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综合训练题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综合训练题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综合训练题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综合训练题一、基础知识(37分)1.看拼音,用你最满意的字体写词语(10分)yuānbó zōngzhǐ xùrì zhēndì shùnjiān()()()()()áoyóu bùlǚ yúlè pāishè qīnqi()()()()()2.成语填空(11分)(1)补充成语难不倒我。
(5分)至( )无上 ( )风( )雨金( )献瑞质( )无( )一( )如洗 ( )然无( ) 转( )即( )心( )神( )数不( )数( )马( )花(2)中国人是龙的传人,耳闻心记,你一定知道一些带有“龙”的成语和寓言吧,请你在括号里填入一个字,构成成语。
在横线上填写关于龙的寓言。
(6分)①龙( )( )跃( )龙( )睛( )( )龙( )( )( )( )龙②寓言:3.火眼金睛,辨析词语组词(6分)峪( )浴( ) 趟( )倘( ) 遨( )傲( ) 裁( )载( ) 糊( )湖( ) 旨( )指( )4.按要求写句子(4分)(1)花,理应呈送给凯旋的英雄,难道也要献给黯淡无光的失败者?(改为陈述句)(2)海浪冲上来,又害羞似的退回去。
(仿照修辞手法写句子)(3)我想念王老师。
(扩句)(4)千家万户都高高兴兴地在傍晚时分贴上了象征吉祥幸福的春联。
(缩句)5.下面的破折号有何作用?请选择(6分)A.话题转移B.解释说明C.声音延长(1)我发现了一块绿洲——小镇上兴办的文化站有几百册图书!( )(2)每个窗子里都透出灯光来,街上飘着一股烤鹅的香味,因为这是大年夜——她可忘不了这个。
( )(3)那部书里着力描写的人物,如林冲——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回,看了使我气愤填胸!( )一天,有位年轻的母亲抱着一个孩子在门口探头探脑地张望,祖母又发出邀请,可女人摇摇手,说出一番话来。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单元测试卷及答案详解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单元测试卷一、基础积累1.(8分)给下面词语中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搜.集(shōu sōu)酷.爱(ɡùkù)琵琶.(pábá)隶.书(lìnì)蜀.国(sǔshǔ)祭祀.(shìsì)蕴.含(yūn yùn)歇.后语(xièxiē)2.(8分)猜谜语。
(1)四方来合作,贡献大一点。
谜底:(2)一根木棍,吊个方箱,一把梯子,搭在中央。
谜底:(3)一点一横长,一撇到南洋,南洋有个人,只有一寸长。
谜底:(4)一点一横长,一撇向西方,并排两棵树,长在石头上。
谜底:(5)有火才能煮熟饭,有水才能把田灌,蚕儿吐丝一圈圈,日头出来亮了天。
谜底:3.(6分)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第一个发现甲骨文的是代国子监的主管官员王懿荣。
(2)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文字之一,曾对周边一些国家的文化产生过重要影响。
(3)是一门独特的艺术。
古往今来,我国涌现出了许多著名的书法家,他们的书法作品是艺术中的珍品。
(4)甲骨文是刻在或上的文字,金文是铸刻在上的文字。
第二部分语言综合运用与文化传承(20分)4.(12分)将下列歇后语补充完整,再选择填空。
(填序号)①孔夫子搬家——②外甥打灯笼——③咸菜烧豆腐——④梁山泊的军师——⑤四月的冰河——⑥隔着门缝吹喇叭——(1)这家百年老店虽然开在巷子里,但是连许多外乡人都知道,真是“”啊!(2)我本来很看好我校足球队的,可自从开赛以来,球队是“”,真令人失望。
(3)听了老师的讲解,我的思路被打开了,正如“”,不一会儿就把这道题解答出来了。
(4)服务员走过来问他吃什么,他头也不抬:“。
”服务员一笑,转身奔向后厨。
(5)才才废寝忘食地发明了一个能洗碗的小玩意儿,可这对我们来说,完全是“”啊!(6)哥哥严肃地说:“我们‘’,你要是把我的新书弄坏了,可是要赔的!”5.(8分)根据所学知识及提示写句子。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综合素质达标测试卷

第三单元综合素质评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积累与运用(39分)一、书法展示,我会把字书写得工整、美观。
(4分)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二、根据拼音写出同音词。
(4分)1.【gōng fu】他花了一整天的()来劝说父母,才让父母同意他学习中国()。
2.【qīng cuì】那棵大榕树的树叶十分(),树上传来小鸟()的鸣叫声。
三、选择题。
(20分)1.下面是金文“酌”字及其含义。
根据“酌”的字形特点,联系“酌”的本义,可以分析出这个字的右边表示( ),左边表示()。
