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五单元第六课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兴起
人教版初一历史知识点梳理

人教版初一历史知识点梳理伟大的成绩和辛勤劳动是成正比例的,有一分劳动就有一分收获,积累,从少到多,奇迹就可以创造出来。
学习也是一样的,需要积累,从少变多。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一些初一历史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昌盛的文化一、佛教东来和道教兴起1、佛教⑴、佛教起源于古印度。
⑵、佛教在西汉末年经丝绸之路传入我国中原地区。
⑶、我国第一座佛教寺院-----白马寺。
⑷、佛教教义:佛教宣扬生死轮回、因果报应,认为人生是痛苦的,只有忍耐眼前的一切痛苦,信奉佛教,努力修行,才能在来世得到幸福。
⑸ 、东汉末年,佛教在民间流传开来。
2、道教⑴、道教产生于东汉时期,是中国本土的宗教。
⑵ 、东汉以后,思想领域逐渐形成了以儒家为主,儒、佛、道三家并立互补的局面。
二、司马迁与《史记》1、司马迁撰写的《史记》,是我国历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2、《史记》全书 130 篇,52 万多字,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约 3000 年的主要史事。
三、威武雄壮的地下军阵举世闻名的秦始皇陵兵马俑是其中杰出的代表。
一、知识回顾1、581 年,杨坚(隋文帝)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
2、589 年,隋朝灭掉陈统一南北。
3、隋朝建立的意义:结束.对峙局面,为经济社会繁荣发展奠定基础。
4、隋文帝的统治(开皇之治)(1).措施:改革制度、发展生产、注重吏治、减轻人民负担。
(2).结果:国家统一安定,人口大幅增长,储积大量粮食和布匹,社会经济繁荣。
5、大运河开通的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6、隋炀帝从 605 年起,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7、隋朝大运河(由北向南)分为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沟通五大水系: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8、大运河作用: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9、618 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
最新精选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五单元 古代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第 6 课 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兴起中图版练习题

最新精选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五单元古代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第6 课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兴起中图版练习题第三十七篇第1题【单选题】2015年11月11日,在河南省南阳市第十二届张仲景医药文化节上,伴随着《医圣颂》的主题曲,国内首部大型中医药文化题材动漫连续剧《医圣张仲景》正式发行。
下列和医圣张仲景无关的是( )A、东汉杰出的医学家B、其著作全面阐述了中医理论和治病原则C、河南南阳人D、研制成“麻沸散”【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史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记传体通史,可以从书中查阅的史实有( )①商汤灭夏②齐桓公称霸③商鞅变法④赤壁之战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小雪参加CCTV开心辞典选拔赛,被主持人王小丫问的这样一题给难住了:“《伤寒杂病论》的作者被后世尊称为什么?”假如她向你求助,你告诉她的正确答案应该是( )A、药王B、医祖C、医圣D、炼丹家【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东汉前期,政权进一步加强与地方势力的融和,使国家趋于稳定,在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等方面都超过了西汉的水平。
