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中期答辩PPT资料.
合集下载
中期答辩ppt课件

基于STC12C5A60S2 ————光立方设计
答 辩 人:梁** 指导教师:郝 *
;.
1
光立方简介 光立方是以STC12C5A60S2单片机为核心,系统由512个LED灯通过共阴的形式 并联起来形成8*8*8的规格为20cm*14cm*14cm(高,长,宽),由ULN2803芯片驱 动电路,由74hc2803扩展单片机的端口立体的呈现动画效果,主要有主控模块、 驱动模块、显示模块构成
从毕业设计的题目选择到基本确定大概花了一个星期,在确定题目的同时我也积极在 网上查找资料,有时去图书馆看看关于单片机类的书籍,查查芯片的使用和要求及优 点和不足,最终我找到最合适的STC12C5A60S2这款芯片集合了好多芯片的优点,功 能特别强大,现在最新的单片机,正由于它是最新的,所以在找资料和画原理图方面 很不好实现,几乎很难找到关于它的资料,即使找到了也是纯英文的,还要自己翻译 ,在原理图方面也一样复杂,几乎没有关于它的封装,在找资料这块花了不少时间, 对于led灯焊接方面也要求的很高,重复无聊的折led的管脚这都还好,主要是led灯的 击穿问题特别难处理,对于单个led我们需要检测,对于焊成条形的led也要检测,对于 焊成面的led还要检测,最困难的是对于焊成体的led还要检测,有时一条led灯没问题 ,可是焊成面就出问题。
12
致谢语 临近毕业现在才感觉学校那么的温暖,有种不舍的情怀,在离别之际我留在这学校的 唯一作品就是这份毕业设计,这里要感谢我的导师郝芸主任,在我做毕业设计的过程 中,从论文的撰写毕业设计的选题还有设计思路的扩展方面都给予了很大帮助,主任 抽出宝贵的时间给我指导,时不时的问我有没有什么困难,有困难她给我解决,处处 对我很关照,作为导师尽职尽责和蔼可亲。在这也谢谢我的同学们给于我帮助,给我 提供焊接和很多软件和硬件测试工具。
答 辩 人:梁** 指导教师:郝 *
;.
1
光立方简介 光立方是以STC12C5A60S2单片机为核心,系统由512个LED灯通过共阴的形式 并联起来形成8*8*8的规格为20cm*14cm*14cm(高,长,宽),由ULN2803芯片驱 动电路,由74hc2803扩展单片机的端口立体的呈现动画效果,主要有主控模块、 驱动模块、显示模块构成
从毕业设计的题目选择到基本确定大概花了一个星期,在确定题目的同时我也积极在 网上查找资料,有时去图书馆看看关于单片机类的书籍,查查芯片的使用和要求及优 点和不足,最终我找到最合适的STC12C5A60S2这款芯片集合了好多芯片的优点,功 能特别强大,现在最新的单片机,正由于它是最新的,所以在找资料和画原理图方面 很不好实现,几乎很难找到关于它的资料,即使找到了也是纯英文的,还要自己翻译 ,在原理图方面也一样复杂,几乎没有关于它的封装,在找资料这块花了不少时间, 对于led灯焊接方面也要求的很高,重复无聊的折led的管脚这都还好,主要是led灯的 击穿问题特别难处理,对于单个led我们需要检测,对于焊成条形的led也要检测,对于 焊成面的led还要检测,最困难的是对于焊成体的led还要检测,有时一条led灯没问题 ,可是焊成面就出问题。
12
致谢语 临近毕业现在才感觉学校那么的温暖,有种不舍的情怀,在离别之际我留在这学校的 唯一作品就是这份毕业设计,这里要感谢我的导师郝芸主任,在我做毕业设计的过程 中,从论文的撰写毕业设计的选题还有设计思路的扩展方面都给予了很大帮助,主任 抽出宝贵的时间给我指导,时不时的问我有没有什么困难,有困难她给我解决,处处 对我很关照,作为导师尽职尽责和蔼可亲。在这也谢谢我的同学们给于我帮助,给我 提供焊接和很多软件和硬件测试工具。
毕业论文中期答辩报告ppt

06
后续研究计划
01
实验数据分析
文献综述
02
03
模型优化
对收集到的实验数据进行深入分 析,探究数据背后的规律和意义。
系统梳理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 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支撑和借鉴。
根据实验结果和数据分析,对现 有模型进行优化和改进,提高模 型的预测准确性和泛化能力。
研究展望
探索新方法
尝试引入新的研究方法和思路,以解决现有研究中存 在的问题和挑战。
阶段性成果
已取得部分实验数据和初步分析结果,为后 续研究提供了有力支持。
已完成工作与阶段性成果
01 已完成文献综述,对研究领域有了全面了 解。
