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第十三章交变电流电磁场和电磁波解读
高中物理第十三单元交变电流电磁场和电磁波讲解

第十三单元 交变电流 电磁场和电磁波第63讲 交 变 电 流体验成功1.金属线圈在匀强磁场中做如图所示的运动时,线圈中会产生交变电流的是( ) 答案:AB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交变电流的有效值就是它的平均值B.交变电流的有效值总是它最大值的 12倍C.如果交变电流接在纯电阻R 上产生的热量为Q ,那么该交变电流的有效值为QR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解析:交变电流的有效值I =P 热R,P 热为电流通过纯电阻时的热功率,而I =Qt,两者往往不相等,故选项A 、C 错误;正弦交流电的有效值为最大值的12倍,不是所有的交流电都这样,选项B 错误.答案:D3.将正弦交变电流经过整流器处理后,得到的电流波形刚好去掉半个周期,如图所示.它的有效值是( )A.2 AB. 2 AC.22A D.1 A答案:D4.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电阻R 的阻值为50 Ω,若在a 、b 间加上如图乙所示的正弦式电流,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交流电压的有效值为100 VB.电流表的示数为2 AC.产生该交变电流的线圈在磁场中转动的角速度为3.14 rad/sD.如果产生该交变电流的线圈转速提高一倍,则电流表的示数也增大一倍解析:交变电压的有效值U =U m2=100 V ,电流表的示数为有效值I =UR=2 A ,选项A 、B 正确.ω=2πT=314 rad/s ,C 错误.I =I m 2=n BSω2R总,故I ∝ω,D 正确.答案:C5.如图甲所示,单匝矩形线圈的一半放在有理想边界的匀强磁场中,线圈按图示方向(俯视逆时针)匀速转动,轴OO ′与磁场的边界重合,开始计时线圈平面与磁场方向垂直,规定电流方向沿a →b →c →d 为正方向,则线圈中感应电流i 随时间t 变化的图象是图乙中的( )甲 乙解析:由右手定则可判定图中线圈的感应电流连续变化,i -t 图象为D.感应电动势e =12nBSωsinωt .答案:D6.在交变电流电路中,如果电源电动势的最大值不变,频率可以改变,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的a 、b 两点间逐次将图中的电路元件乙、丙、丁单独接入,当交变电流频率增加时,则下列论述中可以观察到的是( )解析:交变电流增加时通过R 的电流不变,通过电感线圈的电流变小,通过电容上的电流增大..答案:C第64讲 变压器 电能的输送体验成功1.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n 1∶n 2=4∶1,原线圈两端连接光滑导轨,副线圈与电阻R 相连组成闭合回路.当直导线AB 在匀强磁场中沿导轨匀速向右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电流12 mA ( )A.0B.3 mAC.48 mAD.与R 的大小有关 答案:A2.理想变压器的连接电路如图甲所示,当输入如图乙所示的电压时,已知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10∶1,电流表的示数为2 A ,则( )甲 A.电压表的示数为282 V B.电压表的示数为28.2 V C.输入功率为56.4 W D.输入功率为40 W解析:由题意知输入电压U 1=200 V ,则输出电压U 2=U V =n 2n 1U 1=20 V故输入功率P =U 2I 2=40 W. 答案:D3.一理想变压器给负载供电,变压器输入电压不变,如图所示.如果负载电阻的滑片向上移动,则图中所有交流电表的示数及输入功率P 的变化情况是(所有电表均为理想电表)( )P 增大P 增大P 减小解析:输电压不变时,U V 1、U V 2都不变.滑片向上移动→R 变大→I A 2变小→I A 1变小,P 变小. 答案:C4.图中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 n ∶1,两线圈的直流电阻均可忽略.若副线圈负载电阻为R ,那么变压器工作时,a 、b 两点间的电压与原线圈的电流之比(等效电阻)为( )A.nRB.n 2RC.R nD.Rn2解析:a 、b 间的等效电阻即为该两点的电压U 1及流经两点间的电流I 1之比,应为:R ab =U 1I 1=nU R I R n=n 2U R I R=n 2R .答案:B5.如图所示,L 1和L 2是高压输电线,甲、乙是两个互感器,若已知n 1∶n 2=1000∶1,n 3∶n 4=1∶100,图中电压表的示数为220 V ,电流表的示数为10 A ,则高压输电线的送电功率为( )A.2.2×103 WB.2.2×102 WC.2.2×108 WD.2.2×104 W解析:由图甲可得L 1、L 2两线间的输电电压为:U =n 1n 2U V =2.2×105 V由图乙可得通过线路的电流为: I =n 4n 3I A =1000 A 故送电功率P 输=UI =2.2×108 W. 答案:C6.餐厅中常用的电子灭虫器由两种主要部件组成:诱虫的黑光灯和杀虫的高压电网.黑光灯发出的紫色光能够引诱害虫飞近黑光灯,然后再利用黑光灯周围的交流高压电网将其“击毙”.图示是高压电网的工作电路示意图,理想变压器将有效值为220 V 的交变电压变成高压,输送到高压电网,电网相邻两电极间距为0.5 cm ,空气在常温下被击穿的临界电场强度为6220 V/cm.为防止两极间空气击穿而造成短路,变压器的副、原线圈的匝数比 n 2n 1 应满足什么条件?解析:高压电网相邻两电极间的最高电压为:U 2=Ed =6220×0.5 V =3110 V理想变压器输入电压的最大值为: U 1=220×2 V =311 V 故n 2n 1应满足的条件是:n 2n 1<U 2U 1=3110311=101. 答案:n 2n 1<10金典练习三十二 交变电流 变压器 电能的输送选择题部分共10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1.如图所示,处在匀强磁场中的矩形线圈abcd ,以恒定的角速度绕ab 边转动,磁场方向平行于纸面并与ab 垂直.在t =0时刻,线圈平面与纸面重合,线圈的cd 边离开纸面向外运动.若规定由a →b →c →d →a 方向的感应电流为正,则能反映线圈中感应电流i 随时间t 变化的图线是( )解析:t =0时刻,感应电动势最大,且电流方向为a →b →c →d →a ,故选项C 正确. 答案:C2.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n 1∶n 2=3∶1,在原、副线圈中电路分别接有阻值相同的电阻R 1、R 2.交变电压的大小为U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阻R 1、R 2两端的电压之比为3∶1B.电阻R 1、R 2上消耗的电功率之比为1∶1C.电阻R 1、R 2两端的电压均为 U3D.电阻R 1、R 2上消耗的电功率之比为1∶9解析:通过R 1、R 2的电流之比I 1∶I 2=n 2∶n 1=1∶3 故两电阻上电压之比U 1∶U 2=I 1R ∶I 2R =1∶3 两电阻消耗的电功率之比P 1∶P 2=1∶9. 答案:D3.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之比为20∶1,原线圈接正弦交流电源,副线圈接入标有“220 V ,60 W ”字样灯泡一只,且灯泡正常发光.则( )A.电流表的示数 22220AB.电源的输出功率为1200 WC.电流表的示数为 3220AD.原线圈端电压为11 V解析:由U 1U 2=n 1n 2,I 1I 2=n 2n 1知:电源的输出电压U 1=4.4×103 V电流表的示数I 1=120×60220 A =3220A电源的输出功率等于负载的功率,即P 1=P 2=60 W.答案:C4.图示是日光灯的电路图,它主要是由灯管、镇流器和启动器组成的.其中,镇流器是一个带铁芯的线圈,如图甲所示,启动器的构造如图乙所示;为了便于启动,常在启动器的两极并上一纸质电容器C .某教室的一盏日光灯总是出现灯管两端亮而中间不亮的情况,经检查知,灯管是好的,电压正常,镇流器无故障,那原因可能是( ) 甲 乙A.启动器两脚与启动器座接触不良B.电容器C断路C.电容器C被击穿而短路D.镇流器自感系数L太大解析:当电容器被击穿而短路时,电流可通过灯管两端的灯丝以及电容形成回路,灯管两端亮中间不亮.