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石CT应用与比较宝石新技术

合集下载

西门子force开源CT与宝石能谱CT冠状动脉成像 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西门子force开源CT与宝石能谱CT冠状动脉成像  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西门子force开源CT与宝石能谱CT冠状动脉成像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分析西门子force是一款基于最新的双层探测器技术的CT设备,具有出色的空间分辨率和时间分辨率,能够实现高分辨率成像。

而宝石能谱CT则是一种基于能量谱成像技术的CT 设备,能够获取心脏血管的钙化程度、斑块组成和血管狭窄情况等信息,从而提高对冠心病的诊断准确性。

下面将分别对这两种成像技术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首先来看西门子force开源CT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

西门子force具有高速成像和低剂量成像的特点,非常适合用于心脏成像。

在冠心病的诊断中,西门子force能够提供清晰的冠状动脉影像,辅助医生准确评估动脉狭窄的程度和位置。

该设备还可以实现心肌灌注成像,帮助医生识别心肌梗死的范围和程度,为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重要依据。

西门子force的心脏成像速度很快,可在一次注射造影剂的情况下进行多次成像,帮助医生观察心脏的动态变化,对冠心病患者进行全面评估。

接下来是宝石能谱CT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宝石能谱CT能够通过能谱成像技术获取血管内斑块的成分信息,对钙化斑块、软斑块和混合斑块进行区分,并可以量化钙化程度,为冠心病患者的病情评估提供更多客观数据。

它还可以进行心脏血管造影,直观地显示冠状动脉的情况,全面了解血管狭窄的程度和部位。

宝石能谱CT还可以进行心肌灌注成像,辅助医生判断心肌缺血情况,对冠心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多信息支持。

需要指出的是,虽然西门子force开源CT和宝石能谱CT在冠心病诊断中各自具有独特的优势和应用价值,但在临床实践中并非孤立存在,而是往往结合其他影像学检查手段一起使用,如核素显像和冠脉造影等,以期获得更全面、准确的诊断结果。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完善,未来这两种成像技术还有望进一步发展,为冠心病的诊断带来更多可能性。

西门子force开源CT与宝石能谱CT作为冠状动脉成像的先进技术,已经在冠心病的诊断中展现出极大的潜力。

宝石能谱CT在冠状动脉成像ASiR结合最佳单能量的初步研究

宝石能谱CT在冠状动脉成像ASiR结合最佳单能量的初步研究

宝石能谱CT在冠状动脉成像ASiR结合最佳单能量的初步研究摘要:近年来,宝石能谱CT成像技术凭借其高分辨率和低剂量的优势成为冠状动脉成像的前沿技术。

然而,宝石能谱CT在临床应用中仍面临一些挑战,如成像噪声和剂量问题。

本研究旨在通过结合ASiR(适应性统计迭代重建)算法和最佳单能量成像方法,来提高宝石能谱CT的成像质量和剂量节省效果。

引言:冠状动脉疾病是导致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准确评估冠状动脉的病变程度对临床和患者的治疗决策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的冠状动脉成像技术,如冠状动脉造影(CAG),虽然能提供较高的分辨率,但其侵入性和放射性对患者而言是一种负担,并且对肾功能存在一定的影响。

而宝石能谱CT技术则在成像质量和剂量方面有着优势,被认为是一种潜力巨大的替代技术。

方法:本研究共纳入100名接受冠状动脉成像的患者。

所有患者均接受了宝石能谱CT扫描,同时将ASiR算法和最佳单能量成像方法应用于图像重建。

图像重建后,我们评估了各种成像参数的质量和剂量。

结果:与传统的CT重建方法相比,ASiR算法的应用使得图像噪声得到有效控制,且成像质量明显提高。

同时,最佳单能量成像方法的使用进一步减少了噪声,使得冠状动脉狭窄和斑块的检测更加准确。

此外,宝石能谱CT结合ASiR和最佳单能量方法显著降低了放射剂量,减少对患者的辐射损害。

讨论:本研究初步证实了宝石能谱CT在冠状动脉成像中的应用前景。

ASiR算法和最佳单能量成像方法的结合不仅提高了成像质量,还有效控制了噪声。

此外,较低的剂量水平使得宝石能谱CT技术在临床中更具可行性。

结论:宝石能谱CT在冠状动脉成像中结合ASiR算法和最佳单能量成像方法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进一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验证本研究结果,并优化成像参数,以更好地满足临床需求。

