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试验表34 回弹弯沉记录
回弹弯沉记录

回弹弯沉记录之一试验表34工程名称:××市××道路工程施工单位:××××市政工程公司试验位置:沥青混凝土起止桩号:K0+000-K2+655南快车道试验时间:××年12月27日设计弯沉值:0.6mm 试验车型:黄河JN-150后轴重:10结论:试验:×××记录:×××计算:×××回弹弯沉记录之二试验表34工程名称:××市××道路工程施工单位:××市政工程公司试验位置:水泥稳定层起止桩号:K0+000-K0+800北侧快车道试验时间:×年9月8日设计弯沉值:0.9mm试验车型:黄河JN-150后轴重:10t序号桩号轮位行车道()行车道()行车道()百分表读数回弹值百分表读数回弹值百分表读数回弹值D1D21/100(㎜)D1D21/100(㎜)D1D21/100(㎜)1K0+790837026 2K0+770966464 3K0+7501067170 4K0+730836732 5K0+710885958 6K0+69014411852 7K0+67012010628 8K0+650705138 9K0+630664248 10K0+610705138 11K0+5901198960 12K0+570916846 13K0+55016414146 14K0+53014012726 15K0+510846146 16K0+490997254试验:×××记录:×××计算:×××。
回弹试验记录表(数据)之欧阳家百创编

回弹试验欧阳家百(2021.03.07)1试验的目的及意义(1)了解回弹仪的基本构造、基本性能、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2)掌握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强度的基本步骤和方法(3)培养结构试验的动手能力和科学研究的分析能力2试验的适用范围适用于工程结构普通混凝土抗压强度的检测,不适用于表层与内部质量有明显差异或内部存在缺陷的混凝土结构或构件的检测。
3试验的仪器设备数显式回弹仪4执行技术标准《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23-2011)5试验的操作步骤每位同学各自选取一个测区,每测区面积约20×20cm2,每测区弹击16个点。
构件测区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1)对长度不小于3m的构件,其测区数不少于10个,对长度小于3m且高度低于0.6的构件,其测区数量可适当减少,但不应少于5个。
本次试验选择了一块大型混凝土梁板作为试验体,大组成员每人测一个测区,共13个;(2)相邻两测区的间距应控制在2m以内,测区离构件边缘的距离不宜大于0.5m;(3)测区应选在使回弹仪处于水平方向,检测混凝土浇筑侧面。
当不能满足这一要求时,方可选在使回弹仪处于非水平方向,检测混凝土浇筑侧面、表面或底面;(4)测区宜选在构件的两个对称可测面上,也可选在一个可测面上,且应均匀分布。
在构件的受力部位及薄弱部位必须布置测区,并应避开预埋件;(5)检测面应为原状混凝土面,并应清洁、平整,不应有、疏松层、浮浆、油垢以及蜂窝、麻面,必面时可用砂轮清除疏松层和杂物,且不应有残留的粉末或碎屑;(6)对于弹击时会产生颤动的薄壁、小型构件应设置支撑固定。
结构或构件的测区应标有清晰的编号,必要时应在记录纸上描述。
6试验数据回弹法测试混凝土强度试验记录表组别:第六大组测试日期:2015年 10 月 27 日回弹法测试混凝土强度试验成果表组别:测试日期:2015年月日7试验数据处理(1)结构或构件混凝土强度的确定,从每个测位的16个回弹值中,分别剔除最大值、最小值,将余下的14个回弹值计算平均值,以R 表示。
回弹法检测原始记录表