02 已完成实验设备的准备工作,确保实验能 够顺利进行。
03
已采集部分数据,并进行了初步分析,得 出了一些有价值的结论。
04
已撰写了部分论文内容,完成了相关图表 和表格的制作。
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对于毕业论文中期答辩的研究相对较早,一些发达国家的高校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毕业论文中期答辩制度, 对于提高毕业论文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文献综述
早期文献
早期的文献主要集中在毕业论文 写作技巧、论文选题等方面,对 于中期答辩的关注较少。
近期文献
近期的文献则开始关注毕业论文 中期答辩的具体操作流程、实施 效果等方面,为进一步研究提供 了有益的参考。
数据分析结果
根据分析结果,得出结论或解释现象,并对结果进行讨论和解释。来自研究结果与讨论04
研究结果
实验数据收集
通过实验,我们成功收集了关于不同材料在各种温度和压力下的性 能数据。这些数据包括但不限于材料的硬度、韧性、耐腐蚀性等。
数据分析
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我们发现某些材料的性能表现与温度和 压力的关系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
后续研究计划
01
实验数据分析
文献综述
02
03
模型优化
对收集到的实验数据进行深入分 析,探究数据背后的规律和意义。
系统梳理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 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支撑和借鉴。
根据实验结果和数据分析,对现 有模型进行优化和改进,提高模 型的预测准确性和泛化能力。
研究展望
探索新方法
尝试引入新的研究方法和思路,以解决现有研究中存 在的问题和挑战。
阶段性成果
已取得部分实验数据和初步分析结果,为后 续研究提供了有力支持。
已完成工作与阶段性成果
01 已完成文献综述,对研究领域有了全面了 解。
02 已完成实验设备的准备工作,确保实验能 够顺利进行。
03
已采集部分数据,并进行了初步分析,得 出了一些有价值的结论。
04
已撰写了部分论文内容,完成了相关图表 和表格的制作。
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对于毕业论文中期答辩的研究相对较早,一些发达国家的高校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毕业论文中期答辩制度, 对于提高毕业论文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文献综述
早期文献
早期的文献主要集中在毕业论文 写作技巧、论文选题等方面,对 于中期答辩的关注较少。
近期文献
近期的文献则开始关注毕业论文 中期答辩的具体操作流程、实施 效果等方面,为进一步研究提供 了有益的参考。
数据分析结果
根据分析结果,得出结论或解释现象,并对结果进行讨论和解释。来自研究结果与讨论04
研究结果
实验数据收集
通过实验,我们成功收集了关于不同材料在各种温度和压力下的性 能数据。这些数据包括但不限于材料的硬度、韧性、耐腐蚀性等。
数据分析
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我们发现某些材料的性能表现与温度和 压力的关系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
毕业设计中期答辩模板.ppt

信道模型由信号源子系统,信宿子系统,多径瑞利衰落 信道子系统三部分组成。其中的多径瑞利衰落信道子系 统由瑞利衰落信道与加性高斯白噪声信道组合而成,其 余部分同高斯白噪声信道。完整多径瑞利衰落信道模型 如下
Random Integer
Random Integer Generator
M-FSK
Multipath Fading
2.对输入信号的认识 数字频率调制又称频移键控(FSK),二进制频移键
控记作BFSK。数字频移键控是用载波的频率来传送 消息,即用所传送的数字消息来控制载波的频率。 BFSK信号使用符号“1”对应于载频,而符号“0” 对应于载频(与不同的另一载频)的已调波形,且 与之间的改变是瞬间完成的。