答案:C5.2007年11月8日,工程规模仅次于长江三峡,位居全国第二位、世界第三位的金沙江溪洛渡水电站截流成功,标志着“西电东送”工程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下列有关发电与送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水电站截流筑坝有利于储蓄水的内能,提高发电能力B.减小输电线的截面积有利于降低输电时的损耗C.提高输电电压有利于减小输电线中的电流D.增大发电机转子的直径有利于提高发电机的输出电压解析:筑坝是储蓄水的势能,与内能无关,选项A错误;输电线截面积越小,电阻越大,越不利于降低输电时的损耗,选项B错误;在输送功率一定时,输电流线中的电流与输电电压成反比,选项C正确;发电机产生的电动势e=nBSωsin ωt,故增大转子直径从而增大转子线圈的S,有利于提高发电机的输出电压,选项D正确.答案:CD6.照明供电线路的路端电压基本上是保持不变的.可是我们在晚上七、八点钟用电高峰时开灯,电灯比深夜时要显得暗些,这是因为用电高峰时()A.用电器的总电阻比深夜时大,供电线路上的电流小,每盏灯两端的电压较低B.用电器的总电阻比深夜时大,供电线路上的电流小,通过每盏灯的电流较小C.用电器的总电阻比深夜时小,供电线路上的电流大,输电线上损失的电压较大D.供电线路上的电流恒定,但开的灯比深夜时多,通过每盏灯的电流较小解析:用户电灯两端的电压等于供电线路的路端电压减去供电线上的损失的电压,即:U用=U0-I线R线又因为用电器总是并联的,用电高峰时用电器的总电阻小,供电线上的电流增大,灯泡两端的电压减小.答案:C7.一个矩形线圈在匀强磁场中匀速转动的产生的交变电流的电动势为e=220 2sin 100πt V,那么()A.该交变电流的频率是100 HzB.当t=0时,通过线圈的磁通量恰好为零C.当t=1200s时,e有最大值D.该交流电电动势的有效值是220 2 V解析:该交变电流的频率f=ω2π=50 Hz,选项A错误;由题意知:t=0时,e=0,此时线圈处于中性面,磁通量最大,选项B错误;当t=1200s时,e=220 2 V为电动势的最大值,故有效值U=εm2=220 V,选项C正确、D错误.答案:C8.一台理想变压器的原线圈接220 V正弦交变电压时,副线圈上仅接有阻值为10 Ω的电阻,电阻两端的电压为44 V.若将副线圈的匝数增加100匝,则通过副线圈上此电阻的电流增加1.1 A.由此可知该变压器原线圈的匝数为()A.200B.2000C.50D.500解析:由题意知,当副线圈匝数增大100匝时,电阻器上的电压U2′=U2+ΔIR=44 V+1.1×100V =55 V又由U 1U 2=n 1n 2,可得:22044=n 1n 2,22055=n 1n 2+100解得:n 1=2000,n 2=400. 答案:B9.多数同学家里都有调光台灯、调速电风扇.过去是用变压器来实现上述调节的,缺点是成本高、体积大、效率低,且不能任意调节灯的亮度或风扇的转速.现在的调光台灯、调速电风扇是用可控硅电子元件来实现调节的.图示为一个经过双向可控硅电子元件调节后加在电灯上的电压,即在正弦交变电流的每一个12周期中前面的14周期被截去,从而改变了电灯上的电压.则现在电灯上的电压为( )A.U mB.U m2C.U m 2D.U m 4解析:由T 4~T 2及34 T ~T 时间段内电压的有效值为U m2,在0~T 内交变电流通过电阻R 时做的功W T =(U m 2)2R ·T 2=U 2R·T解得:电压的有效值U =U m2.答案:C10.在家庭电路中,为了安全,一般在电能表后面的电路中安装一个漏电保护器,如图所示.其原线圈是进户线的火线和零线并在一起的双线绕成的.当漏电保护器的e 、f 两端没有电压时,脱扣开关S 能始终保持接通;当e 、f 两端一旦有电压时,脱扣开关立即断开,切断电路以起到保护作用.关于这个电路的工作原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用户的电流超过一定值时,脱扣开关会自动断开B.当火线和零线之间电压太高时,脱扣开关会自动断开C.当站在地面上的人触及b 线时,脱扣开关会自动断开D.当站在绝缘物上的人双手分别接触b 线和d 线时,脱扣开关会自动断开解析:火线、零线中的电流相等时变压器铁芯中的磁通量始终为零,故无论电流多大都不能在副线圈的两端产生感应电动势使脱扣开关断开.故A 、B 、D 错误.当站在地面上的人触及b 线时,火线中的部分电流通过人体导入大地,火线中的电流大于零线中的电流,变压器铁芯中的磁通量发生变化,故能在副线圈的两端产生感应电动势使脱扣开关断开.答案:C非选择题部分共3小题,共40分.11.(13分)如图所示,某小型水电站发电机的输出功率为10 kW ,输出电压为400 V ,向距离较远的用户供电时,为了减少电能损失,使用2 kV 的高压输电,最后用户得到220 V 、9.5 kW 的电力.所用变压器可认为是理想变压器.求:(1)水电站升压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n 1n2.(2)输电线路的导线电阻R .(3)用户降压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n 3n 4.解析:(1)升压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n 1n 2=U 1U 2=4002×103=15. (2)导线电阻R 与输送电流和输电线上损失的电功率有关,有P 损=I 2R ,而输送电流又决定于输电电压及输送功率,故有:I =P U 2=10×1032×103A =5 A所以R =P 损I 2=10×103-950052Ω=20 Ω.(3)设降压变压器原线圈两端的电压为U 3,则有: U 3=U 2-IR =2000 V -5×20 V =1900 V 所以降压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为: n 3n 4=U 3U 4=1900220=9511. 答案:(1)1∶5 (2)20 Ω (3)95∶1112.(13分)在磁感应强度B =0.5 T 的匀强磁场中,有一个正方形金属线圈abcd ,边长L =0.2 m ,线圈的ad 边与磁场的左侧边界重合(如图所示),线圈的电阻R =0.4 Ω.用外力把线圈从磁场中移出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用外力把线圈从左侧边界匀速平动移出磁场;另一种是以ad 边为轴,用力使线圈匀速转动移出磁场,两种方法所用的时间都是t =0.1 s.求:(1)线圈匀速平动移出磁场的过程中,外力对线圈所做的功. (2)线圈匀速转动移出磁场的过程中,外力对线圈所做的功.解析:(1)使线圈匀速平动移出磁场时,bc 边切割磁感线而产生恒定的感应电动势E =BLv ,而v =Lt外力对线圈所做的功等于线圈中消耗的电能,即:W 1=E 2R t =B 2L 4Rt=0.01 J.(2)线圈以ad 边为轴匀速转动移出磁场时,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和感应电流都是按正弦规律变化的,感应电动势的最大值为:E m =BSω又ω=π2t外力对线圈所做的功等于线圈中消耗的电能,即:W 2=E 2m2R t =π2B 2L 48Rt=0.012 J.答案:(1)0.01 J (2)0.012 J13.(14分)图示为一台小型发电机的示意图,矩形线圈在匀强磁场中绕OO ′轴匀速转动,磁场方向与转轴垂直.矩形线圈的面积S =2.0×10-2 m 2,匝数N =40,线圈电阻r =1.0 Ω,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 =0.20 T.线圈绕OO ′轴以ω=100 rad/s 的角速度匀速转动.线圈两端外接电阻R =9.0 Ω 的小灯泡和一个理想交流电流表.求:(1)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的最大值.(2)电流表的示数.(3)小灯泡消耗的电功率. 解析:(1)由E m =NBSω 得:E m =16 V.(2)由I m =E mR +r ,得:I m =1.6 A由I =I m2,得:I =1.13 A即电流表的示数为1.13 A. (3)由P =I 2R ,得:P =11.5 W.答案:(1)16 V (2)1.13 A (3)11.5 W第65讲 电磁场和电磁波体验成功1.按照麦克斯韦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恒定的电场周围产生恒定的磁场 B.变化的电场周围产生变化的磁场 C.变化的磁场周围一定产生变化的电场D.周期性变化的电场周围产生周期性变化的磁场 答案:D2.关于电磁波和机械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磁波是纵波,而机械波既有横波又有纵波B.