“酌”的本义为斟酒,引申为饮酒、酒的代称。
后还引申为斟酌、考虑。
A. 酒杯B. 酒瓶C. 木棍D. 舀酒工具——勺子2.下列形声字中,左边是形符,右边是声符的是()A. 梅B. 攻C. 颈D. 期3.下面三幅图画所表示的字分别是()A. 北、并、从B. 并、从、北C. 从、北、并D. 从、并、北4.下列字谜中,谜底不正确的一项是()A. 半青半紫。
(素)B. 格外大方。
(回)C. 十个兄弟力量大,什么困难都不怕。
(克)D. 三面有墙一面空,一个小孩坐当中。
(四)5.下列材料中,第二幅书法作品对应的字体是()A. 草书B. 行书C. 楷书D. 隶书6.下列图片中的事物和图片中被圈出的汉字对应有误的一项是()①②③④A. ①扇面风B. ②匾额兰C. ③印章鸟D. ④剪纸家7.在“遨游汉字王国”活动中,五(3)班进行了看图猜成语的游戏,同学们猜错的一项是()A. ①一举两得B. ②口是心非C. ③丢三落四D. ④迫在眉睫8.下列歇后语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身体一向很好的王老师生病住院了,同学们想选出两个人代表全班去看望他,大家问班长该选谁,班长说:“四月的冰河——开动(冻)了。
”B. 我向妈妈请教一道难题,妈妈把方法教给了我,我对妈妈说:“你真是‘梁山泊的军师——无(吴)用’。
”C. 奶奶的医术真是“隔着门缝吹喇叭——名(鸣)声在外”呀!连外省的人都辗转奔波来找她治病。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综合训练(含参考答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综合训练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用“\”划去加点字的错误读音,并改正在横线上。
(3分)1.小篆.(zuàn)湖畔.(pàn)皇冠.(guān) __________2.乾.坤(qián) 撇捺.(nà) 蜷.缩(juán) __________3.狩.猎(shòu) 纤.细(qiān) 遨.游(áo) __________二、选择题。
(填序号)(20分)1.“火”的造字法是(),“清”的造字法是()。
A.指事B.形声C.会意D.象形2.在汉字字体演变过程中,最早出现的字体是()A.楷书B.金文C.篆书D.甲骨文3.甲骨文是()发现的。
A.王懿荣B.张乖崖C.仓颉D.欧阳修4.楷书四大家指的是:()、颜真卿、柳公权和赵孟頫。
A.王羲之B.欧阳询C.王献之D.黄庭坚5.汉字的演变过程是()A.甲骨文——金文——隶书——小篆——楷书B.甲骨文——小篆——金文——隶书——楷书C.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D.甲骨文——小篆——金文——楷书——隶书6.下列猜字谜答案正确的一项是()A.十字尾巴弯弯,算算数目少三。
(士)B.左看马靠它,右看它靠马,两边一起看,脚踩万里沙。
(驼)C.二十四小时,莫当日字猜。
(甲)D.十个哥哥力量大,一切困难都不怕。
(手)7.下列有关“汉字”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是抽象性与形象性,哲理性与艺术性的统一。
B.汉字已经有两千年的历史。
C.是中华文化的唯一载体。
D.所有中华文化都是通过它来记载和传播的。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篆是我国最早的统一的文字。
B.“李”姓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姓氏。
C.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
D.楷书字形方正,笔画规整平直,是通行至今的字体。
9.一份简单的研究性报告可以分为四部分,按照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A.问题的提出——资料整理——研究方法——研究结论B.问题的提出——研究方法——资料整理——研究结论C.问题的提出——研究方法——研究结论——资料整理D.问题的提出——研究结论——资料整理——研究方法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册”是一个象形文字,指用绳子把竹简编穿成册。
第三单元(单元测试)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综合练习卷一、基础知识与运用。
1.“铴”的读音最可能与( )字相同。
A.水B.汤C.匆D.金2.下列对广告中的错别字修改错误的一项是( )。
A.一步到胃.——胃药广告“胃”改为“位”B.随心所浴.——热水器广告“浴”改为“欲”C.乐在骑.中——自行车广告“骑”改为“奇”D.咳.不容缓——止咳药广告“咳”改为“刻”3.下面各组字,全是形声字的一项是( )。
A.星鸟历花B.究蜀祭简C.供题兔法D.凤刊窗册4.下列关于汉字的演变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A.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B.金文—甲骨文—小篆—隶书—楷书C.甲骨文—小篆—金文—隶书—楷书D.甲骨文—金文—小篆—楷书—隶书5.苹苹要找辛弃疾的词集《稼轩长短句》,她应该到放( )的书柜上去找。
