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分散系及其分类
高中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知识点

高中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知识点高中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知识点知识要点:一、物质的分类1.按组成分类2.按是否发生电离分类二、分散系相关概念1.分散系:一种物质(或几种物质)以粒子形式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所形成的混合物,统称为分散系。
2.分散质:分散系中分散成粒子的物质。
3.分散剂:分散质分散在其中的物质。
4.分散系的分类:当分散剂是水或其他液体时,可以按照分散质粒子的大小来分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
分散质粒子直径小于1nm的分散系叫溶液,在1nm~100nm之间的叫胶体,而分散质粒子直径大于100nm的叫做浊液。
三、胶体1.胶体的定义: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在10^-9~10^-7m之间的分散系。
2.根据分散质微粒组成的状况分类:粒子胶体、气溶胶、液溶胶、固溶胶。
3.胶体的制备:物理方法(机械法、溶解法)和化学方法(水解促进法、复分解反应法)。
4.胶体的性质:删除了比较几种分散系的不同的部分,因为文章中没有具体比较的内容。
改写了部分句子,使其更加清晰易懂。
丁达尔效应是一种物理现象,是粒子对光散射作用的结果。
当光照射胶粒上时,胶粒将光从各个方面全部反射,胶粒即成一小光源,故可明显地看到由无数小光源形成的光亮“通路”。
XXX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因为胶体微粒直径大小恰当。
只有胶体微粒直径大小恰当时,才会出现丁达尔现象。
丁达尔效应常用于鉴别胶体和其他分散系。
布朗运动是胶体稳定的原因之一。
在胶体中,由于胶粒在各个方向所受的力不能相互平衡而产生的无规则的运动,称为XXX运动。
电泳是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胶体的微粒在分散剂里向阴极(或阳极)作定向移动的现象。
胶体具有稳定性的重要原因是同一种胶粒带有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另外,胶粒在分散力作用下作不停的无规则运动,使其受重力的影响有较大减弱,两者都使其不易聚集,从而使胶体较稳定。
胶粒带电荷的原因是胶体中单个胶粒的体积小,因而胶体中胶粒的表面积大,具备吸附能力。
胶体的提纯可采用渗析法来提纯胶体。
二12分散性及其分类

(3)解释一些自然现象:雾、江河入海口形成三角洲。
(4)材料学:改进材料的机械、光学等性质,如制有色 玻璃。
“纳米材料 ”是指粒子直径在几纳米到几十纳米之 间的材料。如将 “纳米材料”分散到液体分散剂中, 所得混合物具有的性质是 ( ) B
A.能全部透过半透膜 B.具有丁达尔效应 C .所得液体一定能导电 D.所得物质一定为悬浊液或乳浊液
分散质: 被分散的物质 分散剂: 起容纳分散质作用的物质
2.分散系分类
(1)根据分散质与分散剂状态 9种组合方式
分散质
分散剂
气态
气态
液态
液态
固态
固态
(2)按照分散质粒子大小分类:
溶液
胶体
浊液
【思考讨论】
溶液、浊液、胶体有何区别?
溶液 微粒直径
<1 nm
胶体 1~100 nm
浊液 >100nm
微粒组成 分子或离子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
第二课时 分散性及其分类
【情景引入】
上面三幅图分别是三种分散系。 (1)什么是分散系?分散系由什么组成? (2)分散系是如何分类的? (3)三种分散系有何区别?
一、分散系及其分类
1.定义:
分散系: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 (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
(2)丁达尔效应: 当光束通过胶体时,可以看到一条“光亮”的 通路 ,这是
胶体粒子对光线散射造成的。
【实验】
区分胶体与溶液或浊液
光束照射时的现象
CuSO4溶液
硫酸铜
无光亮通路产生
溶液
Fe(OH) 3胶体 形成一条光亮的通路
第二章分散系及其分类 胶体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
二、分散系及其分类 分散系、分散质、分散剂
分散系: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 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 分散质:被分散的物质。
分散剂:起容纳分散质作用的物质。
(二)分散系的分类:
1、按照分散质和分散剂所处的状来态分,有 类型9种。
2、按分散质粒子直径可大分小为 种 :三
电场作用下胶体有什么表现? 动画演示
阴极附近的颜色逐渐变深,阳极附近的颜色逐渐变浅
(3).电泳:
在外加电场作用下, 胶体粒子在分散剂里向电极 (阴极或阳极) 作定向移动的现象, 叫做电泳。
胶粒带电规律:
(1)金属氢氧化物、金属氧化物的胶粒吸附阳 离子带正电。如:Fe(OH)3胶体
(2)非金属氧化物、金属硫化物、硅酸、土壤 胶体吸附阴离子带负电。如:H2SiO3胶体 (3)淀粉胶粒.蛋白质胶粒不带电荷
渗析:利用半透膜分离胶体中的杂质分子
或离子,提纯, 精, 烧杯中能够检测出的是: 氯化钠 检测不出的是:淀粉
动画演示1 动画演示2
3、胶体的性质
Fe(OH)3胶体
可以看到一条光亮 的通路
丁达尔现象
CuSO4溶液
看不到光亮的 通路 不发生丁达尔现象
(1)丁达尔效应
现象: 光束通过胶体时,在入射光侧面
可观察到光亮的“通路”。
成因:胶体粒子对光线的散射作用。
应用:胶体能发生丁达尔效应,而溶液
不能。丁达尔效应是区别溶液与胶体常用 的物理方法。
(2)、布朗运 动
悬浮微粒永不停息地做 无规则运动的现象.
➢布朗运动并 不是胶体粒子 特有的运动方 式
(4)介稳定性
分散系 溶液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第二课时 分散系及其分类

