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平衡
白平衡

Z) (E N
什 么 是 白平 衡
球 上不 同地 区的光 线也有 差别。人 造光在 颜 智能。在数码相机的法则中,光线颜色的变化
白平 衡 是 数 码 单 反 相 机 上 一 套 使 颜 色 看 色 方面 的 差 异 就 更 加 明 显 了 ,我 们 通 常 在 生 活 是通过色温来衡量的,也就是通常所说 的开 尔
自动 白平衡”之外 , 多相机里还 希『 爱镜放到镜头前 ,调整色彩平衡镜的角度 , 很 必 码单 反相 机 拍摄 高清 视频 的时候 ,如果 需 要获 得 环境 ,除 了 “
例 画面 的准 确 色彩信 息 ,那 么 就 必须 要使 用 自定 义 有 一 组 可 选 择 的 预 设 白平 衡 , 如 晴 天 、多云 、 保 证 色 彩平 衡 镜 的镜 面 上 没 有 强烈 的光 线 反 光。 闪 钨 这 镜 白平衡 了。对 于普 通 用户 而 言 ,视频 的色 彩调 整 阴 影 、 光 灯 、 丝 灯 等 等 , 些 设 置 在 大 多 数 让镜 头 与色 彩 平衡 镜 镜 面 平行 , 面 尽 量 充满 画
0O 之 线 随 着一 天 时间 和 季 节 的 变 化 而 不 同 ,另 外 地 同 颜 色 ,可是 我 们 的数 码 单 反 相 机远 没 有人 眼 6 O K 间。
影 像 视 觉 Oct e 01 ob r 2 0
视频 影像 的 自平 衡
白平衡”的功 能 ,数码相机 能够适应大部 分环 手动设置。我们可 以使用 类似希 必爱全 色彩平
衡镜这样的专用 白平衡校; 隹设备, 先将数码相机 在 拍 摄 图 片时 ,我 们 可 以 使 用R W 文 件 拍 境 ,从 而 自动调 节 色 温 值 。 但 是 数 码 相 机 的 自 A 自定 义 白平 衡 ”然后 将 , 撮 ,在 后 期 处理 时校 正 白平 衡 。但 是 在我 们 用数 动 调 节 有 时 候 并 不 精 确 ,为 了适 应 更 多 的 拍 摄 里 的 白平 衡 选 项 设置 为 “
白平衡调节步骤

白平衡调节步骤1. 什么是白平衡白平衡是指调整摄影机、摄像机或数字相机的色彩温度,以使白色物体在不同光源下呈现出真实的白色。
由于不同光源的色温不同,如果不进行白平衡调节,拍摄出的照片或视频会出现色调偏差。
2. 为什么需要白平衡调节不同光源的发出的光具有不同的色温,而人眼会自动调节以适应不同的光线情况,使白色物体看起来都是白色的。
然而,相机等设备无法像人眼那样自动适应,因此需要通过白平衡调节来保证拍摄的照片或视频颜色准确。
3. 白平衡调节的步骤3.1 了解不同光源的色温不同种类的光源具有不同的色温,了解这些光源的色温有助于更好地进行白平衡调节。
常见的光源有日光、白炽灯、荧光灯等,每种光源的色温都有所不同,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相应的白平衡模式或设置。
3.2 使用白平衡预设现代相机和摄像机通常都提供了一些白平衡预设模式,如自动、日光、阴天、白炽灯等。
在拍摄前,根据当前的光源情况选择一个合适的白平衡预设模式,相机会自动调整色温以确保拍摄出真实的颜色。
