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对口支教

合集下载

学校开展教育对口支援工作总结5篇

学校开展教育对口支援工作总结5篇

学校开展教育对口支援工作总结5篇第1篇示例:学校开展教育对口支援工作总结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教育对口支援工作已成为当前教育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学校作为教育对口支援的重要力量,积极参与和推动教育对口支援工作,为促进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和教育质量的提升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下面将对学校开展教育对口支援工作进行总结,并分析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我校长期以来一直致力于开展教育对口支援工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支援学校选择通过与教育局及相关合作单位的沟通和协调,我校积极选择了一所教育资源相对薄弱的学校作为对口支援学校。

该学校地处偏远山区,教学条件艰苦,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质量和教育资源严重不足。

2.资源对接我校通过募捐物资、资金和教学资源等形式,对对口支援学校进行资源对接。

在教学设施、教材、师资力量等方面给予支持,为其改善教学条件提供了有力保障。

3.师资支援我校定期派出优秀教师到对口支援学校进行教学辅导,提升当地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育理念。

我校还为对口支援学校培训了一批本土教师,以提升学校的内生发展力。

4.教学交流我校与对口支援学校开展师生交流活动,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经验,开阔了视野,同时也促进了教师之间的教学交流,提升了教学水平。

二、存在的问题虽然我校在教育对口支援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1.基础设施不完善对口支援学校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教学条件艰苦,急需改善。

2.师资力量匮乏对口支援学校的教师数量偏少,且绝大部分教师缺乏专业培训和教学经验,教学质量难以保障。

3.教学资源匮乏对口支援学校的教学资源相对匮乏,教材、教辅、实验器材等都存在一定缺口。

三、未来发展方向为解决存在的问题,我校将继续加大教育对口支援工作力度,积极推动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和促进教育公平发展。

未来的发展方向主要包括:1.基础设施改善我校将加大对口支援学校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包括校舍、教室、实验室、图书馆等方面,为学校创造更好的教学环境。

学校支教工作实施方案

学校支教工作实施方案

学校支教工作实施方案一、背景与意义。

学校支教工作是指通过学校组织的方式,组织学生、教师等参与到支教活动中,到农村、贫困地区的学校进行教学、文化交流等活动。

这种形式的支教工作,不仅可以帮助贫困地区的学校提高教学水平,还可以让学生和教师们更好地了解国家的教育资源分布不均等问题,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心。

因此,学校支教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支教目标。

1. 提高支教地区学校的教学水平,改善教学条件,促进教育公平。

2.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心,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3. 促进城乡教育资源的均衡发展,推动教育公平。

三、支教内容。

1. 教学支援,包括师生互动、课堂教学、教学资源共享等,帮助支教地区学校提高教学水平。

2. 文化交流,通过举办文艺演出、体育活动、手工制作等形式,促进支教地区学校和学生的文化交流。

3. 社会实践,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社区服务等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

四、支教组织和实施。

1. 组织机构,学校支教工作由学校领导牵头,设立支教工作领导小组,明确支教工作的责任部门和具体责任人。

2. 招募培训,学校通过宣传、招募等方式,组织学生和教师参与支教活动,并对参与支教的学生和教师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支教意识和专业水平。

3. 实施方案,学校制定详细的支教实施方案,包括支教时间、地点、内容、活动安排等,确保支教工作的顺利进行。

4. 效果评估,学校对支教工作进行跟踪和评估,及时总结经验,改进工作,确保支教工作的实效性和持续性。

五、支教工作保障。

1. 资金保障,学校要为支教工作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确保支教活动的正常开展。

2. 安全保障,学校要加强对支教地区的安全风险评估,确保支教工作的安全进行。

3. 政策支持,学校要积极争取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为支教工作提供政策和资源支持。

六、总结。

学校支教工作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对于促进城乡教育资源的均衡发展,推动教育公平,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心,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学校帮扶支教工作总结(精选5篇)

学校帮扶支教工作总结(精选5篇)

学校帮扶支教工作总结学校帮扶支教工作总结(精选5篇)辛苦的工作已经告一段落了,回顾这段时间中有什么值得分享的成绩呢?让我们对过去的工作做个梳理,再写一份工作总结。

那么工作总结的格式,你掌握了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学校帮扶支教工作总结(精选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学校帮扶支教工作总结1为进一步借助省二级幼儿园的示范辐射作用,本学年,我园以教育局幼教中心下发的结对帮扶文件精神为指导,2009年9月与天荒坪中心幼儿园开展了结对帮扶工作。