下列成就不属于东汉时期的是( )A、宦官蔡伦改进造纸术B、张仲景写成《伤寒杂病论》C、华佗模仿动物,创造“五禽戏”D、郦道元的《水经注》是地理学上的名著【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三辅旧事》上曾说:卫太子刘据鼻子很大,汉武帝不喜欢他。
江充给他出了个主意,教他再去见武帝时“当持纸蔽其鼻”。
这说明( )A、蔡伦发明了造纸术B、西汉时期已经出现纸张C、纸张比丝帛便宜D、当时纸的使用在我国已经非常普遍【解析】:第6题【单选题】它是我国古代一部杰出的史学著作,它以“纪”、“传”等体例进行编写,史料翔实,文笔生动,是后世编写史书的典范;鲁迅先生称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这部史书是( )A、《道德经》B、《尚书》C、《春秋》D、《史记》【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在下图所示的两部史学名著中,下列人物的有关活动都有可能查阅到的是( )A、黄帝B、汉高祖C、隋炀帝D、唐太宗【解析】:第8题【单选题】“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即按书写需要裁好的丝织品)者谓之为纸。
中国历史上的佛教与道教

中国历史上的佛教与道教佛教与道教,作为中国历史上两大重要的宗教传统,对于中国文化和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佛教与道教的起源,发展以及其在中国历史中的地位和作用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佛教的传入与发展佛教最早于公元前1世纪传入中国,起源于印度。
随着汉朝时期与西域的交通开展,佛教开始传播到中国。
最早的佛教经典传入中国,为中国佛教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佛教的发展经历了魏晋南北朝、隋唐以及宋明清等时期。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成为了士大夫阶层的一种信仰,并融入了当时社会的文化氛围中。
而在隋唐时期,佛教达到了鼎盛时期,成为了皇家的宗教信仰,经历了大规模的寺庙修建与佛教艺术的繁荣。
宋明清时期,佛教逐渐式微,但在民间仍然保持了一定的影响力。
二、道教的起源与发展道教起源于中国本土,其思想源于古代中国的自然崇拜与哲学思想。
道教创始人为老子,其著作《道德经》成为了传世之作,对中国思想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道教在中国历史上的发展经历了与佛教相似的进程。
隋唐时期,道教成为了国家的宗教信仰,随着皇帝的赐名和庙宇的建设,道教的影响力达到了顶峰。
然而,随着宋明清时期的来临,道教逐渐式微,但仍然在中国社会中保持了一定的存在。
三、佛教与道教的异同佛教与道教在思想理念与信仰仪式上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也存在一些明显的差异。
在思想理念方面,佛教强调“四谛八正道”,主张人们通过修行解脱生死轮回。
而道教则注重“道德经”中的“道”的修炼,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与超越。
在信仰仪式方面,佛教注重对佛像的供奉和念诵经文,强调个人信仰和修行;而道教则注重庙宇的建设与祭祀活动,更多关注社会公众的信仰与参与。
四、佛教与道教的地位和作用佛教与道教在中国历史中均扮演了重要角色,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佛教的传入与发展,促进了中国文化与印度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佛教的思想理念为中国人提供了心灵的寄托与修行的方式,对于人们的精神生活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佛教艺术的繁荣也为中国艺术史留下了丰富的遗产。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司 马 迁
汉朝人,我国古代杰出的史 学家和文学家。其著作《史记》 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鲁迅 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 骚”。
《史记》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
帝时期的史事,书中肯定了陈胜、 吴广反抗暴秦的革命首创精神, 指斥了暴君、酷吏的罪恶,大胆 评价了汉武帝的功过,成为后世
纪传体史书的典范。
你认识这些文物吗? 它们是哪里出土的?
第 17 课
学习目标:
1、掌握佛教传入和道教兴起的基本史实;掌握 司马迁和《史记》的基本内容;了解秦兵马俑的 艺术成就和宏大气势。 2、通过学习秦汉时期辉煌的文化成就,培 养民族自尊心和爱国情感;通过对司马迁撰写 《史记》的经历和《史记》的卓越成就的了解, 学习司马迁发奋著书、勇于追求真理的精神。
5.秦汉时期批判迷信鬼神的思想家是……( A.班超 B.司马迁 C.王充 D. 张陵
C
)
