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形发生器地设计

合集下载

波形发生器设计方案

波形发生器设计方案

波形发生器设计方案一、引言波形发生器是一种电子设备,用于产生具有特定频率、振幅和形状的电信号。

它在各种应用中广泛使用,例如科学实验、医疗设备和通信系统等。

本文将介绍一种波形发生器的设计方案。

二、设计原理波形发生器的设计原理是基于振荡电路。

振荡电路是一种能够稳定产生周期性信号的电路,通常采用反馈路径来实现。

在波形发生器中,我们将采用RC振荡电路作为基础。

三、设计步骤1. 选择合适的电路元件我们需要选择合适的电容和电阻来构建RC振荡电路。

根据所需的频率范围和精度要求,选取合适的元件。

2. 计算元件数值根据振荡电路的设计公式,计算所需的电容和电阻数值。

确保电容和电阻的数值可获得并满足设计需求。

3. 组装电路根据所选的电路元件和计算得到的数值,组装RC振荡电路。

确保元件的正确连接,并注意防止干扰和噪音。

4. 调试和优化连接电源后,使用示波器监测输出信号。

如果波形不满足设计要求,可以调整电容或电阻的数值进行优化。

四、特性和功能该波形发生器设计方案具有以下特性和功能:1. 频率可调性:通过调整电容或电阻的数值,可以实现不同频率的输出信号。

2. 波形形状可变性:根据实际需求,可以调整电路参数以产生正弦波、方波、矩形波等不同形状的输出信号。

3. 稳定性和精度:经过调试和优化后,该波形发生器能够稳定输出准确的波形信号。

五、应用领域本设计方案的波形发生器可应用于以下领域:1. 科学实验:在物理、化学等实验中,需要产生特定频率和形状的信号,用于测试和研究。

2. 医疗设备:在医疗设备中,波形发生器常用于心电图机、超声设备等,用于诊断和治疗。

3. 通信系统:在通信系统中,波形发生器被用于产生调制信号和时钟信号等,保证通信的稳定和可靠。

六、总结波形发生器是一种重要的电子设备,在多个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RC振荡电路的波形发生器设计方案,通过选择合适的元件、计算数值、组装电路和调试优化等步骤,可以实现频率可调、波形形状可变的输出信号。

基于单片机的波形发生器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波形发生器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波形发生器设计摘要:本文用单片机作为核心芯片,设计出一款高精度频率信号发生器,具有体积小功率低等优点。

为了实现幅度可控的功能,选用了2个数模转换器片完成此功能,其中一个用来产生波形,另外一个设计成程控放大器进行改变幅度,它的放大倍数通过转换器的数字端口来实现,根据设定的输出幅值,单片机只需要通过公式换算出给予的对应电平。

所有要输出的参数都能通过液晶屏显示。

关键词:信号发生器;单片机;数模转换器1、引言在波形发生器的发展中,高频率的波形发生器技术大部分都掌握在外国手中,我国的波形发生器也有很大突破,在中低端频率的波形发生器中,我国的成本低,波形发生器效果好,远比国外,但是在高端波形发生器中,还是落后于国外。

波形发生器在现代测算领域和教学领域有着很大的应用,产生的频率大小,幅度大小,相位调节,能产生大量的波形,对于各种调试,调控,实验,工业使用,自动控制都有着重大的意义。

2、方案设计本此设计是用单片机为控制主体,对系统进行初始化主要完成对键盘的控制、液晶显示的控制。

使用51系列的单片机,它有着32个接口,且STC系列的单片机可以在工作的过程中进行编程、调试,能很方便的实现程序在下载过程中进行整机的调试。

3、硬件设计(1)液晶显示模块用STC12C5A60S2的P0口作为数据线,用P1.2、P1.1、P1.0分别作为LCD 的EN、R/W、RS。

其中EN是下降沿触发的片选信号,R/W是读写信号,RS是寄存器选择信号。

(2)键盘模块本按键模块使用的是多位独立按键,按键一端接IO口,一端接地,由于单片机的IO口都有内部上拉,因此当按键没有按下的时候,IO检测到的时候高电平,当按键按下的时候,相当于IO短接地,因此这时候单片机检测到的电平为低电平,通过检测不同时刻的IO口状态就可以判断按下的是那个按键。

