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2013年感染现患率调查分析
我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报告分析

我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报告分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医院感染是指患者在医疗过程中由医疗机构引起的感染。
它是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对医疗质量安全构成严重威胁的主要原因之一。
据统计,每年全球约有数百万人因医院感染而死亡,而我国也不例外。
住院患者是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其感染率一直备受关注。
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医疗技术的不断创新,我院的医疗质量水平也在不断提升。
医院感染的问题仍然存在,给医院管理和患者带来了一定的困扰。
对我院住院患者的医院感染现患率进行调查和分析,有助于及时发现问题、找出原因、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为降低医院感染率提供科学依据。
本次调查旨在全面了解我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现状和影响因素,为进一步提高医院感染防控水平提供参考和建议。
希望通过本次调查和分析,能够为我院医疗质量的持续改进和提升提供有力支撑。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通过对我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现患率进行调查分析,旨在探讨当前医院感染的情况,并找出患者感染的主要原因和影响因素。
通过分析调查结果,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和建议,帮助医疗机构提高对感染的预防和控制能力,降低患者感染率,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水平。
本研究还旨在为医院感染防控工作提供重要参考,为进一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保障患者安全健康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全面调查和分析,加深对医院感染问题的认识,探讨其影响因素,促进医院感染管理的规范化和标准化,为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和健康水平贡献力量。
2. 正文2.1 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了问卷调查和医疗记录审核相结合的方法进行。
我们设计了一份涵盖各方面的问卷,包括患者基本信息、就诊时间、诊断、住院科室、住院时间等内容。
问卷内容经过专家审查并进行了试题,保证了问卷的有效性和完整性。
接着,我们在医院内抽取了一定比例的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向他们发放了问卷并进行了解答指导。
我们对这些患者的医疗记录进行了详细的审核,包括感染诊断、用药情况、手术情况等。
三级甲等医院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与分析

三级甲等医院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与分析【摘要】目的:了解医院感染、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及微生物细菌培养情况,为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提供科学数据。
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对我院住院患者进行调查,以全国医院感染监测网的统一标准填写调查表,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2013年、2014年、2015年调查住院患者分别为1752、1971、2323例,医院感染现患率分别为3.31%、3.55%、3.31%,3年医院感染现患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医院感染现患率最高的科室重症监护病房、其次为血液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分别为41.38%、49.29%、49.29%;抗菌药物使用率分别为37.50%、38.45%、34.69%;标本送检率分别为40%、57.33%、56.2%。
结论:医院感染监控的重点部位为重症监护病房、血液科、神经内科、肝胆外科、神经外科;重点部位为下呼吸道;加强病房管理,进一步规范医务人员无菌技术操作,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减少侵入性操作,加强抗菌药物的管理,可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关键词】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分析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为目标监测和连续性监测提供科学依据。