3.3 手动调节白平衡如果自动白平衡无法满足要求,或者你想要更精确地控制白平衡,可以选择手动调节白平衡。
手动调节白平衡需要一块白色或中性灰色的参考物,可以是白色纸片、专业的白平衡卡等。
具体步骤如下:1.将参考物放在拍摄场景中,确保其所处位置的光照条件与被拍摄物体相同。
2.设置相机或摄像机的白平衡模式为手动调节。
3.按下白平衡调节按钮,相机会要求你选择参考物来进行调节。
4.对准参考物,按下快门或确认按钮,相机会通过读取参考物的颜色来进行白平衡调节。
3.4 调整白平衡的参数在某些摄影设备中,可以进一步调整白平衡的参数,以满足特定需求。
这些参数包括色温、色彩补偿等,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微调。
4. 白平衡调节的注意事项•在进行白平衡调节时,确保参考物与被拍摄物体所处位置的光照条件相同,避免误差。
•对于需要精确控制色彩的场景,建议使用手动调节白平衡,以便更好地控制色彩。
简明易懂摄影知识之白平衡篇

使用白平衡调整可以使白色的被摄体拍成白色.单色的被摄体在复数的光源下有时通过白平衡的调整可以呈现出完全不同的效果.o什么是白平衡?o使白色的物体拍摄出来也呈现出白色的功能就是白平衡.颜色对于照片来说非常重要.通常,在太阳光下白色的纸看上去是白色的.这好象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但是在白炽灯或蜡烛光下看确有点发橙色.物体的颜色在很大程度上受环境灯光的左右.我们的眼睛在观察物体时能够无意识地调整色差而不被注意, 但是这种的色差会清晰地显示在照片上.如果以太阳光为基准,雪景或背阴的时候照片会稍稍呈蓝色, 黄昏下会稍稍呈红色.白炽灯下会呈红色,荧光灯下根据实际产品的不同会有微妙的光的色差,有时候会发点绿色.如果是很多照明混合的室内(称混合光)呈现的颜色也非常复杂.通过修正将白色的物体拍摄出白的颜色就是白平衡功能.白色的物体拍出来就是白色(或者拍出人们喜欢的颜色),这种通过照相机能够自动修正的功能就称为[自动白平衡]功能.手动白平衡很多小型数码相机都有自动白平衡功能,基本上都可以将白色的物体拍摄成白色.但是如果自动白平衡不能满足你创作的要求时,比方说要故意强调色调的时候.这种场合,就需要自己设定所需要的白平衡状态。
以理光的caplio系列相机为例,可以预先根据拍摄环境来设定.有屋外(晴天阳光下)、阴天(阴天的天空或背阴处)、白炽灯1和白炽灯2,蛍光灯等.注意白炽灯就有2種.白炽灯1是在白炽灯下将白色的物体拍成白色.白炽灯2是在白炽灯下将白色的物体稍稍留点红.比如拍摄韵味浓厚的雅致小店,留一点白炽灯下的红色会显出现场的气氛,这种时候就很起作用.同时,颜色的红或蓝也称为「色温」.光的颜色越红色温就低.越发蓝色温就越高.其中白炽灯的色温最低,阴天光的色温最高.利用这个就可以拍摄出夸张的色彩效果.色温设定的越高颜色就越红,色温设定的越低颜色就越蓝.在室内要拍出发红的气氛就可以将白平衡设定为晴天.晴天下用阴天模式拍摄就增加了红色变成了有点象黄昏效果的照片.相反,在蓝天下用荧光灯效果拍摄,就变成非常非常蓝的天空.很有意思.自动白平衡 室内自然光下用自动白平衡拍摄玩具猫.自动修正白平衡所以颜色很正没有任何问题.白炽灯模式 同样的物品把白平衡设定为(比实际的光发红)白炽灯拍摄,因为实际色温比白炽灯高,所以整体发蓝。