宝石能谱CT的发展将为冠状动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更精确、便捷和无创的手段。

宝石能谱CT结合ASiR算法和最佳单能量成像方法在冠状动脉成像中表现出潜力巨大。

高端CT技术的性能比较与分析

高端CT技术的性能比较与分析

- 18 -随着科学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广泛应用,CT 技术在我国的发展也历经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分别经历了实验室阶段及头部CT 成像、非螺旋CT 时代及体部CT 成像、螺旋时代及血管CT 成像、多层螺旋CT 时代及心脏CT 成像阶段。

然而,技术的进步是永无止境的,新推出的高端CT 就是最好的证明。

2005年,西门子在美国放射学会年会(简称RSNA 年会)发布了首台双源CT,成为当年RSNA 年会最受瞩目的高端CT,仅隔两年,在2007年的RSNA 年会上,GE、Philips 和东芝分别推出了宝石CT、Brilliance iCT 和320排CT,向西门子的双源CT 发出了挑战。

1 各高端CT的核心技术提高图像质量,提升扫描速度,降低辐射剂量,优化后处理流程是四大高端CT 生产商的最终目标。

在通往这个目标的过程中,高端CT 向两个不同的方向发展,一个是提高时间分辨率,也就是缩短图像重建时所需扫描数据的采样时间;另一个是扩大一次扫描的覆盖范围。

GE 和西门子走的是能量成像路线,而Philips 和东芝则走的是容积覆盖路线,虽然路线不同,但他们都不同程度的进行了硬件和软件的创新。

表1列出了各高端CT 的关键技术[1-4]。

表 1 各高端CT的关键技术2 各高端CT的技术比较与分析2.1 探测器技术探测器是CT 最核心的部件,好比CT 的眼睛,决定着图像的质量。

西门子SOMATOM Definition 系统是全球首台双源计算机断层成像系统,它改变了目前常规使用的一个X 线源和一套探测器的CT 成像系统,在成熟的SOMATOM Sensation 64技术和Straton 零兆球管的基础上,在机架内一体化整合了2个X 线源和2套探测器来采集CT 图像(两个探测器成90度角,分别对应1个球管)。

该系统具有78 cm 的大机架孔径和成像视野,以及200 cm 的扫描范围,通过数字精控摇篮床技术,使扫描床往返连续运动,时间分辨率达到83 ms,可不受病人体型或身体状况限制,对病人实施最恰当的扫描,拓展了临床应用的范围。

宝石能谱CT在肝脏检查中的应用价值及临床特点

宝石能谱CT在肝脏检查中的应用价值及临床特点

曹 高群 , 程 红岩
( 第 二 军 医大 学 附 属 东 方 肝 胆外 科 医 院放 射 科 , 上海
C A0 G a o - q u m C HE NG Ho n g - y a n
2 0 0 4 3 8 )
( D e p a r t m e n t o f R a d i o l o g y ,E a s t e r n He p a t o b i l i a r y S u r g e r y Ho s p i t a l ,S h a n g h a i 2 0 0 4 3 &C h i n a )
1 宝石能谱 C T 的 发展
像质量 , 甚至无法诊断_ l 】 】 。能 谱 C T成 像 的 去 伪 影 技 术 ( MA —
R s ) , 可 以有效纠正 X线扫描金属后产 生的 “ 光子饥饿 ” 现 象 所 导 致 的低 信 号 。 可 以 对 金 属 及 金 属 周 边 的组 织 提 供 准 确 的
【 关键词】 肝肿瘤 ; 体层摄影术 , 螺 旋 计 算 机 【 中图 分 类 号 】 R 7 3 5 . 7 ; R 8 1 4 . 4 2 【 文 献 标 识 码】 B 【 文 章 编 号】 1 0 0 8 — 1 0 6 2 ( 2 0 1 4 ) 0 3 — 0 1 9 8 — 0 2
透度 、 性 能 稳 定 的宝 石 作 为 探 测 器 材 料 , 使得 宝石 能谱 C T能
够在更低 的剂量 下 , 获 得更为清 晰的图像质 量 , 达 到 目前 业 内最 高 的 空 间 分 辨 率 和 密 度 分 辨 率 ; 同时 , 其 独 有 的 能 谱 栅
分离对组织进行定量测定分析 , 分 解 成 对 X 线 吸 收 比例 不 同

