验的目标。
目标应该基于教学大纲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而确定,具体而明确,并与化学理论知识相结合。
三、选择适当的实验在制定化学实验教案时,应根据教学目标选择适当的实验内容。
实验的难度和复杂程度应与学生的年级相匹配,并且能够涵盖相关的化学概念和实验技能。
四、提前准备实验材料和设备为了保证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化学实验教案需要提前准备实验所需的材料和设备。
这包括化学试剂、实验容器和仪器等。
教师需要提前检查并确保实验材料的质量和数量充足。
五、确保实验安全化学实验涉及到一些有毒、易燃和腐蚀性的物质,因此实验教案必须重视实验安全。
教师需要向学生详细介绍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确保学生正确使用实验材料和仪器,并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如佩戴防护眼镜和手套。
六、进行实验演示在实验教案中,教师还应该安排实验演示环节。
通过实验演示,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实验过程和现象,帮助学生理解化学原理和实验操作,并激发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
七、分组进行实验教师在制定实验教案时,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实验。
这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交流,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实验技巧。
此外,分组实验还可以节约实验材料和设备的使用。
八、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化学实验教案应该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实验,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教师可以通过提出问题、引导讨论和实验设计等方式,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九、实验结果的记录和分析在实验教案中,应该安排学生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学生可以使用实验报告来记录实验步骤、观察结果和实验数据等。
然后,学生需要分析实验结果并得出结论,与理论知识相结合。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化学教学计划表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化学教学计划表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化学教学计划表为了确保高三化学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化学素养,结合新课程标准、高考改革趋势及学生实际情况,制定本教学计划。
本计划覆盖高三第一学期,以期为学生在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奠定坚实基础。
一、教学目标1. 熟练掌握高中化学基础知识,形成系统化知识结构。
2. 提高化学实验技能,培养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 熟悉高考化学题型及解题方法,提升应试能力。
4. 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激发对化学学科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复与巩固:回顾和巩固必修课程中的重点知识,包括物质的量、化学反应、化学平衡、有机化学基础等。
2. 选修课程:按照教材,系统研究选修课程,包括化学反应原理、有机化学推断、物质结构与性质等。
3. 高考热点:针对近年高考题型,强化物质组成、性质、反应类型、化学计算等热点模块。
4. 实验教学:开展化学实验实践,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实验现象观察分析能力。
三、教学安排1. 课时分配- 基础知识复:占整个学期教学时数的20%- 选修课程研究:占整个学期教学时数的40%- 高考热点讲解:占整个学期教学时数的30%- 实验实践:占整个学期教学时数的10%2. 教学进度- 第1-4周:回顾必修课程重点知识,开展化学实验技能培训。
- 第5-8周:研究选修课程第一部分内容,进行相关题训练。
- 第9-12周:研究选修课程第二部分内容,进行相关题训练。
- 第13-16周:针对高考热点进行讲解和训练,强化学生应试能力。
- 第17-20周:进行期末复,查漏补缺,组织模拟考试。
四、教学方法1. 采用案例教学法、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形式,提高学生的研究兴趣。
