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顺序及流水段划分
施工流水段划分

第1节施工流水段划分根据结构特点,平面尺寸和工程量,来对地下室结构和地上结构划分流水段。
结构施工时,根据结构设计形式和工程量,以及后浇带的位置等来划分各自相应流水段,以取得相同的流水节拍,均衡流水。
见地下结构、地上结构流水段划分图。
3.2.1 结构施工顺序及流水段划分总体工艺流程:底板下独立柱基挖土→钎探验槽→柱基垫层、底板垫层下焦渣、垫层砼→独立柱基钢筋、模板、砼→独立柱基四周回填土(柱基较深部分)→底板钢筋、模板→底板砼→铺250厚级配石→地下室地面钢筋、砼→地下室墙柱钢筋、模板、砼→地下室顶板模板、钢筋、砼→扇形无地下室部分独立柱→基槽回填土→外脚手架搭设→首层墙柱钢筋模板砼→梁板模板、钢筋、砼→二层结构、三层结构、四层结构、屋凸部分结构→屋凸部分局部钢结构→扇形部分屋顶网架安装由于施工工期紧迫,地下室底板上铺250 厚级配砂石以及地下室地面,由于占用工期时间较长,且地面需养护,决定在结构施工中后做,先保证结构地下室底板的支模和施工,待地下室拆模后,再组织专门的作业队进行施工,这样安排不会占用工期,可加快施工进度。
另外考虑到结构施工进行至首层时,地下室外回填土工序有可能尚未完成(如下雨造成回填土工序滞后时),但地上结构施工又不能停止时,考虑采用备选方案为:首层结构施工时采用挑架(具体见脚-03 图所示),这样既可以保证地上结构的连续施工又不影响地下室回填土的施工。
回填土完成后,再正式搭设外双排脚手架。
(1)地下部分结构流水段划分:基础底板、柱基、外墙按照后浇带的位置自然划分为七个流水段(见流-1 ,流-2 图所示)。
地下一层梁板划分为10 个流水段(见流-3 ,流-4 图所示)。
地下结构总体施工工艺流程:底板下独立柱基挖土→钎探验槽→柱基垫层、底板垫层下焦渣、垫层砼→独立柱基钢筋、模板、砼→独立柱基四周回填土(柱基较深部分)→底板钢筋、模板→底板砼→地下室墙柱钢筋、模板、砼→地下室顶板模板、钢筋、砼→扇形无地下室部分独立柱→基槽回填土(2)地上部分结构流水段划分:一、二层平面结构按照10 段进行流水(见流-5 ,流-6 图所示),立面结构按照10 次周转完毕;三、四层平面结构按照9 段进行流水(见流-9,流-10、流-11、流-12 图所示),立面结构按照9 次周转。
流水施工作业法

流水施工作业法⑴流水施工作业施工区段的划分工程建筑功能较多,工序工程穿插复杂,施工区段划分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
根据建筑的平面和结构特点,综合考虑现场运输和周转条件,并便于开展分区劳动竞赛、提高施工质量,现场采取平面分区的流水作业方式进行施工,以设计后浇带为分区界线,基础及地下室施工阶段按后浇带位置划分施工区段,塔楼施工时按楼栋划分施工区,如1#楼为1区,2#楼为2区,各栋楼又可以按变形缝划分子分区。
施工过程中同一楼层内按各区任务平行铺开、区内组织流水、及时交叉穿插的方式进行作业,各区人力、材料、资源单独管理,互不混淆。
⑵施工程序①整体程序1) 整体上采取先地下后地上,先结构后装饰的程序,土建尽早为各安装单位提供作业面,并为二次装修工程赢得充裕的工作时间。
土建工程和建筑装饰工程为网络计划关键线路,控制主导工期,各安装专业工程同步穿插施工,不占用主导工期;最后完成室外环境与管网工程施工。
2) 地下室侧壁防水完成后,尽早进行回填土施工,既可确保基坑安全,将基坑对周边建筑的不利影响减至最小,又可提供施工材料的周转、堆放场地。
②分部分项工程施工顺序1) 基坑工程土方修整→垫层浇捣→底板侧砖模及外包防水层、保护层→底板结构→-2层竖向结构→-1层梁板→-1层竖向结构→±0.000层梁板→拆模、做侧壁外防水→基坑土方回填→±0.000以下交验。
2) 主体工程测量抄平、放线→柱、墙钢筋焊接、绑扎→柱、墙钢筋隐蔽验收→柱、墙模板安装→柱、墙混凝土浇捣→柱、墙模板拆除→梁底模及梁单侧模板安装→梁底筋铺放→梁钢筋绑扎、连接→板底模及梁另一侧模板安装→板筋绑扎→水、电安装预留预埋→梁、板钢筋隐蔽验收→梁、板混凝土浇捣→混凝土养护→梁侧模拆除→梁板底模拆除。
3) 砌体围护工程加气混凝土砌块砌筑弹线定位(包括构造柱位置)→立皮数杆→排砖→盘角→挂线→砌筑、门窗处预埋件留设、留槎、构造柱处插筋→墙身中部水平系梁施工→上部墙体砌筑→构造柱施工→门窗安装。
景观工程施工流水段划分

