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通病混凝土工程培训 PPT

合集下载

建筑工程质量通病总结ppt课件

建筑工程质量通病总结ppt课件

可编辑课件PPT
18
一、实体样板
实体样板
混凝土结构样板工程中剪力墙钢筋外 侧无保护层垫块。
混凝土规范要求:对结构实体钢筋保 护层厚度进行检验,保护层厚度应符 合图纸和设计要求。因其关系到结构 的承载力、耐久性、防火等性能所以 在施工工程中应加强控制。
可编辑课件PPT
19
一、实体样板
实体样板
根据集团样板引路作业(防水)要求
可编辑课件PPT
15
一、实体样板
实体样板
构造柱模板支设体系未展示。
集团规范要求做法如上。模板采用对
拉螺栓固定,螺栓应从构造柱内部穿
过,不得在砌块上穿孔,上部应留设
斜槽浇筑口,确保浇筑密实,达到设
计强度后,将多余砼凿除。
可编辑课件PPT
16
一、实体样板
实体样板
顶砌做法不符合集团防渗漏标准体系
,顶部斜砌端部和中部未放置预制三 根据集团防渗漏标准体系P61,顶部
实体样板
现场情况:内墙面未分层展示,缺失 甩浆或喷浆面层,扣分-4/7.5。
规范做法:应按照设计切面分层展示 。
可编辑课件PPT
6
一、实体样板
实体样板
现场情况:样板区构造柱样板的对拉 螺杆设置在砌块上,这不符合集团和 规范的要求。
集团样板引路制度中,明确要求构造 柱对拉螺杆应设置在构造柱上。
可编辑课件PPT
砌体工程样板中未体现穿墙管道预留 点的防渗漏效果,在空调孔位置必须
预埋样板工序。
用C20预制砼块代替砌块。不得在砌PT
11
一、实体样板
实体样板
构造柱模板支设浮于形式,无模板加 固体系。
集团防渗漏体系要求:采用对拉螺杆 固定模板,螺栓应从构造柱内部穿过 ,不得在砌块上凿孔。

质量通病混凝土工程培训PPT课件

质量通病混凝土工程培训PPT课件

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的防治
错误做法 较好做法 错误做法:板底木方交接部位无主龙骨进行支撑,造成此部位形成受力真空部位,无有效支撑力,易造成板底变形。 较好做法:合理进行板底支撑木方的排版,保证次木方间距不小于20CM,对主楞排版需注意次木方交接区域,尽 量把主楞排在此区域,对次木方端部进行支撑,保证教授叫支撑的稳定性,避免后期楼板变形。
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的防治
错误做法 较好做法 错误做法:钢模施工中,大钢模和阴阳角模固定采用伞形卡进行固定,不能达到固定要求,且固定间距过大,易 造成阴阳角部变形。 较好做法:大钢模和阴阳角模部位的连接固定应采用配套的固定连接件,保证连接刚度满足要求,保证现浇结构的 成型质量。
——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的防治
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的防治
错误做法
较好做法
错误做法:层高2.9m范围内侧采用四道水平杆加固,剪力墙模板受力刚度不足。 较好做法:层高2900mm及以下的墙柱最少设置5排对拉螺杆,层高2900~3200mm的墙柱必须设6排,自下而上第一 排螺杆离地200mm,一、二排间距450mm,二、三排间距450mm,最上道距顶板300mm,其余均 分,模板根部应进行水平加固,转角部位的对拉螺栓距阴角200mm。
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的防治
错误做法 较好做法 错误做法:梁底使用木方平放进行应力传递,传递到满堂架立杆上,刚度不满足要求,易造成梁下弯变形。 较好做法:梁底使用钢管进行压力传递,并设置梁双立杆独立支撑,保证足够的刚度把应力传递给梁侧边的两根立 杆上,保证脚手架支撑系统的稳定性。
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的防治
错误做法
较好做法
错误做法:层高2.9m范围内侧采用四道水平杆加固,剪力墙模板受力刚度不足。 较好做法:层高2900mm及以下的墙柱最少设置5排对拉螺杆,层高2900~3200mm的墙柱必须设6排,自下而上第一 排螺杆离地200mm,一、二排间距450mm,二、三排间距450mm,最上道距顶板300mm,其余均 分,模板根部应进行水平加固,转角部位的对拉螺栓距阴角200mm。

