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的本论部分,怎样显示出议论说理的层次
议论文本论部分标准段的写作指导

议论文本论部分标准段的写作指导2019年11月20日【整体感知】一篇优秀议论文最大的特色在于以丰富的论据、充沛的情感和严密的逻辑形成强大的论证力量,而形成这种论证力量的重要部件就是议论文的主体段。
主体段又称为本论段、论证段,一般由三段或四段组成,每段200-300字不等(取决于用例)。
这些段落是议论文的核心部分,是证明文章论点是否正确合理的重要手段,更是决定文章能否获得高分的关键段落。
要写好论证段,除了运用议论文常见的论证方法之外,还应掌握该段落的常见结构模式。
一个标准的论证段必须“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包括五种功能不同的句子:观点句、阐释句、材料句、分析句、结论句。
在写作中,观点句、材料句、分析句是必有的环节,而阐释句和结论句可以根据需要省略其中一个或者两个。
一篇议论文如果能有几个联系密切并具有较强论证力度的论证段,那就会增加论证的深度、广度和厚度,使议论文富有说服力。
【温馨提示】1.议论文写作要特别重视论证逻辑的严谨、行文思路的清晰,注重全息原理在议论文写作中的运用。
2.议论文写作要有全局观和协调意识,主要指在本轮环节的论证过程中,在精准运用事例论证的同时,合理使用假设、因果、比喻等说理方法。
【经典示例】一、单则材料型段落构成模式1——观点句+阐释句+材料句+分析句+结论句[典例]高昂的激情来自强烈的责任感。
(观点句)责任感是对党和人民事业的忠诚和热情。
一个具有高度责任感的人,会把工作看成追求和奉献,而把名利看得轻如鸿毛,满怀激情地投入工作;一个丧失责任感的人,会把工作当作一种负担,自然就会失去工作的乐趣。
(阐释句)“人民的好公仆”“党的好干部”焦裕禄,他常说,共产党员应该在群众最困难的时候,出现在群众的面前;在群众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去关心群众、帮助群众。
1962年担任河南省兰考县县委书记,时值该县遭受严重的内涝、风沙、盐碱三害,他牢记自己的责任,心里始终装着全县的干部群众,唯独没有他自己。
议论文的基本结构详解

议论文的基本结构详解议论文的基本结构详解议论文的基本结构通常由“引论、本论、结论”三部分组成。
要求是开头必须提出论题或论点,主体部分选用材料分层次地论证论点,结尾归纳总结。
本论是文章的主体,是对问题的分析。
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议论文的基本结构详解,欢迎阅读。
一、并列式结构。
先提出总论点,然后并列地从几个方面分别对总论点加以论述,即论述部分是由并列的几个分论点的论述组成的。
并列式的几个分论点常常放在每段开头,以显示层次。
在论证思路中,为了论述的方便,将文章的中心论点分解成几个平行的、并列的分论点,或是把论据并列起来,论证的几个层次或段落之间的关系是平行的,这就是并列式。
如福建满分作文《稳中求胜》文章在亮出中心论点“为人沉稳,稳中求胜”之后,便从三个方面展开了充分的论述:“a.沉稳从志而来,b.沉稳从难而来,c.沉稳从无欲而来”。
这三个分论点共同证明了中心论点,论证充分,结构清晰。
运用这种结构形式的关键,是对一个总论点能够从不同的侧面来加以认识,并能够并列地排出几个能说明总论点的分论点来。
例:说“思”:1.要养成多想的习惯(总论点)2.多思才能把知识学活(并列分论点一)3.多思才能有所发明创造(并列分论点二)4.多思脑子才越用越灵(并列分论点三)二、对比式结构。
通过对比来论证论点。
对比有正与反的对比,现在和过去的对比,这一事物与另一事物的对比,同一事物各个不同发展阶段的对比,等等。
在论证思路中,把两种事物(或意见)加以对比,或者是用另一种事物(或意见)来烘托某一种事物(或意见),这就是对比式。
对比可以使观点更为鲜明。
例:说“思”:1、生活中的两种人:勤于动脑的人;懒于动脑的人。
