犊牛腹泻的诊断与防治

合集下载

浅谈犊牛腹泻症的临床症状及防治

浅谈犊牛腹泻症的临床症状及防治

浅谈犊牛腹泻症的临床症状及防治犊牛腹泻症是指由于不良饲养管理及感染引起的犊牛腹泻现象。

犊牛腹泻症的发生会给养殖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正确了解其临床症状及防治方法对于预防和控制犊牛腹泻症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犊牛腹泻症的临床症状及防治进行详细介绍。

一、临床症状1. 腹泻现象犊牛腹泻症的最主要症状便是腹泻,犊牛粪便呈黄色或白色水样,甚至带有血丝,伴有恶臭味,并且频繁排泄。

腹泻导致犊牛消化功能异常,会引起脱水、体重下降、营养不良等严重后果。

2. 消瘦症状犊牛患上腹泻后由于摄食减少及营养吸收不良,容易出现消瘦的症状,严重影响犊牛的生长发育。

3. 行为异常患有腹泻的犊牛会表现出精神萎靡、食欲不振的状况,甚至会出现躺卧边角处的现象,严重影响犊牛的生活质量。

4. 经济损失犊牛腹泻症的发生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除了犊牛的死亡和治疗费用外,还需要消耗更多的饲料和时间用于康复,耽误生产进度等。

二、防治措施1. 加强饲养管理合理的饲养管理是预防犊牛腹泻症的关键。

首先是保持饲料的卫生,定时清理饲槽和喂食器,并保持新鲜干净的饲料。

其次是保持饮水的卫生,定时清洗水槽和更换水源,防止犊牛因为喝脏水而引发腹泻。

另外要严格控制冷饮,以免引发消化不良。

2. 细心观察犊牛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犊牛患有腹泻的症状,不仅要进行隔离,还需要及时进行治疗。

严重的腹泻情况会导致脱水,因此要保持犊牛的充足饮水,不断补充流失的水分,帮助犊牛尽快康复。

3. 营养保障严格控制饲料的质量和数量,确保犊牛获取充足的营养。

合理的饲料搭配和加强补充维生素、矿物质等,可以帮助犊牛更好地应对腹泻带来的营养不良。

4. 预防感染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和减少人员间的交叉感染,是预防犊牛腹泻症的重要手段。

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可以加强犊牛的免疫力,有效预防犊牛因为受到细菌、病毒感染而引发腹泻。

5. 合理用药在确定犊牛患有腹泻症后,应及时请兽医进行诊断并合理使用药物治疗。

若是病毒感染引起的腹泻,则需使用抗病毒药物;若是细菌感染引起的腹泻,则需使用抗生素等。

犊牛腹泻病的防治

犊牛腹泻病的防治

犊牛腹泻病的防治犊牛腹泻病属于一种常见的疾病,是一种强烈感染力的疾病,会对育种产生非常大的威胁。

因此,对犊牛腹泻病的防治非常重要。

一、犊牛腹泻病的发病原因犊牛腹泻病的成因非常复杂,一般是由于病毒、细菌和寄生虫等多种因素引起的。

病毒感染主要表现为黏膜破坏和水肿等症状,一般会使得肠道的承受力下降,从而引发腹泻症状。

细菌感染主要是由于细菌感染引起的肠道水分过多,从而导致腹泻。

寄生虫感染是由于基于肠道感染引起的,会影响营养的吸收,导致腹泻症状。

1、加强清洁卫生清洁卫生是预防犊牛腹泻病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

平时在即将分娩的母牛饲养和卫生管理要做好,保持圈舍的清洁卫生,防止环境、饲料和汽水等污染物混入。

要求饲料、饮水器、运输箱等器具经常进行消毒,避免污物混杂。

统一饲喂,并在分娩后立即对牛群洗发、消毒处理等多种方法进行综合清理,这样可以最大程度地避免病毒、细菌和寄生虫等的感染。

2、正确饲养在犊牛生长和发育的过程中,要根据不同的季节和气候条件进行相应的管理和饲养。

尽量少吃青山,多吃精质饲料,这样有利于提高犊牛的消化功能和抵抗力。

此外,犊牛健康生长需要坚持合理的饲喂时间和方式,并根据犊牛自身的体质状况制定饲喂方案。

一般而言,应保持饲喂时间的稳定,并注意对犊牛进行混合饲喂,这样可以刺激其食欲,帮助其营养吸收,预防腹泻病的发生。

3、定期预防医学检查在犊牛的生长和饲养过程中,要定期对其进行预防医学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犊牛发生的腹泻病症状。

