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江苏单招语文模拟试题(附答案)
2017年单招语文模拟试卷(一)

2017年普通高校单招语文模拟试卷(一)第Ⅰ卷(共70分)一、基础知识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在下列每小题中。
选出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每组加粗字读音都不相同的是A.孱头/流水潺潺莅临/不寒而栗侍奉/伺机而动B.顺遂/半身不遂船舷/故弄玄虚和煦/殒身不恤C.卷宗/胜券在握篆书/如椽巨笔血晕/血口喷人D.市侩/脍炙人口扁平/一叶扁舟桀骜/佶屈聱牙2.下列没有错别字的句是A.新建的街心花园姹紫嫣红,喷泉流光溢彩,为市民凭添了不少乐趣。
B.那洇漫的油彩渐渐散开去,圆圈愈来愈大,色彩也愈来愈淡薄。
远海上涌来的浪,掀拱着它,如抖动一匹残旧的绸布。
C.尤其是西屏的鹿山,白天还如佛如僧,霭然可亲,这时竟收起法相,庞然而踞。
D.到了家边,翠翠跑还家中去取小小竹子做的双管锁呐,请祖父坐在船头吹《娘送女》曲子给她听,她却同黄狗躺到门前大岩石上荫处看天上的云。
3.下列对加粗字词解释全都正确的是A.孜孜矻矻(勤勉) 放浪形骸(身体) 苦心孤诣(学业等所达到的程度)B.不学无术(学习) 錾不见人(遥远) 逸兴横飞(超逸豪放的意兴)C.刚愎自用(执拗) 诬天藐小(轻视) 南辕北辙(车轮压出的痕迹)D.缘木求鱼(探究) 轩峻壮丽(高大) 泱泱大国(形容气魄宏大)4.下列句子中加粗的成语使用正确的是A.汽主越来越时尚化,连最保守的德国人都在汽车外形设计上作出了令人张口结舌的改变。
B.沅水数百年来日夜流经这群山环抱中的湘西小镇,为小镇带来了无尽的生机,此地可真谓水木清华,钟灵毓秀。
C.优秀的学生上课时往往会全神贯注、目不交睫地盯着黑板,认真听讲,丝毫不受外界的干扰。
D.午后,我独自在花间小径上穿行,猝不及防地被一只蝴蝶在面颊上点了一个触吻,一时,心头掠过了几许诗意般的遐想。
5.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关联词.最恰当的是每个事物都作用于别的事物,_▲反过来后者也作用于前者,_▲在大多数场合下,正是_▲忘记了这种多方面的运动和相互作用,_▲妨碍了我们的自然研究家看清最简单的事物。
江苏省2017年高中自主招生模拟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

江苏省2017年高中自主招生模拟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阅读与写作试卷毕业学校:________ 准考证号:________ 考生姓名:________一、默写(共8分)1.蓬莱文章建安骨,洛阳亲友如相问。
2.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3.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4.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5.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6.不要人夸好颜色,红花会落尽,青松会老去。
7.___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8.汝果欲学诗,诗人不可无归期。
二、古诗词鉴赏(共10分)双调·雁儿落兼得胜令元)___往常时为功名惹是非,如今对山水忘名利。
往常时趁鸡声赴早朝,如今近晌午犹然睡。
往常时秉笏立丹墀,如今把菊向东篱。
往常时俯仰承权贵,如今逍遥谒故知。
往常时狂痴,险犯着笞杖徙流罪;如今便宜,课会风花雪月题。
注释】①张养浩(1269—1329年),元代著名散曲家。
曾任监察御史,因批评弊政而免官,复官至礼部尚书,又辞官,朝廷多次复召,他坚拒不出。
②丹墀:宫殿的台阶。
1.“往常时狂痴,险犯着笞杖徙流罪”一句写出了诗人怎样的性格及官场怎样的特点。
(4分)这句话表现了诗人狂妄、冒险的性格,以及官场的黑暗和残酷。
2.概括说明全诗是如何运用对比手法的,通过对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6分)全诗通过对比往昔和现在的不同,表达了作者对功名利禄的放弃和对自由自在的向往。