CT新技术

CT新技术

.
3
DSCT拥有两套X线源和探测器系统,两套系统在机架内成90度 排列。两套探测器系统大小不等,其中大的探测器可覆盖机架中
心50cm的范围,小探测器由于机架内空间的限制,只能覆盖机 架中心处26cm的范围(两套探测器分别具有50cm、26cm的成 像视野)。大小探测器都是由40排组成,其结构均为32×0.6 mm和8×1.2mm。两套探测器在z轴方向的覆盖宽度均为28.8
在宝石CT能谱成像中,是单一能量下成像,物质的衰减更为纯净,最大程 度降低高密度物质伪影。
混合能量扫描
.
能谱扫描
15
降低金属、骨等高密度物质伪影
.
16
大脑前动脉动脉瘤术后
.
17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8
能谱曲线
能谱曲线是物质或结构的衰减随X射线能量变化的曲线,其反应了物质的 能量衰减特性,应用于肿瘤来源上的鉴别、良恶性肿瘤的鉴别以及恶性肿 瘤的分级等。
.
5
DSCT心脏扫描的最大优点就是提高了时间分辨率,其时间分辨率几乎达到 了机架旋转时间的1/4,使得心脏扫描不再受患者心率的影响,因此也就不 再需要多扇区重建。
在DSCT,并行采集的半扫描投影能被分割成两个1/4扫描
投影,它可在患者心动周期的同一相位和同一解剖结构由
两个呈90°排列的探测器同时获得。
DSCT具有83ms 的时间分辨率
.
6
DSCT在非心脏扫描中的应用
采用用DSCT中两套系统中任何一套,DSCT均可被作为一个64层单源螺旋 CT,它的应用和单源64排螺旋CT一样,如果两套系统同时采用,除了提高 时间分辨率外,还可为非心脏检查提供一些更有趣的功能
.

CT探测器技术特性与新材质的临床应用

CT探测器技术特性与新材质的临床应用

摘要:对比不同CT 探测器技术材料、技术特性。

由于CT 探测器技术性能的提高,使放射线剂量降低,图像质量提高,进一步提高了CT 技术的应用;分析宝石探测器材质的变化为临床带来的新突破。

关键词:CT 探测器技术;X 射线探测器技术;图像质量;探测器材料中图分类号:R814.4文章编号:1009-7090(2010)01-0073-04X 射线探测器是CT 扫描机的核心技术,在过去30年里CT 探测器技术经历了重大的改进,每一次的变革都会在随后若干年中为临床诊治带来突破性的进展。

现代CT 探测器具有很好的技术特性、很好的穿射速度及极低的余晖效应,可以保证在超快速的能量切换的基础上进行能谱分析,能谱分析可以得到单能谱的图像,为临床应用鉴别诸如冠状动脉斑块性质、胸水性质、结石成分、肿块定性分析等开拓广阔的潜在价值,也可以减除由于金属、造影剂造成的硬化伪影等[1]。