机械波需要在介质中传播,而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C.机械波能产生多普勒效应,而电磁波不能产生多普勒效应D.机械波和电磁波都能产生干涉和衍射现象 答案:BD3.神舟六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开始以高速进入大气层时,返回舱表面形成一个温度高达几千摄氏度的高温区,高温区内的气体和返回舱表面材料的分子被分解和电离,这时返回舱与外界的联系被中断,这种现象称为“黑障”.产生“黑障”的原因是( )A.飞船受到的万有引力消失B.飞船为了宇航员的安全而暂时关闭通信系统C.在飞船周围高温气体被电离成等离子体,从而对飞船的通信天线起屏蔽作用D.飞船表面温度太高,如同火球,使得航天员看不见外面,外面也看不见飞船里面解析:宇宙飞船通过无线电波与外界保持联系,电磁波不能穿过较厚的导体层而被屏蔽,选项C 正确.答案:C4.雷达是利用电磁波来测定物体的位置和速度的设备,它可以向一定方向发射不连续的电磁波,当遇到障碍物时会发生反射.雷达在发射和接收电磁波时,在荧光屏上分别呈现出一个尖形波.某型号防空雷达发射相邻两次电磁波之间的时间间隔为5×10-4s.现在雷达正在跟踪一个向雷达方向匀速移动的目标,某时刻在雷达监视屏上显示的雷达波形如图甲所示,30 s 后在同一方向上监视屏显示的雷达波形如图乙所示.已知雷达监视屏上相邻刻度线间表示的时间间隔为1×10-4 s ,电磁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 m/s ,则被监视目标的移动速度最接近( )A.1200 m/sB.900 m/sC.500 m/sD.300 m/s解析:图甲表示雷达与目标的距离为:s 1=12·c ·4T =6×104 m图乙表示雷达与目标的距离为:s 2=12·c ·3T =4.5×104 m故监视目标的移动速度约为v =s 1-s 2Δt=500 m/s. 甲 乙答案:C5.1940年夏天,希特勒拟定了代号为“海狮”的作战计划,企图在英国登陆,然而飞机每次袭击,总是在没有到达目标处就被对方发现,不但没袭击到目标,反而损失了90架飞机.后来德国人才明白,当时对方使用了一种新型的雷达装备.下列有关雷达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雷达与声呐一样是利用机械波的反射现象来测定物体的位置B.雷达与声呐不同,雷达是利用电磁波的反射现象来测定物体的位置C.雷达所用的无线电波的波长比短波的波长更短D.雷达只有连续发射无线电波,才能发现目标解析:声呐是利用发射和接收反射的超声波来测定物体的位置,而雷达是利用电磁波中的微波来测定物体的位置.雷达只有发射不连续的电磁脉冲才能测定目标的位置.答案:BC6.按照有关规定,工作场所受到的电磁辐射强度(单位时间内垂直通过单位面积的电磁辐射能量)不得超过0.50 W/m2.若某小型无线通讯装置的电磁辐射功率是 1 W,那么在距离该通讯装置m以外是符合规定的安全区域.(已知球面面积S=4πR2)[2002年高考·上海物理卷]解析:设离该通讯装置R以外是安全区域,则:P2,所以R=0.40 m.4πR2=0.5 W/m答案:0.40第66讲 实验:练习使用示波器体验成功1.在示波器的荧光屏上发现水平方向有一亮斑自左向右移动,要使它在水平方向出现一条亮线的办法是( )A.顺时针旋转灰度调节旋钮B.调节衰减旋钮C.调节扫描范围旋钮和扫描微调旋钮,增大扫描频率D.调节Y 增益旋钮 答案:C2.在观察按正弦规律变化的电压图象时,只看到一的旋钮是个完整的正弦波形.现欲在荧光屏上看到三个正弦波形,应调节( )A.扫描范围旋钮B.扫描微调旋钮C.衰减旋钮D.X 增益旋钮 答案:B3.示波器工作时,其屏上显示出如图甲所示的波形,且亮度较弱.要将波形由甲图位置调节到乙图的位置和波形,示波器面板需要调节的旋钮是 .A.辉度旋钮B.聚焦旋钮C.辅助聚焦旋钮D.竖直位移旋钮E.Y 增益旋钮F.X 增益旋钮G.水平位移旋钮H.扫描微调旋钮I.衰减旋钮J.扫描范围旋钮K.同步开关 答案:ADEFG4.图为示波器的面板,一位同学在做“练习使用示波器”的实验时,进行了如下的操作:(1)打开电源后,首先在屏上调出一个最圆最小的亮斑,但亮斑位于屏上的左上角.若想将这个亮斑调到屏幕的正中央,他应该调节 和 旋钮(填旋钮对应的数字).(2)为了观察示波器的水平扫描作用,他调节相应的旋钮,看到屏上的亮斑从左向右移动,到达右端后又很快回到左端.之后,他顺时针旋转扫描微调旋钮以增大扫描频率,此时屏上观察到的现象是 .(3)为观察按正弦规律变化的电压的图线,他把扫描范围旋钮置于左边手第一挡(10 Hz ~100 Hz).要由机内提供竖直方向的按正弦规律变化的电压,他应将 旋钮(填旋钮对应的数字)置于 挡.解析:(1)将左上角的亮斑调到屏幕正中央,调节竖直位移(↓↑)和水平位移(→←)旋钮6、7即可. (2)增大扫描频率后,亮斑移动逐渐变快.最后亮斑成为一条亮线.(3)要观察到清晰的正弦曲线,将扫描范围置于左边第一挡后,即调节器10.答案:(1)67(2)出现一条亮线(3)即10(衰减旋钮)金典练习三十三电磁场和电磁波实验:练习使用示波器选择题部分共9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1.下列说法中,不符合...物理学史实的是()A.最早发现电和磁有密切联系的科学家是安培B.电磁感应现象是法拉第发现的C.建立完整的电磁场理论的科学家是麦克斯韦D.最早预见到有电磁波存在的科学家是麦克斯韦解析:最早发现电和磁有密切联系的科学家是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A正确.答案:A2.关于电磁波传播速度的表达式v=λf的结论中,正确的是()A.波长越大,传播速度就越大B.频率越高,传播速度就越大C.发射能量越大,传播速度就越大D.电磁波的传播速度与传播介质有关答案:D3.下列关于电磁波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电磁波是电磁场由发生区域向远处的传播B.电磁波在任何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均为3×108 m/sC.电磁波由真空进入介质传播时,波长变短D.电磁波不能产生干涉、衍射现象答案:AC4.要接收到载有信号的电磁波,并通过耳机发生声音,在接收电路时必须经过下列过程中的()A.调幅B.调频C.调谐D.检波答案:CD5.雷达是利用无线电波的回波来探测目标的方向和距离的一种装置.雷达的天线犹如喊话筒,能使电脉冲的能量集中向某一方向发射;接收机的作用则与人耳相仿,用以接收雷达发射机所发出电脉冲的回波.测速雷达主要是利用多普勒效应原理,可由回波的频率改变数值,计算出目标与雷达的相对速度.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雷达发射的是不连续的电磁波B.雷达用的是微波波段的无线电波C.目标离雷达天线而去时,反射信号频率将高于发射的信号频率D.目标向雷达天线靠近时,反射信号频率将高于发射信号频率解析:与机械波的多普勒效应一样,当波源与接收者(反射物)相互远离时,接收(反射)信号的频率变小.答案:C6.在“练习使用示波器”的实验中,扫描范围旋钮置于“外X”挡,“X输入”与“地”之间未接信号输入电压,他在示波器荧光屏上看到的图像可能是下图中的[2007年高考·天津理综卷]()答案:B7.在观察正弦规律变化的电压图线时,将“扫描范围”旋钮置于第一挡(10 Hz~100 Hz),把“衰所示.则下列关于同步极性选择的说法正确的是()A.图甲是同步开关置于“-”的结果B.图甲是同步开关置于“+”的结果C.图乙是同步开关置于“-”的结果甲乙D.图乙是同步开关置于“+”的结果答案:BC8.有两部手机A和B,A的号码为12345678900,B的号码为12345678901.当用手机A(或B)拨打B(或A)的号码时,既能听到手机B(或A)的叫声,又能看到B(或A)的显示屏上显示出A(或B)的号码.现将手机A放到一个透明的玻璃罩内,并将其内部抽成真空,再用手机B拨打号码12345678900,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既能听到A的叫声,又能看到A的显示屏上显示出12345678901B.能听到A的叫声,但不能看到A的显示屏上显示出12345678901C.不能听到A的叫声,但能看到A的显示屏上显示出12345678901D.既不能听到A的叫声,也不能看到A的显示屏显示出号码解析:A能接收呼叫信号,故显示屏显示12345678901,但由于处在真空中,故喇叭不能形成声波.答案:C9.德国《世界报》曾报道个别西方国家正在研制电磁脉冲武器即电磁炸弹.若一枚原始脉冲功率为10千兆瓦、频率为5 kHz的电磁炸弹在不到100 m的高空爆炸,它将使方圆400 km2~500 km2范围内的电场强度达到每米数千伏,使得电网设备、通信设施和计算机的硬盘和软盘均遭到破坏.电磁炸弹有如此强大的破坏力的主要原因是()A.电磁脉冲引起的电磁感应现象B.电磁脉冲产生的动能C.电磁脉冲产生的高温D.电磁脉冲产生的强光解析:导体接收电磁波就是电磁感应的过程.答案:A非选择题部分共3小题,共46分.10.(15分)示波器的“Y输入”端内阻很大,用它测量电压对被测电路的影响很小.图示为示波器测电压的示意图,假设各旋钮经调节后,示波器显示屏上纵坐标为0.50伏/格,横坐标借助标准信号源将它校准为1毫秒/格,则图中被测正弦式交变电流的电压最大值为V,频率为Hz.假设将衰减旋钮从“100”调至“1000”,则显示屏上波形纵向将为原来的110,横向将(填“变大”、“不变”或“变小”),这时可通过调节旋钮使波形纵向适当恢复.答案:1.5250变小不变Y增益11.(17分)在“练习使用示波器”的实验中:(1)为了观察亮斑在竖直方向上的偏移,应该将扫描范围旋钮置于“外X”挡,使亮斑位于屏的,然后,应把“DC-AC”开关置于“”位置,以备给示波器输入一个直流电压.(2)为给示波器输入一个Y方向的直流电压(要求从零电压开始逐渐增加),请将如图甲所示的器材与示波器连成正确的是电路.(3)调节变阻器改变输入电压,可以看到亮斑向上的偏移随之改变,电压越高,向上的偏移越;调换电池正负极,改变输入电压,可以看到亮斑向偏移.。
