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练习1
第三单元课题1分子和原子练习题(附详细答案)-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第三单元课题1分子和原子练习题一、选择题(共12题)1、关于分子、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原子的质量比分子小B .分子之间有间隔,原子没有C .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可以再分D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2、“墙内开花墙外香”,这事实说明构成物质的粒子()A.数量很多 B.体积很小 C.不停地运动 D.有间隙3、建立宏观和微观间的联系是化学特有的思维方式。
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A .汽油要密封保存,是因为分子在不断地运动B . 10mL 酒精和 10mL 水混合后体积小于 20mL ,是因为分子变小了C .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是因为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改变D .冰水属于纯净物,从微观上看是因为只含有一种分子4、下列关于原子、分子和离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原子可以转化为离子B .物质只能由分子、原子构成C .分子的质量一定大于原子质量D .化学变化前后分子数目一定变化5、下列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A .暗香浮动——分子在不断地运动B .热胀冷缩——温度改变,分子体积发生变化C .一滴水中大约有 1.67 × 10 21 个水分子—一分子很小D .碘和碘蒸气都能跟淀粉显示出蓝色——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6、下列关于分子、原子和离子的认识中,正确的是A .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B .氯化钠是由分子构成的C .水结成冰后,水分子停止了运动D .分子、原子和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7、用如图进行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能证明分子在不断运动B .浓盐酸与浓氨水都具有挥发性C .氯化氢分子比氨分子运动得快D .实验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8、从分子、原子的角度解释下列事实,其中不正确的是A .稀有气体化学性质比较稳定,因为核外电子排布达到了相对稳定结构B .物体具有热胀冷缩现象,因为分子受热增大遇冷缩小C .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干得快,因为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D .氧气(O2 ) 与臭氧(O3) 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它们的分子构成不同9、用分子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其中合理的是A .保持汞化学性质的微粒是汞分子B .水结成冰,是因为温度降低,分子停止运动C .酒精挥发,说明酒精分子的体积增大D .八月桂花飘香,说明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10、能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微粒是A.碳原子和氧原子 B.碳原子和氧分子C.二氧化碳分子 D.碳单质和氧单质11、图中“”和“”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方框中表示混合物的是()12、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离子等,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从分子的角度看,糖水和水的本质区别在于前者含有多种分子,后者只含一种分子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保持它们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都是碳B .