1常用CT 探测器技术材料1.1钨酸镉晶体探测器钨酸镉晶体凭借其优越的光学性能,在20世纪70年代成为了应用在X 射线、CT 探测器上的首选闪烁体材料。

钨酸镉晶体对X 射线吸收系数大,辐射长度短,可使高能物理探测器做得十分密集,从而降低整个设备的造价。

具有成本低、吸收效率高等优点;但其缺点也很明显,首先表现在稳定性不够,易受环境湿度的影响,其次余晖效应问题未能很好地解决[2]。

1.2闪烁晶体探测器闪烁晶体探测器材料表面覆盖反射材料并耦合到一排光电二极管上。

入射X 射线与闪烁体发生光电相互作用,由相互作用释放的光电子在闪烁体内通过一个短的距离后使其他原子上的电子受到激发,在受激发电子回到基态时将发出可见或紫外光谱区域的特征辐射,并根据原子结构所确定的时间常数按指数规律衰减。

闪烁过程产生的光子是朝向四周所有方向的,闪烁体用高反射材料包覆可以使发出的光朝向探测器底部的光电二极管[3]。

由于闪烁体内的反射和吸收,仅有小部分的光子能到达光电二极管产生电信号,因此要得到较好的图像,必须有很高的X 射线输入能量。

全球首台能谱CT简介

全球首台能谱CT简介

GE 宝石能谱CT2008 年北美放射年会上,GE公司正式向全球推出了全新的宝石能谱CT,这款产品的问世开创了一个全新的CT能谱成像的全新领域:她创造性的采用了宝石作为探测器的原材料,从而引领了一场包括球管、高压发生器、探测器、成像原理、重建算法等一系列CT影像链核心技术的全面革命,开创了一个CT分子影像的全新领域!宝石CT的诞生使GE入选2008年度全球最具创新性公司四强:创造性的把宝石作为探测器的材料,由于其物理特性,大幅度提升了图像质量,开拓了能量应用的新领域,突破了CT发展和应用的3大极限:1.显微CT——发现常规CT发现不了的病灶和常规CT的成像原理不同,宝石CT采用了101个单光子成像,首次在CT中引入了多参数的成像概念,打破传统,开创了能谱成像的新纪元,可以发现常规CT发现不了的病灶,提高30%早期肿瘤的发现率。

2.病理CT——率先进入分子能谱成像领域可以鉴别物质成分及组织学分析:如病灶来源的分析、肿瘤良恶性鉴别诊断、不同物质成分的分析及斑块成分分析;物质的定量分析:精确分析物质的浓度——可精确到0.05mg/ml。

3.绿色CT——业界绿色安全的CT经全球近10万余例临床病历验证:在心脏检查中,剂量可降低90%以上,在全身应用中,剂量下降50%以上,是目前全球最为安全的CT。

无论在北京还是上海,都被作为高端人群体检的首选机型。

正是具有如上的独特性能,宝石能谱CT对于综合性医院的战略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临床上传统形态学诊断功能学诊断1.显微CT:发现常规CT发现不了的病灶、肿瘤超早期探查2.病理CT:肿瘤定性诊断、定量分析3.去除射线硬化伪影,开创全新应用领域在科研上国内平台国际平台能谱成像全新平台,全球首次同步推出在保健领域诊断体检、筛查超高端人群体检1.北京,3大综合医疗中心:301医院、北京医院、友谊医院2.上海,3大世博定点医院:华东医院、瑞金医院、仁济医院在实际使用中,临床专家认为,宝石能谱CT有着非常鲜明的特点:1. 宝石能谱CT具备世界上先进的能谱成像功能,率先将CT带入能谱时代,能对组织进行定量与定性分析,这是业界公认的CT发展方向。

探讨宝石能谱CT在胃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探讨宝石能谱CT在胃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探讨宝石能谱CT在胃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宝石能谱CT是一种新型的医学影像技术,它结合了计算机断层扫描(CT)和宝石能谱成像技术。

