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八年级上:第5章 光现象 第3节 第2课时 平面镜的应用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3节 平面镜成像

桃花铺初级中学理化组 王慧
一、认识平面镜
平面镜:反射面为光滑平面的镜子 平面镜可以成像。
平静的水面
倒 影
玻璃板 镜子
光亮的金属
平面镜的符号: 反射面
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提出问题: 平面镜所成的像有什么特点?
猜想与假设: 像和物的大小关系 像和物的位置关系
想一想
1.实验时为什么用玻璃板而不用普通的镜子?
玻璃板是透明的,便于找到像的位置
2.为什么要用两支外形相同的蜡烛? 便于比较像和物的大小关系;
等大
等大
第一根蜡烛
第二根蜡烛
第一根蜡烛的像
3.玻璃板为什么要垂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
如果玻璃板倾斜,在桌面上移动蜡烛无法与 点燃蜡烛的像重合。
实验记录
实验 次数
蜡烛的像与 蜡烛的大小 关系
蜡烛到平面 镜的距离/cm
的大小_不__变__。(选填“变大”、“变小”、“不变”)
注: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由物体决定, 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无关!
四、平面镜的应用
1.可以成像
2.可以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3、“扩大”视觉空间
课堂小结:
畅谈你的收获 反射面为光滑平面的镜子
平面镜成虚像
特点
平
面 成像 镜
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
原理 光的反射
应用:
弯道观察镜
1.凸面镜对光线有 发散 作用,具有扩
大视野的作用
物体在凸面镜中成正立缩小的虚像. 利用凸面镜可以观察到更大的范围. 可以把焦点处发出的光变成平行光
将一束平行光发 散,具有扩大视 野的作用!
凹面镜应用:
点燃奥运圣火装置
太阳灶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五章 第3节 第2课时《平面镜成像的应用》教学课件

新课讲解
作图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平面镜的非反射面要画上短斜线。 ②实际光线要画成实线,并用箭头表示光行进的方向;实物 用实线表示,虚像用虚线表示。
新课讲解
③法线和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要用虚线表示。 ④为了表示实物和虚像的对称关系,实物和虚像都要标上相应 的字母。 ⑤要符合光的反射定律和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新课讲解 一、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在上面的实验中,我们将光屏放到像的位置时,就不能在光屏上得到 蜡烛的像。为什么我们明明看到了像,却不能在光屏上得到呢?平面镜成 像的原理是什么呢?
新课讲解
1.平面镜成像原理 平面镜所成的像实际是来自物体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反射 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由此可知,进入人眼睛的光并非真正 来自看到的物体的像处。
B.汽车后视镜是凹面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可以扩大视野
C.平面镜能使像到物体的距离是物体到镜面距离的2倍
D.光线在凸面镜和凹面镜上反射时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解析:物体在平面镜中成的像是与物体等大的,故A错误;汽车后视镜 是凸面镜,不是凹面镜,故B错误;物体在平面镜中成像时,像与物体到平面 镜的距离相等,所以平面镜能使像到物体的距离是物体到镜面距离的2倍,故 C正确;光线在凸面镜和凹面镜上反射时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故D错误。
新课讲解
2.平面镜成像作图 平面镜成像作图问题主要分为两类: (1)已知平面镜、物体或像三者中两者的位置,利用平面镜的成像特 点求第三者的位置; (2)已知平面镜、物体或像的位置,利用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及平面镜 成像的特点,求光的路径或像的可见范围。
新课讲解
作图的主要方法有两种: 一是根据光的反射定律作图; 二是根据平面镜的成像特点作图。现以确定发光点S的像S′为例,分 别用这两种方法作图。
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北师大 第五章 光现象第三节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第三节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教学目标1.知道平面镜成像特点。
