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课件 chapter1-1 Introduction
合集下载
计算机网络第一章PPT课件

❖ 网络应用软件:为用户提供各种服务的软件。
7
1.2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1.2.1 按网络覆盖的地理范围分类 按覆盖范围的大小,可以把计算机网络分为广域 网、城域网和局域网:
❖ 广域网(WAN):其范围通常为几十到几千千米, 现在广域网的主干线路传输速率可达2.5Gbps , 是可以在任何一个广阔的地理范围内进行数据、语
❖ 环型结构(Ring):是一封闭的环状,这种拓 扑网络结构采用非集中控制方式,各结点之间无 主从关系 ,环型结构是组建大型、高速局域网的 主干网常采用的拓扑结构,如光纤主干环网。
11
1.2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 网状型结构(Mesh):这种结构是不规则形式, 它主要用于广域网,网型拓扑中两任意结点之间 的通信线路不是唯一的,若某条通路出现故障或 拥挤阻塞时,可绕道其他通路传输信息,常用于 广域网的主干网中。
28
1.5 数据编码
3.模拟数据的数字信号编码 此种编码是将连续的信号波形用有限个离散(不连续) 的值近似代替的过程。最常见的是脉冲编码调制 PCM,其基本步骤: ❖采样,即将原波形的时间坐标离散化,得到一系列 的样本值。 ❖量化,对采样得到的样本值按量级分级并取整。 ❖编码,将分级并取整的样本值转换为二进制(0,1 )码。
11计算机网络概述12计算机网络的分类13数据通信基本概念14数据传输斱式15数据编码16信道及其复用17差错控制11计算机网络概述111计算机网络的収展20世纨50年代计算机网络产生人们开始将彼此独立収展的计算机技术不通信技术结合起来完成数据通信技术不计算机通信网络的研究为计算机网络的产生做好了技术准备
29
1.5 数据编码
PCM的工作过程 如图所示。
30
1.6 信道及其复用
7
1.2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1.2.1 按网络覆盖的地理范围分类 按覆盖范围的大小,可以把计算机网络分为广域 网、城域网和局域网:
❖ 广域网(WAN):其范围通常为几十到几千千米, 现在广域网的主干线路传输速率可达2.5Gbps , 是可以在任何一个广阔的地理范围内进行数据、语
❖ 环型结构(Ring):是一封闭的环状,这种拓 扑网络结构采用非集中控制方式,各结点之间无 主从关系 ,环型结构是组建大型、高速局域网的 主干网常采用的拓扑结构,如光纤主干环网。
11
1.2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 网状型结构(Mesh):这种结构是不规则形式, 它主要用于广域网,网型拓扑中两任意结点之间 的通信线路不是唯一的,若某条通路出现故障或 拥挤阻塞时,可绕道其他通路传输信息,常用于 广域网的主干网中。
28
1.5 数据编码
3.模拟数据的数字信号编码 此种编码是将连续的信号波形用有限个离散(不连续) 的值近似代替的过程。最常见的是脉冲编码调制 PCM,其基本步骤: ❖采样,即将原波形的时间坐标离散化,得到一系列 的样本值。 ❖量化,对采样得到的样本值按量级分级并取整。 ❖编码,将分级并取整的样本值转换为二进制(0,1 )码。
11计算机网络概述12计算机网络的分类13数据通信基本概念14数据传输斱式15数据编码16信道及其复用17差错控制11计算机网络概述111计算机网络的収展20世纨50年代计算机网络产生人们开始将彼此独立収展的计算机技术不通信技术结合起来完成数据通信技术不计算机通信网络的研究为计算机网络的产生做好了技术准备
29
1.5 数据编码
PCM的工作过程 如图所示。
30
1.6 信道及其复用
计算机网络第一章概述PPT课件

终端
主机
6
1.2 计算机网络的构成(续)
以交换网为中心的主机互联系统
交换技术
1.电路交换
2.分组交换
主机
3.报文交换
交换网
7
1.电路交换基本机制
两部电话机只需要用一对电线就能够互 相连接起来。
5 部电话机两两相连,需 10 对电线。
8
交换机
当电话机的数量增多时,就要使用交换 机来完成全网的交换任务。
找找到找到转B到转发转发的发的端的端口端口口
主机
H1
E
A
H1 向 H5 发送分组
H6
H5 C
H3
20
收到分组后剥去首部
接收端收到分组后剥去首部还原成报文。
分组 1
首部 数 据
分组 2
首部 数 据
分组 3
首部 数 据
收到的数据
21
最后还原成原来的报文
最后,在接收端把收到的数据恢复成为 原来的报文。
25
连接建立
三种交换的比较
电路交换
报文交换
报 文
分组交换
报
数据传送
报文
文
连接释放
报 文 t
A B CD
比特流直达终点 数据传送 的特点
ABCD
报文 报文 报文
存储 存储 转发 转发
ABCD
分组 分组 分组
存储 存储 转发 转发
1.3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1.3.1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 计算机网络是一些互相连接的、自治的 计算机网络的构成要素: 规则或协议,消息,设备,媒体
电路交换
连接建立
电路交换必定是面向连接的
电路交换的三个阶段: 建立连接
哈工大计算机学院 李全龙 计算机网络课件chapter1

router server local ISP workstation mobile
Internet: “network of
loosely hierarchical public Internet versus private intranet
e.g., TCP, IP, HTTP, FTP, PPP
Network edge: connectionless service
Goal: data transfer
same as before!
