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电路与系统】期末复习提纲(投影版)
通信电子线路复习纲要完整答案

PC = PD − PO
I C 0 、I C1 m 分别表示集电极电流 i C 脉冲波平均分量和基波分量振幅,
第三章 正弦波振荡器 1、 平衡条件、起振条件、稳定条件 P117~121 答: 平衡条件:
振幅:T (ωOSC ) = 1 相位:ϕ (ωOSC ) = 2nπ ( n = 0,1,2,.…) 振幅:V f > Vi 或T (ωOSC ) > 1 相位:ϕ (ωOSC ) = 2nπ ( n = 0,1,2,.…)
⎧ f − f L (当f C > f L 时) f I = fC + fL或 f I = ⎨ C ⎩ f L − f C (当f L > f C 时)
6、二极管双平衡稳定条件(了解)
通信 1002 班
-5-
dream-fly
7、混频增益、噪声系数的概念。 答: 混频增益: 混频器的输出中频信号电压 Vi(或功率 PI ) 对输入信号电压 VS (或功率 PS ) 的比值,用分贝数表示,即 AC = 20 lg
绪论 1、 无线通信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的功能?P1~2 答:组成:发射装置、接收装置和传输媒质。 发射装置包括换能器、发射机和发射天线三部分。 作用:换能器:将被发送的信息变换为电信号。例如话筒将声音变为电信号。 发射机:将换能器输出的电信号变为强度足够的高频电振荡。 天线:将高频电振荡变成电磁波向传输媒质辐射。 传输媒质是自由空间。 接收装置由接收天线、接收机和换能器组成。要求:能从众多的电磁波中选出有用的微 弱信号。 作用:接收天线:将空间传播到其上的电磁波→高频电振荡。 接收机:高频电振荡还原成电信号。 换能器:将电信号还原成所传送信息 。 2、 无线电波传播方式有哪几种?P2~3 答:中长波: f ≤ 1500 KHz , λ > 200 m (沿地面传播) ; 短波: ; f : 1500KHz ~ 30MHz , λ : 10m ~ 200m (靠电离层反射传播)
通信原理期末总复习重点

3
3 . 23 * 10 Baud
3
第2章的主要知识点
一、随机过程的统计特性
分布函数 Fn ( x1 , x2 , xn ; t1 , t 2 , t n ) P { (t1 ) x1 , (t 2 ) x 2 , (t n ) x n }
2 2 2 2 2
E x 1 cos 0 t E x 1 E x 2 sin 2 0 t E x 2 sin 0 t
2 2 2 2
2
cos
2
0 t sin 2 0 t
2
2 2 (2)R y ( t 1 , t 2 ) E y t 1 y t 2 E x 1 cos 0 t 1 cos 0 t 2 E x 2 sin 0 t 1 sin 0 t 2
e
j 2 f
df n 0 f H
sin H
H
n 0 f H Sa ( H )
第2章的主要知识点
十一、窄带随机过程
1、数学表示 ( t ) a ( t ) cos[ c t ( t )],
a ( t ) 0
(t ) c (t ) cos c t s ( t ) sin c t
dt
0
erfc ( x ) 1 erf ( x )
2
e
2
e
t
2
dt
x
3、概率积分函数 4、Q函数
Q ( x) 1 2 erfc (
通信原理期末复习提纲

信息量定义: I = log a [1/P(x)] = -log a P(x) 通常取a = 2, 此时单位为“比特”。
对于一个等概率、二进制码元:I = log 2 [1/P(x)] = log 2 [1/(1/2)] = 1 比特⏹ 信息量的定义若一个符号x i 出现的概率为P (x i ),则其信息量为⏹ 信息量的单位当a = 2 时,单位为比特(Bit )总信息量x 为消息,它是组成消息的各种符号的集合;n i 为符号x i 出现的次数; M 为消息中符号的种类。