13 交变电流 电磁场和电磁波

13交变电流 电磁场和电磁波(教案)卢宗长一、 交变电流(一)正弦交变电流的产生:闭合矩形线圈在匀强磁场中,绕垂直于磁感线的轴线做匀角速转动时,闭合线圈中就有交流电产生 。
当闭合线圈由中性面位置开始在匀强磁场中匀速转动时,线速度2'l v ⋅=ω电动势:t nB s t nB l l t nB l v e ωωωωωs i n s i n 's i n 2===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随时间而变的函数是正弦函数:e =E m sin ωt ,其中E m =nBS ω。
这就是正弦交变电流。
通过转动轴而跟磁感线垂直的平面叫中性面。
线圈通过中性面时刻的特点是:磁通量ф的瞬时值最大是BS ,感应电动势的瞬时值e 为零,感应电流的瞬时值I 为零。
(二)描述交变电流的物理量(1)瞬时值:它是反映不同时刻交流电的大小和方向,正弦交流瞬时值表达式为:t e m ωεsin =,t I i m ωsin =.应当注意必须从中性面开始。
生活中用的市电电压为220V ,其最大值为2202V=311V ,频率为50H Z ,所以其电压瞬时值的表达式为u =311sin314t V 。
1.有一正弦交流电源,电压有效值U=120V ,频率为f=50Hz 向一霓虹灯供电,若霓虹灯的激发电压和熄灭电压均为U 0=602V ,试估算在一个小时内,霓虹灯发光时间有多长?为什么人眼不能感到这种忽明忽暗的现象? 解:很明显霓虹灯在工作过程中是忽明忽暗的,而熄灭的时间只有1/300s (如图t 2时刻到t 3时刻)由于人的眼睛具有视觉暂留现象,而这个视觉暂留时间约1/16s 为远大于1/300s ,因此经过灯光刺激的人眼不会因为短暂的熄灭而有所感觉。
(2)最大值:也叫峰值,它是瞬时值的最大者,它反映的是交流电大小的变化范围,当线圈平面跟磁感线平行时,交流电动势最大,ωNBS E m =(转轴垂直于磁感线)。
电容器接在交流电路中,则交变电压的最大值不能超过电容器的耐压值。
高中物理大一轮复习第十三章交流电电磁场和电磁波第1课时交变电流的产生和描述讲义课件大纲人教.ppt

W=I2(R+r)T=(R+E r)2(R+r)T 代入数据得W=98.6 J (4)从t=0起转过90°的过程中,Δt内流过R的电荷量 q=RN+ΔrΦΔtΔt=RN+BSr=NRB+l1rl2 代入数据得q=0.1 C.
答案 (1)adcba (2)e=314cos 100πt V (3)98.6 J
国照明电网相同的交变电流.现在该发电机出现了故障,
转子匀速转动时的转速只能达到正常工作时的一半,则它
产生的交变电动势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是
()
解析
线圈转速为正常时的一半,据ω=2πn=
2π T
知,周期
变为正常时的2倍,又据Em=NBSω知,最大值变为正常时
的一半,结合我国电网交流电实际情况,知正确选项为B.
特别提醒 (1)由感应电动势的最大值公式 Em=nBSω 知, Em 仅由 n、B、S、ω 四个物理量所决定,与轴的具体位置和 线圈的形状无关. (2)若图象部分是正弦式交变电流,其中的14T 和12T 部分的有 效值可直接应用 I= Im2、U=U2m的关系.
【高考佐证2】某交流发电机中,矩形
Im
Um
Em
I= 2 ,U= 2 ,E= 2 .
(5)平均值:是交变电流图象中波形与横轴所围面积跟时
ΔΦ 间的比值,其数值可以用 E = n Δt 计算.
核心考点突破
考点一 正弦交流电的变化规律
【问题展示】
当边长为 l1 和 l2 的矩形闭合线圈由中 性面位置(图 2 中 O1O2 位置)开始在匀 强磁场中绕垂直于磁场方向的轴匀速
(4)0.1 C
规律总结 交变电流是电磁感应的应用,判断交变电流的 方向仍然应用楞次定律或右手定则.因交变电流的表达式 与计时时刻线圈的位置以及电流正方向规定有关,故写瞬 时表达式时要注意这两个方面.交变电流中计算电荷量 时,仍要用平均电动势,平均电动势用法拉第电磁感应定 律计算.对纯电阻电路,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以计算出 感应电流.
《交变电流》《电磁场和电磁波》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

《交变电流》《电磁场和电磁波》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南京市金陵中学物理组一、教材分析这两章知识,是前面学过的电和磁的知识拓展及综合应用,其中电磁波部分也联系到机械振动和机械波的知识,与生活和生产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
但在高中阶段,限于学生的思维特点和知识基础,只讲解最必要的基本知识,即:初步介绍交变电流的产生,性质和特点,它的传输和应用;浅显地介绍了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论,定性地介绍了电磁场与电磁波。
《交变电流》实际上是电磁感应现象研究的继续和其规律的具体应用。
从交变电流的产生、交变电流的规律、变压器的工作原理等都和楞次定律及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有密切的联系。
因此在本章教学时,既要注意本章知识所具有的新特点(如周期性、最大值和有效值等,还要时时注意本章知识与电磁感应规律的联系。
本章的重点内容:交变电流的产生原理和变化规律、交变电流的特点、变压器的工作原理及规律、电能远距离的输送。
由于学生的知识结构决定了本章难点在于:电感和电容对交变电流的影响,理想变压器的有关运算,以及远距离输电中损耗的有关讨论。
《电磁场和电磁波》是以前学过的电磁学以及振动和波的延续与补充,同时也为以后学习物理光学作好准备的,由于电磁场理论极为抽象,要求较低,只作科普性的定性介绍。
重点为LC 回路振荡过程的分析、电磁场概念、电磁波及波速。
二、教学建议(一交变电流第一单元:§1——§2交变电流的产生和描述第二单元:§3电感电容对交变电流的作用第三单元:§4——§5变压器和电能的输送单元复习:1课时第一节、交变电流的产生和变化规律基本内容:交变电流的产生原理、变化规律、图象教学建议:(1对于交变电流的产生,教材由感性到理性,由定性到定量,逐步深入的讲述,有利于难点的分散。
对于交变电流的产生,尽可能用模型配合讲解,引导学生运用电磁感应中所学的知识来分析线圈转动一周的过程中电动势和电流方向的变化的理解,加深对t∆∆Φ=ε的理解。
交变电流电磁场和电磁波

交变电流电磁场和电磁波、正弦交变电流1. 正弦交变电流的产生当闭合线圈由中性面位置(图中 0102位置)开始在匀强磁场中 匀速转动时,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随时间而变的函数是正弦函 数:e=E m sin ®t ,其中E m =nBS ®。
这就是正弦交变电流。
2. 交变电流的有效值交变电流的有效值是根据电流的热效应规定的:让交流和直流通过相同阻值的电 阻,如果它们在相同的时间内产生的热量相等,就把这一直流的数值叫做这一交流的有 效值。
⑴只有正弦交变电流的有效值才一定是最大值的 42 /2倍。
⑵通常所说的交变电流的电流、电压;交流电表的读数;交流电器的额定电压、额 定电流;保险丝的熔断电流等都指有效值。
(电容器的耐压值是交流的最大值。
)3•正弦交变电流的最大值、有效值、瞬时值和平均值正弦交变电流的电动势、电压和电流都有最大值、有效值、瞬时值和平均值的区别。