(态度对比)2、不同态度的不同结果(结果对比)3、不同态度的不同思想根源(思想根源对比)4、应学习第一种态度,做勤于思考的人(结论)再如江西一考生的《公则生明》本论部分先引作文材料以做反面典型,由此带出两例正面典型事例。
这样,三个事例一反两正,对比鲜明,孰是孰非,一目了然。
议论文如何展开层次写(附例文)

议论文如何展开层次写(附例文)店铺导语:议论文又叫说理文,它是一种剖析事物、论述事理、发表意见、提出主张的文体。
作者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辨是非等方法,来确定其观点正确或错误,树立或否定某种主张。
议论文应该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语言精炼、论证合理、有严密的逻辑性。
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直接表达作者的观点和主张的常用文体。
今天小编就与大家探讨一下如何写好议论文:在论说文的写作中,我们经常采用逐层深入的写法。
所谓逐层深入,就是论说的问题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由“是什么”到“为什么”再到“怎么办”,即我们常说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论证过程也是人们认识事物的思维发展的过程。
围绕文章的中心论点或议论的中心问题,展开层次,逐一阐述,最后得出结论。
运用层次展开的论证方法,一般都要在中心论点的统帅下,确立几个从属于中心论点、为阐述中心论点服务的分论点,通过对分论点的逐一阐述,使中心论点得到深刻有力的证明。
分层展开,按照各层(或分论点)之间的关系,可以分为递进式和并列式两大类。
1、并列展开并列展开是打开和扩展思路的重要方法,从而也是使论点得到尽量充分和完善的论证的手段。
一个论点确立之后,想着可以从哪些方面论证它,把可以用来论证的方面一一联想起来,排列出来。
这样,思路就打开了。
把那些必需的方面大致上都摆出来,这样,对论点的论证就自然是充分的、周密的或是完善的了。
在并列展开的过程中,还可以用对照的形式展开分层论述,把两种事物、意思、态度或行为有意识的加以对比,以突出证明其中一个方面的正确性,从而达到论证的目的。
在展开分层论述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采用什么样的论证结构展开分层论述,应根据写作内容的需要以及题目或材料本身的特点和具体情况而定。
无论是递进展开、并列展开还是对照展开,都各有特点,各有长处,因而在确立论述的方法来展开分层论述时,应注意找准方法与具体写作情况之间的最佳结合点,不可草率从事。
议论文如何分析说理

议论文如何分析说理素材是文章的血肉,素材运用得当才能让议论文中心明确、内容充实。
而分析说理是议论文的基本特征,理性地展示自我是对写作的基本要求。
议论文写作在立意和论点非常明确、论据选择非常精当的前提下,如何巧妙地分析说理显得尤为重要。
分析作为认识事物的一种方法,是论据与论点之间联系的纽带。
要提高议论文的写作水平,必须加强分析说理能力的训练。
分析说理的基本要素是“谁”“做了什么”“扣题分析结果怎样”。
分析说理的常用方法:1.探因:从因果关系上把论点与论据联系起来。
具体说,就是沿着“为什么”这条思路,探求事例的根源,发现其本质,使内容逐步深化。
2.正反:就是把正面论据(或观点)与反面论据(或观点)对照来分析。
正反分析,对比鲜明,能很鲜明地证明观点和深化观点。
3.假设:先提出一个确凿的论据,然后运用一个虚假的论据,先假设它是真实的,以推出相应的结果,来证明论点的正确与荒谬。
所以,假设分析一般是从反面来证明论点。
4.归纳:列举多个典型论据之后,归纳总结出它们的共同点,扣在要证明的论点上。
议论文的本质就是要分析说理。
分析是架起论点和论据的桥梁,没有它,论点和论据不能互相渗透、交融。