我们结合两个幼儿园实际情况共同制定计划,运用多种形式进行结对帮扶。

在整个帮扶过程中,始终坚持对象针对化、内容实效化、形式多样化的帮扶路径,以此增强帮扶活动的有效价值。

现将近一年的帮扶工作总结如下:一、高度重视、措施到位(一)加强领导。

为了确保帮扶工作的顺利开展和有效落实,我们共同成立了结对帮扶领导小组。

双方共同承担,组织并领导帮扶活动的开展与实施。

其中组长龚xx;副组长肖xx、鲍xx;组员:林x、韦x、阮xx、张x、徐xx、沈xx。

(二)制定有效的活动计划。

为了使帮扶取得切实成效,我们领导小组成员对帮扶园进行了实地考察与交流,共同制定帮扶计划。

例如:通过考察,我们了解到山川乡幼儿园人员少,园舍较为陈旧。

教师能有效开展日常工作,但在教师专业发展方面、档案资料整理、科研活动开展方面还比较欠缺,特别是新教师担子重,急需有针对性培养。

因此,本学年我们的计划主要是,根据“所需帮扶”。

我们的做法是:她们需要什么,我们给予什么。

借助各种途径实施帮扶,如:建立畅通的信息渠道,幼儿园软资源共享,共同开展创特色教科研活动、开展各类培训竞赛、教学活动展示等活动。

进行面对面交流、力争做到有求必应、尽力而为。

每次活动我们都会借相聚进行交流探讨,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困惑或实际问题。

二、自主拓展,主动出击在结对过程中,我们将目标提升到结对的实效性上,积极联系,主动出击。

(一)建立畅通的信息渠道,实现针对性指导。

教育对口支援情况汇报

教育对口支援情况汇报

教育对口支援情况汇报近年来,教育对口支援工作在我市取得了显著成效。

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对口支援工作,不断加大对贫困地区的帮扶力度,促进了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推动了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

首先,教育对口支援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通过对口支援,我市成功帮助了一批贫困地区学校改善了办学条件,提高了教学质量。

在师资力量方面,我市派出了一批优秀教师到贫困地区学校支教,有效提高了当地教师的教学水平。

在教学资源方面,我市向贫困地区学校捐赠了大量教材、图书和教学设备,丰富了学校的教学资源,改善了学生的学习环境。

其次,教育对口支援工作促进了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

通过对口支援,我市成功实现了教育资源的跨区域共享。

在教育经费方面,我市对贫困地区学校进行了资金支持,保障了当地学校的正常运转。

在课程设置方面,我市向贫困地区学校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满足了学生的多样化学习需求。

在教学管理方面,我市向贫困地区学校提供了先进的教学管理经验,提高了学校的管理水平。

最后,教育对口支援工作推动了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

通过对口支援,我市成功促进了贫困地区学校的教育事业全面发展。

在学生素质教育方面,我市向贫困地区学校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

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我市向贫困地区学校提供了文化建设支持,丰富了学校的文化氛围。

在教育教研方面,我市向贫困地区学校提供了教育教研支持,提高了学校的教学水平。

总之,教育对口支援工作在我市取得了显著成效,促进了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推动了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

我们将继续加大对口支援力度,不断提高对口支援的质量和水平,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力量。

支教对口帮扶实施方案

支教对口帮扶实施方案

支教对口帮扶实施方案支教对口帮扶是指城市学校与农村学校之间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通过定期派遣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提升农村教育教学水平,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支教对口帮扶实施方案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促进教育公平,加强城乡教育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我们将就支教对口帮扶实施方案进行详细介绍。

一、支教对口帮扶的意义。

1.促进教育公平。

支教对口帮扶可以有效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提高农村学校的教学质量,让农村学生享受到与城市学生同等的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公平。

2.加强城乡教育合作。

支教对口帮扶可以促进城市学校与农村学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探讨教学方法和经验,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加强城乡教育合作。

3.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支教对口帮扶可以让城市学生深入了解农村教育的现状,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心,增强他们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二、支教对口帮扶实施方案。

1.建立支教对口帮扶工作组织。

由城市学校和农村学校共同成立支教对口帮扶工作组织,明确工作目标和任务,确定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明确支教教师的选拔标准和条件。

2.制定支教对口帮扶实施方案。

根据农村学校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制定支教对口帮扶实施方案,包括支教教师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支教周期和时间安排,支教教师的工作任务和责任等。

3.选拔优秀支教教师。

由城市学校根据支教对口帮扶实施方案的要求,选拔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爱心的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确保支教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效果。

4.加强支教教师的培训。

支教对口帮扶工作组织应加强对支教教师的培训和指导,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和支教能力,确保支教教师能够胜任农村学校的教学工作。

