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肺结核不同涂痰结果患者X线胸片及CT影像学检查结果对照分析
肺结核X线胸片诊断的影像效果观察

肺结核X线胸片诊断的影像效果观察肺结核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其主要病变部位为肺部。
X线胸片是肺结核最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之一,对于诊断和评估肺结核的病变程度和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肺结核X线胸片诊断的影像效果观察。
肺结核X线胸片常见的表现为肺部阴影。
肺部阴影可以呈现不同的形态,包括结节、斑片状阴影、空洞、弥漫性浸润性阴影等。
结节状阴影一般为直径小于1cm的圆形或椭圆形阴影,多见于初期或活动期的肺结核病灶。
斑片状阴影为边缘不规则、分布不均匀的小片状阴影,常见于慢性患者或不典型的肺结核。
空洞为内部空腔,常见于进展期的肺结核病灶,可呈现圆形、卵圆形或不规则形状。
弥漫性浸润性阴影常见于肺结核患者的晚期,表示肺部广泛的结核病灶。
肺结核X线胸片还可以观察到肺部病变的数量和位置。
肺结核病灶可以单发或多发,单发病灶常见于初次感染或活动期,多发病灶常见于复发或晚期病例。
在诊断中还要观察病变的位置,肺尖部和肺上区是肺结核的常见病灶分布区域,但病灶也可以发生在其他部位,如中部和下部。
透视还可以观察到是否有胸腔积液或胸膜粘连等并发症的表现。
肺结核X线胸片还可以评估病灶的活动性和病变的严重程度。
活动期的肺结核病灶通常表现为病灶模糊、边缘不规整,病灶周围可能伴有虫蚀样改变。
而静止期的病灶通常边缘清晰、纤维化程度增加。
病变的严重程度可以通过观察肺部病灶的大小、数目以及是否伴有空洞、钙化等来评估。
在进行肺结核X线胸片诊断时,还需要与其他肺部疾病进行鉴别。
肺结核的X线胸片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异性,但也存在很多不典型表现和误诊现象。
对于可疑肺结核的患者,往往需要结合临床症状、病史以及其他检查结果,综合评估进行诊断。
肺结核X线胸片诊断的影像效果主要包括肺部阴影的形态、病变的数量和位置、病灶的活动性和严重程度等。
正确观察和解读肺结核X线胸片对于肺结核的早期发现、及时治疗和预防传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肺结核患者的X线影像学分析

肺结核患者的X线影像学分析【摘要】目的:探讨肺结核患者的X线影像学特点,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以我院于2015年3月—2016年3月间诊断的76例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和X线胸片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其X线影像学的特点。
结果:病灶部位上,46例病变部位在中上肺叶,18例位于中下肺叶12例位于下肺叶单发。
55例患者病变位置在双肺,21例病变在单肺。
病灶类型上,8例X线影像学显示为干酪坏死或斑片状渗出,13例X线显示为结节状,22例显示为纤维化病灶,35例显示为混合病灶,10例显示为肺部有空洞改变,66例显示为肺部无空洞性改变。
结论:了解肺结核患者的X线影像学特点有助于肺结核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改善预后,是临床中首选的诊断方法。
【关键词】肺结核;X线诊断;影像学;特点分析【中图分类号】R5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16-155-02肺结核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一种肺部感染性疾病,据统计,全球每年约有300万人死于肺结核病,我国是世界上肺结核患病人数最多的国家。
肺结核患者通常表现出咳嗽不止、咳痰咳血、肺部空洞、免疫力低下等症状[1],严重影响了正常的生活和身体健康。
因此,应该在早期给予患者科学合理的诊断,以改善预后,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本文以我院近期诊断的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具体过程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于2015年3月—2016年3月间诊断的76例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52例,女性24例,年龄32—78岁,平均年龄(47.8±5.9)岁,病程时间1个月—5年,平均病程时间(10.3±2.3)个月。