医院于2013年7月23日、2014年5月29日、2015年5月21日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对前一日所有住院患者进行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现将3年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结果分析报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2013年7月22日、2014年5月28日、2015年5月20日0:00—24:00的所有住院患者,包括当天出院患者,不包括当天新入院患者。
医院感染诊断按照国家卫计委2001年颁布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进行诊断。
1.2调查方法根据国家卫计委医院感染监测网、全国医院感染监控管理培训基地制定的调查方法进行调查,并将数据录入“全国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数据网络处理系统(2010年版)”进行汇总、处理。
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分析总结

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分析总结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院感染监测规范》及《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12年版)》要求,评估抗菌药物使用、治疗用抗菌药物微生物送检率,了解我院医院感染的实际发生率。
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在分管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及各科主任、护士长和医院感染质控小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圆满完成2015年度开展的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工作任务,现将调查结果汇总如下:一、资料与方法1.调查对象:2015年11月16日00∶00-24∶00我院的所有住院患者,包括当日出院、转科、死亡的患者,不包括当日新入院的患者。
2.调查方法:调查人员由各临床科室的医院感染质控小组成员组成,并于2015年11月15日由感控办进行了统一培训。
调查采用床旁调查和病历调查相结合的方法,登陆我院一体化医疗信息平台,逐一填写《个案登记表》,调查在11月17日完成。
3.诊断标准:卫生部2001年版《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4.统计方法:全部病例资料录入由众阳软件医院感染实时监控横断面调查工作平台,进行统计分析。
二、结果1.现患率本次现患率调查应查人数1046人,实查1033人,实查率为%(要求调查率≥96%)。
发生医院感染43人,医院感染率%(要求医院感染现患率≤8%)。
社区感染389人,社区感染率%。
具体详见表1表1 各科室医院感染现患率医院感染发病率列前五位的科室依次为内ICU、神经外科二、心血管内科、神经内科二、神经外科一。
具体见图1图1:各科室医院感染现患率注:图中未涉及到的科室调查日不存在医院感染病例社区感染居前五位的科室依次是呼吸内科、儿二科、儿四科、儿三科、儿一科。
具体见图2图2:各科室社区感染率注:图中未涉及到的科室调查日不存在社区感染病例2.医院感染部位分布医院感染部位居首位的是下呼吸道26例,占%;其次是上呼吸道9例,占%;胃肠道、泌尿道各3例,各占%;皮肤软组织感染及其他各1例,各占%,本次调查手术部位未发生感染。
2013年现患率调查总结与分析

人民医院2013年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总结分析按照四川省医院感染质量控制中心“关于开展2013年四川省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的通知”要求,院感办及时向分管院长作了汇报。
在分管院长的高度重视和具体指导下,在医疗管理部各科室的协助下,通过全院13个临床科室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圆满地完成了任务,现将此次调查工作总结分析如下。
一、调查前准备1.院感办在接到四川省医院感染质量控制中心的通知后,及时向医院分管领导汇报了情况,分管院长作了指示和安排。
成立了以分管院长为组长的调查领导小组,确定了13个调查组和调查人员,明确了各调查人员的职责。
2.院感办提前一周起草并向全院临床科室下发了调查通知及调查工作安排意见,说明了现患率调查的目的、范围、方法以及时间安排等,并强调必须提前4-7天对住院病人完善各项与感染性疾病诊断有关的辅助检查。
3.由院感办组织了现患率调查相关知识的培训,所有参与调查工作的人员共38人参加了此次培训。
4.调查前一天,院感办根据各科室住院病人总人数,印发了“调查个案登记表”和“床旁调查表”。
二、实施调查7月18日,由各调查组负责对7月17日0点至24点所有住院病人的感染情况、病原体检出以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等进行了调查。
各临床科室主任和护士长对本病区病人进行了床旁调查,医疗管理部所属部门负责人进行了病历调查和调查表的初审及收集,院感办人员到各临床科室进行了指导。
三、资料审核与录入1.院感办对每份调查表进行了检查,对填写内容不齐全及字迹无法辨认的调查表进行了进一步的完善。
2.院感办于8月1日开始在“四川省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平台”录入合格的“现患率调查个案登记表”,8月28日完成了全部599份资料的录入工作。
3.院感办对录入的个案登记表进行了全面的审核后,上报了四川省医院感染质量控制中心。
四、统计分析1.一般情况本次调查应调查住院患者599人,实际调查599人,实查率100%。
其中医院感染病人9人,医院感染现患率1.50%;社区感染病人195例,社区感染患病率32.55%。
我院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分析

