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江椪柑主推栽培技术
椪柑高产稳产优质栽培技术要点

栽 培实 践 ,现将桠 柑高 产稳 产优 质栽 培技 术 总结 如
下。
1栽 培 管 理
1 . 1扩穴 改土
改 自然 圆头形 为 开心形 。结 合冬 剪 剪 除 中心 主 干 和多余 的亚 主枝 、侧 枝 ,压 制顶 端优 势 ,促进 四 周 枝条 发 育 ,使 主 干 部 与地 面成 6 O ~ 7 0 。 ,副 主枝 与 主枝成 1 0 ~1 5 。 ,在夏 季 抹 除 嫩 梢 ,剪 除树 冠 顶 部 及 内膛 的徒 长 枝 、过 密 枝 ,高 度 控 制 在 3 ~4 m
mm,无 霜期 3 2 0 d以上 ,适 合槛 柑 生产 。金 淘镇虎 耳 果林 场是 2 0世 纪 6 0年代 初建 立 的柑橘 场 .全 场
现有 桠 柑 3 7 h m ,3 0 0 0 0多 株 。其 中 4 5年 生 树 5 0 0 0 株 ,3 0年生树 1 5 0 0 0株 ,1 0年 生树 4 0 0 0株 ,
施 肥 以有 机 肥 为 主 ,配 施 复 合 肥 。每 年 4 ~5 月根 系生 长 旺 盛 时期 ,6 6 7 m 施 9 0 0 —1 5 0 0 k g腐 熟 的天 然农 家肥 ( 如鸡 粪 、猪粪 、牛 粪 、羊粪 、人
5年 生 左 右 幼 龄 树 6 0 0 0株 ,年 产 桠柑 2 0 0万 , 6 6 7 m 产达 4 0 0 0 k g ,一 级果 率达 8 0 % 以上 ,是 目
2 0 1 6 年第 3 期
东 南 园艺
5
黄锦 昌
( 福建省 南安 市金 淘镇农 业服 务中心,福建 南安 3 6 2 3 1 4 )
摘 要 :南安市碰柑种植历史悠久, 本文总结碰柑高产稳产优质栽培技术要点,包括扩穴改土、使用有机肥、
椪柑怎么种

椪柑怎么种椪柑他也叫芦柑,是近几年在市场上十分受欢迎的一种水果,尤其是在春节期间,椪柑的销量可以说达到最高峰。
椪柑的果皮稍厚、但容易剥、果味清爽香甜、较耐储藏,而且它对环境的适应性强,在也热带气候中种植面积最广,产量稳定、高产。
那么今天我们主要来学习下椪柑的种植技术,一起来看看吧。
1、选地建园我国椪柑的主要产地是浙江、广西、湖南、湖北以及江西和四川。
那么园地选择就需要参考各种植地的条件进行选择。
一般情况下,之要求土壤土层深厚、土质疏松、含有机质丰富、养分充足,土壤酸碱度适中,或偏酸性即可。
其次就是果园选地最好还是有一点坡度,方便排水,当然要靠近水源,方便灌溉。
最后就是果园附近的交通要便利,方便椪柑运输销售。
2、栽植技术椪柑栽种的时间一般是每年的九月到十一月,以及每年的二月和三月。
栽种的时候一般都是按照行间距为四米,株间距为三米的间隔定植,每亩通常能够栽种五十到六十株左右。
栽种之前要挖好定植穴,穴深、宽个为九十厘米、八十厘米。
定植穴挖好之后,往穴中倒入四十厘米左右厚度的土肥,再往穴中撒上十厘米厚度的细土,最后就可以进行栽种。
栽种的时候要将苗木扶正,然后用土回填,并压实地面,浇上充足的水即可。
3、水肥管理为了让椪柑健康的快速生长,一般要多使用有机肥,同时要配合无机非和配方饲料进行施肥为宜。
在施肥的时候,主要是以土壤施肥,配合叶面施肥。
土壤施肥一般都是采用环状开沟施肥、条施、穴施、土面撒施等方法。
椪柑在幼树期间,要勤施薄肥,以氮肥为主,配合钾肥、磷肥施用,一年最少追施五六次。
而成树一年需进行四次追肥,萌芽肥主要是粪尿水、保果肥蛀牙是磷钾肥、壮果肥和保果肥一样、采果肥则是有机肥。
同时根据椪柑树的不同生长期,合理的进行浇水和排水。
4、修剪整形椪柑树的修剪主要分为四个阶段。
首先是幼树修剪,以轻剪为主,保留主要枝干,等枝干生长到一定长度时,轻轻剪短,调节各主干之间的生长平衡,并且疏除密枝。
初期结果的椪柑树则是继续剪断各级主要枝干,并促进壮枝的生长,抹除夏梢。
椪柑栽培管理及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椪柑栽培管理及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椪柑是一种常见的柑橘类水果,其栽培管理和病虫害防治技术对于保证果实质量和增
加产量至关重要。
以下是椪柑栽培管理及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的相关内容。
椪柑的栽培管理:
1. 地块选址:选择阳光充足、排水良好、土壤富含有机质的地块进行种植。
2. 肥料施用:根据土壤条件和植株需求,科学合理地施用有机肥、基础肥和追肥,
保证植株的营养需求。
3. 水分管理:椪柑对水分要求较高,应保持土壤湿润,但避免积水。
在干旱季节,
需要适量增加灌水量。
4. 剪修管理:定期对植株进行修剪,保持树形良好,促进光照和通风,便于病虫害
防治和采摘。
5. 病虫害预防:定期巡视田间,及时发现和处理病虫害,防止其扩散。
1. 柑橘黄龙病:这是一种由细菌引起的病害,最重要的症状是叶片黄化,新梢枯死。
预防措施包括选用抗病品种、定期喷洒杀菌剂、清洁田间杂草、检疫移栽苗木等。
3. 柑橘惠僧虱:这是柑橘的主要害虫之一,常常在柚树叶片的背面寄生。