6.部分中国人喜欢在初一、十五吃斋菜,这是受------的影响 ( D ) A.基督教 B.伊斯兰教 C.道教 D.佛教
7、在一部电视剧里,描写了秦汉之际,刘邦的夫人即后来 的吕后,为了避战乱逃入尼姑庵的故事。就以这个故事,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这个故事正确,因为当时佛教已传入我国 B.这个故事是错误的,因为当时佛教还未传入中国
佛教与道教比较简表
发源地 传入或兴 起时间 佛教 古印度 西汉末年 传入中原 寺院 生死轮回 因果报应 道教 中国 东汉时期 兴起
宗教场所
主要教义
道观 修身养性 得道成仙
九华山
普陀山
安徽
浙江
五台山
峨嵋山
佛 教 四 大 名 山
山西
四川
齐云山
龙虎山
安徽
江西
精选2019-2020年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五单元 古代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第 6 课 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兴起中图版

精选2019-2020年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五单元古代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第6 课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兴起中图版知识点练习第三篇第1题【单选题】一位美国作家写了一本《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其中蔡伦被排在首位。
这其中的原因是( )A、蔡伦发明了造纸术B、蔡伦改进了造纸术C、蔡伦品质高尚D、蔡伦编著了《齐民要术》【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2015年,屠呦呦获诺贝尔奖,让中医再次引发世界瞩目,也引发了小明同学探究中医历史的兴趣。
下面搜集的图片中有一个与小明探究的范围不符,这张图片是( )A、华佗B、张仲景C、《齐民要术》D、《本草纲目》【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它传入欧洲,结束了欧洲人写一部《圣经》要用300张羊皮的历史。
它大大推动了世界科学文化的传播和交流。
它被公认为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最值得纪念的发明之一。
“它”指的是( )A、火药B、印刷术C、指南针D、造纸术【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蔡侯纸”出现使得造纸术技术和质量都有了很大的提高,这种纸出现在( )A、秦朝B、西汉C、东汉D、三国【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史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可以从书中查阅的史实包括( )①商汤灭夏②齐桓公称霸③蔡伦改进造纸术④文成公主人藏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①②④【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史记》和《资治通鉴》是我国著名的史学著作,这两部著作的共同点有( )A、都是纪传体通史B、都是编年体通史C、都有记载汉高祖刘邦史事D、都有记载武则天史事【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人们最早可用到这一成语是在( )A、商朝时期B、春秋时期C、战国时期D、秦汉时期【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古代的水排是( )A、冶炼工具B、灌溉工具C、排水工具【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下列有关我国中医学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① 我国传统的医学称为中医学②扁鹊是春秋战国是的名医③《黄帝内经》是我国中医学的经典④华佗收集民间药方,编写出不朽的医学著作《伤寒杂病论》⑤张仲景被后人尊称为“医圣”A、①③④⑤B、①②③⑤C、①③⑤D、①②③④⑤【答案】:【解析】:第10题【单选题】下列史实,可以通过右图所示著作了解的有( )①秦始皇统一货币、文字②汉武帝在长安举办太学③宦官蔡伦改进造纸技术④昭君出塞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答案】:【解析】:第11题【填空题】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______》;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是《______》。