A.外国诗歌B.中国现代诗歌C.中国古代诗词D.中国当代诗歌6.关于搜集资料,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查找图书、网络搜索、请教别人都是搜集资料的途径B.请教别人时,我们要想好问题,请教合适的人C.查找图书时,在阅览室、图书馆可以按照类别去找书D.在网上查找资料,关键词很重要,通过关键词检索出来的都是重要资料7.判断题。
(1)形声字是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增加声符、形符创造出来的。
( )(2)甲骨文是十九世纪清代国子监主管官员王懿荣发现的。
( )(3)制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有利于各民族之间的交往,有利于促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
( )(4)词语“打毛衣”“打柴”“打电话”中的“打”字意思相同。
( )(5)甲骨文“”所对应的汉字是“秉”。
( )8.根据自己对汉字的了解填空。
(1)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是,铸刻在铜器上的文字是。
我国最早的统一的文字是。
(2)汉字已经有年的历史,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沿用至今。
(3) 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文字之一,曾对周边一些国家的文化产生过重要影响。
(4) 是一门独特的艺术。
五年级下语文3~4单元综合知识复习题 含答案 人教统编版

五年级下语文3~4单元综合知识复习题含答案人教统编版一、选择题1.下面哪个词是反义词?A. 聪慧B. 聪明C. 蠢笨D. 聪敏答案:C2.“漫山红遍”中“漫山红”是指什么?A. 大雪纷飞B. 万鸟齐鸣C. 山上开遍了红花D. 大地冰寒答案:C3.请找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A. 欢欢喜喜B. 黄橘小巷C. 丰富多彩D. 郁郁葱葱答案:B4.以下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读音完全相同的是:A. 晚会B. 挞伞C. 泼水D. 苍天答案:A二、填空题1.“行百里者半于九十”这句成语的后一个“半”字应该写作()。
答案:“另”2.露珠最常见的出现在什么自然现象中?答案:晨曦三、判断题1.一个月的第一天一定是农历的初一。
()答案:√2.班级里有20个男同学,10个女同学,那么男生人数一定多于女生。
()答案:×四、简答题1.请简要描述《三个和尚》这则寓言故事中的故事情节。
答案:故事主要讲述了三个和尚各自掌握一门武艺,经过一场困难的考验后,他们意识到只有合作才能化解危机。
2.请谈谈你对“以直报怨、以德报怨”的理解。
答案:这句话是希望以正直和善行去回报别人的恶意,用良善的行为去抵制别人的恶意,最终实现化解矛盾的目的。
五、综合题给出下列句子并分析修辞手法: 1. 夜晚的风轻轻拂过脸庞,如同母亲的温柔抚摸。
2. 周六的午后,阳光透过树叶,洒落在小路上,形成斑驳的光影。
答案:1. A2. C3. B4. A1.“另”2. 晨曦1.√2. ×。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综合练习试题(含答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综合练习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不当的一项是()A.隶书形成于战国晚期,通行于两汉,笔画简化,书写方便。
B.小篆在秦朝统一六国后得到推行,成为我国最早统一的文字。
C.金文是刻在木头上的文字,主要在商周时期使用。
D.“楷书”中“楷”的意思是规矩、楷模。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负责撒慌招待小心翼翼B.故意出息淮南得意扬扬C.取笑矮小吩附了如旨掌D.解释家禽尊重若无其是3.下列形声字分类属于同一类的一组是()①材②辐③秧④缄⑤颈⑥攻⑦囿⑧琶⑨闻⑩颖A.①材②辐③秧④缄B.①材②辐③秧⑤颈C.①材④缄⑦囿⑩颖D.④缄⑤颈⑥攻⑩颖4.对下面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正是酷暑炎夏,窗不能开,七八十个女人的身体和七八十只灯泡所散发的热量,使我感到犹如身在蒸笼。
A.反复排比B.排比比喻C.反复比喻5.下列关于汉字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A.甲骨文主要在春秋时期使用,是最早的成熟的汉字。
B.金文字形结构稳定,线条圆转,粗细一致。
C.隶书的线条或直笔或方笔,是汉字发展史上古今文字的分水岭。
D.楷书魏晋以后使用,字形方正,笔画规整平直。
二、填空题6.选择同音词填空。
功课攻克琵琶枇杷(1)军军说:“等我,______________了这个难题,我今天的____________就做完了。
”(2)小红多才多艺,她不仅会唱歌,还会弹______________。
她最喜欢的水果是_____________。
