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库冰箱温度记录表

合集下载

输血科(血库)血液贮存、运输制度

输血科(血库)血液贮存、运输制度

输血科(血库)血液贮存、运输制度
1、入库的全血、RBC悬液等红细胞制品温度控制在2~6℃,血小板振荡保存于20~24℃,禁止接受不合格血液入库;血浆在-20℃以下低温冰箱中保存;贮血冰箱严禁存放其他物品。

2、交叉管、备血管、血型鉴定管存放在冰箱中.并且保存7天以上。

3、交叉配血试剂、血型鉴定试剂存放在试剂冰箱中,严禁试剂与血液混存。

4、血液运输必须使用专用取血容器。

领取血液制品时应核对血液制品的种类和数量,检查血液外观及血液有无异常现象,双方确认无误后方可交接血液。

5、血液在运输中保持合适的温度,不同血液成份最好分别存放于不同的取血容器中。

6、血袋装入取血容器一定要轻拿轻放,特别是冰冻成份在运输中避免剧烈振荡。

7、血液运到医院后要开箱逐一检查血袋有无破损,封口是否严密,标签是否污损,如有上述情况之一者不得使用。

医院血库冰箱管理制度

医院血库冰箱管理制度

血库冰箱管理制度
一、取、放血和观察冰箱温度时,开、关的动作要轻,迅速,以减少冷气外溢。

二、每4-6小时观察冰箱温度一次,并作好记录。

三、冰箱应专人负责,每周检查一次,消毒一次定期用有效消毒液擦试,并作好记录。

四、8℃≥冰箱温度<2℃时,应立即通知维修人员,刚入库鲜血温度上升例外,但需随时观察,如无温度下降,不恢复正常,也应报修。

五、冰箱有异常响声,异常振动等,应首先切断电源,立即报修,如旧修不好,应考虑转移储血。

六、冰箱室非工作人员不得入内,未经维修人员许可,不得动机上的任何部件。

七、值班者发现冰箱出现故障,除及时报修外,必要时向科主任汇报。

八、冰箱内严禁存放任何私人物品。

输血科(血库)仪器设备使用、保养记录表

输血科(血库)仪器设备使用、保养记录表
输血科(血库)仪器设备使用、保养记录表
年 月 日 运转情况 正常□ 正常□ 正常□ 正常□ 正常□ 已除霜□ 已标准□ 已清洁□ 故障□ 故障□ 故障□ 故障□ 故障□ 除霜冰箱型号: 校准冰箱型号: 清洁冰箱型号: 操作者: 操作者: 操作者: 故障类型 CBT/QR 020 备 注
仪器名称 4℃贮血专用冰箱 仪 器 使 用 情 况 -20℃低温冰箱 普通冰箱 冰冻血浆解冻箱 血小板恒温振荡保存箱 低温冰箱除箱记录 冰箱温度校准记录 仪 器 保 养 情 况 冰箱过滤网清洁记录 仪器清洁记录
每周用消毒液□ 无□ 培养皿(90mm)细菌生长菌落〈 8CFU/10min□ 〉8CFU/10min□