白平衡概念

白平衡概念
白平衡是描述显示器中红、绿、蓝三基色混合生成后白色精确度
的一项指标。
在摄影学中,白平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指的是
在不同的光照条件下,相机能够准确地还原白色的能力。
在不同的光照条件下,物体的颜色会发生变化。
例如,在日光下,物体的颜色看起来比较自然,而在钨丝灯下,物体的颜色则会偏向黄色。
为了在不同的光照条件下拍摄出准确的颜色,相机需要能够识别
当前的光照条件,并相应地调整三基色的比例,以使相机拍摄出的白
色与人眼所看到的白色相匹配。
白平衡的调整可以通过相机的白平衡模式来实现,常见的白平衡模式包括自动白平衡、日光、钨丝灯、荧光灯等。
在拍摄前,选择适合当前光照条件的白平衡模式,可以使相机拍摄出更加准确的颜色。
对于一些特殊的拍摄场景,如日落、夜景等,可以使用自定义白平衡来更加准确地还原颜色。
白平衡-图文

白平衡-图文因为有了光,人类才能分辨物体的颜色形状,因此,“光”是摄影中必不可少的因素。
然而当人们使用相机记录身边的彩色影像时,常常发现所拍摄的实际色调与所看到效果像差很大,例如在日光灯下拍摄的影像会显得发绿,在钨丝灯光下影像会呈现橙红色,而在阴雨天影像又会发蓝,这一切皆可用一句俗语来解释——“灯下不观色”。
这句俗语充分揭示了光与色的密切关系,这就是为什么摄影中要引入这个重要的概念——白平衡。
白平衡基础概念——色温色温就是定量地用开尔文温度(K)来表示色彩。
色温是表示光源中光谱成分含量多少的物理量,是衡量光源颜色的国际标准,并不算温度的概念。
而是借用一个黑体(全辐射体),从绝对零度(-273度)开始加温,当温度升高到800度左右的时,颜色开始由黑变红,随温度升高,颜色发生红—橙—黄—白—蓝系列变化。
色温现象在日常生活中也很普遍,打铁过程中,黑色的铁加热后之间变成红色,在温度进一步升高时融化变成橙黄色,更高的温度甚至变成耀眼的白色。
色温的国际单位为K(Kelvin),色温值则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如中午日光色温值为5500K,摄影专用钨丝灯色温值为3200K,日出日落时的色温约为2000K,烛光的色温为1000K左右,不难发现色温越高,光色越偏蓝,色温越低越偏红。
也就是说某一种色光比其它色光的色温高时,说明该色光比其它色光偏蓝,反之则偏红。
什么是白平衡?白平衡(WhiteBalance)顾名思义白色的平衡。
当我们看到白色时,由于在有色光照射下,白色呈现出有色光的颜色,但我们仍认为它是白色的,那是因为人眼具有独特的适应性,通常情况下不能发现色温的变化。
但是相机的传感器不具有这种适应性,如果相机的色彩调整同景物的照明色温不一致时就会发生色偏色。
不言而喻,白平衡就是根据实际拍摄场景的色温条件下,通过调整相机内部的色彩电路,使拍摄出来的影像抵消偏色。
白平衡的作用是什么?白平衡到底是用来干什么的?有了它能给我们的画面带来什么特别的效果?先来欣赏几张在不同拍摄环境中使用了白平衡的美图吧。
白平衡的定义

不是所有的的相机和镜头是没有问题的,问题出在黑色发亮面料上,是由于漫射散光所至,所以应该加偏振镜拍摄。
建议借个偏正镜试试,再借个色温滤镜试试!
