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机工程

合集下载

人机工程学标准

人机工程学标准

人机工程学标准:
人机工程学标准是一个跨学科的领域,涉及心理学、生理学、人体测量学、工程学等多个学科。

其目的是确保人机系统能够高效、安全地工作,并使人在操作过程中感到舒适和满意。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人机工程学标准:
1.人体测量数据:人机工程学需要应用人体测量数据来设计适合人类使用的产品和环
境。

例如,座椅的高度、显示器的位置和大小、控制器的操作方式等都需要根据人体测量数据来设计。

2.人体生理特性:人机工程学需要考虑人体的生理特性,例如人体的肌肉力量、骨骼
结构和运动能力等。

这些特性决定了人在操作过程中能够承受的负荷和动作范围,从而影响产品的设计。

3.感知和认知特性:人机工程学需要考虑人的感知和认知特性,例如视觉、听觉、触
觉、记忆和思维等。

这些特性决定了人在操作过程中的反应速度和准确性,从而影响人机系统的性能。

4.安全性和可靠性:人机工程学需要考虑产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确保产品在使用过
程中不会对人的健康和安全造成危害。

例如,产品的材料、结构和功能都需要经过严格的安全评估和测试。

5.环境和设施:人机工程学需要考虑环境和设施的设计,确保人在适宜的环境中工作
和生活。

例如,室内温度、照明、噪音和空气质量等都需要根据人的需求来设计和调节。

6.可用性和可维护性:人机工程学需要考虑产品的可用性和可维护性,确保人在使用
过程中能够方便地操作和维护产品。

例如,产品的操作界面、维修保养方式和存储方式等都需要经过精心的设计。

人机工程

人机工程

三.体工程设计的电脑椅可以改善人体对电 脑椅的各种需求,即根据人体坐姿的生理特点和 生理尺度,设计适合人的生理结构的电脑椅,使 用舒适、安全,提高工作效率。
三.基于人机工程电脑椅的设计
3.3电脑椅设计原理
• 人的坐姿生理特性分析 在坐姿状态下,身体的主要支持来自脊柱、 骨盆、脚和腿。其中,腰椎、骶骨和椎间盘及软 组织承受坐姿时上身大部分的负荷。在正常的姿 势下,脊柱的腰椎部分前凸,而到骶骨时则后凹, 各椎间盘分布不同的压力,肌肉组织上均匀分布 压力。当处于非自然姿势时,椎间盘内压力分布 不正常,产生腰部酸痛、疲劳的不适感。
谢谢!
依据人机工程学原理设计的三度曲面式椅座使 大腿底面、臀部和椅面的接触面积增大,从而降 低并分散这些部位的压力。要有下滑式的椅前, 这样可以使大腿下侧的压迫减轻,保证腿部血液 循环的畅通。
三.基于人机工程电脑椅的设计
(3)椅垫
椅垫的设计应符合人机工程学。如果椅垫很柔 软,密度比较低便无法稳定整体身体、良好地支 撑身体,使坐姿产生变形,就会出现肌肉疲劳的 现象。所以,一个理想的椅垫必须具有高密度、 好弹性、密度均匀、不老化、不变形、不易燃和 无毒等特性。
坐姿主要尺寸
三.基于人机工程电脑椅的设计
• 电脑椅设计的一般原则
(1)电脑椅的形式、尺度和它的使用相关; (2)根据人体测量的准确数据进行设计; (3)臀部坐骨结节承担身体的主要质量,休息时腰背 部也应承担部分质量; (4)降低大腿对椅子面的压力; (5)需要设计靠背、腰靠和扶手; (6)可以自由变换体位; (7)椅垫需要有一定厚度、硬度和透气性,确保体重 均匀地分布及坐骨结节区域。
一.人机工程概述
1.4 人机工程主要研究的问题: 1)人机之间的分工与配合

人机工程设计较差的原因

人机工程设计较差的原因

人机工程设计较差的原因
人机工程设计较差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
1. 不了解用户需求:设计师未能充分了解用户的需求、使用环境和工作流程,导致设计与用户需求不匹配,用户体验差。

