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炼厂铅烟气治理工程技术改造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

合集下载

最新2.3万吨再生铅冶炼技术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最新2.3万吨再生铅冶炼技术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录前言 (2)第一章总论 (4)1.1项目概况 (4)1.2编制依据及参考文件 (5)1.3编制原则 (6)1.4可行性研究的范围 (7)1.5主要结论 (7)第二章项目背景和投资的必要性 (12)2.1项目背景 (12)2.2投资的必要性 (14)2.3项目实施的优势 (15)第三章建设条件 (16)3.1区域交通条件 (16)3.2自然条件 (16)第四章工程方案 (19)4.1工程概况 (19)4.2工艺方案 (19)4.3设备改造 (22)4.4土建工程 (23)4.5公用工程 (23)第五章环境保护 (25)5.1执行标准 (25)5.2现有生产线工程污染源、污染物 (25)5.3技改项目工程污染源、污染物 (27)5.4污染治理效果 (29)第六章节能 (30)6.1概述 (30)6.2项目能耗计算原则 (30)6.3节能技术方案 (30)第七章安全生产、工业卫生和劳动保护 (32)7.1安全生产 (32)7.2工业卫生 (32)7.3劳动保护 (32)第八章实施进度计划 (33)第九章项目管理 (34)9.1项目管理机构 (34)9.2工程招标 (34)第十章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36)10.1投资估算 (36)10.2资金筹措 (37)10.3投资使用计划 (37)第十一章财务评价 (38)11.1概述 (38)11.2基本数据 (38)11.3财务评价 (38)11.4财务评价结论 (40)第十二章结论与建议 (41)12.1结论 (41)12.2建议 (41)前言Xx有限公司地处鄂豫陕交界的历史古城—XX境内,位于该市交通路中段。

公司创建于1992年,占地面积13565平方米,其中生产设备及办公用房占地面积10000平方米;员工110余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20人,拥有大型生产设备50余台套,产品质量检测设备齐全,年生产产值12亿元,销售收入1.2亿元,利税360万元,是加工生产蓄电池产品的高新技术企业。

【精撰文】再生铅冶炼技术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精撰文】再生铅冶炼技术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最新再生铅冶炼技术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章总论1.1项目概况1.1.1项目名称年产23000吨再生铅冶炼技术改造项目1.1.2项目承担单位GG蓄电池有限公司1.1.3项目建设地址HB省LHK市交通路160号1.1.4承担可行性研究单位LHK市GG蓄电池有限公司地处E豫陕交界的历史古城—LHK境内,位于该市交通路中段。

公司创建于19GG年,占地面积13565平方米,其中生产设备及办公用房占地面积10000平方米;员工110余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20人,拥有大型生产设备50余台套,产品质量检测设备齐全,年生产产值12亿元,销售收入1.2亿元,利税360万元,是蓄电池产品的高新技术企业。

公司主要产品有有色金属再生冶炼粗铅、电解铅、铅锑合金、低锑合金、铅钙合金、铅基系列用合金、铅酸大(中、小)密蓄电池极板等。

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在WH、SH、ZJ、HN等大中城市设有销售服务网点。

公司把技术开发、规范生产、开拓市场、热诚服务融为一体,在产品生产过程中严把质量关,在产品质量检测中严格执行国家标准,产品质量受到国内用户好评,在国内有一批长期固定的客户群。

20GG年获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

20GG年,公司回收处理废铅酸蓄电池及其它含铅废料4万吨,生产铅及铅基合金2万吨,实现销售收入3亿元,实现利税20GG万元,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公司经过最近几年的发展和积累,自有资金充足,财务状况良好。

1.1.5项目概况为减少环境污染,提高再生资源综合利用水平,GG蓄电池有限公司自19GG 年起就开始了以“无污染再生铅技术”为目标的再生铅工艺技术改造工作,通过这些年的滚动改造,实施了废旧铅酸蓄电池资源化利用改造项目,冶炼系统设备改造升级,通过技术改造企业社会效益、经济效益、节能效益和环保效益得到明显提高,使企业领导认识到技术改造是提高企业社会和经济效益的最好措施。

