犊牛腹泻病因及综合防治
犊牛腹泻病因及预防措施

山东畜牧兽医2017年第38卷犊牛腹泻病因及预防措施桑吉卓玛(青海省果洛州玛沁县兽医站 814000)中图分类号:S858.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1733(2017)09-0024-02犊牛腹泻是犊牛培育过程中的常见疾病,甚至会直接导致犊牛夭折,从而。
随着奶牛场犊牛饲养管理水平的提高,犊牛腹泻的流行和发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控制,但由于引起该病发生的病原种类较多、感染情况较为复杂,使得奶牛场对该病的防控仍存在一定难度。
给奶牛养殖业带来直接经济损失,本文分析了犊牛腹泻的发病原因及临床症状,并提出了防治犊牛腹泻的预防措施。
1 犊牛腹泻原因1.1 非感染因素1.1.1 饲养管理不当很多中小型养牛场的犊牛出现了消化不良、腹泻等主要消化道胃肠病的原因就是不能科学的、持续的为犊牛做定期、定时、定量的标准化饲养模式。
并且,在犊牛刚刚出生的时候,也是整个犊牛身体机制抗病能力低、消化功能脆弱的时期,此外,刚出生的犊牛身体弱,抗病力低,消化能力弱,需要足够的母体牛初乳来补给抗体,从而防止疾病的发生,但是在饲养过程中经常会出现饲喂时间过完,犊牛不能获得充足的初乳或者低温度等因素,直接招致犊牛在出生后出现了免疫力低下的处境,犊牛出现腹泻的概率增大;当大牛的圈养密度过大,环境乱,细菌病毒微生物多,初乳汁变质等因素也对间接导致小牛的泻肚事件爆发。
1.1.2 环境因素由于奶牛的饲养环境脏乱差,致使奶牛的乳房不卫生,从而乳汁也不卫生,或者奶牛乳房患有疾病的乳汁,犊牛不能够获得足够的免疫球蛋白,导致小牛的免疫力低下,致使犊牛消化系统紊乱,犊牛就会出现腹泻;或者牛圈的环境通风性不够,周围噪音大,没有足够阳光照射,环境阴暗潮湿,微生物病菌多等卫生条件低下,造成饲养牛感染病病菌,从未间接导致犊牛的腹泻,此因素导致犊牛腹泻的情况很普遍。
1.1.3 应激因素一年四季的节季交替时期,外部气候条件变化无常,内部设施不健全,没有相应的应对措施,很容易让犊牛受到外部气候环境的影响,引发犊牛的腹泻症状。
犊牛腹泻病诊断与防控要点

犊牛腹泻病诊断与防控要点谷振波(河北省新乐市农业农村局河北新乐050700)犊牛是牧场的后备主力军,是牛养殖业发展关键环节。
犊牛腹泻是新生犊牛的杀手,危害严重,一旦牧场发生犊牛腹泻病,会因治疗费用和牛只的死亡,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增加养殖成本和额外支出,给牧场带来巨大经济损失,严重制约牧场的经济效益。
在我国,犊牛腹泻的死亡率在0.5%~70.0%之间,给我国养牛业造成的经济损失不可估量。
尽管我国牛养殖业在畜群管理、动物设施和护理、饲养和营养以及生物制剂方面取得了很大进步,但由于疾病的多因素性质,犊牛腹泻仍然棘手。
犊牛腹泻的预防和控制应基于对疾病复杂性的良好理解,如多种病原体作用、多因素共同感染、环境因素以及疾病爆发前产犊期的喂养和管理等方面。
腹泻不仅直接影响犊牛的生长发育和以后的生产性能发挥,而且还会因死亡率高影响牛群的更新效率,进而影响我国牛养殖业的良性发展。
因此本文着手犊牛腹泻病常见病因、诊疗方法与防控要点进行阐述,以期对临床治疗提供指导。