预防措施
包括定期喷洒杀虫剂、清除杂草、加强田间卫生等。
在椪柑的栽培管理和病虫害防治过程中,需要定期的监测和及时处理,加强田间卫生,提高椪柑的抗病虫害能力,从而保证椪柑的品质和增加产量。
需根据当地的气候、土壤和
栽培条件合理制定相关措施,并及时了解行业的最新技术和管理方法,提高椪柑的栽培管
理水平。
椪柑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椪柑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椪柑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养护方法1、土壤:它需要种植在至少半米深的深厚土壤里,而且土壤要偏酸性或者中性,肥沃一点会让它长得更快。
2、温度:它喜欢温暖的环境,最好种植在年平均气温在15℃以上的地方,建议种植在室外或者阳台。
3、光照:它是很喜欢阳光的一种果树,一般种植在室外或者阳台上,可以充分接收光照,促进椪柑的生长和开花结果。
4、花盆:种植它需要使用比较大的盆缸,口径至少在半米以上。
花盆口要比树苗大一些,方便以后施肥松土,花盆使用透水性以及渗水性好的瓷盆。
二、养殖技巧1、修剪:想要它长得好看,就要不定时得给它修剪。
要将那些横生出来的枝丫修剪一下,保持一个认为满意的形状,可以让它更加美观。
2、换盆:当它长得太快,种植的花盆不能满足时就要进行换盆了。
换盆的同时将旧泥土也进行更换,并加入含有很多腐殖质的沙质土壤,然后栽种在更大的瓷盆中,盆口比它大一圈即可。
三、问题诊疗1、溃疡病:溃疡病会让它的枝干上出现圆形的溃疡斑,严重的时候会让枝干枯死,如果发现要及时喷洒农用链霉素。
2、红蜘蛛:它会伤害它的叶片以及树梢,影响它的观赏价值。
严重时会让它的叶片枯黄掉落,应及时使用药物喷洒防治。
四、其他问题1、能否食用:它属于一种果树,它的果实是很常见的商品水果,有一定的营养价值,所以是可以食用的。
2、能否送人:它的体积偏大,并不适合送人,但在结果后可以将果实采收下来,赠送给亲朋好友。
椪柑栽培管理及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椪柑栽培管理及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椪柑是一种生长周期较长的常绿果树,喜温暖湿润气候,适宜在海拔200-1500米的地区种植。
果实肉质细嫩,酸甜可口,富含维生素C和矿物质,是一种被广泛喜爱的水果。
以下是椪柑的栽培管理及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一、椪柑的栽培管理
1.育苗:选用优质的种子,用河沙或腐叶土做基质,进行苗床播种。
阳光充足、适宜温度、适时浇水,保持湿润,约30天后可以移栽。
2.整地:在选好的椪柑果树种植地进行整地,翻耕地面、排坑装田,把坑底培土(坑深必须达到30厘米以上),以便椪柑的深根生长。
3.施肥:椪柑在不同生长阶段需要施用不同的肥料。
在开花前要施用氮肥,提高鲜果的甜度和香气。
在开花后和果实成长期要施用磷、钾肥,促进果实膨胀和生长。
4.修剪:椪柑树木应按照冠形修剪,适当的修剪可以提高树冠的光照,利于果实均匀生长,矮化树体,控制树势,应适时开展收缩处理。
5.灌溉:椪柑在生长期内要保持适宜的湿度,在季节性干旱或气温高湿度小的情况下要加强地面或滴灌,确保椪柑有足够的水分滋润。
1.植株疾病:椪柑容易受到炭疽病,褐斑病、白粉病等的影响。
应该在植株生长期内及时进行喷药防治,对果实成熟期进行割草清根和病叶剪除。
2.虫害:椾斑梳蕨和食叶虫在椭柑生长期内比较常见,宜及时进行天敌重点发放、粘板监测、喷洒防虫药液等方式进行防治。
3.果实处理:在果实成熟期内用清水和温肥性水处理果实,清洗疤痕、包裹,确保果实的外观。
总之,椪柑的栽培管理及病虫害防治是种植椪柑的重要环节,要加强科学管理,提高椪柑的产量和质量,确保果农的收益。
椪柑芦柑主推品种及栽培技术.doc

様柑(芦柑)主推品种和技术—、主推品种1、华柑2号:长阳县主栽品种,华柑2号树形较开张,树势较弱。
叶片长椭圆形,叶缘有锯齿,叶钝尖,有凹口。
萌芽率中,枝梢顶端芽易成丛状抽发。
华柑2号与枳壳、温州蜜柑、甜橙等柑橘类嫁接亲和性好。
果扁圆形,有具短颈和平蒂两种类型,以平蒂为主,10月下旬开始着色,11月下旬成熟。
果皮橙黄有光泽,油胞细密有凹点,略显不光滑。
平均果纵径6. 13cm,果横径7. 42cm,皮厚0. 30cm,单果重149. 6g,大小较均匀,可食率超过78%,中心柱充实度中,在适栽区充分成熟后可溶性固形物一般髙于13%,含酸量为0. 7%,大小较均匀,风味浓郁,爽口化渣,维生素C含量为33. 2mg/100g果汁, 果实有籽,种籽6-9粒。
花芽分化能力强,座果率高,达13%,成枝力弱,为保证生殖生长与营养生长的平衡一般需疏花疏果。
华柑2号大苗带土定植,一般新建园二年开始试果,三年生株产10kg左右。
高接树两年可恢复树冠, 亩产可达300-500kg,丰产性强。
一般8年生树(不论高接或幼苗定植)亩产较易达到2500kgo对气候(主要为冻害)、旱涝适应性与普通檢柑一致,与母本及温州蜜柑相比,无特异的病虫害。
