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江苏省高校中专校新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学
2002-江苏省高校、中专校新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学》试卷及参考答案(2012.12.11)演示教学

2002年江苏省高校、中专校新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学》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l、“教学有法。
但无定法”这句话反映了教师劳动的( C)。
A、复杂性B、群体性C、创造性D、示范性2、著名的“威斯康辛思想”明确地把大学的主要职能由单纯培养专门人才和发展科学拓展到( D)。
A、人文教育B、发展艺术C、艺术教育D、服务社会3、一般认为高等教育入学人数和适龄人口相比( C)时,属大众高等教育阶段。
A、<15%B、>15%C、15%—50%D、>50%4、高等学校管理以( C)为特征。
A、教学管理B、人力资源管理C、学术管理D、物力资源管理5、西方人力资源理论的主要代表是( C)。
A、丹尼森B、斯特鲁米林C、舒尔茨D、沃尔什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颁布的时间是( C)。
A、1985年B、1992年C、1993年D、1995年7、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基本教学方法是( A)。
A、讲授法B、演示法C、练习法D、实验法8、中国近代第一所具有高等教育性质与功能的学校是( D)。
A、中西学堂B、京师大学堂C、山西大学堂D、京师同文馆9、教育科研应侧重的方面是教学内容和( D)的研究。
A、教师劳动B、教学环境C、教学设备D、教学方法10、整个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是( C) 。
A、备课B、辅导答疑C、上课D、课后总结11、班级授课制最主要的缺点是不利于( A)。
A、因材施教B、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C、扩大教学规模D、发挥教师主导作用12、第一次明确提出“教学与科研相统一”原则的是( B)。
A、夸美纽斯B、洪堡C、赫尔巴特D、范海斯13、提出“教学相长”这一教学原则的中国古代文献是(B)。
A、《论语》B、《学记》C、《大学》D、《中庸》14、在我国现行的教育法律法规中,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基本(A)。
A、教育法B、学位条例C、教师法D、高等教育法15、赠地学院运动申诞生的两所著名大学是康乃尔大学和( D)。
江苏省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学》题目和答案

江苏省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学》题目和答案1-1高等教育与高等教育学一、单选(共2道试题,共60分)1.恩格斯在辩证唯物主义的客观性原则和发展性原则基础上,对科学知识作了()A、主观性分类B、客观性分类C、“解剖分类”D、理论性分类标准答案:C2.潘懋元主编的《高等教育学》中写到高等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A、高等教育B、高等专业教育的特殊规律C、教育科学D、高等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标准答案:A二、多选(共1道试题,共30分)3.培根按照人类理性的哪三种能力对科学知识做出了主观性分类()A、记忆B、想象C、判断D、分析标准答案:A,B,C2-1西方高等教育发展史一、单选(共2道试题,共60分)1.美国第一所真正的州立大学是()A、亚历山大大学B、哈佛大学C、麻省理工学院D、弗吉尼亚大学标准答案:D2.1904年时任威斯康辛大学校长的范海斯,他主张高等学校的基本任务不包括()A、把学生培养成有知识能工作的公民B、进行科学研究,发展科学与文化C、由社区公共财政资助,以社区为服务重点D、把知识传播给广大民众,直接为本地社会与经济服务标准答案:C二、多选(共1道试题,共40分)3.修辞学校,由智者派创办,教学内容主要是“三艺”,包括:()A、文法B、修辞C、辩证法D、经济法标准答案:A,B,C2-2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史一、单选(共2道试题,共60分)1.中国近代第一所具有高等教育性质的专门学校是()A、江南水师学堂B、江南制造局工艺学堂C、京师同文馆D、广州同文馆标准答案:C2.“癸卯学制”纵向将教育机构划分为初、中、高三个阶段,在高等教育阶段又分为三级,第一级是()A、高等学堂B、是大学堂C、通儒院D、研究生院标准答案:A二、多选(共1道试题,共40分)3.下列书院哪些属于宋代四大书院()A、江西庐山白鹿洞书院B、湖南衡阳石鼓书院C、河南商丘应天府书院D、湖南长沙岳麓书院标准答案:A,B,C,D3-1高等教育理念的构成要素一、单选(共2道试题,共60分)1.从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来看,大学人特别看重学术研究层面的理念,把哪个理念称为大学的灵魂。
江苏省高校、中专校新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学试题2

江苏省高校、中专校新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学》试题一、单项选择题(20题,每题1分,共20分)1.高等教育入学人数和适龄人口相比()时,属大众教育阶段。