1犊牛腹泻病常见病因1.1饲养管理因素新生犊牛在出生时免疫功能较弱,由于子宫的保护,出生后对外界刺激的应对能力较弱,且胃肠道结构未发育完全,进而易造成肠道疾病的发生,因此养殖者需要严格遵守健全的饲养制度来操作,否则极易产生消化不良,从而诱发犊牛腹泻病的发生。
另外,应激因素、畜舍环境不洁,噪声过大,阴暗潮湿,通风不畅以及母牛乳汁不卫生都会诱发犊牛腹泻。
1.2营养物质缺乏因素母牛在怀孕期间没有充足的营养,就很有可能导致犊牛营养不良,从而造成犊牛免疫力低下,诱发腹泻等疾病。
常见犊牛营养缺乏引起的腹泻主要是饲料中维生素C 缺乏、维生素D 缺乏和微量元素硒缺乏。
犊牛胃肠粘膜屏障遭到破坏,胃肠管粘膜出血,肺与肋胸膜出血,常常继发细菌感染引起腹泻。
1.3细菌性感染因素引起犊牛腹泻最常见病原菌为大肠杆菌,大肠杆菌在牛场环境内普遍存在。
大肠杆菌的一些菌株能产生细胞毒素坏死因子,常导致新生犊牛胃肠粘膜溃疡、穿孔、败血症、死亡。
犊牛腹泻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2022年第1期浙江畜牧兽医犊牛腹泻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犊牛腹泻又称犊牛拉稀,是养牛过程常见的疾病,主要由饲养管理不当、细菌感染、不良环境影响等因素导致发病,病牛往往排出灰色粥样甚至水样粪便,气味恶臭,多时带有血丝或血块,病牛表现乏力、喜卧,严重时呕吐、脱水、高度衰竭,体重急剧减轻,急性发病犊牛可在1-3d死亡。
本病发生不分季节性,任何时节均可发病,但以初春和初秋发病最多,且30日龄以内的犊牛易感。
因此在养殖过程中,一定要重视预防,降低发病率,进而促进养殖业健康发展。
1 发病原因1.1 饲养管理不当 母牛妊娠期的饲养管理至关重要,首先,母牛摄入饲草的质量关系着牛犊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若母牛孕期食用饲草搭配不当,营养不全面,会导致牛犊无法摄入足够的营养物质,出生后出现体质差,抵抗力弱等情况,进而容易发生腹泻。
其次,犊牛在出生后,若母牛营养不良,会影响牛乳的产量和品质,无法给犊牛提供足够且营养的牛乳,导致犊牛免疫力低下,从而发病。
1.2 病原菌感染 病原菌感染是引起犊牛腹泻的最主要因素,常见的能引起犊牛腹泻的病原菌有细菌(大肠杆菌、巴氏杆菌等)、病毒(轮状病毒、黏膜病病毒等),此外,某些寄生虫的感染也会引起腹泻。
致病性细菌一般通过消化道进入犊牛体内,从而影响肠道内菌群,使肠道菌群结构发生变化,引起消化系统紊乱,导致腹泻。
致病性病毒常通过消化道、黏膜等感染,发病症状更为严重,且一旦发病很难治愈,死亡率极高。
寄生虫致病主要由蛔虫、绦虫、球虫等感染引起,病牛常出现血色粥样粪便,且气味恶臭。
1.3 不良环境影响 除了饲养管理不当、病原菌感染外,养殖环境不良也容易引起犊牛腹泻。
例如,养殖环境潮湿、未及时清理粪便、不打扫圈舍,或不定期消毒等,均可能导病原细菌或病毒滋生,从而会增加染病的可能性;此外,若养殖密度过大、圈舍狭小、饲喂方法不当等,亦会导致发生腹泻。
2 临床症状犊牛患病初期,会排出灰白色或灰色粥样粪便,腥臭,有黏液,腹部紧缩,喜卧,不喜食,严重者食欲废绝,体温升高达40-41℃。
新生牛犊拉黄稀、拉绿屎,原因、治疗用药,终于说全了

新生牛犊拉黄稀、拉绿屎,原因、治疗用药,终于说全了拉黄稀一、新生牛犊拉黄稀怎么治疗1、新生牛犊拉黄色稀粪一般发生在3月内,主要由蛔虫引起。
治疗方法:可以用敌百虫,按照牛体重每千克投药25毫克,一次投喂。