三、文言文阅读(共19分)十二月,___至垓下,兵少,食尽,与汉战不胜,入壁;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
___闻汉军四面皆___,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___也?”则夜起,饮帐中,悲歌慷慨,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于是___乘其骏马,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直夜,溃围南出驰走。
汉骑追者数千人,___不得脱,谓其骑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
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溃围,斩将,刈旗,三胜之,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
江苏省2017年高职院校单独招生文化联合测试语文试题含答案word精校

江苏省2017年高职院校单独招生文化联合测试语文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拮据(jié) 隽永(juàn)温情脉脉(mài)...B.跌宕(dàng) 栖息(qī)引吭高歌( háng)...C.玷污(zhān)倩影(qiàn)咬文嚼字(jué)...D.哺育(pǔ)针砭 (biǎn) 不屈不挠(náo)...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渡假水龙头一愁莫展 B.抱歉侯车室黄梁美梦C.松驰东道主食不果腹D.奥秘入场券奋发图强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上海迪斯尼乐园将于6月16日正式开园,预计第一年会迎来1000多万游客,它将成为我国炙手可热的旅游景点。
....B.快递寄件实名制、小车号牌网上自编自选、新老住宅区均需配套养老房……这些即将实施的新规定,都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C.灾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许多高科技企业也都本着人道精神,纷纷慷慨解囊,为灾....区数助和灾后重建尽一份力量。
D.民间艺人张金芳历时半年多,利用边角布料,借鉴剪纸艺术,剪出了100只神态各异、栩栩如生的猴子。
....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微博的影响力往往体现在热点事件的传播中。
热点事件发生后,微博往往会引发网民的关注、参与,构或“网络群体景观”,。
,,。
这种合力的结果,“要么建起自己的家园,要么毁掉一座城池”。
①其传播力与影响力被迅速扩散②加之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的介入③成为更强大的與论合力④为舆论的达成提供路径与平台A.③①④②B.③②①④C.④②①③D.④③②①5下面是某年度各层级科普经费使用额构成图,对其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在各个层级的支出构成中,科普活动支出所占比例都是最大的。
2017年江苏高职院校单独招生文化联合测试语文模拟试卷六资料

2017年江苏高职院校单独招生文化联合测试语文模拟试卷六一、积累运用(25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下乘.(chénɡ)烟榻.(tà)逻辑.(jí)锱.铢必较(zì)B.流弊.(bì)箭镞.(zú)辞藻.(zǎo)不离不即.(jì)C.蕴藉.(jiè)倒涎.(xián)斟酌.(zhuó)清沁.肺腑(xīn)D.窸窣.(sū)憎.恶(zēnɡ)精髓.(suǐ)轻鸢.剪掠(yuān)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3分)A.啰嗦/啰唆交接/交结俗滥/陈词滥调B.因缘/姻缘洗练/洗炼浓阴/绿树成荫C.捉摸/琢磨飘荡/漂荡变换/变幻莫测D.分辨/分辩含义/涵义漂渺/虚无缥缈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①具有文学良心和________力的人像________的科学家一样,避免泛论、概论这类高帽子、空头大话。
