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下册)_8

合集下载

五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易错题第6~8单元

五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易错题第6~8单元

五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易错题第6~8单元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知识点整理第六单元圆⼀、知识点梳理(⼀)圆的特征68.圆⼼、半径、直径:圆是由⼀条曲线围成的平⾯图形。

(以前所学的图形如长⽅形、梯形等都是由⼏条线段围成的平⾯图形) 画圆时,针尖固定的⼀点是圆⼼,通常⽤字母O 表⽰;连接圆⼼和圆上任意⼀点的线段是半径,通常⽤字母r 表⽰;通过圆⼼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是直径,通常⽤字母d 表⽰。

在同⼀个圆⾥,有⽆数条半径和直径,所有半径的长度都相等,所有直径的长度都相等,圆上所有线段中,圆的直径是最长的。

同⼀个圆中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2倍,半径的长度是直径的⼀半。

d =2r 或 r =d2圆的⼤⼩与半径有关,圆的位置与圆⼼有关。

69.对称性:圆是轴对称图形,有⽆数条对称轴,对称轴都经过圆⼼。

有⼀条对称轴的图形:半圆、扇形、等腰梯形、等腰三⾓形、⾓有⼆条对称轴的图形:长⽅形有三条对称轴的图形:等边三⾓形有四条对称轴的图形:正⽅形有⽆条对称轴的图形:圆,圆环 70.画圆:根据圆⼼到圆上任意⼀点的距离(半径)都相等,我们可以⽤圆规画圆。

(1)定半径。

把圆规的两脚分开,定好两脚间的距离。

(2)定圆⼼。

把有针尖的⼀端固定在⼀点上。

(3)画圆。

把装有笔尖的⼀端旋转⼀周。

71.正⽅形⾥最⼤的圆:边长=直径画法:(1)画出正⽅形的两条对⾓线;(2)以对⾓线交点为圆⼼,以边长为直径画圆。

72.长⽅形⾥最⼤的圆:宽=直径画法:(1)画出长⽅形的两条对⾓线;(2)以对⾓线交点为圆⼼,以边长为直径画圆。

(⼆)圆的周长73.圆周率:圆的周长总是它直径的固定倍数,这个倍数就是圆周率,⽤字母π表⽰。

即:圆周率π=周长÷直径≈3.14 圆周率是⼀个⽆限不循环⼩数。

74.圆的周长: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度叫做圆的周长,周长⽤字母C 表⽰。

根据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倍数关系,可以得出:圆的周长=直径×圆周率,或者圆的周长=2×半径×圆周率圆的周长计算公式: C =πd, C =2πr75.车轮的周长:车轮滚动⼀周前进的路程就是车轮的周长。

冀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期末《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计算》专项精选试卷 附答案

冀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期末《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计算》专项精选试卷 附答案

冀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8.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计算一、填空。

(每空3分,共27分)1.挖一个能蓄水40立方米的长方体水池,水池的占地面积是25平方米,水池深()米。

2.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是36 dm,它的表面积是()dm2,体积是()dm3。

3.妈妈买了一个长方体消毒柜,消毒柜的体积是0.45立方米,底面积是50平方分米,高是()分米。

4.如图,绳子的长是()厘米,盒子的体积是()。

5.一根长方体方钢长2 m,将它沿横断面截成三段后,表面积增加了32 dm2,原来这根长方体方钢的体积是()dm3。

6.如图是一个长方体的前面和右面,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立方厘米。

7.一个长方体,高增加3 cm后变成了一个正方体,其表面积增加了48 cm2,原来长方体的体积是()cm3。

二、选择。

(每小题4分,共24分)1.把一块橡皮泥先捏成长方体,又捏成正方体,两个图形的体积相比,()。

A.一样大B.正方体大C.长方体大D.无法判断2.一个长方体的棱长之和与一个正方体的棱长之和相等,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相比较,()。

A.正方体大B.长方体大C.一样大D.无法判断3.在一个长是6 dm,宽是3 dm,高是2 dm的长方体中割一个最大的正方体,这个正方体的体积是()。

A.216 dm3B.27 dm3C.8 dm3D.108 dm34.如图,去掉一个正方体,与原图形相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体积和表面积都变小B.体积变小,表面积不变C.体积和表面积都不变D.体积变小,表面积变大5.把棱长为3 cm的正方体表面涂色后,将它锯成棱长为1 cm的小正方体,那么至少有一个面涂色的小正方体有()块。

A.27B.25C.26D.286.小亮分别用8个相同的小正方体测量了下面三个透明盒子的体积,()号盒子的体积最大。

(盒子厚度忽略不计)A.①B.①C.①D.无法判断三、计算下面图形的体积。

(单位:cm)(每小题6分,共12分)1.2.四、解决问题。

五年级数学下册数学知识点(推荐9篇)