本项目是“无污染再生铅技术”项目工作的延续和提高,通过改造生产设备、全面调整能源结构及采用先进节能技术,构建一个高回收率、低能耗、无污染的废铅酸蓄电池综合回收利用体系和综合回收新工艺,生产高附加值的合金铅制品,实现铅二次资源的原生化和再利用,构建再生铅产业领域的循环经济产业链,最终使企业在现有基础上再上一个新台阶,达到“十几五”节能减排计划要求,成为低能耗、低污染、高技术的节能先进企业。

某公司再生铅冶炼技术改造项目可行研究报告-优秀甲级资质资金申请报告

某公司再生铅冶炼技术改造项目可行研究报告-优秀甲级资质资金申请报告

优秀甲级资质资金申请报告某公司再生铅冶炼技术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前言 (1)第一章总论 (3)1.1项目概况 (3)1.2编制依据及参考文件 (6)1.3编制原则 (7)1.4可行性研究的范围 (8)1.5主要结论 (8)第二章项目背景和投资的必要性 (18)2.1项目背景 (18)2.2投资的必要性 (22)2.3项目实施的优势 (25)第三章建设条件 (26)3.1区域交通条件 (27)3.2自然条件 (27)第四章工程方案 (30)4.1工程概况 (30)4.2工艺方案 (30)4.3设备改造 (35)4.4土建工程 (37)4.5公用工程 (37)第五章环境保护 (40)5.1执行标准 (40)5.2现有生产线工程污染源、污染物 (40)5.3技改项目工程污染源、污染物 (45)5.4污染治理效果 (49)第六章节能 (50)6.1概述 (50)6.2项目能耗计算原则 (50)6.3节能技术方案 (51)第七章安全生产、工业卫生和劳动保护 (53)7.1安全生产 (53)7.2工业卫生 (54)7.3劳动保护 (54)第八章实施进度计划 (55)第九章项目管理 (57)9.1项目管理机构 (57)9.2工程招标 (57)第十章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59)10.1投资估算 (59)10.2资金筹措 (61)10.3 投资使用计划 (61)第十一章财务评价 (63)11.1概述 (63)11.2基本数据 (63)11.3财务评价 (63)11.4财务评价结论 (66)第十二章结论与建议 (67)12.1结论 (67)12.2建议 (67)附件及附图1.企业法人营业执照2.组织机构代码证3.TS16949质量管理体系证书4. 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证书5.银行存款证明6.《项目配套资金的证明》7.《老河口市招商引资优惠办法》的通知8.天然气配套建设及供用气合同9.铅废料供应合同附图1:项目地理位置图附图2:项目总平面图前言Xx有限公司地处鄂豫陕交界的历史古城—老河口境内,位于该市交通路中段。

年产23000吨再生铅冶炼技术改造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

年产23000吨再生铅冶炼技术改造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

年产23000吨再生铅冶炼技术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前言 (1)第一章总论 (3)1.1项目概况 (3)1.2编制依据及参考文件 (6)1.3编制原则 (7)1.4可行性研究的范围 (8)1.5主要结论 (8)第二章项目背景和投资的必要性 (18)2.1项目背景 (18)2.2投资的必要性 (22)2.3项目实施的优势 (25)第三章建设条件 (26)3.1区域交通条件 (27)3.2自然条件 (27)第四章工程方案 (30)4.1工程概况 (30)4.2工艺方案 (30)4.3设备改造 (35)4.4土建工程 (37)4.5公用工程 (38)第五章环境保护 (40)5.1执行标准 (40)5.2现有生产线工程污染源、污染物 (40)5.3技改项目工程污染源、污染物 (45)5.4污染治理效果 (50)第六章节能 (51)6.1概述 (51)6.2项目能耗计算原则 (51)6.3节能技术方案 (52)第七章安全生产、工业卫生和劳动保护 (54)7.1安全生产 (54)7.2工业卫生 (55)7.3劳动保护 (55)第八章实施进度计划 (56)第九章项目管理 (57)9.1项目管理机构 (57)9.2工程招标 (58)第十章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60)10.1投资估算 (60)10.2资金筹措 (62)10.3 投资使用计划 (62)第十一章财务评价 (64)11.1概述 (64)11.2基本数据 (64)11.3财务评价 (64)11.4财务评价结论 (67)第十二章结论与建议 (68)12.1结论 (68)12.2建议 (68)附件及附图1.企业法人营业执照2.组织机构代码证3.TS16949质量管理体系证书4. 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证书5.银行存款证明6.《项目配套资金的证明》7.《老河口市招商引资优惠办法》的通知8.天然气配套建设及供用气合同9.铅废料供应合同附图1:项目地理位置图附图2:项目总平面图前言Xx有限公司地处鄂豫陕交界的历史古城—老河口境内,位于该市交通路中段。