原理上讲,数字调频可用模拟调频法来实现,也可 用键控法来实现。模拟调频法是利用一个矩形脉冲 序列对一个载波进行调频,是频移键控通信方式早 期采用的实现方法。而BFSK键控法则是利用受矩形 脉冲序列控制的开关电路对两个不同的独立频率源 进行选通。因为键控法的特点是转换速度快、波形 比较好、稳定度高而且易于实现,故应用广泛。
二、现阶段工作成果
对课题认识 1.对仿真工具的认识
MATLAB 是一个功能强大的应用软件, 其中的动态仿真软件Simulink提供可视化 的系统仿真环境和多个模型库,Simulink提 供了专门用于显示输出信号的模块,可以 在仿真过程中随时观察仿真结果,同时, 通过Simulink的通信的存储模块,仿真数 据可以方便的保存在工作区和文件中。
完成进度
加性高斯白噪声信道
信道中的噪声干扰随机地与信号叠加,使数字 信号变形,这种噪声为加性噪声,信道中加性噪 声的出现及其大小都是随机的。很难通过简单的 计算方式预测某个时刻噪声信号的强度,故从概 率论的角度去分析噪声,若噪声的n 维分布都服 从高斯分布,这类噪声统称为高斯噪声,它造成 的误码前后无关,互为独立。噪声的功率谱密度 在整个频率范围内是均匀的(即是一个常数),则 称之为白噪声。
毕业论文中期答辩PPT

研究假设验证
通过数据分析,初步验证了研究假设的正确性。
方法论应用
在研究中应用了科学的方法论,确保了研究的科学性和严谨性。
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数据收集不足
由于某些原因,实验数据收集不够全面,需 要进一步补充数据。
数据分析深度不够
目前的数据分析仅停留在描述性统计上,需 要引入更高级的统计分析方法。
研究假设需进一步验证
3
人才培养
毕业论文的写作和答辩过程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独 立思考、创新能力和表达能力,培养出更优秀的 人才。
研究不足和局限性
数据不足
由于研究时间和资源的限制,可 能无法获取足够的样本数据或深 度数据,导致研究结果不够全面 和深入。
理论支撑不足
某些研究可能缺乏足够的理论支 撑,导致研究结论的可靠性和说 服力不够强。
研究目的和意义
研究目的
明确阐述本研究旨在解决的问题或回答的具体问题。
研究意义
说明本研究对于理论和实践的意义,包括对学术领域的贡献以及对现实生活的 指导作用。
研究现状和问题
研究现状
详细介绍当前研究的发展状况,包括 主要研究成果、研究方法和研究视角 等。
存在的问题
指出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为本研究提供改进和发展的空间。
方法局限性
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可能存在局限 性,导致研究结果受到一定的影 响和限制。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未来研究的方向和展望
深入研究
针对现有研究的不足和局限性,未来可以进一步深 入研究,提高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拓展应用
将研究成果应用到更广泛的领域或行业中,发挥其 更大的价值。
创新研究方法
探索新的研究方法和技术,提高研究的效率和准确 性。
毕业设计答辩ppt

效果
毕业设计的实践应用效果非常好。首先,产品原型的市 场测试反馈非常好,用户对产品的满意度很高;其次, 该产品的销售量逐渐上升,为公司带来了可观的利润。
毕业设计的局限性和改进方向
局限性
毕业设计的局限性主要在于产品原型的性能还有待提高,同时产品的制造成本也相对较 高。
改进方向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未来的改进方向主要包括:首先,对产品进行技术升级,提高其性 能;其次,优化产品设计,降低制造成本;最后,进一步探索产品的商业模式,提高市
03
持续关注行业动态 与发展趋势
将时刻关注行业动态和发展趋势, 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以 适应时代的变化。
对答辩过程的反思和总结
认真准备答辩材料
在答辩前应认真准备答辩材料, 包括PPT、讲稿等,确保能够清 晰地表达自己的设计思路和成果。
保持良好的心态
在答辩过程中应保持良好的心态, 不紧张、不慌乱,保持冷静和自信。