4个按键分别代表以下功能,第一为功能按键,可以切换不同参数设置界面,第二个为切换按键,可以切换波形、频率和幅值等参数进行设置,第三个为增加按键,第四个为减少按键。

基于AD9834的波形发生器的设计

基于AD9834的波形发生器的设计

基于AD9834的波形发生器的设计一、引言波形发生器广泛应用于电子测量、通信、医疗等领域,可以产生不同频率和形状的电信号。

AD9834是一款数字控制的波形发生器芯片,具有高精度、高稳定性和低功耗的特点。

本文将基于AD9834芯片设计一个简单的波形发生器。

二、设计方案1.系统框图设计的波形发生器主要由AD9834芯片、时钟源、控制电路和输出电路组成。

其中,AD9834芯片负责产生不同频率和形状的电信号,时钟源提供时钟信号使AD9834工作,控制电路负责设置AD9834的参数,输出电路将AD9834产生的信号输出。

2.AD9834芯片AD9834芯片是一款数字控制的波形发生器,具有12位分辨率的DAC 和32位频率控制寄存器。

通过控制寄存器中的频率和相位信息,可以生成正弦、方波和锯齿波等不同形状的信号。

3.时钟源时钟源提供高精度的时钟信号供AD9834芯片使用。

可以选用晶振作为时钟源,也可以选择其他高精度的时钟源供电。

4.控制电路控制电路负责设置AD9834芯片的频率和相位信息。

可以使用单片机或外部控制器来实现控制电路,通过SPI接口与AD9834芯片进行通信,设置相应的参数。

5.输出电路输出电路将AD9834产生的信号输出。

可以采用运放电路来放大输出信号,以满足不同应用的需求。

三、设计步骤1.选择合适的时钟源,并提供给AD9834芯片。

2.设计控制电路,通过SPI接口与AD9834芯片进行通信,设置频率和相位信息。

3.设计输出电路,将AD9834产生的信号经过必要的放大处理,并输出到使用端。

四、性能指标1.输出频率范围:AD9834芯片支持从0Hz到12.5MHz的输出频率范围。

2.分辨率:AD9834芯片的DAC具有12位分辨率,可以实现较高的频率精度。

3.输出信号形状:AD9834芯片支持输出正弦波、方波和锯齿波等不同形状的信号。

4.输出电平:根据实际需求,设计合适的输出电路来满足输出电平要求。

波形发生器的设计实验报告

波形发生器的设计实验报告

波形发生器的设计实验报告波形发生器是一种用于产生各种波形信号的仪器或设备。

它常常被用于电子实验、通信系统测试、音频设备校准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波形发生器的设计实验,并探讨其原理和应用。

波形发生器的设计实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电路设计、元件选择、参数调整和信号输出。

首先,我们需要设计一个合适的电路来产生所需的波形。

常见的波形包括正弦波、方波、三角波等。

根据不同的波形要求,我们可以选择适当的电路结构和元件组成。

例如,正弦波可以通过RC电路或LC电路实现,方波可以通过比较器电路和计数器电路实现,三角波可以通过积分电路实现。

在元件选择方面,我们需要根据设计要求来选择合适的电阻、电容、电感等元件。

这些元件的数值和质量对波形发生器的性能和稳定性起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我们需要仔细考虑每个元件的参数,并选择合适的品牌和型号。

参数调整是波形发生器设计实验中的关键步骤之一。

我们需要根据设计要求来调整电路中各个元件的数值和工作状态,以确保所产生的波形符合要求。

参数调整需要依靠实验数据和仪器测量结果来进行,同时也需要运用一定的电路分析和计算方法。

信号输出是波形发生器设计实验的最终目标。

在设计过程中,我们需要确保所产生的波形信号能够正确输出,并具有稳定性和准确性。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可以使用示波器等仪器来对输出信号进行检测和分析,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和优化。