回弹法检测原始记录表回弹法测试原始记录表工程名称:第页共页编号。
构件。
侧面状态。
测区。
1.2.3.4.5.6.7.8.9.10.11.12回弹仪。
型号。
编号。
率定值。
测试记录。
计算。
测试日期:年月日回弹值Ri。
7.8.9.10.11回弹仪型号编号。
12.13碳化深度di(mm)。
侧面、表面、底面、干、潮湿。
测试角度α水平、向上、向下。
原始记录表--回弹法测试工程名称:第页共页编号。
构件。
侧面状态。
测区。
1-12回弹仪型号。
编号。
率定值。
测试记录。
计算。
测试日期:年月日回弹值Ri。
7-11回弹仪型号编号。
12.13碳化深度di(mm)。
测试角度α水平、向上、向下。
侧面、表面、底面、干、潮湿。
对于这份原始记录表,需要删除明显有问题的段落。
同时,将表格中的内容进行分类整理,使得信息更加清晰。
最后,对于文字进行简单的改写,使得表格更加易读。
删除明显有问题的段落,剔除格式错误,重新改写每段话:记录了对军事科学院干部住宅小区8#楼工程中二层顶板、圈梁、凸窗和楼梯板的回弹法检测原始数据,包括测试角度、测区、回弹值和平均回弹模数等参数。
记录了对军事科学院干部住宅小区7#楼工程中一层阳台、过梁、构造柱、楼梯板和顶板,以及二层顶板、构造柱和过梁的回弹法检测原始数据,包括测试角度、测区、回弹值和平均回弹模数等参数。
回弹法检测原始记录表工程名称:军事科学院干部住宅小区7#楼工程构件:二层构造柱(侧面)、二层凸窗(底面)、二层构造柱(侧面)、二层楼梯板(侧面)侧面状态:水平、向上、向下测试角度α:13、14、15、16测区:1、2、3、4、5、6型号:HT225W编号:LS09-回弹率定值:80±2回弹仪检定证号:无测试人员资格证号:无测试日期:2003年6月14日回弹值Ri:测区。
1.2.3.4.5.6.13.37.38.35.51.42.42.14.41.44.42.42.50.42.15.31.33.33.30.30.39.16.35.33.33.31.29.36.回弹值Rm:48.2 39.2 32.5 39.6 47.7 38.8碳化深度d:无这是一份回弹法检测原始记录表,用于测试军事科学院干部住宅小区7#楼工程的二层构造柱(侧面)、二层凸窗(底面)、二层构造柱(侧面)和二层楼梯板(侧面)。
回弹法测试原始记录

测试记录计算测试日期年月日
测试记录计算测试日期年月日
测试记录计算测试日期年月日
测试记录计算测试日期年月日
测试记录计算测试日期年月日
测试记录计算测试日期年月日
测试记录计算测试日期年月日
测试记录计算测试日期年月日
测试记录计算测试日期年月日
测试记录计算测试日期年月日
测试记录计算测试日期年月日
测试记录计算测试日期年月日
测试记录计算测试日期年月日
测试记录计算测试日期年月日
测试记录计算测试日期年月日
测试记录计算测试日期年月日
测试记录计算测试日期年月日。
关于公路路基回弹模量与对应弯沉关系的探讨

关于公路路基回弹模量与对应弯沉关系的探讨摘要:本文通过对广东省某一高速公路路基承载板测试数据分析,提出适于实测路基的回弹模量与弯沉之间的相互关系,同时与规范中推荐的计算公式进行比较,建立了可供路基施工控制应用的经验关系,并根据设计路基回弹模量计算了路基交工验收弯沉标准值,完善了路基的质量控制。
关键词:路基回弹模量;回弹弯沉;现场检测;回归分析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d a highway embankment bearing plate test data in Guangdong Province, put forward a relationship between suitable measured roadbed resilient modulus and the Deflection, compare with the formula recommended in the specification at the same time, and calculated according to the design subgrade resilient modulus subgrade hand over the acceptance of deflection standard values, improve the quality control of the subgrade.Key words: resilient modulus of the roadbed; Elastic Deflection; field testing; regression analysis引言路基作为路面结构的基础,它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整体稳定性和水温稳定性,才能承受由路面传递下来的行车荷载。
我国《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11)和《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中规定在路面结构设计时,路基力学性能设计参数采用土基抗压回弹模量,而在路基交工时则采用路基回弹弯沉进行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