储血冰箱的清洁消毒和温度监控管理制度

储血冰箱的清洁消毒和温度监控管理制度

储血冰箱的清洁消毒和温度监控管理制度储血冰箱是血库最为常见的医疗设备,也是血液储存的主要场所。

加强储血冰箱的管理对保持血液冷链完整性、保证血液质量极为重要。

在保证血液质量的同时,也关系到临床输血的疗效,减少了输血反应的发生,保证了临床安全输血。

1、储血冰箱的放置环境储血冰箱应该根据要求逐一编号,分区放置,每台冰箱之间和墙体之间应有一定的间隔(保证冰箱的散热)。

根据冰箱说明所示的放置温度和湿度,必要时配备空调和加湿器。

2、储血冰箱内血液制品的摆放分类放置不同的血液成分对保存温度的要求是维持其功能和疗效的必要条件,因此不同的血液成分应分类放置于不同的储血冰箱里。

全血和红细胞储存在2℃~8℃的冰箱内,因为这样的环境降低了血液主要供能物质葡萄糖的消耗,有利于红细胞储存能量,并且抑制了细菌的生长速度,防止溶血。

新鲜冰冻血浆的冷沉淀-20℃以下保存,阻止了Ⅴ因子和Ⅶ因子的衰减,保证了凝血功能。

血小板20℃~24℃振荡保存,均匀摆动,防止血小板聚集。

血液摆放要求:血液的存放数量、存放间隔、存放位置、冰箱开门次数等均对冰箱温度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在摆放血液时,不能在靠近冰箱壁的位置摆放(冰箱壁处温度较低,易引起红细胞溶血),血袋应有序摆放,袋与袋之间有间隔,避免局部温度高低不同,尽量减少开关门的次数,以保持冰箱内温度恒定。

3、储血冰箱温度监测和记录冰箱温度的监测无显示温度值的冰箱用经权威计量部门校准的数显温度计检测冰箱内温度。

有温度显示的冰箱用经校准的温度计来校准冰箱感应探头显示温度值,以达到对储血冰箱温度的监测。

冰箱温度的记录每天3次。

由血库工作人员对所有的储血冰箱逐台监测温度,并记录到粘贴在箱体外侧的温度表格(应标示有该冰箱的温度范围,超出所示的温度范围的处理方法、除垢除霜记录等信息)和输血科交接班记录中。

