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检测(无答案)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单元素质检测卷-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素质检测卷一、选择题1.下列现象不能用分子运动的观点解释的是A.品红扩散B.尘土飞扬C.美酒飘香D.食醋挥发2.构成原子核的粒子一定有 ( )A.质子 B.中子 C.电子 D.质子和中子3.如图是硒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n的值为6 B.Se在第四周期C.Se是一种非金属元素D.Se的中子数是34.今年我国要求“公共场所全面禁烟”.非吸烟者往往会因别人吸烟而造成被动吸烟,这是因为()A.分子在不断运动B.分子之间有间隔C.分子的体积很小D.分子的质量很小5.关于Al和Al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数B.属于同种粒子C.属于同种元素D.核外电子数相同6.决定元素种类的是()A .质子数B .中子数C .电子数 D.原子质量7.从微观角度解释以下冰箱中的现象和变化,正确的是()A. 食品变质,微粒种类发生改变B. 食品保鲜,微粒停止运动C. 水果发出香味,分子质量很小D. 水结冰,分子体积变大8.下列关于微粒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B.带电的微粒一定是离子C.热胀冷缩是因为分子的大小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D.分子可以直接构成物质,原子不能9.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A.氧B.硅C.铝D.铁10.如图是空气中主要成分微观模型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我们身处这些分子之间,这些分子在不停地运动B.我们吸气时,部分分子进入体内发生化学变化,并伴随着能量变化C.给足球打气,这些分子进入足球,分子间隔变小、球内压强变大D.由上可知空气中只含有这两种分子,属混合物11.“结构决定性质”是化学的核心观念。
下列有关氯原子和氯离子的说法错误的是()A.氯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B.氯原子核内有17个质子C.氯原子的最外层有7个电子D.和氯原子相比,氯离子的化学性质更稳定12.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甲元素的符号是HeB.原子序数:乙>丙>甲C.氮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4.01D.氖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二、非选择题13.某兴趣小组设计如下实验,请回答实验中的有关问题.(1)甲同学设计了验证微粒的性质,在一支试管内加入少许浓氨水,再快速将一团用酚酞溶液浸润过的棉花塞在试管口.①甲同学将观察到的现象是②上述实验说明:(2)同学乙仿照甲同学的方法,设计了一组对比试验,如图所示,你认为乙同学设计这组实验的目的可能是.14.在下列示意图表示的粒子中,属于原子的有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属于阴离子的有__________,属于阳离子的有__________。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练习C卷-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练习C卷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1、下列关于分子和原子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都在不停的运动B.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C.分子可分,原子不能D.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氯化氢是由氢、氯两种元素组成的B.氯化氢是由一个氢原子和一个氯原子构成的C.氯化氢是由氢气和氯气混合而成的D.一个氯化氢分子是由两个氢元素和一个氯元素组成的3、下列现象的微观解释中,不正确的是()A.氢气与液氢都能作燃料——相同物质的分子,其化学性质相同B.用警犬搜救地震中被埋人员——分子在不断运动C.用水银体温计测量体温——温度升高,原子间间隔增大D.水烧开后易把壶盖冲起——温度升高,分子变大4、图示为R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x为11 B.决定R元素种类的是核内质子数C.R易失电子D.R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形成R-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原子的内部含有带电的微粒,但原子不显电性B.原子、分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C.物质的三态变化,主要是由于构成物质微粒间的空隙大小发生了变化D.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本身没有改变6、夏夜我们在公园或在校园的小道上散步时,每走到茉莉花的附近就能闻到花香,说明()A.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B.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C.分子在不断地运动D.分子可以再分7、地壳中的元素分布如图所示,其中“a”代表的是()A.氧元素B.硅元素C.铝元素D.铁元素8、下列粒子在人体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中属于带1个单位正电荷的阳离子的是()9、下列现象的微观解释中,不正确的是()A.氢气和液氢都可做燃料一一相同物质的分子,其化学性质相同B.成熟的菠萝会散发出浓浓的香味一一分子在不断地运动C.水烧开后易把壶盖冲起一﹣温度升高,分子变大D.用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一一温度升高,原子空隙变大10、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主要步骤有①装药品;②检查气密性;③固定装置;④加热;⑤收集气体。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测试卷(无答案)