《混凝土质量通病》课件

《混凝土质量通病》课件
分类
混凝土质量通病主要包括裂缝、 蜂窝、露筋、孔洞、强度不足等 问题。
产生原因分析
材料因素
混凝土原材料不合格, 如水泥安定性不合格、
砂石含泥量超标等。
施工因素
施工过程控制不严格, 如搅拌不均匀、振捣不
密实、养护不当等。
设计因素
结构设计不合理,如配 筋不足、节点设计不当
等。
环境因素
环境条件对混凝土质量 的影响,如温度变化、
的。
结构加固法
对于因荷载过大或设计不当引起 的裂缝,可以采用结构加固法, 如增加支撑、加设钢箍等,以提
高结构的承载能力。
蜂窝、孔洞处理
砂浆、混凝土填充
对于较小的蜂窝、孔洞,可以采用砂浆或混凝土进行填充 ,先清除松散部分,然后用配比适当的水泥砂浆或细石混 凝土进行填补,并做好养护工作。
压浆处理
对于较大的蜂窝、孔洞,可以采用压浆处理,通过压力将 水泥砂浆或细石混凝土注入蜂窝、孔洞中,使其填满并硬 化,达到修复目的。
详细描述
蜂窝、孔洞表现为混凝土表面出现疏松、不密实的状态,内部存在空隙。这不 仅影响了混凝土结构的外观质量,还削弱了结构的承载能力,容易引发结构安 全问题。
露筋
总结词
露筋是指混凝土结构内的钢筋未被混凝土包裹而外露的现象。
详细描述
露筋的产生通常是由于钢筋安装位置不准确、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足或振捣时碰 撞钢筋所致。露筋会导致钢筋的腐蚀和结构的承载能力下降,对结构的安全性和 耐久性造成威胁。
结构补强
对于因设计或施工不当引起的蜂窝、孔洞,如果已经影响 到结构的安全性,需要进行结构补强,如增加支撑、加设 钢箍等。
露筋处理
清理外露钢筋
首先需要清理外露钢筋上的混凝土残渣和锈迹,使其露出原有的钢 筋形状。

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ppt课件

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ppt课件
5)是在高温和大风天气要设置遮阳和挡风设施,及 时养护。
可编辑课件PPT
20
8、温度裂缝
现象:表面温度裂缝走向无一定规律性;梁板式或长度尺 寸较大的结构,裂缝多平生于短边;大面积结构裂缝常纵 横交错。深进的和贯穿的湿度裂缝,一般与短边方向平行 或接近于平行,裂缝沿全长分段出现,中间较密。裂缝宽 度大小不一,一般在0.5mm以下,裂缝宽度沿全长没有多 大变化。温度裂缝多发生在施工期间,缝宽受温度变化影 响较明显,冬季较宽,夏季较细。沿断面高度,裂缝大多 呈上宽下窄状,个别也有下宽上窄的情况,上下边缘区配 筋较多的结构,有时也出现中间宽两端窄的梭形裂缝.
2、蜂窝处理方法
混凝土有小蜂窝,可先用水冲洗然后用1:2水泥砂浆补修。如果是大蜂窝, 则先将松动石子和突出颗粒剔除,尽量成喇叭口,外边大些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 湿透,再用高一级标号的细石混凝土捣实,加强养护。
3、孔洞处理方法
将孔洞处疏散的砼和突出的石子剔除掉 , 孔洞顶部要凿成斜面!避免形成死 角,用水刷洗干净保持湿润,用比原砼强度等级高一级的细石砼振捣密实。有条 件的也可以在砼内掺入膨胀剂,以免新旧砼出现裂缝。
原因:1)结构、构件下面的地基未经夯实和必要的加固处理,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浇筑后 ,地基因浸水引起不均匀沉降;
2)平卧生产的预制构件(如屋架、梁等)由于侧向旬度较差,在 统弦、腹杆或梁的侧面常出现裂缝;
3)模板刚度不足,支撑间距过大或支撑底部松动,以及过早拆模 ,也常导致不均匀沉陷裂缝出现;
可编辑课件PPT
24
预防:
可编辑课件PPT
6
2、蜂窝:
现象:混凝土局部酥松,砂浆少,石子多,石 子间出现空隙,形成蜂窝状的孔洞。
原因:

建筑工程质量通病PPT课件

建筑工程质量通病PPT课件
③将坡度改缓;
④同时,应做好地面排水和降低地下水位的工作。
.
8
(二)、回填土密实度达不到要求 1、现象:
回填土经夯实或辗压后,其密实度达不到设计要求,在荷 载作用下变形增大,强度和稳定性下降。 2、原因: ①土的含水率过大或过小,达不到最优含水率下的密实度要 求; ②填方土料不符合要求; ③辗压或夯实机具能量不够。
.
20
(一)钢筋工程
4、钢筋焊接与机械连接的通病:
1)钢筋闪光对焊的通病现象:未焊透、氧化、过热、脆 断、烧伤、塑性不良、接头弯折和偏心、大直径钢筋 焊接缺陷等。
2)钢筋电阻点焊的通病现象:焊点脱落、钢筋表面烧伤. 压坑大.火花飞溅严重、焊点冷弯脆断焊点压陷深度过 大或过小等。
3)钢筋电弧焊的通病现象:尺寸偏差、焊缝形成不良、 焊瘤、咬边、电弧咬伤钢筋表面、弧坑过大、脆断、 裂纹、夹渣、未焊透、气孔等。
柱接头没有 捣固密实。
振捣不足, 空洞、露筋
.
61
(四)、混凝土柱、墙、梁等构件外形尺寸、轴线位置偏差 大
土夯实;或挖出淤泥加深基础。
.
11
(四)
1、集水井(坑)排水不畅或失效 现象:集水井(坑)内水排不出,影响排水沟的水流
入集水井(坑),造成基坑降水效果差 原因:1)抽水泵功率不够;2)集水井布置距离大;
3)集水井深度和大小不能满足要求。 预防:1)根据涌水量选择水泵的型号及数量;2)合
理布置井的数量,科学确定井的深度及大小;3) 井壁四周要采取防止井壁坍塌的措施,并且要有过 虑层;4)经常清理井内的淤泥及垃圾。
③钢模板脱模剂涂刷不均匀;④模板拼缝不严,浇筑的混凝 土跑浆;
⑤钢筋保护层垫块厚度或放置间距、位置等不当;

地基与基础工程常见质量通病课堂PPT

地基与基础工程常见质量通病课堂PPT
*
.
*
静力压桩
静力压桩是在均匀软弱土中利用压桩架(型钢制作)的自重和配重,通过卷扬机的牵引传到桩顶,将桩逐节压入土中的一种沉桩方法。这种沉桩方法无振动、无噪音、对周围环境影响小,适合在城市中施工。
.
*
吊桩
静力压桩机
.
*
吊桩 连续压桩
接桩(管口焊接)
预制桩常见质量通病
打桩施工常见问题的分析
*
.
*
常见问题分析
打坏 打歪 打不下
.
*
1、打桩时,桩的顶部由于直接受到冲击而产生很高的局部应力 2、顶部的配筋应做特别的处理。
桩顶、桩身打坏的原因和处理
常见问题分析
*
.
*
2、桩垫材料选用不合适或打坏-----采用材质均匀、强度高、弹性好的桩垫 3、桩的顶面与桩的轴线不垂直,局部受冲击-----保证垂直度,及时纠正
混疑土灌注桩施工
.
*
施工工艺流程: 测定桩位-埋设护筒-桩机就位-制备泥浆-机械成孔-泥浆循环出渣-清孔-安放钢筋笼-安设导管-浇筑水下混凝土-拔除护筒 特点:稳定孔壁的机械钻孔方法,通过循环泥浆将切削碎的泥渣屑悬浮后排出孔外,适用范围广 成孔机械:潜水钻机、冲击钻机、回转钻机等
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
预应力管桩静压桩施工过程
压入一节
.
*
灌注桩:直接在桩位上用机械成孔或人工挖孔,在孔内安放钢筋、灌注混凝土而成型的桩。 与预制桩相比,灌注桩具有不受地层变化限制,不需要接桩和截桩,节约钢材、振动小、噪声小等特点。 灌注桩按成孔方法分为泥浆护壁成孔灌注桩、沉管灌注桩、干作业钻孔灌注桩、人工挖孔灌注桩等。
*
.
*
2、土层中夹有较厚的砂层或其它硬土层,或者遇上钢渣、孤石等障碍物,仍进行盲目施打。 -----同设计勘探部门共同研究解决