温度报警处理冰箱温度超出所示的温度范围时,冰箱的自动报警装置启动,发出警报声,工作人员在收到报警信息后,应分析温度失控原因,采取果断措施保证冰箱温度恒定并记录。

检验科医用冰箱的标准操作程序

检验科医用冰箱的标准操作程序

SOP_16-1 检验科医用冰箱的标准操作程序一、目的:确保医用冰箱内温度恒定与仪器正常运转,统一操作规程,严格质量标准。

二、适用范围:检验科医用冰箱、血库医用冰箱。

三、操作人员:检验科授权工作人员四、操作步骤:1 方法:1.1 医用冰箱应放置于水平地面并留有一定的散热空间。

1.2 外接电源电压必须匹配,并要求有良好的接地线。

1.3医用冰箱内禁止存放与本实验室无关的物品。

1.4 放入医用冰箱内的所有试剂、样品、质控品等必须密封保存。

1.5 保持医用冰箱出水口通畅,非自动除霜医用冰箱应定期除霜。

1.6 每日观察医用冰箱内温度(用经过鉴定的水银温度计测定)并记录于表中,每月一张,一年装订成册存档。

1.7 若温度超出规定范围,调节温控使其回到正常范围,并进行记录。

1.8 若温控调节无效,报请专业工程科维修,修理后须验收合格并签字后方能正常使用。

2 校准:温、湿度计的校准2.1校准计划:2.1.1 启用时校准。

2.1.2 投入使用后每年校准一次。

2.2校准程序:2.2.1 各室各区的室内温、湿度计及医用冰箱内水银温度计各抽送一支送至气象部门校准。

2.2.2 以校准过的室内温、湿度计及医用冰箱内水银温度计校对其他温、湿度计及医用冰箱内水银温度计。

2.3校准的有效标识:经校准后加贴标签,标签上标明本次校准的日期及结果。

2.4计划内校准尽量安排在不进行样本检测的日期完成。

2.5校准必须有记录。

3 维护保养:3.1 电医用冰箱应放在通风良好,远离热源和湿气。

医用冰箱两侧距其它物体以及背面距墙壁至少要留有10CM的空隙,以利散热。

3.2 不要把电医用冰箱倒置或横放,需要倾斜搬运时,箱体与地面的倾斜角度要大于45度。

3.3 电医用冰箱放置的地面要平整、牢固,不能放在泡沫塑料等柔软的物体上。

3.4 医用冰箱应避免阳光直射。

3.5 医用冰箱顶部不要放置重物,也不要放置加热器具。

3.6 电源断电后,要等5分钟以后再通电启动,以免损坏压缩机。

《输血科工作记录一览表》

《输血科工作记录一览表》

《输血科工作记录一览表》1.临床输血监管指导工作职能活动记录2.血库相关制度、流程的培训记录3.血库冰箱温度检测记录4.血库冰箱细菌培养记录5.血库血液出入库记录6.临床输血标本保存记录7.血库冰箱消毒记录8.医疗废弃物交接记录9.血库发血核对记录10.血液转运人考核记录11.控制输血感染方案的执行记录12.报废血液的处理记录13.输血感染疾病的登记、报告和调查处理执行记录14.输血不良反应的记录15.血库工作人员培训考核记录16.血库失控的判定标准、调查分析、处理的记录17.定型血清与标准细胞反应记录第二篇:输血科工作总结输血管理科xx年工作总结xx年,对于输血管理科是具有特殊意义的一年。

在这一年,我们科室从检验科分离成单独的科室;在这一年,我们第一次在全院进行了系统化规模化医务人员输血知识培训;在这一年,实行了血型、配血实验室人员的规范化培训与指导,提高了我院输血实验人员的工作能力与执业水平;在这一年,我们协助卫生局医政科和市中心血站到全市基层医院进行输血科建设、输血科学合理性调研和技术指导,并帮助七家医院完成了输血资质的验收工作。

一年来,(截止12月20日)输血科用血总量达750000毫升,其中完成了配发红细胞668200毫升、血浆48150毫升,血小板1152单位,冷沉淀63单位。

现就科室在具体工作当中的做法总结汇报如下:一以质量为核心努力促进科学合理用血借着这次科室独立需要完善各种制度的契机,进一步健全了输血科的工作制度、岗位职责、技术操作规程,切实加强对输血科管理工作的监督管理。

建立健全了血液入出库检查规程,血液质量检查规程,临床输血检测操作规程,各项输血诊疗活动的操作规程,试剂配制操作规程,仪器使用操作规程,人员培训和技术考核制度,检验记录和核对制度,血液保存、发血、临床输血和血液保存制度,输血后感染的登记报告制度,输血不良反应登记及汇报制度等。