between end systems
App’s using TCP:
HTTP (Web), FTP (file transfer), Telnet (remote login), SMTP (email)
哈工大计算机学院 李全龙 Computer Networks 1: Introduction 14
Network edge: connection-oriented service
Goal: data transfer
between end systems handshaking: setup (prepare for) data transfer ahead of time
Internet phones
哈工大计算机学院 李全龙
Computer
Networks
1: Introduction
5
What’s the Internet: “nuts and bolts” view
protocols control sending,
receiving of msgs networks”
哈工大计算机学院 李全龙
Computer
Internet: “network of
loosely hierarchical public Internet versus private intranet
e.g., TCP, IP, HTTP, FTP, PPP
Network edge: connectionless service
Goal: data transfer
same as before!
between end systems
App’s using TCP:
HTTP (Web), FTP (file transfer), Telnet (remote login), SMTP (email)
哈工大计算机学院 李全龙 Computer Networks 1: Introduction 14
Network edge: connection-oriented service
Goal: data transfer
between end systems handshaking: setup (prepare for) data transfer ahead of time
Internet phones
哈工大计算机学院 李全龙
Computer
Networks
1: Introduction
5
What’s the Internet: “nuts and bolts” view
protocols control sending,
receiving of msgs networks”
哈工大计算机学院 李全龙
Computer
计算机网络第1章 概述PPT课件

第一层ISP 第二层ISP
NAP 第一一一级层级IIISSSPPP
NAP 第二层ISP
本地 ISP 本地 ISP
第二层 ISP
第二层 ISP
大公司
本地 I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P
本地 ISP
本地 ISP
公司
本地 ISP
A 校园网 校园网
B 校园网 校园网
主机A → 本地 ISP → 第二层 ISP → NAP → 第一层 ISP → NAP → 第二层 ISP → 本地 ISP → 主机B
计算机网络
第1章 概述
2012年2月
1
整体概况
+ 概况1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
概况2
+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
概况3
+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 2
第1章 概述
• 1.1 计算机网络在信息时代中的作用 • 1.2 因特网概述 • 1.3 因特网的组成 • 1.4 计算机网络在我国的发展 • 1.5 计算机网络的类别 • 1.6 计算机网络的性能指标 • 1.7 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
• 建议标准(Proposed Standard) ——从这 个阶段开始就成为 RFC 文档。
• 草案标准(Draft Standard) • 因特网标准(Internet Standard)
14
各种RFC之间的关系
实验的 RFC
因特网草案 建议标准 草案标准 因特网标准 历史的 RFC
提供信息的 RFC 6 种 RFC
15
1.3 因特网的组成
• 从因特网的工作方式上看,可以划分为以 下的两大块:
计算机网络基础(第一章)PPT课件

环状拓扑
信息传输方向固定, 传输路径固定
延迟固定,实时性 强
环路长度受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制, 不易扩充
某一段环路的故障 导致整个网络瘫痪。
总线状拓扑
结构简单,便于扩充 信道利用率高,传输效率高 信道共享,易产生访问冲突 一个结点故障影响整个网络
Terminator
Segment
Terminator
树状拓扑
任何两结点之间无回路 树枝结点的故障对网络有较大影响
网络传输介质