所有患者均出现了咳嗽、咯血、呼吸不畅、发热、盗汗、体虚、无力等症状,符合肺结核诊断的标准。
对所有患者均实施X线诊断,评估患者的诊断结果。
1.2 方法对患者实施胸部X线扫描诊断,在扫描开始前,医务人员应先向患者说明扫描方法,确保患者能够按照要求进行扫描,以满足诊断需求,避免出现由于患者姿势不对而导致误诊的情况。
肺结核X线胸片的影像学表现及临床价值分析

肺结核X线胸片的影像学表现及临床价值分析发表时间:2014-02-19T10:49:47.84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35期供稿作者:索正洲[导读] 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肺部慢性传染病,其不仅会感染肺部,也可侵及其他脏器。
索正洲(贵州省平塘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558300)【摘要】目的探讨肺结核X线胸片的影像学表现及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2013年收治的73例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73例肺结核患者的X线胸片的检查表现,并分析X线胸片在肺结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结果 73例患者中Ⅰ型患者比例为24.7%(18/73),Ⅱ型患者比例为16.4%(12/73),Ⅲ型患者比例为50.7%(37/73),Ⅳ型患者比例为8.2%(6/73),Ⅰ-Ⅲ型肺结核合并胸膜炎患者占总病例比例为20.5%(15/73)。
单发发病比例为53.7%(21/73),双肺发病比例为53.7%(21/73),病灶类型以混合型和渗出型为主,比例分别为53.7%(21/73)和53.7%(21/73),病灶空洞以单发性空洞为主,比例为53.7%(21/73)。
结论 X线胸片能清晰观察肺结核类型、病灶类型和发病部位,在肺结核临床诊断中有重要应用价值。
【关键词】肺结核 X线胸片影像学表现临床价值【中图分类号】R5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35-0278-01 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肺部慢性传染病,其不仅会感染肺部,也可侵及其他脏器,机体感染结核菌后不一定马上发病,只有当机体免疫力降低或细胞介导的变态反应增高时,才可能引起临床发病,因此如果能及时诊断和治疗,对于预防和彻底治愈肺结核有积极意义[1],本文将X线胸片应用于肺结核临床诊断中,通过观察肺结核患者X线胸片的影像学表现,探讨X线胸片在肺结核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1.1患者资料选取我院2011年5月-2013年7月收治的73例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39例,女性34例,年龄在42-69岁之间,平均年龄(46.4±2.3)岁,临床检查白细胞增高患者22例,血沉加快患者15例,痰菌培养呈阳性患者51例,阴性患者22例,所有患者均被确诊为肺结核,病程在1-7年之间,平均病程(4.1±1.2)年,临床表现为剧烈咳嗽患者34例,咳血患者21例,低热或不规则发热患者47例,胸膛胸闷患者39例,乏力盗汗患者30了,合并有以上2种以上症状患者26例,初次发病患者52例,复发患者中接受2次以上化疗治疗的患者14例,73例患者随访6个月。
CT与X线影像对肺结核诊断的对比分析

作 者 单位 :480 新疆 若 羌县 妇幼 保健 院 8 10
C T与 X 线 影 像 对 肺 结 核 诊 断 的 对 比 分 析
陈 岩 王 文俊
【 摘要】目的: 探讨肺结核 的C x线的影像特征 。方法: 2例肺结核患者进行 c T, 对6 T平扫与X线检查, 对检查所得的影像 结果进行记录, 并将两者
增厚 ,阳性率 8 .% , 节 滑膜 增厚 , 43 关 声像 表现 为关 节积 液 暗区 内膜 状光 带 , 面不 平整 , 表 内部 中等 回声 , 布 不 均 , 分 部分 不 均 匀 增 厚 , 可见 绒 毛或 结 节 状 凸起 突 向关 节腔 ;I例患 者 有关 节腔 关节 积 液 , I 阳性率 5 .% , 2 6 关 节积 液声 像 表 现为 关节 间 隙增 宽 , 节 内液 性 暗 区透 声差 。 l 例 患 者表 关 l 现 出血管 过度 增生 , 阳性 率 5 . % , 膜血 管 过 度 增 生 表 现 为增 厚 的滑 26 滑 膜上 及关 节 内显示 较 多的血 流 信号 , 色 多普 勒 能 量 图或 彩 色 多 普 勒血 彩 流 图模式 下血 流呈 亮点 状 、 状 、 棒 条状 , 的交 织成 网 , 成血 管翳 。 有 形