我院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分析【摘要】目的:了解医院感染特点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掌握医院感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方法:连续三年(2010年-2012年)对在院患者感染情况进行调查,采用床旁调查和病历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填写统一的个案调查表,依据卫生部颁布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进行评价,应用医院感染监测计算机软件系统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结果:三年医院感染调查的实查率均达到95%以上,医院感染率高的科室有重症医学科、神经外科、心血管老年科、心胸外科等,感染率较高的部位依次为下呼吸道、切口、泌尿道、上呼吸道等,常见医院感染病原菌为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溶血不动杆菌及大肠埃希菌等,外科用药高于内科,预防性用药高于治疗性。
结论:我院近3年医院感染率符合卫生部规定的三级医院感染率控制的要求,但需要加强对重点科室和重点部位的医院感染预防,提高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水平。
【关键词】医院感染;调查研究;抗菌药物【中图分类号】r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0004—02为了解我院患者感染现状,分析医院感染的特点及查找其危险因素,避免医院感染的流行或暴发,评价感染监测与控制的效果。
笔者于2010-2012年连续3年开展了医院感染现状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调查时间与对象 2010年8月13日、2011年5月20日、2012年8月2日0-24时期间所有住院患者,包括当日出院、死亡病人,但不包括当日入院病人。
1.2 调查方法参与调查的人员由感染管理科专职人员、各病区监测医生、监测护士组成,经统一培训后进行调查工作;通过查阅病历和床旁调查相结合的方法,逐一填写《现患率调查个案登记表》。
1.3 评价标准依据卫生部颁布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2001年版)。
1.4 资料处理由医院感染专职人员将个案调查表各项数据录入医院感染监测计算机软件系统,进行汇总、统计、分析。
我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报告分析

我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报告分析1. 引言1.1 研究背景医院感染是造成住院患者不良后果的重要原因之一,严重影响着患者的康复和医疗质量。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提升和医院感染管理水平的不断完善,我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现患率逐渐受到关注。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尽管医院感染的发生已经得到有效的控制,但仍存在一定程度的患者感染问题,对此需要进行深入的调查和分析。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我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现患率进行调查和分析,为进一步提高医疗质量和保障患者安全提供科学依据和建议。
通过对研究背景的梳理,可以更加清楚地认识到医院感染问题的严重性和紧迫性,为开展后续调查和分析工作奠定基础。
1.2 研究目的我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报告分析引言本文旨在调查我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现患率的情况,分析感染发生的原因和影响因素,提出预防和改进措施,从而降低医院感染率,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1. 了解我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和类型;2. 探讨医院感染发生的可能原因,包括医疗过程中的操作规范、设施设备、人员行为等方面;3. 分析影响医院感染发生的因素,包括患者个体差异、病情严重程度、医护人员培训等方面;4. 提出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包括加强卫生消毒措施、提高医护人员操作规范、优化医疗设施设备等方面;5. 探讨改进措施,包括建立医院感染监测评估机制、加强感染控制团队建设、定期开展感染预防培训等方面。
通过深入调查和分析,旨在为提高我院患者的就诊体验和治疗效果提供参考依据,并有效降低医院感染患者的感染风险。
2. 正文2.1 调查方法调查方法是本研究的核心部分,其设计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研究结果的可信度和有效性。
本次调查采用了定量研究方法,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我院住院患者进行医院感染现患率的调查。
在确定调查对象时,我们选择了我院不同科室的住院患者作为调查对象,确保了样本的代表性和多样性。
在设计问卷时,我们充分考虑了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包括住院时间、手术次数、护理方式等,以确保问卷内容的全面性和科学性。
2013年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分析

