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电Chapter7

合集下载

课件:模电第七章(1)修2

课件:模电第七章(1)修2
入 电 阻 和
7-9
四、反馈的类型的判断
1、识别放大器有无反馈的方法
1)从电路结构看,主要看输出回路和输入回路之 间是否存在相互联系的反馈元件。
2)从信号角度来分析放大器的净输入量(电流或 电压)是否受到输出量的影响。
uI
+ -
A0

uo
uf R2
R1
uI

A0


uf R2
常用交、直流反馈的判断方法
端的求和形式不同
串联反馈 Xf与Xi在输入回路中以电压形式求和
Uid Ui Uf
并联反馈 Xf与Xi在输入回路中以电流形式求和
Iid Ii If
7-7
三、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四种连接方式
反馈量取值 与输入信号的连接方式
电流 Io 电压 Uo
串联 (将反馈信号变为电压信号,与
输入电压Ui相减)
并联 (将反馈信号变为电流信号,与
+
ie2≈io

Re
1、判断电路中有无反馈, 可根据电路中是否存在连 接输入输出回路的反馈元 件。图中RF是连接输出 和输入的元件,因此存在 反馈。
2、用瞬时极性法可判断 反馈量是使净输入量减小 的,所以为负反馈。又因 是并联,所以是并联反馈。
3、反馈信号取自电流信号,将负载电阻短路反馈作用还 存在,因此为电流反馈。
X 'i X i X f
可能形成自激振荡。
+-
负反馈
净输入信号| Xi' | < | Xi输出幅度下降。
X 'i X i X f
正确引入负反馈可以改善放大电路的性能。
二、反馈的分类
• 4.根据反馈信号在放大电路输出端的采样方式 电压反馈 反馈信号取自输出电压

模电第七章

模电第七章

图 7.1.7
可见高通滤波电路与低通滤波电路的对数幅频特性互 为“镜像”关系。
7.1.4 带通滤波器(BPF)
只允许某一段频带内的信号通过,将此频带以外的信 号阻断。 低通 高通 Uo Ui
20 lg Au
O
20 lg Au
低通
f2
f
O
20 lg Au
高通
f1
阻 f1 通 阻 f2
滞后补偿
限制输 入电流
7.3模拟乘法器及其在运算电路中的应用
K和ui2同符号
为了使根号下正数,ui和k一定符号相反。
单端输入双端输出
7.3 有源滤波器
7.3.1 滤波电路的作用和分类
作用:选频。使指定频段的信号顺利通过,其他频率的信号被衰减
分类:
20 lg Au 20 lg Au
线性积分
波形变换
移相
求解图示各电路输出和输入的运算关系
iO f (uI ) ?
uO4 f (uI ) ?
电路为运算电路, 标出“+”“-”
2、微分运算电路
duI iR iC C dt uO iR R
uO RC
du I dt
限制输出 电压幅值
为了克服集成运放的阻 塞现象和自激振荡,实 用电路应采取措施。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童诗白、华成英主编
信息工程系电子技术教研室
第七章
信号的运算和处理 §7.1 概述
一、电子系统简介
传感器 接收器
隔离、滤波 放大、阻抗 变换 第七章
第八章
运算、转 换、比较
功率放大 A/D转换
第七章
第九章
信号的产生
第十章

模电ppt课件第七章

模电ppt课件第七章
出端和输入端之间引入一个负反馈,从而 保证输出与输入成线性关系。
因此有无负反馈是判断运放电路工作
在线性区的重要特征。
所有工作在运算电路和放大电路中的
运放都是工作在线性区。
6
2、非线性工作区 如果运放工作时不接
v0 vom
反馈或接入正反馈时,其
输出将为±Vom,此时输 出与输入电压为非线性关
0
vP-vN
uo2
虚短路:
ua ui1 ub ui2
虚开路:
uo1 uo2 ua ub
2R RW
RW
ui1 ui2
RW
uo2 uo1
2R RW RW
(ui 2
ui1)
35
R1
R2
– A
+
• 三运放电路是差 动放大器,放大 倍数可变。
• 由于输入均在同 相端,此电路的 输入电阻高。
R1
R2
虚开路
i1
ui R1
i2
uM R2
uo
i3
uM R3
i4
uM uo R4
i2 i3 i4
18
uo
(
R2 R3
R2 R4 R1 R3
R3 R4
)ui
Au
uo ui
R2 R3
R2 R4 R1 R3
R3 R4
R2 (1 R4 R4 )
R1
R2 R3
该放大电路,在放大倍数较大时,可避免使用大电 阻。但R3的存在,削弱了负反馈。
差动放大器放大了两个信号的差,但是它的输 入电阻不高(=2R1), 这是由于反相输入造成。
因此应选用较高KCMR的运放。
33
(4)利用三运放组成加减运算电路