当然,分析说理的方式不只以上这几种,也不能如此机械,以上几种可以交叉、套嵌使用,以写出逻辑严密、变化多姿的议论文。
(一)因果论证分析【示例】有时候磨难,恰恰能够历练人生,绽放光彩。
贝多芬双耳失聪,却能在这样的磨难下创作出不朽的交响曲,撼人心灵,那是因为他不屈服命运的压打,顽强抗拒厄运,才谱出了人类的心灵之歌;司马迁遭受腐刑,却能在这样的耻辱中写成《史记》,汗青溢光,那是因为他有坚定如山的信念,刚毅如铁的意志,于诽谤讥嘲中坚持自己的志向,才突围成为“史圣”;一代体操王子李宁泪洒汉城黯然退出体坛后,却又另辟天地开创了自己的事业,让李宁牌系列运动用品风靡中国的体育用品市场,那是因为他懂得承受失败,不为失败所吓倒,才能在失败中开拓出一条新路。
如何写好议论文论证段落

如何写好议论文的论证段落议论文是议论说理的文章。
说理的实质就是运用论据证明论点的正确,写好议论文的本论部分,一方面是选择好的角度,能把中心论点分解成假设干个分论点,另一方面就是写好论证段落。
核心论证段落是集中、充分展示自己思维品质和表达水平的地方,要力求在结构形式、论述深度、语言美化等方面尽可能地完美,让读者眼前为之一亮。
掌握核心论证段落的基本结构议论文讲究布局结构,逻辑思维。
如果段落内部前后衔接不紧,思维混乱,就会影响文章的表达,分析论证就不会到位,文章就会缺乏说服力。
因此,进行段落训练时首先应从整体把握,掌握好议论文段落的布局结构。
一个完整的议论段一般有三部分:起始、展开、收束,可分为五环节:1.提出本段论点,即分论点。
通常只有简洁的一句话;2.写阐释句:从理论上对分论点进行论证解说;3.围绕本段论点,提供论据〔材料〕;4.采用适当的分析方法,对论据进行分析,对段落论点进行论证;5.重申和深化本段论点,但用语不能和起始部分雷同。
视情况而定,其它四环节一般都要,才能构成标准的论证段落。
例: 知识就是力量。
〔观点句〕它首先是一种难以量化的、伟大的精神智慧,当然更可转化为具体的、可见的、巨大的物质力量。
〔阐释句〕史蒂芬.霍金,被卢伽雷氏症禁锢在轮椅上20多年,全身能“活动”的,除了眼睛,只剩三根食指,但这并不影响他能够成为继爱因斯坦之后当代最伟大的理论物理学家、享有国际声誉的伟人、超人。
〔材料句〕霍金靠的是什么?知识——关于宇宙奥秘:天体物理、时空本质的最新知识,最富有想象力、创造力的智慧。
以及知识带来的预见性。
〔分析句〕可见,知识能够改变世界,知识能够决定命运,知识能够给人自由。
〔结论句〕例、稳从志而来(观点句〕。
一个人假设没有远大的志向,只沉迷于现实的花花世界之中,自然无法拥有沉稳的性格〔阐释句〕。
班超投笔从戎,志在报国,在对匈奴一战中从容不迫,沉稳冷静,终弘扬国威,不教胡马度阴山。
林则徐斩钉截铁,志在禁烟,在与洋人交涉中不卑不亢,稳中含刚,终虎门销烟,让洋人胆战心寒〔材料句〕。
议论文三要素是什么

议论文三要素是什么议论文三要素是什么议论文的核心问题是逻辑论证,即以翔实的论据和严密的论证表明论点、阐述道理。
什么是议论文三要素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什么是议论文三要素,欢迎阅读,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议论文三要素详细说明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论点定义:作者对所议论的问题(事件,现象,人物,观念等)所持的见解和主张形式:针对话题的带有明确的表态性的完整的判断句1.议论文一般只有一个中心论点,有的议论文还围绕中心论点提出几个分论点,分论点是用来补充或证明中心论点的,只要研究这些论点的关系,就可以分出主从。
2.如何找中心论点。
论点应该是明确的判断,是作者看法的完整陈述,在形式上应该是完整的句子。
位置可分:文章标题、文章开头、文章结尾、文章中间,有的则需要读者概括。
注意:反问句与比喻句不能作为论点论据:是支撑论点的材料,是作者用来证明论点的理由和根据1.事实论据:事实在议论文中论据作用十分明显,分析事实,看出道理,检验它与文章点在逻辑上是否一致。