2013年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分析摘要】目的了解医院感染现状和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为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对2013年11月14日的住院患者进行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
结果应查419例,实查419例,实查率100%,发生医院感染11例、13例次,医院感染现患率为2.63 %、例次感染率为3.10%;ICU感染率居首位,感染率为33.33%;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占33.30%;检出病原菌5株,其中大肠埃希菌2株,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各1株;抗菌药物使用率为32.70 %。
结论加强重点科室、重点部位的医院感染管理与防控,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高标本送检率,可有效的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关键词】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中图分类号】R1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28-0290-02为了解医院感染发生情况,为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提高切实可靠地依据,根据淮安市医院感染质控中心要求于2013年11月14日开展了现患率调查。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2013年11月14日0:00—24:00所有住院患者,包括当日出院、转科和死亡的患者,但不包括当日入院的患者。
1.2 调查方法感染管理科在调查前一周给临床科室下发现患率调查通知和说明,已完善相关检查。
调查人员由感染管理专职人员和临床科室监控小组成员组成。
1.3 诊断标准按照卫生部2001年颁发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执行。
1.4 统计分析将个案调查表各项数据输入计算机统计汇总、分析。
2 结果2.1 医院感染现患率及科室分布本次共调查住院患者419例,实查419例,实查率为100%,符合卫生部实查率>96%要求。
共发生医院感染11例、13例次,现患率为2.63%、例次感染率为3.10%。
ICU的医院感染现患率居首位,其次为肿瘤科、康复科、脾胃科、骨科。
其他科室无感染病例。
基层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及其危险因素分析

基层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及其危险因素分析目的了解、掌握本院的医院感染现状、抗菌药物的使用状况及病原微生物的耐药状况,为医院感染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采用床旁调查与住院病历调查相结合的方法。
结果本次调查应查住院患者352例,实查350例(实查率99.43%),查出医院感染8例,现患率为2.27%;医院感染部位主要为手术切口、下呼吸道、胃肠道,分别是50.0%、37.5%、12.5%;分离出病原菌26株,阳性检出率56.5%,其中以革兰阴性菌为主;日抗菌药物使用率为38.07%。
结论加强对临床科室的目标性监测,提高病原体送检率和分离率,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nosocomial infection and to control the use condition of antibacterial drug and drug resistance of pathogenic microbes,in order to provide scientific bases for the surveillance of nosocomial infection. Methods The survey form of personal case was filled by adopting the method of combining clinical investigation with consulting the medical records of inpatients. Results Among the 350 investigated patients,nosocomial infection case was 8,the prevalence rate of nosocomial infection was 2.27%.The infection sites were mainly in operation incision(50.0%),lower respiratory tract (37.5%)and gastrointestinal tract(12.5%);26 strains pathogens were isolated,the positive detection rate was 56.5%,which majority of infections is Gram-Negative bacillus;The application rate of antibiotics rate was 38.07% at the day of investigation. Conclusion The prevalence survey of nosocomial infection could provide the proof about the evidence of target surveillance;To strength the objective monitoring of clinic division.The isolation and inspection of pathogens shall be increased,the rational use of antibiotics should be stressed in order to reduce drug resistance and nosocomial infection.[Key words] Nosocomial infection;Prevalence rate;Antibiotics醫院感染的现患率调查是指在特定的时间对某一特定的人群的医院感染的分布状况进行调查,它能在较短时间内完成,需要的人力、物力较少,易于开展,结果较为可靠[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 对调查得 到的资料进行统计 整理 和分析 ,同时对患者的抗 菌药