⏹等概率出现的M 进制符号的信息量☐ 设符号种类为M ,每个符号出现的概率相等,则每个符号出现的概率均为 ⏹ ☐ 每个符号的信息量为⏹☐ 若M = 2k (k 为正整数),则⏹⏹平均信息量(熵)Mi Mx P i ,...,2,1,1)(==Mi M x P x I i i ,...,2,1,log )(log )(22==-=Mi k x I ki ,...,2,1,2log )(2===设各符号出现的总次数为n ,则总信息量为 I (x ) = H (x ) · n例:一个信息源由4个符号0、1、2、3组成,它们出现的概率分别为3/8、1/4、1/4、1/8,且每个符号的出现都是独立的。
试求某消息:10201302013001203210100321010023010202010312 0322100120210的信息量。
解:此消息中0出现23次,1出现14次,2出现13次,3出现7次,消息共有57个符号。
出现0的信息量为, 出现1的信息量为 出现2的信息量为 出现3的信息量为 消息的信息量:平均信息量(算术平均):信息的熵(统计平均):∙模拟信号:取值连续,例如语音∙数字信号:取值离散,例如数据模拟通信通信方式:信号中某个参量连续取值 通信要求:高保真地复现信息 质量准则:信噪比基本问题:参量估值问题 数字通信通信方式:信号中某个参量离散取值 通信要求:正确判断离散值 质量准则:错误率基本问题:统计判决理论bit 3338log 232=⋅bit 284log 142=⋅bit 264log 132=⋅bit 218log 72=⋅bitI 10821262833=+++=符号89.157108符号总数bitI I ===符号906.1 81log 8141log 4141log 4183log 832222bitI =----= 模拟通信系统模型⏹模拟通信系统主要性能指标☐有效性:信号的带宽☐可靠性:信噪比⏹数字通信系统主要性能指标☐有效性:传输速率,包括码元速率和信息速率☐可靠性:错误率,包括误码率和误比特率⏹频带宽度对于传输同一信号,所需的频带宽度越窄,则通信系统的有效性越好。
通信电子线路总复习大纲PPT学习教案

3. 高频调谐功率放大器
重点:
1)调谐功放的用途与特点(与小信号调谐放 大器进行比较)(掌握); 2) 调谐功放的工作原理及折线近似分析法 (掌握); 导通角、动态特性线 3)功率和效率(5种功率和2种效率) (掌握) ;
4)工作状态(过压状态、欠压状态、临界状 态)和阻抗变换问题(掌握); 5)直流馈电电路;自给偏压环节——基流 偏压与射流偏压(了解)。
通信电子线路总复习大纲
会计学
1
1.绪论
重点:
1)通信系统的概念和结构(掌 握)
2)无线电波的传输特性(掌握)
3)调制的通信系统(掌握)
4)无线电广播调幅发射机和超 外差接收机(了解)
难点:调制通信系统结构
典型习题:
第1页/共14页
1-3(调制的作用)、1-5
2.小信号调谐放大器 重点:
1)并联谐振回路的选频作用(掌握) 品质因数 (Q)、通频带、选择性
第4页/共14页
难点:
1)工作状态分析; 2)根据调谐功率放大器的动态负载线分析
电路工作状态。
典型习题: 3-14、3-22
第5页/共14页
4. 正弦波振荡器 重点:
1)振荡器的种类、结构及应用(了解): 起振条件和稳定条件
2)三点式振荡器( 射同基反)(掌握); 3)改进型电容三点式振荡器,即克拉泼电 路和西勒电路(掌握); 4)石英晶体振荡器电路(串联晶振、并联 晶振)(掌握)。
第13页/共14页
第8页/共14页
难点:
1)大信号基极、集电极调幅工作原理及设 计、调整要点;
2)检波失真分析。
典型习题: 5-7、5-12、5-24、5-25
第9页/共14页