以电动势为例:最大值用 E m 表示,有效值用E 表示,瞬时值用e 表示,平均值用E 表示。
它们的关系为:E=E m / . 2,e=E m Sin ® t 。
平均值不常用,必要时要用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直接求:E n —。
特别要注意,有效值和平均值是不同的两个物理量,千万不t可混淆。
生活中用的市电电压为220V ,其最大值为220 2 V=311V (有时写为310V ),频率 为50H z ,所以其电压即时值的表达式为 u=311sin314tV 。
例1.交流发电机的转子由 B // S 的位置开始匀速转动,与它并联的电压表的示数为14.1V ,那么当线圈转过30°时交流电压的瞬时值为 ______ V 。
例2.通过某电阻的周期性交变电流的图象如右。
求该交流电的有效值 例3.交流发电机转子有n 匝线圈,每匝线圈所围面积为 S,匀强磁场 的磁感应强度为B ,匀速转动的角速度为3,线圈内电阻为r ,外电路 电阻为R 。
第十三章 交变电流 电磁场和电磁波

第十三章交变电流电磁场和电磁波知识网络第1课时交变电流的产生和描述复习准备感受高考考什么?1.交流发电机及其产生正弦式电流的原理;正弦式电流的图象和三角函数表达;最大值与有效值,周期与频率(Ⅱ)(1)正弦交流电的产生:线圈平面在匀强磁场中绕垂直于磁场方向的轴匀速转动.线圈中产生的电动势e=NBSωsinωt,这个交变电流的瞬时值表达式是从中性面开始计时的.线圈平面与中性面垂直时,穿过线圈平面的磁通量最大,但磁通量的变化率为零,也就不产生感应电动势.线圈平面与磁场方向平行时,穿过线圈平面的磁通量为零,但磁通量的变化率最大,此时感应电动势最大.(2)交变电流的有效值是根据电阻的热效应得到的,所以对交变电流的有效值的求解,不能死记为最大值与有效值是2倍的关系.2.电阻、电感和电容对交变电流的作用,感抗和容抗(Ⅰ).说明:只要求讨论单相理想变压器.怎么考?(2005北京理综,18)正弦交变电源与电阻R、交流电压表按照图13-1-1所示的方式连接,R=10 Ω,交流电压表的示数是10 V.图13-1-2是交变电源输出电压u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则( )图13-1-1图13-1-2A.通过R的电流i R随时间t变化的规律是i R=2cos100πt AB.通过R 的电流i R 随时间t 变化的规律是i R =2cos50πt AC.R 两端的电压u R 随时间t 变化的规律是u R =52cos100πt VD.R 两端的电压u R 随时间t 变化的规律是u R =52cos50πt V命题意图:交变电流的最大值与有效值关系及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问题.解析:电压表的示数为交流电的有效值10 V ,则交流电的最大值为102V ,由题图可得u=102cosωt V,ω=210222-⨯=ππT =100π(rad/s),所以u=102cos100πt V ,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i=10100cos 210tR u π==2cos100πt A ,所以A 选项正确. 答案:A知识清单1.交变电流的定义:强度和方向都随时间做周期性变化的电流叫交变电流.2.正弦交变电流:随时间按正弦规律变化的交变电流叫做正弦交变电流.正弦交变电流的图象是正弦函数曲线.3.交变电流的产生(1)将一个平面线圈置于匀强磁场中,并绕垂直于磁感线的轴匀速转动时,线圈中产生正弦交变电流.(2)中性面:与磁场方向垂直的平面叫中性面.中性面的特点:①线圈转到中性面位置时,穿过线圈的磁通量最大,但磁通量的变化率为零,感应电动势为零.②线圈转动一周,经过中性面2次,线圈每经过中性面一次,电流的方向改变1次.4.交变电流的变化规律瞬时值表达式:e=E m sinωt ,u=U m sinωt ,i=I m sinωt.N 匝平面矩形线圈在匀强磁场中匀速转动时的电动势最大值:E m =2NBL 1v=NBL 1L 2ω=NBSω=NΦm ω. 5.表征交变电流的物理量(1)瞬时值:交变电流某一时刻的值.瞬时值是时间的函数,不同时刻的瞬时值不同.(2)最大值:E m =NBSω.它反应的是交变电流大小的变化范围,瞬时值与最大值的关系是:-E m ≤e≤E m .(3)有效值:交变电流的有效值是根据电流的热效应来规定的,让交流电和直流电通过相同阻值的电阻,如果它们在相同的时间内产生的热量相等,就把这一直流电的数值,叫做该交变电流的有效值,用“E 、I 、U”表示.对于正弦交流电,其有效值与最大值的关系是:E=E m /2,U=U m /2,I=I m /2.(4)周期和频率:ω=2π/T=2πf.6.电感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用感抗表示,其大小由线圈的自感系数和交变电流的频率决定,线圈的自感系数越大,交变电流的频率越高,感抗越大;低频扼流线圈的自感系数很大,有“通直流,阻交流”的作用,高频扼流线圈的自感系数很小,有“通低频,阻高频”的作用.电容对交流电的作用用容抗表示,其大小由电容器的电容和交流电的频率决定,电容器的电容越大,交流电的频率越高,电容器的容抗就越大;隔直电容器有“通交流,隔直流”的作用,旁路电容器有“通高频,阻低频”的作用.复习进行三点剖析1.交变电流的变化规律(包括图象)解决交变电流产生的关键在于:将立体图转化为平面图,并且要弄清楚线圈平面是从中性面开始计时(线圈平面与磁感线垂直)的,还是从线圈平面与磁感线平行的位置开始计时的,再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写出最大感应电动势的表达式E m=NBωS再根据线圈平面从哪儿开始计时写出它的瞬时表达式.若从中性面开始计时表达式为:e=NBωSsinωt(θ=ωt)若从与磁感线相垂直的平面开始计时,表达式为:e=NBωScosωt(θ=ωt)若要计算某一瞬间的感应电动势或者是某一感应电动势所对应的时刻,可以将具体的数值代入到瞬时表达式中进行计算.要深刻领会图象上各个数据所表示的物理意义,结合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进行求解.比如哪一个时刻的磁通量的变化率最大等等.【例1】磁铁在电器中有广泛的应用,如发电机.如图13-1-3所示,已知一台单相发电机转子导线框共有n匝,线框长为l1、宽为l2,转子的转动角速度为ω,磁极间的磁感应强度为B.试导出发电机的瞬时电动势e的表达式.现在知道有一种强永磁材料钕铁硼,用它制成发电机的磁极时,磁感应强度可增大到原来的K倍.如果保持发电机结构和尺寸、转子转动角速度、需产生的电动势都不变,那么这时转子上的导线框需要多少匝?图13-1-3解析:线框在磁场中匀速转动时,有两条边同时切割磁感线产生感应电动势,利用E=BLv 计算;由于从中性面开始转动,所以按正弦规律变化.如图13-1-4所示,取轴Ox垂直于磁感应强度,线框转角为θ,线框长边垂直于纸面,点A、B表示线框长边导线与纸面的交点,O 点表示转轴与纸面的交点.线框长边的线速度为v=ωl2/2.图13-1-4一根长边导线产生的电动势为ωl2Bsinθl1/2一匝线框所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为e1=ωl2Bsinθ·l1n匝线框所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为e=nωl2l1Bsinθ磁极换成钕铁硼永磁体时,设匝数为n′,则有e′=n′ωl2l1Bsinθ由e=e′可得n′=n/K.答案:n′=n/K2.交变电流的有效值与平均值(1)对于正弦交流电可直接应用最大值为有效值的2倍这一规律,而非正弦交流电,则应用交流电有效值的定义和焦耳定律解答;而交流电的平均值不等于这段时间始、终时刻瞬时值的算术平均值;关于电压表、电流表的读数,则为此交变电流的有效值.对于前半周期和后半周期峰值不同的正弦交流电,可先直接应用最大值为有效值的2倍这一规律,将此交变电流的前后两部分正弦交流电的等效有效值求出来,再根据热效应来求出交流电的有效值.如果是矩形方波的交流电,根据前、后半个周期内的电流(或电压)的值不变,也再根据热效应来求出整个电流的有效值.(2)对于交流电,若要求通过某个电阻的电荷量,可以用这个交流电的平均值,若要求某个电阻的热量,必须用这个交流电的有效值.【例2】图13-1-8所示,一个半径为r 的半圆形线圈,以直径ab 为轴匀速转动,转速为n ,ab 的左侧有垂直纸面向里(ab 垂直)的匀强磁场,磁感强度为B.M 和N 是两个集流环,负载电阻为R ,线圈、电流表和连接导线的电阻不计,求:图13-1-8(1)从图示位置起转过1/4转的时间内负载电阻R 上产生的热量; (2)从图示位置起转过1/4转时间内通过负载电阻R 的电荷量; (3)电流表的示数.解析:线圈绕轴匀速转动时,在电路中产生如右图所示的交变电流.