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温州市高三第二次适应性考试_2
2006年温州市高三第二次适应性考试

目录语文试卷评析 (1)数学试卷评析 (4)英语试卷评析 (10)文综试卷评析 (15)理科综合试卷评析 (23)2006年温州市高三第二次适应性考试语文试卷评析瑞安中学高三语文备课组总体评价:这份试卷基本上仿照2005年浙江省高考试卷的题型,但也参考了全国卷的命题思路,在分值上有所变动(其中基础题变6道为5道,科技文阅读变4道为3道,整个选择题变42分为36分;翻译题变8分为10分;现代文阅读变18分为20分;语用题变10为12分)。
考点涉及2005年《考试大纲》中规定的五个方面的能力要求,整份试卷的难度较大。
试题简析:第1—5题是语基题,材料选用较基础,题目设计基本清楚。
只是第3、4题的答案我们心存疑虑:“生性的坦然”应与“流露”搭配,而不是与“疏导”搭配;对“市场制度建设、法制监管方面难免有疏漏之处”“耿耿于怀”似乎也不是非常恰当。
第6—8题是科技文阅读考查,题目简洁干脆,只有些过于浅易,区分度不明显,题目的设计也缺乏层次感,考查点都差不多。
第9—13题是文言文阅读题,因为是议论性散文,阅读难度较大,但区分度很明显,尤其是翻译题,能真正检测出学生的语文阅读水平,理解能力强的能拿满分10分,理解能力差的则会出现1分2分甚至0分的情况,其中对“移”“文”“庶几”“重”“向”“趋向”等词的翻译是个难点。
选择题11题和12题偏难,答对的学生很少。
第14题是诗歌鉴赏题。
(1)第一小题说“这两首曲都是怀古小令,却表达了不同的主旨。
”这种说法太绝对。
从主旨的角度看,两首曲应是大同小异。
因为诗人都是借景抒情,抒发兴亡之感,即历史更迭的无情。
第一首中的“列国周齐秦汉楚,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与第二首中的“秦宫隋苑徒遗臭,唐阕汉陵何处有”抒发的都应是相同的兴亡之感。
不过,同中有异,即前一首侧重于批判统治者的奢侈与为争权而残酷厮杀的行径;下一首夹杂抒发诗人人生无常之感。
所以很难绝对说这两首怀古小令“表达了不同的主旨”。
2024届浙江省温州市普通高中高三第二次适应性考试英语试题(2)

2024届浙江省温州市普通高中高三第二次适应性考试英语试题(2)一、听力选择题1.A.He doesn’t like the man.B.He started the semester in a bad mood.C.He isn’t usually bad-tempered.D.He’ll be under great pressure next week.2.A.Finland.B.Egypt.C.Mexico.D.Zambia.3.A.Tongue-tied.B.Confident.C.Absent-minded.D.Shy.4. What does the woman think of her experience of the party?A.Wonderful.B.Awful.C.Just so-so.5. What may the man want to try?A.Football.B.Volleyball.C.Tennis.二、听力选择题6. 听下面一段较长对话,回答以下小题。
1. What does the woman probably do?A.A singer.B.An actress.C.An athlete.2. How does the woman feel now?A.Excited.B.Worried.C.Inspired.7. 听下面一段较长对话,回答以下小题。
1. What are the speakers doing?A.Looking at an old picture.B.Holding a college reunion.C.Talking about their college life.2. Where does Harry work?A.In San Francisco.B.In Pittsburgh.C.In New York.3. What does Victoria probably do?A.She’s a lawyer.B.She’s a dancer.C.She’s a businesswoman.4. Who is the tall girl?A.Isabella.B.Victoria.C.Olivia.8. 听下面一段较长对话,回答以下小题。
浙江省温州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3月第二次适应性考试(二模)物理含答案

温州市普通高中2024届高三第二次适应性考试物理试题卷(答案在最后)2024.3考生须知: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考生答题前,务必将自己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卷上。
3.选择题的答案须用2B 铅笔将答题卷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要改动,须将原填涂处用橡皮擦净。