当犊牛表现出类似腹泻的症状时,一定要立即进行检查,以了解犊牛患病的原因和程度,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治疗。

同时,也可以根据检查结果对犊牛进行相应的疫苗接种和营养补充,预防疾病的发生。

对于患有腹泻症状的犊牛,要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一般而言,首先需要将犊牛隔离,并清理圈舍和饮料器具等卫生设施。

其次,对于寄生虫感染引起的腹泻病,可以采取闷箱、打针、药粉等方式进行治疗。

最后,如果是由于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的腹泻病,可以通过给予口服或注射抗生素、钠艾二糖、小腹泻灵等一系列药物治疗,并根据病情适量的补液,以避免犊牛出现营养物质的流失,从而加快犊牛痊愈。

犊牛腹泻病的防治

犊牛腹泻病的防治

犊牛腹泻病的防治犊牛腹泻病是指幼年牛因消化系统病原体感染或摄入有害物质而引起的腹泻症状。

这种疾病会严重影响幼牛的生长发育,并给养殖业产生巨大经济损失。

对犊牛腹泻病进行防治非常重要。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防治方法。

要保证犊牛的饮水卫生。

饮水是影响犊牛腹泻的一个重要因素。

应定期清洗和消毒饮水设施,并确保饮水源的质量良好。

为了防止污染,最好使用自来水或经过过滤和杀菌处理的水。

饲料管理也非常关键。

犊牛的饲料要保持适宜的营养平衡,确保充足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入。

特别是在哺乳期间,母牛乳汁的成分应符合犊牛的需求,避免发生营养不良。

应分餐喂养,定时给予饲料,避免过度喂养或饲喂不洁食物。

加强疫苗接种。

疫苗接种是防治犊牛腹泻病的有效手段。

常用的疫苗有冠状病毒病疫苗、大肠杆菌病疫苗和黄白化球菌疫苗等。

定期接种疫苗可以提高犊牛的抵抗力,减少疾病的发生。

保持干燥和清洁环境也很重要。

湿度过高和不清洁的环境会增加细菌和病毒的繁殖,导致犊牛易感染腹泻病。

饲养场应保持通风良好,定期清理和消毒栏舍。

及时发现和治疗犊牛腹泻病也非常重要。

一旦发现犊牛有腹泻症状,应立即进行诊断,并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常用的治疗方法有抗生素治疗、补液疗法、消化剂和抗炎药物等。

要对病理标本进行检测,明确病原体的类型,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疗。

防治犊牛腹泻病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包括水质管理、饲料管理、疫苗接种、环境卫生和及时治疗等。

通过科学的防治措施,可以有效降低犊牛腹泻病的发生率,提高养殖产业的经济效益。

犊牛腹泻的发病原因及防治措施分析

犊牛腹泻的发病原因及防治措施分析

犊牛腹泻的发病原因及防治措施分析犊牛腹泻是指幼年牛在胃肠道发生功能性障碍,引起腹泻症状的一种疾病。

它是犊牛生长发育阶段的常见病,也是造成牛群死亡率高、生长发育不良的重要因素之一。

犊牛腹泻的发病原因复杂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饮水和饮食不洁:犊牛在喝水和吃奶时,如果饮水和饮食中受到嗜好植物、进食不洁食物、受到饲料污染等因素的影响,容易引起胃肠道感染,导致腹泻。