毕业设计答辩
目录
• 毕业设计介绍 • 毕业设计过程 • 毕业设计成果 • 答辩准备 • 结束语
01
毕业设计介绍
毕业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01 毕业设计是高等教育中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旨 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 问题的能力。
02 通过毕业设计,学生可以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 提高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 下坚实的基础。
总结经验教训
对整个答辩过程进行总结,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和经验教训,以便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更好地发挥自己的能力。
05
结束语
对导师和同学们的感谢
感谢导师的悉心指导
感谢导师在整个毕业设计过程中给予的耐心 指导和支持,使我的设计得以顺利完成。
毕业设计的实践应用效果非常好。首先,产品原型的市 场测试反馈非常好,用户对产品的满意度很高;其次, 该产品的销售量逐渐上升,为公司带来了可观的利润。
毕业设计的局限性和改进方向
局限性
毕业设计的局限性主要在于产品原型的性能还有待提高,同时产品的制造成本也相对较 高。
改进方向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未来的改进方向主要包括:首先,对产品进行技术升级,提高其性 能;其次,优化产品设计,降低制造成本;最后,进一步探索产品的商业模式,提高市
03
持续关注行业动态 与发展趋势
将时刻关注行业动态和发展趋势, 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以 适应时代的变化。
对答辩过程的反思和总结
认真准备答辩材料
在答辩前应认真准备答辩材料, 包括PPT、讲稿等,确保能够清 晰地表达自己的设计思路和成果。
保持良好的心态
在答辩过程中应保持良好的心态, 不紧张、不慌乱,保持冷静和自信。
毕业设计答辩
目录
• 毕业设计介绍 • 毕业设计过程 • 毕业设计成果 • 答辩准备 • 结束语
01
毕业设计介绍
毕业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01 毕业设计是高等教育中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旨 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 问题的能力。
02 通过毕业设计,学生可以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 提高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 下坚实的基础。
总结经验教训
对整个答辩过程进行总结,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和经验教训,以便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更好地发挥自己的能力。
05
结束语
对导师和同学们的感谢
感谢导师的悉心指导
感谢导师在整个毕业设计过程中给予的耐心 指导和支持,使我的设计得以顺利完成。
《毕业论文中期答辩》PPT课件

实验具体进程
实验基本条件不变,取粒度为80目和200目天然鳞片石 墨进行酸化实验,硫酸与石墨的质量比分别为5.0、5.5 、7.0,考察粗细粒度石墨膨胀效果。测量并记录实验 结果
实验结论:当硫酸与石墨的质量比为5.5时,石墨的膨 胀体积最大 ,且粗的膨胀效果比细的好
实验具体进程
实验基本条件不变,高锰酸钾与石墨(200目)质量比 分别为0.25、0.35、0.45,考察高锰酸钾与石墨质量比 对石墨膨胀效果的影响
实验结论 :当高锰酸钾与石墨质量比为0.35时,石墨 膨胀效果最好。
实验具体进程
✓ 实验基本条件不变,酸化时间分别为80 min、90 min 、100 min,考察反应时间对石墨膨胀体积的影响