不 同程 度 的血 管增 生 征象 。 表 1 两组 患 者 出现超 声检 测指 标 阳性 的例 数 n % ) (
本 项研 究 中滑膜 增厚 阳性 率 高达 8 . % , 示 滑 膜增 厚 是超 声 诊 断 43 提 R 非 常灵 敏 的指标 , A 与多数 文献 报道 接 近 。滑膜 炎 是 RA最 早 的病 理 变 化 , 现 为渗 出和 增生 , 表 因此 当超 声检 测 到 关 节 内 滑膜 增 生 时 。 示 该关 提 节存 在 滑膜 炎症 , 使得 早期 诊断 成 为 可能 。 超 声对 于液 体 的 显示 有 很 高 的灵 敏 度 , 但本 组 阳性率 5 . % , 于其 他文 献 报 道 , 26 低 可能 与 观察 关 节偏 小 有关 , 间关 节 少量 积液 不易 与 增厚 的滑 膜 区分 。在 探测 滑膜 血 管 翳 指 及血 管 生成 上 , 色多普 勒超 声 可显 示 增 厚 的 滑膜 内部及 周 边 有 血 流信 彩 号 , 研究 中有 5 .% 的患者 出现 不 同 程 度 的 血 管增 生 , 明超 声 检查 本 26 表 可在 早期 明确 关 节 内侵 袭 程度 , 了解病 变 累及 的范 围 , 助 于判 断 R 有 A疾 病 的活 动性 。
肺结核X线胸片诊断的影像效果观察

肺结核X线胸片诊断的影像效果观察肺结核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最常见的病变部位为肺部。
X线胸片是诊断肺结核的常用检查方法之一,其影像效果观察对于肺结核的诊断、鉴别和病情的评估十分重要。
在X线胸片上,正常肺组织呈现为透明的黑色区域,肺纹理清晰可见。
当患者患上肺结核时,影像上会出现以下几种特征。
1. 結節灶:在X线胸片上,肺结核的最早病变形式为结节,表现为一粒粒小的圆形或椭圆形阴影,其直径一般为2-40毫米,边界清晰或模糊。
结节灶的分布可以是散在的,也可以是多个结节同时出现。
而且结节灶在肺尖或中上肺野较为常见。
2. 空洞:随着结节灶的进一步发展,其中心组织坏死,形成空洞。
在X线胸片上,空洞呈现为边界清晰的圆形或椭圆形阴影,其内可见空气液平面及空洞周围的壁结构。
空洞对于肺结核的诊断有很重要的意义。
3. 支气管扩张:肺结核患者可能有支气管痉挛和炎症,导致支气管扩张。
扩张的支气管在X线胸片上呈现为直径增大的透明区域,其边界清晰。
4. 感染灶浸润:肺结核引起的炎症可以扩散到肺组织中,形成广泛的浸润。
在X线胸片上,感染灶浸润呈现为模糊的阴影,有时伴有结节灶或空洞的形成。
除了以上特征外,肺结核还可能伴随其他影像表现,如胸膜增厚、胸腔积液、肺门淋巴结肿大等。
这些影像特征可作为肺结核的辅助诊断依据,帮助医生明确诊断及鉴别其他肺部疾病。
X线胸片在诊断肺结核方面并不是完全可靠的方法。
因为结核病变的早期阶段往往难以在X线胸片上显示出明显的异常,仅依靠影像特征的判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对于疑似肺结核患者,诊断需要综合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和其他影像学技术的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以提高准确率。
老年肺结核的影像学表现

老年肺结核的影像学表现老年肺结核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其影像学表现多样。
在本文中,我将介绍老年肺结核的一些常见影像学表现,并讨论其诊断和鉴别诊断的重要性。
一、影像学检查方法老年肺结核的影像学检查主要包括胸部X线片和计算机断层扫描(CT)。
胸部X线片是一种简单、经济、无创的检查方法,对于发现肺部病变具有很高的敏感性。
计算机断层扫描(CT)则能够提供更详细的图像信息,对于发现小的病变和评估病变的性质具有更高的准确性。
二、影像学表现1. 肺实质病变老年肺结核的肺实质病变主要包括浸润性肺炎、干酪性肺炎、纤维素性肺炎等。
这些病变在影像学上表现为片状、絮状或地图状阴影,边缘模糊,密度不均。
其中,干酪性肺炎的阴影密度较高,边缘清晰,常见空洞形成。
2. 空洞性病变老年肺结核的空洞性病变主要表现为厚壁空洞和薄壁空洞。
厚壁空洞常见于干酪性肺炎,其壁厚、均匀,周围伴有广泛的炎症反应。
薄壁空洞则多见于浸润性肺结核,其壁薄、不均匀,周围炎症反应较轻。