通信电路原理复习提纲

通信电路原理复习提纲复习提纲⼀、基本概念1、在通信设备中,属于线性系统的电路有线性放⼤器、滤波器、均衡器、相加(减)器、微分(积分)电路以及⼯作于线性状态下的反馈控制电路等。
2、零中频接收机是将有⽤信号直接变换到基带,中频为零。
3、滤波器按处理的信号形式可分为模拟滤波器、数字滤波器和抽样数据滤波器等。
4、接收机要有⾜够⾼的灵敏度(接收弱信号的能⼒)和⾼的选择性(选出有⽤信号滤除⽆⽤信号的能⼒)。
5、通信系统的基本特性有传输距离、通信容量、信号失真度、抗⼲扰能⼒。
6、发送与接收设备主要任务是对基带信号进⾏处理,使之适宜于所采⽤信道的传输特性。
7、通信系统按信道可分有线通信系统和⽆线通信系统。
8、通信系统的基本特性有传输距离、通信容量、信号失真度、抗⼲扰能⼒。
9、信号通过⾮线性系统后,最主要的特点是将产⽣新的频率分量。
10、通⾏系统的信道特性有衰减特性、⼯作频率范围、频率特性、时变时不变特性、⼲扰特性。
11、常⽤的多路复⽤信号传输有频分复⽤、时分复⽤和码分复⽤等。
12、PLL 表⽰锁相环,AGC 表⽰⾃动增益控制,AFC 表⽰⾃动频率控制。
13、滤波器按其频率特性可分为低通,⾼通,带通,带阻。
14、通⾏系统的信道特性有衰减特性、⼯作频率范围、频率特性、时变时不变特性、⼲扰特性。
15、直接表⽰原始信息的电信号为基带信号,直接传送该信号称为基带信号传输。
16、设备内部的噪声主要由电阻内电⼦的热运动和电⼦器件内部的带电粒⼦的⽆规则运动产⽣的。
17、滤波器的功能是对信号频谱进⾏处理。
18、通信系统调制⽅式主要有调幅、调频、调相。
19、有⾊噪声是在有效频带内,功率谱分布不均匀的噪声。
20、晶体管的噪声有四个来源:电阻热噪声、散粒噪声、分配噪声、1 / f 噪声。
21、共发—共基组合放⼤单元电路最突出的特点是⾼频响应特性好,频带宽,稳定性好。
22、⽩噪声是功率谱密度在整个频段内为恒定值的噪声。
23、场效应管的噪声有四个来源:栅极散粒噪声、沟道热噪声、栅极感应噪声和1 / f 噪声。
【通信电路与系统】期末复习提纲(投影版)

《通信电路与系统》课程期末复习提纲特别说明(一)首先建立正确、牢固的电路概念(物理概念) 对电路工作原理的理解、对分析公式的理解 (二)务必建立强烈的“非线性电路”的概念非线性电路与大家所学的模拟电路课程中的线性电路分析方法截然不同。
请大家谨慎使用诸如拉氏变换这类线性系统的分析方法。
(三)要建立信号“频率变换”、“频谱搬移”的概念实现这类信号变换非得“非线性电路”不可。
(四)“线性”与“非线性”的对立统一关系 在混频电路中介绍的“时变参量分析法”、锁相环路中的“线性分析”等。
(五)不同的知识点应该做到融会贯通第一章 通信概论1、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2、模拟与数字通信的概念3、通信方式:基带/频带;TDM/FDM ;单工/半双工/全双工4、信道:有线/无线;衡参/变参5、比特速率/码元速率:二进制与多进制码率的关系 比特率指的是信息速率,单位:bit/s码元速率指的是不同进制符号的符号速率,单位:波特 当0、1等概率时,二进制码率数值上等于比特率当一个M 进制编码是由一个二进制编码转换而来时,有bM 2R R =log M第二章 谐振功率放大1、LC 并联谐振回路(各电路的基础)(1)阻抗频率特性,谐振与失谐;振荡频率,谐振电阻 (2)频率响应:幅频特性与相频特性 (3)品质因数Q ,与谐振电阻的关系 (4)滤波作用,通频带 (5)重要的关系式00R Q =;P P R Q =;00p p R Q R Q =;00p Pp R R R R R =+ 03dBp f B Q ≈2、放大效率(1)功率放大必须注重效率问题(2)放大器甲、乙、丙类工作状态的定义 (3)丙类(C 类)工作状态效率高的原因提高放大效率的关键是减小管耗,主要措施:A .减小c i 的导通角θ(C 类放大,以增大激励功率为代价)B .减小电流与电压的乘积c ce i u ⋅,借助LC 电路,保证c i 大时ceu 小,或者ce u 大时c i 小(1958年提出的D 类放大,推挽PDM 开关模式放大,在音频放大、电机控制、电源逆变上应用。