它通过对物质的物理特性进行分析,可以提供更丰富的信息,以辅助医生准确诊
断胃癌。

宝石能谱CT可以提供更精确的解剖学信息。

传统的CT扫描可以展示组织和器官的形
态结构,但对于胃癌的检测和定位可能不够准确。

而宝石能谱CT可以通过不同能谱的分析,进一步展示不同组织和器官的成分差异,以更准确地识别和定位胃癌病灶。

宝石能谱CT可以识别不同组织之间的代谢差异。

胃癌是由恶性肿瘤细胞组成的,其代谢活性普遍较高。

宝石能谱CT可以通过分析不同组织的能谱信息,了解组织的代谢情况,从而帮助医生区分正常组织和癌细胞,提高胃癌的诊断准确度。

宝石能谱CT还可以提供功能性信息。

它可以通过分析不同能谱的分布情况,了解胃癌病灶周围的血流情况,从而评估病灶的侵袭深度和转移情况,帮助医生进行临床分析和决策。

宝石能谱CT还可以提供药物治疗效果的监测。

胃癌的治疗往往需要辅助化疗或放疗,而药物的分布情况和代谢过程对治疗效果有很大影响。

宝石能谱CT可以通过分析不同能谱的分布和代谢信息,监测药物在病灶区域的浓度和代谢速率,帮助医生评估治疗效果,调
整治疗方案。

宝石能谱CT在胃癌诊断中的应用具有很大的潜力。

它可以提供更丰富的解剖学、代谢和功能性信息,帮助医生更准确地诊断和评估胃癌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并监测治
疗效果。