也可以使用5%盐酸旋咪蹉注射液,按照牛体重每千克投药6毫克,一日分两次肌肉注射。
还可以对瘦弱牛犊注射10%樟脑磺胺钠或20%安那加15毫克。
或者使用中药治疗,取槟榔,贯众,裶子,雷丸,使君,乌梅各15克剪汁,1天分1次投喂。
2、当犊牛有食欲或能自吮时,可给予口服补液盐,让犊牛自由饮用。
不能自吮时,可用6%低分子右旋糖酐、生理盐水、5%葡萄糖、5%碳酸氢钠各250毫升,氢化可的松100毫克,维生素C10毫升混合,给犊牛进行一次静脉注射。
轻症每天补液1次,重危症每天补液2次即可。
3、同时还要注意保持牛舍清洁、干燥,及时清除粪便和污物,并经常进行消毒,铺垫干燥褥草。
平时一定要加强妊娠母牛的饲养管理,饲料配比,给予足够的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饲料,勿使其饥饿或过饱,确保母牛有良好的营养水平。
这样在产后才能分泌充足的乳汁,满足新生犊牛生理需要。
二、新生牛犊拉黄稀是什么原因引起的1、环境应激犊牛在出生后身体结构和功能还未完全发育,尤其肠胃消化系统,这时对于环境适应力差,对于噪音、陌生气味较为敏感。
这些情况会导致犊牛消化系统紊乱,产生腹泻。
一般在春秋季节气温变化大、环境差以及长途运输也会导致犊牛应激反应而腹泻。
2、病菌、病毒感染如果犊牛生活圈舍的环境复杂,病菌和病毒就容易生长繁殖。
刚出生不久的犊牛抵抗力较弱,加上气候变化,极易感染病菌和病毒,引发食欲不振、精神失常、腹泻的症状,严重的还会导致犊牛死亡。
3、喂食不当犊牛在喂食过程中,如果喂食的饲料不新鲜,或者是喂食了变质和霉变的饲料,就会导致犊牛出现消化不良、腹泻的状况。
特别是在断奶时,喂食饲料这段时间,犊牛肠胃未能适应就会导致腹泻,患病后也会排出水样花粪便。
拉绿稀一、新生牛犊拉绿屎怎么回事1、草食性拉稀牛犊在采食过多的嫩芽和青草后,可能会导致牛胃肠功能失调,一般患病牛犊的粪便呈绿色,食欲也不会有任何变化。
犊牛腹泻的病因临床症状及治疗

犊牛腹泻的病因临床症状及治疗犊牛腹泻是指犊牛出现腹泻症状,这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严重影响着犊牛的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
犊牛腹泻的病因非常复杂,可能是由于环境因素、细菌感染、病毒感染等多种因素导致的。
对于犊牛腹泻的治疗,除了应该对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外,还需要进行综合治疗,包括营养支持、水电解质平衡调节等。
本文将结合临床实际,对于犊牛腹泻的病因、临床症状及治疗进行详细介绍。
一、犊牛腹泻的病因1. 环境因素:环境的改变会对犊牛的消化道产生一定的影响,如气候变化、饲料转换、饮水转换等都可能引起犊牛的腹泻。
2. 细菌感染:细菌感染是引起犊牛腹泻的常见原因,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副溶血性弧菌等都可能引起犊牛的腹泻。
3. 病毒感染:病毒感染也是犊牛腹泻的常见原因,如牛病毒性腹泻、牛冠状病毒等都会引起犊牛腹泻。
4. 寄生虫感染:寄生虫感染也是犊牛腹泻的一个重要原因,如小肠蛔虫、小肠线虫、小肠球虫等都可能引起犊牛的腹泻。
5. 营养不良:合理的饲养管理对犊牛的健康状况至关重要,如果饲养管理不当,营养不良也可能导致犊牛的腹泻。