2、黔阳无核:从普通碰柑中选育岀来的芽变新品种,为国内首例雄性不育和子囊败育,果实稳定无核。
单果重112-258克。
果形高桩型,果皮橙红, 油胞均匀细密,外观瓢瓣轮廓清晰可辨。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3.5-16. 8%,总糖12.42%,含酸0. 83%,风味浓,耐贮藏。
该品种结果早,丰产稳产。
盛果期株产50公斤以上,最高株产156公斤,一般亩产3000公斤以上。
3、岩溪晩芦:晚熟品种,生长习性和结果习性与普通様柑相同,但果实比普通極柑晚熟60-90天以上。
宜昌地区3月上旬成熟。
单果重153-168 克,果形扁圆,果面橙黄色,较光滑,皮厚0. 26-0.31厘米,果心小。
果汁含可溶性固形物13.6%〜15.1%、糖10.39%〜12.01%、酸0. 93%〜1.07%,每果种子4〜7粒。
椪柑成年树的施肥技术要点果品,栽培技术

椪柑成年树的施肥技术要点果品,栽培技术椪柑进入全面结果时期,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达到相对平衡,这种平衡维持时间越久,则盛果期越长.椪柑进入盛果期后,产量达到最高,需肥量也达到******,施肥的目的不仅是为了促进椪柑的营养生长,更重要的是确保其生殖生长对养分需求,达到高产、优质、高效的目的,并尽量延长盛果期的时间。
椪柑盛果期施肥主要以采果前后、春梢前、秋梢前3次肥为主。
①采果肥:采果肥分采前肥和采后肥两种。
一般来说晚熟品种、结果量多的中熟品种及比较衰弱的结果树均应在采前施肥,但不宜早于采前 1 周,太早则果实延迟成熟;早熟品种、结果量少的中熟品种可在采后施肥,但不宜迟于采后1周,过迟则不利于树势的恢复和翌年的花芽分化。
椪柑宜在采前施肥;雨水少、灌溉条件差的柑橘园也应适当早施。
肥料种类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用量占全年施肥量的35%左右,目的是恢复树势、保叶过冬,促进花芽分化。
②秋梢肥:大暑前后,即秋梢萌芽前15天左右施重肥,用量占全年施肥量的40%~45%左右。
这一时期是秋梢生长和果实第二次生长高峰期,需肥量多。
施肥的目的是促进抽生数量多、质量好的秋梢,防止裂果,增大单果重。
肥料种类应突出使用氮肥,配以磷、钾肥,壮梢壮果,既提高当年的产量,又为来年丰产打下基础。
③春梢肥:春梢萌发前15天,要施用春梢肥。
施肥特点是控制氮肥用量,增加磷、钾肥用量,以控制营养生长,促进开花结果为目的。
用量占全年施肥用量的15%~25%左右。
除以上3种肥外,在盛花期或谢花期,应根据柑橘的树龄、树势、开花的多少适当施肥:叶色淡、开花多的树,可进行尿素的叶面喷施,浓度为 0.2%~O.5%,至叶色转为正常为止;既可以补充氮素,又可以保果壮果。
5~6月份幼果发育阶段,如坐果多、叶色淡,要追加施肥。
高旱地和较老的果园,夏梢是来年的结果母枝,应施夏梢肥;8~10月份果实膨大期,可根据情况施1~2次壮果壮梢肥。
第1页共1页。
椪柑种植技术

优质宽皮柑桔生产技术第六讲 优质宽皮柑桔生产技术一,椪柑优质丰产栽培技术(一)栽种密度及时期.树姿直立,实行计划密植可显著提高前期总产量.挖大穴,用2年生大苗定植,亩栽植150株,株行距1.5m×3m.封行后,隔行间移或间伐,亩保留75株.每年秋季9月下至11月初和春季2月中至3月底均可定植.(二)科学施肥.幼树结合春,夏,秋梢的抽生全年施促梢壮梢肥5-6次,每株平均施尿素0.2-0.6kg,氮,磷,钾的比例为1.0:0.6:0.5.椪柑投产园一般年施肥4~5次:①春梢萌发前约半个月,即2月上中旬施肥以促春梢生长和提高花质.②花谢后第一次生理落果期,即4月下旬至5月初依树势和花果情况补肥以提高着果率.③在放秋梢前10~15天,即7月中下旬施重肥促梢壮果.④在9~10月追肥促进秋梢充实和果实膨大.⑤采果前后施肥以恢复树势和促进花芽分化.开花幼果期,营养生长旺盛的树应防止施肥量过多,树势较弱的树应防止营养不足加重第二次生理落果.此期一般以施用有机肥和复合化学肥为主,速效氮肥则根据花果数量和树势控制用量.柑桔稳果后,在果实膨大和秋梢生长期间则可加大速效肥用量.结果树全年施肥3次,采果肥,萌芽促花肥,壮果促梢肥的施肥量分别占全年施肥量的40%,20%,40%.亩产2500-3000kg的桔园,年施尿素60-90kg,氮,磷,钾的比例为1.0:0.5:0.8,有机肥约占50%.(三)土壤管理.挖大穴或壕沟定植,定植后2~3年内重点做好根际土壤改良熟化工作,随后就应进行全园扩穴改土以满足树体生长和结果的需要,封行前,在行间种植绿肥或生草覆盖,夏,秋干旱,适时灌水,树盘覆盖10-20cm厚的绿肥或杂草,保水防旱..经长期耕作后,成 年柑桔园可再次轮换深耕改土,增施有机肥,更新根系.在深耕改土的基础上,每年进行一次表层土壤(约20厘米深)全园深翻工作.深翻时间在柑桔采后结合清园进行,此时切断部分根,有利花芽分化,但应在采后树势恢复后进行,以免加重冬季落叶.深翻时间也可在5~6月间进行,此时深翻切断表层根系,可抑制夏梢抽发,有利着果.