②运用文字所应有的谨严精神,你随处留心玩索,无论是阅读或写作,就会逐渐养成创作和欣赏都________的好习惯。
③张宇同学的解题思路既新颖,又________,他提出了一个新的思考角度,这种创新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A.鉴别严正必需简捷B.鉴赏严肃必需简洁C.鉴别严肃必须简捷D.鉴赏严正必须简洁4.下列各句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反腐斗争中落网的清一色都是有头有脸的大人物,他们个个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个个在公众的评判标准里都算得上功成名就,那么......这些人为何落得身败名裂的地步呢?说白了,高风险的背后总有大诱惑,这个诱惑用两个词可以概括为“升官”和“发财”。
B.《红楼梦》中的薛宝钗体现的是一种理性的、冷静到近于冷峻的自我控制的精神,她有涵养,通人情,道中庸而极圆通,她与人,体贴入微。
相处不疏不亲、不即不离....C.获第五届鲁迅文学奖的苏州作家苏童谈到小说时说:“短篇小,是室内乐,是一张桌子上的舞蹈,是微雕说一唱三叹,微言大义....艺术……怎么说都合情合理。
2017年江苏高职院校单独招生文化联合测试语文模拟试卷总共八套试卷资料

2017年江苏高职院校单独招生文化联合测试语文模拟试卷三(本试卷共四大题18小题,满分120,考试时间90分钟)一、语文基础知识与运用(1-5题,每题3分,共15分)1.下面语段中画线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010年12月,以复旦大学学生为主的18名上海驴友在黄山遇险,导致营救他们的民警张宁海坠亡深谷一事,连日来成为炙手可热的话题:复旦学生脱险后,不谈如何哀悼殉职民警,却先讨论如何搞好媒体公关;对民警牺牲冷漠无情,甚至不承认错误,推卸责任。
他们这样的行为不孚众望,令人痛心。
网络上层出不穷的爆料,让复旦大学成为众矢之的,深陷“黄山门”中。
A.炙手可热 B.不孚众望 C.层出不穷 D.众矢之的2.下列对成语中涉及的人物主角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四面楚歌(项羽)、初出茅庐(诸葛亮)B.背水一战(韩信)、破釜沉舟(项羽)C.纸上谈兵(赵括)、入木三分(王献之)D.指鹿为马(赵高)、卧薪尝胆(勾践)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法国思想家帕斯卡尔有一句名言:“人是一支有思想的芦苇。
”他的意思是说,_____,_____。
可是,即使如此,_____,因为_____。
我们当然不能也不该否认肉身生活的必要,但是,人的高贵却在于他有灵魂生活。
作为肉身的人,_____。
惟有作为灵魂的人,由于内心世界的巨大差异,人才分出了高贵和平庸,乃至高贵和卑鄙。
①人并无高低贵贱之分②人的生命像芦苇一样脆弱③人依然比宇宙间任何东西高贵得多④人有一颗能思想的灵魂⑤宇宙间任何东西都能致人于死地A.②④①③⑤ B.②⑤③④① C.④②①③⑤ D.⑤②③④①4.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四书”“五经”指《大学》、《中庸》、《孟子》、《论语》,《诗》、《书》、《礼》、《易》、《春秋》。
B.中国四大古典名著指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施耐庵的《水浒传》、吴承恩的《西游记》、曹雪芹的《红楼梦》。
C.“临川四梦”指元代剧作家汤显祖作的《牡丹亭》、《紫钗记》、《邯郸记》、《南柯梦》。
江苏省2017年普通高校对口单招文化统考语 文 试卷

江苏省2017年普通高校对口单招文化统考语文试卷一、基础知识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下列每小题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1.下列加点的字,读音都正确的一组是A.袅.娜(nuó)窈.然(yǎo)媲.美(bì)打夯.(hāng)B.滟滪.(yù)暮霭.(ǎi)汆.汤(cuān)匏.樽(páo)C.鸢.鸟(yuān)妆奁.(lán)悫.直(què)恣谑.(xuè)D.荫庇.(bì)扃牖.(yǒu)愀.然(jiū)遽.然(jù)2.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平心而论暴虎冯河不落窠臼咄咄怪事B.