通信原理复习提纲

第一章知识点:1.什么是信息、消息、通信?信息是指消息中所包含的对受信者有意义的内容(或有效内容)。
消息是指信源所产生的信息的物理表现。
通信是指一地向另一地进行消息的有效传递2.通信系统一般模型具有哪些模块,模拟通信系统、数字通信系统有哪些模块,各模块具有什么功能。
(重点)通信系统一般由信息源、发送设备、信道、噪声源、接受设备、信宿组成。
数字通信系统有信源、信源编码、信道编码、调制、信道、同步。
模拟通信系统有:信源、调制、信道、解调、信宿信源:将消息转换为电信号的设备。
信源编码:降低数字信号的冗余,提高数字信号的有效性。
信道编码:增加冗余字符,纠错编码,提高传输的可靠性。
调制:使编码信号特性与信道特性相适应,以通过信道传输。
信道:基带信道--可传输很低的频率分量。
频带信道--不能传输很低的频率分量。
同步:数字通信系统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发端、收端间需共同的时间标准使收端准确知道每个符号的起止时刻,实现同步接收3.什么是基带信号、什么是频带信号?基带信号:由于未经调制的脉冲电信号所占据的频带通常从直流和低频开始。
因而称为数字基带信号。
频带信号:将各种数字基带信号转换成适于信道传输的数字调制信号(已调信号或频带信号)4.数字通信系统具有哪些特点?(1)由于数字信号的可能取值数目有限,所以在失真没有超过给定值的条件下,不影响接受的正确判决。
(2)可采用纠错编码等差错控制技术,从而提高系统的抗干扰性。
(3)可采用数字加密技术,从而提高系统的保密度。
(4)可以综合传输各种模拟和数字输入消息,并且便于存储和处理。
(5)和模拟通信设备相比,设计和制造更容易、体积更小、重量更轻。
(6)可以通过信源编码进行压缩,以减小多余度,提高信道利用率。
(7)输出信噪比随带宽按指数增长。
5. 通信系统可以分为哪些类型?数字通信系统和模拟通信系统6. 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是什么?提高各项指标可以采用什么方法?(重点)主要性能指标:有效性、可靠性可以用降低有效性的方法提高可靠性、也可以用降低可靠性的办法提高有效性。
《通信电路》复习提纲

《通信电路》总复习第一章1、什么是线性电路和非线性电路?描述非线性电子器件的参量有哪三种?2、无线收发信机的组成方框图、各方框图的波形及简要工作原理。
第二章1、研究小信号放大器,需要从哪几方面入手?答:放大能力 和 选择性能 两方面分析2、晶体管在高频工作时,其放大能力与频率的关系如何?比较T a f f f ,,β的大小。
答:3、对于高频放大器,频率与放大能力的关系是什么?T a f f f ,,β相互间的大小关系如何? f β < f T < f α4、多级级联调谐电路总放大倍数、总带宽与单级放大倍数和带宽之间和关系?单级调谐电路的矩形系数是多少?多级调谐电路的矩形系数是多少?5、LC 串、并联回路的阻抗性质是什么?6、小信号调谐放大器如何组成(哪几部分)?7、参差调谐放大器各级的谐振工作频率如何安排(两级和三级)?作业中:2-4 2-6 2-8 2-9 2-14第三章1、丙类功率放大器能正常工作的原因是什么?它比甲类、乙类率放大器相比具有什么优点?2、丙类功率放大器要实现基极调幅和集电极调幅,分别需要工作于什么状态?3、导通角的计算公式(已知Eb,Ubm和Ubo)4、功率放大器工作于临界、欠压和过压状态时的电流、电压特性,什么时候可看成恒压源?什么时候可看成恒压源?负载特性(图)如何?