4.非选择题的答案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写在答题卷上相应区域内,作图时可先使用2B 铅笔,确定后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描黑,答案写在本试题卷上无效。
5.可能用到的相关参数:重力加速度g 均取210m/s 。
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Ⅰ(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3分,共39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下列属于国际单位制中单位的是()A.伏特(V )B.电子伏特(eV )C.摄氏度(C ︒)D.克(g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研究“天问一号”调整姿态,利用相机拍摄火星表面地貌时,“天问一号”可视为质点B.国产大飞机C919商业首飞,航行时间约2h ,航程约1100km ,其中“2h ”指的是时刻C.“中国天眼”探测到的引力波,传播速度为光速,若频率为910Hz -,则其波长比可见光长D.全球最大实验性核聚变反应堆开始运行,核反应方程为235114489192056360U n Ba Kr 3n+→++3.如图所示,小球从距地面高度1 1.25m h =的A 点由静止释放,经地面第一次反弹,竖直上升至最高点B ,B 点距地面高度20.8m h =,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第3题图A.小球在B 点处于静止状态B.小球下降过程处于失重,上升过程处于超重C.小球与地面作用过程速度变化量的大小为1m/sD.小球下降过程的平均速度大小大于上升过程的平均速度大小4.如图所示,是研究光电效应的电路图。
实验时,入射光频率大于阴极K金属材料的截止频率。
浙江省温州市 高三第二次适应性测试(二模)自选模块试题及答案

浙江省温州市高三第二次适应性测试(二模)自选模块试题及答案子夏问孝。
子曰:“色难。
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论语·为政》)子曰:“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
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
事亲者,2016年温州市高三第二次适应性测试自选模块试题 2016.4本试题卷共18题,全卷共10页。
自选6道题作答,满分6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语文《论语》选读模块(1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子夏问孝。
子曰:色难。
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论语为政》)子曰: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
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
事亲者,居上不骄,为下不乱,在丑①不争。
居上而骄则亡,为下而乱则刑,在丑而争则兵。
三者不除,虽日用三牲之养,犹为不孝也。
(《孝经纪孝行》)【注】①丑:民众(1)上述两则材料中对孝的看法,侧重点有什么不同?请简要概括。
(4分)《论语》:《孝经》:(2)结合上述材料,评价下面这则新闻中李某的孝行。
(6分)浙江在线宁波1月31日讯:李某从小家庭环境就不好,父母为了培养他一直辛苦奔波。
而懂事的李某也很体谅父母,早早就打工贴补家用,周围邻居也一直夸李某是一个孝顺父母、知道感恩的好儿子。
但前几年,李某的母亲不幸身染重病,昂贵的医疗费用让这个本就经济窘迫的家庭愈发捉襟见肘。
眼看着家里再不筹集出医药费,李某的母亲病情将会恶化,这个孝顺的儿子为了在最短的时间内赚到钱,竟然不惜铤而走险加入贩毒的行列,最终被民警查获,沦为阶下囚。
外国小说欣赏模块(10分)阅读下面的小说,然后回答问题。
瓦尔河的秘密【南非】尹高兰德人不可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这是一句非常有哲理的话,但在约翰内斯堡,它有另外一层含义,河是瓦尔河,人呢,则是那些站在黄金上的人,那些管理黄金的官员。
凡是去瓦尔河为官的人,没有人舍得离开,即便离开,也再也没有回来,因为他们全部被带进了监狱。
浙江省温州市高三理综物理部分第二次适应性模拟考试卷

浙江省温州市高三理综物理部分第二次适应性模拟考试卷2006.4二、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
