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谱卧龙吟

合集下载

《古琴谱》古今罕见的古琴谱三百五十册合集

《古琴谱》古今罕见的古琴谱三百五十册合集

《古琴谱》古今罕见的古琴谱三百五十册合集我国流传下来的古琴谱非常多,从六朝时期陈桢明三年丘明传《碣石调幽兰》起,至民国三十五年(公元1946年)裴铁侠编撰的《沙堰琴编》止,共记载了三千三百六十多个不同派别的传谱,去其重复,共计有六百五十余首不同曲名的琴曲(建国后创作的新曲和琴书谱集不计入其中)。

这是我国传统音乐中一笔珍贵的财富。

古琴的打谱是一门专业的学问,我记得古琴专业的学生打谱好像是要考试的。

古代流传的琴谱很多,但是一般都只有指法,类似这样只有指法,没节奏,可能给你你也没法弹吧。

学古琴需要的是指法加节奏的已经完成打谱后的谱子,而且题主还特别提出要现代的曲子,这个可能更少一点,因为我们学琴一般都学的都是古曲,我记得有本《古琴演奏法》里是有一些现代曲子的减字谱的,古琴考级材料里也应该有一些,但里面的曲子好像也有些年代了,不是很流行,你要演奏最流行的曲子的话就有点难度了。

1.减字谱很多,大多是建国前的曲子,具体可参见《琴曲集成》。

2.近代音乐多为简谱或五线谱,相关的古琴曲都是自己编排指法移植过来的;其中也有一些是老先生们建国后创作的,比如《春风》、《山水情》、《九溪漫步》等。

3.网上减字谱少的原因,一是流传下来能弹的曲子不多,二是大家普遍常弹的也就那么十几二十首曲子(具体可扒一线名家古琴音乐会的节目单),三是很多人不愿意把移植曲子的曲谱公开。

常见古琴曲有《仙翁操》、《古琴吟》、《秋风词》、《湘妃怨》、《卧龙吟》、《酒狂》、《凤求凰》、《良宵引》、《阳关三叠》、《关山月》、《平沙落雁》、《欧鹭忘机》、《普庵咒》、《梅花三弄》、《流水》等等。

难度基本上是渐增的。

有时间可以听一下,不用记住。

古琴是极雅的,一般弹古琴的人的聚会都叫做雅集,古琴其实并不适合大庭广众演奏,因为古琴的声音是相对微弱的。

听古琴弹奏,一定要安静。

这都是古琴基本的礼仪。

如今虞琴社80周年的纪念活动,在上海音乐厅,全场数千人,到演奏的时候鸦雀无声。

唯一存世唐代古琴谱,被日本僧人当作字帖临摹!(高清可临)

唯一存世唐代古琴谱,被日本僧人当作字帖临摹!(高清可临)

唯一存世唐代古琴谱,被日本僧人当作字帖临摹!(高清可临)琴中古曲是幽兰,为我殷勤更弄看。

欲得身心俱静好,自弹不及听人弹。

我国有关古琴音乐和琴事活动的记载见《周礼》、《诗经》以及持续近三千年的典籍内容,有关琴曲曲目、琴曲题材和琴人的记载自东周时期的典籍延续至今,有关古琴谱的正史记载最早见《新唐书》。