2. 气候变化:气温、湿度等环境因素的变化也是导致犊牛腹泻的重要原因之一。

特别是在季节交替、气温骤变的时候,容易引起犊牛的消化功能紊乱,从而导致腹泻发生。

3. 饮食紊乱:犊牛腹泻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饮食不规律,饲养管理不当。

如果犊牛喂食时间间隔过长或过短,饮食成分不均衡,或刚断奶时没有进行适当的饲养转换,会导致犊牛的消化功能异常,从而引发腹泻。

针对以上病因,可以采取一系列防治措施来预防和控制犊牛腹泻的发生:1. 饲养环境卫生:保持饲养场所、饮水设备、喂食器等的清洁卫生,定期清理饲养环境,避免环境污染。

2. 饮食管理:合理安排犊牛的喂食时间和饮水量,确保新鲜的饮水和饲料供给。

根据犊牛的生长发育阶段和饲养管理要求,科学配置适宜的饲料,维持犊牛的消化功能正常。

3. 饲养转换:在犊牛断奶后,需要逐渐进行饲养转换,从奶粉逐渐过渡到干燥饲料,避免因饲料突然改变而引起消化不良和腹泻。

4. 疫苗接种:根据兽医的建议和犊牛的免疫力情况,及时对犊牛进行疫苗接种,提高犊牛的免疫力,减少感染机会。

5. 应急治疗:如果发现犊牛出现腹泻症状,及时发现和处理。

可采取补充电解质、口服抗生素等措施,帮助犊牛恢复消化功能,减缓病情发展。

犊牛腹泻是引起犊牛生长发育不良和群体死亡率升高的重要因素之一。

正确的防治措施可以降低犊牛腹泻的发生率,保证犊牛的健康生长发育。

犊牛发生腹泻的原因及综合防治

犊牛发生腹泻的原因及综合防治

犊牛发生腹泻的原因及综合防治
腹泻是犊牛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它不仅会影响犊牛的健康成长,还会给养殖户的经济效益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加强腹泻的综合防治工作,对于犊牛养殖行业是非常重要的。