第三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2020•凉山州)杜甫的绝句《沙暖睡鸳鸯》中写到“迟日近山丽,春风花草香”诗中描写的情景用化学原理解释正确的是()A.分子很小,但分子有一定的质量B.分子很小,但分子之间有间隙C.分子很小,但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着D.分子很小,但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2.(2020•本溪)将6000L的氧气加压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用分子的观点解释正确的是()A.分子的质量变大了B.分子的间隔变小了C.分子的数目变少了D.分子的体积变小了3.(2020•邵阳)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其中不合理的是()A.花香四溢﹣﹣分子在不停地运动B.水烧开后把壶盖顶开﹣﹣分子体积变大C.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分子很小D.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复原﹣﹣分子之间有间隔4.(2019•郴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B.原子核是由质子和电子构成C.NaCl由NaCl分子构成D.水蒸发过程中,水分子的间隔变大5.(2019•兴安盟)下列能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微粒是()A.水分子B.氧分子C.氧原子和氢原子D.氢分子6.(2019•北京)下列物质含有氢分子的是()A.H2B.H2O2C.H2CO3D.H2O7.(2020春•兴宁区校级月考)已知“〇”、“●”分别表示不同种元素的原子,下列属于混合物的是()A.B.C.D.8.(2020•重庆)下列粒子中,不能直接构成物质的是()A.原子B.分子C.离子D.中子9.(2019•温州)联合国把今年定为“元素周期表年”。
俄国科学家门捷列夫对元素周期表的编制做出巨大贡献,人们将101号元素命名为“钔”来纪念他。
钔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01,相对原子质量为258,则钔原子的质子数为()A.101B.157C.258D.35910.(2020•杭州)2019年8月《Science》杂志报道,科学家合成了一种环状碳分子C18,这种分子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测试题(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新)

第三单元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40分)1、决定元素种类的是()A、质子数B、电子数C、中子数D、最外层电子数2、打开盛有浓氨水的试剂瓶,可闻到刺激性气味,其原因是()A、氨分子的体积变大B、氨分子中原子种类发生变化C、氨分子在不断运动D、氨分子转变为氮分子和氢分子3、我国南海海底蕴藏着丰富的锰结核——含有锰、铁、铜等金属的矿物。
已知锰原子的质子数为25,相对原子质量为55,则锰原子的电子数为()A、25B、30C、55D、804、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A、分子大,原子小B、分子可直接构成物质,而原子不能C、分子可分成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D、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能再分5、下列关于原子核的叙述,正确的是()①通常由质子和电子构成②通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③带负电荷④不显电性⑤不能再分⑥体积大约相当于原子的体积⑦质量大约相当于原子的质量A、①⑤B、②⑦C、③④D、②⑥⑦6、(2015安徽)钒被誉为“合金的维生素”,钒元素的相关信息如下。
下列有关钒的说法正确的是A.属于非金属元素B.原子序数为23C.原子核外电子数为28D.相对原子质量为50.94g7、下列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①和③属于同种元素B、①和④表示的元素是金属元素C、②和③化学性质相似D、①和②表示的是阳离子8、下列各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质子数不同的原子,其中能表示纯净物的图是()9、(2015•泸州)元素周期表中,同周期元素的结构和性质呈现一定的规律性变化.下表列出的是第三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部分信息未列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元素Na Mg ①Si P ②Cl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1 2 3 4 5 6 7原子半径(10﹣10m) 1.86 1.60 1.43 ③ 1.10 1.02 0.994最高正价最低负价+1 +2 ④+4﹣4+5﹣3⑤+7﹣1A.⑤处的最高正价是+6,最低负价是﹣2B.③处的数值介于1.10﹣1.43之间C.第三周期元素(Na﹣Cl)的最高正价数等于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D.元素①的原子序数是13,①和②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AlS10、下列关于“决定”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决定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的是——核电荷数B.