但由于5~6月是 生理落果期,深翻切断表层根系,势必影响树体营养,易加重第二次生理落果,故一般以冬 季进行较为稳妥,夏季深翻则适用于营养生长旺盛的初结果树.山地柑桔园水土流失严重,成年柑桔园适时培土是高产优质栽培土壤管理的有效措施(四)树冠管理 幼树进行整形,对主枝,副主枝要做好拉枝工作,让树冠能形成上小下大成宝塔形的树冠.对结果树广泛应用抹芽控梢技术,促使夏秋梢抽生一致,一般初结果树一年留3次梢,一是春梢,二是稳果后6月底至7月初放夏梢,三是于8月中旬放秋梢.随着结果量增多,一年仅留两次梢,即春梢和秋梢;放秋梢时间一般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高海拔果园宜早施重施促梢肥,培养晚夏梢和早秋稍为次年结果母枝. 实行冬季修剪和夏季修剪相结合.冬季修剪在采果后至春梢萌发前进行,剪除枯枝,病虫枝等无用枝条,并根据大小年结果情况,对次年大年结果的树部分外围枝条进行短截回缩修剪,促发春梢营养枝,调整大小年结果.夏季修剪主要是调控夏秋梢生长,幼树通过夏秋梢扩大树冠,培养丰产树形,结果树则通过控制夏梢生长以促进着果,并培育秋梢结果母 枝,以获高产稳产.对于成年树树冠外围衰退枝条的更新修剪一般在6月份进行,以利抽发壮梢.对有壮梢抽发的衰退枝条,可回缩至抽梢位置;无壮梢抽发的则在剪口粗0.5~1.0厘米处短截,一般在7月中下旬每个剪口可抽出2~3条壮梢.(五)调控果量和保花保果.盛果期单株结果量可多达800个以上,易导致果实偏小,第2次生理落果的,分期分批疏去病虫果,畸形果,密生果,每株留果300-400个,株产保持25-50kg.对少花树,花谢2/3用增效液BA+GA(喷布型,每10ml加水15kg)保果;对多花树,可用40ppm九二○在花谢2/3进行第一次保果,在5月中下旬即第二次生理落果前视座果情况进行第二次保果.这项技术是提高椪柑丰产的关键点.(六)防治病虫.以红蜘蛛,锈壁虱,潜叶蛾及疮痂病为重点进行综合防治.冬季全面清园,并喷洒石硫合剂,减少越冬病虫源;3-10月,根据病虫发生情况,适时,科学使用农药防治,将病虫危害控制到最低限度.二 特早熟温州蜜柑的栽培特早熟温州蜜柑与普通温州蜜柑相比,具有以下特性:树势稍弱,枝叶短小,树冠明显矮化;花芽易形成,结果性能良好;果实着色早,减酸早,成熟早(比宫川,兴津早10-15天),为充分发挥特早熟品系早上市的特点,如何保持强旺树势,防止衰弱,如何调节开花结果量是栽培中的主要问题.1,选择园地 以耕作层浅,排水良好,日照充足的山坡地栽植较合适.水田和过于薄的红壤土必须经改造方可栽种.2,培育壮苗 培育壮苗是特早熟温州蜜柑投产后保持树势健壮,丰产稳产的关键.3,合理密植 特早熟温州蜜柑树冠矮小,每亩栽植220株为宜.4,培养大树冠 特早熟温州蜜柑树势易衰弱,建园时应选择土层深厚,土壤肥沃的地块.栽前定植穴中施入腐熟猪牛栏肥或鸡粪等基肥,并与土拌匀.栽后一年生幼树在春,夏,秋梢抽发前要追施速效氮,磷肥,以氮肥为主,促使新梢抽生多而整齐.2年生幼树即可开花结果,但过早结果,会抑制树冠迅速扩大.为培养大树冠必须在花蕾期摘去全部花蕾,且摘除花蕾宜早不宜迟.定植后第3年再让幼树挂果.进入盛果期后,坐果率高,宜多留梢,以梢压花,并重视疏花疏果,避免形成大小年.5,科学施肥 幼树的施肥原则是施肥量要充足,做到基肥足,追肥少量多次,勤施薄施.春,夏,秋梢抽发前均要追施稀薄的人粪尿或0.3-0.5%的尿素液,在新梢转绿期叶面喷施0.2%的磷酸二氢钾或稀的鸡粪浸出液.与普通温州蜜柑相比,特早熟温州蜜柑成年结果树的年施肥量要减少50-70%.以秋肥(采果肥)为主,占全年施肥量的70%左右,株施尿素0.25-2.5公斤,钾肥0.25公斤,菜饼2-2.5公斤.并要在采果后(10月上旬)尽早施用,以利树势恢复,促进花芽和叶芽发育,有利于翌年春梢抽发多而健壮.其次是施少量以速效氮为主的春肥.一般不施壮果肥,尤其不能施迟效肥,以免使果实延迟着色,达不到"特早熟"的目的.6,正确修剪,增强树势 通过控制开花量来保持树势,确保均衡结果.控制花量较为简便有效的方法是对小年结果树或较为衰弱的植株,于当年11-12月喷赤霉素GA350-100毫克/升2-3次,其作用是抑制花芽分化.疏花疏果也是保持树势,防止早衰的有效方法.新的疏果方法是让一部分枝条簇状结果,另一部分枝条上的果实全部疏除,使其轮流结果.采用与这一疏果方法原理相同的集中短缩更新修剪法,对于调节花量控制树势也很奏效,即在修剪时,选择树上的一部分侧枝,将其上年抽生的所有结果枝全部剪除,只让其抽生营养枝,并使这些营养枝茁壮生长,成为次年优良的结果母枝.特早熟温州蜜柑成年结果树的修剪量宜轻,方法以短截为主,在早春萌芽前对部分2年生枝和上一年的结果母枝适度短截,以促发春梢.在花量和果量多的年份应在坐果基本稳定后的6月下旬至7月上旬进行疏果,按叶果比35-40:1留果.疏果应越早越好,应首先疏去病虫果,畸形果和小果,再考虑树冠内膛和下部着色不良的果实.7,适时采收 采收上市的适宜时期为:大浦,9月上旬至9月中,下旬;山川,市文,9月中下旬.采收不宜过迟,否则果实宜浮皮.日南一号的栽培技术要点1 选择良好的立地条件 宜选择年平均气温16℃,最低气温-5℃以上,年有效积温5000℃以上,昼夜温差大,海拔200m以下,日照充足,土层深厚和排水良好的山地缓坡东南面建园.