5.加强支教对口帮扶的监督与评估。

建立支教对口帮扶的监督与评估机制,对支教教师的教学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确保支教对口帮扶工作的顺利实施。

三、总结。

支教对口帮扶实施方案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促进教育公平,加强城乡教育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小学学校教师支教制度

小学学校教师支教制度

一、制度背景为贯彻落实国家关于教育均衡发展的战略部署,促进城乡教育资源共享,提升农村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根据我国《义务教育法》和《教师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国教育实际,制定本制度。

二、制度目标1. 提高农村学校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缩小城乡教育差距;2. 促进城乡教师交流与合作,实现教育资源共享;3. 培养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农村教师队伍。

三、支教对象1. 优秀小学教师;2. 具备一定教育教学经验的教师;3. 具有爱心、责任心,愿意为农村教育事业奉献的教师。

四、支教期限支教期限一般为1-3年,根据实际情况可适当调整。

五、支教内容1. 课堂教学:承担农村学校的教学任务,传授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方法;2. 教研活动:参与农村学校的教研活动,共同探讨教育教学问题,提高教学质量;3. 教师培训:协助农村学校开展教师培训,提高农村教师的教学水平;4. 学生辅导:关注农村学生的学习生活,做好学生辅导工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六、支教管理1. 支教教师选拔:由教育主管部门组织选拔,选拔程序公开、公平、公正;2. 支教教师培训:对支教教师进行岗前培训,提高支教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3. 支教教师考核:支教教师需定期接受考核,考核内容包括教育教学质量、师德师风等方面;4. 支教教师待遇:支教教师在支教期间享受与农村学校教师同等的工资待遇,并根据实际情况给予一定的生活补贴。

七、支教保障1. 支教教师住宿:为支教教师提供舒适的住宿条件;2. 支教教师交通:为支教教师提供必要的交通保障;3. 支教教师医疗:为支教教师购买医疗保险,确保支教教师身体健康;4. 支教教师心理健康:关注支教教师心理健康,提供心理辅导服务。

八、制度实施1. 各级教育主管部门要高度重视支教工作,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制度落实;2. 各地要加大投入,为支教工作提供必要的经费保障;3. 各级教育部门要加强宣传,提高全社会对支教工作的认识,营造良好的支教氛围。

通过实施本制度,将进一步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提高农村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为我国农村教育事业做出积极贡献。

学校教师支教制度

学校教师支教制度

一、制度背景为了推动教育公平,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提高农村学校教育质量,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农村教育发展。

教师支教作为提升农村教育水平的重要举措,已成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规范教师支教工作,保障支教教师权益,提高支教效果,特制定本制度。

二、制度目的1. 优化农村学校师资队伍,提升农村教师整体素质;2. 促进城乡教育资源共享,提高农村学校教育质量;3. 培养一批具有较高教育教学水平和奉献精神的支教教师;4. 推动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公平。

三、制度内容1. 支教对象及条件(1)支教对象: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或有丰富教育教学经验的优秀教师。

(2)支教条件: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师德师风,具备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愿意到农村学校支教。

2. 支教期限及服务范围(1)支教期限:一般为1-3年。

(2)服务范围:根据国家和地方教育发展规划,重点支持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

3. 支教教师权益保障(1)工资待遇:支教教师在支教期间,工资待遇按国家规定执行,并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给予适当补贴。

(2)职称评定:支教教师在支教期间,可按照国家规定申请职称评定,并享受与城镇教师同等待遇。

(3)工作生活条件:支教教师应享受与当地教师同等的工作生活条件,包括住宿、交通、医疗等。

4. 支教教师培训与管理(1)培训:支教教师上岗前,需接受岗前培训,包括教育教学理论、教学方法、教育信息化等方面的培训。

(2)管理:支教教师应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学校规章制度,服从学校管理,积极参与教育教学活动。

5. 支教效果评估(1)支教效果评估采取定期检查、年度考核等方式进行。

(2)评估内容包括支教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师德师风、支教成果等方面。

四、制度实施与监督1.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支教工作的组织领导,确保制度有效实施。

2. 学校要建立健全支教教师管理机制,保障支教教师权益,提高支教效果。

3. 社会各界要关注支教工作,为支教教师提供支持与帮助。

学校相互支教实施方案

学校相互支教实施方案

学校相互支教实施方案为了促进学校之间的教学资源共享,提高教学质量,增进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特制定学校相互支教实施方案。

一、支教内容。

1. 教学资源共享,学校之间可以共享教学资源,如优质教案、教学视频、教学课件等,以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2. 教师交流,学校可以组织教师交流活动,促进教师之间的互相学习、交流经验,提高教学水平。