负载、集电极电源、激励信号、反向偏置电压和温度对工作状态的影响例:设高频功率放大器工作于临界状态,当晶体管的负载增加时时,晶体管工作状态如何变化?集电极电流波形如何变化?若使其返回临界状态,分别如何改变集电极电源、基极激励信号、基极反向直流偏压?第四章1、什么是三点式振荡器?其相位平衡条件是什么?各电极阻抗特性之间的相互关系是什么?2、反馈型自激振荡器的起振条件、平衡条件和稳定条件分别是什么?(振幅与相位)3、晶振的优点是什么?石英晶体的阻抗特性如何(随工作频率如何变化),在晶振电路中如何使用(并联和串联两种情况)4、改进型电容三点式电路(克拉沷和西勒电路两种)的基本工作原理图(能画出),如何工作?振荡频率是多少?有何优点?第五章1、AM、DSB、SSB信号的波形、功率、带宽、解调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信电路与系统》课程期末复习提纲特别说明(一)首先建立正确、牢固的电路概念(物理概念) 对电路工作原理的理解、对分析公式的理解 (二)务必建立强烈的“非线性电路”的概念非线性电路与大家所学的模拟电路课程中的线性电路分析方法截然不同。
请大家谨慎使用诸如拉氏变换这类线性系统的分析方法。
(三)要建立信号“频率变换”、“频谱搬移”的概念实现这类信号变换非得“非线性电路”不可。
(四)“线性”与“非线性”的对立统一关系 在混频电路中介绍的“时变参量分析法”、锁相环路中的“线性分析”等。
(五)不同的知识点应该做到融会贯通第一章 通信概论1、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2、模拟与数字通信的概念3、通信方式:基带/频带;TDM/FDM ;单工/半双工/全双工4、信道:有线/无线;衡参/变参5、比特速率/码元速率:二进制与多进制码率的关系 比特率指的是信息速率,单位:bit/s码元速率指的是不同进制符号的符号速率,单位:波特 当0、1等概率时,二进制码率数值上等于比特率当一个M 进制编码是由一个二进制编码转换而来时,有bM 2R R =log M第二章 谐振功率放大1、LC 并联谐振回路(各电路的基础)(1)阻抗频率特性,谐振与失谐;振荡频率,谐振电阻 (2)频率响应:幅频特性与相频特性 (3)品质因数Q ,与谐振电阻的关系 (4)滤波作用,通频带 (5)重要的关系式00R Q =;P P R Q =;00p p R Q R Q =;00p Pp R R R R R =+ 03dBp f B Q ≈2、放大效率(1)功率放大必须注重效率问题(2)放大器甲、乙、丙类工作状态的定义 (3)丙类(C 类)工作状态效率高的原因提高放大效率的关键是减小管耗,主要措施:A .减小c i 的导通角θ(C 类放大,以增大激励功率为代价)B .减小电流与电压的乘积c ce i u ⋅,借助LC 电路,保证c i 大时ceu 小,或者ce u 大时c i 小(1958年提出的D 类放大,推挽PDM 开关模式放大,在音频放大、电机控制、电源逆变上应用。
高频音质和EMI 特性有待改进)2、丙类电路特点(1)放大器偏置特点,输出电流波形特点;(负偏/余弦脉冲,付氏级数分解)(2)波形放大不失真的条件;(准线性放大的概念) (3)负载特点:回路进行选频,是谐振放大方式 3、丙类功放的三种工作状态(1)临界、过压、欠压三种状态的定义(2)影响三种状态之间变化的因素,电路特性,具体应用 4、简单的电路计算(1) 输出功率 (2)电源DC 功率 (3)效率 5、已调波放大不失真、高效率地放大AM 或FM 波应使用何种放大方式 6、耦合电路的功能 调谐选频+阻抗匹配 7、例题 【例1】丙类谐振功率放大器处于临界工作状态,负载回路调谐于c ω,谐振电阻23p R =Ω,电源电压V cc =24V ,功放管集电极电流为...cos .cos ..+++=t t i c c c ωω2587095905570(安培)求:(1)功率放大器的输出功率;(2)集电极效率。