波形发生器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

在电子实验中,波形发生器常常被用于产生各种测试信号,用于测试和验证电路的性能和功能。

在通信系统测试中,波形发生器可以产生各种模拟信号,用于测试和校准通信设备。

在音频设备校准中,波形发生器可以产生各种音频信号,用于校准音频设备的频率响应和失真特性。

波形发生器的设计实验是一个涉及电路设计、元件选择、参数调整和信号输出的复杂过程。

在实验中,我们需要仔细考虑每个步骤的要求,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实验验证,我们可以获得稳定、准确的波形信号,满足各种应用需求。

多路波形发生器的设计与实现

多路波形发生器的设计与实现

多路波形发生器的设计与实现引言多路波形发生器是一种能够同时输出多种不同信号波形的设备。

它的设计与实现涉及到信号发生器、电路设计以及软件编程等多个方面的知识。

本文将详细探讨多路波形发生器的设计与实现过程。

设计要求在设计多路波形发生器时,需要满足以下要求: 1. 能够同时输出多路信号波形;2. 支持多种常见的信号波形,例如正弦波、方波、三角波等;3. 能够调节不同信号波形的频率、幅度和相位等参数;4. 需要提供友好的用户界面,方便用户进行操作;5. 设备的输出稳定性和精度要求较高。

设计方案基于以上设计要求,我们可以采用以下设计方案来实现多路波形发生器:电路设计模拟信号生成电路1.使用数字模拟转换器(DAC)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2.通过运放电路放大模拟信号,并根据用户设置的幅度参数进行调节;3.按照用户设置的频率参数生成模拟信号的周期性变化。

控制电路设计1.使用微控制器或FPGA作为控制核心,负责接收用户的输入,控制信号的生成和输出等操作;2.通过按键、旋钮或者触摸屏等输入设备与用户进行交互;3.控制电路还需要生成相位差来实现多路信号波形的同步输出。

软件编程1.使用适当的编程语言开发控制软件,实现用户界面的设计和数据的处理;2.根据用户输入的参数,生成对应的波形参数,并通过控制电路输出;3.控制软件还需要实现相位差的计算和同步输出的控制。

实现步骤下面将介绍具体的实现步骤:步骤一:电路设计与组装1.根据电路设计方案,选择合适的元器件,设计并制作模拟信号生成电路;2.设计并制作控制电路,使其能够与模拟信号生成电路有效地协作;3.对于大规模的多路波形发生器,可能需要使用多个模块进行串联或并联。

步骤二:软件编程与调试1.根据设计方案,使用适当的编程语言进行控制软件的开发;2.实现用户界面的设计,包括输入参数的显示和调节;3.编写波形参数生成的算法,并将生成的参数发送给控制电路;4.调试软件功能及与控制电路之间的通信问题。

波形发生器设计

波形发生器设计

波形发生器设计波形发生器是一种用于产生特定频率、幅度和波形的电子器件。

它在电子实验、仪器测试和通信系统中应用广泛。

波形发生器可产生各种波形,如正弦波、方波、锯齿波、三角波等。

在设计波形发生器时,需要考虑输出频率的稳定性、幅度控制的精度、波形形状的准确性等因素。

1.频率稳定性:波形发生器的频率稳定性是指在长时间运行中,输出频率的变化幅度。

为了提高频率稳定性,可以采用晶振作为基准震荡源,并通过锁相环、频率合成等方法进行稳定化处理。

2.幅度控制:波形发生器需要具备可调节输出幅度的功能,可通过电压控制放大器或级联多个放大器来实现。

此外,还需要考虑输出幅度的精度和范围。

3.波形形状准确性:波形发生器输出的波形形状应尽量接近预期的理想波形。

对于正弦波发生器,可以采用反馈电路来实现,通过控制反馈增益和相位来调节输出波形的形状。

4.输出阻抗:波形发生器的输出阻抗要与负载匹配,以确保输出波形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通常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输出级的类型以及调节反馈电路中的参数来实现。