五年级数学下册数学知识点(推荐9篇)

五年级数学下册数学知识点(推荐9篇)五年级数学下册数学知识点第1篇1、小数除法的意义: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如:÷表示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计算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按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整数部分不够除,商0,点上小数点,继续除;如果有余数,要添0再除。

计算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先把除数转化成整数,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要向右移动几位,位数不够时,在被除数的末尾用0补足,然后按照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进行计算。

2、取近似数的方法:取近似数的方法有三种,①四舍五入法②进一法③去尾法一般情况下,按要求取近似数时用四舍五入法,进一法、去尾法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选择应用。

取商的近似数时,保留到哪一位,一定要除到那一位的下一位,然后用四舍五入的方法取近似数。

没有要求时,除不尽的一般保留两位小数。

3、循环小数: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

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字,叫做这个循环小数的的循环节。

4、循环小数的表示方法:一种是用省略号表示,要写出两个完整的循环节,后面标上省略号。

如:…………另一种是简写的方法:即只写出一组循环节,然后在循环节的第一个数字和最后一个数上面点上圆点。

如:5、有限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小数,叫做有限小数。

6、无限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的小数,叫做无限小数。

五年级数学下册数学知识点第2篇用天平找次品规律:1、把所有物品尽可能平均地分成3份,(如余1则放入到最后一份中;如余2则分别放入到前两份中),保证找出次品而且称的次数一定最少。

2、数目与测试的次数的关系:2~3个物体,保证能找出次品需要测的次数是1次4~9个物体,保证能找出次品需要测的次数是2次10~27个物体,保证能找出次品需要测的次数是3次28~81个物体,保证能找出次品需要测的次数是4次82~243个物体,保证能找出次品需要测的次数是5次244~739个物体,保证能找出次品需要测的次数是6次五年级数学下册数学知识点第3篇分数加减法1,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先通分,化成同分母分数,然后按照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法则进行计算。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八章分数的乘除法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八章分数的乘除法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八章分数的乘除法
本文档将介绍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八章的内容,即分数的乘
除法。

在这一章节中,学生将研究如何进行分数的乘法和除法运算。

一、分数的乘法
在分数的乘法中,我们需要将两个分数相乘。

具体步骤如下:
1. 将两个分数的分子相乘,得到新的分子;
2. 将两个分数的分母相乘,得到新的分母;
3. 将新的分子和分母写在一起,得到结果。

例如,计算1/2乘以3/4的步骤如下:
1. 1乘以3得到3,作为新的分子;
2. 2乘以4得到8,作为新的分母;
3. 将3/8作为最终结果。

二、分数的除法
在分数的除法中,我们需要将一个分数除以另一个分数。

具体
步骤如下:
1. 先将除数的倒数作为新的除数;
2. 将新的除数和被除数进行乘法运算。

例如,计算2/3除以1/4的步骤如下:
1. 1/4的倒数为4/1,作为新的除数;
2. 将2/3和4/1进行乘法运算,即2/3乘以4/1;
3. 按照分数乘法的方法,得到新的分数;
4. 简化得到结果。

通过研究本章内容,学生将掌握分数的乘法和除法运算方法,并能够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这些知识。

以上是关于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八章分数的乘除法的简要介绍。

五年级下册数学习题课件8 数学广角——找次品 人教版

五年级下册数学习题课件8 数学广角——找次品 人教版

果分成4份(3,3,3,2),那么至少称( ① )能保证找到假珠子。
① 3次
② 4次
③ 5次
4. 用天平找次品,其中只有1个是次品(略轻一些),如果保证3次就可以找到次
品,那么待测物品最多有( ② )。
① 10个
② 27个
③ 28个
五年级下册数学习题课件-8 数学广角——找次品 人教版(共13张PPT)
2次 过程不唯一,如
6. 有A,B,C三个金属球,它们的质量关系是C<B<A,另有一个金属球D。试用 没有砝码的天平称,几次就能确定这四个金属球质量的排序(A,B,C,D这四 个球的质量没有相同的)?请说出你的称法。 2次,将D与B比较,如果比B轻,再将D与C比较,即可知道这四个金属球质 量的排序;如果比B重,再将D与A比较,也可知道这四个金属球质量的排序
(2)
平衡,次品是( 5 )。
不平衡,轻的两袋继续称。
轻的是次品。
至少要称( 2 )次。
3. 妈妈买了9袋饼干,其中8袋质量相同,另外1袋质量不足为次品。怎样用天平 找出这袋质量不足的饼干?把下表补充完整。