全部选对的得满分,选不全的得一半分数,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超声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B.一束白光从空气射到玻璃球体上,若调节入射方向,可发生全反射现象C.光的干涉现象中,亮条纹处是光子到达几率大的地方D.氢原子的能级是不连续的,但辐射出的光了能量却是连续的15.关于分子动理论和物体内能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不一定大,但分子平均动能—定大B.扩散现象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C.从两分子间作用力为零的平衡位置开始,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或减小,分子势能都会变大 D.一定质量的气体(不计分子间的作用力)在等温变化时内能不改变,因而与外界不发生热交换16.2003年10月15日我国成功发射了“神舟五号”飞船,总质量为7790公斤,它在太空飞行14圈、历时21小时斤,成功返回:2005年10月12日又成功发射了“神舟六号”,总质量为8吨多,它在太空飞行77圈、历时115小时33分后,成功返回。
假定两飞船的运动近似为匀速圆周运动,两飞船的运行周期近似相等。
比较两飞船的飞行情况可知A.两者运行时的角速度相等B.两者运行的离地面的高度相等c.两者运行时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D.两者运行时受到的万行引力大小相等17.如图所示,—波源在原点O处沿Y轴振动,产生沿X轴传播的横波,波速为10m/s。
当位于x1=7cm的A质点处于正向最大位移时,位于x2=2cm的B质点恰经过于衡位置且振动方向沿Y轴正方向,则波源振动的最小频率为A. 100Hz B.150Hz C.300Hz D.350Hz18.一个氘核(21H)与—个氚核(31H)发生聚变,产生一个个子和—个新核,并出现质量亏损。
下列况法正确的是A.聚变过程中吸收能量,生成的新核为氦核(42He)B.聚变过程个放出能量,生成的新核为氦核(42He)C.聚变过程中吸收能量,十成的新核为氦核(42He)D.聚变过程中放出能量,生成的新核为氦核(42He)19.如图所示,一轻弹簧左端固定在表面光滑的长木板M的左端,右端与小物块m相连,静置于:光滑水下地面上,弹簧处于原长状态。
浙江省温州市2024届高三第二次适应性考试数学试题(原卷版)

温州市普通高中2024届高三第二次适应性考试数学试题卷2024.3本试卷共4页,19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卷上.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卷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卷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卷的整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选择题部分(共5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已知z C ∈,则“2R z ∈”是“R z ∈”的()A.充分条件但不是必要条件B.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是充分条件也不是必要条件2.已知集合{{,M x y N y y ====,则M N ⋂=()A.∅B.RC.MD.N3.在正三棱台111ABC A B C -中,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1111113ABC A B C A BB C V V --=B.1AA ⊥平面11AB CC.11A B B C⊥ D.1AA BC⊥4.已知0.50.3sin0.5,3,log 0.5a b c ===,则,,a b c 的大小关系是()A.a b c<< B.a c b<< C.c a b<< D.c b a<<5.在()()531x x --展开式中,x 的奇数次幂的项的系数和为()A.64- B.64C.32- D.326.已知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公差为d ,且{}n S 单调递增.若55a =,则d ∈()A.50,3⎡⎫⎪⎢⎣⎭B.100,7⎡⎫⎪⎢⎣⎭C.50,3⎛⎫ ⎪⎝⎭D.100,7⎛⎫⎪⎝⎭7.若关于x 的方程22112x mx x mx mx +++-+=的整数根有且仅有两个,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A.52,2⎡⎫⎪⎢⎣⎭B.52,2⎛⎫ ⎪⎝⎭C.55,22,22⎛⎤⎡⎫-- ⎪⎥⎢⎝⎦⎣⎭D.55,22,22⎛⎫⎛⎫-- ⎪ ⎪⎝⎭⎝⎭8.已知定义在()0,1上的函数()()1,,1,m x m n f x n n x ⎧⎪=⎨⎪⎩是有理数是互质的正整数是无理数,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f x 的图象关于12x =对称 B.()f x 的图象关于11,22⎛⎫ ⎪⎝⎭对称C.()f x 在()0,1单调递增D.()f x 有最小值二、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部分选对的得部分分,有选错的得0分.9.已知角α的顶点为坐标原点,始边与x 轴的非负半轴重合,()3,4P -为其终边上一点,若角β的终边与角2α的终边关于直线y x =-对称,则()A .