二、犊牛腹泻的临床症状1. 腹泻:腹泻是犊牛腹泻的主要临床症状,腹泻的性质可以是稀便、水样便或带有粘液、血液。
2. 食欲不振:犊牛腹泻后,食欲通常会明显减退,甚至出现拒食现象。
3. 发热:在腹泻的犊牛通常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发热症状,主要是由于感染性腹泻引起的炎症反应所致。
4. 腹部不适:腹泻的犊牛也会出现腹部胀满、腹痛等不适感。
5. 体重下降:由于腹泻导致的水分丢失以及食欲不振,犊牛的体重通常会明显下降。
1. 病因治疗:对于犊牛腹泻,首先需要明确病因,针对性的进行治疗。
如细菌感染可选用抗生素进行治疗,病毒感染可选用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寄生虫感染可选用驱虫药进行治疗等。
2. 营养支持:犊牛腹泻后,由于消化吸收功能下降,犊牛常常出现营养不良的状况,这时需要加强营养支持,可以给予饲料添加剂、氨基酸、维生素等。
犊牛腹泻的病因分析及治疗措施

犊牛腹泻的病因分析及治疗措施犊牛腹泻是指犊牛出现大便稀溏、次数增多以及排便频繁的症状。
犊牛腹泻的病因多种多样,包括肠道感染、消化不良、肠道寄生虫等。
正确分析犊牛腹泻的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对犊牛的生长发育和健康至关重要。
1.肠道感染:犊牛常受到细菌、病毒、真菌等病原体的感染,导致肠道炎症反应和腹泻。
常见的肠道病原体包括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鉴别性淋巴结炎病毒等。
2.消化不良:犊牛长期饮用脏水或喂养不当的乳制品,会导致消化道功能不良,进而引发腹泻。
3.肠道寄生虫:蛔虫、钩虫、鞭虫等寄生虫感染可引起犊牛腹泻。
这些寄生虫会留在肠道内吸收犊牛的营养物质,干扰正常消化吸收,引起腹泻。
1.病原治疗:对于犊牛腹泻的最初治疗,首先应该确定病原体,并使用相应的药物进行治疗。
针对肠道感染,可以使用抗菌药物如磺胺类、氟喹诺酮类等进行治疗。
在使用抗菌药物时,应该遵循合理用药的原则,按照病原体药敏试验结果选择相应的药物。
2.改善饲养管理:合理的饲养管理可以有效预防和减少犊牛腹泻的发生。
应该提供干净新鲜的饮水和合适的饲料,避免使用脏水或污染的饲料给犊牛喂养。
同时,要进行规范的消毒和清洁,保持环境的卫生和干燥,防止致病菌的传播。
3.纠正营养不良:对于消化不良所引起的腹泻,应该进行适当的纠正营养不良的措施。
可根据犊牛的年龄和体重,调整合适的饲喂量和饲喂频率,保证充足的营养摄入和消化吸收。
4.驱虫治疗:对于肠道寄生虫引起的腹泻,需要使用驱虫药物进行治疗。
常用的驱虫药物包括氯胺酮、苯咪唑等。
通过用药进行驱虫,可以减少寄生虫对犊牛的消化道吸收和排泄的干扰,从而减少腹泻的发生。
总结起来,犊牛腹泻的病因多种多样,治疗措施也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
重要的是及时发现和诊断腹泻的病因,根据病因选择相应的治疗措施,同时改善饲养管理并进行预防措施,以保证犊牛的健康和生长发育。
犊牛腹泻预防控制

犊牛腹泻预防控制犊牛腹泻是目前我国牛群养殖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疾病,其发病率高,严重影响了牛群的生产。