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C.决定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是——质子数和中子数D.决定元素和原子种类的是——电子数11.根据下列微粒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属于阳离子的是()A. B. C. D.12、“神舟十号”发射成功。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练习A卷-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练习A卷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1、八月的颖川城区,桂花飘香,其香味是因为()A.分子在不停的运动B.分子体积很小C.分子之间有间隔D.不同分子的化学性质不同2、“高钙牛奶”中的“钙”应理解为()A.单质B.原子C.分子D.元素3、下列有关分子原子叙述正确的是()A.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B.物质只能由分子原子构成C.分子原子都是真实存在的D.分子质量一定大于原子质量4、“超临界水”是指当气压和温度达到一定值时,水的液态和气态完全交融在一起的液体,下面有关“超临界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它是混合物B.它的化学式为H4O2C.它的分子之间有间隔D.它的性质和水完全不同5、在化学变化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原子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②原予核不能被创造但能被消灭③分子既可以被创造也可以被消灭④电子不能被创造但能被消灭A.②④B.①④C.①③D.②③6、关于相对原子质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相对原子质量是原子的质量跟一种碳原子质量的比值B.相对原子质量就是原子质量C.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D.通常情况下,相对原子质量是以“千克”为单位7、元素观是化学的重要观念之一。
下列有关元素的说法错误的是()A.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B.同种元素的原子核内中子数相同C.在化学变化中元素的种类不发生改变D.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等于该元素原子核内的质子数8、元素周期表是化学学习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工具,下列对于元素周期表的使用方法不正确的是()A.查阅某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B.确定元素的种类C.利用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任意组合成我们希望得到的新物质D.利用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查找该元素的元素符号及元素名称9、下列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属于非金属元素的是()10、下列关于Mg、Mg2+两种粒子的判断中,正确的是()①核电荷数相同;②核外电子数相等;③电子层结构相同;④质量几乎相等;⑤质子数相等;⑥Mg2+比Mg稳定A.①④⑤B.①③⑤⑥C.①④⑤⑥D.②③④11、如图所示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从该图获取的信息正确的是()A.铬属于非金属元素B.铬的相对原子质量是52.00gC.一个铬原子核内有24个质子D.一个铬原子核内有24个中子1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地壳中含量最多的两种元素所形成的物质是Al2O3B.石墨具有优良的导电性能C.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均有还原性D.广泛使用酒精、沼气,既可解决能源问题,也有利于减轻温室效应13、右图是某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以下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A.当x=10时,它表示稀有气体的原子B.它有2个电子层C.当x=12时,它表示阴离子D.从该示意图不能得知它的中子数14、如图所示,在烧杯甲中装入蒸馏水,滴入2滴酚酞试剂,得到无色溶液。
人教版化学九上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综合测试)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综合测试)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8分)1.公园里能闻到花香,合理的解释是( )A.分子体积变大B.分子在不断运动C.分子数目变多D.分子发生了分解2.下列事实能够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的是( )A.公园里花香四溢B.春天里柳絮飞扬C.海面上浪花飞溅D.天空中乌云翻滚3.2019年度诺贝尔化学奖颁给了三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在锂离子电池领域作出的贡献。