此交变电动热的最大值为E m =BSω=B·22r π·2πn=π2Bnr 2.(1)在线圈从图示位置转过1/4转的时间内,电动势的有效值为 E=22222Bnr E m π=(为什么此处计算有效值仍可用此公式?若计算线圈转动一周产生的热量,是否仍可用此有效值来计算?) 电阻R 上产生的热量Q=(R E )2R·4T =Rn r B 8424π.(2)在线圈从圉示位置转过1/4转的时间内,电动势的平均值为tE ∆∆Φ= 通过R 的电荷量q=I ·Δt=RBr R t R E 22π=∆Φ=∆(3)设此交变电动势在一个周期内的有效值为E ′,由有效值的定义得RE T RE m 22'2)2(=∙T 解得E ′=2mE .故电流表的示数为 I=RnB r R E 2'22π=. 答案:(1)R nr B 8422π (2)R Rr 22π (3)RnBr 222π各个击破类题演练1一个面积为S 的矩形线圈在匀强磁场中以其中一条边为轴做匀速转动,线圈中感应电动势E 与时间t 的关系如图13-1-5所示,感应电动势最大值和周期可以由图中读出,则磁感应强度B=_________,在t=T/12时刻,线圈平面与磁感应强度的夹角等于___________.图13-1-5解析:当线圈平面与磁感线方向平行时有最大感应电动势E m =BSω=BS×2π/T ,所以,B=E m T/2πS ;由图可知t=0时有E m ,当t=T/12 时,线圈平面与磁感线的夹角α=ωt=π/6=30°(或150°).答案:E m T/2πS 30°(或150°) 变式提升1如图13-1-6所示,有一闭合的正方形线圈,匝数N=100匝,边长为10 cm ,线圈总电阻为10 Ω.线圈绕OO′轴在B=0.5 T 的匀强磁场中匀速转动,每分钟转1 500转.求线圈平面从图示位置转过30°时,感应电动势的值是多少.图13-1-6解析:由题给条件可知:N=100匝,B=0.5 T ,f=1 500 r/min=25 Hz,ω=2πf=50π rad/s,S=0.01 m 2. 所以感应电动势的最大值为E m =NBωS=100×0.5×50π×0.01 V=78.5 V ,从图示位置(即中性面位置)开始计时,产生交变电动势的瞬时值表达式为e=E m sinwt ,所以转过30°时的电动势e=E m sin30°=78.5×21V=39.3 V . 答案:39.3 V 类题演练2如图13-1-7所示,矩形线圈的匝数为n ,线圈面积为S ,线圈电阻为r ,在磁感应强度为B 的匀强磁场中绕OO′轴以角速度ω匀速转动,外电路电阻为R ,在线圈由图示位置转过90°的过程中,求:(1)通过电阻R 的电荷量q ; (2)电阻R 上产生的焦耳热Q.图13-1-7解析:(1)在此过程中,所用时间Δt=ωπ24=T ,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变化量ΔΦ=BS ,产生的平均电动势E =nωπnBS t 2=∆∆Φ )(2r R nBS r R E I +=+=πω,通过R 的电荷量q=I·Δt=r R nBS +. (2)在该过程中电阻R 上的焦耳热为一个周期内产生焦耳热的41,计算交变电流的焦耳热要用有效值求解,此电流为正弦交流电,其有效值I=)(2r R nBS +ω,故在R 上产生的热量Q=2222)(4)(2])(2[4141r R nBS R R r R nBS RT I +=+=πωωπω. 答案:(1)r R nBS + (2)22)(4)(r R nBS R +πω变式提升2如图13-1-9所示为一交变电流的i-t 图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13-1-9A.交变电流的频率f=50 Hz ,有效值为55 AB.交变电流的有效值I=25 AC.交变电流的平均值I =10 AD.若此交变电流通过阻值为10 Ω的电阻,则用电压表测得这个电阻两端的电压为1025V 解析:由图可知此电流的周期T=0.02 s ,根据公式f=T1=50 Hz ;而有效值则利用其定义求解,取一个周期T 中的前0.01 s 和后0.01 s 计算产生的电热可列计算式: I 2R×0.02=I 12R×0.01+I 22R×0.01, 解得I=1025故A 、B 均错. C.I =02.001.015201.052⨯⨯+⨯⨯ππA=π20A ,或由分析也可知C 错. D.由U=IR=1025×10 V=1025 V. 答案:D高考热身基础达标1.一矩形线圈,在匀强磁场中绕垂直于磁场方向并位于线圈平面内的固定轴转动,线圈中的感应电动势e随时间t 的变化规律如图13-1-10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13-1-10A.t 1和t 2时刻穿过线圈的磁通量为零B.t 1和t 3时刻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变化率为零C.从线圈平面与磁场方向平行时刻开始计时D.每当感应电动势e变换方向时,穿过线圈的磁通量的绝对值都最大解析:由图象可知,当t=0时,感应电动势有最大值,说明穿过线圈的磁通量的变化率最大,即线圈平面与磁场方向平行,选项C 正确.t 1、t 3时刻感应电动势为零,说明这两个时刻穿过线圈的磁通量的变化率为零,即线圈平面与磁场方向垂直(位于中性面),穿过线圈的磁通量最大,所以选项B 正确,选项A 错. 当线圈通过中性面时,是感应电动势改变方向的时刻,所以选项D 正确. 答案:BCD2.在两块金属板上加交变电压u=U m sinTπ2t ,当t=0时,板间有一个电子正好处于静止状态.下面关于电子以后运动情况的判断哪些是正确的( ) A.t=T 时,电子回到原出发点 B.电子始终向一个方向运动 C.t=T/4时,电子将有最大速度 D.t=T/2时,电子的位移最大解析:电子在T 时间内先加速后减速,始终向一个方向运动,故A 错,B 正确.由于极板的长度不明确,所以电子有可能在小于T/4时间已经到达极板,故C 、D 错. 答案:B3.如图13-1-11表示一交变电流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此交变电流的有效值是( )图13-1-11A.52AB.5 AC.3.52AD.3.5 A 解析:选择一个周期(0.02 s )时间,根据交流电有效值的定义和焦耳定律,有: I 2R×0.02=(42)2R×0.01+(32)2R×0.01解得:I=5 A. 答案:B4.如图13-1-12甲为电热毯的电路图,电热丝接在u=311sin100ωt V 的电源上,电热毯被加热到一定温度后,通过装置P 使输入电压变为图13-1-12 乙所示的波形,从而进入保温状态.若电热丝电阻保持不变,此时交流电压表的读数是()图13-1-12A.110 VB.156 VC.220 VD.311 V解析:由(2311)2·R 1×0.01=R U 2×0.02得有效值U=156 V 即为电压表的读数.故选B.5.一个电热器接在6 V 的直流电源上,产生的热功率为P ,若把它改接在正弦交流电源上,并且使它产生的热功率为2P,那么这个交流电源的电压的最大值是__________. 解析:根据电流有效值的定义和焦耳定律可得:RU RU m 22)2(2,解得:U m =6 V . 答案:6 V 综合运用6.如图13-1-13所示,匀强磁场B=0.1 T ,矩形线圈的匝数N=100,边长ab=0.2 m ,bc=0.5 m ,以角速度ω=100π rad/s 绕OO′轴匀速转动.当线圈通过中性面时开始计时,试求:图13-1-13(1)线圈中的感应电动势的瞬时表达式. (2)由t=0到t=T/4过程中平均电动势的值.解析:(1)感应电动势的最大值E m =NBSω=100×0.1×0.2×0.5×100π V=314 V ;由于从中性面开始转动,所以为正弦形式,即:e=E m sinωt=314sin100πt V . (2)在0—T/4时间内,ΔΦ=Φ2-Φ1=BS=0.1×0.2×0.5 Wb=0.01 Wbππωπ21004244/01.0100⨯==⨯=∆∆Φ=T t N E V=200 V . 答案:(1)e=314sin100πt V (2)200 V7.如图13-1-14甲所示,在周期性变化的匀强磁场区域内有重直于磁场的一半径为r=1 m 、电阻为R=3.14 Ω的金属圆形线框,当磁场按图13-1-14乙所示规律变化时,线框中有感应电流产生.(1)在图丙中画出感应电流随时间变化的i-t 图象(以逆时针方向为正); (2)求出线框中感应电流的有效值.图13-1-14解析:(1)如下图所示.(2)设电流的有效值为I ,则有 I 2RT=i 12R·)32(322TR iT+,解得I=2A. 答案:(1)如上图 (2)2A拓展探究12.如图13-1-15甲所示,平行板电容器板间距为d ,两板所加电压如图13-1-15乙所示,t=0时刻,质量为m 、带电荷量为q 的粒子以平行于极板的速度v 0射入电容器,2.5T 时恰好落在下极板上,带电粒子的重力不计.