()3cos π5α+=B.()π2π22k k βα=++∈Z C.7tan 24β=D.角β的终边在第一象限10.已知圆221:6C x y +=与圆222:20C x y x a ++-=相交于,A B 两点.若122C AB C AB S S =△△,则实数a的值可以是()A.10B.2C.223D.14311.已知半径为r 球与棱长为1的正四面体的三个侧面同时相切,切点在三个侧面三角形的内部(包括边界),记球心到正四面体的四个顶点的距离之和为d ,则()A.r 有最大值,但无最小值B.r 最大时,球心在正四面体外C.r 最大时,d 同时取到最大值D.d 有最小值,但无最大值非选择题部分(共92分)三、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题5分,共15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12.平面向量,a b满足()2,1a = ,a b ,a b ⋅= ,则b = ______.13.如图,在等腰梯形ABCD 中,12AB BC CD AD ===,点E 是AD 的中点.现将ABE 沿BE 翻折到A BE ' ,将DCE △沿CE 翻折到D CE '△,使得二面角A BE C '--等于60︒,D CE B '--等于90︒,则直线A B '与平面D CE '所成角的余弦值等于______.14.已知P ,F 分别是双曲线()22221,0x y a b a b -=>与抛物线()220y px p =>的公共点和公共焦点,直线PF 倾斜角为60 ,则双曲线的离心率为______.四、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77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5.记ABC 的内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已知2sin c B =.(1)求C ;(2)若tan tan tan A B C =+,2a =,求ABC 的面积.16.已知直线y kx =与椭圆22:14xC y +=交于,A B 两点,P 是椭圆C 上一动点(不同于,A B ),记,,OP PA PB k k k 分别为直线,,OP PA PB 的斜率,且满足OP PA PB k k k k ⋅=⋅.(1)求点P 的坐标(用k 表示);(2)求OP AB ⋅的取值范围.17.红旗淀粉厂2024年之前只生产食品淀粉,下表为年投入资金x (万元)与年收益y (万元)的8组数据:x1020304050607080y12.816.51920.921.521.92325.4(1)用ln y b x a =+模拟生产食品淀粉年收益y 与年投入资金x 的关系,求出回归方程;(2)为响应国家“加快调整产业结构”的号召,该企业又自主研发出一种药用淀粉,预计其收益为投入的10%.2024年该企业计划投入200万元用于生产两种淀粉,求年收益的最大值.(精确到0.1万元)附:①回归直线ˆˆˆu bv a =+中斜率和截距的最小二乘估计公式分别为:1221ˆni ii n ii v unv ubv nv ==-⋅=-∑∑,ˆˆa u bv =-⋅②81ii y=∑81ln ii x=∑821ii x=∑()128ln i i x =∑81ln iii y x=∑1612920400109603③ln20.7,ln5 1.6≈≈18.数列{}{},n n a b 满足:{}n b 是等比数列,122,5b a ==,且()()*1122238N n n n n a b a b a b a b n ++⋅⋅⋅+=-+∈.(1)求,n n a b ;(2)求集合()(){}*0,2,Ni i A x x a x b i n i =--=≤∈中所有元素的和;(3)对数列{}n c ,若存在互不相等的正整数()12,,,2j k k k j ⋅⋅⋅≥,使得12j k k k c c c ++⋅⋅⋅+也是数列{}n c 中的项,则称数列{}n c 是“和稳定数列”.试分别判断数列{}{},n n a b 是否是“和稳定数列”.若是,求出所有j 的值;若不是,说明理由.19.如图,对于曲线Γ,存在圆C 满足如下条件:①圆C 与曲线Γ有公共点A ,且圆心在曲线Γ凹的一侧;②圆C 与曲线Γ在点A 处有相同的切线;③曲线Γ的导函数在点A 处的导数(即曲线Γ的二阶导数)等于圆C 在点A 处的二阶导数(已知圆()()222x a y b r -+-=在点()00,A x y 处的二阶导数等于()230r b y -);则称圆C 为曲线Γ在A 点处的曲率圆,其半径r 称为曲率半径.(1)求抛物线2y x =在原点的曲率圆的方程;(2)求曲线1y x=的曲率半径的最小值;(3)若曲线e x y =在()11,ex x 和()()2212,e x x xx ≠处有相同的曲率半径,求证:12ln2x x +<-.。
温州市高三第二次适应性测试.doc

温州市2005年高三第二次适应性测试语文试卷说明:本试卷分为第一卷和第二卷两部分。
第一卷42分,第二卷108分,共150分。