铅(含再生铅)冶炼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铅(含再生铅)冶炼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铅(含再生铅)冶炼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核心提示:铅(含再生铅)冶炼项目投资环境分析,铅(含再生铅)冶炼项目背景和发展概况,铅(含再生铅)冶炼项目建设的必要性,铅(含再生铅)冶炼行业竞争格局分析,铅(含再生铅)冶炼行业财务指标分析参考,铅(含再生铅)冶炼行业市场分析与建设规模,铅(含再生铅)冶炼项目建设条件与选址方案,铅(含再生铅)冶炼项目不确定性及风险分析,铅(含再生铅)冶炼行业发展趋势分析提供国家发改委甲级资质专业编写:铅(含再生铅)冶炼项目建议书铅(含再生铅)冶炼项目申请报告铅(含再生铅)冶炼项目环评报告铅(含再生铅)冶炼项目商业计划书铅(含再生铅)冶炼项目资金申请报告铅(含再生铅)冶炼项目节能评估报告铅(含再生铅)冶炼项目规划设计咨询铅(含再生铅)冶炼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主要用途】发改委立项,政府批地,融资,贷款,申请国家补助资金等【关键词】铅(含再生铅)冶炼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申请报告【交付方式】特快专递、E-mail【交付时间】2-3个工作日【报告格式】Word格式;PDF格式【报告价格】此报告为委托项目报告,具体价格根据具体的要求协商,欢迎进入公司网站,了解详情,工程师(高建先生)会给您满意的答复。

【报告说明】本报告是针对行业投资可行性研究咨询服务的专项研究报告,此报告为个性化定制服务报告,我们将根据不同类型及不同行业的项目提出的具体要求,修订报告目录,并在此目录的基础上重新完善行业数据及分析内容,为企业项目立项、上马、融资提供全程指引服务。

可行性研究报告是在制定某一建设或科研项目之前,对该项目实施的可能性、有效性、技术方案及技术政策进行具体、深入、细致的技术论证和经济评价,以求确定一个在技术上合理、经济上合算的最优方案和最佳时机而写的书面报告。

可行性研究报告主要内容是要求以全面、系统的分析为主要方法,经济效益为核心,围绕影响项目的各种因素,运用大量的数据资料论证拟建项目是否可行。

对整个可行性研究提出综合分析评价,指出优缺点和建议。

年产80千吨铅冶炼暨一步炼铅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年产80千吨铅冶炼暨一步炼铅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80kt/a铅冶炼暨一步炼铅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1 总论 (1)1.1项目概况 (1)1.2编制依据与原则 (2)2 市场分析 (1)2.1铅冶炼行业现状分析 (1) (6)3 建设方案 (6)3.1项目建设方案 (6)3.3技术方案 (7)3.4工艺流程 (10)4 冶炼 (11)4.1概述 (11)4.2产品规模及原材料 (11)4.3工艺流程 (12)4.4车间配置 (1)4.5底吹炉余热锅炉 (1)4.8铅精炼各工序设备及技术 (2)5 硫酸 (8)5.1工艺流程 (8)6 平面布置 (10)6.1总体布置 (10)6.2总平面布置 (10)7 公用辅助设施及土建 (1)7.1给排水 (1)7.2电力 (3)7.3仪表 (5)7.4热工 (10)7.5通风除尘 (12)7.6土建 (14)8 节能 (18)8.1冶炼工艺节能 (18)8.2热工节能 (18)8.3电力节能措施 (19)8.4建筑节能 (19)9 环境保护 (20)9.1设计依据及标准 (20)9.2环境概况 (20)9.3工程主要污染源及环保治理措施 (20)9.7环保投资概算 (23)10 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 (1)10.1设计依据 (1)10.2生产过程中安危害因素分析及防范措施 (1)10.3预算效果与评价 (4)10.4消防 (4)11 企业组织及劳动定员 (1)11.1组织机构 (1)11.2劳动定员 (2)11.3职工培训 (4)12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1)12.1投资范围 (1)12.2编制依据 (1)13 技术经济 (1)13.1建设资金及其筹措 (1)13.2产品生产成本 (2)13.3经济分析与评价 (2)附表:主要设备一览表附图:1 总论1.1项目概况1.1.1项目名称郴州市宇腾化工有限公司80kt/a铅冶炼暨一步炼铅工程1.1.2项目建设单位郴州市宇腾化工有限公司1.1.3建设单位简介郴州市宇腾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宇腾公司”或“公司”)于2001年8月成立的民营高科技企业,位于具有“中国有色金属之乡”美称的湖南省郴州市,距离郴州市区仅10公里,京广铁路、京珠高速、107国道均从此通过,交通十分便利。