在这一过程中,求:图13-1-15(1)该粒子的水平位移;(2)粒子落到下极板时的速度.解析:(1)由于粒子在水平方向不受力的作用,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s 水平=v 0t=2.5v 0T.(2)在0—T 时间内粒子在沿场强方向做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v 1=at 1=mdUqT; 在T —2T 时间内因U=0,粒子在沿场强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保持不变;在2T —2.5T 时间内,粒子在沿场强方向以v 1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v 2=v 1+at 2=mdUqTT md Uq md UqT 235.0=⨯+ 所以:v=2202220)23(mdUqT v v v +=+ 设v 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则tanθ=0223mdv UqTv v =. 答案:(1)2.5v 0T (2)v 02+220)23(mdUqT v + 教师锦囊(1)交变电流的产生和变化规律是“交变电流”这一章重点,文艺电磁感应、楞次定律、左右手定则等知识的进一步具体应用,要指导学生紧密联系实际,用所学的理论,解决实际问题. (2)用图象表示交变电流的变化规律,能形象、直观地让学生接受,引导学生正确地用图象描绘交流电.(3)弄清以下这些概念的准确含义:正弦交流电、中性面、瞬时值、最大值等,能帮助学生正确掌握和理解交流电的规律.第2课时 变压器 电能输送复习准备感受高考 考什么?1.变压器的原理,电压比和电流比(Ⅱ).一般高考中所涉及到的变压器是理想变压器,对于理想变压器来说,有这样几个关系:①输入功率等于输出功率;②电压之比等于线圈匝数之比. 2.电能输送(Ⅰ).在远距离输电时必须采用高压输电,因为在输送相同功率的情况下,输电电压越高,输电电流就越小,输电电路上损失的电功率就越少.[] 怎么考?(2006四川卷)如图13-2-1所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之比为20∶1,原线圈接正弦交流电源,副线圈接入“220V ,60W”灯泡一只,且灯泡正常发光。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十三章交变电流电磁场与电磁波第1讲交变电流的产生和描述课件

栏目索引
栏目索引
1.有一个小型发电机,机内的矩形线圈匝数为100匝,电阻为0.5 Ω。线圈 在匀强磁场中,以恒定的角速度绕垂直于磁场方向的固定轴转动。穿过 每匝线圈的磁通量Φ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如图所示,由此可知发电机电动
势的瞬时值表达式为 ( D )
答案 D 由题中乙图可知该交流电的周期为 0.02 s,频率 f= 1 =50 Hz,
T
A错;该交流电电动势的最大值为311 V,有效值为 311 V=220 V,B错;t=
2
0.01 s时,e=N Φ =0,即磁通量的变化率为零,而磁通量最大,线框平面与
t
磁场垂直,D对C错。
栏目索引
2-2 将R=200 Ω的电阻接入如图所示的交流电源上,电源内阻不计,则
栏目索引
(3)正弦式交变电流的函数表达式(线圈在中性面位置开始计时) a.电动势e随时间变化的规律:e=③ Em sin ωt 。其中ω等于线圈转动 的④ 角速度 ,Em=⑤ nBSω 。 b.负载两端的电压u随时间变化的规律:u=Um sin ωt。 c.电流i随时间变化的规律:i=⑥ Im sin ωt 。 (4)图像:中性面位置开始计时
最大值
方法一:有效值= 2 方法二:电流的热效应
电流的热效应
栏目索引
3-1 通过一阻值R=100 Ω的电阻的交变电流如图所示,其周期为1 s。
电阻两端电压的有效值为 ( B )
栏目索引
A.12 V B.4 10 V C.15 V D.8 5 V
答案 B 由有效值定义可得 U 2 ×1 s=(0.1 A)2×R×0.4 s×2+(0.2 A)2×R×
12交变电流、电磁场、电磁波概述

交变电流 电磁场 电磁波1、交变电流的产生(1)交变电流:大小和方向都随时间作周期性变化的电流,叫做交变电流,简称交流。
(2)中性面一、知识网络二、画龙点睛概念①中性面:线圈平面与磁感线垂直的位置,或瞬时感应电动势为零的位置。
②中性面的特点a .线圈处于中性面位置时,穿过线圈的磁通量Φ最大,但Φt∆∆=0; b .线圈经过中性面,线圈中感应电流的方向要改变。
线圈转一周,感应电流方向改变两次。
线圈平面每经过中性面一次,感应电流的方向就改变一次,因此线圈转动一周,感应电流的方向改变两次。
(3)交变电流的产生下图是交流发电机矩形线圈在匀强磁场中匀速转动的四个过程的示意图,图中只画出了一匝线圈。
线圈在不断转动,电路中电流的方向也就不断改变,交变电流就是这样产生的。
2、交变电流的图象和变化规律 (1)交变电流的图象①波形图:反映电压(或电流)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图象,叫做波形图。
②交变电流图象的特点:家庭电路中交变电流的波形图象为正弦曲线。
(2)交变电流的变化规律如果线圈从中性面开始计时,逆时针方向匀速转动,角速度ω,经时间t ,线圈转到图示位置,ab 边与cd 边的速度方向与磁场方向夹角为ωt ,如图所示。
e =E m sin ωt i =I m sin ωt u =U m sin ωt交变电流的最大值表达式 E m =NBS ω甲 乙 丙 丁 戊I m=NBS R rω+U m=I m R=NBSR rω+R(3)交变电流的类型①正弦式电流:随时间按正弦规律变化的电流,叫做正弦式电流。
正弦式电流是一种又最基本的交变电流,家庭电路中的交变电流就是正弦式交变电流。
②其它形式的交变电流实际中应用的交变电流,不只限于正弦交变电流,它们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是各种各样的。
几种交变电流的波形。
3、交流发电机(1)交流发电机的组成①电枢和磁极:交流发电机构造比模型复杂得多,但基本组成都是有产生感应电动势的线圈(通常叫电枢)和产生磁场的磁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三章交变电流电磁场和电磁波第一节正弦交流电的产生和变化规律一、交流电交流电的产生1.交变电流的定义:______都随时间做______变化的电流叫交变电流。
如图所示。
2.正弦交变电流:随时间按______变化的交变电流叫做正弦交变电流。
正弦交变电流的图象是__________。
3.交变电流的产生(1)将一个平面线圈置于匀强磁场中,并使它绕____________的轴匀速转动时,线圈中产生正弦交变电流。
(2)中性面:与磁场方向_____的平面叫中性面。
中性面的特点:①线圈转到中性面位置时,穿过线圈的磁通量_______,但磁通量的变化率为_____,感应电动势为______。
②线圈转动一周,经过中性面___次,线圈每经过中性面一次,电流的方向改变____次。
二、交流电的变化规律1.交变电流的变化规律方法一:t NBS tt NBS t S NB t N e ωωωφsin cos ⋅=∆∆=∆∆=∆∆= 其最大值为:NBS ω,记为E m ,即:E m =NBS ω所以:e=E m sin ωt可见,线圈在匀强磁场中匀速转动时的电动势最大值E m 与线圈的_____________成正比。
与线圈的形状___关。
交流电的变化规律与线圈的形状以及转轴处于线圈平面内的哪个位置___关。
(填“有”或“无”)。
分析线圈在磁场中转动时,通过线圈的磁通量的变化情况,有:t t BS S B m ωωθcos cos cos Φ==⋅=Φ 磁通量按余弦变化,磁通量的变化率即t ∆∆Φ按正弦变化。
也就是数学上求导一次。
感应电动势(或电流)与磁通量的图象关系如图2所示。
(1)当线圈在中性面00=θ,即垂直于磁感线时:(a)线圈各边都不切割磁感线,即感应电动势、感应电流等于零。
(b)通过线圈的磁通量最大,但磁通量的变化率t ∆∆Φ/为零。
(2)当线圈跟中性面垂直090=θ,即平行于磁感线时:(a)感应电动势、感应电流最大;(b)磁通量为零,但磁通量的变化率t ∆∆Φ/最大。
瞬时值表达式:e =E m sin ωtU =U m sin ωt,i=I m sin ωt其中ω是____,ω=______附方法二:ab 边的线速度:22ωωl r v ==ab边产生的感应电动势: t BS t l Bl v Bl e ab ωωωωθsin 2sin 2sin 211=== 整个线圈产生的感应电动势:t NBS e N e ab ωωsin 2=⋅=5.表征交变电流的物理量有________。
(1) 瞬时值:交变电流某一时刻的值。