2. 缺乏用户参与:设计师缺乏与用户的密切合作和反馈,未经过充分的用户测试和评估,导致设计不符合实际使用情况。

3. 忽略人类行为学原理:设计师未考虑到人类的认知、感知和行为习惯,导致界面布局、操作逻辑等设计与人类的认知规律不符,增加了用户的认知负担。

4. 界面复杂度过高:设计师未能合理简化界面和操作流程,导致用户难以理解和使用,增加了学习成本和操作错误的可能性。

5. 不合理的信息呈现:设计师未能有效地将信息呈现给用户,导致用户难以获取所需信息,增加了对系统的负担。

6. 忽视人体工程学原则:设计师未充分考虑人体的生理和解剖特点,导致产品的人体适应性差,使用不舒适或产生疲劳。

7. 系统响应不及时:设计师未考虑到系统响应时间对用户体验的影响,导致用户感觉系统反应迟钝,降低了工作效率。

综上所述,人机工程设计较差的原因通常涉及对用户需求的不了解、不合理的界面设计、忽视人体工程学原则、不合理的信
息呈现等。

为改进人机工程设计,需加强对用户的需求分析和参与、合理简化界面和操作流程,以及遵循人类认知和行为习惯等原则。

人机工程

人机工程

人机工程
20
安全人机工程设计—作业区原则
作业面的高度: 工位器具(架子)设计高度:首选高度从最矮工人 肩膀的高度到最高工人手关节高度,可接受高度 从最矮工人肩膀的高度到最高工人膝盖高度。 电气柜高度落地安装的电气柜(箱)操作手柄中心 高度一般为1.2~1.5m;柜(箱)前方0.8~1.2m的范 围内无障碍物.
人机工程 9
二、人类基本生理心理机能特征
人类的感觉能力——人机设计依据 1)视觉: 视野、视距、视觉敏锐度、视觉映象时间 视线运动规律:
眼视线在水平方面运动较垂直方向快,要清楚、 准确 眼视线习惯于从左到右,从上到下, 最好 中 顺时针方向 一般 眼球上下运动较水平运动容易疲劳 最差 视觉效果
人机工程 25
安全人机工程设计—信息显示设计
指针设计:指针形状以尾部平、头部尖、中间等宽的指针和
狭长的三角形指针较好,指针尖端距刻度标记1.6mm最佳, 指针宽度以0.8~2.4mm为优。指针的零点位置在时钟的12点 或9点位置处较好。指针应尽量贴近仪表面,一般采用白仪 表盘,黑字和黑色指针。
刻度设计:仪表刻度的划分应尽量避免采用内插读数的判读
人机工程
30
安全人机工程设计—作业环境与工作负荷
工作场所噪声≤85dB(A);
尽量减少振动,人主要对10~1500Hz的振动产生振动感觉,对
200~300Hz最敏感 气温:尽量保持在17℃~23℃ 湿度:温湿指数≤70 工作负荷:尽量使用提举设备 (电梯,手推车),或两人提举, 工作负荷尽量小于15kg
人机工程 11
三、人类工作能力及其变化规律
人体工作能力:人类活动所必需的基本生理
心理活动能力。
人类工作能力:在人体工作能力基础上,通 过专门的学习、培训和实践锻炼逐渐获得。

人机工程的基础知识

人机工程的基础知识
人机工程基础知识
目录
一、 人机工程的发展及定义 二、 “眼椭圆”与“百分位”的定 义 三、 V点与V1、V2点的定义 四、 E点与P点的的定定义 五、 整车上视角及下视角定义 六、 H点与R点的定义与应用 七、 驾驶员自EO点的操作范围 八、 产品尺寸设计的分类 九、 整车人机校核基本条件
2
一、人机工程的发展及定义
谢谢!
34
6
3、靠背25度角在车身中的定义
• 靠背25度角在车身中的定义 • H点向上635处水平工作线与垂直工作线的交点,
是座椅靠背角25度时眼椭圆自身坐标原点所在位置 。 • 当靠背角不等于25度时自身坐标原点相对垂直
工作线和水平工作线均有偏差,设计时可在眼椭圆 修正表中查阅。
7
4、不同躯干角的眼椭圆位置
被测驾驶员仅上肢活动以按式、握式、横向捏式、 捏式四种方式操作,手所能达到的位置,即可求出 “EO”点最佳操作范围 见下表
27
表(1) 50%驾驶员自EO点的最佳操作范围
操作方式 按式
50%驾驶员 595 自EO点的 最佳操作 范围(mmm)
握式 横向 捏式 捏式
655 685 715
28
八、产品尺寸设计的分类
15
图(5)眼睛与头部位置关系
16
五、整车上视角、下视角的定义
1、上视角的定义 在整车侧视图中,做一条通过前风窗上限相应的点, 向眼椭圆上缘做切线,该切线与水平线的夹角称为 上视角。
2、下视角的定义 在整车侧视图中,做一条通过前风窗下限相应的点 (平头车)或发动机罩的顶点(轿车或长头车), 向眼椭圆下缘做切线,该切线与水平线的夹角称为 下视角。
1、设计尺寸分类 • 从人机工程学的角度出发,设计师为了使自己设计的产品