传输介质是通信网络中发送方和接收方 之间的媒介。
传输介质是网络中信息传递的载体,传 输介质的性能直接影响网络的运行。
有线介质: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 无线介质:微波、红外线
同轴电缆
特点:抗干扰特性较好,适于高速、远距离传 输,使用麻烦。
第一章 计算机网络概述
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组
前言
计算机网络已经成为社会生活的组成部分; 本课程是计算机网络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本课程的理论性和实践性都较强,注重理 论与实践相结合;同时,本课程有很强的 实用性,许多用人单位需要掌握这方面理 论知识、具有较强动手能力的人才;本课 程涉及的知识面较广,知识点分散,把握 重点至关重要。
互联的计算机、打印机、modem或其它设备的集合 LAN特点:距离短、延迟小、数据速率高、传输可靠 LAN技术:以太网、令牌技术、无线局域网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按照拓扑结构分类
总线型
星型
环型
网状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按照采用的交换方式分: 电路交换:建立实际的电路连接; 报文交换:存储转发,不分组; 分组交换:分组,存储转发; 混合交换:在一个网络中同时采用电路
学习目的
计算机网络第一章前三节讲解ppt课件

计算机网络与分布式系统
❖ 计算机网络 ❖ 分布式系统
第1章 概述 8 / 145
工地内堆放材料的地面及行车路段全 部硬底 化,工 地大门 口设立 洗车槽 。保证 车辆出 入方便 安全, 也有利 于文明 施工。 基础土 方开挖 时,安 排专人 轮班在 工地出 入口冲 洗土方 运输车 辆的轮 胎,避 免运输 车辆轮 胎的淤 泥污染 校院路 面。
❖ 主机系统和网络系统 ❖ 计算机网络与分布式系统 ❖ 企业网络和公众网络 ❖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 局域网、城域网和广域网
第1章 概述 2 / 145
工地内堆放材料的地面及行车路段全 部硬底 化,工 地大门 口设立 洗车槽 。保证 车辆出 入方便 安全, 也有利 于文明 施工。 基础土 方开挖 时,安 排专人 轮班在 工地出 入口冲 洗土方 运输车 辆的轮 胎,避 免运输 车辆轮 胎的淤 泥污染 校院路 面。
计算机网络组成和分类
❖ 主机系统和网络系统 ❖ 计算机网络与分布式系统 ❖ 企业网络和公众网络 ❖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 局域网、城域网和广域网
第1章 概述 14 / 145
工地内堆放材料的地面及行车路段全 部硬底 化,工 地大门 口设立 洗车槽 。保证 车辆出 入方便 安全, 也有利 于文明 施工。 基础土 方开挖 时,安 排专人 轮班在 工地出 入口冲 洗土方 运输车 辆的轮 胎,避 免运输 车辆轮 胎的淤 泥污染 校院路 面。
企业网络和公众网络
❖ 企业网络 ❖ 公众网络
第1章 概述 18 / 145
工地内堆放材料的地面及行车路段全 部硬底 化,工 地大门 口设立 洗车槽 。保证 车辆出 入方便 安全, 也有利 于文明 施工。 基础土 方开挖 时,安 排专人 轮班在 工地出 入口冲 洗土方 运输车 辆的轮 胎,避 免运输 车辆轮 胎的淤 泥污染 校院路 面。
❖ 计算机网络 ❖ 分布式系统
第1章 概述 8 / 145
工地内堆放材料的地面及行车路段全 部硬底 化,工 地大门 口设立 洗车槽 。保证 车辆出 入方便 安全, 也有利 于文明 施工。 基础土 方开挖 时,安 排专人 轮班在 工地出 入口冲 洗土方 运输车 辆的轮 胎,避 免运输 车辆轮 胎的淤 泥污染 校院路 面。
❖ 主机系统和网络系统 ❖ 计算机网络与分布式系统 ❖ 企业网络和公众网络 ❖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 局域网、城域网和广域网
第1章 概述 2 / 145
工地内堆放材料的地面及行车路段全 部硬底 化,工 地大门 口设立 洗车槽 。保证 车辆出 入方便 安全, 也有利 于文明 施工。 基础土 方开挖 时,安 排专人 轮班在 工地出 入口冲 洗土方 运输车 辆的轮 胎,避 免运输 车辆轮 胎的淤 泥污染 校院路 面。
计算机网络组成和分类
❖ 主机系统和网络系统 ❖ 计算机网络与分布式系统 ❖ 企业网络和公众网络 ❖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 局域网、城域网和广域网
第1章 概述 14 / 145
工地内堆放材料的地面及行车路段全 部硬底 化,工 地大门 口设立 洗车槽 。保证 车辆出 入方便 安全, 也有利 于文明 施工。 基础土 方开挖 时,安 排专人 轮班在 工地出 入口冲 洗土方 运输车 辆的轮 胎,避 免运输 车辆轮 胎的淤 泥污染 校院路 面。
企业网络和公众网络
❖ 企业网络 ❖ 公众网络