不宜选择地势低洼,地下水位高,容易积水的洼地或者土层较薄,沙砾化严重,肥力低下和光照缺乏的山坡处种植.2 建园定植 日南一号特早熟温州密柑树势强,树冠较普通温州蜜柑略小,投产早,适宜计划密植,可按1.5m×1.75m的密度定植,6~7年树冠形成之后间伐至3m×3.5m.选择生长健壮,根系发达的壮苗.种植前挖80cm×80cm定植穴,每穴施腐熟的有机堆肥30~50kg作基肥,覆土后再行种植,一般在春季定植成活率较高.高接换种时应选用粗壮的1年生春梢作接穗.选用10~20年树龄的桔树进行高接,每株接20~30个芽.采用春季切接或腹接相结合的方法,夏秋季视成活情况再行补接.3整形修剪 幼树以整形为主,宜采用长放拉枝等办法,以培养树形,扩大树冠.成年树,在春季应删除部分30cm以上直立的夏秋梢徒长枝,剪除交叉枝,病虫枝,枯死枝,下垂枝及过密枝,以进一步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夏季对于可成为结果母枝的春秋梢,应注意摘心,强枝留13~15叶,弱枝留7~8叶.为了确保结果母枝的数量和质量,可对当年抽生徒长的春梢进行拉枝,促进花芽分化.长结果枝修剪以短截1/3为宜..4肥水管理 一年主要施3次肥.春肥,一般于2月下旬施用,施肥量约占全了肥量的30%~35%;壮果肥,宜在6月10日之前施用,施肥量约占全年施肥量的10%~15%,过迟会使成熟延迟,果皮变粗;采后肥,10月施用,约占全年施肥量的50%~60%,挖沟深施有机肥3t/667m2,株施0.5~0.6kg,尿素0.4kg(每667m2栽65株).另外,在枝梢生长期和幼果期进行4~5次根外追肥,可用0.2%磷酸二氢钾和0.2%尿素溶液或绿芬威800~1000倍液或其他叶面肥.桔园宜采用生草栽培,适时割草,既可增加土壤肥力,也可减少水土流失.在夏季高温干旱期及9月份转色期如高温干燥,应适度灌水(相当于5~10mm降雨量为宜).成熟期控制水分,是生产优质果的关键;若水分过多,着色延缓;若太干燥,减酸变慢.5疏果 日南一号树势旺盛,除在花期遇到低温多雨天气造成生理落果较严重外,通常结果量偏多.为了保证果实质量,宜在定果后进行疏果.结合修剪提前疏去一些细弱枝梢的花,在6月下旬基本定果时进行第一次疏果,接除迟开花结的果;7月中旬至8月上旬进行第二次疏果,以枝径1.2~1.5cm为单位进行摘果,摘除一些小果,朝天果,同时对5叶以上的有叶大果,病虫果和畸形果全部摘除,保持叶果比(25~30):1为宜.6病虫害防治 日南一号病虫害与普通温州蜜柑一样,在春季萌芽期和幼果期用0.6%~0.8%等量式波尔多液喷布1~2次,防治疮痂病.若果实膨大期降雨量在150mm 以上,喷布80%大生M-45600倍液3~4次,以防治黑点病,同时兼治锈螨.在8月底至9月上旬果实着色期,根据气温和土壤湿度喷布45%晶体石硫合剂150~300倍液2~3次,既防病虫害,又可提早果实着色.第七讲 柑桔主要病虫害防治柑桔病虫害较多,病害有柑桔黄龙病,裂皮病,溃疡病,炭疽病,疮痂病,脚腐病,黑斑病,蒂腐病,青绿霉病,树脂病,酸腐病,水肿病,黄斑病,煤烟病,苗疫病,干疤病,柑桔果实日灼病等.虫害有:柑桔全爪螨,柑桔锈壁虱,柑桔木虱,褐圆蚧,糠片蚧,桔蚜,桔二叉蚜,柑桔潜叶蛾,柑桔卷蛾类,柑桔黑刺粉虱,柑桔凤蝶,柑桔小实蝇,柑桔台龟甲,柑桔根结线虫病,桔 蝽,柑桔灰象虫,天牛等.防治原则: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积极开展病虫预测预报工作,优先选用农业(园艺,耕作和物理机械)及生物防治等综合措施,将病虫害控制在最低水平,并达到无公害食品的要求.柑桔黄龙病柑桔黄龙病(Liberobacter asiaticum)是一种世界性的柑桔病害,对柑桔生产危害极大,感病的柑桔品种得病后可在3-5年内丧失结果能力,甚至枯死.症 状 得病的柑桔树初期的典型症状是在浓绿的树冠中出现1-2条或多条的发黄枝梢,这种黄化的枝梢有两种症状类型:一种是整张叶片均匀黄化(左图为均匀黄化),另一种类型是叶片呈黄绿相间的斑驳状(右图为斑驳状).这两种症状类型的共同特点是叶质硬化,无光泽,但在黄梢下部的老叶仍呈正常绿色.病树开花早,花多,有的病枝仅开花不长新叶,花瓣较短小,肥厚,淡黄色,无光泽,小枝上的花朵往往多个聚集成团.这些花最后几乎全部脱落,仅有极少数能结些果.病果小,果皮光滑,畸形,无光泽,味酸,果皮着色时黄绿不均匀或在果蒂附近变橙红色(左图),而其余部份仍为青绿色的青果(greening).病 原 柑桔黄龙病病原为薄壁菌门韧皮部杆菌属,柑桔黄龙病病原细菌分为两个株系:在亚洲发生的黄龙病,其发病的最适温度为27-32℃,传播介体为亚洲木虱(Diaphorina citri)(图5)其病原为柑桔黄龙病原亚洲株系(Liberobacterasiaticum);在非洲发生的黄龙病,其发病的最适温度为20-24℃,传播介体为非洲木虱 (Trioza aryteae), 其病原为柑橘黄龙病非洲株系(Liberobacter africanum),病原可以通过嫁接及菟丝子(Cuscuta Compestris)传播,但不能通过汁液和土壤传播,自然传播介体为柑桔木虱.发病条件 柑桔黄龙病发生严重与否与下列条件有关:1,苗木带病率及田间病株率是黄龙病发生流行的主要因素. 