模电第七章课后习题答案

模电第七章课后习题答案

第七章 习题与思考题◆◆ 习题 7-1 在图P7-1所示的放大电路中,已知R 1=R 2=R 5=R 7=R 8=10k Ω,R 6=R 9=R 10=20k Ω:① 试问R 3和R 4分别应选用多大的电阻;② 列出u o1、u o2和u o 的表达式;③ 设u I1=3V ,u I2=1V ,则输出电压u o =?解:① Ω=Ω==k k R R R 5)10//10(//213,Ω≈Ω==k k R R R 67.6)20//10(//654 ② 1111211010I I I o u u u R R u -=-=-=,2226525.1)20101()1(I I I o u u u R R u =+=+=, 2121217932)5.1(1020)(I I I I o o o u u u u u u R R u +=---=--= ③ V V u u u I I o 9)1332(3221=⨯+⨯=+=本题的意图是掌握反相输入、同相输入、差分输入比例运算电路的工作原理,估算三种比例电路的输入输出关系。

◆◆ 习题 7-2 在图P7-2所示电路中,写出其输出电压u O 的表达式。

解:52145214(1)()[(1)]o I I I R R u u u R R R R u R R =+--=++本题的意图是掌握反相输入和同相输入比例电路的输入、输出关系。

◆◆ 习题 7-3 试证明图P7-3中,)(11221I I o u u R R u -=)+(解:1121)1(I o u R R u +=))(1()1()1()1()1()1(122122112122111221221121I I I I I I I o o u u R R u R R u R R u R R u R R R R u R R u R R u -+=+++-=+++-=++-=本题的意图是掌握反相输入和同相输入比例电路的输入、输出关系。

模电第七章演示文稿

模电第七章演示文稿

图7.1.13
uO1
1
Rf 1 R1
uI1
uO
Rf 2 R3
uO1
1
Rf 2 R3
uI2
若R1=Rf2,R3=Rf1,则
uO1R Rf32uI2uI1
清华大学 王宏宝 hongbaow@
7.1.4 积分运算和微分运算
一、积分运算电路
iC iR
图7.1.27
u BE u I iR iE
uI
ISe UT
u O iR R
uI
ISe UT R
清华大学 王宏宝 hongbaow@
2、集成指数运算电路 也是利用特性相同的两只晶体管,消除IS对运
算关系的影响;并且采用热敏电阻补偿UT的变化。 如图7.1.28所示。
iRR
RC
du I dt
图7.1.18
清华大学 王宏宝 hongbaow@
2、实用微分运算电路
在基本微分运算电路中,当输入阶跃电压或有 脉冲大幅值干扰时,集成运放内部放大管进入饱和 或截止状态,以至于即使信号消失,管子还不能脱 离原状态而回到放大区,这叫“堵塞”现象,使电 路不能正常工作;同时由于反馈网络是滞后环节, 与集成运放内部的滞后环节相迭加,易于产生自激 振荡,从而使电路不稳定。
图7.1.28
清华大学 王宏宝 hongbaow@
7.1.6 利用对数和指数运算电路实现的乘法 运算电路和除法运算电路 乘法运算电路如图7.1.29和7.1.30所示。
图7.1.29
清华大学 王宏宝 hongbaow@
清华大学 王宏宝 hongbaow@
理想运放在线性工作区 1、理想运放在线性工作区的特点
uO=Aod(uP-uN) ∵理想运放 Aod=∞, ∴ uP-uN=0