景观工程施工流水段划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对城市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景观工程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景观工程施工的流水段划分是景观施工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合理的流水段划分可以有效提升施工效率、保证工程质量。
下面将从施工前期准备、施工阶段划分、施工后期验收等方面对景观工程施工流水段进行详细探讨。
一、施工前期准备1.1确定施工计划在进行景观工程施工前,需要根据设计图纸和施工方案进行详细的施工计划编制。
包括施工顺序、施工时间、人员安排、材料采购等。
在制定施工计划时,需要考虑工程的复杂程度、施工周期以及相关的安全措施。
1.2场地勘察与清理在进行景观工程施工前,需要对施工场地进行勘察,确定地坪的地质条件,是否需要进行基础处理等。
同时,对施工现场进行清理,确保施工进度不受影响。
1.3材料准备根据设计图纸和施工计划,准备好施工所需的材料、设备和工具,保证施工过程中物料的供应及其有效运转。
1.4人员培训在进行景观工程施工前,需要对施工人员进行相关的培训,包括安全操作规范、施工流程及工艺要求等。
确保施工人员对工程要求有清晰的认识。
二、施工阶段划分2.1场地准备阶段在景观工程施工的初期阶段,首先需要对施工场地进行准备工作。
包括场地标线、场地平整、土方开挖等步骤。
确保施工场地符合设计要求。
2.2基础固定阶段在景观工程施工的中期阶段,需要对基础进行固定工作,这是施工的重要环节。
包括基础混凝土浇筑、固定钢筋、基础检验等。
2.3主体结构施工阶段在景观工程施工的后期阶段,是主体结构的施工阶段。
包括植物的栽种、景观石的铺设、水池的建设等。
确保景观工程的主体结构能够顺利完成。
2.4装饰与设施阶段在景观工程施工的末期阶段,需要对景观进行装饰及设施的安装工作。
包括树木的修剪、照明设施的安装等。
让景观工程更加完美。
三、施工后期验收3.1工程验收在景观工程施工完成后,需要对工程进行验收。
包括景观的设计要求是否达到、工程质量是否合格、安装设施是否符合要求等。
工程施工流水段划分

工程施工流水段划分一、工程施工流水段划分的基本概念工程施工流水段划分是指根据工程设计和施工要求,将整个工程分解成若干个具体的施工任务,并确定各任务之间的顺序、时间和责任人等要素的过程。
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施工任务的分解:将整个工程项目分解成若干个具体的施工任务,每个施工任务都具有明确的施工内容和要求。
2、流水段的确定:根据施工任务的性质和要求,确定各个任务之间的顺序和时间关系,形成一个完整的施工流水段。
3、责任人的确定:明确每个施工任务的责任人和具体工作内容,确保施工过程中的责任清晰。
4、资源配置:确定每个施工任务所需的工程资源、人力资源和财务资源,并合理配置。
二、工程施工流水段划分的原则在进行工程施工流水段划分时,应遵循一定的原则,以确保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和质量的保障。
以下是几个常用的原则:1、分解原则:施工任务的分解应该按照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和要求,合理划分为具体可执行的施工任务。
2、综合原则:在确定施工流水段时,要充分考虑各项施工任务之间的综合关系和影响,确保整个工程的顺利进行。
3、合理性原则:施工流水段的划分要合理,使各个施工任务之间的时间和资源关系协调一致,避免出现资源浪费和任务冲突。
4、可控性原则:施工流水段的划分应具有明确的时间和责任管理要求,以便实施者能够清晰掌握任务进展情况,并及时调整。
5、实施原则:在确定施工流水段时,要考虑到实施的可行性和实际情况,以确保施工任务能够按时完成。
三、工程施工流水段划分的实施步骤在实际工程施工中,工程施工流水段划分是一个复杂而细致的管理工作,需要经过严密的计划和组织才能够顺利进行。
下面我们将介绍几个基本的实施步骤:1、整体规划:在开始施工流水段划分之前,需要进行整体规划和布局,明确施工的总体目标和任务,并确定工程施工的总体路线和方向。
2、施工任务分解:将整个工程项目分解成具体的施工任务,明确每个任务的施工内容、要求和工期等。
这个过程需要充分考虑各项任务之间的关系和依赖关系。
施工顺序及流向