答题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2分)一.(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A.刊载.下载.千载.难逢载.入史册B.行.状行.旅行.将就木道行.不深C.菲.薄悱.恻匪.夷所思成绩斐.然D.信笺.箴.言缄.默不语西风东渐.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跻身拔头筹直接了当愤发图强B.秘诀绵制品深孚众望和言悦色C.浏览吓马威改弦更章别出心裁D.禀赋引申义轻歌曼舞嘉宾满座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国际社会的斡旋,国内各政治派别的克制,终于使乌克兰顺利地进行了新的总统选举,从而避免了一次严重的政治危机。
②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节目播出后,众多专家的精彩演讲,使广大电视观众进一步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③市区二手房基本上是小户型的单元房,是面积在六七十平方米的二室一厅房,________三五十平方米的一室一厅房在交易中引领市场风骚。
A.干预领悟甚至/尤其B.干涉领略尤其/甚至C.干预领略尤其/甚至D.干涉领悟甚至/尤其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刚刚过去的,有太多的风云人物让我们铭记。
他们创造着奇迹,他们犹如神话中的众神,罄尽无上的魔力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让众生一次次癫狂地欢笑又一次次潸然落泪。
B.在春都等上市公司由盛到衰的过程中,中国股市多次经受资金违规运营之痛,这与“监管风暴”的姗姗来迟....有着很大的关系。
C.印度洋海啸灾难之后,中国人民深表同情,社会各界纷纷伸出救援之手,北京、上海等地的红十字会募捐点一时人满为患....。
D.联想集团以雄厚的科技实力和先进的经营理念为依托,亦步亦趋....紧跟世界电子产业发展潮流,创下了骄人的业绩。
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市质监局食品监督办主任陈勇介绍,自国家质监总局发布《加强对含有“苏丹红”1号食品检验监管的紧急通知》后,各地质监部门对可能含有“苏丹红”1号的食品进行了检查。
2024届浙江省温州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适应性考试(二模)化学试题

2024届浙江省温州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适应性考试(二模)化学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列物质属于弱电解质的是 A .3NHB .3CH COOHC .()2Ca OHD .3AlCl2.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A .次氯酸的空间填充模型:B .氧化钾的电子式:C .聚丙烯链节:222CH CH CH ————D .的名称:3,4,4—三甲基己烷3.侯氏制碱法利用23CO NH 、、饱和NaCl 溶液先制得3NaHCO ,进一步生产23Na CO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生产中,向溶有2CO 的饱和食盐水中通入3NH ,析出3NaHCO B .将所得3NaHCO 固体加热生产出纯碱C .碳酸氢钠和碳酸钠的溶液均呈碱性,可用作食用碱或工业用碱D .新制氯水中加入少量碳酸氢钠,可提高氯水漂白效果4.高温结构陶瓷氮化硅由石英与焦炭在高温的氮气流中通过以下反应制备:22343SiO 6C 2N Si N 6CO +++高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N 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A .2SiO 和2N 是氧化剂B .34Si N 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C .每消耗1molC 转移的电子数为A 2ND .从熵变角度分析,反应更易生成2CO5.下列关于元素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将2Cl 通入冷的石灰水,制得漂白粉B .铁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人体内缺铁会发生贫血C .铝粉和NaOH 的混合物可作为家庭厨卫管道疏通剂的主要成分D .硫元素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在没有人类活动的影响下,也可能形成酸雨6.某学习小组欲从含有()344Cu NH SO ⎡⎤⎣⎦、乙醇和氨水的实验室废液中分离乙醇并制备硫酸铜铵()44422CuSO NH SO 6H O ⎡⎤⋅⋅⎣⎦晶体,设计方案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试剂X 是硫酸,其中发生的反应之一:()22344Cu NH 4H Cu 4NH ++++⎡⎤+=+⎣⎦ B .步骤②蒸馏实验可用水浴加热C .