模拟电子第七章12学时课件

模拟电子第七章12学时课件

反向特性 B
iz(mA)
Uz
正向特性V)
I z
Iz
I z max
图7-1a 稳压二极管的伏安特性
在正常情况下,稳压管工作在反向击穿区,由于曲线很 陡,反向电流在很大范围内变化时其两端电压却基本保持不 变,因而具有稳压作用。只要控制反向电流不超过一定值, 管子就不会过热而损坏。
压受到稳压管自身参数的限制,因此适用于输出电压固 定且负载电流变化不大的场合。
1.稳压管的特性曲线有什么特点? 2.利用稳压二极管或二极管的正向特性,是否可以稳压? 3.现有两只稳压值分别为4V和6V的稳压二极管,问能组成 多少种稳压电源?
4.在稳压稳定稳压电路中限流电阻R起什么作用?如R=0是 否还有稳压作用?
目前,中小功率设备中广泛采用的稳压电路有并 联型稳压电路、串联型稳压电路、集成稳压电路等。下 面讨论这几种稳压电路。
一、稳压二极管的工作特性和主要参数
1.工作特性
稳压二极管是一种特殊
的面接触型半导体硅二极管。
“稳压二极管”简称“稳压 管” 。
U z
UB
UA
A
正向特性与普通二极管 相似,而反击穿特性曲线很 陡。
使用时一只稳压管处于 反向击穿状态,另一只稳压 管处于正向导通状态,两只 稳压管相互补偿。
a)
b)
图7—2 具有有温度补偿的稳压管2DW230 a)外形 b)内部结构
二、简单稳压电路
1.电路组成 稳压管VS反向并联在负载RL两端,所以又称为并联稳压电路。
VD4
VD1
VD3
VD2
VS
图7—3 简单稳压电路
2.稳压过程 1)当负载电阻不变,电网电压升高时。 稳压过程如下:
反之亦然。 2)当电网电压不变,负载电阻减小时。 稳压过程如下:

模拟电路第7章PPT课件

模拟电路第7章PPT课件

注: 在实际电路中,为了防止低频信号增益过大,常 在电容上并联一个电阻加以限制,如图中虚线表示。
二、微分运算电路
1. 基本微分运算电路
由于“虚断”,i- = 0,故iC = iR
又由于“虚地”, u+ = u- = 0
uOiRRiCRRC dd utC
基本微分电路
可见,输出电压正比于输入电压对时间的微分。
微分电路的作用: 微分电路的作用有移相功能。 实现波形变换,如将方波变成双向尖顶波。
2. 实用微分运算电路
基本微分运算电路在输入信号时,集成运放内部的 放大管会进入饱和或截止状态,以至于即使信号消失, 管子还不能脱离原状态回到放大区,出现阻塞现象。同 时集成运放内部易满足自激振荡。
◆实用微分运算电路
(1) 结点法
uI1 uI2 uI3
uP
R1 R2 R3 1111
R1 R2 R3 R4
uI1uI2uI3
uO(1R Rf )uP(1R Rf )
R1 1
R2 R3 111
R1 R2 R3 R4
(2) 若 R PR N(R PR 1//R 2//R 3//R 4,R NR//R f)则 , uoR R 1 f uI1R R 2 f uI2R R 3 f uI3R f(u R I11u R I22u R I3 3)
二、加减运算电路
利用叠加原理求解
为反相求和运算电路
uO1(R R1f uI1R R2f uI2)
同相求和运算电路 若R1//R2//Rf=R3//R4//R5
uO 2(R RF 3 uI3R RF 4 uI4)
uORF(u R I33u R I44u R I11u R I22)
若电路只有二个输入,且参数 对称,电路

模电七章优质获奖课件

模电七章优质获奖课件

电压串联负反馈
输出电压短路后,假如
或 vF 0,就是电iF压反0馈。
电压负反馈旳特点:电路旳输出电压趋向于维持恒定。
分立元件构成旳电压串联负反馈电路
iID i I iF变小, 是负反馈。
电流并联负反馈
反馈网络串接于输 出回路。反馈信号 旳起源是输出电流 电流反馈
并联反馈
RL iO iF iID iO
输出产生了失真 正半周期略大,负 半周期略小。
引入负反馈后送到 求和点旳反馈信号 与输出波形相同