1.病原微生物感染
肠炎球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均可以导致犊牛腹泻。

2.饮食不当
犊牛的消化道粘膜群中受到饲料的影响最为明显。

比如,过热过硬的饲料会使犊牛消化不良,长期食用会导致腹泻。

3.环境污染
环境污染是造成犊牛腹泻的主要原因之一。

环境卫生差、室温湿度低、光照不足,都会导致犊牛体内微生物的堆积。

4.母牛生产方式
母牛顺产生产的犊牛,其消化酶含量较高,犊牛很少患腹泻;而剖腹产的犊牛,由于有外界污染,身体免疫力很低,很容易被细菌侵袭。

二、综合防治措施
1.加强环境卫生管理
保持犊舍的温度适宜,保持舍内的空气干燥、清新,加强粪污清理,定期消毒等措施。

2.合理饲养犊牛
给犊牛提供优质的饲料,尽快让犊牛进食能力从胎毛只吸收初乳,逐渐过渡到凝乳,从而保证消化系统发育成熟。

3.喂养调理剂
给犊牛喂养常用的口服调理剂,可以增加肠道消化酶的分泌,促进食物消化吸收,提高免疫力。

4.加强检疫检测
定期检测犊牛的身体情况,对于出现腹泻等症状的犊牛及时进行治疗,并进行病原学检测和分离培养。

综上所述,犊牛的腹泻问题不可忽视。

作为养殖企业,关注犊牛腹泻问题,加强饲养管理,科学预防,才能有效降低腹泻的发生率,提高犊牛养殖的经济效益。

分析犊牛腹泻病治疗方法

分析犊牛腹泻病治疗方法

分析犊牛腹泻病治疗方法犊牛腹泻病是指幼年牛患上的一种常见疾病,主要特征是呈急性或慢性腹泻,伴有腹胀、食欲不振、体重下降等症状。

该病给牛群的养殖和经济效益带来严重影响,因此对犊牛腹泻病的治疗方法进行分析与探究具有一定的意义。

一、饲养管理方面1. 提供清洁饮用水:保持饮用水的清洁卫生,每日更换新鲜水源,避免病原菌通过饮水传播。

2. 提供优质饲料:饲喂优质饲料,如优质牛奶、青贮饲料等,确保犊牛的充分营养供给,增强抵抗力。

3. 分组饲养:将患病犊牛与健康犊牛分开饲养,避免交叉感染。

4. 保持环境卫生:定期清理犊舍,保持干净卫生的饲养环境,减少病原菌的传播。

二、药物治疗方面1. 抗菌药物治疗:对于感染性腹泻病,可根据病原菌的药敏情况使用相应抗菌药物,如氟喹诺酮类、庆大霉素等。

但应遵循合理用药原则,避免滥用抗菌药物和产生耐药菌株。

2. 补液治疗:对于腹泻导致的脱水情况,可进行静脉或口服补液,以维持体液平衡,改善犊牛的健康状况。

3. 消炎药物治疗:可根据病情使用抗炎药物,如硝酸铋、环酮唑等,减轻犊牛腹泻病的症状,降低炎症反应。

4. 抗生素治疗:针对腹泻病引起的细菌感染,可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如链霉素、新霉素、土霉素等,但应注意剂量和疗程,遵循兽医指导。

三、其他治疗方法1. 给予高效益益生菌:可通过口服或添加到饲料中给予犊牛高效益益生菌,以增加肠道有益菌的数量,调节肠道微生态平衡,促进肠道功能恢复。

2. 给予抗毒素治疗:针对某些毒素引起的腹泻,可使用抗毒素进行治疗,减轻病情。

3. 预防疫苗接种:及时接种犊牛腹泻病的相关疫苗,增强免疫力,减少病原菌引起的感染。

犊牛腹泻病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饲养管理、药物治疗和其他辅助治疗。

饲养管理方面主要是提供清洁饮用水、优质饲料,分组饲养和保持环境卫生等。

药物治疗方面可根据病情使用抗菌药物、消炎药物和抗生素进行治疗。

还可采取其他治疗方法,如给予高效益益生菌、抗毒素治疗和预防疫苗接种,以促进犊牛体质恢复和预防疾病的再次发生。

犊牛腹泻病的防治

犊牛腹泻病的防治

犊牛腹泻病的防治犊牛腹泻病,是指犊牛出现腹泻症状,严重影响犊牛的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给养殖户带来经济损失。

腹泻病的防治对于保障犊牛的健康和养殖效益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犊牛腹泻病的病因、症状、防治措施等方面进行介绍,希望能够帮助养殖户有效预防和控制腹泻病的发生,提高犊牛的生长速度和养殖效益。

一、犊牛腹泻病的病因犊牛腹泻病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环境因素:如妊娠母牛的管理不当、产前护理不到位、产后清洁不足、环境脏乱等,都可能导致犊牛感染腹泻病。

2. 饲养管理不当:饲料和饮水不洁净、餐具不及时清洁、饮水设施不良等均为腹泻病的发病原因。

3. 营养不良:如果犊牛的饲料不足或者饲料质量不佳,导致犊牛的营养摄入不足,容易引发腹泻病。

4. 细菌感染:细菌感染是引起犊牛腹泻病的最主要的病因之一,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放线菌等。

5. 病毒感染:犊牛腹泻病的发病原因之一,主要包括轮状病毒、冠状病毒等。

犊牛腹泻病的症状主要表现为腹泻、食欲不振、体温升高、腹胀、消瘦、精神萎靡、发育迟缓等。

腹泻病的症状严重影响了犊牛的生长发育和健康状况,严重者甚至会危及犊牛的生命。

1. 环境管理:保持产前产后环境的清洁卫生,及时清理粪便,减少蚊蝇等传播病原体的昆虫,保持犊牛舒适的生活环境。

2. 饮食管理:保证犊牛饲料和饮水的干净卫生,定时更换和清洁餐具和饮水器,保证犊牛的饮食安全。

3. 营养保证:科学配方饲料,保证犊牛的营养需要,提供充足的优质饲料,避免犊牛因饥饿而进食不洁食物。

4. 疫苗预防:定期为犊牛注射预防接种疫苗,提高犊牛的抗病能力,减少腹泻病的发生。

5. 预防细菌感染:保持犊牛圈的清洁卫生,定期消毒,防止细菌与病毒的传播。

6. 及时治疗:一旦发现犊牛出现腹泻症状,应立即进行诊断,并给予及时有效的治疗,避免病情恶化。

1. 定期进行健康检查,观察犊牛的饮食情况、粪便情况和精神状态,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2. 提高饲料品质,尽量避免发霉变质的饲料,减少犊牛因食用不洁食物而引起腹泻病。