航空航天工程师的人机工程和人因工程

航空航天工程师的人机工程和人因工程

航空航天工程师的人机工程和人因工程航空航天工程是现代科技领域中的重要分支,它的发展离不开人机工程和人因工程的支撑和指导。

人机工程是研究和设计人与机器(包括飞行器、航天器等)之间最佳的交互方式,而人因工程则更加注重人的因素对系统运行的影响。

本文将通过对人机工程和人因工程的介绍,探讨航空航天工程师在这两个领域中的作用与职责。

一、人机工程人机工程是一门科学,它关注的是如何设计和改进人与机器之间的交互方式,以最大限度地提升用户的效率、舒适度和安全性。

在航空航天领域,人机工程师负责确保飞行员或航天员能够高效地与飞行器或航天器进行交互,以确保任务的顺利进行和安全完成。

人机界面是人机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各种控制按钮、仪表盘、显示屏等等。

人机工程师需要考虑使用者的特点和需求来设计这些界面,以确保使用者能够快速准确地理解并操作各种功能。

此外,人机工程师还需要考虑人的心理和认知特点,如反应时间、决策能力等,来确定合适的界面布局和操作方式。

人机工程还需要考虑应急情况下的人机交互方式。

例如,当飞行器出现故障或无法预期的情况时,飞行员需要能够快速反应并做出正确的决策。

因此,人机工程师需要设计出简洁明了的警报系统和相应措施,以帮助使用者在紧急情况下做出正确的反应。

二、人因工程与人机工程类似,人因工程也关注人与系统之间的交互,但更侧重于人的因素对系统运行的影响。

人因工程师的目标是通过研究和设计,最大程度地减少人为错误和事故的发生,保证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人因工程师需要考虑人的生理特点,如人体工程学、人类视觉和听觉等方面的知识。

他们需要确保系统设计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原则,以减少使用者在操作过程中的不适和疲劳感。

此外,他们还需要设计符合人的视觉和听觉特点的界面,以便用户能够迅速准确地获取和理解信息。

人因工程师还需要进行人因分析,研究和评估人的行为和决策对系统运行的影响。

他们需要分析人的操作错误和事故的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以减少类似事件的发生。

人机工程案例分析3篇

人机工程案例分析3篇

人机工程案例分析3篇案例一:人机工程在智能手机设计中的应用人机工程学是一门研究人类与机器之间交互的学科,它旨在通过优化人机交互界面,提高用户的工作效率和满意度。

在智能手机设计中,人机工程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通过分析三个案例,探讨人机工程在智能手机设计中的应用。

案例一:用户界面设计在智能手机设计中,用户界面是用户与手机进行交互的重要媒介。

一个好的用户界面设计应该简洁、直观、易于操作,并且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

例如,手机的主屏幕应该能够显示重要的信息,并提供快速访问常用功能的方式,如拨打电话、发送短信等。

此外,界面元素的大小、颜色和排列方式也需要考虑到用户的视觉特点,以便提供良好的可读性和易操作性。

案例二:物理按键的设计在智能手机设计中,物理按键的设计也是人机工程学的重要应用之一。

物理按键的设计应该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使用户在使用手机时能够轻松找到和操作按键。

例如,音量键和电源键应该位于用户手指容易触及的位置,以便用户能够快速调整音量和开关手机。

此外,按键的大小、形状和触感也需要考虑到用户的手指大小和灵敏度,以提供舒适的按键体验。

案例三:语音助手的设计智能手机中的语音助手是人机工程学在设计中的另一个重要应用。

语音助手的设计应该能够准确识别用户的语音指令,并提供相应的反馈和操作。

例如,当用户说出“打开相机”时,语音助手应该能够快速打开相机应用程序,并给予用户相应的反馈。

此外,语音助手的语音合成技术也需要考虑到用户的听觉特点,以提供自然、清晰的语音输出。

综上所述,人机工程学在智能手机设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优化用户界面设计、物理按键的设计和语音助手的设计,可以提高用户的工作效率和满意度。

未来,随着人机工程学的不断发展,智能手机的设计将更加符合人类的需求和习惯,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使用体验。