✓ 实验结论: 酸化最佳时间为90min,这是因为如果反 应时间低于90 min,则反应不充分,石墨的膨胀体积 无法达到最佳;若反应时间高于90 min,则反应过度 ,会破坏石墨的片层结构,导致石墨的膨胀体积下降 。
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
• 存在问题: 1、高锰酸钾加入导致溶液局部浓度过高,造成过度氧化
。 2、随着高锰酸钾用量的增加,黏度增加的速度很快,一
段时间过后已无法顺利搅拌大量的反应热会使可膨胀 石墨产生初级膨胀,降低膨胀容积。 • 解决方法:高锰酸钾采取分批加入,当黏度过大时用 玻璃棒进行间歇搅拌。
查阅文献,完成开题 进行实验,准备中期检查 完成后续实验,实验数据处理 撰写论文,准备毕业论文答辩
实验药品的采购及所需实验仪器的 确定
✓ 药品:浓硫酸(购买)、高锰酸钾(购买)、天然鳞 片石墨(实验室)。
✓ 仪器:烧杯三个、磁力搅拌器、量筒、马弗炉、干燥 箱、扫描电镜、天平。
实验具体进程
实验的基本条件如下:硫酸与石墨质量比为6,高锰 酸钾与石墨的质量比0.35,硫酸浓度为98 %,反应时 间80 min,反应温度40℃,膨化温度900℃,膨化时 间50 s。
毕业论文中期答辩PPT汇报

现有研究的不足
研究方法的不足
分析现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如样本量不足、研究方法单一、研究结果不具有代表性等。
研究结论的不足
分析现有研究中的结论是否具有普遍性和可靠性,是否存在偏差和误导。
研究空间
研究主题的拓展
分析毕业论文主题在国内外研究中的空 白和不足,提出可能的拓展方向和研究 重点。
VS
研究方法的创新
预期结果
根据研究问题和假设,预测分析结果的走向和可能发现的重要结论。
研究成果
04
初步研究结果
实验数据收集
01
已完成实验数据的收集,包括问卷调查、实地观察和访谈等。
数据分析
02
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了初步分析,包括描述性统计、相关性分
析和回归分析等。
研究假设验证
03
初步验证了研究假设,得到了部分支持或未得到支持的结论。
提出新的研究方法和思路,以解决现有研 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高研究的代表 性和可靠性。
研究内容和方法
03
研究内容
研究背景
介绍研究问题的起源、相关领域的发展状况和当 前存在的问题,说明研究的必要性和意义。
研究问题
明确提出一个或多个具体的研究问题,为后续研 究提供指导。
ABCD
研究目的
明确指出本研究的目标,以及希望解决的问题或 达到的效果。
实验设备不足
实验所需的设备数量不足,影响实验进度和效果。解决方案:与实验室 管理人员协商,争取更多的设备支持或寻找其他替代方案。
03
文献资料有限
研究领域相关文献资料较少,对研究造成一定限制。解决方案:扩大文
献搜索范围,利用多种渠道获取相关资料,同时注重自我总结和归纳。
毕业设计中期答辩模板.ppt

毕业设计中期答辩
通信系统信道研究与仿真
班级 :电子C073班 姓名:张建平 指导教师:姜霞 答辩时间:2011年5月11日
一、课题简介
信道的仿真方法很多,移动通信衰落信道 仿真模型的主要任务是尽可能真实地模拟 实际传输环境中传输信号可能发生的变化。 实际传输环境中,影响传输信号的因素很 多, 信道仿真模型是不可能真正精确地模 拟这其中每一个因素的,尽管如此,仿真 模型还是可以做到对影响传输信号的几个 主要的因素进行较为准确的仿真。
在将上述需要解决的问题完成过后,本次课题基本 完成了任务,但是这样的毕业设计还远远不足以满 足要求。因此对于后期的工作安排,我想加入一些 难度,即改变输入信号的种类。在原来的工作量中, 主要比较:同一输入信号在不同的信道中的特性, 即相同输入信号信噪比下输出误码率的比较、相同 输出误码率下三种信道的信号信噪比的大小。增加 输入信号种类之后,还将进一步比较,不同信号在 同一信道中传输的误比特率、新的输入信号在三种 信道中传输性能的好坏。
AWGN
M-FSK
M-FSK Modulator Baseband
Multipath Rayleigh Fading Channel
AWGN Channel
M-FSK Demodulator
Baseband
多径瑞利衰落信道模型
Tx Error Rate RxCalculation
Error Rate Calculation
谢谢各位老师!