2.知道平面镜成虚像的原理,初步知道虚像的概念。
3.知道平面镜的应用。
4.初步认识等效替代法的应用。
教学重点1.平面镜成像特点。
教学难点1.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和虚像的概念。
2.探究平面镜成像实验的操作。
教学器材一面较大的平面镜、学生分组实验用的玻璃板、硬纸板、同样大小的蜡烛一对、小蜡烛和大蜡烛各一支、棋子、刻度尺、火柴、潜望镜、桂林花桥彩图、方格纸一张、三角尺一对。
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1.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是什么?2.漫反射和镜面反射的区别是什么?二、引入新课教师出示平面镜,告诉学生,日常生活中用的镜子是平的,这样的镜子我们把它叫做平面镜。
让学生观察自己在平面镜内所成的像,并提出以下问题让学生思考:(1)你在平面镜中的像在什么地方?(2)像的大小与物体大小一样吗?(3)当你改变与平面镜的距离时,像的大小和像到镜面的距离怎样变化?(4)镜子里的像与你的左右关系一致吗?教师:以上问题大家在本节课的学习中将得到解答。
三、平面镜成像特点平面镜的光学特点:平面镜只改变光束的传播方向,不改变其平行、发散或会聚的形态.教师:下面我们将用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1.学生阅读课本第70页“实验探究”部分的内容,了解实验方法。
并思考以下内容:(1)我们虽然可以看到物体在平面镜里的像,但如果在镜后放一块光屏,屏上不会呈现物体的像,我们就无法去比较像和物体的关系,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2)本节实验是研究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体的关系,实验中应该采用平面镜还是平板玻璃来研究,为什么?(3)用什么办法可以观察物与像的左右关系?学生思考问题并讨论,教师总结:(1)我们应该找一根蜡烛在镜的后面移动,直到跟所看到的蜡烛的像重合,这样我们就可以用一根真正的蜡烛替代蜡烛在镜后所成的像,这种研究方法在物理学中叫等效替代法,今后我们将经常用到这种方法,希望同学们好好理解一下这种方法的使用。
北师大版初中物理教材目录

北师大版初中物理教材目录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物质的状态及其变化一. 物质的状态二. 温度的测量三. 探究熔化与凝固的条件四. 汽化和液化五. 升华和凝华六. 生活和技术中的物态变化第二章物质性质的初步认识一. 物体的尺度及其测量二. 物质的质量及其测量三. 探究物质的一种属性-----密度四. 新材料及其应用第三章物质的简单运动一. 运动的描述二. 探究-----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三. 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四. 平均速度的测量第四章声现象一. 声音的产生二. 探究声音是怎样传播的三. 乐音与噪声四. 超声波第五章光现象一. 光的传播与物体的颜色二. 光的反射三.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四. 光的折射八年级下册第六章常见的光学仪器一. 透镜二.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三. 生活中的透镜四. 眼睛和眼镜第七章运动和力一. 力 , 二. 力的测量三. 重力四. 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五. 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六. 二力平衡七. 探究运动和力的关系第八章压强和浮力一. 压强二. 液体内部的压强三. 连通器四. 大气压强五. 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六. 物体的浮沉条件七. 飞机为什么能上天第九章机械和功一、杠杆二、滑轮三、功四、功率五、探究——使用机械能省功吗六、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第十章能及其转化一、机械能二、内能三、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本领一样吗四、热机,五、火箭六、燃料的利用和环境保护九年级上册第十一章简单电路一、认识电路二、组装电路动手动脑——认识和组装电路三、电流, 