若得到的粗乙醇中乙醇的含量明显偏低,可能是蒸馏时加热温度偏低D .将残留液加热浓缩、冷却结晶可得到硫酸铜铵()44422CuSO NH SO 6H O ⎡⎤⋅⋅⎣⎦晶体 7.材料的合成条件、组成和结构发生变化,其性能也会发生变化,对于促进生产发展、改善人类生活发挥了巨大作用,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原料反应条件、组成或结构改变效果A碳素钢改变合金元素得到性能不同的特种钢B高分子聚合物增加强亲水基团产生高吸水性树脂C头发二硫键的断裂与形成定型成需要的形状 D苯酚、甲醛控制反应条件,主要生成2,4,6-三羟甲基苯酚中间体 得到线型结构酚醛树脂 A .AB .BC .CD .D8.下列反应与方程式相符的是A .铅酸蓄电池放电时的负极反应:2Pb 2e Pb -+-=B .2Cu O 溶于稀硝酸得蓝色溶液,2323Cu NO 4H 3Cu NO 2H O +-++++=+↑+C .丙烯与足量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2234322CH CH CH 2MnO 6H CH COOH CO 2Mn 4H O -++=-++→+++D .将浓度均为0.1mol /L 的()()4422NH Fe SO 和2Ba(OH)溶液按体积比1:1混合:22444322NH SO Ba2OH BaSO 2NH H O -+-++=↓+++⋅ 9.下列实验装置和实验操作均正确的是ABCD验证双液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比较C 与Si 的非金属性强弱 用电石制备乙炔并验证乙炔的性质 探究铜与浓硫酸的反应 A .AB .BC .CD .D10.关于有机物的检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用质谱法不可鉴别乙醇和二甲醚B .阿司匹林()加稀24H SO 水解后,直接加3FeCl 溶液检验产物中的酚羟基C .用新制氢氧化铜(可加热)可鉴别乙醛、乙醇、苯、甲苯D .已知分子式为362C H O 的某链状有机物,用核磁共振氢谱法可推断其是否是丙酸 11.X 、Y 、Z 、M 和Q 五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 原子中核外电子有8种运动状态,Y 元素在短周期中金属性最强,Z 与M 元素相邻,M 和Q 基态原子核外有未成对电子数之比为3: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熔点:晶体Z>晶体2ZXB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Z<MC .气态3MQ 是由极性键构成的极性分子D .YQ 晶体中Y 离子距离最近且相等的Q 离子有6个12.2-甲基环戊醇可作为合成橡胶、塑料和纤维等高分子材料中的软化剂和增塑剂.其合成路线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根据化合物B 的结构,推测过程Ⅰ依次发生了加成反应、水解反应 B .试剂1选择的试剂为NaOH 醇溶液,反应条件是:加热 C .化合物C 是一种难溶于水的液体D .过程Ⅲ中,化合物C 与水反应时可能生成多种组成相同的有机产物13.某研究小组模拟微库仑滴定法测定样品中Cl -的含量,工作原理是电解质溶液中的()c Ag +保持标准值时,电解池不工作;样品进入电解池后与Ag +反应,便立即自动进行电解,当()c Ag+又回到标准值,测定结束;溶液中存在:2AgYAg 2Y -+-+.部分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阳极反应式:2Ag 2Y e AgY ---+-=B .Pt 电极附近离子放电的顺序:Ag H ++>C .3CH COO -和3CH COOH 溶液可维持电解质溶液的pH 在一定范围内基本不变 D .,经折算电路中转移bmol 电子,则样品中Cl -的含量为713.55b 10mg L a-⨯⋅ 14.某小组利用不同膜反应器(可选择性地让某些气体通过而离开体系)研究HI 的分解率,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图a 、b 和c 反应区温度维持恒定且相等,仅发生222HI(g)H (g)I (g)+且在反应区内进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语文试卷评析 (1)数学试卷评析 (4)英语试卷评析 (10)文综试卷评析 (15)理科综合试卷评析 (23)2006年温州市高三第二次适应性考试语文试卷评析瑞安中学高三语文备课组总体评价:这份试卷基本上仿照2005年浙江省高考试卷的题型,但也参考了全国卷的命题思路,在分值上有所变动(其中基础题变6道为5道,科技文阅读变4道为3道,整个选择题变42分为36分;翻译题变8分为10分;现代文阅读变18分为20分;语用题变10为12分)。
考点涉及2005年《考试大纲》中规定的五个方面的能力要求,整份试卷的难度较大。
试题简析:第1—5题是语基题,材料选用较基础,题目设计基本清楚。
只是第3、4题的答案我们心存疑虑:“生性的坦然”应与“流露”搭配,而不是与“疏导”搭配;对“市场制度建设、法制监管方面难免有疏漏之处”“耿耿于怀”似乎也不是非常恰当。