解:(1)221110.9592310.622oc m p P I R W ==××= (2)10.6100%79%0.57724o c dP P η=×==×第三章 振荡电路本章牵扯的电路基本物理概念多,对电路分析、计算的基本功有相当的要求,必须掌握。
1、正反馈振荡起振与平衡原理(1) 正反馈振荡的物理概念,振荡器的性质 (2) 起振条件(振幅条件、相位条件) (3) 平衡条件(振幅条件、相位条件)(4)软激励状态/硬激励状态(实际为丙类工作) 2、三点式振荡器及其电路组成原则(1) 三点式振荡器电路及其组成原则三个电抗元件ce X 、be X 、cb X 共同构成谐振选频回路,其中两个电抗元件构成反馈网络。
e b cbe c1X2X 3X(2) 基本三点式振荡电路主要形式(考比兹/哈特莱) (3) 必须掌握高频交流等效电路的画法直流等效电路及等效原则等效原则:电容和电感视为理想元件。
电容开路,电感短路。
以考比兹振荡器(Colpitts oscillator )为例直流等效电路(dc equivalent circuit)由直流等效电路可以达到合理选择晶体管静态工作点的目的。
1b R 2b R bC RFCeR 1C 2C CCV +3C cC LR L1b R 2b R bC RFCeR 1C 2C CCV +3C cC LR L CQI212≈−+b BEQcc b b CQ eR U V R R I R 注意:在起振阶段,随着集电极电流振幅的增加,在部分时间内管子将可能进入截止区(集电极电流波形下半部削波),从而导致集电极电流平均分量从原来的静点I C Q 的基础上开始增加,从而使发射结偏压将向负偏变化,进入截止区后,主放大器的电压增益将逐渐下降。
这种“直流负反馈”的内在动因可以看成导致振荡器最终保持“振荡平衡状态”的原因。
实际上中的直流反馈是负反馈,而对交流信号的反馈为正反馈。
为了保证起振时的放大器电压增益,直流偏置设计应保证晶体管正偏,使其工作在线性放大区,但应保证较小的正偏电流。
交流等效电路(ac equivalent circuit)及等效原则注意:1、所谓“交流”是指在振荡频率上的交流振荡电压。
2、“交流等效电路”是振荡频率上的等效电路。
3、“交流等效电路”中的电抗是在振荡频率上的电抗。
交流等效原则:电容按电容值大小和功能分为耦合电容和回路电容。
电感按电感值大小和功能分为射频扼流圈(R.F.C.)和回路电容感。
1、耦合电容短路,回路电容保留。
2、射频扼流圈开路,回路电感保留。
3、电源接地。
(4)观察振荡器组态,找到输出端与反馈端,不同组态下的反馈系数计算、振荡频率计算、主放大器增益不同组态放大器的特点:●共射放大器:输入-输出反相,电压增益 > 1射极为参考点GND ; 基极输入(反馈加入端);集电极输出。
●共集放大器(射随器):输入-输出同相,电压增益 < 1集电极为参考点GND ;基极输入;射极输出。
●共基放大器:输入-输出同相,电压增益 > 1基极为参考点GND ;射极输入;集电极输出。
3、频率稳定度改进1:LC 振荡器的改进 (1) 影响频稳度的主要电路因素,改进措施 (2) 改进电路(克拉拨/西勒电路)的特点1b R 2b R bC RFCeR 1C 2C CCV +3C cC R L CC 2C 1 LLR(3)观察振荡器组态,找到输出端与反馈端,反馈系数计算;振荡频率计算。
4、频率稳定度改进2:晶振(1)晶体的等效电路与基本频率特性(2)晶体的两种属性及其应用(高Q的电感/短路元件)(3)两种类型的晶振电路;(并联/串联型)(4)基音与泛音晶振,泛音晶振中的电路措施(LC回路)5、例题【例1】变容二极管直接调频器原理电路如图,分析时忽略晶体管分布电容。
(1)画出高频等效电路;(2)求振荡器的反馈系数;(3)若C的电容值在5pF~15pF范围内变化,求该电路的振j荡频率范围。