(代表性的事例,确凿的数据,可靠的史实等)2.理论论据:作为论据的道理总是读者比较熟悉的,或者是为社会普遍承认的,它们是对大量事实抽象,概括的结果。
论证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论点与分论点的关系:证明与被证明议论文中的论点和论据是通过论证组织起来的。
论证是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是论点和论据之间的逻辑关系纽带。
论点是解决“需要证明什么,”论据是解决“用什么来证明”,论证是解决“怎样证明”。
论证方法有以下几种:1.举例论证: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作用:具体有力地论证了观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2.道理论证:用马列主义经典著作中的精辟见解,古今中外名人的名言警句以及人们公认的定理公式等来证明论点;(作用:有力地论证了观点,增强文章的权威性和说服力)3.对比论证:拿正反两方面的论点或论据作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论点;(作用:突出论证了观点,让人印象深刻)4.比喻论证: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作比喻来证明论点。
2021高考语文备考三种逻辑推理段落层次分明技巧

2021高考语文备考三种逻辑推理段落层次分明技巧议论文要深入,就要有议论的层次性。
“层次”要通过文章段落得以体现,段落层次分明,便能清晰体现论述思路,让思路有条有理,依赖于考生的阐述过程。
因此,考生论证说理时,必须要有“亮”点意识。
这个“亮”点,就是要亮出思维分析点,比如用递进关系、因果关系、个别与一般的关系等诠释与论证观点。
彰显思路层次的“路标”词,一般来说,可置于文章主体部分各段段首,引领下文。
这样,紧扣观点,运用思维分析点进行诠释与论证,用体现思维关系或层次等的“路标”词,彰显文脉,推进说理。
01 由果溯因——根据指令,回答问题,由果溯因,步步深入这种论证方式,就是根据作文题的任务指令,回答问题,提炼出观点,然后“由果溯因”。
“果”,即论点;“因”,即分析说理——文章主体部分,各段将体现段意的“路标词”置于段首,引领下文,纵向展开论证。
各个层次之间,环环相扣,步步深入,这样文章就会思路清晰,结构严密,具有强大的逻辑力与说服力。
【高考示例】2020 年高考全国Ⅱ卷作文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春秋时期,齐国的公子纠与公子小白争夺君位,管仲和鲍叔分别辅佐他们。
管仲带兵阻击小白,用箭射中他的衣带钩,小白装死逃脱。
后来小白即位为君,史称齐桓公。
鲍叔对桓公说,要想成就霸王之业,非管仲不可。
于是桓公重用管仲,鲍权甘居其下,终成一代霸业。
后人称颂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为“春秋五霸”之首。
孔子说:“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
”司马迁说:“天下不多(称赞)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班级计划举行读书会,围绕上述材料展开讨论。
齐桓公、管仲和鲍叔三人,你对哪个感触最深?请结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发言稿。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思路点拨】全国Ⅱ卷作文题,要求考生回答“你对哪个感触最深?”考生就必须回答,我对×××感触最深,并说明理由。
议论文说理展开五步骤