第6—8题是科技文阅读考查,题目简洁干脆,只有些过于浅易,区分度不明显,题目的设计也缺乏层次感,考查点都差不多。
第9—13题是文言文阅读题,因为是议论性散文,阅读难度较大,但区分度很明显,尤其是翻译题,能真正检测出学生的语文阅读水平,理解能力强的能拿满分10分,理解能力差的则会出现1分2分甚至0分的情况,其中对“移”“文”“庶几”“重”“向”“趋向”等词的翻译是个难点。
选择题11题和12题偏难,答对的学生很少。
第14题是诗歌鉴赏题。
(1)第一小题说“这两首曲都是怀古小令,却表达了不同的主旨。
”这种说法太绝对。
从主旨的角度看,两首曲应是大同小异。
因为诗人都是借景抒情,抒发兴亡之感,即历史更迭的无情。
第一首中的“列国周齐秦汉楚,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与第二首中的“秦宫隋苑徒遗臭,唐阕汉陵何处有”抒发的都应是相同的兴亡之感。
不过,同中有异,即前一首侧重于批判统治者的奢侈与为争权而残酷厮杀的行径;下一首夹杂抒发诗人人生无常之感。
所以很难绝对说这两首怀古小令“表达了不同的主旨”。
(2)第二小题的题干说“表达手法有相似之处”,这一提法也有问题,应改为“表现手法”。
参考答案中只写到“借景抒情”,而这两首诗也都运用到了对比手法。
第一首中的“当时奢侈今何处?只见草萧疏,水萦圩”是古今“奢侈与萧条”之对比;第二首中“横岫,环秀,还如旧”与“徒遗臭,何处有”是山河依旧与朝代不在的对比。
答题情况:第一小题:《骊山怀古》大多数学生答出批判了“统治者的奢侈”,却没有想到在“阿房一炬”中体现出统治者为争夺政权而残酷厮杀破坏的暴行。
所以大多数学生只得一分。
《长安怀古》能答出“物是人非”之感,就给分了。
学生不可能答出作者的消极遁世思想。
第二小题:答出借景抒情的给一分,能结合诗句分析的给两分。
答出对比的给一分,能结合诗句分析正确的给两分,分析错误的不给分。
第15题是名篇名句默写,内容全部来自课内,学生的背诵情况不错,得分较高。
第16题文学常识考查的是著名的作家,学生较为熟悉,题目较为平易。
第17—20题是现代文阅读,体裁是散文,主题明确,很有思想性。
阅读时学生对中心的把握较容易,故本次阅读考查没有在理解上给学生造成困难,只是踩点答题较为困难。
17、(1)错误类型:A学生误答为“枯叶与蓓蕾都给了我们启示”,而忽视了“教材”这个概念。
B学生误答为“枯叶会‘化作春泥更护花’,要重视枯叶”,没有理解枯叶与蓓蕾的象征意义。
(2)大部分没有答出“物质”的小园。
18、学生答题存在的问题:A、思路混乱,踩点不清晰。
B、没有概括地摘取重要信息,整段抄录。
C、概括不全。
没有写出感受“变数”。
也没有突出自己的主观感受。
19.学生答题存在的问题:讽刺这个角度没有写出来。
也存在表述混乱的问题。
20、学生的答案多为BD,其次是BC,再是BE第21—23题是语用题。
21题图示给人的提示较明显,多线模式和单线模式相比就是多了“人”这个环节,这道题较难考查出学生的分析理解和概括能力。
绝大部分学生都能得分。
22这个语段选自佚名《文化生产力》一文。
内容是纯理论性的,把两个句子放回原文,文中没有必要的提示性的东西,如关联词语或句义的连贯等,以致90%学生无法得分,甚至老师也不能做出正确答案。
23这题要求学生作自我介绍,属于一道陈题,学生得分在5—6分间,没有明显的区分度。
评分标准:开头称谓和结束语各1分,说清楚自己的要求,即暑假到敬老院做义工2分,结合自己的特长谈自己胜任义工工作的理由2分。
得分低的原因还是审题不清。
第24题作文阅卷情况反馈:1、本次作文由于所给话题较为宽泛,内容方面的限制几乎没有,所以在学生的作文中也几乎没有离题之作,除了个别明显套题又缺少必要的点题之笔的。
2、绝大部分的文章都围绕“怎样活着?为什么活着?”这样两个角度确立自己的主旨。
比如探讨“怎样活着的”有这么一些立意:要坚强而乐观地活着,活着就要面对,活着要无愧于父母,幸福淡定地活着,真诚地活着,活着就要把握现在,活着要自立,活着要学会快乐,要活出真我的风采,……探讨“为什么活着”的也有这么些立意:尽吾志,则无悔;活着是一种责任;活着是为了明天(希望);活着是一种信仰;活着是去经历苦难;活着是为了体验人生;活着是为了爱;……总之,这次作文的主旨倒是“丰富多彩”了。
3、本次作文出现的问题就是平日写作的一些根本问题:1)主旨不集中;2)思路不够清晰;3)思想比较肤浅;4)材料不够新鲜。
问题与对策:这次考试同上几次模拟考一样,暴露出我们语文教学中的诸多问题,需要引起充分的重视,以期找出有效的解决方法。
一、基础题虽已经过一个阶段的复习,但实际效果不是十分明显,得分率仍然偏低,需要继续加强这方面的查漏补缺工作。
二、学生阅读文言文时还是不能完全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篇”,再加上文言常用实词的用法积累得不够多,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同时也导致阅读文言文的速度无法加快。
第9题中“烈”的用法与贾谊的《过秦论》“奋六世之余烈”中的“烈”的用法一致,但能这样联系的同学不多,所以认真阅读教材中的文言文,以不变应万变,仍是必须扎实去做的事情。
三、作文训练尚需注意的四个方面:1、文章结构大体已完整,但要注意论据与观点的契合度、论据内在的因果关系、段落之间的衔接深入。
2、事例大多能举出,但要注意形象的丰满、材料的新鲜、由例生发的议论的深入展开。