唐朝诗人张籍(约767——约830年)作《和陆司业习静寄所知》涉言琴谱:幽室独焚香,清晨下未央。

山开登竹阁,僧到出茶床。

收拾新琴谱,封题旧药方。

逍遥无别事,不似在班行。

从这首诗里可以看到古琴谱最晚于唐朝已存在。

在减字谱出现前,我国的古琴是文字谱。

减字谱的创制者是唐人曹柔,其活动年代大致在中唐前后。

从中唐经宋元明清各代至今,至少度过了近千年的漫长岁月。

明朝初期《永乐琴书集成·指法·释谱》有言:制谱始于雍门周,张敷因有别谱不行于后代。

赵耶利出谱两帙,名参古今,寻者易知。

先贤制作,意取周备。

然其文极繁,动约两行,末成一句。

后曹柔做减字法,尤为易晓也。

这段出自明朝的记载说明了古琴谱从原初的文字谱衍变为减字谱的过程。

自明朝初期朱权编著的《神奇秘谱》开始至现在传世的明朝、清朝琴曲谱全部都是减字谱。

碣石调·幽兰(管平湖)来自御凰品冰岛00:0010:33▲上面这曲《碣石调·幽兰》是管平湖先生据《古逸丛书》打谱所奏。

▲古琴“减字谱”▲古琴“文字谱”(左)与“减字谱”(右)对照▲影旧卷子本碣石调幽兰谱一卷清写本此册系常熟顾坤一据杨守敬古逸丛书本影抄,摹写极佳。

《碣石调·幽兰》是现存唯一的古琴文字谱。

文字谱,顾名思义就是通过文字叙述记录乐曲的弹奏方法。

该谱传自南北朝时梁代的隐士丘明(公元494-590年)。

自唐以后,该谱佚于海外,在长达几个世纪的时间内不为人所知。

1880至1884年间,我国著名外交家、散文家黎庶昌(1837-1897)先生在日本公办之余,四处访求中国古籍善本,当他在日本京都西贺茂的神光院访问时,发现神光院的和尚练字的字帖古意浓重,研究后发现不但是原装唐本,更是唐代古琴文字谱,此古琴谱为七世纪唐人手写卷子谱——《碣石调·幽兰》,《碣石调·幽兰》相传为孔子所作。

古琴手势图谱:弹古琴正确手势十六势

古琴手势图谱:弹古琴正确手势十六势

古琴手势图谱:弹古琴正确手势十六势右手举指起势“春莺出谷势”
右大指托擘势“风惊鹤舞势”
右食指抹势“鸣鹤在阴势”
右食指挑势“宾雁衔芦势”
右中指勾剔势“孤鹜顾群势”
右名指打摘势“商羊鼓舞势”
右大中指大撮势“飞龙拿云势”
右食中指齐撮势“螳螂捕蝉势”
右名中食指轮势“蟹行郭索势”
右食中名指泼剌势“游鱼摆尾势”
右名中食指剌伏势“鹰隼捷击势”
右食名(中)指打圆势“神龟出水势” 右食中指蠲势“幽谷流泉势”
右中食指双弹势“饥鸟啄雪势”
右食中指圆搂势“鸞鳯和鸣势”
右食、中指锁势“鹍鸡鸣舞势”。

卧龙吟古琴知识点

卧龙吟古琴知识点

卧龙吟古琴知识点古琴是中国传统乐器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被誉为“乐器之王”。

卧龙吟古琴是其中一种琴曲,流传至今已有千年的历史。

本文将介绍卧龙吟古琴的相关知识点。

一、卧龙吟的起源和背景卧龙吟是南宋朝时期的著名琴曲,被称为宫商角徵羽,是中国古代琴曲中的绝品之一。

据记录,卧龙吟的创作者是一位名叫李普仁的古琴大师。

李普仁因其琴艺超群而被尊称为“卧龙先生”,而他创作的这首琴曲也因此得名为“卧龙吟”。

二、卧龙吟的音乐特点卧龙吟以其独特的音乐特点和艺术风格而闻名。

它采用了中国古代五声音阶的调式,即宫、商、角、徵、羽五个音阶,使琴曲听起来典雅庄重,引人入胜。

卧龙吟的曲调流畅高亢,富有变化。

它旋律起伏跌宕,有时柔美婉转,有时激昂奔放。

通过琴弦的轻扫和琴音的持续回响,卧龙吟给人们带来一种宁静、沉思的感觉。

三、卧龙吟的演奏技巧卧龙吟对于演奏者的技巧要求较高,需要一定的琴艺和音乐才华。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演奏技巧:1.指法技巧:卧龙吟使用了许多特殊的指法技巧,如左手的泛音、滚音和颤音,以及右手的连奏、跳奏和泛音等。

演奏者需要熟练掌握这些技巧,以使琴曲发挥出应有的效果。

2.节奏感掌握:卧龙吟的节奏变化多样,有时快速有力,有时缓慢柔和。

演奏者需要准确地掌握节奏感,将曲子的节奏表达出来,使听众能够感受到曲调的韵律之美。

3.表达情感:卧龙吟是一首寄托了丰富情感的琴曲,演奏者需要通过琴音的表达,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

在演奏过程中,要注重琴音的起伏和转折,将琴曲中所蕴含的情感传递给观众。

四、卧龙吟的艺术价值卧龙吟作为中国古代的传统琴曲,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和文化意义。

首先,卧龙吟是一首富有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琴曲,它通过琴音表达了古人对大自然、人生哲理和情感体验的领悟。

演奏卧龙吟不仅可以帮助人们感悟生活的真谛,还可以增进对中国古代文化的了解和认识。

其次,卧龙吟也是一种传统艺术的传承和发展。

通过演奏和传播卧龙吟这样的古琴曲目,可以使更多的人了解和学习古琴艺术,促进古琴文化的传统与创新。

一张图带你读懂天书一般的古琴谱

一张图带你读懂天书一般的古琴谱

一张图带你读懂天书一般的古琴谱
对于没有接触过古琴的小伙伴来说,古琴那些密密麻麻,熟悉而又陌生的文字是最让人头疼的,明明好像所有的字都认识,但是又不知道该这些文字该怎么读,真让人头大。