袋数 9 9 9 9
分成的份数 3(4,4,1) 3(3,3,3) 4(2,2,2,3) 5(2,2,2,2,1)
五年级下册数学习题课件-8 数学广角——找次品 人教版(共13张PPT)
556
11 11 11
23 23 23
五、解决问题。(共36分)
1. 有29瓶同样的水,玲玲往其中1瓶加了一些糖,比其他的28瓶水略重一些。
(1) 如果用天平称,那么至少称几次能保证找出这瓶糖水?(5分)
4次
(2) 如果天平两边各放14瓶,那么称一次有可能称出来吗?为什么?(3分)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八单元专项训练题-选择题(含答案)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八单元专项训练题-选择题(含答案)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八单元专项训练题一、判断题1.小军所在班全班同学的平均体重是32千克。

小军的体重一定不少于32千克。

( ) 2.复式折线统计图不但能表示出两组数据数量的多少以及数量增减的变化情况,而且可以比较两组数据的变化趋势。

( )3.比较六年级五个班喜欢看动画片和看电影的人数多少,绘制条形统计图较好。

( ) 4.看某地年降水量的变化应绘制单式折线统计图。

( )5.复式条形统计图不仅可以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还能够清楚地表示出数量的增减变化趋势。

( )6.在13cm、15cm、14cm、15cm、9cm、15cm这组数据中,可以用15cm来表示这组数据的平均水平。

( )7.陈强语文、英语、数学三科的平均成绩是92分,其中语文91分,英语88分,由此判定数学成绩一定高于92分。

( )8.复式条形统计图不仅反映数量的变化趋势,而且便于对两组数据的变化趋势进行比较。

( )9.要反映两个地区一年内月平均气温的变化情况,应选用复式条形统计图。

( )10.求平均数就用总数量除以总份数.( )二、选择题1.小明班里的同学平均身高是1.4米,小强班里的同学平均身高是1.5米,小明和小强比()。

A. 小明高B. 小强高C. 一样高D. 无法确定2.10个人围成一圈,每人心里想一个数,并把这个数告诉左右相邻的两个人,然后每个人把左右两个相邻人告诉自己的数的平均数亮出来(如图所示),问:亮5的人心中想的数是()。

A. 8B. 9C. 10D. 113.小松要统计每次数学和语文的测试成绩,看看是否进步,选择()统计图比较合适。

A. 复式条形B. 复式折线C. 单式条形D. 单式折线4.小明调查了一些同学最喜欢的运动项目是什么,把他收集的数据记录在下面的表内:项目男生人数女生人数跑步跳高游泳跳远如果用红条表示男生,黄条表示女生,下面哪幅图是小明调查的结果?( )A. B.C. D.5.下面的情况中,()用复式条形统计图,()用复式折线统计图来表示更能清楚地反映其中的信息。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八单元《数据的表示和分析》--知识点+思维导图+针对性训练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八单元《数据的表示和分析》--知识点+思维导图+针对性训练

最新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数据的表示与分析》【知识点总结】8.1复式条形统计图1、条形统计图优点:很直观,很容易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

2、复式条形统计图像这样统计两项或者两项以上项目的条形统计图叫做复式条形统计图,简称复式条形图。

为了区别这两种条形统计图,我们把以前学过的条形统计图叫做单式条形统计图。

3、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复式统计图可以直观的看出两个或两个以上项目的具体数据是多少,也能形象地比较不同项目数据的多少。

4、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制作要点:(1)根据统计资料整理数据;(2)画出纵轴和横轴;(3)画直条的宽度要一致,直条之间的间隔要相等;(4)不同的直条做不同的标记,如颜色不同或在其中一组画上条纹(5)写上总标题、数量单位及制图日期等。

8.2复式折线统计图1、折线统计图优点:不但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够清楚地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

2、复式折线统计图像这样统计两项或者两项以上项目的折线统计图叫做复式折线统计图。

为了区别这两种折线统计图,我们把以前学过的折线统计图叫做单式折线统计图。

3、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复式折线统计图,不但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够清楚地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最主要的是可以更方便的分析两个数量之间增减变化的情况。

4、复式折线统计图的制作要点:(1)根据统计资料整理数据;(2)画出纵轴和横轴;(带上单位)(3)根据数据描出各点,然后把各点用线段依次连接起来;(4)不同的线段要做不同的标记;(一般用虚线和实线来区分)(5)写上总标题、数量单位及制图日期等。