AWGN
M-FSK
Tx Error Rate
Calculation Rx
Error Rate Calculation
AWGN Channel
M-FSK Demodulator
通信系统信道研究与仿真
班级 :电子C073班 姓名:张建平 指导教师:姜霞 答辩时间:2011年5月11日
一、课题简介
信道的仿真方法很多,移动通信衰落信道 仿真模型的主要任务是尽可能真实地模拟 实际传输环境中传输信号可能发生的变化。 实际传输环境中,影响传输信号的因素很 多, 信道仿真模型是不可能真正精确地模 拟这其中每一个因素的,尽管如此,仿真 模型还是可以做到对影响传输信号的几个 主要的因素进行较为准确的仿真。
在将上述需要解决的问题完成过后,本次课题基本 完成了任务,但是这样的毕业设计还远远不足以满 足要求。因此对于后期的工作安排,我想加入一些 难度,即改变输入信号的种类。在原来的工作量中, 主要比较:同一输入信号在不同的信道中的特性, 即相同输入信号信噪比下输出误码率的比较、相同 输出误码率下三种信道的信号信噪比的大小。增加 输入信号种类之后,还将进一步比较,不同信号在 同一信道中传输的误比特率、新的输入信号在三种 信道中传输性能的好坏。
AWGN
M-FSK
M-FSK Modulator Baseband
Multipath Rayleigh Fading Channel
AWGN Channel
M-FSK Demodulator
Baseband
多径瑞利衰落信道模型
Tx Error Rate RxCalculation
Error Rate Calculation
谢谢各位老师!
AWGN
M-FSK
Tx Error Rate
Calculation Rx
Error Rate Calculation
AWGN Channel
M-FSK Demodulator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算法思路:
是 平滑点
强平滑滤波器
-1 0 +1
像素 Sobel算子 >Td?
-2 0 +2
否 边缘点
弱平滑滤波器
-2 0 +1
2020/7/3
7.算法流程图
8.Sobel算子Gx
8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4.去除块效应
4.1去块算法
➢强滤波器
• of f setj p4, j p5, j
p1, j p1, j of f setj /12
pppqqqq
• 逐点计算a(k)改为逐边缘计算a(k) p p p q X(n)
➢优缺点
6.验证
• 不求边缘,保留边缘 • 噪声扩散、时间复杂度高
2020/7/3
7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4.去除块效应
4.1去块算法
➢启发:
• 视觉系统对平滑区域块效应敏感,对边缘区域块效 应不敏感
• 分别处理平滑区域和边缘区域
合肥工业大学
题目:去除图像噪声软件方法的研究 答辩人:*** 导师:*** 时间:2020年7月3日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目录
1.研究概述 2.对噪声的认识和图像质量评价 3.去除脉冲噪声 4.去除块效应 5.去除高斯噪声 6.实验结果 7.总结和展望
2020/7/3
2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1.研究概述
b[(i 1)B] b[iB] V[i]
• 为了消去V[i],作差
d[i] b[i]b[i 1]
• 评价
M B 2 / B
11.一维理想块状信号
2020/7/3
12.信号d[i]
10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4.去除块效应
4.2评价算法
➢含块效应的图像信号
• g[i, j] f [i, j] f [i, j 1] • 对g[i,j]的每一行分别作FFT,得到功率谱
16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7.总结和展望
总结
➢主要完成了脉冲噪声、块效应和高斯噪声的去 除和定量评价
➢优化了算法时间复杂度 ➢去高斯噪声时,对噪声的计算更精确
展望
➢人眼视觉模型的考虑 ➢获得更多的先验信息,寻找对应的解决方法 ➢从变换域处理,减小时间复杂度
])
(P[ N 2
]
N PM [ 2
])
2020/7/3
11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4.去除块效应
13.Lena.jpg
压缩比: 16.4173
14.Lena_b.jpg
---Lena.jpg ---Lena_b.jpg
15.功率函数曲线
2020/7/3
12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5.去除高斯噪声