金刚石、石墨、 C60原子C .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可再分D .二氧化硫、液氧、液氮都是由分子构成的,氦气、铁都是由原子构成的,氯化钠则是由离子构成的二、填空题(共6题)1、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 _____ ;( 2 )水通电分解过程中,不变的微粒是 _____ ;( 3 )食醋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醋的酸味会变淡 _____ ;( 4 )在一只装有蒸馏水的小烧杯中滴加几滴红墨水,观察到的现象是 _____ ,由此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是 _____ ;如果再向小烧杯中放一些活性炭,并用玻璃棒搅拌,稍等片刻后过滤,可观察到的现象为 _____ ,这说明活性炭具有 _____ 作用。
【三套试卷】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练习试卷(附答案)(1)

第三单元学习检测卷(附答案解析)一、认真思考,正确填空。
1.直线上两点之间的一段叫(),它有()个端点。
把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如果把线段的两端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
射线有()个端点,它可以向一端无限延长。
直线有()个端点,它可以向两端无限延长。
2.在两点之间可以画出很多条线,其中()最短。
过一点可以画()条直线。
当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
3.从一点引出两条()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这一点叫做角的(),这两条射线叫做角的()。
()的角叫做锐角,直角等于()°,大于()°而小于()°的角叫做钝角。
4.量角时,角的顶点要与量角器的()对齐,角的一边要与量角器的()重合,而角的另一边所对量角器的度数就是这个角的大小。
角的大小要看两边叉开的大小,叉开得(),()就越大。
角的大小与画出的边的长短()。
5.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2时成()角,3时成()角,6时成()角。
6.我们学过的角有()角、()角、()角、()角、()角。
1平角=()度=()直角1周角=()度=()平角=()直角7.∠1与∠2的和是184°,∠2=54°,那么∠1=( )。
∠1+∠2+∠3=180°,其中∠1=52°,∠2=46°,那么∠3=( )。
∠1是∠2的3倍,∠1=120°,∠2=( )。
二、火眼金睛,准确判断。
1.线段是直线上两点之间的部分。
()2.小军画了一条4厘米长的直线。
()3.钟面上是6时整时,时针和分针所夹的角是180°。
()4周角是一条射线,它只有一条边。
()5.右图中有两个角。
()6.直线比射线长。
()三、精心挑选,慎重选择。
1.经过两点,可以画()条线段。
经过一点可以画()多少条射线。
A.1B.2C.3D.无数条2.一个锐角和一个直角可以组成一个()。
A.锐角B.钝角C.平角3.下面说法错误的是()A.一条直线长6厘米。
【三套试卷】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练习试题附答案(1)

第三单元测试卷(包含答案)小朋友们,经过半学期的学习,你一定有很多收获,让我们来一起分享成功吧!!小朋友们,欢迎来到数学园地做客,在这里你一定会有很大的收获!一、填空题。
(25分)1、603毫升=()升 709立方分米=()立方米1.4立方米=()立方厘米 654毫升=()立方厘米2、一个两位数,有因数2,有因数3,又是5的倍数,这个两位数最大是()3、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叫做它的()。
4、长方体与正方体都有()个面,()个顶点和()条棱。
正方体是()的长方体。
5、一个长方体框架长8 cm,宽6 cm,高4 cm,做这个框架共要_____cm铁丝,是求长方体的_________;在表面贴上塑料板,共要_____ cm3塑料板,是求长方体的________;在里面能盛______升水,是求_______;这个盒子有_____立方米,是求______。
6、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扩大3倍,它的表面积扩大()倍,体积扩大()倍。