5.频率范围:波形发生器应具备较宽的频率范围,以适应不同的应用需求。

常见的波形发生器频率范围为几Hz到几GHz,可以根据具体需求进行选择。

6.数字控制:现代波形发生器常采用数字控制,可以通过面板、遥控等方式进行操作和控制。

数字控制可以提高操作的灵活性和方便性,并可实现一些高级功能,如频率扫描、脉冲调制等。

综上所述,波形发生器的设计需要考虑频率稳定性、幅度控制、波形形状准确性、输出阻抗、频率范围和数字控制等方面。

设计人员需要根据具体需求选择适当的电路拓扑结构、器件和控制方法,并进行系统性能测试和优化,以实现高稳定性、高精度和高可靠性的波形发生器。

基于单片机的波形发生器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波形发生器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波形发生器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波形发生器设计是一种新兴的技术,它利用单片机
来发出不同的波形信号,以满足不同的测量需求。

这种技术的核心部
分就是使用微处理器(单片机)来生成和控制信号,以及支持信号实验。

首先,为了发出不同的波形,使用微处理器(单片机)需要进行
控制程序设计,以将不同的波形转变为数字信号。

这要求开发者在硬
件上设计一个模拟输入的控制信号,以便发出不同的波形。

程序设计
中需要考虑波形的持续时间、信号的幅度等,并编写相应代码来表示
不同的波形。

一旦波形发生器已经通过发出不同的波形通过单片机设计,就可以将此模拟信号输出到一系列设备。

此外,为了确保实验能够取得有效的结果,还需要对基于单片机
的波形发生器进行测试和校准。

在这方面,使用电子测量仪表来检查
实验中的信号,确保不同的波形能够准确的在一系列的设备中传播,
以及数据采集是否能被准确的捕获。

同时,根据波形的持续时间,来
进行相应调整,确保发出不同波形的准确性。

总而言之,基于单片机的波形发生器设计是一项很有前景的技术,可以有效的处理和传送信号,同时也为测量和实验提供准确的信号。

然而,这也要求开发者具有扎实的单片机知识和信号处理能力,以及
对测量仪表、信号传输和数据采集的理解,才能将这项技术发挥出最
大的效果。

波形发生器设计方案

波形发生器设计方案

波形发生器设计方案1. 简介波形发生器是一种用于产生各种波形信号的电子设备。

波形发生器广泛应用于电子实验、通信、测试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本文将介绍一个基于数字技术的波形发生器设计方案。

2. 设计原理波形发生器的设计原理是基于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选择合适的数字信号处理器(DSP)芯片作为波形发生器的核心处理器。

DSP芯片具有强大的数学运算能力和高速数据处理能力,适合用于波形生成。

2.实现波形发生器的数字信号处理算法。

根据需求,可以选择正弦波、方波、三角波等常见的波形形式。

具体的算法实现可以利用DSP芯片提供的数学运算指令和运算库来完成。

3.将数字信号处理器与外部模拟电路相连。

使用模数转换器(ADC)将DSP芯片生成的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然后通过低通滤波器进行滤波处理,最后输出所需的波形信号。