一般苗木带病率在10%以上的新果园或田间病株率达20%以上的果园,如介体木虱发生数量大,则病害将严重发生流行.2,介体木虱的密度决定病害的蔓延速度. 田间木虱的发生数量多,病害蔓延快;反之,则蔓延慢.3,栽培管理是影响黄龙病发生的重要因素. 科学的栽培管理不仅可以提高柑桔的抗病力而且通过控梢使柑桔木虱发生较少,病害发生也较少.4,良好的生态条件有利于阻止病害蔓延. 如在日照短,湿度大的山谷;具有良好的防护林带或位于高海拔的果园,都不利于木虱的生长,繁殖和传播,病害发生较少,发展也很慢.防治方法1,实行检疫 禁止病区苗木及一切带病材料进入新区和无病区,新开辟的果园要种植无病苗.2,建立无病苗圃,培育无病苗木 要切实做到①对优良单株进行脱毒(茎尖嫁接脱毒或热力脱毒)并经鉴定证明不带菌;②在网室内建立种质圃;③在隔离地方或在网室内建立无病母本园;④在隔离地方或在网室内建立无病苗圃.3,挖除病株 发现病株或可疑病株,应立即挖除,用无病苗进行补植.4,防治柑桔木虱 通过水肥管理控梢以减少木虱繁殖和传播.新梢期喷布1-2次杀虫剂.果园四周栽种防护林带,对木虱的迁飞也有阻碍作用.5,加强管理 保持树势健壮,提高抗病力.6,病区改造 对于一些黄龙病发生非常严重,已失去经济价值的果园,应实行病区改造.把整个果园的柑桔树(包括未显症状的植株)全部挖除,喷杀带菌木虱,然后用无病柑桔苗重新种植,把病区改造为无病新区.柑桔裂皮病 (Citrus Exocortis Viroid CEV)柑桔裂皮病(Citrus Exocortis Viroid CEV),在世界柑桔种植区分布很广,从60年代起此病在我国四川,浙江,湖南,江西,福建,广东等地相继发生.在广西的柳州,钦州,桂林,南宁,玉林和梧州都有发生,在以枳,枳橙作砧木的甜橙树上发病严重.症状 以枳或枳橙作砧木的甜橙,在定植后2-3年便开始发病,病树的砧木部分外皮呈纵向性爆裂,树皮翘起,后呈鳞片状剥落(右图为枳砧甜橙上的症状),植株表现矮化,新梢少而弱,叶片较正常的小,有的叶片叶脉及叶脉附近绿色,叶肉黄色,类似缺锌症状.病树开花较多,但落花,落果严重.有的病树只表现裂皮而植株不显著矮化;更有相当部分病树体内带有裂皮类病毒,而外表不表现任何症状.病原 柑桔裂皮病病原是类病毒,称为柑桔裂皮病类病毒(Citrus Exocortis Viroid CEV).它没有蛋白质衣壳,是游离的低分子核酸,有高度稳定性,能忍受110℃高温. 发病条件柑桔裂皮病的远距离传播主要是通过苗木和接穗,在田间则主要通过受病原污染的工具(如剪过病枝的剪刀及嫁接刀).菟丝子也能传病.但种子不能传病,也未发现传播该病的媒介昆虫.柑桔裂皮病在以枳,枳橙,黎檬等砧木上发病严重,而用酸橙,红桔和酸桔等砧木则在受侵染后不表现症状,成为隐症寄主,隐症寄主可以用Etrog香橼和爪哇三七等指示植物进行鉴定(左图右为在Etrog香橼上的症状,左为健苗),也可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及病原DNA分子探针进行诊断.据广西,四川,湖南和浙江等省(区)用指示植物鉴定证明,我国现有的柑桔品种已有不少感染裂皮病,如伏令夏橙,脐橙,桂夏橙,新会橙,血橙及温州柑等,尤以甜橙类品种感病较为严重,宽皮柑桔类品种较少.防治方法(1)实行严格检疫 此病在国内分布还不广,更应实行严格检疫,防止病苗及接穗传进无病柑桔区.(2)培育无病苗木 选取品质优良,无病的柑桔单株,通过指示植物等方法鉴定,用茎尖嫁接方法培育出不带裂皮类病毒的母株,再从无毒母株上采接穗,培育无病苗. (3)严格工具消毒 剪过病枝,接穗的刀,剪要进行消毒,将受污染的工具浸在10-20%漂白粉液或0.25%次氯酸钠溶液或2%福尔马林液片刻,可以防止此病的机械传播. 柑桔溃疡病 (Xanthomonas citri)柑桔溃疡病是柑桔重要病害之一,为国内外检疫对象.在我国柑桔产区都有发生,南方各省尤为严重.溃疡病为害柑桔叶片,枝梢与果实,造成落叶,梢枯;果实带有病疤,重的会引致落果.症状:受害的叶片,开始在叶背出现黄色或黄绿色针头大小的油渍状斑点,扩大后形成近圆形,米黄色隆起的病斑.不久,病部表皮破裂,隆起更显著.表面粗糙木栓化,病部中心凹陷成火山口状开裂,周围有黄色或黄绿色晕环.病斑大小依品种而异,一般直径在3-5毫米(右上图).枝梢和果实上的病斑与叶片上的相似,但病斑较大,木栓化比叶片上的病斑更为隆起,火山口状的裂开也更为显著.在果上,病健部分界处有褐色釉光边缘.严重时引致枝梢枯死(左图为病枝)及早期落果(右下图为病果). 病菌的生长温度范围为5-35℃,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20-30℃,故此病在热带,亚热带地区发生严重.在田间以夏梢发病最重,秋梢次之,春梢最轻.发病条件气象因子 在适宜的温度下,雨量与病害的发生成正相关.高温多雨,尤其是台风雨有利于病菌的繁殖,传播和侵入,病害发生重.2,栽培管理 不合理施肥或施氮肥过多,使柑桔抽梢次数多,老熟速度不一致,会加重病害的发生.为害柑桔叶片的害虫如潜叶蛾,凤蝶幼虫等发生数量多,造成大量伤口,利于病菌侵入,病害发生严重.3,品种感病性 甜橙类,柚类及柠檬最感病,柑类次之,桔类较抗病,金柑最抗病.