锂元素的一种原子中质子数为3,中子数为4,该锂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图3-4-1A.3B.4C.6D.74.已知氧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下列原子结构示意图所表示的元素与氧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的是( )5.关于下列符号或图示说法正确的是( )A.3H表示三个氢元素B.2Na+表示两个钠离子C.表示铝原子的结构示意图D.由图可知锰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5图3-4-26.我国科学家首次拍摄到水分子团簇图像,模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氢、氧两种元素只能组成水B.团簇中的水分子不再运动C.水蒸气冷凝成水,分子间隔减小D.冰和水是两种不同的物质7.如图所示是五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④属于金属元素B.②的微粒符号是Al3+C.②③⑤属于阳离子D.②⑤位于元素周期表的同一周期8.在化学知识抢答赛活动中,老师拿出一张卡片,标有“Cu”,要求学生说出其含义,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9.如图3-4-5所示,向2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清水和红墨水,使其有较明显的分界面,将其中1支试管放入盛有热水的烧杯中,观察到浸在热水中的试管里的两种液体分界面模糊得更快。
该对比实验主要说明构成物质的微粒( )图3-4-5A.体积小B.质量小C.相互之间有间隔D.随温度升高运动速率加快10.下面是4位同学对分子原子离子的描述,其中正确的是( )11.元素观和微粒观是化学核心观念。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和离子B.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一定是由同种元素形成的C.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一定不变D.原子序数与元素原子核电荷数在数值上相等1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密度最小的气体是H2B.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0C.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N2D.人体内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Fe13.今年是元素周期表诞生第150周年。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_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测试题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计 15 小题,每题 2 分,共计30分,)1. 十九世纪初,意大利科学家阿伏伽德罗在总结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分子概念,认为:①一切物质都是由分子组成的;②分子由原子构成;③原子不能独立存在;④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⑤分子的质量等于构成它的原子的质量之和;⑥分子在不停地运动.从你所学知识看,上述观点中存在明显不足的是()A.①③B.①②⑤C.④⑤⑥D.③⑤2. 下列元素中属于非金属元素的是()A.汞B.铬C.锰D.氟3. 在原子结构中,决定元素种类的是()A.质子数B.中子数C.核外电子数D.最外层电子数4. 水是生命的源泉,是人类宝贵的资源.它有时能幻作朵朵白云,有时能化为绵绵细雨.下列过程中,你认为水分子发生了变化的是()A.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水B.水通电变成氢气和氧气C.蔗糖和水混合后得到糖水D.多级闪急蒸馏法淡化海水5. 今年5月,南京某公司丢失一枚探伤用放射源铱−192,经过多方寻找终于放回安全箱.如图是元素周期表提供的铱元素的部分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铱的原子序数为70B.铱原子的核电荷数为77C.铱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92.2gD.铱属于非金属元素6. 硅元素在现代信息技术产业有着广泛的应用,它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硅原子的质子数为14B.硅元素属于金属元素C.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硅D.硅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8.09g7. 最近,美国科学家宣布其发现的二种超重新元素是错误的;俄罗斯科学家则宣布发现了114号超重新元素,其相对原子质量为289,质子数为1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已知: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A.114号元素原子的中子数为175B.114号元素原子的中子数为403C.科学家宣布自己的研究成果错误是可耻的D.科学研究成果是不可能有错误的8. 下列各种物质中.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A.氮气B.铁C.甲烷气体D.二氧化硫气体9. 蒸馏水不能养鱼的原因是因为缺少()A.氢元素B.氧元素C.氧原子D.氧分子10. 市场上有售“高钙牛奶”,这里的“钙”是指()A.钙原子B.钙元素C.钙分子D.钙单质11. 能证明分子可以再分的事实是()A.水结成冰B.水电解产生氢气和氧气C.水蒸发D.水汽化12. 用分子的性质解释下列事实,错误的是()D.D13. 玉树地震,牵挂人心.在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A.氧B.硅C.铝D.铁14. 下列现象,用微粒的相关知识解释错误的是()A.水沸腾时,掀开壶盖,说明分子大小随温度升高而增大B.湿衣服晾在太阳底下干的快,说明温度越高微粒运动速率越快C.缉毒犬能根据气味发现毒品,说明微粒在不断运动D.50mL水与50mL酒精混合后溶液的体积小于100mL,说明微粒间有空隙15. 河源仙湖茶中含有丰富的无机矿物质,包括铁、氟、碘、硒等,对人体健康有益.上述“铁、氟、碘、硒”是指()A.分子B.原子C.单质D.元素二、填空题(本题共计 5 小题,每题 4 分,共计20分,)16. ________N 、碳________、氖________、________Cu 、________Ca 、铝________、________P .17. 