A.<15%B.>15%C.15%~50%D.>50%2.真正具有科学性质的高等学校科研始于()。
A.18世纪未B. 19世纪初C.19 世纪未D.20世纪初3.中国近代第一所具有高等教育性质与功能的学校是( )。
A.京师大学堂B. 京师同文馆C. 太学D.稷下学宫4.政治制度的方向规定关高等教育的()。
A.利益追求B. 主要环节C. 发展重点D.发展方向5.美国1929-1957年间国民经济增长额中,有33%归因于教育。
这一结论的提出者是()育。
A.贝克尔B. 范海斯C. 丹尼森D.舒尔茨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颁布的时间是()。
A.1993年B. 1995年C. 1997年D.1998年7.《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颁布的时间是()。
A.1993年B. 1995年C. 1997年D.1998年8.高等教育目标是高等教育活动的总方向、依据和()。
A.核心B. 规范C. 概括D.归宿9.作为教育政策总概括的是()。
A.教育目的B. 教育方针C. 教学计划D.培养目标10.高等学校教学过程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专业性、独立性、实践性和()。
A.文化性B.多样性C.创造性D.发展性11.高等学校教学组织形式的发展趋势是教学活动的小规模化、场所多样化和()。
A.高关联化B. 综合化C. 短学程化D.融合化12“教学相长”出自于()。
A.《论语》B. 《学记》C. 《中庸》D. 《大学》13.“君子之教,喻也”说明教师讲授的语言应有()。
A.逻辑性B. 科学性C. 感染性D.关联性14.通过直观感知传递教学内容的方法是()。
A.讲授法B. 讨论法C. 演示法D.练习法15.班级授课制最主要的缺点是不利于()。
A.扩大教学规模B. 发挥教师主导作用C. 教师因材施教D. 培养学生集体观念16.案例教学法的运用,要掌握好三个关键环节:选好编好案例;组织好讨论;()。
03-10年江苏省高校教师资格证-高等教育学试卷

2010年江苏省高等学校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学》试卷一、单项选择题1.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一教育思想的是()A 老子B 孔子C 孟子D 荀子2.在西方,首开研究生教育先河的是()A 巴黎大学B 哈勒大学C 波恩大学D 柏林大学3.真正具有科学性质的高等学校科研始于()A 18世纪末B 19世纪初C 19世纪末D 20世纪初4.大力倡导教育与其守成法,“毋宁尚自然;与其求划一,毋宁展个性”的是()A 张之洞B 蔡元培C 陶行知D 张伯苓5.根据“泰勒原理”课程贬值的四个步骤是确立目标、选择经验、组织经验和()A 评价经验B 整合经验C 评价结果D 编辑教材6决定高等教育发展速度和规模的主要因素是()A 政治B 经济C 文化D 法律7. 培养为社会和国家服务的人才的高等教育目标所体现的价值观是()A 个人本位B 社会本位C 英才教育D 大众教育8.“教学相长”出自于()A 《论语》B 《中庸》C 《学记》 D《大学》9. 教育教学研究硬侧重的方面是()A 教师劳动的研究B 教学组织的研究C 教学设备的研究D 教学方法的研究10.选修课制度萌芽于德国,真正成型于()A 英国B 法国C 美国D 中国11.在我国教育史上有着重要地位的“宋代四大书院”是白鹿洞书院、应天府书院、岳麓书院和()A 东林书院B 万松书院C 石鼓书院D 茅山书院12.座位一种正式的现代教学方法,发现法最早的提出者是()A 布鲁纳B 罗扎诺夫C 斯金纳D 巴班斯基13.在1681年创立了世界上第一所师资培训学校的国家是()A 德国B 英国C 法国D 美国14.高等学校教学过程具有专业性、创造性、实践性和()A 思想性B 理论性C 层次性D 独立性15.“君子之教,喻也。
”说明教师教学的语言应有()A 逻辑性B 科学性C 感染性D 关联性16.高等教师劳动的特点有复杂性、创造性、群体性和()A 专业性B 示范性C 自觉性D 随意性17.高等学校管理的原则有目标性原则、整体性原则、民主性原则和()A 效益型原则B 主体性原则C 协调性原则D 层级性原则、18.高等教育目标是高等教育活动的总方向、依据和()A 核心B 规范C 概括D 归宿19.高等学校教师资格是高校教师任职的()A 学历条件B 充分条件C 必要条件D 充要条件20.高等学校组织的“二重性”是指教育性和()A 社会性B 政治性C 文化性D 学术性二、判断题1.西方古代的高等教育,萌芽于古希腊和古罗马,发展与古埃及和古印度。
江苏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学题目和答案修订版

江苏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学题目和答案修订版IBMT standardization office【IBMT5AB-IBMT08-IBMT2C-ZZT18】1-1高等教育与高等教育学一、单选(共2道试题,共60分)1.恩格斯在辩证唯物主义的客观性原则和发展性原则基础上,对科学知识作了()A、主观性分类B、客观性分类C、“解剖分类”D、理论性分类标准答案:C2.潘懋元主编的《高等教育学》中写到高等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A、高等教育B、高等专业教育的特殊规律C、教育科学D、高等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标准答案:A二、多选(共1道试题,共30分)3.培根按照人类理性的哪三种能力对科学知识做出了主观性分类()A、记忆B、想象C、判断D、分析标准答案:A,B,C2-1西方高等教育发展史一、单选(共2道试题,共60分)1.