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培训ppt课件

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培训ppt课件

可编辑课件PPT
12
第一章 模板一般质量通病及其防治
4.模板支撑选配不当 现象:由于模板支撑系选配和支撑方法不当 ,导致支撑体系缺乏刚度、稳定性,导致结构 混凝土浇筑时产生变形。(例如:涨模、下沉 、移位)
可编辑课件PPT
13
第一章 模板一般质量通病及其防治
防治措施: (1) 模板支撑系统根据不同的结构类型和模板 来选配,以便相互协调配套。使用时,应对支 承系统进行必要的验算和复核,尤其是支柱间 距应经计算确定,确保模板支撑系统具有足够 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
可编辑课件PPT
5
第一章 模板一般质量通病及其防治
(4) 根据混凝土结构特点,对模板进行专门设 计,以保证模板及其支架具有足够强度、刚度 及稳定性;
(5) 混凝土浇筑前,对模板轴线、支架、顶撑 、螺栓、垂直度进行认真检查、复核,发现问 题及时进行处理;
(6) 混凝土浇筑时,要均匀对称下料,浇筑高 度应严格控制在施工规范允许的范围内。
可编辑课件PPT
14
第一章 模板一般质量通病及பைடு நூலகம்防治
(2) 木质支撑体系如与木模板配合,木支撑必 须钉牢楔紧,支柱之间必须加强拉结连紧,木 支柱脚下用对拔木楔调整标高并固定,荷载过 大的木模板支撑体系可采用枕木堆塔方法操作 ,用扒钉固定好;(常见于砖混结构,目前市 场上使用较少)
可编辑课件PPT
15
防治措施:
(1) 模板轴线测放后,组织专人进行技术复核 验收,确认无误后才能支模;
(2) 墙、柱模板根部和顶部必须设可靠的限位 措施,目前项目上较常采用的是墙柱模板根部 根据控制线焊接限位钢筋(内控)外侧预埋限 位钢筋(外控),中部与顶部采用预制砼撑块 ,以保证位置准确;