施工顺序及施工流向安排
5.1.1 施工过程基本划分
1、基础施工阶段
包括土方降水、土方开挖、地下室底板、墙板、顶板施工及自然地面以下土方回填。
2、主体施工阶段
包括主体剪力墙柱、梁板施工、安装配合施工。
3、装饰施工阶段
包括内、外装饰、楼地面、门窗施工。
4、屋面防水施工阶段
包括屋面找平层、保温层、防水层施工。
5、安装施工阶段
包括电气、管道、通风空调设施的安装施工。
施工原则:先地下后地上,先主体后装修,先土建后设备安装的原则。
5.1.2 主体工程主导施工顺序
1、基础阶段施工顺序:
定位放线→降水施工→土方开挖→引测控制轴线→砂石垫层→砼垫层→筏板基础砖侧膜砌筑→底板防水找平层施工→底板防水层施工→防水保护层施工→底板钢筋绑扎、墙、柱插筋→模板施工→验收→浇筑筏板混凝土→养护→墙体及柱子钢筋绑扎→验收→墙体及柱子模板施工→顶梁板模板施工→顶梁板钢筋绑扎→安装预埋→验收→地下室墙、柱及顶梁板混凝土浇筑。
2、主体阶段施工顺序:
引测控制轴线→弹位置线→水平标高的引测→柱、墙钢筋绑扎→水电埋暗管→保护层钢筋限位→阶段验收→柱、墙模板施工→梁底模板安装→梁钢筋绑扎→梁侧模板的安装→板模板安装→板钢筋绑扎→水电预埋预留→验收→楼层柱、墙、梁、板混凝土浇筑→养护。
3、外墙装饰待主体结顶后自上而下施工。
4、室内施工顺序:
砌体工程施工→圈梁、过梁施工→墙体粗装饰施工→顶棚粗装饰施工→楼地面施工→门窗安装→局部内墙、地面精装饰施工。
三栋楼主体施工阶段按三个流水施工段组织等节拍流水施工,统一调配资源,保证工程均衡、有序的进行。
施工顺序及流水

目录施工顺序及流水 (2)第一节总体施工顺序 (2)第二节施工段、流水段划分 (3)施工顺序及流水第一节总体施工顺序本工程除了装修工程外,还包含有结构加固、保温、防水、电气、给排水、消防、空调等工程的施工,且需按照招标文件要求的工期节点完成相关施工内容,工序较多,专业施工队涉及面广。
因此必须统筹安排,既要考虑各项工程的工序衔接、资源配备及进度安排,又要保证为各专业工程预留合理的施工周期,及时安排各专业工程的合理穿插和设备的安装,对专业作好监督、协调与服务。
本着先深后浅、先上后下的原则;先结构、再机电、后装修、先粗后细、先湿作业后干作业;在工种上考虑交叉作业、内外搭接,采用立体交叉流水施工方法。
根据工程施工作业面分布和工程特点,采取工序整体作业方式,即完成上一施工相关工艺工序后,工程的施工人员紧接着进行下一步工序的施工。
部分不同专业工序在相同作业面上采用交叉施工方法,以达到争取时间,保证工程总工期的目的。
进场后复核现场情况,与建设单位落实工作面的划分,做好工作面的交接工作。
交接完成后随即展开初装修工程的施工。
机电安装工程及时插入;待机电各项隐蔽工作完成精装修随即展开施工,机电安装各系统安装完毕后及时进行单体调试及综合调试。
第二节施工段、流水段划分由于本工程将会有各专业承包单位同步交叉施工,因此施工时各专业单位间的合作协调是影响本工程施工进度的重要影响因素。
施工时我方将会严格按照业主方的整体部署要求,充分发挥我公司多年工程施工的承包管理和协调施工的优势,和各专业施工方就工程施工实际问题及时进行充分沟通、配合,以确保整体工程施工顺利进行。
施工中为缩短工期,根据各施工工程量安排调度劳动力、材料量及施工机具数量;同时施工时将充分协调装修施工和其它专业的矛盾,按照施工顺序组织快速交叉流水施工。
每个作业组采取穿插施工,即各工种间施工穿插进行。
采取整体施工,局部避让的方法,待其它工种结束一部分,做到灵活穿插施工。
工程施工流水段如何安排