8.3平均数的再认识1、平均数的定义:平均数的一组数据的总和除以这组数据的个数所得的商,叫做这组数据的平均数。

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总数量和总份数要对应)2、平均数的意义:它是反映数据集中趋势的一项指标,具有代表性,能帮助解决生活中的许多问题。

3、任何一个数据有变化,平均数都有反应。

平均数真的很灵敏。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习题课件-第8单元 整理与复习(共36张PPT)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习题课件-第8单元 整理与复习(共36张PPT)
3.14×45×40=5652(厘米) 5652厘米=56.52米
21.牧民在草地上围成一个周长约94.2米的圆形羊圈,羊 圈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平方米?
94.2÷3.14÷2=15(米) 3.14×152=706.5(平方米)
22.三块边长都是12厘米的正方形铁皮,分别按右图剪下 不同规格的圆片。剩下的铁皮面积相等吗?
17、一个人如果不到最高峰,他就没有片刻的安宁,他也就不会感到生命的恬静和光荣。2021/3/202021/3/202021/3/202021/3/20
谢谢观看
第8单元·P112-116整理与复习
1.下面哪些是方程,哪些不是?为什么?
x+2.5<8
3.4x=6.8 5a
( n-2 )×180=540
方程:3.4x=6.8 (n-2)×180=540 理由略
2.解方程。 37+x=58
x=21
24x+38x=310 x=5
3.6x÷2=2.16 x=1.2
1
3
2
4
4
5
(含义略)
10.

8 )个
1 9

8 9
3 5
是( 9 )个
1 15
12 16
是( 3 )个
1 4
11.
4= ( 4 ) = (12)
1
3
4 =( 2 )÷10= 1
20
(5 )
12.比较每组中分数的大小。
6 11

6 13
5 6

8 9
6 >6 11 13
5 <8
6
9
53
1
8 、7 和 2

26.找一些面是圆形的物体,研究做成圆形有什么好处? 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全班进行交流试一试第1题。
3、作业:
(1)小明有100元钱,买书包用了 。用去多少元?
(2)小军身高是小明的 ,小明身高是150厘米。小军身高是多少厘米?
(3)妈妈买回一袋苹果,小红吃了这袋苹果的 ,还剩下6千克。妈妈买苹果多少千克?
(4)一袋大米重60千克,第一天吃了这袋大米的 ,第二天吃了这袋大米的 。还剩下多少千克大米?
第二课时:
1、知识回顾
1、说说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2、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什么方法计算?
2、说说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二、探索新知
1、新春过完了,红星商场开始打折了?你知道“打折”的意思吗?
2、交流讨论:几折是什么意思?
几折就是现价是原价的十分之几。
八折就是现价是原价的 ;7折就是现价是原价的 。
3、想一想: 、 各是几折?
30× = 27(元)
答:折九折后的价钱是27元。




4、自己完成第6页试一试第2题。再同桌交流。
30× = 27(元)
答:打九折后的价钱是27元。
3、总结提升:
打折:就是现价是原价的十分之几。
4、练习延伸
1、第6页练一练第1——3题。
2、有能力的同学完成第4题。
板书设计
分数乘法(二)
几折就是现价是原价的十分之几。
八折就是现价是原价的 ;
7折就是现价是原价的 。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探索并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并能正确计算。
2、能解决简单的分数乘整数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
重难点:进一步探索并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准备
1、课件等。
2、导学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知识铺垫
1、说说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2、说说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6× = 3(个)
方法二:是把每个都分成两个 苹果,6个苹果的 就相当于6个 ,
6× = 3(个)
其它方法:
(2)笑笑有多少个苹果?可以用上面的方法自己算一算:
6× = 2(个)
三、总结提升:
求整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同样也是运用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
4、练习拓展。
1、自己完成试一试第1题。来自3、计算:+ + = ×()=()
×3= 5× = ×5= 5× = ×10=
2、探索新知
1、观察第5页上图。
你知道哪些数学信息?说一说?
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淘气有多少个苹果?笑笑有多少个苹果?)
2、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1)淘气有多少个苹果?
方法一:把6个苹果当成一个整体,得到6个苹果的 是3个苹果,
三岔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
第一单元:分数乘法
年级:5
内容:分数乘法(二)
分数乘整数(二)
课时:2
教师:
教材分析
教材首先安排了计算有多少个苹果情境。在计算淘气有多少个苹果时,教材呈现一两解决问题的方法。第一种是借助图形和分数的意义,把6个苹果当成一个整体,得到6个苹果的 是3个苹果,第二种是把每个都分成两个 苹果,6个苹果的 就相当于6个 ,在此基础上列出6× 。与此类推,在计算笑笑有多少个苹果时,可以列成算式:6× 。从而进一步让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