犊牛发生腹泻的原因及综合防治

犊牛发生腹泻的原因及综合防治

犊牛发生腹泻的原因及综合防治犊牛发生腹泻是常见的疾病,严重影响了犊牛的生长发育和养殖业的经济效益。

腹泻的发生原因复杂,主要包括环境因素、饲料管理、病原体感染等多方面因素。

本文将从这些方面探讨犊牛腹泻的原因及综合防治措施。

一、环境因素(一)气候气候对犊牛的生长发育有着重要的影响,特别是在夏季高温多雨的天气条件下,容易导致因消化不良而引起的腹泻。

高温会引起犊牛食欲不振、饮水减少,容易造成肠道功能紊乱,从而发生腹泻。

(二)粪便清洁犊牛舍内粪便清洁不及时,粪便中的腐败物质会释放出有害气体,影响犊牛的健康。

犊牛会因为吃到粪便而感染病原体,导致腹泻发生。

二、饲料管理(一)饲料质量不合理的饲料搭配及饲料质量差也会导致犊牛腹泻。

饲料中过多的粗纤维或过高的粗蛋白含量都会引起犊牛的消化不良,导致腹泻。

(二)饲料添加剂饲料中添加的抗生素或其他药物过多也会对犊牛的肠道产生不良的影响,导致腹泻发生。

添加的酸剂或碱剂过多也容易使犊牛的肠道PH值失衡,从而影响肠道菌群的平衡,导致腹泻。

三、病原体感染(一)细菌感染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黄色葡萄球菌等细菌感染是引起犊牛腹泻的主要病原体。

这些细菌会对犊牛的肠道黏膜造成损害,引起炎症反应,导致腹泻。

(二)病毒感染病毒性腹泻是犊牛腹泻的常见类型,病毒性腹泻主要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

病毒性腹泻传染性强,发病迅速,一旦发病,会给养殖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三)寄生虫感染蚴状虫、钩虫等寄生虫的感染也是导致犊牛腹泻的重要原因。

这类寄生虫会在犊牛的肠道内产生短期或长期的损害,引起犊牛的腹泻。

犊牛腹泻的发生原因多种多样,因此在预防和控制腹泻方面需要综合防治。

一、环境改善保持牲畜舍的空气流通和清洁卫生,定期清理牲畜的粪便。

保持舍内的干燥卫生环境,可以减少犊牛因环境因素导致的腹泻。

二、合理饲料管理合理搭配饲料,保证饲料质量。

饲料中添加剂量需控制合理,避免过多添加药物或者添加剂。

合理的饲料搭配可以保持犊牛的胃肠道正常运作,降低腹泻的发生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疫病防控 2019年第9期 犊牛腹泻的诊断与防治康艳军/内蒙古化德县兽药监察所院东/内蒙古化德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王海龙/内蒙古化德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犊牛腹泻是牛生产中较常见的一种疾病表现,能引起腹泻的原因较复杂,临床表现、发病程度也不一样,如不能较好的预防,一旦发病,不易经临床诊断进行确诊,治疗不当往往带来较严重的经济损失。

一、发病原因与症状1.病毒性1)牛病毒性腹泻病毒。

该病毒可引起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患病和带毒的动物(黄牛、水牛、牦牛、绵羊、山羊、猪、鹿及小袋鼠)是主要传染源,各年龄的牛均易感,6~18月龄牛最多。