科学探究
胶体的制备: 1、取3个烧杯,分别加入25ml蒸馏水、 25mlCuSO4溶液和25ml泥水。将烧杯中的蒸馏 水加热至沸腾,向沸水中逐滴加入1-2mlFeCl3 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色,停止加 热。观察制得的Fe(OH)3胶体,并与CuSO4溶液 和泥水比较。
辨别溶液与胶体: Fe(OH)3胶体 GuSO4溶液 2、把盛有溶液和胶体得烧杯置于暗处,分别 用手电筒照射烧杯中的液体,在与光束垂直的 方向进行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人教版 化学必修1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1节 物质的分类
初中时所学“溶液”的概念
• 由至少两种物质组成的均一、稳定的混 合物叫做溶液 • 溶剂: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 • 溶质:被溶解的物质
扩大范围来说,溶液是一种分散系。 初中我们还学过悬浊液和乳浊液,它们也是分散系。 例如泥水。
二、分散系及其分类
分散质 粒子大 小
溶液
胶体
浊液
1nm
(<1nm)
100nm (>100nm) (1~100nm) 悬浊液、乳浊液
1nm=10-9m
分散系 比较点 分散质微粒 的直径
溶液 <1nm
胶体 1~100nm
浊液 >100nm
小分子或 分子的集合 巨大数目的 微粒组成 离子 体或高分子 分子集合体 酒精、 氢氧化铁胶体 石灰乳 实例 食盐水 、淀粉溶液 、泥水 不均一、 均一、透明 外观及 均一、透明 不透明、 、较稳定 、稳定 稳定性 不稳定 能 能 不能 能否透过滤纸 能否透过半透膜 不能 能 不能 可通过, 透光性差, 光照 丁达尔现象 无光路 有光路
作业:预习《离子反应》,完成练习册相对 应“导学坐标”,下节课检查
人教版高中化学精品系列 必修一 分散系及其分类 课件

课后作业
1.查阅资料,了解胶体其它性质; 2.及时复习,完成教材课后习题。
课外阅读:胶体还有那些性质?
总结
浊液、溶液、胶体三种分散系的区别: 主要特征 能否透 过滤纸 能 举例
分散系 分散质粒 子大小 溶液 胶体 浊液
<1 nm
稳定,均一 较稳定,均一
NaCl溶液 豆浆、牛奶 墨水、血液
1-100 nm
能 不能
>100 nm 不稳定,不均一
泥水、油水
随堂巩固练习
1.浊液区别于其他分散系最本质的特征是( D ) A.外观浑浊不清 B.分散质粒子不能透过滤纸 C.不稳定 D.分散质粒子直径大于100 nm 2.歌手那英在歌曲中唱的”雾里看花,水中望月”,其中” 雾”属于下列分散系中的 ) D( A.溶液 B.悬浊液 C.乳浊液 D.胶体
第二章 第一节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物质的分类
二、分散系及其分类
1、分散系
⑴定义: 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 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 所得到的体系。
⑵组成: 分散质——被分散的物质。 分散剂——容纳分散质的物质。
小组讨论:生活中常见的分散系有哪些?并分类。
2、分散系分类
⑴按照分散质和分散剂的状态分类
小组讨论:找出这九种分散系的实例。
9种分散系及其实例
分散质 气 液 固 气 液 固 气 分散剂 气 气 气 液 液 液 固 实例 空气、医用氧气 云、雾 烟、霾 泡沫、汽水 白酒、牛奶
糖水、油漆 馒头、泡沫塑料 珍珠、吸水的干燥剂
合金、有色玻璃
液
固
固
固
2、分类
⑴按照分散质和分散剂的状态分类
⑵按照分散质粒子的大小分类
——仅讨论分散剂为液体的分散系
分散系及其分类