物的使用情况 ,感染病例的送检情况进行综合管理和更 正。 1 . 3 诊断标『 停
多样 、原 因复杂 ,医院感染 的对象也 很多 ,但 主要针对 的感 染
1 3 . 1 %( 8 / 6 1 ) 、9 . 4 %( 8 / 8 5 ) 、1 0 . 8 %( 7 / 6 5 ) ,全 年感 染 人数 为 2 7例 ,
预 防与控制 提供有 效 的依 据。方 法 :根据 卫牛部 颁布 的 《 医 院感 染标 准 ( 试行 ) 》中对医 院感 染 的相 关规定 ,在 临床各科室 医院感染 监控 小组 的 帮助 下 ,对 医院全年的感染发 生情况进行调 查统计 ,汇总 和分 析 ,对现患率 进行计算 ,调杏 主要 的方式是横 断面调查 、床旁调查 、 病 历调查三种 。 结果 : 经调查 ,2 0 1 3 年全年笔者所在 医院住 院患者共计 9 2 1 l 例。发生医院感染的患者共计 1 9 6 例 ,医院感染 的现患率为 2 . 1 %; 医院感染例次 2 2 5 例, 例 次感 染率 为 2 . 4 %。其 中 I C U病房 的第 一季 度 、第 二季 度 、第 三季 度和 第 四季度 的 医院感 染例 数分别 为 4 、8 、8 、7 例 ,现患 率为 4 . 5 %( 4 / 8 7 ) 、 1 3 . 1 %( 8 / 6 1 ) 、9 . 4 %( 8 / 8 5 ) 、1 0 . 8 %( 7 / 6 5 ) ,全年感染人数为 2 7 例 ,现患 率为 9 . 1 % ( 2 7 / 2 9 8 ) ,居于各科室 的首位 。而送 检率 方面 ,四个季度全院 的平均送
2 结果
理 中存在 的一些 问题 具有 重要 的意义。现代信 息技术 的应用 也
让现 患率 的调查更 加快捷 方便 ,省 时省力 。对 一个 医院各科 室 的住 院患者 进行长期 有效 的持续性 的现患率 调查对 于医 院管 理
表 1 是笔者所在 医院 2 0 1 3年 四个季度不 同科 室的 医院感染 发生情况 与送检情况 。经调查 ,2 0 1 3 年 全年笔者所 在医 院住 院 患者共计 9 2 1 1 例 。发生医 院感染 的患者共计 1 9 6例 ,医院感染
对象还 是住院患者 和医护T作者 ,本 文讨论 的对象是住 院患 者 。医院感染 的现患 率调查作 为 国际上通用 的流行病 学调查 方 法 ,对于准 确及 时地 发现 、预防 、控 制医 院感 染 ,解决 医 院管
根据卫生 部颁布 的 《医院感 染标准 f 试行 ) 》中对医院感染
的相关 规定 ,对 发生 医院感染 的患者 进行评 价和判 断 ,符合 标 准的方能计入医院感染的范畴 中进行数据处理 。
《 中 外医 学 研 究》 第l 2 卷第2 7 ( 总 第2 5 1 期) 2 0 1 4  ̄ [ z - 9 A 调查研 究 D i a o c h a y a n j i u
我 院2 0 1 3 年 感 染 现 患 率调 查 分 析
凌菱①
【 摘要 】 目的 : 调查统计笔 者所在 医院 2 0 1 3 年各个 季度和及全年的医院感染发生情况 ,了解医 院感染 的发病特点 ,为笔者所在 医院医院感染 的
检率分 别为 5 8 %、6 2 %、7 2 %和 7 6 %,一季度送检 率最高 的科室 分别是 I C U病房 ,二 季度 为外二科 ,i 季度 为 I C U病房 、产科 、外二科 和内二科 , 四季度 为外一科 、外 二科和产科 ,病 原送检率均为 1 0 0 %。呼 吸道 、皮肤组织 和泌尿道是发生 医院感染例次最 多的部位 ,在所有发 生医院感染 的患
医 院 感 染 指 的是 在 医 院接 受 住 院 治 疗 的 患 者 获 得 的 院 内感
室要求调查资料 的录入需在当 日凌晨前完成 ,并 由医院感染 管理
染 ,住 院期 间发生 的感 染 和在 住 院期 间获得但 出院后 才发生 的 感染都属 于医 院感染 的范畴 l l - 3 ] ,但入 院前 就获得的潜伏性感染
者 中占到 3 7 . 8 %、 2 0 . 0 %和 1 9 . 6 %,其余依 次是消化道 、手术切 口、 口腔。结论 :内科 病房与 I C U病房是 医院感染 的重 点科室 ,呼 吸道 、皮肤组织
和泌尿道是感 染管理 的重点部位 ,针对 重点科室的患者进行 重点 部位的 目标性监测 ,抓住 医院管理的要点 ,有助 于有效控制 医院感 染的发生率 ,同
1 二 作 的推进和改善也 十分必要。本文就笔者所在 医院 2 0 1 3 年 的
各个 季度 和及全年 的医 院感 染发生 情况进 行统计 和调查 ,了解
医 院 感 染 的 发 病 特 点 ,为 笔 者 所 在 医 院 医 院感 染 的 预 防 与 控 制
的现患 率为 2 . 1 %;医院感染 例次 2 2 5例 ,例 次感染 率为 2 . 4 %。
其中 I C U病房 的第 一 季度 、第 二 季度 、第三 季 度 和第 四季 度
的 医 院感 染例 数 分别 为 4 、8 、8 、7例 , 现 患 率 为 4 . 5 %( 4 / 8 7 ) 、
提供有效 的依 据 ,具体 报告如下 。
1 资 料 与 方 法 1 . 1 一 般 资 料
时加强 抗菌药物使用 前的标本送 检率 监控 ,对 于临床合理用药具有重 要的指导 意义。医院感染信息化 的现患率调查具 有方便快捷准确性 好的优点 ,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 关键词 】 医院感染 ; 现患率 ; 调查分析 ; 标本送检
中图分类 号 R1 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 6 7 4 — 6 8 0 5 ( 2 0 1 4 ) 2 7 — 0 0 6 1 —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