3. 纤维化病变4. 胸膜病变老年肺结核的胸膜病变主要包括胸腔积液、胸膜增厚和粘连。
胸腔积液在影像学上表现为液性暗区,边缘光滑。
胸膜增厚和粘连则表现为胸膜线不规则、模糊,肺野受限。
5. 淋巴结病变老年肺结核的淋巴结病变主要表现为淋巴结肿大和融合。
在影像学上,肿大的淋巴结边缘清晰,密度均匀,有时可见坏死和中心空洞。
淋巴结融合则表现为多个淋巴结相互融合,形成较大的肿块。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1. 观察肺实质病变的形态、大小、密度和分布,以及是否有空洞形成。
2. 注意胸膜病变的程度,以及是否有胸腔积液。
3. 观察淋巴结病变的大小、形态和位置,以及是否有融合趋势。
4. 结合临床表现,如咳嗽、咳痰、发热等,以及实验室检查,如痰涂片、痰培养等,进行综合分析。
在鉴别诊断方面,需要注意与其他肺部疾病,如肺炎、肺纤维化、肺癌等相鉴别。
这些疾病在影像学表现上可能与老年肺结核相似,但有其特定的临床特点和实验室检查结果。
老年人肺结核病的检查项目有哪些?

老年人肺结核病的检查项目有哪些?检查项目:痰液细菌涂片检查、血清学反应、胸部平片、CT检查1.痰结核菌检查为确诊肺结核最特异性方法。
厚涂片抗酸染色镜检快速简便,阳性率高,假阳性少,为目前普遍推荐。
痰抗酸杆菌阳性提供初步诊断。
据估计痰涂阳性其结核菌最低浓度为10个/ml,50%~80%肺结核患者痰涂阳性。
结核菌培养可以与其他抗酸杆菌得以鉴别,除非已经化疗者偶可出现涂片检查阳性培养检查阴性,在未治疗的肺结核培养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高于涂片检查。
培养菌株进一步作药敏测定,可为治疗特别是复治提供重要参考。
涂阳(涂片检查阳性)病例化疗7~10天内对实验室结核菌生长极少影响,而仅有极少量排菌的涂阴(涂片检查阴性)病例化疗迅速影响培养结果,故必须在化疗开始前留取标本。
在无痰和不会咳痰的低年儿童清晨抽取胃液检查结核菌,必要时仍是一种值得采用的方法。
在成人应用雾化导痰或经气管穿刺吸引采样,亦是可供选择的采样方法。
结核菌培养的最大缺点是生长缓慢,需要4~6周才见菌落,若连续作药敏检测则需3~4月之久,而且还存在阳性率尚欠理想和难于标准化等问题。
由于结核菌DNA合成所需酶的结构异常,长期来关于快速培养的研究均无突破。
目前应用Bactec460TB系统解决了结核菌快速检测的难题。
这采用含放射性14C棕榈酸为底物的7H12分枝杆菌培养基,当检测标本接种于该培养基后,若有分枝杆菌存在,则其代谢产物与底物作用生成14CO2后者送入电离室,并自动显示测定结果。
加入NAP(P-nitro-acetylamino-β-hydroxypropiophenone)药物便可与非典型分枝杆菌相鉴别。
此系统亦可进行抗结核药物的敏感性测定。
多数应用表明,Bactec系统用于分枝杆菌的检测平均9天、结核菌鉴别5天、药敏试验6天即能完成,便检测时间显著缩短,与常规方法符合率极高。
其缺点是设备及试剂昂贵,而且可能低估耐药性。
老年人结核误诊率高,病变范围较广,易形成空洞,故痰查结核菌阳性率较高,可高达85.9%。
肺结核病患者痰涂片及痰培养检测结果分析

肺结核病患者痰涂片及痰培养检测结果分析发表时间:2017-05-24T14:34:19.643Z 来源:《心理医生》2017年5期作者:王羽佳田生科[导读] 分析肺结核患者痰涂片及痰分离培养抗酸杆菌情况,研究涂阳肺结核患者痰涂片与罗氏培养阳性率的差别。
(1宁夏石嘴山市第二人民医院宁夏石嘴山 753000)(2宁夏石嘴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宁夏石嘴山 753000)【摘要】目的:分析肺结核患者痰涂片及痰分离培养抗酸杆菌情况,研究涂阳肺结核患者痰涂片与罗氏培养阳性率的差别,为确诊和治疗控制结核病提供科学诊断依据。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2016石嘴山市第二人民医院结核病定点门诊登记的疑似肺结核病人795例和期间确诊登记化疗的肺结核病人253例,共计1048例分别对每例就诊者进行痰涂片和培养检测。
结果:1048例就诊者中查出抗酸杆菌阳性77例,总阳性率为7.34% (77/1048);其中痰培养阳性(培阳)61例,痰涂片阳性32例,阳性率分别为5.82%和3.05%.培阳高于涂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化疗期间253例肺结核治疗者涂阳16例,培阳4例,阳性率分别6.32% (16/253)和1.58% (4/253),涂阳高于培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可疑肺结核者痰培阳高于涂阳,而确诊化疗的肺结核病人涂阳高于培阳,痰涂片抗酸杆菌检测特异性高而敏感性低,分离培养敏感性、特异性均较高。