这种差异与气孔的分布,密度及开放大小有密切关系.4,在寄主生育期 溃疡病菌一般只侵染一定发育阶段的幼嫩组织,对刚抽出的嫩梢,刚谢花的幼果以及老熟的组织不侵染或很少侵染.防治适期:新叶展开期(芽长2cm左右),幼果期,果实膨大期,大风暴雨后防治指标:发病较轻的可在见到初期病斑后立即防治;发病较重的果园,在各主要防治适期的均需喷药保护.防治方法一,无病或新区的防治方法:1,实行严格检疫 禁止从病区输入苗木,接穗,种子,果实等.2,建立无病苗圃,培育无病苗 无病苗圃应建立在隔离区或在塑料大棚内育苗.砧木种子及接穗要进行消毒.砧木种子消毒:先把种子放在50-52℃热水中预热5分钟,后转入55-56℃恒温热水中浸50分钟,处理后用清水洗净,凉干后播种.接穗处理方法:用700单位/毫升链霉素加1%酒精作辅助剂消毒1.5小时后,用清水洗净,即可嫁接. 二,病区的防治方法 应采取以清园为中心,结合适时喷药的综合措施.1,清理果园 冬春季结合修剪,剪除病枝,病叶并集中烧毁.感病严重的成年树剪除夏,秋梢,只留春梢;幼树剪除夏梢,只留春,秋梢.做到先清园后放梢.2,适时喷药 喷药保护新梢及幼果.新梢生长期喷药是在萌芽后15-20天,果实生长期喷药是在谢花后15天开始.有效药剂有:700单位/毫升链霉素+1%酒精或新植霉素,78%科博WP(可湿性粉剂)600倍液;40%氯氧化铜胶悬剂500倍液;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600倍液;50%代森铵水剂500-800倍液;另外注意:果实膨大期后(7月份至采取收前)尽量少用波尔多液等铜制剂,以免产生药斑,每年最多用1-2次.3,加强栽培管理 要通过合理水肥管理,控制夏梢生长,及时做好潜叶蛾等害虫的防治.柑桔炭疽病柑桔炭疽病[ Colletotrichum gloeosprioides (Peng) Sacc. ]是一种世界性病害,各柑桔产区均有发生.可引起叶枯,梢枯,果实腐烂及落果;带病果实在贮运期间常发生腐烂,所以又是一种重要的采后病害.症 状该病为害叶片有两种症状类型:(1)急性型(叶枯型).症状常从叶尖开始,初为暗绿色,像被热水烫过的样子,病,健部交界处不明显,后变为淡黄或黄褐色,叶卷曲,脱落.从发病到叶片脱落只是3-5天.病枝梢上产生许多朱红色粘液并很快枯死.(2)慢性型(叶斑型).症状多出现在成熟叶片的叶尖或叶边缘处,病斑初为黄褐色后变灰白色,边缘褐色,圆形或近圆形,稍凹陷,病,健部分界明显,后期在病斑上出现黑色小黑点.病梢症状有两种:一种是由梢顶逐渐向下枯死,初期病部褐色,枯死部分呈灰白色,病健部分界明显,上有许多小黑点.另一种是发生在枝梢中部,初为淡褐色,椭圆形,稍凹陷,当病斑环绕枝梢一周时,其上部枝梢很快干枯.果实受害多从果蒂开始或其他部位出现褐色的病斑,边缘明显,呈黄至深褐色,稍凹陷,果皮革质,空气湿度大时,病斑逐渐扩大,终至全果腐烂(左图).发病条件 1,气候因子 该病菌生长最适宜温度为21-28℃,一般在高温多湿的条件下发生较多,故在夏,秋梢发病较多.2,栽培管理 该病与栽培管理关系甚为密切.管理粗放或管理措施不合理,树势衰弱则发病较重.相反,管理合理,树势健壮,发病较轻.3,品种感病性 该病菌能为害多种芸香科植物,相对而言,甜橙,椪柑,柠檬,温州蜜柑,年桔等发病较重.防治适期:新梢抽发期,花期,果实生长期,大风暴雨后和果实接近成熟期.防治指标:枝梢,叶,花或果实发病率4一5%时则需喷药,如果是急性型,则见症状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清江椪柑主推栽培技术
摘要清江椪柑产于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清江库区海拔400 m以下河谷地区,环境优越,品质优良。
介绍了清江椪柑主推栽培技术,主要包括生产区划定、品种选择、疏蕾疏果、病虫害防治、采收与包装、品牌推销等内容,以供种植户参考。
关键词清江椪柑;生产区;品种选择;疏蕾疏果;病虫害防治中图分类号 s666.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3-0098-01
清江椪柑产于湖北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清江库区海拔400 m以下河谷地区,气候温暖独特,土肥水美,风光如画,勤劳的土家人用近1 000年的历史沉淀和清澈的泉水浇灌培育的清江椪柑,形美、色艳、味浓、爽口,是国家“a”级绿色食品和湖北省优质水果,被邓秀新院士誉为“桔之精品”,产品已成功进入北京、上海等国内高端水果市场,还出口到俄罗斯,深受业内学者和市场的好评。
近年来,长阳清江椪柑产业主推六大技术,栽培面积达5万hm2以上,产量6.5万t,产值近2亿元。
现将清江椪柑产业主推的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 生产区划定
划定优质椪柑生产区,规定在海拔400 m以下河谷地区发展清江椪柑。
隔河岩以西清江流域的渔峡口、资丘、都镇湾和鸭子口4个乡镇海拔400 m以下的河谷区是清江椪柑适宜区及优质椪柑生产
区。
2 品种选择