【例】从前有一位化学家,得了一种病,这种病 在当时几乎是不治之症。一天他路过一个村子, 村民们听说他有这种病,于是告诉他:“我们村 里有口井,喝了井里的水就能治你的病。”化学 家喝了那口井里的水后,果真治好了病。回去以 后,化学家想:为什么这种水能救我呢?带着这 个问题,化学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最后发现井 水里含有芒硝,因此他发现了芒硝的药用价值。
标志性的词语:因为……所以…… 为什么……因为…… 正因为如此……所以…… 之所以……是因为……
【提示】形成结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探 因应扣紧论点,切忌面面俱到。
【例】从前有一位化学家,得了一种病,这种病 在当时几乎是不治之症。一天他路过一个村子, 村民们听说他有这种病,于是告诉他:“我们村 里有口井,喝了井里的水就能治你的病。”化学 家喝了那口井里的水后,果真治好了病。回去以 后,化学家想:为什么这种水能救我呢?带着这 个问题,化学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最后发现井 水里含有芒硝,因此他发现了芒硝的药用价值。
四 比喻论证法
理性地分析固然能够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而运用比喻、排比、引用等修辞手法进行论证, 却能够为文章添加文采亮色。议论文,也不会 拒绝“文学性”追求,而“比喻论证”等手法 正是增加议论文“文采”的有效选择。
【例】从前有一位化学家,得了一种病,这种病 在当时几乎是不治之症。一天他路过一个村子, 村民们听说他有这种病,于是告诉他:“我们村 里有口井,喝了井里的水就能治你的病。”化学 家喝了那口井里的水后,果真治好了病。回去以 后,化学家想:为什么这种水能救我呢?带着这 个问题,化学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最后发现井 水里含有芒硝,因此他发现了芒硝的药用价值。
【提示】事例中心——善于“质疑”
请思考,接下来应该怎么进行议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议论文的本论部分,怎样显示出议论说理的层次?【学习目标】1.能口述“本论”部分常见的结构形式和注意事项。
2.能熟练运用各种结构形式写好议论文的“本论”。
【一轮诊断】1.不少考生没有掌握“本论”结构形式的相关知识,不会合理分层,以致结构混乱。
2.不少考生虽有对“本论”的分层意识,但没有掌握具体的操作要领,仍然显得结构混乱。
【二轮对策】1.常见题型(略)2.复习诀窍议论文一般包括引论、本论、结论三个部分。
这三部分大体上是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顺序来安排的,其中“本论”部分是议论文的主体部分。
为了透彻地分析问题,“本论”部分往往把文章的中心论点分解为几个并列的分论点分别进行论证,或分几个层次一层一层地论证中心论点,或从正反两个方面进行对照来论证中心论点。
这样,“本论”就出现了与上述三种情况对应的三种结构形式:并列式、层进式和对照式。
(1)并列式结构“本论”部分围绕中心论点设立几个分论点,这几个分论点之间是并列关系。
以并列的几个分论点为中心的几个段落,分别从不同角度展开论证,共同论证中心论点。
(2)层进式结构“本论”部分围绕中心论点设立几个分论点,这几个分论点按照事物内在的逻辑联系构成层层深入的递进关系。
以层层递进的几个分论点为中心的几个段落依次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纵向开掘,逐步实现对中心论点的论证。
(3)对照式结构“本论”部分围绕中心论点设立几个分论点,这几个分论点呈现出正反对照的关系。
以正反对照的分论点为中心的段落分别展开论证,在正反两方面形成强烈的对比中使事理更清晰,使中心论点得到论证。
3.解题技巧(1)胸怀全局高考作文在完成审题立意之后,就应进行构思。
设计文章的结构(或是段落安排)就是文章构思的重要内容。