美国第一所真正的州立大学是()A、亚历山大大学B、哈佛大学C、麻省理工学院D、弗吉尼亚大学标准答案:D2.1904年时任威斯康辛大学校长的范海斯,他主张高等学校的基本任务不包括()A、把学生培养成有知识能工作的公民B、进行科学研究,发展科学与文化C、由社区公共财政资助,以社区为服务重点D、把知识传播给广大民众,直接为本地社会与经济服务标准答案:C二、多选(共1道试题,共40分)3.修辞学校,由智者派创办,教学内容主要是“三艺”,包括:()A、文法B、修辞C、辩证法D、经济法标准答案:A,B,C2-2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史一、单选(共2道试题,共60分)1.中国近代第一所具有高等教育性质的专门学校是()A、江南水师学堂B、江南制造局工艺学堂C、京师同文馆D、广州同文馆标准答案:C2.“癸卯学制”纵向将教育机构划分为初、中、高三个阶段,在高等教育阶段又分为三级,第一级是()A、高等学堂B、是大学堂C、通儒院D、研究生院标准答案:A二、多选(共1道试题,共40分)3.下列书院哪些属于宋代四大书院()A、江西庐山白鹿洞书院B、湖南衡阳石鼓书院C、河南商丘应天府书院D、湖南长沙岳麓书院标准答案:A,B,C,D3-1高等教育理念的构成要素一、单选(共2道试题,共60分)1.从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来看,大学人特别看重学术研究层面的理念,把哪个理念称为大学的灵魂。
江苏高校教师岗前培训打印版_1教育学

一、教学原则1.教学原则的概念:教学原则是根据教学的目的和教学规律,在总结教学实践经验基础上制定出来的它是成功地进行教学活动所必须依据的准则。
教学原则的特点:合理性(规律上)、实践性(实践上)。
2.孔子提出:“启发教学,因材施教”,,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教育文献。
朱熹提出“循序渐进”。
“文以载道”、“寓理想性于教学中”体现了思想性与科学性相统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
孔子,论语“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学记》“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启发性原则)。
(德)第斯多惠提出了38条教学原则;(美)杜威只提出寥寥几条;(苏)赞科夫从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着眼,提出了高难度、高速度和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使学生理解学习(美)布鲁纳依据认知-结构心。
3.高校的教学原则?教学原则体系是由若干条教学原则共同形成的相辅相成的整体。
包括:(1)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的原则中,洛克,绅士教育的创导者,指出,教学过程不仅要使学生钻研“学问”,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德行”。
“文以载道”体现的教学原则?(2)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性相结合的原则中,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性的关系?相辅相成。
去思考;悱:学生理解问题但又不知道怎样表达;发:启发学生去怎样表达。
《学记》中的“道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的意思?诱导学生而不牵引,激励学生意志而不强制压低,保留余地让学生自己去思考。
(3)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的原则。
知识和能力不成正比√(能力=知识*发散思维)(4)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反应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知行统一的规律。
(5)直观性与抽象性相统一的原则要求教师在教学时应用各种直观手段,使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感知和经验,和原理。
直观不是目的,仅仅是一种手段。
√(6)统一要求和因材施教相结合的原则中,“统一要求”又称“面向全体”学生的个别差异,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
(7)博与专相结合的原则。
高等教育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专。
江苏省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学》重点

高等教育学客观题重点:谁提出什么样的教学思想孔子提出:“启发教学,因材施教”《学记》总结出:“教学相长,长善救失”朱熹提出:循序渐进原则孔子提出:启发式教学方式“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悱”:学生想说心里话,表达不出来;“发”:教师指导学生把心理话说出来《学记》:“道而弗牵”:教师要诱导,而不是牵着学生走;“强而弗抑”:要强迫学生顺从;“开而弗达”:学生在思考阶段,老师要给予启发,又要有保留《学记》:“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师说》:“道之所存,师之所存”,“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思想性:文以载道:寓理想性于教学中(P132)判断题:知识与能力成不成正比?(不成正比)(补充)判断题:直观不是目的,仅仅是一种手段。