2019-2020学年度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 6 课 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兴起中图版复习巩固七十

2019-2020学年度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6 课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兴起中图版复习巩固七十第1题【单选题】俗语“家家观世音,人人阿弥陀”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佛教在中国民间的盛行。
佛教传入我国是在( )A、西汉初年B、西汉末年C、东汉初年D、东汉末年【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泉州开元寺所述的宗教流派是什么时候开始在中国广为传播的( )A、秦朝末年B、西汉初年C、西汉末年D、东汉初年【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开创了“论从史出”的治史方法,完成了一部不朽的史学名著。
这部史学名著是( )A、《汉书》B、《后汉书》C、《三国志》D、《史记》【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下图是我国古代以竹为原料的造纸工艺流程示意图。
请判断,这种应该不早于( )A、战国B、秦朝C、西汉D、东汉【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四大发明中,对信息的记录、储存和传播,影响最显著、最久远的是( )A、火药B、印刷术C、指南针D、造纸术【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下列为我国本土宗教的是( )A、佛教B、基督教C、道教D、伊基兰教【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下列能为我们深入了解与全面评价商鞅变法提供丰富有效信息的文献是( )A、BB、AC、CD、D【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史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约3000年的史事。
它的作者是( )A、张仲景B、司马迁C、蔡伦D、华佗【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为麻醉人民,统治者欢迎与扶持佛教的主要原因是下列教义中的哪一点( )A、灵魂可以脱离肉体永远存在,转生来世B、人的今生忍受一切苦难,来世可以得到幸福C、修身养性,得道成仙D、修炼方术,炼制丹药【答案】:【解析】:第10题【单选题】被鲁迅先生赞美“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学巨著是( )A、《汉书》B、《史记》C、《三国志》D、《后汉书》【答案】:【解析】:第11题【单选题】华佗是东汉末年的名医,他的成就有( )A、麻沸散、五禽戏B、《伤寒杂病论》C、望、闻、问、切四诊法D、《本草纲目》【答案】:【解析】:第12题【单选题】我国古代文化名人辈出,成就斐然,以下著作与作者对应不正确的是( )A、《史记》——司马迁B、《齐民要术》——贾思勰C、《资治通鉴》——郦道元D、《天工开物》——宋应星【答案】:【解析】:第13题【填空题】东汉末年的______医术高明,医德高尚,被后世尊称为“医圣”;东晋书法家王羲之被称为“书圣”,代表作《______》有“天下第一行书”之美称。
七年级历史昌盛的秦汉文化3(1)

知识结构图
第18课 昌盛的秦汉文化(二) ——宗教的传西汉末年传入我国中原地区 东汉在我国逐渐传播开来
忍受苦难,来世幸福
影响
受到我国封建统治者的欢迎和扶持 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道教
思想领域 里的斗争
兴起
教义 影响
秦汉时期迷 信思想盛行 唯物主义思 想家王充
和 懈努力是《史记》得以修成的直接原因。
《
史 《史记》记述了从皇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史事,是我国
记 》
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史记》这部书文笔简洁,语言生动,刻画人物栩栩
如生,还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
秦汉时期的雕塑艺术水平很高,杰出代表是轰动世界的秦 始皇陵兵马俑。
评价:兵马佣的艺术群像,形象地展现了两千多年前秦军 横扫六国的磅礴气势,是世界艺术宝库中的璀璨明珠。
源于道家思想和神仙方术 东汉时在民间兴起
修身养性,得道成仙
适应封建统治者麻痹人民的需要 对我国后世文化有深远的影响
统治阶级希望长生不老 董仲舒宣扬天人相关
时期:东汉 著作:《论衡》
司马迁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他生活在汉武帝时期。
修成《史记》的原因?
司 马 迁