3. 设计步骤步骤一:选择合适的DSP芯片根据波形发生器的性能要求,选择一款功能强大的DSP芯片作为波形发生器的核心处理器。

考虑芯片的计算能力、存储容量、接口类型等因素。

步骤二:实现波形生成算法根据需求,在选择的DSP芯片上开发波形生成算法。

可以使用C语言或者汇编语言来编写算法代码。

常见的波形生成算法包括:•正弦波生成算法:利用正弦函数的周期性特点,通过离散化计算得到正弦波的采样值。

•方波生成算法:通过周期性地改变正负值来生成方波的采样值。

•三角波生成算法:通过线性函数的斜率逐渐增大或减小来生成三角波的采样值。

步骤三:连接外部模拟电路将DSP芯片与外部模拟电路相连。

使用模数转换器将DSP芯片生成的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

选择合适的ADC芯片,并配置相应的通信接口。

步骤四:滤波处理与输出通过低通滤波器对模拟信号进行滤波处理。

滤波器的设计要考虑去除数字信号的高频成分,保留所需波形的频谱特性。

最后,将滤波后的信号输出到波形发生器的输出端口。

4. 总结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数字技术的波形发生器设计方案,通过选择合适的DSP芯片、实现波形生成算法、连接外部模拟电路和滤波处理与输出等步骤,可以实现高性能、多种波形的波形发生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正 文1 选题背景波形发生器又名信号源,广泛应用于电子电路、自动控制和科学试验等领域。

雷达、通信、宇航、遥控遥测技术和电子系统等领域都随处可见波形发生器的应用。

如今作为电子系统心脏的信号源的性能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电子设备和系统的性能的提高,因此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今对信号源的频率稳定度、频谱纯度和频率范围以及信号波形的形状提出越来越高的挑战。

1.1指导思想利用NE555构成多谐振荡器产生方波,根据LM324输出的锯齿波分别通入低通滤波器和高通滤波器就可以输出正弦波Ⅰ、正弦波Ⅱ。

1.2 方案论证方案一:使用NE555芯片构成多谐振荡器,输出方波,通过锯齿波发生电路产生锯齿波,然后通过一个KHz f H 10=的低通滤波器,通过滤波产生一次,8KHz 到10KHz 的正弦波,然后再让锯齿波通过一个24KHz~30KHz 的带通滤波器,输出三次正弦波。

其中滤出三次谐波的理论依据是,由于锯齿波是一个关于t 的周期函数,并且满足狄里赫莱条件:在一个周期内具有有限个间断点,且在这些间断点上,函数是有限值;在一个周期内具有有限个极值点;绝对可积。

方案二:使用功放构成文森桥式震荡电路,产生出8KHz~10KHz 的正弦波。

接着是用NE555芯片,搭建出施密特触发电路,产生脉冲波输出;将脉冲波分别输入一个KHz f H 10=的低通滤波器和24KHz~30KHz 的带通滤波器电路中,产生一次和三次正弦波。

最初方案设计的大体思路在方案一和方案二之间犹豫不决,于是将两个电路的大体电路都进行了简单的设计,发现方案二存在很多的问题很难解决。

问题一:如果使用文森桥式震荡器产生正弦波,改变震荡频率就需要改变RC 常数,要同时改变两个R (在实际电路中,同时改变两个电容的值是很复杂的,而且这样也无法得到一个8KHZ~10KHz 的连续的频率),需要双滑动变阻器并且要保证滑动变阻器改变的值完全相同,有一定困难。