第1章 概述 18 / 145
工地内堆放材料的地面及行车路段全 部硬底 化,工 地大门 口设立 洗车槽 。保证 车辆出 入方便 安全, 也有利 于文明 施工。 基础土 方开挖 时,安 排专人 轮班在 工地出 入口冲 洗土方 运输车 辆的轮 胎,避 免运输 车辆轮 胎的淤 泥污染 校院路 面。
计算机网络课件 第一章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

路由 器 路由器 主机 主机 路 由器 路由 器 局域网 局域网 路 由器 路由 器 路 由器 路由 器
路路 由 器 由器
主机 主机
路由器 路由器 局域 网 局 域网
服务器 服务器
服 务器 服务 器
图1-4 现代计算机网络结构示意图
NETWORKS
1.2计算机网络的功能和应用 计算机网络的功能和应用
NETWORKS 协议数据单元(Protocol Data Unit, PDU) 协议数据单元 服务数据单元(Service Data Unit, SDU), 服务数据单元 又称接口数据单元 接口数据单元(Interface Data Unit, IDU) 接口数据单元
图: 层次,协议,接口与服务等概念
接口和服务
接口是相邻两层之间的边界.低层通过接口为上层提供服务,换句 是相邻两层之间的边界.低层通过接口为上层提供服务, 是相邻两层之间的边界 话说,上层通过接口使用低层提供的服务,上层叫服务的使用者, 话说,上层通过接口使用低层提供的服务,上层叫 低层叫服务的提供者.服务的使用者和提供者通过 服务的使用者和提供者通过服务访问点直接 低层叫 服务的使用者和提供者通过 直接 联系
第一章 计算机网络概述
NETWORKS
1.1 计算机网络的产生与发展
第一代
(20世纪 年代初 世纪50年代初 世纪 年代初)
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络
终 端 终 端
Modem ODEM M
…
M M odem ODEM
公电 网 公用 话网 用电 话
终 端 终 端
Modem ODEM M
Modem ODEM M
服务原语
服务并不是很抽象的概念,它通常是由一系列的服务原语来描述的. 服务并不是很抽象的概念,它通常是由一系列的服务原语来描述的. 所谓原语,就是不可再细分的意思.在接口的服务访问点上,服务 所谓 ,就是不可再细分的意思.在接口的服务访问点上, 使用者看到的只是几个简单的原语. 使用者看到的只是几个简单的原语.
计算机网络技术第1讲PPT课件

路由选择算法
1 2
静态路由算法
静态路由算法是手动配置的路由算法,通过管理 员手动指定路由路径和下一跳地址等信息。
动态路由算法
动态路由算法是自动学习的路由算法,通过路由 器之间交换路由信息来动态生成路由表。
3
常见的动态路由算法
常见的动态路由算法包括距离矢量路由算法(如 RIP)、链路状态路由算法(如OSPF)等。
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
UDP协议详解
UDP协议特点
无连接、不可靠传输、基于数据报。
UDP报文格式
包括源端口号、目的端口号、长度和校验和等字段。
UDP应用场景
适用于实时性要求高、数据传输量小、对可靠性要求不高的场景,如 语音通话、视频直播等。
UDP与TCP的比较
UDP简单高效,适用于某些特定场景;TCP复杂可靠,适用于大多数 场景。两者各有优缺点,应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协议。
网络协议
为计算机网络中进行数据 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 或约定的集合。
层次结构
将网络功能划分为多个层 次,每层完成特定的任务 ,各层之间相互独立又协 同工作。
协议栈
按照层次结构排列的一系 列协议,实现网络中的通 信功能。
OSI七层模型
物理层
负责传输比特流,规定了硬件设 备的电气、机械、功能和过程特
交换机
在通信系统中完成信息交换功能的设备,具有多 个端口,每个端口都具有桥接功能。
ABCD
网桥
连接两个局域网的存储转发设备,用于扩展网络 的距离和范围。
路由器
连接因特网中各局域网、广域网的设备,用于实 现不同网络之间的互相通信。
05
网络层技术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12/20
Computer Networks -1-Part 1
6
Internet History
2007: • ~500 million hosts • Voice, Video over IP • P2P applications: BitTorrent (file
sharing) Skype (VoIP), PPLive (video) • more applications: YouTube, gaming • wireless, mobility
(2) computer progress facilitates telecommunication
Computer Network = computer + communication
• Why networking?