唉声叹气纵横捭阖毕恭毕敬中流抵柱C.按图索骥百折不饶不绝如缕茅塞顿开D.按部就班黯然伤神谈笑风声箪食壶浆3. 下列加点字词的释义有错误..的一组是A.前倨.后恭(傲慢)吐故纳.新(吸收)洞.若观火(透彻)B.戎马倥偬..(繁忙)不足为训.(教训)固若金汤.(护城河)C.一蹴而就.(成功)怙恶不悛.(悔改)殚.精竭虑(竭尽)D.三缄.其口(封,闭)蔚然成风.(风气)暴殄.天物(灭绝)4. 下列各组关联词,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在冬天,云南的树一片苍绿,▲是叶子阔大的树,▲叶子尖细的树,都是绿的,只是▲气温不同,▲绿色有深有浅,有轻有重。
A. 不论还是因为因此B. 不论或者因为所以C. 无论还是由于所以D. 无论或者由于因此5.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是A.能否搞好荒山绿化,是环境建设成功的关键。
B.共享单车的推广,在一定程度上方便和提高了市民的日常生活。
C.截止4月5日,报名参加“2017扬子晚报群众歌舞大赛”的人数已超过千人。
D.在2017年12月底之前,全国所有市县的“不动产统一登记”的房源信息,将全部接入国家级信息平台。
6. 下列各句中的标点符号,使用都正确的是A.我常被询问,要弄文学,应该看什么书,这实在是一个极难回答的问题。
2017年苏南五市对口单招统测二模语文试卷

2017年苏南五市职业学校对口单招第二次调研性统测语文试卷本试卷分第一卷〔客观题〕和第二卷〔主观题〕两局部。
第一卷1至6页,第二卷6至10页。
两卷总分值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一卷〔共44分〕考前须知:1.答第一卷前,考生务必按规定要求填涂答题卡上的XX、考试证号、考试科目等工程。
2.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相应题号中正确答案的标号涂黑。
答案不涂写在答题卡上无效。
一、根底知识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
从以下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将答题卡上相应题号中的字母标号涂黑。
〕1.以下各组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狩.猎〔shòu〕廊庑.〔wú〕侮.辱〔wǔ〕辐.射〔fú〕B.露.穷〔lòu〕孤处.〔chǔ〕拮据.〔jù〕哽咽.〔yè〕C.按捺.〔nài〕不屑.〔xiè〕湔.雪〔jiān〕鬓.发〔bìn〕D.癖.好〔pǐ〕马厩.〔jiù〕嬗.变〔shàn〕黯黮.〔dǎn〕2.以下各组词语中,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疾言厉色游目骋怀烟燻火燎目不暇接B.作非为震耳欲聋乌合之众如愿以尝C.物力惟艰义无反顾运筹帷幄眼花缭乱D.粗制滥造摧山坼地溘然长逝敝帚自珍3.以下各组词语中,加点字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沉沦之渐.〔沾染〕相形见绌.〔缺乏〕天作之合.〔配偶〕B.坚韧不拔.〔移动〕销.声匿迹〔销毁〕应运.而生〔天命、时机〕C.云蒸霞蔚.〔升腾〕自鸣.得意〔表示〕至.高无上〔最〕D.手足无措.〔措施〕有恃.无恐〔依仗〕大彻.大悟〔明白〕4. 依次填入以下句子横线处的关联词,最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没有了头颅,却还能做服役和战争的机械,世上的情形就何等地醒目啊!这时再不必用什么制帽勋章来说明阔人和窄人了,一看头之有无,知道主奴、官民、上下、贵贱的区别。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模拟语文试题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模拟试卷(一)语文(满分16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是被审美的汁液浸泡、又为理想的光环所笼罩着的山水,它是作者幻化出的。
在当代中国,无论东西南北,都能找到“桃花源”。
不同的“桃花源”,出人们对理想家园不同的理解认知。
但每一个“桃花源”里似乎都有陶渊明的影子,真可谓“一处桃源一陶翁”。