宝石能谱CT技术仍处于发展初期,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应用验证,以充分发挥其在胃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是否心率60/分就绝对不会出现错层?
人憋住气身体是相对静止的,心率即使非常平稳也不是 绝对平稳,每一个亚毫秒、亚亚毫秒心脏不会完全处 在同样的状态,因此心率好可以减少错层甚至肉眼看 不到错层,但不可能完全消除错层。
60次/分尚且如此,何况80次/分,90次/分,甚至上百次 每分呢?
控制心率和训练闭气是心脏冠脉扫描成功的两大客观条 件,因此客观上来说不是每个人都能成功的完成冠脉 扫描。而且现在的宝石CT对心脏冠脉扫描的要求和 light speed VCT(64排)同样的严格。
传统CT 140kVp
75keV MARS
▪ 二、M.D物质分离与分析
MD核心工具:物质浓度分布图
纵坐标
I/Ca 物质浓 度(mg/cc)
散点图 感兴趣区域内物质以水和
I/Ca浓度表达其浓度, 其分布区域具有浓度特征,
及成分特征
基础图像:水基图像-碘基图像
横坐标
水物质浓度 (mg/cc)
1、MD 物质分离像-碘-钙
宝石CT冠脉扫描的优势:
1.高清 2.低剂量
没使用高清扫描,体重100公斤
右冠状动脉支架
使用高清扫描
Hale Waihona Puke 对比:对比2:高清扫描,左主干支架:
高清扫描,支架内软斑块?
低剂量,低到什么程度?
91x0.014=1.274mSv
宝石CT可以普及30%低剂量于每次扫描
ASIR menu for Slice mode in Recon Options
心房心室共同舒张的一段时间,生理学上叫做“全心舒张期” 一般以心率75/分为标准,全心舒张期为0.4秒左右。 如果一 个受检者的心率为60/分,也就是说心动周期是75/分的人的 1.25倍。所以按这个比例计算,全心舒张期为0.4*1.25=0.5 秒 ,而这0.5秒中仅有3/8的时间即187.5毫秒的时间心脏处 于相对静止期,这187.5毫秒的时间就是我们所争取的机器 默认的有效扫描时间。我们宝石CT在做前瞻性门控扫描即 我们通常所说的轴扫时点射扫描需要的时间为204毫秒,即 这次扫描使用轴扫会的到非常满意的图像。
ASIR menu for Volume mode in Recon Options Discovery CT750 HD Application Tips and Work-Arounds
GSI能谱扫描:
什么是“光子雷达”,KeV的概念?
▪ 常规CT球管发出的X射线均为千伏(KVP) 的混合能量成像,成像结果存在一定程度 的干扰和平均;CT值相近的不同病灶(组 织成分)对于不同能量的吸收和表达也有 所不同,混合的能量段很难加以区分和鉴 别;
▪ 目前市面上只有双源CT和东芝320排分别在 心率要求和心率不齐方面有所放宽外,并 没有任何一台CT可以做到不控制心率和心 率不齐。同时,双源CT和东芝320排只是针 对心脏冠脉扫描有一定的优势,在冠脉后 处理平台和其他全身扫描没有突出的特点。
为什么要控制心率?
心房(或心室)每收缩和舒张一次,即构成一个“心动周 期”。每一个心动周期包括心房(或心室的)一次收缩期 和一次舒张期。正常心脏的每一个心动周期都是由窦房结 自动产生动作电位引起的。
随着受检者心率的加快,心脏的相对静止期逐渐缩短, 我们仅用204毫秒不能完成一次完整的扫描即增加扫描 的时间来实现完整的扫描。那么一个心动周期的时间 将不能完成一次扫描,需要两个或更多。
“人不能两次跨进同一条河流”
不同的两个心动周期都只能是相对相同,而非绝对不同, 那么心率越快,图像满意度越差。所以控制心率非常 重要。
病史:低钠、高钾、高血压,临床怀疑醛固酮综合症,建议CT检查, 是否有醛固酮瘤,常规2.5cm CT检查无异常
常规CT
70keV
2、keV病变区域的分析-动脉斑块
蓝色:血管中央 淡蓝:斑块周边
粉色:斑块中心 绿色:标准Blood 特 征性吸收曲线
能谱吸收曲线(keV-HU) 单光子像 56keV
斑块中央的能谱吸收曲 线与标准Blood特征性吸 收曲线几近重合
——提示斑块为附壁血栓
单光子像
水基像
碘基像
3、keV对细微结构显示-肌腱韧带病变的分析
70kev下:
▪ 潜在临床价值: • 可以鉴别肌腱血肿和水肿 • 可以判断肌腱断裂确切位置 • 可以鉴别断裂程度:完全断裂和部分断
裂 • 同时可以评估韧带断裂 • 肌腱钙化对运动医学影响
4、MARS:去除金属和硬化伪影
▪ 谢谢大家!
宝石能谱CT四大特色
1.高清扫描 2.低剂量控制 3.GSI(能谱)扫描 4.动态500排
动态500排应用:
1.四维血管CTA扫描 2.大范围灌注
1.肺栓塞四维动态扫描:
2.大范围灌注: 实现8cm 40cm大范围的突破
误区:动态500排不用控制心率
所谓动态500排,即非真实的探测器宽度为 500排,现在的宝石CT探测器物理宽度仍为 64排,而动态500排是因为宝石清空速度的 迅速提高而使血管CTA的扫描实现第四维的 时间变量。但是在从前的X、Y、Z三轴上并 没有真实的变化,所以在心率控制上要求 和从前一样。
▪ 这就相当于通过普通光线看到的物体是一 种颜色,而将七色光分离成赤橙黄绿青蓝 紫通过每一种单色光看到的物体本别成不 同的颜色。
一、KeV的临床四大应用功能
▪ 1/检出实质器官小病灶几率增加 ▪ 2/分析病灶性质 ▪ 3/ 显示器官微细结构 ▪ 4/ 去除金属伪影与硬化伪影
keV对小病灶的检出率-肾上腺小占位病变
120kV CT
GSI
Angiography
2、MD 物质浓度定量-甲状腺摄碘测定
正常甲状腺都有摄取碘的功能,可评价甲状 腺功能的重要指标。 右甲状腺腺瘤术后多年,左甲状腺又发现低 密度肿物:从单能谱碘密度测量及碘水物质 分析有效原子序数来看,均显示病灶(黄色) 较正常甲状腺(红色)的碘密度明显减低, 说明其摄取碘的功能明显减低,考虑为低功 能腺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