再生铅冶炼技术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再生铅冶炼技术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总论1.1 项目概况1.1.1 项目名称年产23000 吨再生铅冶炼技术改造项目1.1.2 项目承担单位XX 蓄电池有限公司1.1.3 项目建设地址湖北省老河口市交通路160 号1.1.4 承担可行性研究单位老河口市XX 蓄电池有限公司地处鄂豫陕交界的历史古城—老河口境内,位于该市交通路中段。

公司创建于1992 年,占地面积13565 平方米,其中生产设备及办公用房占地面积10000 平方米;员工110 余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20 人,拥有大型生产设备50余台套,产品质量检测设备齐全,年生产产值12亿元,销售收入1.2 亿元,利税360 万元,是蓄电池产品的高新技术企业。

公司主要产品有有色金属再生冶炼粗铅、电解铅、铅锑合金、低锑合金、铅钙合金、铅基系列用合金、铅酸大(中、小)密蓄电池极板等。

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在武汉、上海、浙江、河南等大中城市设有销售服务网点。

公司把技术开发、规范生产、开拓市场、热诚服务融为一体,在产品生产过程中严把质量关,在产品质量检测中严格执行国家标准,产品质量受到国内用户好评,在国内有一批长期固定的客户群。

2001 年获ISO9001 质量体系认证。

2007 年,公司回收处理废铅酸蓄电池及其它含铅废料 4 万吨,生产铅及铅基合金2 万吨,实现销售收入3 亿元,实现利税2000 万元,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公司经过最近几年的发展和积累,自有资金充足,财务状况良好。

1.1.5 项目概况为减少环境污染,提高再生资源综合利用水平,XX 蓄电池有限公司自1997 年起就开始了以“无污染再生铅技术”为目标的再生铅工艺技术改造工作,通过这些年的滚动改造,实施了废旧铅酸蓄电池资源化利用改造项目,冶炼系统设备改造升级,通过技术改造企业社会效益、经济效益、节能效益和环保效益得到明显提高,使企业领导认识到技术改造是提高企业社会和经济效益的最好措施。

本项目是“无污染再生铅技术”项目工作的延续和提高,通过改造生产设备、全面调整能源结构及采用先进节能技术,构建一个高回收率、低能耗、无污染的废铅酸蓄电池综合回收利用体系和综合回收新工艺,生产高附加值的合金铅制品,实现铅二次资源的原生化和再利用,构建再生铅产业领域的循环经济产业链,最终使企业在现有基础上再上一个新台阶,达到“十一五”节能减排计划要求,成为低能耗、低污染、高技术的节能先进企业。

冶炼厂铅烟气治理工程技术改造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

冶炼厂铅烟气治理工程技术改造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

. . .冶炼厂铅烟气治理工程技术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第一章总论第一节概述**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是我国具有历史悠久的大型有色金属采、选、冶联合企业之一。

公司下辖三个矿山、五个冶炼厂及机修、运输、建安等辅助单位,全公司现有职工11000多人,铜、铅、锌等主要有色金属综合生产能力18万t/a,2001年实际完成有色金属产量15.56万吨,有色金属矿产品金属含量4.33万t,完成工业总产值11.45亿元,销售收入13.33亿元,实现利税10980万元,其中利润1600万元。

**公司位于XX省常宁市XX镇,北临X江,北距XX市40Km,西南距XX市35Km,均有公路相通;东距京广线XX车站21Km,该站有公司自营大型专用货场。

第二节企业概况及治理的必要性**公司第三冶炼厂是我国最早采用烧结-鼓风炉工艺生产粗铅的铅冶炼厂,始建于1908年,1938年由迁至常宁市松柏镇,规模3000t/a,新中国成立后,于1952年恢复生产,当年生产粗铅1021t。