对议论文来说,“本论”的结构安排是最重要的。
因此首先应在三种基本结构中做出选择,然后根据自己确定的结构形式列出段落提纲。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在议论文中,上述结构方式常常交错使用或是套用(大层次与大层次中的小层次采用不同的结构形式),一般是以某一种结构方式为主,以其他方式为辅,这样,既可使行文富于变化,又不会使文章杂乱无章。
(2)注意细节文章的结构形式需要一定的语言形式显现。
其一,要合理分段。
一般来说一个层次宜用一个段落,进入另一层次应另起一个段落。
其二,要注意衔接。
例如运用并列结构,“首先”“其次”“再次”等表顺序的词语的运用和首括句的运用就很重要;又如层进结构的段落间可用“不仅……而且……”“……况且”“其实”等关联词语作过渡。
【突破训练】类题突破1.下面这篇议论文,开头一段与结尾一段都是总述,中间三段是本论部分,为并列关系。
请在第3段的位置上(横线上)写一段合适的文字。
在细微中体味博大鲁迅说:“显微镜下也是一个大世界。
”世间有太多东西太渺小,太卑微,如一枝一叶,容易被人忽视、遗忘。
然而真正的美蕴藏于新生的枝头、萌发的绿叶之中。
中华的文化是这样一种美,它的细腻让你无所适从,反而觉察到自身的卑微,感慨世界的博大。
中国的书法,没太多人工的雕琢,只在流畅加狼毫笔尖构成一种独特的韵味与气势。
从圆润厚重的颜体,到狂放不羁的狂草,甚至古怪笨拙的板桥体,无不透露着中国书法的博大精深。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中国的书法正是包容了无数或豪迈或隽秀的字体,包容了历代文化人迥异的独立人格,才成就了它的博大气势。
王羲之的书法,大多只是日常生活中的便条,并不准备临摹之用,然而正是这种不经意的细节中所体现的文化素养,足以体现书法艺术早已融入这个伟大民族的血肉之中,中国的书法史也因这些细节的点缀弥漫着亘古的墨香,让炎黄子孙为之倾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国的音乐,没有西方音乐的宏大、雄奇,没有交响乐中几十种乐器合奏的气势,但却恰到好处地融合了南方的秀美与北方的粗犷,体现了大一统民族之下酝酿着的博大与气度。
在高山流水之中,在二泉映月的风景旁,清新的音乐荡涤了心灵的尘埃;在秦王破阵的战场中,捍卫民族统一的热情激荡在每个中华儿女的心灵深处;在百鸟朝凤的喜庆乐曲中,我们感受到了全身心的放松与精神的愉悦享受。
书法、绘画、音乐这些细微的元素构成了气势恢宏的中华五千年的博大文化,这种博大不是我把细微的元素一一罗列出来所能涵盖的,我们需要进行文化的苦旅,在一枝一叶中品味世界的精彩,接受中华文化的熏陶与洗礼,使自身在人格意义上走向充实、博大与升华。
1.中国的绘画,不似西方国画的浓墨重彩,只在随意的挥毫泼墨之间,体现一种意境,一种独特的人文气息。
也许你无法从外部形象上去辨识潺潺溪水与奔腾的瀑布,但你可以用心去感受它的宁静与壮阔,恬淡与激情。
当郑板桥贬官回归乡野,失却了一代才子的名声与骄傲,他开始于生活中寻找新的灵感,在寄情山水中创造了独特的“贬官文化”。
在历经磨难与坎坷之后,他的画开始趋于成熟。
自然这一真谛回归到了他的作品、他的灵魂之中。
他的竹,不再那么张扬,那么不驯,只是自然地长着,不受外界的羁绊,不受尘世的困扰,呈现出一种纯粹的自然状态。
(提示:根据第5段“书法、绘画、音乐这些细微的元素……”一句的提示,第3段应该从“中国的绘画”的角度来论证“中华文化的美”,是二个与第2段、第4段构成并列关系的段落。
)2.下面这篇议论文,第2段陈述快餐文化的繁荣现象,第3、4两段揭示这种繁荣现象的原因。
请在文中第3段的横线上写上合适的文字,以揭示这样的原因。
快餐文化当前,在人们的文化生活中,正形成一种新的文化形式,我们姑且称之为快餐文化。
首先,快餐有相当庞杂的消费群。
从年龄上看,吃快餐的有老年人,也有中年人,还有不少的青少年;从性别上看,吃快餐的有男人,也有女人;从职业上看,吃快餐的有做工的,也有读书教书的,还有坐机关的;从阶层上看,吃快餐的有底层的苦力,也有中层的白领,还有高层的官员……与之相似,快餐文化也拥有相当庞杂的读者群。