瞬时值是时间的函数,不同时刻的瞬时值不同。
(2) 最大值E m =NBS ω。
它反应的是交变电流大小的变化___。
(3) 有效值:交变电流的有效值是根据电流的_____效应(填“化学”、“磁”或“热”)来规定的,让交流电和直流电通过相同阻值的电阻,如果它们在相同的时间内产生的相等,就把这一直流电的数值,叫做该交变电流的有效值,用(E 、I 、U )表示。
对于正弦交流电,其有效值与最大值的关系是:E=_____, U=_____,I=___。
(4) 平均值(E ):交变电流的平均值是交变电流图象中波形与横轴(t 轴)所围的面积跟时间的比值。
其数值可用t n E ∆∆Φ=来计算,当t ∆取值较大时,求得的E 就是这段时间内的平均值。
若线圈从中性面开始运动,则在t=T/4时间内,BS =∆φ,故:ππωm m m E E T E T nBS t n E 22444/==⋅==∆∆Φ=在计算通过导体的电荷量时,用平均值进行计算:R n t t R n t R E t I q ∆Φ=∆∆∆Φ=∆=∆=(n是线圈的匝数)由上面推导过程可知,只是在求某段时间通过导线横截面的电量时用了平均电动势,其它场合不能用。
所以对平均电动势的研究并无多大意义。
①各种使用交变电流的电器设备上所示值为____;②交流电表所测值为_____;③计算交变电流的功、功率、热量等用_____。
④各种耐压类用___值比较。
(5) 周期和频率:周期T :交变电流完成一次周期性变化所需要的时间。
频率f:在1s内完成周期性变化的次数。
角速度ω:交变电流在1s内转过的弧度T f 1=,T f ππω22==例1. 表示交变电流随时间变化图象如图3所示,则交变电流有效值为 ( )A .A 25B .5AC .A 25.3D .A 5.3图3 图4例2.如图所示为一交变电流的i -t 图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交变电流的频率为50H Z ,有效值为A 55B .交变电流的有效值为A 25C .交变电流平均值为10AD .若此交变电流通过阻值为10欧的电阻,则用电压表测得这个电阻两端的电压为V 1025例3.交流发电机矩形线圈边长ab=cd=40cm ,bc=ad=20cm ,共50匝,线圈电阻Ω=1r ,线圈在T B 2.0=的匀强磁场中,绕垂直磁场方向的轴OO ’以sr /100π转速匀速转动,外接电阻Ω9,如图4所示,求:①电压表读数;②电阻R 上电功率。
例4.多数同学家里都有调光台灯、调速电风扇.调光、调速过去是用变压器来实现的,成本高、体积大、效率低,且不能任意调节灯的亮度或电风扇的转速。
现在的调光台灯、调速电风扇是用可控硅电子元件来实现的。
如图所示为经过一个双向可控硅调节后加在电灯上的电压。
即在正弦交流电的每一个二分之一周期中,前面四分之一周期被截去。
调节台灯上的旋钮可以控制截去的多少,从而改变电灯上的电压。
那么现在电灯上的电压为多少?例5.如图所示是电子技术中用到的限幅电路。
电池组的电动势都为E ,左端输入的是正弦交变电流,电压U 1的最大值为2E 。
试画出右端输出的电压U 2的图象,并说明理由(电池组及二极管的电阻忽略不计)。
第二节 电感和电容对交变电流的影响一、电感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实验1.感抗用___表示电感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其大小由线圈的____和交变电流的___决定,线圈的自感系数越大,交变电流的频率越高,感抗____。
其公式是:fLX L π2=,其单位:欧姆。
通过电感的电流:L X U I =用“电惯性”来解释2.低频扼流线圈和高频扼流圈低频扼流圈:自感系数很大,即使是低频交变电流通过它,都受到很大的阻碍作用(对高频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就更大了),这种扼流圈:通直流,阻交流。
高频扼流圈:自感系数小,对低频交变电流阻碍作用小,对高频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大,这种扼流圈:通低频、阻高频。
二、交变电流能够通过电容器解释:当电源电压升高时,电容器充电,电荷向电容器的极板上集聚,形成充电电流;当电源电压降低时,电容器放电,电荷从电容器的极板上放出,形成放电电流。
如此交替,电路中就有了电流。
表示为交流“通过”了电容器。
2.电容器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将刚才实验电路中的电容器去掉,观察灯泡的亮度,说明了什么道理?用容抗(C X )表示电容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的大小。
电容器的电容越大、交流的频率越高,电容器对交流的阻碍作用就越___,容抗就越___。
其公式是: C f X C ⋅⋅=π21单位:欧姆 通过电容的电流:C X U I =电容器具有:通交流,隔直流;通高频,阻低频的特点。
当电容器接在交流电路中时,要求其额定电压要高于它两端交流电的最大电压,否则电容器容易被击穿。
例1.有一电阻极小的导线绕制成线圈接在交流电上,如果电源电压峰值保持不变,比较下面哪种情况,通过线圈的电流最小( )A .所加电源频率为50HzB .所加电源频率为100HzC .所加电源频率为50Hz ,减少线圈匝数D .在线圈中加入铁芯,所加电源频率为100Hz例2.交流电通过一段长直导线时电流强度为I ,如果把这长直导线绕成线圈,再接入原电路,通过线圈的电流强度为I ′,则( )A.I ′>IB.I ′<IC.I ′=ID.无法比较例3.如图所示为电子技术中常用的电路之一“~”表示低频交流,“—”表示高频交流,“-”表示直流.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图a中后级输入只有交流成分B.图b中后级输入只有直流成分C.图c中后级输入只有低频交流成分D.图d中后级输入只有高频交流成分例4.如图所示,给上图a输以下图所示电流,试画出后级输入得到的电流的图形。
第三节变压器1.变压器在原线圈上加交变电压U1,原线圈中有交变电流,它在铁芯中产生交变的磁通量。
这个交变磁通量既穿过原线圈,也穿过副线圈,分别在原、副线圈中引起感应电动势。
如果副线圈是闭合的,在副线圈中就产生交变电流,这个交变电流也在铁芯中产生交变的磁通量,在原、副线圈中同样引起感应电动势。
把原副线圈中由于有交变电流而发生的互相感应现象,叫做互感现象。
互感现象是变压器工作的原理。
变压器由绕在闭合铁心上的两个线圈组成,如图所示,两组线圈分别为原线圈和副线圈。
2.理想变压器必须满足下面四条件:(1)无磁漏,即通过铁心各处的磁通量都是相同的。
(2)线圈电阻不计,线圈无能量损耗。
(3)铁心无电能损耗。
(为减小铁心中涡流,铁心是由彼此绝缘薄硅钢片受合而成。
)(4)原、副线圈的电感∞→L ,当副线圈空载时,励磁电流0I 很小,趋近于零。
3.理想变压器原与副线圈间电压、电流的关系。
根据以上理想变压器四点假设,当变压器工作时,原、副线圈中磁通21φφ=,感应电动势为 tn E ∆∆=φ11, t n E ∆∆=φ22 由于线圈电阻0=r ,原、副线圈输入、输出电压U 1、U 2满足:11E U =, 22E U = 得到: 2121//n n U U = (特别注意,此公式成立的前提条件!注意感应电动势不是电压!!!)在实际情况中U 1>E 1,U 2<E 2。
又理想变压器无能量损耗,出入P P = 即2211U I U I = 得到: 1221//n n I I =5.常见的变压器有:自耦变压器(降压、升压、变压)互感器(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是用来测量____(填“高压”或“低压”)、____(填“交流”或“直流”电路电压的仪器,若电压互感器的铭牌上标有“变压比:50”,而在某次测量中,电压表示数为220V,则电路电压为_____。
提醒:特别注意原、副线圈的匝数关系。
电流互感器是用来测量___(填“强”或“弱”)电流的仪器。
若电流互感器的铭牌上标有“变流比:50”,而在某次测量中,电流表示数为22A,则电路电流为_____。
例1.如图所示为电压互感器或电流互感器的接线图,试就每一接线图的正确与否作出判断,并说明理由。
例2.钳形电流表的外形和结构如图(a)所示,图(a)中电流表的读数为1.2A,图(b)中用同一电缆线绕了3匝,则()A .这种电流表能测直流电流,图(b )的读数为2.4AB .这种电流表能测交流电流,图(b )的读数为0.4AC .这种电流表能测交流电流,图(b )的读数为3.6AD .这种电流表既能测直流电流,又能测交流电流,图(b )的读数为3.6A变压器除了有改变电压、电流作用外,还有变换负载阻抗作用,以实现阻抗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