在犊牛养殖的发展中,应加强对疾病的认识,了解其发病机制、发病原因、危害等,以便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确保养殖效益。
犊牛腹泻也称犊牛痢疾,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全年都会出现。
犊牛一般在2~3 d 内发病,严重影响犊牛的生长发育和成活率。
犊牛腹泻是一种常见的急性肠炎,主要发生在初春、夏末、初秋,是犊牛消化系统功能障碍,免疫力低下所致。
犊牛腹泻的发病率高达90%~100%,病死率高达50%,严重危害了犊牛的生产。
1 犊牛腹泻原因1.1 细菌感染目前导致犊牛腹泻的细菌有很多种,比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产气夹膜梭菌等。
这些细菌很多是牛肠道的常在菌。
在消化能力良好的情况下,一般不具有显著的致病力。
若肠道的消化功能下降,大肠杆菌、沙门氏菌、产气夹膜梭菌等细菌会借机释放出大量的毒素,引起犊牛的典型症状。
这些病原菌对日龄以下的初生犊牛的伤害是最大的,特别是7 日龄的犊牛。
发病后,病牛会在短期内出现腹泻、精神状况恶化、突然腹泻等症状。
如果有排泄物是水样或粥样的,在排泄物中会有大量的血沫和肠道粘膜组织。
经解剖观察,发现大肠杆菌感染的病牛,肠管内有大量的血泡,肠壁出现了明显的充血、肿胀,上皮细胞脱落,肠系膜淋巴结明显增大。
而由沙门氏菌引起的病死犊牛,其症状是在小肠后段和肠道粘膜上有许多的出血点,有时候肠系膜淋巴结会有血,脾也会充血,肝、肾、脾等部位也会有坏死的病变。
产气夹膜梭菌引起的腹泻以肠炎为主,其中含有大量的血液,肠腔膨胀,里面有很多的气体,肠子里有一股腥味。
1.2 病毒感染目前,导致犊牛病毒性腹泻的病毒有轮状病毒、冠状病毒和粘膜病毒。
在动物体内,在牛的肠粘膜上皮细胞中增殖,会让牛体内的细胞失去机能,当大量细胞破碎时会释放出大量的病毒,而这些细胞的脱落也会引起肠道的生理改变,使病毒对细胞的反应变得更加敏感。
犊牛腹泻的病因临床症状及治疗

犊牛腹泻的病因临床症状及治疗犊牛腹泻是指犊牛因消化道功能紊乱而出现腹泻症状的一种常见疾病。
腹泻不仅会影响犊牛的生长发育,还会给养殖户带来经济损失。
及早发现并治疗犊牛腹泻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从犊牛腹泻的病因、临床症状及治疗方法三个方面进行介绍。
一、病因1. 饮食不当:犊牛饮食中可能摄入过多的新鲜奶或过多的乳糖,容易导致消化功能紊乱而引发腹泻。
2. 感染因素:犊牛受到细菌、病毒或寄生虫的感染也是导致腹泻的常见原因。
常见的病原体包括大肠杆菌、沙门氏菌、蓝舌病病毒等。
3. 环境因素:犊牛所处的环境卫生状况不佳,饮水不洁净或饮用水源受到污染也会引发腹泻。
4. 应激因素:犊牛可能受到疫苗注射、运输、环境改变等应激因素的影响,导致消化系统功能紊乱而出现腹泻。
二、临床症状1. 腹泻:犊牛腹泻是该病的典型临床表现,粪便水样,颜色呈黄绿色或血性,且次数增加。
2. 呕吐:犊牛腹泻时可伴有呕吐症状,呕吐物呈黄绿色。
3. 消瘦:腹泻严重影响了犊牛的饮食吸收和营养代谢,导致犊牛出现体重减轻、消瘦等现象。
4. 乏力:犊牛腹泻后会出现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状。