解:(1)(2)5pF 15pF 10pF 3B ==+(3)()105105pF 10510j j C C C ∑⎛⎞×=++⎜⎟⎜⎟++⎝⎠1o f =5pF j C =:11.6pF C ∑=,max 38MHz o f =() 15pF j C =:14.3pF C ∑=,min 34.4MHz o f =()【例2】某高频振荡电路如图2所示,其元件值已注在图中。
1μH 回路电感与副方线圈的变比n AB :n CD =2:1。
试求:(1)画出交流等效电路图,说明振荡电路的名称。
(2)估算振荡频率值。
(3)用数字频率计在B 点对地之间和C 点对地之间分别测频,测量值是否一样?哪一点上测得的频率高?简单解释原因。
解:(1)交流等效电路(见黑板)(2)48.17MHz o f == (3)由于数字频率计测量电缆有分布电容C )接在B 点:相当于在回路两端并联电容C )接在C 点:耦合变压器复方电容C )反射到原方为/4C )。
故在C 点上测得的频率高。
第四章 幅度调制、解调和混频电路[模拟AM 部分]1、调制/解调的概念何谓调制,必要性,实质;解调的必要性 2、幅度调制原理 (1) 普通AM ,DSB-AM ,SSB-AM ,VSB-AM 的谱结构, (2) AM 波时域波形特点与表达,调制度0<m <1;(3) AM 波带宽计算、功率计算(4)了解模拟乘法器实现幅度调制的基本原理 3、调幅波的解调(1)检波器作用与组成结构(2)同步检波的对象与实现前提、同步检波器的结构(3)二极管包络检波器原理,电压传输系数K d 和输入电阻R i 的含义与计算(4)二极管包络检波器中的惰性失真、负峰切割失真产生的原因,及其克服条件 4、举例【例1】二极管包络检波器如图5所示。
输入电压为()()33()210.3cos8π10cos 2π46510i u t t t =+×××(V )试求:(1)若10k R =Ω,电容C 最大为何值 (2) 若1200pF C =,11L C 回路空载品质因数080Q =,初级与次级线圈匝数比12/5n N N ==,求回路的带宽 (3) 二极管正向导通电阻为100Ω时,负载电阻R 上的电压u o 表达式(4) ()3() 2.5cos 2π46510=××i u t t ,负载电阻R 上的电压u o近似值解:(1)根据:RC m ≤Ω340.010.381010C F m Rμπ≤=≈Ω×××(2)因为:465kHz cf == 所以:1222261211158.57mH 444651020010c L f C ππ−===××××0137k R Q ==Ω 20020(/2)125137//65k /2125137p r n R R R R R n R R ⋅×===≈Ω++38p p R Q Q R =≈回路3dB 带宽为:465kHz12kHz 38c p f B Q ≈=≈注意:此时AM 波带宽为8kHz(3)因为:40.011010050=×=>Dg R所以:导通角0.46rad θ=≈()cos cos26.40.896d K θ≈=°=()()2133()210.3cos8π100.3610.3cos8π105()md o d K N u K N t t V U t ⎛⎞≈=×⎜⎟⎝⎠≈+×+× (4)因()3()cos 2π465102.5=××iu t t (V)为等幅波,且由第(3)问求得0.896≈d K ,则负载电阻R 上的电压的近似值为2010.890.442.56(8)5o d m N u K V N U ⎛⎞≈=×=⎜⎟⎝⎠【说明】大信号检波时d K 与外输入波形无关,因此无论第(3)问的调幅波输入,还是第(4)问的等幅波输入,0.896≈d K 不变;输出电压是低频或直流电压,且只比例于输入振幅包络电压值(比例系数为d 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