7、一个长方体水箱的容积是200升,这个水箱的底面是一个边长为50厘米的正方形,水箱的高是()厘米。
8、一个棱长为6厘米的正方体药盒,它的表面积是(),它的体积是()。
9、相邻两个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二、判断题(10分)1、13和17没有公因数。
( )2、一个长方体和一个正方体的体积相等,那么,它们的表面积也相等。
( )3、棱长为6 cm的正方体表面积和体积相等。
( )4、一个箱子的体积一定比它的容积大。
( )5、物体的体积越大,所占的空间就越大。
()6、一个箱子的容积就是它的体积。
()7、正方体和长方体的体积都可以用底面积乘以高来进行计算。
()8、把棱长是2m 的石块放在地上,石块所占地面的面积是8 m2 ( )9、表面积相等的两个长方体,它们的体积也相等. ( )10.两个相邻自然数的公因数是1. ( )三、选择题(10分)1、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是6dm ,它的表面积和体积相比较( )A 、体积大B 、表面积大C 、同样大D 、无法比较2、把一个正方体分割成两个小长方体后,表面积( )。
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练习题一

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练习题一 【一】口算。
〔6分〕见卷末。
【二】知识迷宫我来闯。
〔每空1分,共19分〕1、把一个正方形的魔方放在桌子上,从正面、上面、左面看到的都是〔〕。
2、一个足球放在桌子上从左面看到的是〔〕。
3、一个物体放在桌子上,从上面看到的是,这个物体可能是〔〕。
4、下面的图形分别从哪个位置看到的。
5、数一数,下面的物体是由几个正方体摆成的?【三】我当小判官。
〔5分〕1、18.0544444……的循环节是〝054〞。
〔〕2、两个小数相乘的积一定比1小。
〔〕3、一个不为零的数除以大于1的数,商一定比原数小。
〔〕4、看一个长方体,最多只能看到它的三个面。
〔〕5、0.9除以8.1的商是9。
〔〕【四】众说纷纷我来选。
〔5分〕1、3.5÷0.01与3.5×0.01的计算结果比较〔〕A、商较大B、积较大C、一样大2、下面物体都是由5个正方体摆成的。
①从正面看到的图形是的有〔〕②从左面看到的图形是的有〔〕③从左面看到的图形是的有〔〕④从上面看到的图形是的有〔〕【五】我是计算能手( 27分)1、用竖式计算,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6分)8.796×0.25 10.5÷0.75 7÷192、能简算的要用简便方法计算〔18分〕7.6×5.3+3.7×7.6 (3.7+17×0.4)÷3.5 75.36÷12—4.32×0.58.8×0.125 24.1×1.5+7.59×15 6.6÷(0.68+0.42)3、文字题〔只列式不计算〕〔3分〕1〕7.3与2.7的和,去乘0.3除6.9的商,结果是多少?(1分) 2〕3.6与2.5的积,加上7.2所得的和的一半是多少?(1分)六、下面三个同学分别看到的是什么形状,你能试着画一画吗?〔6分〕小芳(上面)小强小亮〔正面〕小芳看到的小亮看到的小强看到的七、生活中的小学数学。
小学一年级数学第三单元练习题(1-5的认识和加减法)-附答案

小学一年级数学第三单元练习题(1-5的认识和加减法)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看图列式1.看图写算式。
2.看图解决问题。
(只)3.根据图意,再填算式。
二、判断题4.根据下图可以列式:3-1=2。
( )三、其他计算5.从中取出三张卡片,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
6.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7.先在里填上合适的数,再列出算式。
四、解答题8.(1)停放点现在停放了( )辆共享单车。
(2)李明扫码骑走了1辆,还剩几辆?列式为( )。
9.“5-5=”,你能用它讲一个数学故事吗?五、口算和估算10.□算。
4-0=4-4=5-0=2+0=4-1=1+1=5-2=2+3=2+1=3+2=六、填空题12.2和5中间的数是( )和( )。
13.在括号里填上“+”或“-”。
2( )1=34( )2=23( )1=43( )2=55( )3=24( )3=114.摆一摆,填一填。
15.在括号里填上“>”“<”或“=”。
1( )03( )40( )05( )10( )50( )42( )03( )516.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17.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18.在括号里填上“+”或“-”。