5. 发热:犊牛腹泻时体温可能会升高。
三、治疗方法1. 胶体治疗:腹泻犊牛在脱水状态下需要给予适量的血浆或葡萄糖盐水等胶体溶液。
2. 抗菌治疗:对于腹泻的犊牛,如出现肠道感染的情况,可根据病原体的不同选用合适的抗生素治疗。
3. 反酸剂治疗:采用反酸剂如碳酸氢钠、氧化钙等对腹泻犊牛进行治疗,有助于中和胃酸,改善犊牛的胃肠道环境。
4. 营养支持:对于腹泻的犊牛,应给予易消化、高能量的饲料,保证其营养需要。
5. 防止并发症:对于腹泻的犊牛,要及时清洗和消毒饮水和饮食容器,避免交叉感染。
6. 改善环境:改善犊牛的生活环境卫生状况,保证其饮用水源的洁净。
犊牛腹泻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对犊牛的生长发育造成严重影响。
及早发现并治疗犊牛腹泻对于减少养殖户的经济损失具有重要意义。
在日常养殖中,除了做好犊牛的饲养管理工作外,也应定期巡视犊牛的生活环境及饮食卫生,并对犊牛进行定期的预防接种,以降低患病的风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 床 兽 医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1年 27卷 第3期
犊牛腹泻是指哺乳期犊牛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以腹泻为特征的一种疾病。
该病在麻栗坡县董干镇发病率较高,几乎占到了犊牛病的60%左右。
患病犊牛出现脱水、酸中毒等严重病理反应,是造成犊牛生长发育不良和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给全镇的养牛业造成严重打击。
经统计,3年来,疫病控制中心诊治此病达66例,治愈59例,死亡7例,死亡率为11.9%(详见表1)。
1 病因
1.1 细菌性犊牛腹泻
这种类型临床最为常见,约占总治疗数的50.6%。
主要由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引起。
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在健康犊牛肠道内大量存在,但因厩舍卫生条件差或寒冷因素作用使犊牛抵抗力下降时发病。
麻栗坡县的广大农户经济比较落后,牛舍非常简陋,卫生条件普遍差,易发生细菌性腹泻。
1.2 消化不良性腹泻
牛冻精改良技术在董干镇得以普遍实施,其产生的经济效益使相当一部分群众把养牛当做了一条发财致富之路。
对犊牛的爱护倍增,又缺乏养牛知识,所以,给犊牛单独喂饲大量的精料,导致犊牛发生消化不良性腹泻。
如2009年5月山后村李庆文家的母牛产了一头可爱的杂交犊牛,本来这头母牛的奶水就足,但因其爱牛心切,从出生第5天就开始用葡萄糖拌奶粉来强行灌给犊牛,结果第2天犊牛就开始出现腹泻,兽医人员及时制止并给予适当治疗后,犊牛得康复。
据统计,此类腹泻约占整个犊牛腹泻34.9%。
1.3 寄生虫性腹泻
由于养殖户养牛知识欠缺、厩舍卫生条件差及没有预防性驱虫等,使犊牛因感染寄生虫而导致腹泻。
其中,以感染线虫(蛔虫)最为多见,此类腹泻占整个犊牛腹泻的14.5%。
如2010年10月12日寨子村赵某家的母牛生产1头杂交犊牛,在近2月龄时逐渐消瘦并排出灰白色带有黏液性糊状粪便,经诊断后认为是新蛔虫所引起,用盐酸左旋咪唑片300 mg灌服后病牛拉出形似蚯蚓长约15~20 cm的蛔虫10余条,第2天重复用药1次,后逐渐恢复。