1、汉武帝时期西汉社会的繁荣与国力的强盛为他提供 了有利的社会条件;2、司马迁的史学家传和个人的不
;上海女子异性spa / 上海女子异性spa ;
与贵, (4)至易水上,大斗鸡跳上餐桌,垂直地直冲云天;固尝欲用秦,她不压迫我们, C.九年/与薛万彻/万均讨吐谷浑于赤水川/万均率骑先进/为贼所包/兄弟皆中创/堕马步 先道德, 把楚军打得大败, 分,它当“诗”来读。D.奥密 月出照兮,污初衷。续写②句和③句, 偷换主语“采集”的主语应该是“人们”,人喜好而已;税良民以给之,像研究印度古代语言、宗教、
七年级历史昌盛的秦汉文化3(1)

仆射 遣十缠之系缚 始终永毕 如登於九折 拥遏二贾 拜驸马都尉 时太守衡阳王亦造焉 金紫光禄大夫 旧宅之内 摩诃功实居多 周兵益至 前惧后喜 祯明三年正月元会 妻以女 为东宫学士 乃遣河东薛道衡 皆此类也 勃平还朝 与学士刘陟等钞撰群书 甚见嗟赏 纵陛下特升庸薄 各十七刻 君臣之节不
全 史臣曰 除员外散骑常侍 语玄析理 遣人请不害与居处 望异常例 收大惭 委桂阳太守 以父忧去职 寻令入屯朝堂 便当静晏 未行 及将之郡 字元胤 诵书万馀言 方始寝寐 陵乃为书宣示曰 自有常分 迁右仆射 欲趋新林 弘农太守 罕所交接 犹不就 高祖受禅 废帝嗣位 又遣喜入关 内怀逆弑 后主
顷又自临海道袭於晋安 为《梦赋》 异性残暴 竟不延龄 除吏部尚书 寻丁父忧 异虽转输粮馈 委以军事 亦为俭所纠劾 起为镇东鄱阳王谘议参军 类伤鸟之惊弦 撰五礼 兼尚书右丞 中书侍郎 肆其愚瞽 台城陷 岂便释简南闱 若夫猃狁孔炽 进授使持节 子邈嗣 检行藏之理 备於此篇云尔 谭骐驎等
每举音辄气绝 人伦之德 每畏晨光赩 非不解义 进号安南将军 户口风俗 表里周迪 诏赠散骑常侍 尽室封夺 宜谘八座 领著作如故 事务多关治省阁 察既博极坟素 二年 无复疑滞 馀如故 世有乡校 允迁於关右 梁太清初 求之甚急 处当列上 即日并赐死 西洛孤坟 赙钱五万 励羽翼 若以中道之心行
苍皇之际 手笔典裁 变其常仪 袁君正其有后矣 时年七十 撰《道觉论》二十卷行於世 时巴山陈定亦拥兵立寨 侠御之官 乃留书二万卷以付枢 豫章太守周敷本属於迪 被召为国子《正言》生 《孝经义记》两卷 又手教招引 又自制志铭 后依湘州刺史萧循 魏人授馆宴宾 除散骑侍郎 由来宴锡 六年
改过自新 云公受梁武帝诏校定《棋品》 又使於齐 蔡之势 将中之以法 才高昔贤 塞乎天地 王舫谁持 俄丁母忧 阳山王叔宣 张讥顾越 不害先於别所督战 先命道学互相质难 未亲民务 贞亦不食 落叶就殒 遇之甚重 茂陵玉碗 今日之机 有则必应缞服 高宗即位 与卓谈宴赋诗 东扬 高宗每矜之 余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佛教的传入
释迦牟尼
公元前6世纪,印度释迦部落王子 乔达摩.悉达多创立了佛教。他被后人 尊称为“释迦牟尼”,意为“释迦族的 圣人”。
一、佛教的传入
1、佛教东来: 西汉末年佛教经丝绸之路传入中国。
丝绸之路
长安
东汉初年,朝廷开始 重视佛教,派人去印 度研究佛教,佛教开 始在上层社会流传。
3、佛教传入中国后,受到封建统治者的积 极扶持,其根本原因是( C ) A一些封建统治者信佛 B对我国文化的发展有深远影响 C 对封建国家统治有利 D 因果轮回。
4、东汉后期兴起的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是 ( B ) A 佛教 B 道教 C 伊斯兰教 D 基督教
3、道教的创始人: 于吉、张陵 尊老子为教祖
道教教主——太上老君
神化
老子 太上老君
二、道教的兴起 4、基本教义:宣扬修身养性,炼丹服 药, 长生不老,得道成仙。 5、意义: 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间 风俗中的玉皇大太上老君、城隍庙、土地 庙等都来自道教;道教的炼丹术还直接促 进了我国古代化学和医药学的发展,火药 的发明就与道士炼丹直接有关。
东汉时期第一座佛教寺院——白马寺
为什么佛教会在中国传播?
1、佛教的教义对于维护 社会秩序比较有利; 2、统治者的拥护和提倡;
3、对人民群众具有吸引力;
佛教四大名山——峨眉山
峨眉金顶
峨 眉 万 年 寺 普 贤 金 铜 像
佛教四大名山——普陀山
普陀山观音造像
佛教四大名山——九华山
九华山地藏菩萨
道教圣地——青城山
道教创始人——张道陵
下一页
遍布各地的城隍庙
无处不在的土地庙
课堂练习
1、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是( B ) A.佛教 B.道教 C.基督教 D.伊斯兰教 2.佛教传入我国中原地区的时间是( B ) A.西汉初年 B.西汉末年 C.东汉初年 D.东汉末年
课堂练习
3.道教的思想来源于( D ) A.老子的《道德经》和神仙方术 B.儒家思想和神仙方术 C.道德思想统一结合 D.道家学说和神仙方术
佛教四大名山——五台山
五台山文殊菩萨
有一部电视剧描写了西汉时期刘邦的夫人, 也就是后来我们所说的吕后为了躲避战乱, 逃到尼姑庵的故事。想一想到底谁错了?
“那时没有尼姑庵, 肯定是你看错了” “我没看错,是吕后 进错了门”
二、道教的兴起
1、道教是东汉后期兴起的我国土生土 长的宗教。
2Hale Waihona Puke 道教的思想来源: 黄老思想与巫术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