【关键词】肺结核;痰检;痰培养【中图分类号】R4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05-0127-02 我国是结核病的高负担国家,耐药结核病已成为结核病控制的重大挑战之一,为控制传染源,降低感染风险,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培养成为发现和诊断结核病必要的诊断方法[1,2]。
因此,有必要对初诊患者的痰涂片和培养检查方法进行探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年肺结核不同涂痰结果患者X线胸片及CT影像学检查结果对照分析
发表时间:2016-12-07T14:38:52.137Z 来源:《医药前沿》2016年12月第34期作者:龙学军1(通讯作者)吴海萍2 李德智3 何海东3 [导读] 肺结核是全球性传染病疾病,老年人是肺结核高发人群,多以继发性为主,临床表现不典型。
(1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人民医院放射科宁夏吴忠 751999)
(2 宁夏中卫市中宁县卫生监督所宁夏中卫 755100)
(3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宁夏吴忠 751999)
【摘要】目的:对照分析老年肺结核不同涂痰结果患者X线胸片及CT影像学检查结果。
方法:收集确诊的78例老年肺结核患者临床资料,根据痰涂片结果分为抗酸杆菌阳性者43例(涂阳组)、阴性者35例(涂阴组),回顾性分析X线胸片及CT检查结果。
结果:CT诊断符合率高于X线胸片(P<0.05);涂阳组CT诊断符合率高于X线胸片(P<0.05),涂阴组CT与X线胸片诊断符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X线胸片诊断符合率涂阳组与涂阴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诊断符合率涂阳组高于涂阴组(P<0.05);影像学表现涂阳组患者肺实变、空洞、支气管壁增厚及磨玻璃影检出率高于涂阴组(P<0.05)。
结论:CT检查相对于X线胸片检查可提高老年肺结核的诊断准确性,涂阳患者影像学表现中肺实变、空洞、支气管壁增厚及磨玻璃影等征象检出率高于涂阴患者。
【关键词】肺结核;老年;痰涂片;X线;CT;影像学
【中图分类号】R5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34-0153-02
肺结核是全球性传染病疾病,老年人是肺结核高发人群,多以继发性为主,临床表现不典型,容易引起误诊及漏诊,涂痰进行抗酸杆菌检测是肺结核重要诊断手段,尤其是对影像学不典型的肺结核患者涂痰检查意义更为重要,患者涂痰结果抗酸杆菌阳性率较高,治疗效果欠佳,是重点防控对象。
本研究对老年肺结核不同涂痰结果患者X线胸片及CT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了对照分析,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06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在确诊的78例老年肺结核患者临床资料,纳入标准:(1)年龄≥60岁,性别不限。
(2)有治疗前的X线胸片及CT、痰涂片结果。
排除标准:(1)合并糖尿病、恶性肿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疾病者。
(2)由于长期或大量使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治疗史者。
痰涂片抗酸杆菌阳性者43例、阴性者35例,涂阳肺结核患者(涂阳组)中男25例、女18例,年龄60~74(65.29±4.81)岁,初治37例、复治6例;涂阴肺结核患者(涂阴组)中男21例、女14例,年龄60~81(66.15±4.42)岁,初治31例、复治4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初复治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1.2.1资料分析方法对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X线胸片和CT、痰涂片结果。
1.2.2检查方法 X线为日本生产的500MA X线机,均有前后位及侧位摄片,CT机为Asteion TSX-021B型全身螺旋CT机,扫描层距