四、电压五、探究——不同物质的导电性能六、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七、变阻器第十二章欧姆定律一、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二、根据欧姆定律测量导体的电阻三、串、并联电路中的电阻关系四、欧姆定律的应用利用电能——使生活更美好第十三章电功和电功率一、电功和电能二、电功率三、探究——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四、电流的热效应五、家庭电路六、安全用电九年级下册第十四章电磁现象一、磁现象二、磁场三、电流的磁场四、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五、电磁铁的应用六、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力七、直流电动机八、电磁感应发电机第十五章怎样传递信息——通信技术简介一、电磁波二、广播和电视三、现代通信技术及发展前景第十六章粒子和宇宙一、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二、浩瀚的宇宙三、能源:危机与希望。
(完整版)人教版初中物理教科书目录表

第 1节 第 2节 第 3节 第 4节
质量 密度 测量物质的密度 密度与社会生活
第七章 力
第1节 力 第 2 节 弹力 第 3 节 重力
第八章 运动和力
第1节 第2节 第3节
牛顿第一定律 二力平衡 摩擦力
第九章 压强
八年级 (下册 )
第 1 节 压强 第 2 节 液体的压强 第 3 节 大气压强 第 4 节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第二十章 电与磁
第 1 节 磁现象 磁场 第 2 节 电生磁 第 3 节 电磁铁 电磁继电器 第 4 节 电动机 第 5 节 磁生电
第二十一章 信息的传递
第 1 节 现代顺风耳──电话 第 2 节 电磁波的海洋 第 3 节 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 第 4 节 越来越宽的信息之路
第二十二章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第四章 光现象
八年级 (上册 )
第 1 节 光的直线传播 第 2 节 光的反射 第 3 节 平面镜成像 第 4 节 光的折射 第 5 节 光的色散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第 1 节 透镜 第 2 节 生活中的透镜 第 3 节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第 4 节 眼睛和眼镜 第 5 节 显微镜和望远镜
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
第十七章 欧姆定律
第 1 节 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第 2 节 欧姆定律 第 3 节 电阻的测量 第 4 节 欧姆定律在串、 并联电路中的 应用
第十八章 电功率
第 1 节 电能 电功 第 2 节 电功率 第 3 节 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第 4 节 焦耳定律
第十九章 生活用电
第 1 节 家庭电路 第 2 节 家庭电路中电流一章 机械运动
第 1 节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第 2 节 运动的描述 第 3 节 运动的快慢 第 4 节 测量平均速度
第3节 平面镜成像 第2课时 平面镜成像的应用

第四章光现象第3节平面镜成像第2课时平面镜成像的应用1.如图所示,甲、乙两人分别站立于一面矮墙的两边,若要在天花板上固定一平面镜,使两人在图示位置彼此都能看到对方的全身,则所需的最小平面镜的位置应为().A.bc B.bd C.cd D.ce(第1题)(第2题)2.如图所示,商场柜台旁放有一面直立的平面镜,小红沿直线AD行走,直线AD与平面镜平行,B、C为由平面镜底边两端点向AD所作垂线的交点,则小红能由平面镜中观察到自己像的路段是().A.AB和CD段B.只有AC段C.只有BC段D.只有BD段3.为避免汽车在高速行驶时,驾驶员低头观看仪表信息造成事故,人们发明了如图甲所示的抬头显示器.图乙为其原理图,水平放置的显示器上行车数据能通过前挡风玻璃竖直呈现在驾驶员正前方,下列判断正确的是().甲乙(第3题)60A.前挡风玻璃与水平面的夹角应为B.行车数据在前挡风玻璃上所成的是实像C.前挡风玻璃成数字“6”的像在显示器屏幕上应为“9”D.前挡风玻璃所成的像过高,可将显示器沿水平方向靠近挡风玻璃4.如图是用两块平面镜制作的能同时观察昆虫背部和腹部的观察箱,昆虫经下方平面镜所成的像在图中的位置.若将昆虫沿玻璃板向镜面移动,它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大小.(第4题)(第5题)(第6题)5.如图所示,有两个反射面成顿角的平面镜,在平面镜前放一个物体,要产生两个虚像,则物体可以放在区,在镜前观看,不能同时看到两个虚像所在的区域是区.6.如图所示,物体A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为A',A到O点的距离为L,将镜面OM绕O点转O',A'的移动轨迹是.过90°至M答案1. B [解析]如图所示,甲、乙两人在平面镜里成的像的位置,过乙的像的头顶和脚底分别作两条直线到甲的眼睛.