古琴减字谱
那么古琴的减字谱究竟该怎么去认识他的,今天小编就用一张图,带大家读懂古琴的减字谱。

如上图,古琴的减字谱大体可分为两部分,上半部分是左手的指法,就是左手应该去按住哪个徽位。

下半部分是右手的指法,右手是应该去弹哪一根弦的。

左右手的互相配合,就完成了上面的图示的一个音,而图中的数字,上面的“一”是徽位的表示方法,下面的右手部分的数字,是琴弦的表示方法。

小编猜测发明这种记谱方式的人,可能比较懒。

因为以前的琴曲记录,都是一个字一个字的记录的,像上图这样一个音往往需要很多篇幅去记载他,这种记谱方式的发明,使得记录方式变得更加简洁,方便,也易于后人学习。

下面这种是最早的古琴琴谱记录方式。

《幽兰》谱
也正是这个“懒人”发明的懒办法,后期的琴曲大多都能很完整的保留和流传下来,成为我们中华艺术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星。

关注小编,每天学习不一样的古琴文化知识。

古琴曲欣赏《卧龙吟》弹奏:张萌——清风明月入怀抱,猿鹤听我再抚琴

古琴曲欣赏《卧龙吟》弹奏:张萌——清风明月入怀抱,猿鹤听我再抚琴

古琴曲欣赏《卧龙吟》弹奏:张萌——清风明月入怀抱,猿鹤听我再抚琴▲ 三国演义空城计精彩片段《卧龙吟》大道至简,是宇宙万物发展之规律,是中华文化之精髓,是中华道家哲学,是大道理极其简单,简单到一两句话就能说明白。

所谓“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

“万物之始,大道至简,衍化至繁”出自老子的《道德经》。

大道至简,不仅被哲学流派道家、儒家等所重视,也是人生在世的生活境界。

大道至简,大道无形,大道无法,这是一种大道自然、返朴归真的高级功态。

在这种清净无为、忘我无私、天人合一的状态中,不求长功,功力自然上长;不求治病,身心自然调整;不求功能,功能自然显现;你不求大小周天,百脉自然畅通,最深刻的真理是最简单最普通的真理。

把最复杂的变成最简单的,才是最高明的。

最伟大的人仅仅因为简单才显得崇高。

大道至简,人生亦简。

开悟,深奥了就简单,简单了才深奥,从看山是山,到看山是山,境界不一样,从简单到复杂,再从复杂到简单,就是升华。

生活的意义在于简单,人修炼到一定程度,会淡泊一些事,会简单,你可以理解别人,但别人不一定理解你,其实人不在理解,在认同。

精于心,简于形。

拷问灵魂这是人的终极问题,简不仅是一种至美,也是一种能力、一种境界。

看透了不说透,高境界;朦胧地看,心透;透非透、知未知,故意不看透,才是透彻;知道世事看不透,就是透,透彻后的不透彻,明白后的不明白,难得糊涂是真境界。

“大道至简”是做人的智慧,做人做事要将一件复杂的事情化为简单,那是需要智慧的。

将繁杂的事情回归到简单,要有智慧、能力,也要有决心。

有智慧的人都喜欢大道至简,因此,功和利,不可趋之若鹜;名和财,不可为之所累。

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我们要简简单单的做人,踏踏实实的做事,用智慧化难为简。

为名利尽抛宠辱,清纯似儿时天真的童贞,朴实如父辈耕耘的沃土,只有心情平静的人方能视见“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的悠闲,听闻“荷风送秋气,竹露滴清响”的天籁,感受那“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的空旷。

古琴卧龙吟教学与讲解

古琴卧龙吟教学与讲解

古琴卧龙吟教学与讲解
古琴卧龙吟是一首非常经典的古琴曲,以下是对其教学与讲解的简要步骤:
1. 了解曲目背景:古琴卧龙吟是明代古琴大师杨洪基所创作的一首琴曲,曲中通过琴弦的技巧和音调的变化,寓意了龙的吟咏和飞腾之气。