1( )1=25( )1=44( )1=51( )4=5 4( )2=25( )4=12( )1=33( )2=5 2( )1=13( )1=23( )2=14( )1=3 2( )2=45( )3=23( )1=41( )3=4七、排序题19.把0、1、2、3、4、5按要求排序。
( )>( )>( )>( )>( )>( )八、连线题20.上下哪两个卡片上的点子数合起来是5?请连一连。
21.把上下两行相加得5的两个数连起来。
参考答案:1.5-2=3【解析】【分析】总共有5个减掉2个,用5减2即可解答。
【详解】5-2=3+=2.325【解析】【分析】已知一部分数量和另一部分数量,求总量用加法计算。
山东临沂市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基础练习(含解析)(1)

一、选择题1.小凡的邮票张数是小雨的14,如果小雨给小凡45张,两人的邮票张数就同样多了,小雨原来有()张.A. 120B. 360C. 180D. 454A解析: A【解析】【解答】(45×2)÷(1﹣14)=90÷ 34=120(张)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条件“ 如果小雨给小凡45张,两人的邮票张数就同样多了”可知,小雨比小凡多45×2张邮票,小雨比小凡多的邮票张数÷小凡比小雨少的部分占小雨的分率=小雨原来的张数,据此列式解答。
2.根据线段图所示关系,求喜欢滑冰学生人数的正确列式是()A. 140×(1﹣18) B. 140×(1+ 18) C. 140÷(1﹣18) D. 140÷(1+ 18)C解析: C【解析】【解答】解:根据分数除法的意义列式为:140÷(1−18)。
故答案为:C。
【分析】以喜欢滑冰的学生数为单位“1”,喜欢滑冰的学生数×(1-18)=喜欢滑雪的学生数,根据分数除法的意义列式计算即可。
3.一个非零自然数与它的倒数和是20.05,这个自然数是()A. 120B. 21 C. 20 D. 121C解析: C【解析】【解答】20.05=20120,则这个自然数为20。
故答案为:C 。
【分析】将20.05化成带分数可直接看出答案。
4.a 为非零自然数,下列各式中结果最小的是( )。
A. a× 14B. a÷ 14C. a×(1- 14) D. a÷(1- 14)A解析: A【解析】【解答】a×14=0.25a ;a÷14=a×4=4a ;a×(1- 14 ) =0.75a ; a÷(1- 14)=a÷34≈1.3a ;最小的是0.25a 。
故答案为:A 。
【分析】先计算,再比较大小。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提升练习一

第三单元提升练习一、读拼音,写字词。
1.gēge()zhāo hu()大家和tā()一起去tīng()李爷爷jiǎng()故事。
2.hěn()多小朋友在hé()边的草dì()上kuài lè()地游戏。
二、形近字,巧辨析。
他( ) 快( ) 蓝( ) 怎( )地( ) 块( ) 篮( ) 作( ) 三、查字典。
四、好朋友,手拉手。
五、词语模仿秀。
1.2.六、照样子,写句子。
例:小公鸡跟在小鸭子后面,也下了水。
小公鸡(偷偷地)跟在小鸭子后面,也下了水。
1.小鸭子游到小公鸡身边。
2.喜鹊在窝里睡觉了。
3.例:树很孤单,喜鹊也很孤单。
, 也。
七、根据课文内容判断对错,对的在括号里画“√”,错的画“✕”。
1.踢毽子、跳绳、打羽毛球、摆积木、踢足球都属于体育运动。
( )2.读了《小公鸡和小鸭子》这一故事,我懂得了伙伴之间要团结友爱、互相帮助。
( )3.《树和喜鹊》一文中因为树和喜鹊成了好朋友,所以树很快乐,喜鹊也很快乐。
( )4.《怎么都快乐》让我们感受到一个人是快乐的,在集体中更快乐。
( )八、课内阅读。
他们走到小河边。
小鸭子说:“公鸡弟弟,我到河里捉鱼给你吃。
”小公鸡说:“我也去。
”小鸭子说:“不行,不行,你不会游泳,会淹死的!”小公鸡不信,偷偷地跟在小鸭子后面,也下了水。
小鸭子正在水里捉鱼,忽然,听见小公鸡喊救命。
他飞快地游到小公鸡身边,让小公鸡坐在自己的背上。
小公鸡上了岸,笑着对小鸭子说:“鸭子哥哥,谢谢你。
”1.这一故事讲的是和的事。
2.在朗读“不行,不行,你不会游泳,会淹死的!”一句时,应该用的语气来读。
3.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小鸭子在奋力地抢救小公鸡?4.你喜欢文中的谁?说一说喜欢的原因。
九、课外阅读。
雨后嫩绿的树梢闪着金光,广场上成了一片海洋!水里一群赤脚的孩子,快乐得好像神仙一样。
小哥哥使劲地踩着水,把水花儿溅起多高。
他喊:“妹,小心,滑!”说着自己就滑了一跤!他拍拍水淋淋的泥裤子,嘴里说:“糟糕——糟糕!”而他通红欢喜的脸上,却发射出兴奋和骄傲。