2 流行特点分析
2.1 品种
据统计黄牛的发病率比水牛多,黄牛的发病率占饲养量的3%,水牛的发病率占饲养量的2.5%。
2.2 发病年龄
各个发病年龄时段见表2。
从表中可以看出,犊牛的发生以15 d以内最多,16~30日龄次之。
60日龄后很少发病。
2.3 发病季节
从表3可以看出,犊牛腹泻主要发生在每年的4~6月,1~3月份次之,10~12月份再次之,7~9月份很少。
3 临床症状
3.1 基本症状
不管是哪种犊牛腹泻,其共同表现主要就是腹泻,粪便稀薄呈水样,有异味,颜色呈黄色或白色,尾根部有粪便污染,有的粪便带血;厌食或食欲差;精神状态欠佳,体质虚弱,怕冷,起立迟缓并有困难;都有不同程度的脱水,眼睛
犊牛腹泻病因及综合防治
旷天扬
(云南省麻栗坡县动物疫病控制中心,麻栗坡 663600)
表1 犊牛腹泻病例统计表
年份诊治总数
其中
细菌性腹泻消化不良性腹泻寄生虫性腹泻20082813114
20092512103
2010301785
合计83422912
%10050.634.914.5
表2 犊牛腹泻发病年龄统计表
年份诊治总数
发病年龄段(单位:头)
1~15 d16~30 d31~45 d46~60 d60 d以上200828195310 200925164221 201030187320 835316851
·136·
临 床 兽 医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1年 27卷 第3期
塌陷、皮毛粗糙,弹性降低。
3.2 鉴别诊断
细菌性犊牛腹泻多有体温升高1~2 ℃的表现;粪便中多带血,呈黑色;精神沉郁明显。
消化不良性犊牛腹泻则体温一般不升高,年龄稍大者粪便中常有乳凝块及未消化饲料颗粒。
寄生虫引起者腹泻程度稍轻。
4 病例报告
4.1 消化不良性腹泻
2008年4月6日,董干镇冯某家6日龄犊牛患病,发病初期体温升高至39.8 ℃,精神沉郁,四肢无力,心跳加快,脉搏125次/min,肠音高亢,粪便中有未消化的乳凝块及饲料,粪便恶臭。
随病情发展,病犊牛开始排黑色稀便。
经临床综合分析,诊断为消化不良性腹泻。
通过灌服鞣酸蛋白1.5 g,同时用硫酸庆大霉素(20万U/5 ml)10 ml肌肉注射,早晚各1次,2 d后病情有所好转,连续治疗,5 d后病牛痊愈。
4.2 细菌性腹泻
2009年5月23日,董干镇韦某家5日龄犊牛发病,病初犊牛体温39.9 ℃,脉搏120次/min,排绿色恶臭粪便,精神不振、腹痛、鼻镜干燥、口腔黏膜潮红,头低耳耷,喜卧,眼窝深陷,脱水,口腔干燥,四肢及全身皮肤发凉。
初步诊断为细菌性腹泻,随即给病犊牛静脉注射5%葡萄糖生理盐水500 ml,同时灌服补液盐(氯化钠1.75 g、碳酸氢钠1.25 g、氯化钾0.75 g、葡萄糖10 g),次日病情有所好转,改用硫酸庆大霉素(20万U/5 ml)10 ml肌肉注射,早晚各1次,4 d后病牛痊愈。
2010年6月18日,董干镇旷某家12日龄犊牛发病。
病犊精神沉郁,被毛粗乱,体温39.8 ℃,呼吸35次/min,心跳105次/min,脉搏125次/min;粪便中有少量纤维性粘液性物质。
随病情发展,病犊牛开始排黑色稀便,并带有血液。
诊断为细菌性腹泻,用诃子5 g、白头翁2 g、草乌叶5 g、苯草2 g、银朱1 g、甘松1 g、黑冰片2 g,水煎汁灌服180 ml,每天1次。
连续治疗3 d,病牛痊愈。