8mm,层厚8mm,扫描范围肺尖至肺底,对感兴趣区域扫描层厚2mm。
1.3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X线胸片、CT检查诊断符合率比较
X线胸片诊断26例、CT诊断43例,CT诊断符合率为55.13%明显高于X线胸片33.33%(χ2=7.51,P<0.05);涂阳组CT诊断符合率高于X线胸片(P<0.05),涂阴组CT与X线胸片诊断符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X线胸片诊断符合率涂阳组与涂阴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诊断符合率涂阳组高于涂阴组(P<0.05);详见表1。
3.讨论
肺结核的发生机制普遍认为是免疫功能低下及结核杆菌侵入体内大量繁殖所致,老年人由于多合并慢性病,同时免疫功能相对于中青年人群有所下降,因此是肺结核高发人群。
老年肺结核有如下特点[1-2]:(1)临床症状多不典型或无明显症状。
(2)发病部位及形态不典型,在各个肺段均可受累,容易发生血性播散。
(3)病情容易反复。
由于老年人多合并多种慢性病,在治疗肺结核过程中不易彻底治疗,容易出现病情反复。
(4)男性相对于女性高发。
X线胸片、CT、痰涂片等检查均是诊断肺结核常用方法,但是各有优缺点,痰涂片如抗酸杆菌为阳性则提示病情具体传染性,而X线胸
片及CT检查可有助于发现肺结核病灶所在位置及形态,但是无法确定传染性。
肺结核患者涂痰结果不同是否在影像学表现上也有所不同,临床研究相对较少,本研究对老年肺结核不同涂痰结果患者X线胸片及CT检查结果进行了对照分析,结果显示CT检查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X线胸片,其中涂阳组患者CT诊断符合率高于X线胸片,但是涂阴组CT与X线胸片诊断符合率确无明显差异性,X线胸片诊断肺结核时诊断符合率涂阳组与涂阴组是明显差异性,但是CT诊断时诊断符合率涂阳组高于涂阴组,以上结果提示X线下进行肺结核的涂阳与涂阴患者临床表现是接近的,但是CT检查能发现X线胸片下无法发现的患者,提高诊断率[3-4]。
将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对照分析,影像学表现涂阳组患者肺实变、空洞、支气管壁增厚及磨玻璃影检出率均明显高于涂阴组,可能是由于涂阳患者病情相对会较重病变范围较广,涂阴患者则较轻,因此在影像学上表现有时候更为不典型。
分析X线胸片表现,老年肺结核患者多表现为浸润、增殖、渗出等表现,少部分表现为空洞、结核球及胸膜病变,也有部分患者表现为斑片状影或条索状影,并且以上表现多多种共存,以上表现在在涂阳与涂阴的患者中均无明显的不同,同时症状不典型的患者通过后期的痰涂片、CT检查及预防性治疗等证实。
CT检查相对于X线胸片检查能更准确的观察到病灶,尤其是不典型的小病灶,并且还能分辨病灶的密度、形态及与周边组织的关系,对于X线下不典型的病灶,CT检查更能提高诊断率,在观察到肺实变、空洞、支气管壁增厚及磨玻璃影等表现时,则患者病情具有传染性的可能性更大[5]。
综上所述,CT检查相对于X线胸片可提高老年肺结核的诊断准确性,涂阳患者影像学表现中肺实变、空洞、支气管壁增厚及磨玻璃影等征象检出率高于涂阴患者,对于怀疑为肺结核的老年人在进行影像学检查时建议首选CT检查以减少误诊及漏诊,同时可通过仔细观察影像学表现更早的发现涂阳患者,以便进行早期隔离及治疗。
【参考文献】
[1]高微微.老年肺结核患者治疗问题探讨[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4,37(10):732-733.
[2]苏锐,王仲元,陈红兵,等.643例老年肺结核病的临床分析[J].中国防痨杂志,2012,34(5):284-288.
[3]张娜,钟国民.低剂量螺旋CT和X线平片在肺结核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分析[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5,25(10):1889-1891.
[4]叶晓雪,许崇永.多层螺旋CT在肺结核诊断及分型中的应用价值[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4,24(2):321-323.
[5]董莘,洪剑,秦崇,等.活动性肺结核痰涂片结果与薄层CT表现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医学装备,2013,10(6):4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