【三套试卷】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练习试卷(及答案)(1)

第三单元检测卷(含答案解析)一.填空(共22分)1.在○里填上“>”、“<”或“=”。
(3分)4675÷○47327÷○37 7112÷○12.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245m ,底是710m ,高是( )m 。
(1分)3.我国西部的土地面积是540平方千米,占全国土地面积的916,全国土地面积( )平方千米。
(2分) 4.苹果的数量是梨的56,是把( )看作单位“1”,苹果的数量占()()。
若梨的数量用x表示,则苹果数量是( ),苹果和梨的总重量是( )(4分) 5.一桶涂料倒出25,刚好倒出8千克,这桶涂料原有( )千克。
(2分) 6.把数量关系补充完整(6分)(1)一桶油用去35,正好用去12千克。
这桶油重多少千克? ( )的千克数×35=( )的千克数。
(2)学校饲养组养黑兔12只,相当于白兔只数的32。
白兔有多少只?( )的只数×32=( )的只数(3)一批货物,运走了59,还剩240吨,这批货物原有多少吨?( )的吨数---( )的吨数×( )=240吨。
7.把一根45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四段,每段长()()米,每段占全长的()()。
(2分)修一条公路,甲队单独修12天能完成,乙队单独修18天能完成,如果两队合作修,( )天能修完。
(2分)二:判断题(对的在括号内打“T ”,错的打“F ”)(4分)1.311+=2442÷ ( ) 2.因为21+33=1,所以23和13互为倒数 。
( )3.同走一段路,甲用2小时,乙用3个小时,乙的速度快( )4. 50吨的货物,运走这批货物的15,还剩40吨。
( ) 三计算。
(共26分) 1.直接写出得数(8分)524=12⨯= 7210÷= 312=4÷ 4293⨯= 93=105÷ 485÷= 551=84÷⨯ 211=366÷⨯ 2.用简便运算方法计算下面各题(12分) (1)834-35÷ (2)742181530⨯÷ (3)3513+6484⎛⎫÷ ⎪⎝⎭ (4)4122+5253⎡⎤⎛⎫÷⨯ ⎪⎢⎥⎝⎭⎣⎦3. 解方程(6分)(1)43510x = (2)11+363x =四.解决问题(共48分)1.列出算式或方程(不用结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试卷
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成绩________
一、填空题(29分)
(1)80里面有()个十。
100个一是()。
(2)3个一和8个十组成的数是()。
(3)10个十组成的数是()。
(4)56的十位上的数是(),表示()个();个位上的数字是(),表示()个()。
(5)一个数个位是7,十位是4,这个数是()。
(6)100里面有()个十。
(7)67的前面一个数是(),后面一个数是()。
(8)计数器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位,第二位是()位,第三位是()位。
(9)98里面有()个一和()个十。
(10)在45、54、67、89、21 和100中,单数有()、()、()、(),双数有()、()。
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把下面各数排列起来。
()>()>()>()>()>()
二、看谁算得又对又快(21分)
80—30= 8+70= 90—60= 8+20= 9+90= 45-10= 14-9+30= 30+4= 49—9= 75—5= 40+ 7= 8 +40= 26-6= 87-7-50= 40+50= 58—8= 47—40= 20+80= 20+ 5= 40+60= 45-40+8= 三、在○里填上“〉”“〈”“=”(12分)
100○99+1 45—5○46—6 70+6○7+60 32-2○32+2 80—40○86—40 90—50○6+50 30+20○40+10 87+10○78+10 四、按规律填出()里的数。
(6分)
(1)、5、10、15、20、()、()、()。
(2)、2、4、6、8、()、()。
(3)100、90、80、()、()。
五、解决实际问题。
(32分) 1、兔妈妈采了46个蘑菇
兔哥哥 兔妹妹
(1) 兔哥哥可能采了多少个蘑菇?(画√)
(2)兔妹妹可能采了多少个蘑菇?(画√)
2、一共要搬56张椅子,已经搬了50
3、二(1)班男生有30人,女生有20
4、二(1)有50人,其中女生有20
5、老猫和小猫一共钓了24
6
我比妈妈少一些。
我比妈妈多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