3、语句大体都通顺,但要注意句式的灵活、修辞的运用、文句的意蕴。
4、书写大体较规范,但要强调字体的工整匀称、标点符号的正确书写。
另外,因为2006年的全国考试大纲较去年有所不同,如果我们在接下去的模拟考和复习中能加以体现的话,也许对我们的高考复习会更有利些。
以上所述,是我们备课组的一点粗浅看法,有不当之处,恳请批评指正。
附试卷得分情况分析表:2006-4-112006年温州市高三第二次适应性考试数学试卷评析瑞安中学高三数学备课组今年的温州市二模数学试卷遵循《新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精神,注重试题的人文性,从中学数学知识、思想方法、学科能力出发,着重考查中学数学中最重要的函数、数列、不等式、圆锥曲线、空间线面关系等,多层次、多角度、多视点地考查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学习潜能。
命题思路清晰,试题特点鲜明、梯度安排合理,试题难度适中,区分度较好,体现了新高考、新课标、新思路、新理念。
对后阶段的数学复习具有一定的导向性,起到了适应性考试的作用。
一、试题特点:1、文理区别突出文理科试题的区别,充分体现最近两年分省自主命题浙江卷的特点,试题在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中设置了10个相同题、4个姐妹题和6个能力差异题,这10个不同题根据文理科学生数学知识结构特点和能力的不同层次,理科突出对抽象思维、推理论证等的高思维要求,文科则降低思维难度,突出应用意识,拉开了文、理科数学的差异。
2、试卷格局3、知识点分布4、亮点文科卷的第6题把统计知识以图表形式呈现给学生,并以国策作为背景材料,题目新颖、很有创意;第15题(理第15题)考查平面向量的平行、坐标运算、三角计算、正余弦定理的应用、三角函数公式运用等知识点,能把这些知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是个好题,题目背景熟悉、入口容易,作为第一个解答题,较好地把握了命题难度;第17题(理第18题)概率的背景材料也很新颖,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其中设问(Ⅱ)中游戏规则的“公平性”是新课标中的内容,很切合新高考命题的趋势;第20题(理第19题)解析几何题以等角关系给出,第Ⅰ小题求双曲线的离心率,第Ⅱ小题证明三线共点,第Ⅲ小题是解题思路很宽的探索性问题,设问非常和谐、曲线非常优美,也是个亮点。
理科卷第10题创意很好,体现人文关怀、家庭和睦、社会秩序、时代发展的气息,并且充分考查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数学素养,第14题在向量、极限、二项式定理的知识交汇处命题,结构新颖,是一个能力要求较高题目。
5、题目设置选择题、填空题以基础内容为主,以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为目标, 从不同思维层次上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考查。
总体上计算量不是很大,部分题目思维量较高,若要准确迅速地解答,则需要具备良好的数学能力。
如理科卷第(10)题、第(14)题、文科卷第(14)题通过不同的知识载体分别考查了分步分类计数原理,平面向量知识,二项式定理,极限,线性规划,相关点法,分类讨论思想,化归思想,数形结合思想等.立意新颖,考潜能,考数学应用,可谓深刻.解答题的设置体现了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命题原则。
第15题很好把握了起点题的难度,给学生吃下一颗定心丸,理第16题主要考查分段函数与奇函数的定义,求解不等式,及其分类讨论数学思想方法,有一定运算量,区分度明显。
文第16题主要考查等比数列求和,解方程,等差数列知识,大部分学生能完全得分,区分度不是很明显。
文第17题理第18 题都是概率题,背景学生较为熟悉,问题设置新颖主要考查学生概率应用。
概率与统计为新增内容,04、05浙江卷6大题中均有概率问题,且均为“摸小球问题”,因此本题导向性强,充分体现新课程理念。
文科难度不大,得分率高,平均失分2.,区分度不明显。
理科入口简单,深入较难,平均失分4.42,区分度较大。
文第20题和理第19题是相同解析几何的题,先由几何知识求出双曲线的离心率,进而论证三线共点问题,再提出一个探究性问题,层层深入,但又较好地控制了运算的难度,考查了学生灵活地运用知识的能力,区分度好。
理第20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有:函数求导、导数的几何意义、等比数列的概念、迭加法、不等式的证明等知识。
本题涉及知识点多、涵盖函数、数列、不等式、解析几何,能力要求高,题目不偏不怪,解题思路宽和方法常规,作为压轴题是合适的,也紧扣大纲和考试说明,体现了对学生思维的深广度的考查。
第2小题,只有具备了较强的化归能力,扎实的基本功才能解决该问题,较好地区分出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的解答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