偏振镜:简称PL镜,这种滤光镜能够有效减弱或者消除非金属表面的反光。偏光镜在黑白和彩色摄影中均能使用。彩色摄影时加上偏光镜,可以使天空的颜色变得深暗,而仍能保持景物的其他原有色彩。另外偏光镜可以有效提高色彩的饱和度,提高反差,在风景摄影、花卉摄影和拍摄某些特定的反光比较强烈的景物时很有用处。
室内和室外模式,只是针对晴天阳光充足时的室外和用60W左右钨丝灯泡照明的室内,这两种具有代表性的光线色调条件下的白平衡调整,并不能代表全部的室内和室外环境下的白平衡调整,并不具备普遍意义。因此在一些特殊色温环境下的拍摄,还是靠手动来调整白平衡。
在超出自动白平衡调节范围的光线条件下,就要在拍摄现场光源下进行手动白平衡调整。进行手动调节前需要找一个白色参照物,如纯白的白纸—类的东西,用镜头对准它充满相机取景器,调整手动白平衡(不同的机器调整方法不同,可参阅,一般是按住手动白平衡钮1-2秒系统提示完毕即可),有些摄像机备有白色镜头盖,这样只要盖上白色镜头盖就可以进行白平衡的调整了。注意,一定要在被摄现场光线下进行。
色温滤镜:色温滤镜顾名思义最根本的作用就是改变色温,具体分减少色温和增加色温两种。减少色温的滤镜能加强暖色,使阴雨天或者正午拍摄的照片蓝色调得到减少,人像肤色红润(如一些大型平面广告上的明星)。而增加色温的滤镜能够有效地减少造成和黄昏散布的红黄色调,加强蓝色调,而此类变色温滤镜一般在型号的最后用A/B/C表示效果,A最弱C最强。
现在的数码相机都有白平衡感测器,一般位于镜头的下面。白平衡机构会试图把白色制成纯白色。如果这个最亮的部分是黄色,它会加强蓝色来减少画面中的黄色色彩,以求得更为自然的色彩。摄像机只要在拍摄白色物体时正确还原物体的白色,就可以在同样的照明条件下正确还原物体的其他色彩。
白平衡的调整

白平衡的调整白平衡是指相机将图像中的白色或中性灰色区域调整为真实的白色。
它是数码相机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设置,可以确保照片的色彩准确和自然。
不正确的白平衡设置会导致照片呈现偏蓝或偏黄的色调,影响图像的质量和观感。
为了获得更好的照片效果,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调整白平衡。
一、预设白平衡模式绝大多数数码相机都提供了几个预设的白平衡模式,例如自动模式、日光模式、阴天模式、白炽灯模式等等。
这些模式可以根据拍摄环境中的光源类型进行自动调整,使照片的白色看起来更真实。
如果你不确定应该选择哪个模式,可以尝试一下自动模式,相机会自动根据场景中的光线进行调整。
二、手动白平衡调整除了预设模式,我们还可以手动调整白平衡,以满足特定拍摄环境下的需求。
常用的手动白平衡调整方法有两种:使用白色参考物和使用颜色温度调整。
1. 使用白色参考物手动调整白平衡时,我们可以使用白色参考物来帮助相机找到准确的白平衡值。
只需将白色参考物放在拍摄场景中,按下相机的白平衡设置按钮,相机会自动测量白色参考物的颜色温度,并以此为准进行调整。
常用的白色参考物有白色纸张、白色墙壁等。
2. 使用颜色温度调整颜色温度是用来描述光源颜色特性的参数,用单位“开尔文(Kelvin)”(K)来表示。
不同的光源拥有不同的颜色温度,我们可以通过调整相机的颜色温度来适应不同光源的环境。
一般来说,色温低的光源偏暖(如黄色的灯光),而色温高的光源偏冷(如蓝天)。
在相机的设置界面中,可以手动调整颜色温度参数来得到更准确的白平衡效果。
三、后期处理在拍摄照片后,我们还可以通过后期处理软件进行白平衡的调整。
比如使用Photoshop、Lightroom等专业的图像处理软件,可以通过调整色温、色调、曝光等参数来改善图像的白平衡效果。
这种方法适用于那些无法事先准确调整白平衡的情况,或者对图像进行后期修复和调整的需要。
总结:白平衡调整是数码摄影中一个至关重要的步骤,它能够帮助我们获得更准确、自然的照片。