云
分分 散散 剂质 :: 空水 气滴 (( 气液 ) )4
4
CuSO4溶液
分分 散散 剂质 :: 水硫 (酸 液铜 )晶
体 固5
5
()
珍珠
分分
散散
剂质
::
碳水
酸 钙
()
液
(
固
6
)6
请试着举出几种分散系的实例
分散质 气 液 固 气 液 固 气 液 固
分散剂 气 气 气 液 液 液 固 固 固
胶体具有介稳性的原因:(阅读P28科学视野)
a.胶体粒子可以通过吸附带电离子而带有电荷。 (同种胶体粒子的电性相同,会相互排斥,以至于胶粒 不易聚集而沉淀。)(主要) b.布朗运动。(次要)
常见胶粒的带电情况:
(1)带正电荷的胶体:金属氢氧化物,金
属氧化物,卤化银,蛋白质在酸性溶液中。
(2)带负电荷的胶体:金属硫化物,硅酸,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二节 分散系及其分类
一、分散系及其分类
1.分散系: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
(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
•分散质:被分散的物质 (量少) •分散剂:容纳分散质的物质 (量多)
2.分散系分类
(1)根据分散质与分散剂状态 9种
分散质 气态 液态
分散剂 气态 液态
固态
固态
胶体粒子也做布朗运动。
(2)电泳:在电场的作用下,胶体粒子在分散剂
里做定向移动的现象。
原因:胶体粒子带有电荷
•警示:是胶体粒子带电,胶体不带电。
尽管胶粒带电,但整个胶体是电中性的
整 个 体
OH- ClCl- Cl-
Cl- ClOH-
系 OH- Fe3+
分散系分类

化学方法: 化学方法:
水解法 如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 如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 沸腾) FeCl3+3H2O (沸腾)==Fe(OH)3(胶体)+3HCl 胶体) 复分解反应法 如碘化银胶体的制备: 如碘化银胶体的制备: AgI(胶体 胶体) AgNO3 +KI =AgI(胶体) +KNO3
练习:制备氢氧化铁胶体时,要求: 练习:制备氢氧化铁胶体时,要求:a、不得加热 不能用玻璃棒搅拌。试解释原因。 时间过长 b、不能用玻璃棒搅拌。试解释原因。
7.胶体的制备 7.胶体的制备
物理方法: 物理方法:
溶解法如淀粉、 溶解法如淀粉、蛋白质溶解于水可直接得到胶体 如淀粉 机械法将固体颗粒直接磨成胶粒的大小 将固体颗粒直接磨成胶粒的大小, 机械法将固体颗粒直接磨成胶粒的大小,溶于溶 剂得到胶体, 剂得到胶体,如将碳粉制成碳素墨水
——物理方法 物理方法
【实验2-3】 过滤 实验 - 】 过滤Fe(OH)3胶体和泥水
现象: 现象
Fe(OH)3胶体全透过滤纸,没得到滤渣,过滤后的 胶体全透过滤纸,没得到滤渣, 液体还是红褐色;泥水过滤后在滤纸上得到泥沙, 液体还是红褐色;泥水过滤后在滤纸上得到泥沙, 而过滤后的液体是澄清、透明的。 而过滤后的液体是澄清、透明的。
力学性质 4、布朗运动 ——力学性质 、
原因:溶剂分子不均匀地撞击胶体粒子, 原因:溶剂分子不均匀地撞击胶体粒子,使其发 生不断改变方向、改变速率的布朗运动。 生不断改变方向、改变速率的布朗运动。 胶体微粒作布朗运动是 胶体稳定的原因之一 稳定的原因之一。 胶体稳定的原因之一。
普遍存在 的现象
练习:胶体粒子能作布朗运动的原因是 ( ) 练习 胶体粒子能作布朗运动的原因是 c ①水分子对胶体粒子的撞击 ②胶体粒子有 吸附能力 ③胶体粒子带电 ④胶体粒子质 量很小, 量很小,所受重力小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课件10:2.1.2 分散系及其分类