A.钟灵毓秀按图索骥映射B.海市蜃楼按图索骥折射C.海市蜃楼顺藤摸瓜折射D.钟灵毓秀顺藤摸瓜映射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这次招聘,一半以上的应聘者曾多年担任外资企业的中高层管理岗位,有较丰富的管理经验。
B.王林呆在实验室里半个月,好像与世隔绝了,所以他回到家,强迫着自己看了十天的报纸。
C.对历史而言,个人命运可能隐藏在很小的一个小数点里,但对个人而言,却是百分之一百的人生。
D.旧北京城经元、明两代的建造经营,在中国历代封建王朝都城设计的基础上,最后完成的杰作。
3.下列交际用语中不得体的一项是(3分)A.接受老师的邀请:感谢您的美意,定去舍下候教!B.称赞对方作品:拜读您的大作,鄙人收益匪浅!C.祝贺开张大吉:祝贵公司生意兴隆,财源广进!D.初见单位同事:这是我的手机号码,请您惠存!”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原始人的美感,还属于初级阶段的美感。
,,。
,。
①而智能处于初级阶段又使他们把神秘而又令人恐惧的观念渗入到审美的意识中②原始人的生活极其困难③但还不可能获得和谐感和自由感④他们在审美活动中获得了满足感、愉快感⑤因此,他们的美感既受到物质需要的束缚,又受到精神观念的束缚⑥生活迫使他们把动物当作主要的审美对象A.④③⑤②⑥①B.②④③⑥①⑤C.②⑥①⑤④③D.⑥②①⑤④③5.对下列材料理解不恰当的是(3分)驴子听见蝉唱歌,被美妙动听的歌声打动,自己也想发出同样悦耳动听的声音,便羡慕的问他们吃些什么才能发出如此美妙的声音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单招上高职单招网---- 根据历年单招考试大纲出题2017年江苏单招语文模拟试题(附答案)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棱角/菱形窒息/对峙稽首/稽查B.侥幸/阻挠绚烂/驯服称职/职称C.塑料/朔风叫嚣/发酵本末倒置/倒行逆施D.延伸/筵席瓦砾/罹难挑三拣四/挑拨离间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石钟山上那些错落有致的奇石以及记载着天下兴衰的石刻令人叹为观止。
石钟山的名字也叫的奇,围绕这一名字的由来,人们开展了激烈的争论。
卷入这场争论的,有名扬四海的文人墨客,也有戎马倥偬的赳赳武夫,还有名不见经传的山野村人。
无论结果如何,不容置喙的是,石钟山因此更加有名了。
A.叹为观止 B.戎马倥偬 C.名不见经传 D.不容置喙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今年五一节前夕,发改委发出紧急通知,禁止空调厂商和经销商不得以价格战的手段进行不正当竞争。
B.据报道,某市场被发现存在销售假冒伪劣产品,伪造质检报告书,管理部门将对此开展专项检查行动,进一步规范经营行为。
考单招上高职单招网---- 根据历年单招考试大纲出题C.随着个人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互联网以不可阻挡之势在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影响社会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变革浪潮。
D.打车软件为乘客和司机搭建起沟通平台,方便了市民打车,但出租车无论是否使用打车软件,均应遵守运营规则,这才能维护相关各方的合法权益和合理要求。
4)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从汉字笔画的统计分布规律来看,这种做法是值得商榷的。
②不少人认为简化汉字的理想目标是把十画以上的字简化到十画或不足十画。
③为了增强区别性,对那些笔画较多的非常用字还是不去简化为好。
④文字的应用首先要保证看和读的方便,要有相当的清晰性和和区别性。
⑤但把笔画简化的十画或不足十画,势必增加大量的形近字,给看和读带来困难。
⑥其次才是笔画简单,写起来省事。
A.②①④⑥⑤③ B②①⑤③④⑥ C④⑥②①③⑤ D④⑥③⑤②①本大题7小题,共3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文中三个“□”是为考查而设),完成5—9小题。
卢象昇,宜兴人。
象昇虽文士,善射,娴将略。
(崇祯)六年,贼流入辅,据西山,象昇击却之。
贼走还西山,围冷水村,象昇设伏大破之。
象昇每临阵,身先士卒,考单招上高职单招网---- 根据历年单招考试大纲出题与贼格斗,刃及鞍勿顾,识马即步战。