问题二:NE555芯片搭建出来的是一个简单的施密特触发器,输入正弦波之后,输出的脉冲波的占空比是不可以调整的,不满足实验要求的占空比可调的条件。

要是施密特触发器产生的脉冲波的占空比可调会是该电路进一步复杂化。

问题三:LM324芯片的功放不够,由于有Ω600负载电阻的限制,输出波形的峰峰值不能简单的通过电阻的分压来实现。

鉴于方案二存在的问题能以解决,我们就确定选择方案一的整体思路进行方案的设计。

1.3 基本设计任务用555 定时器和四运放LM324 设计并制作一个频率可变的、能够同时输出脉冲波、锯齿波、正弦波I 和正弦波II 的波形产生电路。

(1)四通道同时输出。

每通道输出脉冲波、锯齿波、正弦波I 和正弦波II 中的一种波形,通道负载电阻均为600 欧姆。

(2)四通道输出波形的频率关系为1:1:1:3(三次谐波)。

脉冲波、锯齿波、正弦波I 输出频率范围为8kHz~10kHz,正弦波II 的输出频率范围为24kHz~30kHz。

输出波形无明显失真。

(3)频率误差不大于10%,通带内输出电压幅度峰峰值误差不大于5%。

2 电路设计2.1工作原理NE555构成了多谐振荡器,内部可以产生脉冲波和锯齿波,将锯齿波经过LM324一个比例运算放大电路,就可以得到所需的锯齿波。

然后让锯齿波输出分别通入由LM324组成的低通滤波器电路和高通滤波器电路,就可得到一次正弦波和二次正弦波。

3 各主要电路及部件工作原理3.1脉冲波产生电路脉冲波由NE555芯片搭建的多稳态谐振器振动产生,频率可调,为KHz10。

参8~KHz考NE555芯片使用手册可知,芯片输出波形的峰峰值为10V左右。

使用Multisim仿真的脉冲波产生电路如下图1所示。

图1 脉冲波发生电路利用软件进行波形的仿真,得到脉冲波的图形如图2所示图2 脉冲波仿真波形3.2锯齿波发生电路在锯齿波发生电路的设计中,原始方案是采用教材中的锯齿波发生电路,是通过调整积分电路的正向和反向时间常数的不同,对输入信号的脉冲波进行积分产生锯齿波(该电路是需要二极管的)。

开始是按照这个思路进行仿真的。

因为要同时调整正向和反向积分的时间常数,于是我们就想可以在调整脉冲波的输出频率的时候,只改变高电平或者低电平的持续时间,然后在锯齿波发生电路中选取合适的电容值,然后就可以讲正向或者反向的电阻值固定,只改变另一方向的电阻值就可以了。

见图3是该方案的仿真电路图3 锯齿波产生电路见图1,是用NE555产生出脉冲波,然后通过锯齿波产生电路,这里仿真没有选择功放为LM324,未考虑600的负载电阻以及输出的峰峰值。

脉冲波和锯齿波发生电路的参数取值如下uf C C C K R R K R K R R K R K R K R K R 01.0)(4700)(3510910.123212087654321===Ω=Ω=Ω=Ω==Ω=Ω=Ω=Ω=电位器电位器根据NE555芯片的使用手册,有以下有用公式:B A B L H H B A B A L H B L B A H R R R t t t cycle duty waveform Output CR R frequency CR R t t period CR t CR R t 21___)2(44.1)2(693.0)(693.0)(693.0+-=+=+≈+=+==+= 根据以上的公式,就可以计算出理论上的各种参数:uSt uSt uSt KHz f KHz f L H H 9.61001.0101693.08.1171001.0)10110)412((693.01.901001.0)1011012(693.029.101001.0)10121012(44.181001.0)101210)412((44.163633633633max 633min max min =⨯⨯⨯⨯==⨯⨯⨯+⨯+==⨯⨯⨯+⨯==⨯⨯⨯⨯+⨯==⨯⨯⨯⨯+⨯+=-----在对锯齿波进行仿真的时候,发现波形有些失真,上网查阅资料后得知要是RC 常数跟脉冲波的时间相匹配才行。

)(L H t t RC 或=去锯齿波发生电路的参数选择及计算过程如下:Ω=⨯⨯=Ω=⨯⨯=Ω=⨯⨯===6901001.0109.68.111001.0108.11791001.0101.90t uf01.06-6-26-6-16-6-1H1max min R K R K R C R C 由取 如图1所示,1R 为一个ΩK 9电阻和一个ΩK 3电位器组成,2R 取Ω700仿真结果见图4的锯齿波。

图4 锯齿波仿真波形从图4的波形中算出锯齿波的峰峰值为V Div Div V 4.42.2/2=⨯由于要求负载电阻为Ω600,不能直接进行分压来控制峰峰值为V 1,再用功放来满足峰峰值的要求的话,LM324的四功放无法满足整个电路的需求,因此这种锯齿波的单元电路就被放弃了,需要进行改进。