,
原因是
。
解析:制取Fe(OH)3胶体是利用了FeCl3与沸水的反应。电泳实验中,由于 Fe(OH)3胶粒带正电荷,向阴极移动,所以通电一段时间后阴极附近颜色加 深。向胶体中加硫酸铵溶液,胶体聚沉,生成Fe(OH)3红褐色沉淀,加入稀硫 酸也有此沉淀,过量酸则会溶解沉淀。
答案:红褐 Fe(OH)3胶体 FeCl3+3H2O Fe(OH)3(胶体)+3HCl (1)Fe(OH)3胶粒带正电荷,通电后向阴极定向移动 (2)有红褐色沉淀生成 胶体遇到电解质溶液聚沉 (3)生成红褐色沉淀后又溶解 Fe(OH)3胶体遇到电解质溶液聚沉生成Fe(OH)3 沉淀,沉淀又与硫酸反应而溶解
1.下面三幅图中,与胶体有关的是( D )
A.只有①
B.只有②
C.只有③ D.全部
解析:①是胶体的聚沉,②③是胶体的丁达尔效应,所以答案选D。
2.关于胶体和溶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C ) A.胶体带电荷,而溶液呈电中性 B.胶体加入电解质溶液可产生沉淀,而溶液不能 C.胶体是一种介稳性的分散系,而溶液是一种非常稳定的分散系 D.胶体和溶液都能够产生丁达尔效应
解析:胶体分散系不带电,是胶体粒子吸附带电粒子,胶粒带电荷,A错误;胶体加入 电解质溶液会发生聚沉,产生沉淀,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之一是生成沉淀,所以 溶液中加入电解质溶液也可以生成沉淀,如氢氧化钡溶液中加入硫酸钠溶液生 成硫酸钡沉淀,B错误;胶体较稳定,是一种介稳性的分散系,溶液是一种非常稳定 的分散系,C正确;丁达尔效应是胶体特有的性质,溶液没有丁达尔效应,D错误。
的组成
外观
均一、透明
大多均一、透明 不均一、不透明
能否透过滤纸
能能Βιβλιοθήκη 不能能否透过半透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第二课时 分散系及其分类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1了解胶体及分散系的概念;
2.了解分散系与其他分散系的区别;
过程与方法:了解胶体的重要性质和实际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根据实验现象探究、分析、推理和判断的能力。
重点、难点:胶体的概念及性质 教学内容:思考与交流I :
将灰尘撒入食盐中得到的体系是纯净物吗?将乙醇溶于水得到的体系是纯净物吗? 将O 2通入到中N 2得到的体系是纯净物吗? 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见的云、烟、雾是纯净物吗? 一.分散系
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叫做分散系。
分散系由分散质和分散剂组成,前者属于被分散的物质,称作分散质;后者起容纳分散质的作用,称作分散剂。
二.分散系的分类
1.根据分散剂和分散质所处的状态分类
根据分散剂和分散质所处的状态(气态、液态、固态),他们之间可以有9种组合方式?对比如下:
2.根据分散质粒子的大小分类
当分散剂是水或其他液体时,根据分散质粒子的大小,可以把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
科学探究:见课本P 26相关内容: (1)
三种分散系的比较
气
液
固
气
液
固
(2)丁达尔现象:胶体粒子对光线散射形成的光亮的通路的现象。
思考与交流:
①如果空气中没有气溶胶,我们的环境将会是什么样?
如果空气中没有气溶胶,光照下无丁达尔效应,空间变得一团漆黑.
②金属具有各种不同的颜色,如果把材料金属制成只有几个纳米大小的超细粉末时,
你看到的这些超细粉末的会是什么时候颜黑色呢?( 黑色)
③能举出日常生活中存在的一些丁达尔效应吗?
同步练习?
1.下列分散系最稳定的是( D )
A.悬浊液
B.乳浊液
C.胶体
D.溶液
2.溶液、胶体和浊液这三种分散系的根本区别是( B )
A.是否是大量分子或离子的集合体
B.分散质粒子的大小
C.是否能通过滤纸
D.是否均一、透明、稳定
3.观察丁达尔现象的正确方法是( C )
A.观察者视线与入射胶体内一束光平行
B.将一发光的白炽灯悬在盛有胶体的烧杯正上方
C.观察者视线垂直于一束入射光,胶体置暗盒内
D.胶体置明亮背景处,观察者视线与入射胶体内的红色激光垂直
4.用特殊方法把固体物质加工到纳米级(1~100nm,1nm=10-9m)的超细粉末粒子,然后制得纳米材料。
下列分散系中的分散质的粒子大小和这种粒子具有相同的数量级的是( C )
A.溶液
B.悬浊液
C.胶体
D.乳浊液
小结:
分散系的概念及它的分类;
丁达尔现象
板书设计:
一.分散系
二.分散系的分类
1.根据分散剂和分散质所处的状态分类
气液固气液固
3
(1)三种分散系的比较
(2)丁达尔现象:胶体粒子对光线散射形成的光亮的通路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