3. 学生交流,学校可以组织学生交流活动,让学生之间互相学习、交流,增进友谊,开拓视野。

二、支教方式。

1. 远程支教,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视频会议、在线教学平台等,进行远程支教,实现学校之间的教学资源共享。

2. 实地支教,学校可以组织教师和学生到对方学校进行实地支教,开展互助教学活动,增进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三、支教周期。

1. 长期支教,学校可以建立长期稳定的支教合作关系,定期进行教学资源共享、教师交流、学生交流等活动。

2. 短期支教,学校也可以灵活安排短期支教活动,根据需要进行临时性的教学资源共享和交流活动。

四、支教管理。

1. 学校支教协议,学校之间可以签订支教协议,明确支教内容、方式、周期等具体细则,规范支教活动的开展。

2. 支教评估,学校可以定期对支教活动进行评估,总结经验,发现问题,不断改进支教工作,提高支教质量。

五、支教成效。

1. 提高教学质量,通过支教活动,学校可以共享优质教学资源,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学改革。

2. 增进师生交流,支教活动可以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增进友谊,拓展视野,提高教学效果。

六、总结。

学校相互支教实施方案的制定,有利于促进学校之间的教学资源共享,提高教学质量,增进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希望各学校能积极开展支教活动,共同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造福师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果都中学教师支援农村教育领导小组
组长:史凡副组长:和西民
成员:范仲友陈明星杨英杰
果都中学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工作小组
组长:和西民
成员:丁伟利张更龙郝法全李丽刘佃杜洪燕张子甲王攀
果都中学教师支援农村教育的工作计划
近年来,我校为进一步提高农村教学点的教育质量,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根据市教育局及我镇《关于大力推进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工作的意见》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特制订计划如下:
一、支教形式为:
1、离岗全职支教。

教师和教学研究人员离开原任教学校(单位)到受援学校长期支教,支教工作期限不少于一学年。

2、在岗兼职支教。

中学、中小教师和教学研究人员不定期到联小、教学点开展形式多样、灵活有效的短期智力支教活动。

3、双向交流。

中小、联小教师到我校学习教育教学理念,学校班子成员到我校学习管理经验。

我校教师及班子成员到中小、联小现场指导先进的教育教育理念及管理经验
二、我校每年派出二名骨干教师到联小进行离岗支教。

三、中心小学、各联小每年选派两名教师到我校进行在
岗兼职支学习。

四、我校、中心小学、各联小,各选派两名班子成员进行双向交流。

果都镇初级中学
2012.9
果都中学教师支援农村教育的工作方案为切实加强农村联小的教师队伍建设,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高农村基础教育水平,使我镇教育教学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根据上级文件精神和我校的实际,特制订工作方案如下:
一、教师支援农村教育的形式:主要采取在岗兼职支教和教师双向交流等主要形式。

二、我校支教教师应具备的条件
1、支教教师应热爱教育事业,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先进的教育理念、坚实的学科理论素养、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和学科教学指导能力。

2、支教教师应为在编在岗的公办教师,具有与受援学校相应的教师资格并经过岗前培训。

3、支教教师一般应有3年以上教龄,年度考核为称职以上等次。

短期支教或兼职支教应以具有高、中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教学研究人员和省、市级骨干教师、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特级教师为主。

4、支教教师应身体健康,能够坚持正常教学工作。

5、妊娠期、哺乳期女教师或教师的配偶、子女、父母患重病期间原则上不选派支教。

三、教师支援农村教育的政策与保障措施
1、教师支教期满,经考核合格,可以按计划返回原单位工作;考核不合格或基本合格的,由我校进行教育。

2、教师和教学研究人员参评中学高级教师职务、聘任中学中级教师职务、参加各种评优和特级教师评选,必须有1年以上农村学校任教经历。

3、完成一年以上全职支教任务和累计完成480个课时兼职支教任务的教师和教学研究人员,经考核合格后,享受以下政策待遇:
⑴由教办颁发《果都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证书》;
⑵优先参加高一级教师职务评聘;
⑶支教教师和教学研究人员符合评审高、中级教师职务条件,虽然派出学校岗位职数已满,亦可先评教师职务任职资格,学校岗位职数有缺额时优先聘任;
⑷表现突出者优先参加各种评优和骨干教师、学科
带头人、特级教师评选。

(5)对不服从支教安排,或不认真履行支教职责、在支教工作考核中成绩不合格的教师,不能晋升高级教师职务,情节严重的要给予纪律处分。

果都镇初级中学
2011.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