5.1分析
P(k )[l]
2
X X
(k )[l] (k )[l]
2 2
P[l] 1 L P(k)[l] L k 1
• 评价
1 l N / 21 l 0, N / 2
0l N/2
M Bv
8 7
(P[
N 8
]
N PM [ 8
])
(P[
N 4
]
PM [
N 4
])
( P[ 3N 8
]
3N PM [ 8
ˆ
2 X
(t
)
max
0,
1 L
( (t) (i, j) 2 ˆ 2 (t))
• 计算阈值并用软阈值处理系数
(t) ˆ 2 (t) / ˆ X (t)
ˆt
(i,
j)
sign(t
0
(i,
j))(t
(i,
j)
(t ))
t (i, j) (t) t (i, j) (t)
2020/7/3
14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1.1研究背景
➢噪声来源:CCD相机制造缺陷、图像压缩及存 储等引入噪声
➢影响:对跟踪、识别、超分辨率等造成干扰
1.2研究目的及意义
➢目的:提取有用信号
Y(n) X(n) N(n)
➢意义:是跟踪、识别等后续处理的基础
1.3研究的问题
➢脉冲噪声、块效应、高斯噪声
2020/7/3
3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p1 p2 p3 p4 p5 p6 p7 p8
p2
p3
p4
p5
Horizontal
p6
Block Boundary
p7
p8 Vertical Block Boundary
p2, j p2, j of f setj / 8 9.8*8块的选取
p3, j p3, j of f setj / 4
p4, j p4, j of f setj / 2
• 主观评价
2020/7/3
5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3.去除脉冲噪声
3.1分析
3.2算法
4.原始图像直方图
➢基于边缘预测的最小平方(LS)算法
N
Xˆ (n) a(k) X (n k) k 1
2020/7/3
6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3.去除脉冲噪声
X(n-11) X(n-8) X(n-6) X(n-9) X(n-12)
2.对噪声的认识和图像质量评价
2.1对噪声的认识
➢注意:本图像受到多种因素干扰,如雾、平台 震动引起的图像模糊
2.块效应
1.原始图片
3.脉冲噪声
2020/7/3
4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对噪声的认识和图像质量评价
2.2图像质量评价
➢无原始参考图像,采用盲评价 ➢脉冲噪声
• 百分比
➢块效应
• 能量
➢高斯噪声
3.2算法
f (a) y Ca
2
➢对上式关于a求导,令
o
o
o
o
o
X(n- 7) X(n- 3) X(n-2) X(n-4) X(n-10)
o
o
o
o
o
X(n- 5) X(n- 1) X(n)
o
o
●
导数得零,有
5.X(n)及其邻域
a (CT C)1(CT y)
ppqqq pppqqqq
➢验证与优化
➢弱滤波器
9
9
• 邻域加权平均: p c j p j / ci
• 其中
j 1
i 1
di pi p5
ci (255 di )q
p1 p2 p3 p4 p5 p6 p7 p8 p9 10.P5及其邻域
2020/7/3
9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4.去除块效应
4.2评价算法
➢一维理想块状信号
• b[iB]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b[iB 1] b[iB B 1]
➢对原始图像作直方图均衡,可明显观察到随机 噪声。
5.2算法
16.原始图
17.直方图均衡图
➢Bayes逐点阈值去噪
• 对图像进行db1小波变换
2020/7/3
13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5.去除高斯噪声
5.2算法
➢Bayes逐点阈值去噪
• 噪声方差和信号方差的估计 ˆ t MAD( (t 1)(i, j) ) / 0.6745
6.实验结果
视觉效果
18.原始图
评价参数
19.处理后图
➢脉冲噪声:0.174% 方块效应:7.2153-->6.1214
➢运行时间:8.916s+0.274s+2.724s
2020/7/3
15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6.实验结果
2020/7/3
20.处理后直方图
---原始图 ---处理后图
21.处理后功率谱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