(正确)(补充)贯彻博与专相结合的原则:“对专业中的某一点懂一切,对专业外的一切懂一点”。
(P138)与教师相关的几个法律法规1985年2月12日第五届人大常委会十三次会议《学会条例》1993年10月31日第八届人大常委会四次《教师法》1995年3月18日八届人大会议,三次《教育法》基本法律1996年5月15日八届人大常委会十九次《职业教育法》1998年8月29日九届人大常委会四次《高等教育法》1.在西方文明古国,“博物馆”和“图书馆”是古代从事高等教育活动的重要场所2.中国古代高等教育早在3000年前就出现。
3.大学要学六艺:礼、乐、射、御、书、数4.高等教育私学:齐国的,稷下学宫是中国封建教育史上第一所高等学府。
5.太学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官立大学制度的确立。
6.中世纪大学的特点:行会性、自治性、国际性。
7.中世纪大学实行的是专业教育:文学、法学、医学、神学文学七艺:文法、修辞、辩证法、算术、天文、几何、音乐。
8.19世纪,洪堡开创了高等教育史上的“洪堡时代”洪堡提出了高等教育的两条最基本的原则: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原则;学术自由的原则。
(P24)科研作为高校职能的提出者:德国人洪堡9.赠地学院:康乃尔大学、威斯康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柏林大学:研究生教育的先河威斯康辛思想:与“洪堡时代”相比,多了为社会服务的思想。
最新精品2017年江苏省高校、中专校新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心理学》试卷及答案

2002年江苏省高校、中专校新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心理学》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A.教师教学 B.教师教育C.学生学习 D.学生学习与教师教育2.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著名代表是—————————————()A.弗洛伊德 B.布鲁纳C.马斯洛 D.布鲁姆3.当学生取得好的成绩后,老师、家长给予表扬和鼓励,这符合桑代克学习规律中的————————————()A.准备律 B.练习律C.效果律 D.动机律4.发现学习理论的提出者是——————————————()A.苛勒 B.加涅C.奥苏伯尔 D.布鲁纳5.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多媒体教育手段模拟实物的形象,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感性材料,这被称为————————————————()A.实物直观 B.模像直观C.言语直观 D.想象直观6.在教学教程中,教师为了让学生掌握知识的本质意义,需要变换知识的呈现方式,其中本质属性保持恒在,而非本质属性可有可无,这在心理学中称为————()A.变式 B.比较C.概括 D.抽象7.某学生具有外向、直爽、精力旺盛、反应迅速快而多变、急躁容易冲动等特点。
据此,可以初步判定该生的气质类型属——————————————()A.胆汁质 B.粘液质C.抑郁质 D.多血质8.个性中具有核心意义的、表现一个人对现实稳定的态度和相应的行为方式的心理特征叫——————————()A.能力 B.气质C.性格 D.习惯9.主张学生的学习不是从不知到知的过程,而是在学习者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不断“生长”出新的知识意义的过程,这种学习理论所属学派为——————()A.人本主义 B.行为主义C.建构主义 D.认知派10.个体由于群体的舆论压力,在认知和行动上不由自主地趋向于跟多数人一样的现象称————————————————()A.凝聚性 B.从众C.社会助长作用 D.士气11.研究表明,学习动机强度与学习效率之间的关系一般表现为————()A.正相关 B.负相关C.无相关 D.动机强度适中,学习效率最高12.群体中占优势的言论与意见称为——————————————()A.规范 B.舆论C.群体气氛 D.凝聚性13.心理学中首创两难故事法研究人的道德发展阶段的心理学家是————()A.科尔伯格 B.皮亚杰C.斯金纳 D.巴甫洛夫14.有这样一列数字:149162536496481100,如果孤立地记忆,则有18个记忆单位,难度很大,但如将它们看成1,2,3,4,5,6,7,8,9,10的平方,则有10个有规律的记忆单位,提高了记忆的成效,这是利用了记忆编码中的哪种策略————()A.系统化 B.联想C.替换 D.组块化15.个体在解决问题时往往只看到某种事物的通常功能,而看不到它其他方面的功能,从而影响问题的解决,这种现象称为————————————()A.定势 B.功能固着C.变式 D.迁移二、填空题:(每题1分,共10分)1.人的心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感过程和——————三个方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2年江苏省高校、中专校新教师岗前培训
《高等教育学》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l、“教学有法。
但无定法”这句话反映了教师劳动的( )。
A、复杂性
B、群体性
C、创造性
D、示范性