3. 创设互动式教学氛围,鼓励学生提问、讨论,提高课堂参与度。
4. 开展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验观察分析能力。
高中化学实验室教案人教版

高中化学实验室教案人教版
教学目标:
1. 了解酸和碱的性质以及中和反应的原理;
2. 掌握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方法和操作技巧;
3. 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实验数据处理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现象和实验过程;
2. 实验中酸碱滴定的准确掌握;
3. 实验数据的实际意义和分析。
教学准备:
1. 实验器材:酸溶液、碱溶液、酚酞指示剂、烧杯、滴定管、酸碱标准溶液等;
2. 实验环境:化学实验室;
3. 教学资源:化学实验教材、实验操作视频、相关资料等。
教学过程:
1. 实验前准备工作:将酸和碱的浓度进行标定,准备好酚酞指示剂和实验器材;
2. 实验操作步骤:
(1) 将一定体积的酸溶液倒入烧杯中;
(2) 加入适量的酚酞指示剂,将其溶解均匀;
(3) 用滴定管滴加碱溶液,观察颜色变化,当溶液由粉红色变为无色时停止滴加,记录滴加的体积;
(4) 重复实验,计算出酸碱溶液的化学当量。
3. 实验数据处理:
(1)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酸和碱的摩尔浓度;
(2) 计算出酸碱的化学当量比;
(3) 分析实验结果,总结酸碱中和反应的特点。
教学反思与评价:
通过本次实验,学生能够掌握酸碱中和反应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操作方法,提高了实验操作能力和实验数据处理能力。
同时,可以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和讨论,巩固学生对酸碱中和反应的理解,为学生后续学习化学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2017高三化学实验复习教学计划
必修1、必修2
实验一、粗盐提纯
【实验目的】
1.掌握溶解、过滤、蒸发等实验的操作技能。
2.理解过滤法分离混合物的化学原理。
3.体会过滤的原理在生活生产等社会实际中的应用。
【实验仪器和药品】
药品:粗盐,蒸馏水
器材:托盘天平(含砝码),量筒,烧杯,玻璃棒,药匙,漏斗,铁架台(带铁圈),蒸发皿,酒精灯,坩埚钳,胶头滴管,若干一样的小纸片,研钵,研杵,滤纸,火柴,纸片
【实验原理】
粗盐中含有泥沙等不溶性杂质,以及可溶性杂质如:Ca2+,Mg2+,SO42-等,不溶性杂质可以用过滤的方法除去,然后蒸发水分得到较纯净的精盐。
【实验操作】
1.溶解
用托盘天平称取2克粗盐(精确到0.1克),用量筒量取10毫升水倒入烧杯里,用药匙取粗盐加入水中,用玻璃棒搅拌,直加到粗盐不再溶解时为止,观察溶液是否浑浊。
粗盐中含有Ca2+,Mg2+,SO42-,去除可溶性杂质:依次加入过量下列试剂
BaCl2(去除硫酸根离子):SO42-+Ba2+=BaSO4↓NaOH(去除镁离子):Mg2++2OH-=Mg(OH)2↓Na2CO3(去除钙离子及BaCl2中的钡离子):Ca2++CO32-=CaCO3↓Ba2++CO32-=BaCO3↓
2.过滤
将滤纸折叠后用水润湿使其紧贴漏斗内壁并使滤纸上沿低于漏斗口,溶液液面低于滤纸上沿,倾倒液体的烧杯口要紧靠玻璃棒,玻璃棒的末端紧靠有三层滤纸的一边,漏斗末端紧靠承接滤液的烧杯的内壁。
过滤,若滤液仍浑浊时,应该再过滤一次。
向滤液中加入适量HCl(除去过量NaOH,Na2CO3,可选择用pH试纸控制加入的量,或直接蒸发)得到精制的饱和食盐水
3.蒸发结晶:得到较纯净得食盐
实验二、配制100ml 1.00mol/LNaCl溶液
【实验目的】
练习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练习容量瓶的使用,加深对物质的量浓度概念理解
【实验原理】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量不变
【实验仪器与药品】
托盘天平、烧杯、100毫升容量瓶、胶头滴管、玻璃杯、量筒、药匙、氯化钠固体
【实验步骤】
(1)计算:所称取固体的质量
(2)称量:称量固体时要注意天平的精确程度,同样量取液体时,也要注意量筒和滴定管的精确程度。
如托盘天平就不能称出5.85 g固体NaCl,量筒就不能量出5.25 mL液体的体积。
因为他们的精确程度为0.1。
(3)溶解:一般在烧杯中进行,在溶解过程中有的有热效应,故还要冷却,这是因为容量瓶
的容量、规格是受温度限制的,如果未冷却,会因为热胀效应而产生误差。
(4)移液:转移液体时要用玻璃棒引流,且其下端应靠在容量瓶内壁的刻度线以下部位。
(5)洗涤: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3次,其目的是使溶质尽可能地转移到容量瓶中,以防产生误差。
(6)定容:当向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线1 cm~2 cm处时,再改用胶头滴管至刻度处。