可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胎盘感染。

病牛排恶臭、水样粪便,可见粘液、纤维素性絮片和血液。

眼、鼻有浆液性分泌物。

特征性病理变化是食道黏膜可见形状大小不等与直线排列的糜烂灶。

2)轮状病毒。

轮状病毒可感染婴幼儿和多种幼龄动物,牛多发生于1周龄内的初生犊牛,人、患病和隐性感染的动物是轮状病毒感染的主要传染源,主要经消化道传染。

病牛排出黄白及绿色水样便,可见粘液、便血,病程长者明显脱水。

3)冠状病毒。

冠状病毒可引起成年牛冬痢和犊牛冠状病毒性腹泻。

病牛排乳黄色水样粪便,随病程的发展严重脱水。

2.细菌性1)大肠杆菌。

该细菌引起的犊牛大肠杆菌病多见于出生10d内的犊牛,除了通过消化道感染外,还可通过子宫内和脐带感染。

发病犊牛粪便呈黄色粥样,后期为灰白色水样,可见凝乳块、凝血、泡沫,酸臭味,病程长者可见肺炎、关节炎。

2)沙门氏菌。

该细菌引起的牛沙门氏菌病多见于出生30~40d以后的犊牛,可通过消化道、交配和人工授精感染,另外,子宫内也有可能感染。

鼠类也可传播本病。

病牛排灰黄色稀粪,可见粘液和血丝,病程长者可能出现腕和跗关节肿大、支气管炎、肺炎。

3.寄生虫性1)隐孢子虫。

隐孢子虫属于真球虫病目、隐孢科的隐孢属,可感染多种动物和人,牛隐孢子虫病多发生于犊牛,主要经消化道感染。

发病犊牛排含有大量纤维素的稀便,有时可见血液。

2)球虫。

感染力最强的是邱氏艾美耳球虫、牛艾美耳球虫和奥博艾美耳球虫。

以2岁以内的犊牛发病率最高,死亡率也高,多发生在放牧期间。

发病犊牛排血便,血液随病程的发展逐渐增多,后期粪便呈黑色。

3)牛新蛔虫。

弓首科的牛新蛔虫寄生在初生犊牛(黄牛和水牛)的小肠内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

该病主要发生于5个月以内的犊牛,子宫内感染曾被认为是唯一的的感染途径,现在也有报道哺乳母牛的乳汁中可存在幼虫。

在自然感染的情况下,2周龄到4月龄的犊牛小肠中可检出成虫,成年牛体内未见有成虫检出的情况。

发病犊牛排含有多量粘液和血液的稀便,具有特殊臭味。

4.营养性与饲养管理性。

母牛饲养不良,尤其是妊娠后期,导致产出的犊牛发育不良,抗病能力差;在不全价饲养的情况下,初乳中缺乏充足的必需物质,或初乳分泌较晚或时间短。

在临床上,营养性和饲养管理性因素主要引起消化不良性腹泻,单纯性消化不良的发病犊牛初期排粥样稀便,以后可见水样深黄色粪便,有时可呈黄色或粥样暗绿色。

粪便带有酸臭味,可见小气泡、未消化的乳块或饲料碎片,腹泻病程交长者可见皮肤弹性下降、眼球凹陷等脱水现象;中毒性消化不良还可见明显的神经症状。

二、诊断各种原因犊牛腹泻的发病症状较为相近,甚至出现混感或继发感染现象,为了提高防治效果,在临床上可结合流行病学调查、临床检查、病理剖检等进行初步诊断,结合治疗性诊断、寄生虫检查等及早采取防治措施,如果方法得当效果明显。

如单纯性消化不良病例,治疗及时、正确,一般预后良好;大肠杆菌引起的犊牛腹泻如及时治疗,一般可以治愈。

对有些病例的确诊需要进行病原学检查方可找到病因,张康、张凯等在《某牛场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和大肠杆菌混合感染的诊断及分析》中对发病犊牛病料进行PCR检测、细菌分离鉴定,显示该奶牛场犊牛腹泻是由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和大肠杆菌混合感染引起。

三、防治1.加强饲养管理。

妊娠母牛饲喂全价饲料,适当补给胡萝卜、维生素、微量元素,保证胎儿发育,提高初乳质量。

分娩前清洁母牛,尤其是乳房,避免初生犊牛经吮乳感染病原,可有效预防大肠杆菌病感染。

新生犊牛尽早吃食初乳,人工喂养时应采取科学、(下转45页)322019年第9期 疫病防控犬瘟热的有效防治毛海清/甘肃省文县石坊镇兽医站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人们开始越来越多的饲养起宠物犬。

就目前国内的现状来说,宠物犬的饲养已经成为了很多人们日常生活中所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但是,随着犬类数量的不断增多,很多犬类的烈性传染病也开始快速的传播了起来,犬瘟热就是其中的一种。