The needs for efficiently collecting, storing, processing, distributing and managing information
2020/12/20
Computer Networks -1-Part 1
11
Important conclusion
• The Internet is not a single network but a network of networks and the Web is a distributed system that runs on top of the Internet.
• 1976: Ethernet at Xerox PARC
• early 70’s: proprietary architectures: DECnet, SNA, XNA
• late 70’s: switching fixed length packets (ATM precursor)
• 1979: ARPAnet has 200 nodes
2020/12/20
Computer Networks -1-Part 1
10
Important conclusion
• In effect, a distributed system is a software system build on top of network. The software gives it a high degree of cohesiveness and transparency. Thus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a network and a distributed system lies with the software (especially the operating system) rather than with the hardware.
2020/12/20
Computer Networks -1-Part 1
12
1.1 Use of Computer Networks
• Before we start to examine the technical
issues in detail, it is worth devoting some
effectiveness of packetswitching
• 1964: Baran - packetswitching in military nets
– NCP (Network Control Protocol) first host-host protocol
– first e-mail program – ARPAnet has 15 nodes
1972-1980: Internetworking, new and proprietary nets
• 1970: ALOHAnet satellite network in Hawaii
• 1974: Cerf and Kahn architecture for interconnecting networks
Late 1990’s – 2000’s:
• more killer apps: instant messaging, P2P file sharing
• network security to forefront
• est. 50 million host, 100 million+ users
• backbone links running at Gbps
of them would be built. We will start with
traditional uses at companies, then move
on to home networking and recent
developments regarding mobile users,
2020/12/20
Computer Networks -1-Part 1
9
Differences between computer networks and distributed system
• Key distinction is that in a distributed system, the existence of multiple autonomous computers is transparent to users. It looks like a virtual machine with uniprocessor.
– decentralized control define today’s Internet
architecture
2020/12/20
Computer Networks -1-Part 1
4
Internet History
1980-1990: new protocols, a proliferation of networks
The needs for changing manner of using computers
The needs for changing manner of using networks
2020/12/20
Computer Networks -1-Part 1
8
What is a computer network?
Cerf and Kahn’s internetworking principles:
– minimalism, autonomy - no internal changes required to interconnect networks
– best effort service model
– stateless routers
• Tanenbaum’s definition
Computer network - Interconnected collection of autonomous computers
• Our definition:
A sysonomous computers in different locations with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trunks, and communication software(OS, protocols, etc.), for resource sharing, is so called computer network.
• With a network, users must explicitly log on to one machine, explicitly submit jobs remotely, explicitly move files around and handle network personally.
• 1983: deployment of TCP/IP
• 1982: smtp e-mail protocol defined
• 1983: DNS defined for name-to-IP-address translation
• 1985: ftp protocol defined
• 1988: TCP congestion control
• 1967: ARPAnet conceived by 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
• 1969: first ARPAnet
node operational
2020/12/20
Computer Networks -1-Part 1
3
Internet History
network for 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 agent of defense department, USA. • Internet: 1986 • National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 1993 • Commercialized Internet: 1995 • NGI: 1995, next generation internet • I2: 1996, Internet2 • CNGI: Cernet2 + …
COMPUTER NETWORKS
Chapter 01 Introduction (1)
2020/12/20
Computer Networks -1-Part 1
1
Historic Review
• ENIAC: 1946, the very first computer • ARPANET: 1969, the very first computer
time to pointing out why people 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