2、著名的“威斯康辛思想”明确地把大学的主要职能由单纯培养专门人才和发展科学拓展到( )。
A、人文教育
B、发展艺术
C、艺术教育
D、服务社会
3、一般认为高等教育入学人数和适龄人口相比( )时,属大众高等教育阶段。
A、<15%
B、>15%
C、15%—50%
D、>50%
4、高等学校管理以( )为特征。
A、教学管理
B、人力资源管理
C、学术管理
D、物力资源管理
5、西方人力资源理论的主要代表是( )。
A、丹尼森
B、斯特鲁米林
C、舒尔茨
D、沃尔什
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颁布的时间是( )。
A、1985年
B、1992年
C、1993年
D、1995年
7、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基本教学方法是( )。
A、讲授法
B、演示法
C、练习法
D、实验法
8、中国近代第一所具有高等教育性质与功能的学校是( )。
A、中西学堂
B、京师大学堂
C、山西大学堂
D、京师同文馆
9、教育科研应侧重的方面是教学内容和( )的研究。
A、教师劳动
B、教学环境
C、教学设备
D、强学方法
10、整个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是( ) 。
A、备课
B、辅导答疑
C、上课
D、课后总结
ll、班级授课制最主要的缺点是不利于( )。
A、因材施教
B、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
C、扩大教学规模
D、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12、第一次明确提出“教学与科研相统一”原则的是( )。
A、夸美纽斯
B、洪堡
C、赫尔巴特
D、范海斯
13、提出“教学相长”这一教学原则的中国古代文献是()。
A、《论语》
B、《学记》
C、《大学》
D、《中庸》
14、在我国现行的教育法律法规中,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基本()。
A、教育法
B、学位条例
C、教师法
D、高等教育法
15、赠地学院运动申诞生的两所著名大学是康乃尔大学和( )。
A、柏林大学
B、剑桥大学
C、牛津大学
D、威斯康辛大学
16、受教育者在具备法定条件的教育机构中的学习经历称为( )。
A、学衔
B、学位
C、学历
D、学识
17、在中国首先实行选修制的大学是( )。
A、北京大学
B、河南大学堂
C、南洋公学
D、苏州大学堂
18、科研准备阶段的主要环节有确定选题和( )。
A、申请立项
B、实验测试
C、理论概括
D、审核鉴定
19、( )的建立,标志的中国封建社会官立大学制度的确立。
A、国子监
B、书院
C、稷下学宫
D、太学
20、从教育管理权利的划分方式来看,不属于高等教育管理制度主要模式的
选项是( )。
A、集权型
B、分权型
C、并重型
D、独立型
2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规定,我国学位分为( )。
A、学士、硕士、博士三级
B、硕士、博士、博士后三级
C、协士、学士、硕士三级
D、协士、学士、硕士、博士四级
22、教育结构是指教育系统内各组成部分之间的()。
A、包含关系
B、被包含关系
C、比例关系
D、互补关系
23、作为教育政策总概括的是()。
A、教育方针
B、教育目的
C、教育任务
D、培养目标
24、决定教育领导权和受教育权利的主要因素是( )。
A、经济
B、政治
C、文化
D、法律
25、高等教育由原来的“英才教育”演变为“大众教育的时期是()。
A、16世纪前半期
B、17世纪后半期
C、18世纪前半期
D、19世纪后半期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
分)
1、教学是学生独立发现的一种活动。
2、服务社会是当代高校职能的延伸。
3、我国古代带有高等教育性质的教育活动早在3000年前就已出现。
4、实施宽口径、适应性强的教育称之为专才教育。
.
5、教学大纲是学科教学的指导性文件。
6、教学中的直观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手段。
7、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发展不成正比。
8、高校享有办学自主权和法人资格。
9、一套完整的教材包括基本教材和辅助教材。
10、教学原则是在总结教学实践经验基础上制定出来的,所以仅仅具有实践性。
11、启发式是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
12、一个学校科研能力及其水平的高低,是衡量其层次和地位的唯一标志。
13、备课就是编写教案。
14、西周学校教育内容“六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数。
15、学校培养目标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l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1、经济对高等教育发展的制约性表现在哪些方面?(P53)
2、备课的基本要求是什么?(P144)
3、高校课程结构的具体内容是什么?(P114)
4、科学研究在高校中的作用有哪些?(P169)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题,每小题18分,共36分)
1、请结合任教学科的特点,对教学原则体系加以评述。
(P131--139)
2、请联系实际,试述高校或中专校教师专业素质的具体表现。
(P196--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