查阅资料发现了在NE555芯片构成的脉冲波发生电路中就有锯齿波,只需要在该处输出,然后调整峰峰值便可以得到要求的锯齿波。

改进后的电路仿真图如下图5。

图5 改进后的脉冲波和锯齿波发生电路改进后的电路对脉冲波发生电路的参数也进行了调整,让脉冲波的占空比接近一半。

锯齿波发生电路是一个反向比例运算电路,由公式⎪⎪⎭⎫⎝⎛-=RRu fou参数的选择如下:Ω=Ω==KRKRVufo35101取由对该电路进行软件仿真得到理论上的锯齿波波形,见图6。

图中另一个波形是NE555芯片的输出波形。

图6 改进电路后的脉冲波和锯齿波的仿真波形得到的锯齿波的峰峰值约为V1,频率与NE555芯片产生的脉冲波频率保持一致,满足实验要求,就完成了锯齿波波形发生电路的理论设计。

3.3正弦波发生电路在电路的设计初期,一次正弦波,也就是KHz 8~KHz 10的正弦波发生电路是采用的是截止频率为KHz f c 10=的二阶压控电压源低通滤波器,电路图见下图图7 二阶压控电压源低通滤波器原理图根据截至频率KHz f c 10=,查图确定电容的标称值图8 二阶压控电压源低通滤波电路参数选取参考图取nF C 3.3=查表确定电容1C 的值,以及1=K 时对应的电阻。

v A 12 4 6 8 10 1R 1.4221.126 0.824 0.617 0.521 0.462 1R 5.3992.250 1.537 2.051 2.429 2.742 1R 开路6.752 3.148 3.203 3.372 3.560 1R6.752 9.444 16.012 23.602 32.038 1RC 33.0 C C 2 C 2 C 2 C 2因为低通滤波器的输入直接从锯齿波发生电路的输出端引入,峰峰值为V 1,所以nF nF C C K R K R A v 13.333.033.0399.5422.11121=⨯==Ω=Ω==将上列阻值乘以计算出来的K 值Ω≈⨯=Ω≈⨯=K R K R 163399.543422.121进行电路仿真后电路图如图图9 二阶压控电压源低通滤波器仿真电路图9下部分就是二阶压控电压源低通滤波器电路(一次正弦波产生电路),蓝色的线分别是滤波器的输入和输出端,其中输入端是锯齿波发生电路的输出端,即输入峰峰值为V 1的锯齿波。

仿真的波形如下图9所示图10 一次正弦波仿真波形图中,上部分波形是输入的峰峰值为V 1的锯齿波,下部分是一次正弦波,频率与锯齿波保持一致,但是峰峰值没有达到实验要求的V 1,有所衰减。

于是对电路的参数重新选择。

nF nF C C K R K R K R K R A v 13.333.033.0203752.6203752.68.63250.23.33126.1214321=⨯==Ω≈⨯=Ω≈⨯=Ω≈⨯=Ω≈⨯==修改后的仿真电路图如下图11 改进后的二阶压控电压源低通滤波电路再次进行波形的仿真,结果如下图:图12 改进后的一次正弦波仿真波形从仿真结果可以发现,波形的峰峰值又超过了V 1,对电路进行理论分析,发现因为使用的单电源,偏置电阻ΩK 10影响了原本与地直接只有ΩK 10的3R 的阻值,串上了偏置电阻。

根据二阶压控电压源电路的放大倍数公式341R R A v +=进行电阻的调整。

取Ω=K R 1003得到的满足条件的峰峰值为V1的一次正弦波。

上面的波形是从锯齿波发生电路输出的锯齿波,下面的是经过低通滤波器之后产生的一次正弦波波形,两个波形的峰峰值单位都是DivV/5,可知波形在KHzKHz10~8的仿真结果都满足实验要求。

该部分的仿真设计就完成了。

图13 一次正弦波仿真波形3.4 二次正弦波发生电路二次正弦波的电路的设计思路是通过一个通带为z30~z24KHKH的带通滤波器。

设计该滤波器是采用的无限增益多路反馈(MFB)电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