过甲的像的头顶和脚底分别作两条直线到乙的眼睛(这两条直线就可以确定出所需最小平面镜的位置),由这四条直线与墙的交点即可确定出所需最小平面镜的位置应为bd.故选B.(第1题)2. C [解析]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要从平面镜中观察到自己像,则她“发出”( 实际是她反射的光线)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反射光线一定要进入她的眼睛;由题图结合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她在AB段或CD段行走时,反射光线会在法线的另一侧,即平面镜反射的光线不会进入她的眼睛,则她不能从平面镜中观察到自己的像;而她在BC段行走时,她“发出”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反射光线会进入她的眼睛,则她能从平面镜中观察到自己的像,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3. D [解析]车辆抬头显示器水平放置在中控台上,通过挡风玻璃成垂直于水平面的像.由于45,故A错误;挡风玻璃相当于平面镜.根据像和物关于镜面对称,则挡风玻璃与水平面夹角为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挡风玻璃上所成的像是虚像.故B错误;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像和物关于镜面对称,司机在挡风玻璃上看到的数字“6”与其在显示器屏幕上的数字是上下对称的,所以不是“9”.故C错误;因为像到平面镜的距离随着物体到镜面的距离减小而减小,当发现挡风玻璃所成的像过高,不便于观察,这时就需要将显示器沿水平方向靠近挡风玻璃.故D正确.故选D.4. B 不变[解析]由于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体关于镜面是对称的,所以昆虫经下方平面镜所成的像在题图中的B位置;若将昆虫沿玻璃板向镜面移动,由于像的大小始终与物体的大小相同,则它在平面镜中所成像的大小不变.5.ⅡⅠ、Ⅱ、Ⅲ[解析]由题图可知,物体在Ⅰ或Ⅲ区域时,只能通过镜面的左侧或右侧部分成像,即物体只能成一个虚像;而物体在Ⅱ区域时,可以通过镜面的左侧和右侧部分同时成像,即可以产生两个虚像;当人在Ⅰ区域时,不能看见右边平面镜所成的虚像,同理,当人在Ⅲ区域时,不能看见左边平面镜所成的虚像;当在Ⅱ区域的某一发光点S(物体),经两个反射面反射后的反射光线AB、CD不能相交于一点.所以在Ⅱ区域也不能同时看到两个虚像.所以Ⅰ、Ⅱ、Ⅲ三个区域都不能看到两个虚像.(第5题)6.以O点为圆心、L为半径的圆[解析]因为物与像关于平面镜对称,即平面镜为物和像连线的垂直平分线,当平面镜绕O点旋转的过程中,物体A在平面镜中成的像都在以O为圆心,OA 为半径的圆上,所以,它的轨迹是以O点为圆心,L为半径的圆.。
2024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四章光现象第3节第2课时平面镜的应用、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图

第2课时平面镜的应用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图教材任务驱动任务一知道平面镜成虚像的原理1.成像原理:光的反射。
2.实质:如图,从点光源S发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 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S'即为像的位置,S'为虚(选填“实”或“虚”)像。
【释疑点】(1)像点不是实际光线的交点,而是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虚线)的交点,用虚线画。
(2)眼睛接收的是像点S'“发出”的光线,并不是光源S发出的光线,所以看到的是虚像。
任务二了解平面镜的应用1.成像:如穿衣镜、医生检查牙齿用的小镜。
2.改变光路:潜望镜等。
3.凸面镜和凹面镜(1)凸面镜:①对光的作用: 发散作用,可以扩大视野。
②应用:汽车的后视镜、街头路口的反光镜。
(2)凹面镜:①对光的作用: 会聚作用。
②应用:汽车前灯的反光装置、太阳灶等。
【走进生活】制作“万花筒”有一种万花筒,内壁是用镜面做成的,当图案出现在万花筒里面时,万花筒就会出现美丽的图形,如图所示。
试着解释其产生美丽图案的原理。
答:万花筒是利用平面镜成像原理制作的。
物体在多面平面镜中反复成像形成美丽图案。
典题疑难突破考点一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应用【典题1】(2023·苏州中考)“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蜻蜓立于荷叶尖上,距水面0.2 m,它在水中的像是虚像(选填“实像”或“虚像”),像距水面0.2 m。
【技法点拨】(1)牢记“两个”相等或不变①像=物:物的大小不变,像的大小不变。
②像距=物距:物距不变,像距不变。