金庸的武侠小说,不仅老年人喜欢看,中年人和青少年也喜欢看;男人喜欢看,女人也喜欢看;做工的人喜欢看,老师学生和机关干部也喜欢看;做苦力的要看,当白领和做官的也要看。
琼瑶的言情小说,使女人们看得津津有味,也使男人们爱不释手。
日本漫画和各种卡通也不是少年儿童的专宠,它们也吸引了不少的大人。
同样,流行歌曲也不为青少年所专享,在卡拉OK厅里放声高歌的,也有不少中老年人。
其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时,吃快餐图的是一个“便宜”。
一般花几元钱就可以吃饱了。
如果吃好点,也就十多元。
因此,快餐是廉价的。
而快餐文化中的绝大部分,除了迎合读者低级庸俗的阅读欣赏口味外,你很难说它们有多大的道德判断价值和审美价值。
武侠小说宣传的无非是行侠仗义,言情小说展示的无非是感情的曲折经历。
如果说这些还有一点社会价值的话,那么流行歌曲、休闲报刊、时装表演、卡通漫画等等,则基本上以赢利为目的,即变着法子让你把口袋里的钱掏出来罢了。
我们的生活中不能老是快餐,也要适时补充一些大餐,如总吃肯德基一样,会导致营养不良的。
同样,如果我们的文化生活中充斥着快餐文化,而缺少精神大餐的话,那么,弘扬民族精神,唱响时代主旋律,都只能是一句空话。
2.吃快餐图的就是一个“快”字。
点几个菜,就一点饭,三下五除二就解决了。
如果坐着吃不方便,还可以买了带走,要多快就有多快。
如果说快餐满足的是消费者图方便的心理需求,那么快餐文化满足的则是人们追求片刻感官刺激的阅读欣赏需求。
武侠小说中你死我活的打斗场面,言情小说中寻死觅活的曲折经历,流行歌曲中放荡激情的音乐旋律,时装表演中露背翘臀的形体展示,卡通动画中令人喷饭的喜剧噱头,都极大地满足了人们的感官。
而这种感官的满足只是一时的刺激,看过之后也就完事了。
就像快餐,吃过之后可以将盒子随意丢弃。
(提示:由“首先”“其实”和“同时”领起的三个段落属“本论”部分,三个段落实际上是层进关系。
)3.下面这篇议论文的第2段是反面例证,通过才华横溢的导演伊丹因一张捕风捉影的照片而结束自己的生命的事例,批评人性的无知及懦弱。
请在第3段的位置上(横线上)写一段正面论证的文字,以表现人性的觉醒及其生命力的顽强。
水滴里的阳光当一颗普通的种子掉落在达尔文的脚边,他将它拾起,数十年后,《进化论》展现在人们的眼前;当一只流萤飞过泰戈尔的窗前,他仔细凝望,不久,美妙的诗篇传到了人们耳边;当一缕光线在爱因斯坦的身后投下一片影子,他反复思量,数年后,光量子理论震惊了全世界。
这些每天都能看到的事物却让人悟出了天地的玄妙,品出了人生的韵味。
的确,正是众多细微的东西组成了这个世界,也让人从它们身上感知了人格的伟大与卑微,生命的顽强与脆弱。
我原本不知一张照片可以结束一个人的生命,尤其是一个曾经无所畏惧的生命。
日本有位才华横溢的导演伊丹,他的电影抨击时弊,揭露了不少黑社会的真实状况。
各种恐吓、报复的行为都不曾使他退却。
可谁也想不到,在一张捕风捉影的照片面前他结束了生命,而那一张破旧的照片已然成为他怯懦人生的集中反映。
人性的无知与懦弱在他身上展露无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们总能在微小的事物上看到美好的品性,像泰戈尔总观察着人间每一寸草木的生长,每一朵花儿的绽放,“生如夏花之绚丽,死如秋叶之静美”,正是这样的体现。
同样是细小的事物,一封已被很多人淡忘的忏悔书.也让我们看到一个科学巨人的人格缺失。
伽利略,这个在历史上震动世界的名字,却曾经被写在一本可耻的忏悔书上。
内容是,他承认他关于地球是转动的说法不正确,并向所有宗教忏悔。
在威胁面前他放弃了人格,正如德国戏剧家在《伽利略传》中的评价:他让自己成为社会麻木人群的一部分死亡了。
我们清晰地记得,当欧〃亨利笔下的琼珊看到那片小小的叶子时,生存的希望在瞬间燃起耀眼的火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