逐贼危崖,一贼自巅射中象昇额,象昇提刀战益疾。
贼骇走,相洁曰:“卢廉使遇即死,不可犯。
”(十年)九月,清兵驻与牛兰。
召宣、大、山西三总兵杨国柱、王朴、虎大威入卫。
赐象昇尚方剑,督天下援兵。
象昇麻衣草履,誓师及郊。
当是时,嗣昌起潜主和议。
象昇闻之,顿足叹曰:“予受国恩,恨不得死所,有如万分一不幸,宁捐躯断脰耳。
”决策议战,然事多□嗣昌、起潜挠。
疏请分兵,则议宣、大、山西三帅属象昇,关、宁诸路属起潜。
象昇名督天下兵,实不及二万。
次顺义。
清兵南下,三路出师······象晟提残卒,宿三宫野外。
十二月十一日,进师至贾庄。
起潜拥关、宁兵在鸡泽,距贾庄五十里,象晟遣廷麟往乞援,不应。
师至蒿水桥,遇清兵。
象晟将中军,大威帅左,国柱帅右,遂战。
旦日,骑数万环之三匝。
象晟麾兵疾战,呼声动天,自辰迄未,炮尽矢穷。
奋身斗,后骑皆进,手击杀数十人,身中四矢三刃,遂仆。
杨陆凯惧众之残其尸□伏其上,背负二十四矢□死。
一军尽覆。
侯弘文者,奇士也。
散家财,募滇军随象升讨贼。
弘文率募兵至楚,巡抚王梦尹以扰驿闻。
象昇上疏救,不得,弘文卒遣戍。
天下由是惜弘文而多象昇。
赞曰:危乱之世未尝乏才顾往往不尽其用用矣或挚其肘而驱之必死若是者人实为之要之亦天意也。
(选自《明史·卢象昇传》,有删改)【住】①嗣昌、起潜:指杨嗣昌、高起潜。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考单招上高职单招网---- 根据历年单招考试大纲出题A.善射,娴将略熟习B.逐贼危崖高峻C.督天下援兵督促D.次顺义驻扎6、填入下列句子“□”中的虚词,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①然事多□嗣昌、起潜挠②杨陆凯惧众之残其尸□伏其上③背负二十四矢□死A.①因②且③乃 B.①为②而③以C.①因②而③以 D.①为②且③乃7.下列文句中,判断正确的一项是(3分)A.危乱之世/未尝乏才/顾往往不尽其用/用矣/或掣其肘而驱之必死/若是者/人实为之/要之亦天意也B.危乱之世/未尝乏才/顾往往不尽其用/用矣/或掣其肘而驱之必死/若是者/人实为之要之/亦天意也C.危乱之世/未尝乏才/顾往往不尽其用/用矣或掣其肘/而驱之必死/若是者/人实为之/要之亦天意也考单招上高职单招网---- 根据历年单招考试大纲出题D.危乱之世/未尝乏才/顾往往不尽其用/用矣或掣其肘/而驱之必死/若是者/人实为之要之/亦天意也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卢象昇作战总是勇往直前,甚至身负重伤也斗志不减,令贼寇闻风丧胆。
B.杨嗣昌、高起潜主张同清军和谈,卢象昇反对这种妥协行为,决心以死报效祖国。
C.卢象昇陷入清军的重围之中,仍然奋勇杀敌,体现了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D.侯弘文追随卢象昇讨伐贼寇,在驿站受到围攻,卢象昇赶去救援,但未成功。
9.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10分)(1)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7分)①象昇麾兵作战,呼声动天,自辰迄未,炮尽矢穷。
(4分)②天下由是惜弘文而多象昇。
(3分)(2)卢象昇为什么会兵败?请根据文本分析。
(3分)10.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7分)早过大通驿①查慎行夙雾才醒后,朝阳未吐间。
翠烟遥辨市,红树忽移湾。
考单招上高职单招网---- 根据历年单招考试大纲出题风软一江水,云清九子山。
画家浓淡意,斟酌在荆关②。
①大通驿:在安徽铜陵,大通河由此入长江,作者乘船途经此地。
②荆关:五代后梁画家荆浩、关仝,二人擅长山水画。
(1)第三联的“软”字在艺术表现上很有特色,请作赏析。
(4分)(2)诗题的“过”字在诗句中是如何体现的?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4分)11.补习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任选3题,多选只按前3题计分)(6分)(1)__________,何时可掇?____________,不可断绝。
(曹操《短歌行》)(2)__________,_________;雁阵惊雁,声断衡阳之浦。
(王勃《滕王阁序》)(3)昨夜闲潭梦落花,,______。