定量分析表白:引入负反馈后, 非线性失真降低了(1+AF)倍。
克制放大电路旳内部噪声
放大电路中各元器件上电压电流旳随机变化称为噪声 。假如放大电路存在较 大旳噪声,有用信号就可能淹没在噪声之中而无法区别,故应尽量降低放大电路 旳噪声。
由反馈放大器增益旳一般体现式:
当深度负反馈,即
A F
1
A A F
| 1 A时F,| 1
A F
A A F
1 F
与开环增益无关(即与基本放大器无关),只决定于反馈网络。
提升增益旳稳定性
为定量阐明放大倍数稳定旳程度,可将开环增益A与闭环增益AF旳相对 变化量进行比较。
不考虑相位关系时,A、F用实数表达:
(2)若 |1 A F | 1 ,则 | AF | A |,即引入反馈后,增益变大,称为正反馈。
(3)若 AF 1 ,即 |1 A F | ,0 则
A F
X o X i
。 在这种情况下,
虽然输入信号为无限小量,也能够有输出信号,而实际电路中总存在
噪声,所以,虽然没有输入信号( X i 0)也能够有输出信号,这种现 象称为自激振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控制端: (1) (2) (3) (4)
S1 S0=00,CP上升沿到后,输出不变。 S1 S0=01,CP上升沿到后,右移。 S1 S0=10,CP上升沿到后,左移。 S1 S0=11,CP上升沿到后,并行输入。
无论寄存器中原来的内容是什么,只要送数控制时钟脉冲CP 上升沿到来,加在并行数据输入端的数据D0~D3,就立即被 送入进寄存器中,即有:
n n n Q3 1Q n 1Q1 1Q0 1 D3D 2 D1D0 2
移位寄存器
串行 输出
Q3 D3 Q3 Q2 D2 Q2 Q1 D1 Q1 Q0 D0 Q0
第七章 常用时序逻辑功能器件
7.1 7.2 计数器 寄存器和移位寄存器
本章重点
(1)能读懂集成计数器、寄存器的功能表; (2)集成计数器、寄存器电路的分析与设计;
§7.1计数器 能够记忆输入脉冲个数的电路叫计数器。 在数字电路中,计数器应用非常广泛。 计数器可实现对输入的CP脉冲进行计数。 也可用作定时(计时器)、分频、数字测量等。 计数器种类很多,并且有多种分类方法。
TC CET Q3 Q2 Q1 Q0
1)异步清零。 CR=0时, 计数器输出直接 清零 ,Q3Q2Q1Q0 = 0000. 无需CP 2)同步并行预置数。
CR D D D D 0 1 2 3 CET TC 74x161 CEP CP > Q Q Q Q PE 0 1 2 3
CR=1,PE=0,当CP脉冲上升沿到来时, D3D2D1D0输 入端数据被Q3Q2Q1Q0接受,需要CP。
§7.2寄存器
在数字电路中,用来存放二进制数据或 代码的电路称为寄存器。 存放n位二进制代码的寄存器,需用n个 触发器来构成。
基本寄存器 按照功能 移位寄存器
Q0
FF0
Q1
FF1
按照存、取 数据方式
应用:
并行 串行
D0
D1
存储代码、串/并行转换、数值计算、缓冲区
基本寄存器
Q0 Q0 FF0 1D C1 CP D0 D1 D2 D3 Q1 Q1 FF1 1D C1 Q2 Q2 FF2 1D C1 Q3 Q3 FF3 1D C1
≥1 FF1 Q 1D C1 Q R
≥1
CP CR
1 1 1 Q0 1 Q1 1 Q2
1 Q3
1 T TC C
74HC/HCT161,74161, 74LS161,74LVC161 74x161
异步清零 CR
功 能 表
预置 PE
使能 CEP CET 时钟 CP
CR D D D D 0 1 2 3 CET TC 74x161 CEP CP Q Q Q Q PE > 0 1 2 3
时序图:
CP
1
2
3
4
2分频
Q0
0
1
0 1
1 1
4分频
Q1 0
0
模4计数器(M=4)
按计数增减方式分:
加法计数器、减法计数器和可逆计数器。 按进位方式分:
00
01
二进制计数器、 非二进制计数器。
按工作方式分: 同步计数器、
11
10
异步计数器。
一、常用中规模集成计数器: 74x161:4位二进制同步加法计数器 74x160:8421十进制加法计数器(实验六) 74x290:异步二-五-十进制计数器 主要任务: 读功能表掌握计数器使用方法 学会使用集成计数器构成任意进制计数器的方法
(2)74x290功能表
CPA
CPB Q A Q B Q C QD R 01 R 02 R 91 R 92 QD QC QB Q A
74x290
R 01 R 91 R 02 R 92
归纳:
X 1 1 0 0 X X
X 1 1 X X 0 0
1 0 X 0 X 0 X
1 X 0 X 0 X 0
1 0 0
用74x161构成九进制计数器
不占用CP
0000 0001 0010 0011
74x161为4位同 步二进制计数器, 最多可实现16进 制进数器
1001
1000 0111 0110
0100
占用CP
0 0 0
0
0101
CR D D D D 0 1 2 3 方法:用N清零, 1 CET TC 74x161 将N中取“1”的 1 CEP CP Q Q Q Q PE > 项与非后接异 CP 0 1 2 3
0001
0010
0011
占用CP
1000 0111
0100
1
0
0 0 0
0110
0101
CR D D D D 0 1 2 3 1 CET TC 74x161 1 CEP CP Q Q Q Q PE CP > 0 1 2 3
令PE = Q3
0 0 0 1
1
利用74x161的PE置数端。
当第8个CP脉冲上升沿到来时, Q3Q2Q1Q0 = 1000
3)保持.CR=PE=1,当CET*CEP = 0时, 输出保持不变。 4)计数。CR=PE=CET=CEP =1时,计数器输出 处于加 计数状态。随着CP的作用,其状态在0000~1111间循环 变化,当计数状态为1111时, 产生一个进位信号,TC=1。
74x161计数状态
1
CR D D D D 1 CET 0 1 2 3 TC 1 CEP 74x161 CP > Q Q Q Q PE 0 1 2 3
1
M=16
2、74x160功能表(十进制加法计数器)
异步清零 预置 LD RD
使能 EP ET
时钟 CP
预置数据输入 A B C D
输出 Q A QB QC QD
L H H H H
X L H H H
X X L X H
X X X L H
X X X
X A X X X
X B X X X
X C X X X
S0
SM-1
S1
S2
S3
(1)、将计数器接成 计数状态; (2)、用N清零,将N中 取“1”的项与非后接 异步 清零端CR。
SM-2
SN
SN-1
清零法