7.根据下面图中字形的变化写出汉字字体的演变。
―→―→―→―→字体:甲骨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歇后语填空。
(1)孔夫子搬家——(____________)(2)打破砂锅——(____________)(3)和尚打伞——(____________)(4)井底青蛙——(____________)(5)竹篮打水——(____________)9.在下面括号中填入不同的动词。
五年级下册语文试题-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同步训练(含答案)人教部编版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同步训练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一)汉字之忧:《汉字听写大会》的走红,让不少选手和观众惊呼自己“不会写字”,也再次引发了人们对汉字文化传承断裂这一现象的忧虑。
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司长说:“很多人说汉字有危机了,我觉得不是汉字危机,而是汉字的书写能力下降了,正确规范使用汉字的能力下降了。
”现实之痛:汉字危机,并非危言耸听。
用惯了电脑和手机,好多人常常会“提笔忘字”;不少中小学生在作文中,不分场合滥用网络语言;日常生活中,我们也经常会看到各种店铺的招牌、广告牌上的错别字层出不穷的现象。
(如下面的图片所示)一些商家,为了获得关注,把成语乱改为广告词,更是家常便饭。
(如下表所示)药品广告“咳”不容缓应是:刻不容缓山地车广告“骑”乐无穷应是:其乐无穷补品广告“鳖”来无恙应是:别来无恙1.辨析字形:将图中的错别字改正过来,填在括号里。
(____)改为(____)(____)改为(____)(____)改为(____)2.整体感知:阅读“汉字之忧”。
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司长认为,“汉字危机”其实是()A.汉字文化传承出现了断裂,让人忧虑B.汉字书写和正确规范使用汉字的能力下降了C.越来越多的人患上了“失写症”3.提取信息:细读“现实之痛”,用简要的语言概括“汉字危机”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写出三点)(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发表看法:保护汉字,迫在眉睫。
作为小学生,你可以为捍卫汉字做哪些努力?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材料一大学生汉字书写能力调查报告经常写错别字经常提笔忘字觉得自己的字不好看能写一手漂亮的字36.67%56.67%70% 1.21%材料二汉字书写能力下降有各种各样的原因,而电脑飞速发展和普及是其中最主要的原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综合训练题
一、基础知识(37分)
1.看拼音,用你最满意的字体写词语(10分)
yuānbó zōngzhǐ xùrì zhēndì shùnjiān
()()()()()
áoyóu bùlǚ yúlè pāishè qīnqi
()()()()()
2.成语填空(11分)
(1)补充成语难不倒我。
(5分)
至()无上()风()雨金()献瑞质()无()一()如洗()然无()转()即()心()神()数不()数()马()花
(2)中国人是龙的传人,耳闻心记,你一定知道一些带有“龙”的成语和寓言吧,请你在括号里填入一个字,构成成语。
在横线上填写关于龙的寓言。
(6分)
①龙()()跃()龙()睛()()龙()()()()龙
②寓言:
3.火眼金睛,辨析词语组词(6分)
峪()浴()趟()倘()遨()傲()裁()载()糊()湖()旨()指()
4.按要求写句子(4分)
(1)花,理应呈送给凯旋的英雄,难道也要献给黯淡无光的失败者?(改为陈述句)
(2)海浪冲上来,又害羞似的退回去。
(仿照修辞手法写句子)
(3)我想念王老师。
(扩句)
(4)千家万户都高高兴兴地在傍晚时分贴上了象征吉祥幸福的春联。
(缩句)
5.下面的破折号有何作用?请选择(6分)
A.话题转移
B.解释说明
C.声音延长
(1)我发现了一块绿洲——小镇上兴办的文化站有几百册图书!()
(2)每个窗子里都透出灯光来,街上飘着一股烤鹅的香味,因为这是大年夜——她可忘不了这个。
()
(3)那部书里着力描写的人物,如林冲——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回,看了使我气愤填胸!()
一天,有位年轻的母亲抱着一个孩子在门口探头探脑地张望,祖母又发出邀请,可女人摇摇手,说出一番话来。
祖母这才注意到孩子生了一头疮,她丝丝地吸着冷气,好像要代那个小女孩(接受忍受)痛苦。
看了一会儿,她醒过神来,赶快拿一把剪刀,走到荷花缸边,“咔”一声剪下最大的荷叶。
荷叶是夏日里清凉的东西。
祖母以往每年也都要分送几支给左邻右舍泡茶喝。
这一年,老邻居们是喝不上荷叶茶了。
每隔几日,就要给那个孩子剪一支荷叶,荷花缸里的荷叶也就越来越少。
不过,小孩子的疮倒是确实一天天好起来。
家里人都(痛惜可惜)那一缸好荷叶,像这样剪下去,今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