写出下列元素的元素符号.18. 元素周期表的横行称为周期,纵行称为________.元素的原子序数就是指按________由小到大的顺序给元素的编号.19. 氧气和二氧化碳两种物质都含有(填写名称)________;CO 2、MnO 2、SO 2三种物质分子中都含有(填写名称)________.20. 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氧化汞→△ 汞+氧气氧化汞是由氧化汞________构成的,每个氧化汞分子是由1个________原子和1个________原子构成的.氧化汞加热分解时,________分子分裂成________和________,每2个氧原子结合成一个________,许多汞________直接构成金属汞.三、 解答题 (本题共计 4 小题 ,每题 5 分 ,共计20分 , )21. 元素组成万物2019年是“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元素周期表迎来了它150周岁的生日。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测试-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初中化学试卷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一、单选题1.下列客现事实对应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A.把液化气压缩进钢瓶——分子体积变小B.公园里闻到花的香味——分子不断运动C.电解水得到象气和氧气——水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D.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大——碳原子结构不同2.下列事实解释错误的是()A.A B.BC.C D.D3.如图所示变化不能用“分子在不断运动”来解释的是()A.干冰变小B.闻到气味C.酸溶液导电D.蔗糖溶于水4.在元素周期表中汞元素的某些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汞的说法错误的是:()A.元素符号为Hg B.相对原子质量为200.6gC.原子核内质子数为80D.属于金属元素5.如图是五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①②属于同种元素B.③⑤化学性质相似C.②③④均表示离子D.②④形成化合物时②通常显-2价6.下列有关分子、原子和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B.原子转变成离子过程中质子数发生改变C.物质的热胀冷缩现象主要是因为物质中的粒子大小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D.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7.日常生活中见到的“加碘食盐”、“高钙牛奶”中的“碘、钙”应理解为()A.分子B.原子C.离子D.元素8.根据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知识,你认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原子和分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因此物质不是由分子构成的,就一定是由原子构成的B.元素的化学性质跟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最为密切C.原子是不能再分的最小粒子D .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主要是由分子大小随温度变化引起的9.下列关于 Na 、Na +两种粒子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①核电荷数相同②核外电子数相等③电子层结构完全相同④质量几乎相等⑤化学性质相同⑥Na +比Na 稳定 A .①④⑤ B .①③⑤⑥ C .①④⑥D .②③④10.要学会从化学的视角认识世界,对下列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A .AB .BC .CD .D二、填空题11.已知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则该元素原子所含的质子数为 ,核外电子层数为 ,最外层电子数为 ,该元素属于 元素(填“金属”、“非金属”、“稀有气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测试题
姓名:;班级:;座号:;成绩:。
第一部分选择题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填写在正确的位置,每小题3分,共30分)
1. 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实质的是()
A.分子运动速度加快,
B. 分子间间隔变小;
C. 分子改变,变成了其它物质的分子,
D. 一种分子运动到另一种分子之间去。
2.原子失去或得到电子后,一定不会引起改变的是()
①元素种类;②化学性质;③相对原子质量;④粒子的电性;⑤原子核;⑥电子层数;⑦最外层电子数;⑧核外电子总数。
A. ①⑤;
B. ②⑤;
C. ①③⑤;
D. ②④⑥⑧
3. 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B.压瘪的乒乓球放人热水中重新鼓起是因为分子体积增大
C.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说明分子可以再分
D.冰融化成水,说明分子种类发生改变
4. 下列化学用语中,表示一种元素,又表示一个原子,还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A.N
2B.O C.Cu D.CO
2
5.2015年10月,中国科研团队首次证实了天然铀单质的存在.用于核电工业的一种铀原子中含有92个质子和143个中子.有关该原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属于金属元素B.原子序数为92
C.核外电子数为92 D.相对原子质量为143