白平衡的基本用法

白平衡的基本用法
白平衡是摄影术语,它是指在影像中调整白色物体的颜色温度,使之看起来更真实。
通常,自然光线拍摄出来的照片,白色物体会带有少许蓝色或红色的色调,使之看起来不太真实。
此时,可以使用白平衡功能,将图像的颜色温度调整至视觉上看起来最贴近实际的颜色。
普通相机通常有两种白平衡模式,一种是自动白平衡,另一种是手动白平衡。
自动白平衡模式可以让用户快速获得一张接近真实色调的照片;而手动白平衡模式则要求用户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达到最佳结果。
此外,部分高端相机还拥有更多像指定白平衡,光源模式调节,实时色温反馈等多种白平衡功能,可以进一步提高图像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完美控制画面色调
——单反相机摄影中白平衡创意应用
白平衡是相机进入数码时代之后才有的功能,在相机上一般以WB按键出现。
正确调节白平衡不但能够让照片忠实于色彩,而且巧用白平衡还能够得到意想不到的创意效果。
一、色温
要了解白平衡先得了解色温的含义。
色温是衡量颜色的物理量,把“绝对黑体”加热到某种颜色时所对应的温度即色温,单位是开尔文(K),是英国物理学家开尔文(Kelvin)的英文缩写。
色温是表示光源中光谱成分含量多少的物理量,是衡量光源颜色的国际标准。
色温并不算温度的概念。
色温是开尔文从零下273摄氏度对黑体进行加温测量而来的。
黑体在加温过程中,温度每升高1度,那么黑体的辐射值就升高一个值,这个值就是1K。
当黑体的温度不断上升直到发出可见的辐射光线时,光线也出现了颜色。
并且光线的颜色随着温度不断的上升也在变化,颜色开始由黑变红,随温度升高,颜色发生“红—橙—黄—白—蓝”系列变化,这变化的光线颜色就是不同的色温值。
所以色温是由温度测量出来的,但只表示光线的颜色,不表示光线的温度。
色温现象在日常生活中也很普遍,打铁过程中,黑色的铁加热后之间变成红色,在温度进一步升高时融化变成橙黄色,更高的温度甚至变成耀眼的白色。
当光线的颜色偏红、橙、黄色时,我们就称它为低色温。
当光线的颜色偏青、蓝或蓝紫色时,我们就称它为高色温。
当光线的颜色是白色时我们就称它为正常色温。
任何一种色彩只有在白色的光线照射下才能得到自身的正常颜色。
当光线的颜色偏红橙色时,色温值是在2500K—3200K左右。
当光线的颜色偏橙黄色时,色温值是在3200K—4500K左右。
当光线的颜色偏黄色时,色温值是在4500K—5400K左右。
当光线的颜色是白色时,也称为“正常色温”。
色温值是在5400K—5600K左右,其中色温值是在5500K时光线发出颜色与正午的阳
光颜色相同,被称为“标准色温值”。
当光线的颜色偏青色时,色温值一般是6000K—6500K左右。
当光线的颜色偏蓝色时,色温值是在6500K——7500K左右。
当光线的颜色偏蓝紫色时,那么色温值是在7500K以上了。
在日常生活中,某个物体的颜色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不同的光照情况下其颜色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为了正确界定颜色,就需要有一个标准,我们通常所说的物体颜色,都是在白光照射下的颜色。
因为日光与白光的色温基本一样,摄影中用日光来代替白光,作为标准光源。
这里所说的“日光”是指晴天室外正午、不含紫外线的光线,色温是5500K左右。
现在我们来看看常见的场景色温:烛光的色温大概是1900K;家用白炽灯的色温大概是2800K;日出和日落(没有雾)的色温大概是3000-4000K;日光的色温大概是5500K;频闪灯的色温大概是6000K;天光的色温大概是11000K。
二、什么是白平衡