(2)规避易错点:物体靠近平面镜,看着像变大,误认为像变大了,实际上像的大小不变。
【变式1】 (教材再开发)如图,若平面镜距视力表3 m远,该视力表要求被测者在5.5 m远处,则人应坐在离视力表0.5 m远处。
视力表上其中一个“E”字开口指向纸外,则被测者应向她的左方(选填“上方”“下方”“左方”或“右方”)指才正确。
考点二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图【典题2】(2023·滨州中考)请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图中作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A'B',保留作图痕迹。
八年级上册物理《光现象》平面镜成像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上册物理《光现象》平面镜成像知识点总结平面镜成像有疑问的题目请发在“51加速度学习网”上,让我们来为你解答51加速度学习网整理一、本节学习指导本节要多思考,结合上光的反射定律系统学习。
明白平面镜的成像原理,并且了解平面镜、凸透镜、凹透镜的用途。
二、知识要点1、光的反射类型:镜面反射(光滑表面、反光、刺眼) 、漫反射(粗糙表面、各个方向)注:1、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均遵循光的反射定律;2、光反射时,光路可逆,如下图。
2、平面镜成像:(1)、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光的反射定律。
平面镜就是平时我们用的镜子。
(2)、观察下图,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等大(大小相同)、等距(离平面镜距离相等)、垂直(垂直于平面镜的底边)、正立(原来的样子)、虚像(不存在的像)。
注:在光学中涉及到的像可分成实像和虚像。
它们的共同点是都能被人眼观察到,即都有光线射入人眼。
它们的不同点是:实像可以成在光屏上,如小孔成像,照像机成像、幻灯机成像均是实像;而平面镜成像,放大镜成像均是虚像。
实像是光线的实际会聚而成,而虚像则是由发散的反射光线或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形成虚像。
观察右图:(1)平面镜成的像和物体等大。
(2)像和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3)像与物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
(4)平面镜成的是正立的虚像。
(3)、平面镜的作用:(1)成像(2)改变光的传播方向(潜望镜)3、用垂直等距和光路图找物体的像。
光路图的画法。
画图中的实线和虚线:(1)实际光线用实线画,加箭头表示光线的行进方向;(2)反向延长线不是实际光线,所以用虚线画,不加箭头;(3)实像用实线画,虚像用虚线画,都要加箭头表示像的正倒;(4)法线等辅助线要用虚线画。
4、球面镜凹面镜:(1)作用:会聚光线(2)应用:太阳灶、汽车头灯凸面镜:(1)作用:发散光线(2)应用:汽车后视镜5、虚像和实像虚像:非实际光线而是光线的反向沿长线会聚而成的像。
实像: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像叫实像。
在光学中涉及到的像可分成实像和虚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课时平面镜的应用
知识点一平面镜的应用精练版P58
1.平面镜的应用
(1)成像:生活中的梳妆镜、理发店中的大玻璃镜、练习健美操用的大平面镜、试衣室的平面镜等都是这一功能的应用。
(2)改变光的传播方向:平面镜能使光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利用这一特点可以人为地控制光的传播方向,例如潜望镜等装置就是这一功能的应用。
(3)扩大视野空间:如壁镜让人感觉空间增大。
2.平面镜成像作图
例1如图所示,平面镜前的一个发光点S 所发出的光经过平面镜反射后的光线已被画出,请在图中画出入射光线,并找到发光点S的位置。
解析:方法一:根据平面镜成像原理作图。
通过平面镜成像的规律可知,平面镜所成的虚像是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故反向延长两条反射光线可得到发光点S在平面镜中所成的虚像S′,再根据平面镜成像中的对称性可知,物与像关于镜面
对称,从而画出发光点S,如图甲所示。
方法二:根据光的反射定律作图。
先作出法线,再根据光的反射定律作出两条反射光线的入射光线,两条入射光线的交点就是发光点的位置。
如图乙所示。
答案:如图甲、乙所示。
知识点二各种面镜精练版P58
例2汽车的观后镜常用凸面镜(而不用同样大的平面镜),主要是因为()
A.使观察到的范围更大些
B.使观察到的像更清晰
C.使观察到的物体更大些
D.使观察到的距离更远些
解析:同样大小的凸面镜与平面镜相比,凸面镜观察的范围更大些,因此,常用凸面镜作为汽车的观后镜,主是为了扩大观察范围。
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