(7)摇匀:这时如果液面低于刻度线,不要再加水。
(8)装瓶:容量瓶不能长时间盛放液体,应盛装在指定的试剂瓶中,并贴好标签。
实验三、乙酸乙酯的制取
【实验目的】掌握乙酸乙酯的制取原理及方法,掌握可逆反应提高产率的措施
【实验原理】CH3COOH + HOC2H5CH3COOC2H5+H2O
【实验仪器与药品】试管、带单孔橡胶塞的长导管、铁架台、酒精灯、乙醇、浓硫酸、冰醋酸【实验步骤】
1、在一个大试管里注入乙醇2mL,再慢慢加入0.5mL浓硫酸、2mL乙酸,连接好制备乙酸乙酯的装置。
2、用小火加热试管里的混合物。
把产生的蒸气经导管通到3mL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上方约2mm~3mm处,意观察盛碳酸钠溶液的试管的变化,待有透明的油状液体浮在液面上,取下盛有碳酸钠溶液的试管,并停止加热。
振荡盛有碳酸钠溶液的试管,静置,待溶液分层后,观察上层液体,并闻它的气味。
3、加热混合物一段时间后,可看到有气体放出,在盛碳酸钠溶液的试管里有油状物。
实验四、萃取分液
【实验目的】用CCl4把溶于水里的Br2萃取出来
【实验原理】利用溶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将溶质从另一种溶剂中萃取出来
【实验仪器和药品】分液漏斗,铁架台(带铁圈),溴水、烧杯、四氯化碳
【实验步骤】
【实验步骤】
1、萃取:取少量溴水加入分液漏斗,加CCl4,振荡,静置直到分层,观察两层液体颜色变化。
2、分液:打开分液漏斗上端活塞,再旋开下端活塞,进行分液,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
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
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
实验一.中和反应热的测定
【实验目的】测定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反应的反应热,体验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实验原理】H+ (aq) + OH-(aq) == H2O(l)
【实验药品】0.5mol/l盐酸0.55mol/lNaOH溶液
【实验仪器】大烧杯小烧杯温度计量筒泡沫塑料泡沫塑料板环形玻璃搅拌棒【实验步骤】
略
实验二、中和滴定
【实验目的】练习使用PH计测量溶液的PH,探究酸碱中和反应过程中PH的变化特点,体会定量实验在化学研究中的作用
【实验原理】酸碱中和滴定曲线是以酸碱中和滴定过程中滴加酸的量为横坐标,以溶液PH为纵坐标绘出的一条溶液PH随酸的滴加量而变化的曲线.
【实验药品】0.1mol/l左右的盐酸0.1mol/l左右的NaOH溶液酚酞溶液水
【实验仪器】PH计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滴定管夹烧杯锥形瓶铁架台.
【实验步骤】
略
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
实验一、乙炔的实验室制取(P32)
【实验目的】掌握乙炔的制取原理和性质及其操作方法
【实验原理】CaC2+H2O→Ca(OH)2+C2H2↑CH≡CH+Br2→CHBr=CHBr
2C2H2+3O22CO2+2H2O
【实验药品】电石(碳化钙)、饱和食盐水、硫酸铜溶液、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溴水
【实验仪器】分液漏斗、烧瓶、导管、试管、胶头滴管、铁架台。
【实验步骤】
1.组装仪器。
2.检查气密性。
3.滴加饱和食盐水。
4.性质检验。
5 .验纯后点燃。
实验二、乙烯的实验室制取(P51)
【实验目的】掌握乙烯的实验室制取原理及其性质实验的有关操作。
【实验原理】CH3CH2OH CH2=CH2↑+H2O CHBr=CHBr+Br2→CHBr2CHBr2 CH2=CH2+3O2 2CO2+2H2O
【实验药品】无水乙醇、浓硫酸、10%NaOH、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溴水、碎瓷片
【实验仪器】酒精灯、烧瓶、温度计、胶头滴管、导管、试管、铁架台
【实验步骤】
1.组装仪器。
2.检查气密性。
3.放碎瓷片和乙醇与浓硫酸混合物。
4.性质检验。
5 .验纯后点燃。
实验三、苯酚的性质(P53-54)
【实验目的】掌握苯酚的主要化学性质及其实验现象
【实验原理】
C6H6ONa+HCl→C6H6OH+NaCl
C6H6OH+Fe3+→[Fe(C6H6O)6]3-+6H+
【实验药品】苯酚(晶体)、5%NaOH、稀盐酸、浓溴水、FeCl3溶液
【实验仪器】试管、胶头滴管、吸管
【实验步骤】略
实验四、乙醛的性质(P57)
【实验目的】掌握乙醛的有关化学性质及其重要现象
【实验原理】
CH3CHO+2Ag(NH3)2OH CH3COONH4+2Ag↓+H2O+3NH3
CH3CHO+2Cu(OH)2CH3COOH+Cu2O↓+2H2O
【实验药品】乙醛、2%AgNO3、2%氨水、2%CuSO4、10%NaOH、
【实验仪器】试管、胶头滴管、烧杯、三脚架、石棉网、酒精灯
【实验步骤】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