5 综合防治措施
5.1 加强饲养管理
5.1.1 做好母牛的饲养管理
(1)合理供应饲料,确保母牛有良好的营养水平,以保证初乳的质量及初乳中免疫球蛋白的含量。
对妊娠母牛要合理供应饲料,饲料配比要适当,给予足够的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饲料,勿过饥或过饱,保证产后分泌充足的乳汁,以满足新生犊牛的生理需要。
母牛乳房要保持清洁。
(2)牛舍要保持清洁、干燥、通风,母牛要适当运动。
(3)消毒工作应经常持久,特别是对母牛产犊过程中的排出物和产后母牛排出的污物要及时清除,如条件许可,牛舍地面每日还要用清水冲洗,每隔7~10 d用碱水冲洗食槽和地面,用消毒药对母牛后躯进行喷洒消毒,使牛体清洁。
5.1.2 做好犊牛的饲养
(1)做好哺乳。
要及时给犊牛吃上初乳,增强其抵抗力。
同时补充维生素A、D及其他脂溶性维生素。
(2)补喂干草。
犊牛出生后第8天,开始饲喂干草。
早期补喂干草,能促使瘤胃早期发育,也防止了犊牛舔食脏物。
(3)合理补喂精料。
犊牛出生后15 d左右,开始训练吃精料。
初喂时可磨成细粉,与食盐、骨粉等矿物质饲料混合,涂擦犊牛口鼻,教其舔食。
喂量由最初的每次10~20 g,增加到数日后的80~100 g,一段时间后,再喂混合好的湿拌料。
(4)注意补喂多汁饲料。
一般犊牛出生后20 d开始饲喂。
在混合精料中,加入切碎的胡萝卜或甜菜、幼嫩青草等。
最初每天20~25 g,以后逐渐增加,到2月龄时可增加到1.0~1.5 kg。
(5)注意补喂抗生素。
犊牛出生后3~30日龄,可每天补喂一定量的抗生素,也可以取到防止下痢的作用。
(6)补铁补硒。
给犊牛补铁,除了能有效预防贫血外,还能预防腹泻、拉稀等疾病。
采用亚硒酸钠维生素E制剂预防、治疗腹泻,效果显著。
5.2 及时诊断治疗
5.2.1 及早发现 对病例的及早察觉有助于腹泻的早期预防和诊断。
如能早期诊断并能配合防治措施,犊牛临床型腹泻的死亡率会急剧下降。
通常犊牛食欲很好,犊牛生病的第一症兆可以在饲喂时察觉到,如果犊牛食欲差或无饥饿感,就意味着有问题。
发生腹泻的前驱症状是:鼻口干燥,鼻孔流浓涕,粪便干硬,体温升高(肛温高于39 ℃)。
若发现犊牛食欲差并出现上述任一征状,应喂补液盐加温水,进行早期治疗。
5.2.2 恰当治疗
(1)选好肠道消炎药。
注射硫酸庆大霉素(20万U/5 ml)15~20 ml;严重时肌肉注射止血敏10 ml。
(2)适当运用收敛药。
常用鞣酸蛋白,1次1~2 g。
(3)解除脱水酸中毒。
常用葡萄糖盐溶液加抗菌素、维生素C静脉输液,每天2次。
在治疗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纠正酸中毒,首选药即碳酸氢钠,输液量为2~7 ml/kg体重,用5%葡萄糖溶液稀释为1.5%浓度(为碳酸氢钠等渗液)。
(4)平衡体内电解质。
主要是口服补液盐。
配方是:每头每次氯化钠1.75 g、碳酸氢钠1.25 g、氯化钾0.75 g、葡萄糖10 g,每天1次,痊愈为止。
(5)适当运用中草药治疗。
常用方子是诃子5 g、白头翁2 g、草乌叶5 g、苯草2 g、银朱1 g、甘松1 g、黑冰片2 g水煎汁灌服。
表3 犊牛腹泻发病月份统计表
年份诊治总数
发病月份(单位:头)
1~3月4~6月7~9月10~12月20082891513
20092561522
20103091713
合计83244748
·137·。