随着生产发展和技术进步,逐步实现了机械进料、连续排渣、连续出铅、自动铸锭及炉顶密封等措施。

通过多次改扩建,目前已达到年生产粗铅60000t/a、电铅80000t/a(含集体企业电铅产量)的规模,并配套建设炉渣烟化设施,综合回收氧化锌5000t/a。

但由于条件的限制,仍沿用落后的烧结锅-鼓风炉工艺和设备,特别是烧结仍采用简陋、间断作业的烧结锅维持粗铅生产,产生的低浓度二氧化硫(0.8~1.0%)烟气难以回收利用,粉尘及烟气造成的空气污染严重,恶化了操作区环境,每年排放至大气的SO2达33000t左右,给方圆二十余公里围农作. . .物造成严重危害,对附近城乡居民身体健康也带来不良影响,每年农业赔款达150万元。

该问题严重地阻碍着企业今后的生存和发展。

1990年1月21日,国家环保局、国家计委(90)环计字第035号下达第二批国家环境污染限期治理项目的通知,对**公司第三冶炼厂SO2烟气的污染限期治理达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冶炼厂铅烟气治理工程技术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章总论第一节概述**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是我国具有历史悠久的大型有色金属采、选、冶联合企业之一。

公司下辖三个矿山、五个冶炼厂及机修、运输、建安等辅助单位,全公司现有职工11000多人,铜、铅、锌等主要有色金属综合生产能力18万t/a,2001年实际完成有色金属产量15.56万吨,有色金属矿产品金属含量4.33万t,完成工业总产值11.45亿元,销售收入13.33亿元,实现利税10980万元,其中利润1600万元。

**公司位于XX省常宁市XX镇,北临X江,北距XX市40Km,西南距XX市35Km,均有公路相通;东距京广线XX车站21Km,该站有公司自营大型专用货场。

第二节企业概况及治理的必要性**公司第三冶炼厂是我国最早采用烧结-鼓风炉工艺生产粗铅的铅冶炼厂,始建于1908年,1938年由迁至常宁市松柏镇,规模3000t/a,新中国成立后,于1952年恢复生产,当年生产粗铅1021t。

随着生产发展和技术进步,逐步实现了机械进料、连续排渣、连续出铅、自动铸锭及炉顶密封等措施。

通过多次改扩建,目前已达到年生产粗铅60000t/a、电铅80000t/a(含集体企业电铅产量)的规模,并配套建设炉渣烟化设施,综合回收氧化锌5000t/a。

但由于条件的限制,仍沿用落后的烧结锅-鼓风炉工艺和设备,特别是烧结仍采用简陋、间断作业的烧结锅维持粗铅生产,产生的低浓度二氧化硫(0.8~1.0%)烟气难以回收利用,粉尘及烟气造成的空气污染严重,恶化了操作区环境,每年排放至大气的SO2达33000t左右,给方圆二十余公里围农作物造成严重危害,对附近城乡居民身体健康也带来不良影响,每年农业赔款达150万元。

该问题严重地阻碍着企业今后的生存和发展。

1990年1月21日,国家环保局、国家计委(90)环计字第035号下达第二批国家环境污染限期治理项目的通知,对**公司第三冶炼厂SO2烟气的污染限期治理达标。

鉴于上述情况,形势相当紧迫,**公司三厂铅烟气SO2污染源的治理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第三节建设方案一、国外炼铅技术现状国外的粗铅生产,烧结-鼓风炉还原法仍占主导地位,其产量占总产量的80%以上。

这一古老的炼铅工艺虽然不断得到改进和完善,但仍存在能耗高、环境污染严重、劳动条件差等致命弱点。

因此,各国都在积极研究新的炼铅方法,近十年来已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特别是进入80年代以来,国际上先后有前苏联的kivcet法、德国鲁奇公司的QSL法、瑞典波立登公司的kaldo法和澳大利亚的氧气顶吹熔炼炼铅法等先进炼铅工艺实现了工业化生产。

此外,我国也开发了类似于QSL炼铅法氧化段的氧气底吹熔炼新工艺。

这些新工艺使传统的烧结-鼓风炉炼铅工艺得到了彻底的革命,从根本上解决了低浓度SO2烟气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基夫赛特(kivcet)法是70年代前苏联有色金属研究院研究成功,并在本国首先用于工业生产的直接炼铅工艺。