主推华柑2号品种,华柑2号是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第1个具有完全知识产权的优质柑桔新品种和主栽品种,风味浓郁,脆嫩化渣,外形美观。
树形较开张,树势较弱,叶片长椭圆形,叶缘有锯齿,叶钝尖,有凹口。
萌芽率中,枝梢顶端芽易成丛状抽发。
与枳壳、温州蜜柑、甜橙嫁接亲和性好。
果扁圆形,有短颈和平蒂2种类型,以平蒂为主。
果实10月下旬开始着色,11月下旬成熟。
果皮橙黄有光泽,平均纵径6.13 cm,横径7.42 cm,皮厚0.30 cm,单果重149.6 g,大小较均匀,可食率越过78%,中心柱充实度中,可溶性固形物大于13%,含糖0.7%。
维生素c含量33.2 mg/100 g果汁,种子6~9粒。
花芽分化力强,坐果率高达13%,大苗定植2年试果,成年园产量37.5 t/hm2以上。
3 疏蕾疏果
清江椪柑是大果形品种,横经75 mm左右的果实品质最佳。
椪柑易成花、坐果率高,若不采取控制措施容易形成产量高、优质果商品果少、效益低的局面,控花疏果是提高清江椪柑商品果质量的关键措施。
3.1 疏蕾疏花
多花树,疏除全部无叶花枝和单叶花枝,保留全部有叶花枝,疏去有叶花序枝顶部和基部的花蕾,保留第2~3节上的2个壮蕾。
中花树,将无叶花枝疏除20%~30%,回缩10%~15%的结果枝组。
少花树,尽量保留全部花枝,疏除部分春梢营养枝,营养枝与结果枝之比为6∶4或5∶5[1-2]。
3.2 疏果
5—9月均可进行,以6月下旬最好,一般疏果2次,前期叶果比控制在(80~100)∶1,后期控制在(60~80)∶1,疏果时,首先疏去发育不良果、病虫果、畸形果、弱小果,然后疏有叶单花果、有叶花序枝的顶果和基部果。
4 病虫害防治
围绕国家“a”级绿色食品标准推广病虫害无公害综合防治方案。
4.1 开展综合防治措施降低病虫害
加强田间管理和树体管理,改善树体通风透光条件,增强树势,提高树体对病虫害的抵抗力。
开展多种手段控制害虫,如田间安装频振式杀虫灯、黄粘板及喷、挂糖醋液等诱杀害虫;田间投放捕食蝇,放养土鸡、土鸭,人工捕捉等消灭害虫;剪除病虫枯枝,收集残次果、病虫果集中销毁处理,以压低病虫源基数。
4.2 抓住重点病虫害和重点发生期开展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是综合防治的最后一关,是扑灭病虫害大量发生的有效手段。
在进行化学防治时,要严格遵守农药安全使用准则,禁用剧毒高残留农药,严格按规定限量使用中等毒农药和保证安全间隔期,推广使用低毒农药、生物农药和植物农药[3-4]。
化学防治的
主要对象和6个关键时期:一是春梢萌发期。
主要防治叶片疮痂病、红蜘蛛,农药防治组合为大生+吡虫啉+尼素朗,兼防蚜虫、炭疽病。
二是花谢2/3时。
主要防治果实疮痂病、红蜘蛛、叶甲,农药防治组合为大生+乐斯本+克螨特,兼防炭疽病、蚜虫。
三是5月下旬。
主要防治介壳虫,农药防治组合为速扑杀+蚜虱净,兼防黑制粉虱、蚜虫。
四是6月。
主要诱杀柑桔大实蝇,诱杀农药组合为红糖(或果瑞特)+敌百虫(或阿维菌素)。
五是9月。
主要防治秋季红蜘蛛,防治农药为石硫合剂。
六是冬春季。
主要是压低病虫害越冬基数,修剪完成后喷洒石硫合剂,用石灰涂白树杆。
5 采收与包装
5.1 适时采收
清江椪柑果实着色7成左右采收,采摘果实采用一果2剪,第1剪,留长梗剪下;第2剪,齐果蒂剪平,采果筐垫棉布或棕片,避免擦伤果皮,装筐装车8~9成满。
5.2 浸果处理
清江椪柑果实采收后24 h内进行杀菌保鲜处理,常用的杀菌保鲜液组合有万利得+2,4-d、扑霉灵+百可得+2,4-d、多菌灵+2,4-d、甲基托布津+2,4-d等。
5.3 果实分级包装
以果实横径为依据用人工和机械进行分级,一级果75 mm以上,二级果70~74 mm,三级果65~69 mm,分级果实用无毒聚乙烯薄
膜袋单个包装,按照每件24、32、45、54个分层装入专用纸箱内封口。
6 品牌销售
围绕提升清江椪柑效益进行品牌销售。
长阳县现有4万户近10万人从事清江椪柑的生产销售,为了规范生产,保证质量,开拓市场,提升效益,全面促进清江椪柑产业的发展和提档升级,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成立了柑橘协会,注册了清江椪柑商标,制定了产品质量和商标使用管理办法,确定“清江椪柑香天下”为广告词,著名书画家汪国新先生题写的“清江椪柑”为商标形象。
协会授权15家信用资质齐备的专业合作社使用清江椪柑商标,推出特级精装24个、特级精装32个、特级普装45个、一级普装54个包装规格,“清江椪柑”抱团闯市场的局面已正式形成。
7 参考文献
[1] 裴朝鉴.椪柑优质高效栽培技术[j].福建果树,2012(2):42-44.
[2] 张雄基,王建.椪柑优质高效栽培技术[j].中国园艺文摘,2010(12):177.
[3] 尧美英.椪柑早结丰产栽培技术[j].攀枝花科技与信息,2007,32(2):40-41,19.
[4] 谢素金,文志华,曾两顺,等.椪柑丰产栽培技术[j].柑桔与亚热带果树信息,2005,2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