白平衡就是针对不同色温条件下,通过相机内部调整还原物体本来的颜色,以达到更接近人眼的视觉习惯。
白平衡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在任意色温条件下,相机镜头所拍摄的标准白色经过调整,使之成像后仍然为白色。
数码相机一般有4类白平衡模式——自动白平衡、色温场景模式、手动白平衡、直接调节色温值。
“自动白平衡”是相机自动设置色温值。
“色温场景模式”是一种方便摄影师快速调节并且能够相对准确得到色温的方法,有白炽灯、日光、多云、阴影、闪光灯等很多场景可以选择。
“手动白平衡”能够准确地保证色温的准确性,但是需要自己设置。
“直接调节色温”一般都是在明确知道被摄体色温之后,根据实际色温和需要进行精确调整。
对于白平衡设置来说,只要我们选择的白平衡符合被拍摄场景的色温即可。
对于白平衡与色温的关系可以简单地解释成这样:环境的色温越高,整个环境就趋向于蓝色;环境色温越低,整个环境就趋向于红色。
而正确设置白平衡就是在环境色温高的时候往照片里加黄色来中和环境的蓝色;在色温低的时候往照片里加蓝色来中和环境的红色。
从上面的图中我们可以看到,选择合适的白平衡才能拍出符合人眼视觉的照片。
上图中钨光灯白平衡和荧光灯白平衡都能够看到很明显的偏蓝色,照片效果看起来很诡异,而阴天模式白平衡又让照片发黄了。
三、白平衡的创意应用
在学会了正确设置之后,我们通过白平衡的原理就能发现,其实如果善于不正确设置白平衡,我们可以为照片增加更多色彩。
·实例1
如何设置白平衡:调高色温或者选择阴影等白平衡模式。
将相机内的色温调高,相机会自己往照片里加黄色。
这样一张晚霞余晖的感觉就出来了。
金灿灿的霞浦让人感到温暖和丰收。
·实例2
如何设置白平衡:调低色温或者设置成烛光等白平衡模式。
同样是霞浦,将相机调整至低色温,相机会将画面拍摄得很“蓝”,这样就能够突出滩涂的宁静。
·实例3
如何设置白平衡:调低色温或者设置成烛光等白平衡模式。
渔火是很好的摄影题材,江面薄雾轻起,将相机色温调低能够非常好地衬托氛围。
·实例4
如何设
置白平衡:调低
色温或
者设置
成烛光
等白平
衡模式。
雪原最应该突出的就是寒冷。
将相机色温调低,能够让整个画面呈现蓝调,这样能够更好地突出寒冷。
实例5
图A:自动白平衡
图B:手动白平衡图C:阴天白平衡
我们来看图A,是通过自动白平衡拍摄,结果色温偏高,人物面部和衣服颜色都偏蓝,色彩很冷。
图B是通过手动白平衡拍摄,结果色彩还原真实,肤色自然,色彩温和饱暖。
图C是在黄昏下使用阴天白平衡拍摄的,偏黄的暖暖色
调更好的突出了黄昏的感觉。
所以在不同的场合下灵活运用白平衡功能也是获得满意照片的方法之一。
实例6
人工光源的色温控制是用人工照明灯具,这种光源的色温经过严格检验都是标准的。
对它的色温调控,是根据创作内容的需要而进行的调整。
如上图,左边用正常的色温拍摄,画面色彩虽然准确,但是缺少诱人的食品色彩。
为了表现出食物的美味,将相机色温值适当调高,或将照明灯色温值调低,使画面呈现暖色,面条的视觉效果就更加诱人了。
实例7
自然光下的色温控制:如上图-左,阴天时北方寒冷的冬天,现场色温大概在6800 ~ 7500K,如果选择自动白平衡,机内色温略高于现场色温,可以观察到画面偏红。
如果降低机内色温值(上图-右),用手动色温调至4600K,机内色温远远低于现场色温,画面显示出冷峻的蓝色,效果更能表现出北京冬天雪后的寒冷和颐和园特有的历史感。
实例8
家庭要给人以温馨舒适的感觉,拍摄室内环境时要根据室内光线的情况,选择机内色温略高于现场光色温的做法,使室内环境偏向暖色调
四、规律总结
1、相机色温设置高于环境色温,画面偏黄色暖调;
2、相机色温设置低于环境色温,画面偏蓝色冷调;
3、相机色温等于环境色温,画面色调正常。
我们可以根据这个规律,在摄影中巧用白平衡,创性的控制我们的画面色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