江水流春去欲尽,,______。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4)夫夷以近,_________;险以远,_________。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三、本大题4小题,共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小题。
每个人都是有生有死的,但一个社会是可能不死的。
“社会”为什么能长久存在?因为有“文化”。
而文化是如何起作用的?是基于人的群体性。
群体可以超越个体的局限性。
每个个体的人有生有死,但不同的人的生与死是有时间差的,生不同时,死不同刻,而不同时间生死的人,不同代际的人,会有共处的时间。
在这段时间里,个体的人生经验、知识、感觉、发现、发明等等,可以互相交流,互相传递,可以i变成别人考单招上高职单招网---- 根据历年单招考试大纲出题的东西,保存在别人那里。
一个人的生命会逝去,但是他一生的知识积累,不一定随他的生命结束而消失,它们会传递给继续活着的人,可以传递给很多人。
这种不断传递,就成为社会很多人共同的知识即文化,保存在很多人的头脑中,形成一个不断增加的、动态的、分数的“信息库”,这个信息库又反过来不断塑造着新的社会成员的态度和行为,这就是文化的传承。
同时,由于各种信息载体(石刻、竹筒、书本、磁带、光盘等)的存在,人们可以把在世记录下来,储存起来,留给后人,这样,即使一个社会真的消失了,一个文化中断了,但后来的社会,其他文明活着的人可以从那些很久以前死去的人那里学习各种知识——人和人可以跨越时间、空间的障碍,进行交流和学习,分享知识和经验。
文化传承中,有很多这种跨越时间、空间继承的例子。
比如我们今天经常说“西方文化来自古希腊罗马文明”,实际上,尽管古希腊罗马本来就属于欧洲,但他们的很多文化成就,并不是通过他们自己生物性的后人直接传到近代欧洲的,而是通过阿拉伯人“转手”的。
因为在中世纪,欧洲本身的很多古典文化的东西中断了,而这些东西保存在阿拉伯人那里,后来“文艺复兴”,欧洲人不是从自己的前辈手里,而是从阿拉伯人那里又“取回”了很多古希腊罗马人创建的知识。
社会和文化可以使人“不朽”。
像唐朝的诗人李白,是一个具有有限生命的人,而他保存在各种文献中的诗和诗的风格,则是“文化”。
“人”是会消失的,但“文化”保留下来了,社会长存,文化不死,创造文化的人也就“不朽”了。
一个人创造的文化不仅能保留,还能传递,还能影响别人,能激发别人的灵感,实现“再创造”,所以传统可以成为新文化的土壤。
考单招上高职单招网---- 根据历年单招考试大纲出题文化的传递,必须是一种历史过程,所有文化都必须是积累的,没有积累,没有超越生死、时空的这种积累,文化就不可能存在。
从“个人和群体”的角度理解文化,“文化”就是在“社会”这种群体形势下,把历史上众多个体的、有限的生命的经验积累起来,变成一种社会共有的精神、思想、知识财富,又以各种方式保存在今天一个个活着的个体的生活、思想、态度、行为中,成为一种超越个体的东西。
当一个新的生命来到这个世界上时,这套文化传统已经存在了,这个新的生命就直接生活在其中,接受这种由很多人在很长时间里逐步创造、积累的文化,所以文化具有历史性。
文化的历史性是广义的,不仅具体的知识和技能是在历史长河中积累传承的,更深层、更抽象的很多东西,比如认识问题的方法、思维方式、人生态度等,也同样是随文化传承的。
进一步说,文化的传承,也同样包含了“社会”的传承。
一个社会基本的结构,夫妻、父母、社区结构,都是文化的一部分,是先人传下来的,是晚辈向长辈、后人向前人学来的。
学习,继承中不断有修正和创新,但只有在继承中才可能有创新。
没有一个社会结构是完全凭空构建的,它总是要基于前一个社会结构,继承其中的某些要素,在此基础上建立新的东西。
比如,即使像美国这样一个“人造”的国家,其社会结构也不是从美国建立时突然开始的,而是来自欧洲的移民从欧洲移植过去的,实际上是欧洲文化的延伸和变体。
(选自费孝通《文化的生与死》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年,有删改)12-13题为选择题,请在答题卡“选择题答题区”作答。
(12题选对一项给2分,选对两项给5分,多选不给分)考单招上高职单招网---- 根据历年单招考试大纲出题12.下列关于“文化”的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A.如果没有人的群体性,文化就不会得以保存和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