把科学、安全合理用血作为输血工作的重点目标,采取了一系列管理措施,加强临床用血的监督管理。

各种冰箱温度曲线记录

各种冰箱温度曲线记录

抗体试剂不能反复冻融,冻融对抗体活性有影响,也会导致标记物(吖啶酯)和抗体(抗原)脱落或者抗体(抗原)和磁颗粒脱落。

以下我们培训中心的3个冰箱的温度记录曲线供参考:第一例:机械式温控展示冰箱(前面板透明),品牌海尔。

是无霜带循环风的。

可是里面却结着厚厚的冰。

设定温度未知,已调到1档(对应的温度应该是最高,机械式冰箱档位数字越大,温度越低)。

内壁有结冰。

温度记录仪放在未结冰处。

从下图可见,温度控制范围在2度到零下5.5度之间波动,这样试剂处于反复冻融状态。

第二例:数码温控带数码显示,品牌LG,设定温度4度,内壁无霜无结冰。

从下图可见,温度控制范围好于机械式温控。

前期温度波动在零下2.5度到零上4.5度之间,后期温度波动在零下0.5度到3.5度之间。

试剂还是有可能处于反复冻融状态。

第三例:三洋专用血库冰箱,设定温度为4度。

从下图可见,温度控制范围明显好于普通家用冰箱,温度记录仪防置位置接近内壁,温度控制范围在0.5度到2度之间从上面几例可见,1:不要选择机械式温控冰箱。

温度波动范围有7度,试剂极易被反复冻融。

2:数码温控的冰箱温控效果还不错,但为防止反复冻融,请将温度设定就高不就低,建议设定要6-8度。

以避免内壁结冰,试剂可能反复冻融。

3:即便内壁未见明显结冰或者霜,冰箱里的温度还是可能会到达零度以下,试剂还是可能会结冰。

4:尽量不要用透明前面板的冰箱,一是内外壁温度相差大,二是我们的试剂要求避光,容易导致瓶间差。

我遇到过的情况是,反复冻融过的试剂跟正常的试剂比较:1:RLU值明显偏低很多,可能只有正常的一半以下。

2:刚从冰箱里拿出来,RLU值会很低,在室温底下放数小时后等试剂到达室温再去做,RLU值明显有上升。

3:再放到冰箱里等试剂温度降下去,RLU值又会降低。

个人认为:用户试剂出现问题的原因一般和试剂本身无关,大部分由于运输和存储引起。

在遇到可能存在的试剂不好的情况,建议先从运输储存环节寻找问题。

储血冰箱的清洁消毒和温度监控管理规定

储血冰箱的清洁消毒和温度监控管理规定

储血冰箱的清洁消毒和温度监控管理规定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储血冰箱的清洁消毒和温度监控管理制度储血冰箱是血库最为常见的医疗设备,也是血液储存的主要场所。

加强储血冰箱的管理对保持血液冷链完整性、保证血液质量极为重要。

在保证血液质量的同时,也关系到临床输血的疗效,减少了输血反应的发生,保证了临床安全输血。

1、储血冰箱的放置环境储血冰箱应该根据要求逐一编号,分区放置,每台冰箱之间和墙体之间应有一定的间隔(保证冰箱的散热)。

根据冰箱说明所示的放置温度和湿度,必要时配备空调和加湿器。

2、储血冰箱内血液制品的摆放分类放置不同的血液成分对保存温度的要求是维持其功能和疗效的必要条件,因此不同的血液成分应分类放置于不同的储血冰箱里。

℃~8℃的冰箱内,因为这样的环境降低了血液主要供能物质葡萄糖的消耗,有利于红细胞储存能量,并且抑制了细菌的生长速度,防止溶血。

℃以下保存,阻止了Ⅴ因子和Ⅶ因子的衰减,保证了凝血功能。

℃~24℃振荡保存,均匀摆动,防止血小板聚集。

血液摆放要求:血液的存放数量、存放间隔、存放位置、冰箱开门次数等均对冰箱温度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在摆放血液时,不能在靠近冰箱壁的位置摆放(冰箱壁处温度较低,易引起红细胞溶血),血袋应有序摆放,袋与袋之间有间隔,避免局部温度高低不同,尽量减少开关门的次数,以保持冰箱内温度恒定。

3、储血冰箱温度监测和记录冰箱温度的监测冰箱温度的记录3次。

由血库工作人员对所有的储血冰箱逐台监测温度,并记录到粘贴在箱体外侧的温度表格(应标示有该冰箱的温度范围,超出所示的温度范围的处理方法、除垢除霜记录等信息)和输血科交接班记录中。

4、储血冰箱的消毒冰箱壁:每周用75%酒精对内外壁消毒一次,并有消毒记录。

冰箱内空气消毒:甲醛熏蒸和三氧消毒法均可有效的改善冰箱内的空气环境,达到冰箱内空气消毒的目的。

消毒效果的监测:箱内空气培养每月一次,并有报告单和记录,无生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冷藏冰箱温度记录表
温度控制范围:记录者:检查者:2018年
3月份温度记录表
1.测试温度在控制范围内可接受,超出温度范围为不可接受,请在此温度上画个圈,然后细节请填写纠正和反措施要求表。

2.记录者记录方式为4℃/WJ,表示温度为4℃,记录者为WJ.检查者每月检查一次,记录方式为12/1 WJ,表示一月十二号检查,检查者WJ。

冷藏冰箱温度记录表
温度控制范围:记录者:检查者:2018年
4月份温度记录表
1.测试温度在控制范围内可接受,超出温度范围为不可接受,请在此温度上画个圈,然后细节请填写纠正和反措施要求表。

2.记录者记录方式为4℃/WJ,表示温度为4℃,记录者为WJ.检查者每月检查一次,记录方式为12/1 WJ,表示一月十二号检查,检查者WJ。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