意大利Nuova Samin公司维斯姆港KSS铅厂采用此工艺建厂生产,各项指标都超过预期目标。

它是目前世界上超大型炼铅工厂生产较成功的一步炼铅新工艺。

目前,世界上有意大利(处理入炉料600t/d)、哈萨克斯坦(处理入炉料400~500t/d)和加拿大(产粗铅120000t/a)等3家工厂采用kitcet炼铅工艺生产粗铅,该工艺具有生产费用低、环保条件好等优点,但其技术转让费及建设投资较高。

若企业不上规模,则投产后可能难以还贷,难以获取经济效益。

QSL法是德国鲁奇公司70年代开发的一步炼铅新工艺。

80年代中期,中国、韩国和加拿大先后购买德国鲁奇公司该技术的专利建厂,经过几年的调试和试生产,韩国温山冶炼厂及德国斯托尔贝格冶炼厂的QSL炉已转入正常生产,且生产状况良好,产品产量均已超过原设计能力;我国的西北铅锌冶炼厂在1995年经过改造第二次试车,已取得成功,但因多种原因仍未正常生产。

卡尔多(Kaldo)炼铅法系瑞典波立登(Boliden)公司拥有的专利技术,目前应用该工艺的工厂有两座,已经运行多年,分别于1976年和1992年建成投产,即瑞典Boliden Mineral Ronnskar冶炼厂和伊朗国家铅锌公司赞江冶炼厂,生产规模年产粗铅41000吨。

但只有瑞典波立登公司一家工厂用于处理硫化铅精矿,其氧化和还原操作分两阶段进行,炉子间断作业,给配套制酸带来麻烦,需要特殊处理,另外炉寿命只有3个月,耐火材料消耗高,并非理想的炼铅工艺。

氧气底吹炼铅法(即SKS法)所用设备为氧气底吹熔炼炉,产出部分粗铅和高铅渣,高铅渣用鼓风炉还原成粗铅。

该技术通过原**矿务局进行的大量半工业试验,已取得一定的经验。

1998年11月**炼铅法工业试验研究科学技术成果通过鉴定。

2000年以来,池州冶炼厂和济原冶炼厂采用该法相继建设3万t/a和5万t/a的铅冶炼厂。

已于2002年8月和6月相继投产。

通过调试、试生产和整改,处理能力、成铅率、烟尘率、氧枪使用寿命均达到预期效果,但设备配套上尚存在一定问题,例如余热锅炉、电收尘器、铸渣线的设计有待设计人员进一步研究完善。

总之,该工艺用氧气底吹熔炼,产出部分粗铅和高铅渣,高铅渣采用鼓风炉还原熔炼,工业实践已证实从技术上讲是完全可行的,尽管两家投产后,某些设备尚有某些不太融合之处,通过不断完善,是可以解决的。

二、工艺流程的确定本设计在前可研的基础上,对氧气底吹熔炼+鼓风炉还原的工艺方案(即SKS法)进行了可行性研究和了经济效果评估工作,结合上述几种国外的先进粗铅冶炼技术的工业生产应用来看,采用SKS法改造本公司三厂铅冶炼厂更为现实。

该工艺对原料有一定的适应性,备料过程简单,取消了传统的铅烧结过程,消除了低空污染,使操作环境大为改善;由于采用氧气底吹熔炼,烟气量大为减少,提高了烟气SO2浓度,为实现双转双吸制酸工艺提供了条件。

本技术原由**矿务局自己开发,有成熟的操作管理经验,不需引进国外技术。

同时,冶炼工艺的自动化控制水平将大大提高,从而提高了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实现减负增效,企业生产技术改造后可以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

三、建设规模根据**公司发展规划确定,第三冶炼厂铅烟气治理工程技术改造实施后,粗铅冶炼生产规模为8万t/a,与铅冶炼烟气SO2治理配套的硫酸车间设计生产规模8万t/a,综合回收氧化锌及部分副产品。

产品方案主产品:粗铅81922t/a(含Pb96%)副产品:硫酸77069t/a(100%H2SO4计)粗铅送现有铅电解系统生产电铅产品,其中的金银富集到铅阳极泥中送本公司第六冶炼厂生产金银产品。