工程施工流水段的安排是建筑施工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它关系到施工进度、质量和安全。
合理的施工流水段安排可以提高施工效率,减少施工成本,确保施工安全。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工程施工流水段的安排。
一、施工流水段的划分原则1. 功能分区:根据施工内容的不同,将施工现场划分为若干个功能区域,如土建施工区、安装施工区、装修施工区等。
2. 结构分区:根据建筑物的结构特点,将施工段划分为若干个结构区域,如基础施工区、主体结构施工区、屋面施工区等。
3. 施工顺序:根据施工工艺和施工顺序,将施工段划分为若干个顺序区域,如先施工地下部分,后施工地上部分;先施工主体结构,后施工附属设施等。
4. 施工资源:根据施工资源的配置情况,将施工段划分为若干个资源区域,如钢筋加工区、混凝土浇筑区、材料堆放区等。
5. 安全环保:根据施工安全环保要求,将施工段划分为若干个安全环保区域,如施工现场入口、安全防护区、环保处理区等。
二、施工流水段的安排方法1. 基于工程进度的安排:根据工程项目的整体进度计划,合理安排施工流水段。
首先确定整个项目的施工总进度,然后将施工进度分解到各个施工段,确保施工段之间的进度协调。
2. 基于施工工艺的安排:根据施工工艺的要求,合理安排施工流水段。
例如,混凝土浇筑施工应先完成地下部分,再进行地上部分的浇筑;木工施工应先完成主体结构,再进行附属设施的施工等。
3. 基于施工资源的安排:根据施工资源的配置情况,合理安排施工流水段。
例如,合理安排钢筋加工区、混凝土浇筑区、材料堆放区等施工段的布局,确保施工资源的合理利用。
4. 基于安全环保的安排:根据施工安全环保要求,合理安排施工流水段。
例如,合理安排施工现场入口、安全防护区、环保处理区等施工段的布局,确保施工安全环保。
三、施工流水段安排的注意事项1. 施工流水段的划分应充分考虑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2. 施工流水段的安排应确保施工质量,避免因施工顺序不当导致的质量问题。
工程施工流水段

工程施工流水段是指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将整个工程划分为若干个施工段,按照一定的顺序和工艺流程进行施工的方法。
施工流水段的合理划分对于提高施工效率、保证工程质量、减少施工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施工流水段的划分可以根据工程的特点和施工流程进行。
例如,在建筑物的地下部分,可以根据土方开挖的先后时间、工期目标等因素,将地下二层以下的施工段进行合理划分。
在地上部分,可以根据楼层结构、变形缝位置、模板配置等因素,将楼层施工段进行划分。
合理的施工流水段划分可以使得施工过程更加有序,避免了施工过程中的混乱和重复劳动。
其次,施工流水段的划分可以有效地解决场地狭小的问题。
在一些工程项目中,由于场地限制,施工空间狭小,无法满足整个工程的施工需求。
通过将工程划分为若干个施工段,可以使得每个施工段都有足够的空间进行施工,避免了施工过程中的碰撞和拥堵,提高了施工效率。
此外,施工流水段的划分还可以提高施工质量。
通过将工程划分为若干个施工段,可以使得每个施工段都有足够的时间和资源进行施工,保证了施工质量的稳定性。
同时,合理的施工流水段划分可以减少施工过程中的交叉作业,避免了施工质量的问题。
在施工流水段的划分中,还需要注意一些施工要求和技术措施。
例如,在混凝土工程施工中,需要根据混凝土的坍落度、水灰比等要求,进行泵送和振捣。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施工工艺流程和操作规程,确保施工安全。
总之,工程施工流水段的合理划分是建筑施工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
通过合理的施工流水段划分,可以提高施工效率、保证工程质量、减少施工成本。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根据工程的特点和施工要求,进行合理的施工流水段划分,并遵守相关的施工工艺流程和操作规程,确保施工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1-10 施工项目风险管理
施工顺序及流水段划分
1、基础阶段
测量放线→验线→土方开挖→验槽→垫层→砂浆找平层→承台、底板钢筋→模板支护→浇筑承台、底板砼→绑扎柱梁→柱模板支护→顶梁板→钢筋绑扎→梁合模→砼浇筑→保护层施工→基础回填土。
2、主体阶段:弹线→框架混凝土→预留管洞、线管、电盒→支顶板模板→绑扎梁、板钢筋→预留管洞、线管、电盒→墙体、顶板砼浇筑→养护→上层结构施工。
3、装修工程
安装门窗→屋面防水→内、外墙抹灰→室内装修→外墙保温→室外装修
总之,在组织施工时我项目部全体人员将各种不利因素,以饱满的激情。
发扬团结拼搏的精神,求实进取的工作,争创一流管理水平、一流的工程质量、一流工程进度、一流的标准化文明施工现场,以省优质工程为目标,确保合格工程,按期按质地完成施工任务。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