2. 熟悉琴曲的曲式和谱表:古琴卧龙吟的曲式为起涩遣逸并用、穷章尽节并用,需要在演奏中灵活转换,使曲目充满变化。

通过阅读琴谱,了解其音符和指法的基本表达方式。

3. 学习琴曲的基础技巧:古琴卧龙吟需要掌握一些基础的指法和技巧,例如琴弦的扫弦、滚转、按击、泛指、浮击等。

练习这些技巧可以加强对琴弦的掌控和音色的调节。

4. 学习琴曲的音乐表达:古琴卧龙吟中有很多变化的音符和音调,需要通过细腻的演奏来表达曲目的情感。

学习如何利用细微的力度、速度、音色等来表现龙吟和飞腾的意境。

5. 练习整首曲目:通过分段的练习,逐渐将所有的技巧和表达方式结合起来,形成完整的古琴卧龙吟演奏能力。

在练习过程中,可以借助录音或视频等工具进行反复对比,不断完善自己的演奏。

总之,古琴卧龙吟是一首需要一定的琴技和音乐表达能力的琴
曲,通过以上的教学与讲解,希望可以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和演奏这首经典曲目。

一张图学会古琴54种指法(值得收藏)

一张图学会古琴54种指法(值得收藏)

⼀张图学会古琴54种指法(值得收藏)减字谱:⼜称指法谱,是中国古琴的⼀种以记写指位与左右⼿演奏技法为特征的记谱法。

因为它是将古琴⽂字谱的指法、术语减取其较具特点的部分组合⽽成,故名“减字谱”。

由唐末琴家曹柔创⽴的古琴⽂字谱,是由⽂字谱减化⽽来。

这种记谱法使⽤减字拼成某种符号记录左⼿按弦指法和右⼿弹奏指法,它是⼀种只记录演奏法和⾳⾼,不记录⾳名、节奏的记谱法,其特点为:“字简⽽义尽,⽂约⽽⾳赅”。

减字谱是对⽂字谱记谱法的⼀次重⼤改⾰,是⼀种沿⽤千年⽽未被取代的古⽼记谱法。

苏宁拼购节,定⾦10倍翻⼴告1、散:只⽤右⼿演奏,左⼿不触弦。

展开剩余90%2、托:右⼿⼤指向外弹出。

此⼿势称为“虚庭鹤舞”、“风前鹤舞”。

3、擘(劈):右⼿⼤指(⽤指甲)向内弹⼊。

注:(托、擘)两⼿势的要义是触弦果断,但同时要松。

4、抹:右⼿⾷指向内弹⼊。

此⼿势称为“鹤鸣在阴”。

5、挑:右⼿⾷指向外弹出。

注:(抹、挑)两⼿势的要义是:⾷指触弦应和拇指的托擘⼀样坚定,但不可过急,动作应平滑。

6、勾:右⼿中指向内弹⼊。

称之为“孤鹜顾群”势。

7、剔:右⼿中指向外弹出。

注:(勾、剔)两⼿势的要义是:中指的弯曲应如野鸭的脖颈⼀样:弯曲⽽不可⽣硬有⾓,弯曲过度则触弦过急。

8、打:右⼿⽆名指向内弹⼊。

称之为“商⽺⿎舞”势。

“商⽺”是⼀种传说中的鸟,据说只有⼀条腿。

9、摘:右⼿⽆名指向外弹出。

注:(打、摘)两⼿势的要义是:与⾷指中指平滑的动作相反,名指的触弦应短⽽脆。

10、全扶:⾷、中、名三指各⼊⼀弦,同时弹奏出⼀个声⾳,称为“风送轻云”势。

11、历(度):右⼿⾷指轻轻地依次向外挑两到三根弦。

注:(全扶、历)均应触弦轻且细腻,这样声⾳才能融为⼀体。

12、撮:和弦性质,两⼿指分别拨动两弦,使之同时发声(需要拨动的弦数分别写在“撮”的减字“早”的竖划之两侧)。

称之为“飞龙拿云”势。

⼀般的撮为“托勾”,相反的是“擘剔”,称为“反撮”(“反撮”的写法是在撮的减字上⽅写⼀“反”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卧龙吟歌词:
束发读诗书,修德兼修身
仰观与俯察,韬略胸中存
躬耕从未忘忧国,谁知热血在山林凤兮凤兮思高举,时乱势危久沉吟
茅庐承三顾,促膝纵横论
半生遇知己,蛰人感幸甚
明朝携剑随君去,羽扇纶巾赴征尘
龙兮龙兮风云会,长啸一声抒怀襟
归去、归去来兮我宿愿,余年还做垅亩民清风明月入怀抱,猿鹤听我再抚琴
(合唱)天道常变异,运数杳难寻
成败在人谋,一诺竭终悃
丈夫在世当有为,为民播下太平春
归去、归去来兮我宿愿,余年还做垅亩民清风明月入怀抱,猿鹤听我再抚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