第四节企业建设经济效果一、经济评价本项目采用氧气底吹熔炼及鼓风炉还原、渣烟化、烟气制酸和余热回收工艺流程,工艺技术先进,成熟可靠,设备装备水平较高,劳动生产率高。

企业可以获得的较好的经济效益,技改后,其全部投资财务部收益率14.03%,投资利润率15.11%,投资利税率20.22%。

由此可见项目是可行的。

本技改项目新增投入建设资金27332万元。

建设期贷款利息1030万元,项目实施后的生产流动资金年平均占用额10931万元,项目总投资40849万元(仅包括铺底流动资金的项目总投资为31641.3万元)。

建设投资中自筹资金为13907.9万元,其余申请工商银行贷款16000万元(已到位)。

工商银行贷款年利率5.76%。

流动资金贷款7651.7万元,其余3279.3万元自筹,预计项目建设期为二年。

贷款偿还年限5.47a(含建设期二年)。

项目实施后可获得如下的经济效益:(1)、年产粗铅81922t/a(2)、年产硫酸77069t/a(100%H2SO4计)(3)、达产年产销售收入51201.1万元(4)、达产年实现利润总额6170.5万元税后利润 4134.3万元二、节能及环境保护技术改造拟采用氧气底吹熔炼及鼓风炉还原工艺,能耗低,金属回收率高,综合回收利用了有价元素,有效地控制了有害元素对环境的污染,从根本上消除了烧结系统的铅烟气危害,可以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

根据计算,该工艺粗铅工序单位产品综合能耗可达440kg标煤/t 粗铅,符合国家规定的二级能耗等级指标。

工艺设计采用余热锅炉回收烟气余热。

同时,在设备和电器的选型上尽可能选用节能型产品。

环境保护方面,本项目实施后环保效果更为明显。

铅冶炼烟气采用双转双吸制酸工艺生产工业硫酸7.7万t/a,全硫利用率为92.36%,排放尾气完全可以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各种工业炉的渣口、进料口等均设有吸风罩,有效地控制了无组织排放的烟气量,改善了操作人员的工作环境。

水的循环利用率达到95%,污水、污酸经污水处理站处理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后排放;设计中对产生噪声较大的设备采取了建筑隔声等措施,噪声主要对厂区围产生局部影响,对外部环境影响不大,厂界噪声能够达到《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中要求。

本工程直接用于环保设施的投资费用为11210.25万元,占工程费用24570.1的45.63%。

第五节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1-1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第二章技术经济第一节铅市场一、世界铅产消、进出口和库存量据《世界金属统计》1999年资料,1993年至1998年世界铅产消、进出口状况如表2-1所示。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全球铅产量明显低于八十年代后五年,由于铅产量连续几年受到冷落,从1995年四季度开始,国际市场铅发生短缺,铅价上升,刺激了铅的生产,1996年和1997年铅的产量增加较快。

由于始自1997年的世界经济不景气,1998年铅的产量没有增长,消费减少。

1993~1998年铅的库存量明显下降。

二、我国铅生产我国的铅资源储量较为丰富,近年产量仅次于美国,列世界第二。

1993-1997年我国铅的生产能力和产量详见表2-2。

由表2-2可见,自上世纪末起,我国铅的产量逐年增长,1993年起的产量为41.2万t,1997年为70.1万t,年均增长率14%,铅的生产能力1995年显著增加,1995年至1997年采选生产能力保持在50多万t、冶炼能力保持在76多万t。

到1997年采选能力仍小于冶炼能力22万t,相差约30%,铅原料供不应求的矛盾继续存在,仍需依靠铅精矿来解决。

目前,我国铅冶炼生产工艺技术仍以传统的烧结-鼓风炉工艺为主。

众多的中小规模铅冶炼厂约占国铅厂生产能力的50%以上,仍使用烧结锅、烧结盘鼓风炉等能耗高、污染严重、浪费资源的极落后工艺。

根据行业政策规定,在2000年,应淘汰烧结锅、烧结盘生产铅的工艺。

势必将迫使小型炼铅厂和部分中型炼铅厂关闭,生产规模较大的技改势在必行,也为此产能的适当增加弥补消亡的产能带来的机遇。

三、我国铅的消费结构我国是世界上较大的铅消费国,1993年消费铅为30万t,1997年消费达48万t,年平均增长率为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