用74x161构成九进制计数器
74x161功能表
异步清零 CR
预置 PE
使能 CEP CET
时钟 CP
预置数据输入 D3 D2 D1 D0
输出
Q3 Q2 Q1 Q0
CR D D D D 0 1 2 3 CET TC 74x161 CEP CP > Q Q Q Q PE 1 0 1 2 3
CP
256进制计数器
例2
24进制计数器(16<24<256)
1
1 CP
CR D D D D 0 1 2 3 CET TC 74x161 CEP CP > Q0 Q1 Q2 Q3 PE
(二) N>M
第一步:将L片M进制计数器组合起来,构成 ML进制计数器,使ML大于等于N;
第二步:再采用刚才的方法(如清零、置数 法)构成N进制。
(1)并行进位方式:同步时钟连接
例1
用本级的进位信号驱动下一级计数器 使能端;再用清零或置数法。
1 0 0 0 0 1 0 0 0 0
1 1
CR D D D D 0 1 2 3 CET TC 74x161 CEP CP > Q Q Q Q PE 1 0 1 2 3
X L L L L D A B C D X 保 持 X 保 持 X 计 数(M=10)
RCO ET QD QC QB QA
3、二 - 五 - 十进制计数器 74x290
CPA
CPB Q A Q B Q C QD
74x290
R 01 R 91 R 02 R 92
*CPA为时钟,QA为其输出端, 模 2 计数器; *CPB为时钟,QBQCQD为其输 出端,模 5 计数器; ** CPA为时钟, QA 接CPB, QA QBQCQD为其输出端,模 10 计数器。
预置数据输入 D3 D2 D1 D0 输出
Q3 Q2 Q1 Q0
L H H H H
X L H H H
X X L X H
X X X L H
X X X
X D3 X X X
X D2 X X X
X X L L L L D1 D0 D3 D2 D1 D0 X X 保 持 X X 保 持 X X 计 数(M=16)
步 清零端CR。
1
令CR = Q3Q0
1 0 0
1
&
2、反馈置数法:
利用(PE)端(LD端)
S0 S1 Si
方法:
(1)将计数器接 成计数状态; (2)在状态N-1出 现时送数0,将N1中取“1”的项与 非后接PE;计数状 态0~N-1
SN+i
SN+i-1
Sm
置数法
74x161构成九进制计数器
0000
&
CP Q Q Q Q PE > 0 1 2 3 CP
CR D D D D 1 0 1 2 3 CET TC 1 CEP 74x161
反馈置数(0)法,23时置数
*(2)串行进位方式:异步时钟连接
用本级的进位信号(当需要进位时,信号 边沿与触发方式相反,需接非门处理)驱动下 一级计数器的时钟端;再用清零法。
0 0 0
0 0 0
1 0 0
计数状态
下降沿触发
1. R91和R92同时为“1”,置“1001”,优先级最高;
2. R01和R02同时为“1”,清“0000”;
3. 其余状态计数,模数由连线确定。
二、用MSI构成任意进制计数器(重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