案例二:人机工程在汽车驾驶员座椅设计中的应用人机工程学是一门研究人类与机器之间交互的学科,它旨在通过优化人机交互界面,提高用户的工作效率和满意度。

14100人机工程学基础

14100人机工程学基础

14100人机工程学基础
人机工程学基础涉及了人类和机器之间的交互,旨在设计和优化能够满足人类需求和能力的系统。

这一学科涵盖了多个方面,包括人类认知特性、人体工程学、用户界面设计、人机交互技术等。

下面我将从不同角度来解释人机工程学基础的相关内容。

首先,人机工程学基础涉及了人类认知特性的研究。

这包括对人类感知、学习、记忆、问题解决能力等认知过程的理解。

通过了解人类的认知特点,可以设计更符合人类思维习惯的界面和系统,提高用户的工作效率和满意度。

其次,人体工程学也是人机工程学基础的重要内容之一。

这方面研究涉及了人体结构、运动学、生理学等知识,旨在设计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的工作环境和工具,以减少人体疲劳和损伤,提高工作效率和舒适度。

此外,人机交互技术也是人机工程学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方面的研究关注如何设计直观、易用的用户界面,使用户能够轻松地与计算机系统进行交互。

这涉及到图形界面设计、语音识别、手势识别等多种技术手段的应用。

最后,人机工程学基础还包括对工作系统、生产系统和生活系
统的分析和优化。

通过研究人类在特定环境下的工作和生活需求,
可以设计出更加人性化的系统,提高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人机工程学基础涉及了人类认知特性、人体工程学、用户界面设计、人机交互技术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通过综合运用这
些知识,可以设计出更符合人类需求和能力的系统,提高工作效率
和生活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料传递
2006年
• 物料传递是人机工程的一部分,这是处 理我们如何拿、举起、移动以及搬运不 同的物品。
• 物料传递是造成维修服务 公司内发生工伤事故的主 要原因之一。
3
人机工程学
物料传递
2006年
• 手动物料传递的伤害是由于 以下原因造成的:
– 搬运工具和设备 – 装载/卸载车辆 – 在服务、维护保养和维修工 作中搬运空调机组部件
安全起重
• 背部伤害是第二大常见的工作场所问题。
2006年
• 背部伤害的医疗费用和损失工时的费用平均数目
为11645美元。
U.S.A. 国家安全理事会 • 可以防止大多数的背部伤害事故。
7
人机工程学
安全起重
2006年
(200 lbs.)
杠杆作用 –最大可以将所 搬运物体的重量放大10倍
(40 lbs.)
100 lbs. 10 lbs.
8
人机工程学
安全起重
动动脑筋,救救你的背部! •站在靠 近需搬运 物处并试 一下重量 ! •弯曲你 的双膝 而不是 你的背 ! 如搬运份量 重、难度高 的物品要请 人帮忙!
2006年
•让你的 腿来承 受重力 !
使用正 确的搬 运工具!
9
人机工程学
安全起重

• • •
人机工程学
安全起重
2006年
- 对必须将负载从高处举起或放下时的 困难动作应:
»使用平台而不是梯子 »如可能的话将负载拆分成小件
»推动负载看它有多重及多稳定
»在举起或放下之前将负载尽可能地移 近自己身边
»如有需要时应找人帮忙,以避免受伤
13
人机工程学
安全起重
- 对于难拿的负载要做到:
2006年
• 尽可能靠近负载
4
人机工程学
物料传递
2006年
• 其他物料传递的伤害事故是由于:
– 做某事用尽全力 (扳扳手) – 积累性劳损、失调(CTD) (传递
2006年
• 解决物料传递人机工 程问题的方法之一是 安全起重的技能。 • 可以手动或使用起重 设施安全地起重。
6
人机工程学
2006年
将所搬运物靠近自己身体,这样 你可以看到前方。
不要急速地上举重物并测试负载 的重量。 使负载保持平衡。 避免扭动身体。


注意夹持点和门口等周围情况。
不要倒走,要正对前方向前走。
10
物料传递安全起重
11
人机工程学
安全起重
2006年
• 如有可能,你应当将需起得 的物品置于你的肩和膝之间
12
Carrier
EH&S培训 ——人机工程
人机工程学
培训目的
2006年
为什么
人机工程学方面的伤害在 UTC和开利公司占需要治 疗的总工伤数的35%以上
1
人机工程学
定义
人的能力 工作需要
2006年
人机工程学是把人的能 力与工作需要相平衡
人的能力
工作需要
当需要超过能力时人会受伤
如何解决?
2
人机工程学
• 将背伸直,胃部肌肉绷紧
• 臀部后翘
• 双膝弯曲 • 让腿,胃和臀部肌肉去用力 –而不是你的背部
14
人机工程学
机械起重设施
2006年
• 只要可能的话就使用机械起重设施及帮助
– – – – – – 叉车 液压起重设备 手动龙门起重机 手推车 悬臂吊 斜坡
1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