建筑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PPT课件

建筑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PPT课件
•11
梁、柱主筋保护层防治措施 制作梁、柱箍筋时,应严格按照设计的截面尺寸
加工制作。尤其在箍筋的弯折部位,有效折弯半 径在规范允许的条件下,应通过,而使保护层过大(减小构件截面尺寸)。 甲方、监理应对施工单位编制的钢筋料单抽查, 如发现现场钢筋绑扎尺寸偏差较大,应核对钢筋 料单,加大抽查频次,保障现场所需钢筋符合图 纸要求。
•38
1.2.3外墙开裂、渗漏
表现形式:外墙保温板面层开裂、内墙面出 现渗漏
治理措施:外墙脚手孔及洞眼应分层塞实, 并在洞口外侧先加刷一道防水增强层。
刮糙不少于两遍,每遍厚度宜为7~8mm,每 一遍抹灰前,必须对前一遍的抹灰质量(空 鼓、裂缝)检查处理(空鼓应重粉,只裂不空 应用水泥素浆封闭)后进行,两层间的间隔 时间不应少于2~7d,达到冬季施工条件时, 不应进行外墙抹灰施工。
•27
砼养护
•28
楼板裂缝
•29
1.1.8砼施工缝不符合规定
表现形式:施工缝留设位置不正确,未按 规范规定留在剪力最小部位;施工缝处接 槎处理不当,时下常用的钢丝网对新浇混 凝土有一定的隔离作用,削弱了新旧混凝 土的结合力。
•30
治理措施:一般规定,混凝土的施工缝应留 在剪力较小且便于施工的部位,柱应留水 平缝,梁、板、墙应留垂直缝。
•4
要治理质量通病,必须分析产生质量通病 的原因,一般来说,和设计、材料、施工 、使用、维护等有关,有些通病是上述多 种原因之一引起的,也有的是几个因素综 合影响的结果, 这里着重讲述治理措施。
•5
二、常见建筑工程质量通病表现
形式及防治措施
1.土建工程质量通病 1.1主体工程质量通病 1.1.1钢筋工程 表现形式:楼板钢筋间距、位置难以保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错误做法:钢模施工中,大钢模和阴阳角模固定采用伞形卡进行固定,不能达到固定要求,且固定间距过大,易
造成阴阳角部变形。
较好做法:大钢模和阴阳角模部位的连接固定应采用配套的固定连接件,保证连接刚度满足要求,保证现浇结构的
成型质量。
大家好
12
培训结束,感谢观看
——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的防治
培训机构:安全环保生产部
大家好
13
结束
大家好
14
保证不破坏钢模的整体性。
大家好
10
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的防治
错误做法
较好做法
错误做法:钢模施工中,梁和墙交接部位采用泡沫板、模板进行混凝土浇筑封堵,易形成施工冷缝、断面,影响后 期结构安全。
较好做法:在此部位建议采用钢丝瓦片进行封堵,保证结构的整体性。
大家好
11
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的防治
错误做法
较好做法
建筑施工质量、技能培训
——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的防治
培训机构:安全环保生产部
大家好
1
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的防治
错误做法
较好做法
错误做法:对拉螺杆采用多伞形卡固定,伞形卡之间存在间隙,降低固定强度。 较好做法:强度较大单伞形卡固定,保证固定强度。
大家好
2
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的防治
错误做法
较好做法
错误做法:结构梁采用步步紧加固,强度不足;墙梁结合部形成受力断面,结合部易出现错台现象。
杆上,保证脚手架支撑系统的稳定性。
大家好
7
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的防治
错误做法
较好做法
错误做法:层高2.9m范围内侧采用四道水平杆加固,剪力墙模板受力刚度不足。
较好做法:层高2900mm及以下的墙柱最少设置5排对拉螺杆,层高2900~3200mm的墙柱必须设6排,自下而上第一
排螺杆离地200mm,一、二排间距450mm,二、三排间距450mm,最上道距顶板300mm,其余均
较好做法:墙梁结合部采用梁侧木方压过模板拼缝位置,保证受力刚度。梁测木方采用定型模具加固,
保证上侧木方受力刚度。
大家好
3
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的防治
错误做法
较好做法
错误做法:內排架无扫地杆,內排架无有效抗变形能力。 较好做法:离楼板15——20cm设置双向扫地杆,强化內排架抗变形能力。
大家好
4
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的防治
量把主楞排在此区域,对次木方端部进行支撑,保证教授叫支撑的稳定性,避免后期楼板变形。
大家好
9
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的防治
错误做法
较好做法
错误做法:施工用钢模堆放杂乱,未按照规范要求堆放,影响钢模质量,间接造成现浇面成型质量存在缺陷。 较好做法:在施工现场钢模存放区域应该专门设置,其次钢模存放应该竖向放置,设置专门的钢模摆放支架,
错误做法
较好做法
错误做法:顶板次龙骨平放且间距较大,模板易变形。 较好做法:顶板次龙骨木方全部立方,次龙骨间距不大于30cm。
大家好
5
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的防治
错误做法
较好做法
错误做法:层高2.9m范围内侧采用四道水平杆加固,剪力墙模板受力刚度不足。
较好做法:层高2900mm及以下的墙柱最少设置5排对拉螺杆,层高2900~3200mm的墙柱必须设6排,自下而上第一
排螺杆离地200mm,一、二排间距450mm,二、三排间距450mm,最上道距顶板300mm,其余均
分,模板根部应进行水平加固,转角部位的对大拉家螺好 栓距阴角200mm。
6
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的防治
错误做法
较好做法
错误做法:梁底使用木方平放进行应力传递,传递到满堂架立杆上,刚度不满足要求,易造成梁下弯变形。 较好做法:梁底使用钢管进行压力传递,并设置梁双立杆独立支撑,保证足够的刚度把应力传递给梁侧边的两根立
分,模板根部应进行水平加固,转角部位的对大拉家Βιβλιοθήκη 好 栓距阴角200mm。8
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的防治
错误做法
较好做法
错误做法:板底木方交接部位无主龙骨进行支撑,造成此部位形成受力真空部位,无有效支撑力,易造成板底变形。 较好做法:合理进行板底支撑木方的排版,保证次木方间距不小于20CM,对主楞排版需注意次木方交接区域,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