6. 下列关于“决定”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决定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的是——核电荷数
B.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C.决定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是——质子数和中子数
D.决定元素和原子种类的是——电子数
7. 下列各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质子数不同的原子,其中能表示纯净物的图是()
8. 以下对O
2、CO
2
、SO
2
、MnO
2
四种物质组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都含有氧分子
B. 都含有2个氧原子
C. 都含有氧元素
D. 都含有氧气
9. 下列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①和③属于同种元素 B 、①和④表示的元素是金属元素 C 、②和③化学性质相似 D 、①和②表示的是阳离子 10. 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
分别表示汞原子、氧原子,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
A .反应前后分子个数不变
B .汞和氧气都是由分子构成
C .生成的
和
个数比为1:2
D .在该变化过程中,一定发生改变的粒子是汞原子和氧原子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每空一分,共45分)
11. (6分) 素有“中国海峡硒都”之称的诏安是养生圣地。
请结合硒元素的“身份证”信息填空:
12. (8分)
(1)用元素符号和数字表示:2个氧分子 ;3个氖原子 ;钾离子 (2)写出下列符号所表示的意义:2Fe ;3H 2O 。
(3)书写下列元素符号:铝 钡 银
13.(6分)下图形象地展现了钠和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的微观过程。
在此过程中,钠原子变成了钠离子。
钠原子和氯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分别为:
(1)氯原子核外共有_____个电子层,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
(2)氯原子在化学反应中一般比较容易__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3)请你比较分析钠原子和钠离子结构的异同点。
相同之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同之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钠元素和氯元素形成的离子化合物氯化钠的化学符号为。
13. (6分)下图中的①、②是氟元素、钙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A、B、C、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请你回答:
(1)氟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钙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2)X= ;
(3)A、B、C、D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填序号);
(4)A粒子的化学性质与B、C、D中哪一种粒子的化学性质相似(填序号);
(5)氟元素和钙元素组成的物质氟化钙的化学符号为。
14. (10分)
(1)硫元素的质子数是______,它属于_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2)表中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 (填序号);
A .质子数不同
B .中子数不同
C .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3)在第三周期中,各原子结构的共同之处是 ;该周期中,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变化规律是
(4)在第三周期中,元素类型的变化情况是:从左到右由 元素过渡到 元
素,并以稀有气体元素结尾. 1 . c|
(5)纵列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共同之处是 。
(6)研究表明,第二周期从3号---9号元素的原子随着核电荷数逐渐增大,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引力逐渐增大,因此原子半径逐渐减小,从而可以推断出第三周期11号---17号元素的原子半径变化规律是 。
15. (9分)
(1) 向容积为250 mL 的细颈玻璃仪器A 中加水至虚线处,再滴几滴红墨水,一段时间后,A 中的现象是 ,从微观角度解释为 。
(2) 继续向A 中加酒精至凹液面最低处正好与刻度线相切。
塞紧玻璃塞,将
A 中液体倒转摇匀,重复2次。
静置一段时间后,A 中的现象为 ,从微观角度解释为
(3)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金箔的实验,推翻了汤姆森在1903年提出的原子结构模型,为建立现代原子理论打下了基础,但通过该实验的下述三种现象,不能获得核外电子带有负电荷的结论!图a 、b 、c 、d 四条线中,不可能是α粒子(带正
现象1:大多数α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不改变原来运动方向. 现象2:一小部分α粒子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 现象3:极少数α粒子被弹了回来
请你根据原子结构认识,分析以上现象原因.
(4)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真实质量之间存在紧密的关系(见右表),根据下表判断6.02×1023个钠原子的质量y 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