一、犬瘟热主要的流行特点犬瘟热是由犬瘟热病毒所引发的一种具有快速传染性的病毒性传染病,而且犬瘟热的覆盖面积呈世界性趋势。

从实际临床实践上来看,其以高热和消化道、呼吸道呈卡他性炎症和神经炎为主要的发病特点。

这种病常发生于幼犬,纯种犬比土种犬更容易受到此类病的威胁。

因为常会伴随着并发症的发生,所以在治疗的过程中往往会比较的困难。

二、犬瘟热主要的发病症状初期犬类宠物受到病毒感染的话,一般会出现精神上的轻度抑郁,并且伴随着食欲不振、流鼻涕、有眼屎和打喷嚏的症状。

在这个时候,犬类的体温一般都会在39.5~41.5℃之间摆动。

如果犬类在被病毒感染后无法及时治疗的话,当病毒开始进入到感染的中后期时,犬类自身就会出现无食欲、眼结膜开始变得潮红并有大量的脓性分泌物。

呼吸道方面由原本的干咳转换为湿咳,消化道方面开始大量的排泄,在犬类的大腿内侧和脚掌上还会出现红点,并神经方面表现敏感,会出现原地转圈和癫痫症状。

出现这些情况的话,已经无法更好的治愈,即便后续治疗痊愈,也难免会留下一定的后遗症。

三、 A犬瘟热的确诊一般来说的话,如果不做实验室检查是无法准确地对病症进行确诊,不过,可以从临床症状方面来做出一个大概的判断。

在判断犬类是否受到犬瘟热病毒感染的时候,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1.犬瘟热疾病的传染性非常强,一般来说,其发病时往往大部分犬均表现出临床症状。

2.发病的犬类往往没有接受过疫苗免疫或者是没有按照相应的程序去进行免疫,一般来说,感染的犬类其年龄段在2个月到一年之间。

如果出现上述症状,一定要及时将犬类送到相关兽医部门进行处理,以免耽误治疗时间,对犬类的健康造成更大的危害、四、A犬瘟病的治疗方法初期治疗基本上是以血清为主,然后配合免疫增强剂转移因子,有时用支持疗法,配合适量的抗病毒等药物进行静脉注射。

中期治疗除了需要继续使用初期治疗的药物之外,还需要对出现胃肠炎症状的犬类注射胃复安,出现肺炎症状的则需要注射鱼腥草药类,出现结膜炎问题的需要去及时用滴眼药水进行处理。

晚期治疗除了需要用到以上的药物之外,还需要对于已经出现神经症状的犬类注射氯丙嗪、维生素等,对于无法进食的犬类,需要打糖类和生理盐水来补充身体能量。

总之,对于犬瘟病的治疗一定要秉承着早发现、早治疗的原则,隔绝病犬并对病犬周围的环境进行消毒,对那些身体健康的犬类,也需要用血清进行预防。

五、A对于犬瘟病的预防按照相关规定程序进行犬类预防免疫是最有效的隔绝方法,在进行免疫的过程中,要选择正规厂家所生产的疫苗,并且保持每年免疫2次,3个月以下的小犬需要接种3次,每次的间隔时间为半个月,这样才能够有效防止犬类感染犬瘟热。

综上所述,生活水平的提高导致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饲养宠物犬,因此在饲养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犬类自身的身体健康。

对于犬类所出现的不良症状要做到及时的了解和进行治疗,犬瘟热的致病率和死亡率极高,但是,对于此类的病症却是可以通过预防的方法来有效控制。

故而,只有真正对犬类的健康安全负责,真正爱护犬类,饲养者才会在饲养犬类的过程中获得饲养的乐趣和快乐。

有规律的饲喂方法和制度。

保证犊牛舍适宜的饲养条件,做好环境卫生和消毒,避免因温度、湿度、污染等引起犊牛腹泻。

2.疫病防治。

针对易发、常发疫病按制定的免疫接种、给药计划进行预防。

平时应进行疫病检测,根据检测结果选择适宜的防治方法进行处理。

如对引种牛或牛群进行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检疫,不引进或淘汰阳性牛可有效防止本病的发生和蔓延。

(上接32页)4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